资源CBERS卫星介绍

合集下载

中巴资源卫星

中巴资源卫星

中巴资源卫星中巴地球资源卫星百科名片中巴地球资源卫星中巴地球资源卫星(CBERS)是我国第一代传输型地球资源卫星,包含中巴地球资源卫星01星、中巴地球资源卫星02星和中巴地球资源卫星02B星三颗卫星组成,凝聚着中巴两国航天科技人员十几年的心血,它的成功发射与运行开创了中国与巴西两国合作研制遥感卫星、应用资源卫星数据的广阔领域,结束了中巴两国长期单纯依赖国外对地观测卫星数据的历史,被誉为“南南高科技合作的典范”。

中国资源卫星应用中心负责资源卫星数据的接收、处理、归档、查询、分发和应用等业务。

目录历程CBERS-01/02传感器CBERS-02B传感器用途主要技术方案系列历史历程CBERS-01/02传感器CBERS-02B传感器用途主要技术方案系列历史展开编辑本段历程扫描能力,因此,它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获得高重复率的地面覆盖。

WFI 星上定标系统包括一个漫反射窗口,可进行相对辐射定标。

传感器名称CCD相机宽视场成像仪 (WFI) 红外多光谱扫描仪 (IRMSS)传感器类型推扫式推扫式(分立相机)振荡扫描式(前向和反向)可见/近红外波段1:0.45~0.52微米2:0.52~0.59微米3:0.63~0.69微米4:0.77~0.89微米5:0.51~0.73微米10:0.63~0.69微米11:0.77~0.89微米6:0.50~0.90微米短波红外波段无无7:1.55~1.75微米8:2.08~2.35微米热红外波段无无9:10.4~12.5微米辐射量化8bit 8bit 8bit扫描带宽113公里890公里119.5公里每波段象元数5812象元3456象元波段6、7、8:1536象元波段9:768象元空间分辨率(星19.5米258米波段6、7、8:78下点)米波段9:156米具有侧视功能?有(-32°~+3无无2°)视场角8.32°59.6°8.80°编辑本段CBERS-02B传感器CCD相机(CCD)CCD相机在星下点的空间分辨率为19.5米,扫描幅宽为113公里。

陆地资源卫星

陆地资源卫星

资源卫星简介(Resources satellite)用于勘测和研究地球自然资源的卫星。

它能“看透”地层,发现人们肉眼看不到的地下宝藏、历史古迹、地层结构,能普查农作物、森林、海洋、空气等资源,预报各种严重的自然灾害。

资源卫星利用星上装载的多光谱遥感设备,获取地面物体辐射或反射的多种波段电磁波信息,然后把这些信息发送给地面站。

由于每种物体在不同光谱频段下的反射不一样,地面站接收到卫星信号后,便根据所掌握的各类物质的波谱特性,对这些信息进行处理、判读,从而得到各类资源的特征、分布和状态等详细资料,人们就可以免去四处奔波,实地勘测的辛苦了。

资源卫星分为两类:一是陆地资源卫星,二是海洋资源卫星。

陆地资源卫星以陆地勘测为主,而海洋资源卫星主要是寻找海洋资源。

资源卫星一般采用太阳同步轨道运行,这能使卫星的轨道面每天顺地球自转方向转动1度,与地球绕太阳公转每天约1度的距离基本相等。

这样既可以使卫星对地球的任何地点都能观测,又能使卫星在每天的同一时刻飞临某个地区,实现定时勘测。

信息传输地球资源卫星获取的遥感图像数据信息量较大,卫星上需要有专门的宽频带、高速率数据传输设备。

因此常选用S和X波段,甚至Ku波段作为输出频率。

卫星并不总是处在地面台站接收范围内,因此地球资源卫星上都带有数据存贮设备,待卫星飞越接收站上空时再将数据发回。

“陆地卫星” 4号能通过数据中继卫星将所得数据实时传送到地面台站。

世界上第一颗陆地资源卫星是美国1972年7月23日发射的,名为“陆地卫星1号”。

它采用近圆形太阳同步轨道,距地球920公里高,每天绕地球14圈。

星上的摄像设备不断地拍下地球表面的情况,每幅图象可覆盖地面近两万平方公里,是航空摄影的140倍。

资源卫星示例法国的史波特卫星(SPOT)1986年2 月法国成功的发射第一颗SPOT 卫星(SPOT-1),1990 年1月再发射第二颗SPOT-2 。

1993 年8 月SPOT-1 停止使用,9月底再次成功的发射SPOT-3 卫星,但不幸于1996 年11 月失去联络,随后SPOT-1 重新启用。

中巴资源卫星

中巴资源卫星
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小卫星星座A、B星(HJ-1A /1B星) 于2008年9月6日上午11点25分成功发射,HJ-1-A星搭 载了CCD相机和超光谱成像仪(HSI),HJ-1-B星搭载 了CCD相机和红外相机(IRS)。在HJ-1-A卫星和HJ1-B卫星上均装载的两台CCD相机设计原理完全相同, 以星下点对称放置,平分视场、并行观测,联合完成对 地刈幅宽度为700公里、地面像元分辨率为30米、4个 谱段的推扫成像。此外,在HJ-1-A卫星装载有一台超 光谱成像仪,完成对地刈宽为50公里、地面像元分辨率 为100米、110~128个光谱谱段的推扫成像,具有 ±30°侧视能力和星上定标功能。在HJ-1-B卫星上还 装载有一台红外相机,完成对地幅宽为720公里、地面 像元分辨率为150米/300米、近短中长4个光谱谱段的
资源一号卫星传感器的基本参数
高密度磁记录器
除了上述三种遥感器外,资源一号卫星在星上还
配有一台高密度磁记录器,用以记录所需地区的
CCD相机观测数据,待卫星进入地面站接收范围
内,再将记录数据进行回放,并由地面站进行接
收。星上高密度磁记录器的主要技术指标为:记
录/重放码速率为53Mb/s;误码率≤1×10-6;记
发射升空,目前仍在轨运行。
CBERS-1/02星特性
轨道:太阳同步回归冻结轨道 平均高度:778公里 降交点地方时:10:30 回归周期:26天 平均节点周期:100.26 分钟 每日圈数:14+9/26
相邻轨道间距离:107.4公里
相邻轨道间隔时间:3天
CBERS-1/02星有效载荷
HJ-1C卫星SAR有效载荷参数如表所
示:
HJ-1C卫星采用降交点地方时为6:00AM 的太阳同步轨道,其标称轨道参数,如表 所示:

CBERS-02C卫星数据购买参数

CBERS-02C卫星数据购买参数

CBERS-02C卫星数据购买参数
CBERS-02C卫星是CBERS-02B卫星的后续星,星上配置了5米/10米的全色/多光谱相机,并搭载了2台2.36米的HR相机,且HR相机的数据压缩率由CBERS-02B时的8:1降低为4:1,从而有效提高数据质量,进一步满足用户对高分辨率数据的更高需求。

资源三号卫星是我国首颗民用高分辨率光学传输型立体测图卫星,卫星集测绘和资源调查功能于一体,体现了与CBERS-02B卫星的连续。

资源三号上搭载的前、后、正视相机可以获取同一地区三个不同观测角度立体像对,能够提供丰富的三维几何信息,将填补我国立体测图这一领域的空白,具有里程碑意义。

CBERS-02C和资源三号卫星数据将满足用户对高分辨率数据资料的迫切需求,解决基础地理信息缺乏和现势性差的问题,两种卫星数据的几何精校正、正射校正、融合、镶嵌、地形图标准分幅等增值数据产品,同时针对资源三号卫星数据特
点,将提供DEM(数据高程模型)、DTM(数字地形模型)、DSM(数字地表模型)、三维地形产品等更多样化的增值产品服务。

资源卫星

资源卫星

全球资源卫星资料资源一号卫星资源一号卫星(CBERS-01)于1999年升空,是中国第一代传输型地球资源卫星,星上三种遥感相机可昼夜观测地球,获取的数据传输回地球地面接收站,经加工、处理成各种所需的图片,供各类用户使用。

CBERS-02星是01星的接替星,其各项参数与01星相同,于2003年10月21日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目前仍在轨道上正常运行。

资源一号02C卫星资源一号02C卫星(简称ZY-1 02C)于2011年12月22日成功发射。

ZY-1 02C卫星重约2100公斤,设计寿命3年,搭载有全色多光谱相机和全色高分辨率相机,主要任务是获取全色和多光谱图像数据,可广泛应用于国土资源调查与监测、防灾减灾、农林水利、生态环境、国家重大工程等领域。

02C星具有两个显著特点:一是配置的10米分辨率P/MS多光谱相机是我国民用遥感卫星中最高分辨率的多光谱相机;二是配置的两台2.36米分辨率HR相机使数据的幅宽达到54km,从而使数据覆盖能力大幅增加,使重访周期大大缩短。

资源二号卫星(ZY-2)资源二号用于对地观测,可数字式的向地面传送对地观测数据。

资源二号的“三轴稳定平台”的精度达到我国的最高水平,再经过CCD摄像机进行改进,资源二号完全可以达到3米分辨率。

而且不同于其他卫星的是,“中国资源二号”的运行轨道可以随时调整,使得资源二号卫星数据的每一个点都能达到3米,而其他的一些卫星的数据只有星下点的分辨率较高,其他地方的可能就达不到星下点的分辨率。

资源二号卫星具有轨道机动能力,我国第17颗返回式侦查卫星已经验证成功,能使卫星尽快赶到世界上各个“热点”,在利用CCD 摄像机具有±32度侧摆角和定标功能,可使卫星连续3天对重点关注地物进行重复观测。

卫星名称:中国资源二号(CBERS-2)分辨率:全色影像3米面幅:30公里*30公里=900平方公里轨道高度:近地轨道484公里远地轨道500公里周期:94.45min轨道:太阳同步轨道倾角:94.410度资源三号卫星(ZY-3)资源三号卫星[1],是中国第一颗自主的民用高分辨率立体测绘卫星。

常见遥感卫星的基本参数大全

常见遥感卫星的基本参数大全

常见遥感卫星的基本参数大全1. BERS-1 中巴资源卫星CBERS-1 中巴资源卫星由中国与巴西于1999年10月14日合作发射,是我国的第一颗数字传输型资源卫星。

卫星参数:太阳同步轨道轨道高度:778公里,倾角:98.5o 重复周期:26天,平均降交点地方时为上午10:30 相邻轨道间隔时间为 4 天扫描带宽度:185公里星上搭载了CCD传感器、IRMSS红外扫描仪、广角成像仪,由于提供了从20米-256米分辨率的11个波段不同幅宽的遥感数据,成为资源卫星系列中有特色的一员。

红外多光谱扫描仪:波段数: 4波谱范围:B6:0.50 –1.10(um)B7:1.55 –1.75(um)B8:2.08 – 2.35(um)B9:10.4 – 12.5(um)覆盖宽度:119.50公里空间分辨率:B6 – B8:77.8米B9:156米 CCD相机:波段数: 5波谱范围: B1:0.45 –0.52(um)B2:0.52 – 0.59(um)B3:0.63 – 0.69(um)B4:0.77 – 0.89(um)B5:0.51 – 0.73(um)覆盖宽度:113公里空间分辨率:19.5米(天底点)侧视能力:-32 士32广角成像仪:波段数: 2波谱范围:B10:0.63 – 0.69(um)B11:0.77 – 0.89(um)覆盖宽度:890公里空间分辨率:256米CBERS- 1卫星于1999年10月14日发射成功后,截止到2001年10月14日为止,它在太空中己运行2年,围绕地球旋转10475圈,向地面发送了大量的遥感图像数据,已存档218201景0级数据产品。

CBERS-1卫星的设计寿命是2年,但据航天专家测定CBERS-1卫星在轨道上运行正常。

有效载荷除巴西研制的宽视场成像仪于2000年5月9日因电源系统故障失效外,其余均工作正常,而且目前星上的所有设备均工作在主份状态,备份设备还未启用,星上燃料绰绰有余。

中巴资源卫星遥感影像解译数据主要做什么卫星遥感应用的

中巴资源卫星遥感影像解译数据主要做什么卫星遥感应用的

中巴资源卫星遥感影像解译数据主要做什么卫星遥感应用的?中巴资源卫星主要用户是国土资源部、住建部、交通运输部、林业局、农业局、海洋局、调查局、环境部门等企事业单位,详情可咨询广西善图科技有限公司技术部。

中巴地球资源卫星中巴地球资源卫星是1988年中国和巴西两国政府联合议定书批准,由中、巴两国共同投资,联合研制的卫星(代号CBERS)。

1999年10月14日,中巴地球资源卫星01星(CBERS-01)成功发射,在轨运行3年10个月;02星(CBERS-02)于2003年10月21日发射升空,目前仍在轨运行。

资源一号02B2004年中巴两国正式签署补充合作协议,启动资源02B星研制工作。

2007年9月19日,卫星在中国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并成功入轨,2007年9月22日首次获取了对地观测图像。

02B星是具有高、中、低三种空间分辨率的对地观测卫星,搭载的2.36米分辨率的HR相机改变了国外高分辨率卫星数据长期垄断国内市场的局面,在国土资源、城市规划、环境监测、减灾防灾、农业、林业、水利等众多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2007年10月29日,国防科工委与国土资源部签署协议,国土资源部成为资源02B星的主用户。

02B星有效载荷及性能指标资源一号02C资源一号02C卫星(简称ZY-1 02C)于2011年12月22日成功发射搭载有全色多光谱相机(P/MS)和全色高分辨率(HR)相机,主要任务是获取全色和多光谱图像数据,可广泛应用于国土资源调查与监测、防灾减灾、农林水利、生态环境、国家重大工程等领域。

资源一号02C卫星基本参数资源02c卫星_2.36m影像资源二号中国资源二号卫星于2002年10月27日,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送入太空。

“资源二号”是传输型遥感卫星,主要用于国土资源勘查、环境监测与保护、城市规划、农作物估产、防灾减灾和空间科学实验等领域,存档数据非常全面,完全能够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

介绍常用的资源遥感卫星及其数据

介绍常用的资源遥感卫星及其数据

M: 0.61 0.68 µm B1: 0.50 0.59 µm B2: 0.61 0.68 µm B3: 0.78 0.89 µm B4: 1.58 1.75 µm
P: 0.50 0.73 µm B1: 0.50 0.59 µm B2: 0.61 0.68 µm B3: 0.78 0.89 µm
植被成像装置
距离方向18米 幅宽:75公里
5、 RADARSAT-1
RADARSAT卫星是加拿大于95年11月4日发射的,它具有7种模式、25 种波束,不同入射角,因而具有多种分辨率、不同幅宽和多种信息特 征。适用于全球环境和土地利用、自然资源监测等。 卫星参数: 太阳同步轨道(晨昏) 轨道高度:796公里 倾角:98.6o 运行周期:100.7分钟 重复周期:24天 每天轨道数:14 卫星过境的当地时间约为早6点晚6点。 重量:2750kg 工作模式 波束位置 入射角(度) 标称分辨率(米) 标称轴宽(公里) 精细模式(5个波束位置) F1- F5 37---48 10 50x50 标准模式(7个波束位置) S1- S7 20---49 30 100x100 宽模式 (3个波束位置) W1-W3 20---45 30 150x150 窄幅ScanSAR (2个波束位置) SN1 20---40 30 300x300 SN2 31---46 30 300x300 宽幅ScanSAR SW1 20---49 100 500x500 超高入射角模式(6个波束位置) H1-H6 49---59 25 75x75 超低入射角模式 L1 10---23 35 170x170 总结如下: RADARSAT: 波段 模式(μm) 标准模式(Standard Beam,简 称S) 宽模式(Wide Beam,简称W) 地面分辨率 约30米 约30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资源01、02卫星介绍
中巴地球资源卫星是1988年中国和巴西两国政府联合议定书批准,由中、巴两国共同投资,联合研制的卫星(代号CBERS)。

1999年10月14日,中巴地球资源卫星01星(CBERS-01)成功发射,在轨运行3年10个月;02星(CBERS-02)于2003年10月21日发射升空,目前仍在轨运行。

CBERS-1/02星特性
轨道:太阳同步回归冻结轨道
平均高度:778公里
降交点地方时:10:30
回归周期:26天
平均节点周期:100.26 分钟
每日圈数:14+9/26
相邻轨道间距离:107.4公里
相邻轨道间隔时间:3天
CBERS-1/02星有效载荷
· 三种传感器:
☆电荷耦合器件摄像机(CCD)
☆红外多光谱扫描仪(IRMSS)
☆宽视场相机(WFI)
高密度数字磁记录仪(HDDR)
数据采集系统(DCS)
空间环境监测系统(SEM)
数据传输系统(DTS)
CCD相机(CCD)
CCD相机在星下点的空间分辨率为19.5米,扫描幅宽为113公里。

它在可见、近红外光谱范围内有4个波段和1个全色波段。

具有侧视功能,侧视范围为±32°。

相机带有内定标系统。

红外多光谱扫描仪(IRMSS)
红外多光谱扫描仪(IRMSS)有1个全色波段、2个短波红外波段和1个热红外波段,扫描幅宽为119.5公里。

可见光、短波红外波段的空间分辨率为78米,热红外波段的空间分辨率为156米。

IRMSS带有内定标系统和太阳定标系统。

宽视场成像仪(WFI)
资源02B卫星介绍
2004年中巴两国正式签署补充合作协议,启动资源02B星研制工作。

2007年9月19日,卫星在中国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并成功入轨,2007年9月22日首次获取了对地观测图像。

此后两个多月时间里,有关单位完成了卫星平台在轨测试、有效载荷的在轨测试和状态调整及数据应用评价等工作,正式交付用户使用。

2007年10月29日,国防科工委与国土资源部签署协议,国土资源部成为资源02B星的主用户。

02B星是具有高、中、低三种空间分辨率的对地观测卫星,搭载的2.36米分辨率的HR相机改变了国外高分辨率卫星数据长期垄断国内市场的局面,在国土资源、城市规划、环境监测、减灾防灾、农业、林业、水利等众多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02B星的应用在国际上也产生了广泛的影响,2007年5月,我国政府以资源系列卫星加入国际空间及重大灾害宪章机制,承担为全球重大灾害提供监测服务的义务;2007年11月在南非召开的国际对地观测组织会议上,中国政府代表宣布与非洲共享资源卫星数据,反响热烈。

Orbital characteristics of CBERS-02B。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