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翻译课程总结

法律翻译课程总结

2012级翻译班范屾 20121374018

自我评分:80 实际得分:翻译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是全世界各国都积极研究和探讨的学问。通过翻译,世界各国才得以沟通,国与国之间的文化才得以相传,增进了全球人民的联系,打破了各个区域封锁的状态。作为二十一世纪的我们,如今翻译依然是必不可少的,现在的专家与学者,更加致力于将所属地区最本质最原始的文化传递开来,而不是简单的字面含义的传递。这就需要翻译者的水平不断提升,以达到翻译“信、达、雅”的准则。这学期我们学习了法律翻译这门课程,进一步了解了翻译的博大精深。法律英语具有它自己特有的风格。法律职业的性质和特点与这种特有的风格的形成和发展关系极为密切。当我们阅读英文法学著作、学术论文、法律文献、法律文件、合同和单据、契约、公约、法规、条约的时候,发现这些作品的语言风格跟现代英语文学作品的语言风格完全不同,即使我们具有中高级英语水平,也会感到法律会话和文章很难懂。

一、法律英语的风格可以归纳为以下几面:

1.矫饰夸张,庄重威严法律语言是各种文体中正式程度最高的一种。法律文体在措辞方面很有讲究:不用小词而用大词,不用短词而用长词,不用普通词而用特殊词,不用现代词而用古代词,不用本族语而用外来语。例如,一位警察在谈到他抓获罪犯这一事实时,在不同的场合选择了不同的词,在酒吧里,他说:“We have gotten the criminal at last.”在警察局里他说:“The criminal was arrested at last.”在法庭上,他说:“The criminal was apprehended at last.”同样是“抓获”的意思,在酒吧里,口语性强;在警察局里,就比较正式;在法庭上,措辞非常正式。过分修饰和使用陈旧迂腐的词汇是法律英语中另外一种常见的表现形式。最典型的例子便是那些由here,there,where等加上一个或几个介词构成复合副词,这类复合副词在其他文体中已几乎绝迹,但在法律文书中出现频繁:hereafter、thereafter、hereby、thereby、here from、therefrom、whereupon、wherewith。

2.类语重叠,要言重复类语重叠就是类义词的重叠使用。类义词是指意义同属某类别的词,例如,car,bus,truck,等属于vehicle(车辆)类的类义词。法律专业术语中存在许多类义词,是因为法律所面向的是整个社会,其调整的对象是全体公民、法人、机关团体等各种各样的法律关系。而表示法律关系的概念必然有大有小,有属有种。在使用这些概念的过程中,为了明确其外延的范围,就要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次上根据其各自不同的属性进行门类的划分,然后用适当的词加以确定,以避免理解上的任意扩大或缩小,于是产生了不同层次上的属概念和种

的概念,而表示这些概念的词语就是不同层次上的类义词。英国作家Swift对法律英语的评价是“words multiplied for the purpose.”Chase对法律英语的评价是“aviscoussea of verbiage.”Evans说法律英语是“repetions.”有学者用古英语词wordy来概括此特点。由上对比可知,法律英语在措辞上大量使用类语叠词,比现代的普通英语显得繁琐。这与法律者刻意追求法律语言的准确,避免产生歧义有关。

3.句子冗长,晦涩难懂法律文书的另外一个显著的特点是:各种修饰语层层叠加,位置灵活,长句居多。从句式使用上来看,大都采用陈述句,很少使用疑问句,祈使句和感叹句。完整的长句的使用可以准确界定这种权利和义务关系,排除被曲解或误解的可能性。这些长句往往含有许多分句或定语、状语等附加成分的简单句或复合句。这些定语对各词性术语的内涵和外延进行精确地界定,而状语界定了履行权利和义务的条件、方式、地点和时间等。法律英文给人的感觉是含糊不清、晦涩难懂、不知所云。从句子的结构来看,担任句子的主语、宾语的名词或是状语成分之内的名词都可能带有很长而复杂的修饰语。如果将一般法律文书作适当的切分,我们很容易发现法律语言大都是由众多的名词词组按照各种关系组合起来的。另外,法律文书为了语意的准确,常常违背常规地安排修饰语的位置。那么法律英语如何翻译呢1.理解是前提。由于法律英语具有以上的特点,因而理解在法律文书中显得格外重要。要正确理解法律文书,首先要把握法律文书的基本句型。最早对法律文书进行研究的英国律师GeeCoode曾提出法律中典型的条件句所具有的四种成分,即情形、条件、法律主体和法律行为(case,condition,legal subject,legal action),前两个成分为n),后两种成分为法律陈述(statement)。在现行的法律文体中,存在着大量的co ode模式句子,但在适当的时候,句子的成分的位置进行了灵活的变动,“万变不离其宗”,只要弄清句子主要结构以后,即确定主句与从句的分界线以后,应该先抛开一切形容词性修饰语(定语),副词性修饰语(状语),分别找出主句和从句的主语,谓语动词和宾语(如果有宾语的话),然后确定主语、宾语的形容词性修饰语和动词的副词性修饰语,并确定同类修饰语之间的层次关系。只有经过细致的分析之后,才能确保对法律文书的正确理解。

2.忠实原文。由于英语法律文书具有庄重、保守、矫饰等特点,所以在翻译过程中要注意所使用的汉语的语体,首先应避免使用语义模糊、弹性较大的口语化的词汇;选择庄重正式的汉语词汇。其次,可以酌情选用一些汉语文言连词及其他一些文言虚词。这样,才能尽量保持法律原文的韵味。请看下例句子:NOWTHEREEOR,inconsideration of the premises and covenants here in contained,the parties here to agree as follows……(兹以上述各点和契约所载条款为约因,定约双方协议如下:)翻译中使用了“兹”、“上述”和“所”等词,使汉语译文显得庄重。

二、法律英语的运用如下文

法律英语是指用英语书面表达的法律文件,是具有法律专业技术特点的语言,代写论文分析与普通英语相比,它无论在词的用法上,还是在语法结构上都有不同的特点。其一是情态动词的频繁使用。法律英语中的许多法律法规、合同及法律文件等都是通过情态动词的使用来完成的。

法律英语中法律的授权、强制和禁止等意思的表达都需要使用情态动词。情态动词“shall”在法律条文中表示“应当承担的责任和义务”,通常表述各项具体的规定与要求,带有指令性和强制性,充分体现了法律文件的权威性和约束性,而幷非只是一种时态。它大量运用于法院的判决中,或运用于表达被规范对象“应该”或“不应该”作某事,常被译为“得、应当”。

一“shall”的用法

(一)“shall”的基本用法

1.在普通英语中,“shall”是典型的表示未来的词,代写论文分析用在第一人称代词后,表示将来时,用于不牵涉到主语意愿的动作

(二)“shall”在法律英语中的用法

“shall”在法律英语中表示依据法律规定或按照法律、法令、规章、条例等必须履行的义务,常用于第三人称且并不含有将来的意味。

二“shall”的中文译法

情态动词“shall”通常表述各项具体的规定与要求,带有指令性和强制性,中文通常译为“应”,但在实践中,还应当根据上下文来断定“shall”的含义。

(一)表示某种命令或某种法律义务,相当于普通英语中的“must”,通常翻译为“必须”。

(二)用于表示法律上的正式“宣告”、“宣布”

(三)用于表述合同条款,代写论文分析表述一定要做到的事情。通常翻译为“一定会”或“将会”。

(四)情态动词“shall”的否定形式“shall not”,通常翻译为“不得”,在英文法规里随处可见这样的例子。

三“shall”的译法及需注意的问题:

(一)力求准确、简洁

(二)避免易错形式

在翻译法律英语文本中,切忌望文生义,不应见到“shall”就翻译为“应当”,见到“shall not”就翻译为“不得”,而应根据上下文的意思,正确翻译。

虽然只有短短的一学期的法律翻译课程,但在顾老师的教导下,我对翻译这门课程又有了新的认识,尤其对法律翻译的认识更加深刻。十六周的课程学期,我知道了法律翻译的含义、特点、运用,知道了法律翻译与普通英语翻译的区别,更掌握了法律翻译的特殊词汇、句型结构。虽然这门课程即将结束,但对法律翻译的学习还在继续,在掌握了基本的法律翻译知识后,还要加强自我学习,在实践中提升自己。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