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组培培养基及其配制

合集下载

植物组织培养实验报告

植物组织培养实验报告

植物组织培养实验报告学院:生命科学技术学院班级:11生物技术(制品)学号:**********姓名:**植物组织培养实验报告实验一植物组织培养母液的配制一、实验目的1.了解植物组织培养基本培养基的组分及其作用。

2.学习掌握植物组织培养MS培养基的配制方法。

二、实验原理培养基是植物组织培养中离体组织赖以生存和发育的条件。

大多数培养基的成分是有无机盐、有机化合物(碳源、维生素、肌醇、氨基酸等)、生长调节物质、水分和其他附加物等五大类物质组成。

无机盐类由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组成。

大量元素中,氮类化合物主要以硝酸类和铵类化合物的形式存在,但在培养基中多用硝酸类,也可以将硝酸类和铵类混合使用;磷和硫常用磷酸盐和硫酸盐来提供;钾是培养基中主要的阳离子;钙、钠、镁的需要量较少。

微量元素包括碘、锰、铜、锌、钴、铁。

培养基中的铁离子,大多数以螯合物的形式存在,即硫酸亚铁与乙二胺四乙酸二钠的混合。

有机化合物包括碳源、维生素、肌醇、氨基酸等。

培养中的植物组织和细胞的光合作用较弱,因此,需要在培养基中附加一些碳水化合物物来提供营养需要。

培养基中的碳水化合物通常为蔗糖。

蔗糖除了作为培养基的碳源和能源外,对维持培养基的渗透压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在培养基中加入维生素有助于细胞的分裂和增长。

一般包括VB1、B6、烟酸、生物素、叶酸、泛酸钙、VC。

肌醇在糖类的相互转化、维生素和激素的利用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催进作用。

常用的植物生长调节物质包括以下三类:①生长素类:吲哚乙酸(IAA)、萘乙酸(NAA)、二氯苯氧乙酸(2,4-D)②细胞分裂素:玉米素(ZT)6-苄基嘌呤(6-BA)和激动素(KT)。

③赤霉素:组织培养中使用的赤霉素只有一种,即赤霉酸(GA3)。

培养基中的其他附加物包括人工合成和天然的有机物附加物。

其中最为常见的为酵母提取物。

琼脂作为培养基的支持物,也是最常用的邮寄附加物,他可以是培养基呈固体状态,以利于组织和细胞的培养。

植物组织培养是否成功,在很大的程度上取决于培养基的选择之上。

植物组培培养基配方

植物组培培养基配方

植物组培培养基配方嘿,咱来聊聊植物组培培养基的配方。

这植物组培培养基啊,就像是植物宝宝的专属营养餐,配方可重要啦。

最基本的呢,要有大量元素。

这就像我们吃饭得有主食一样。

大量元素主要是氮、磷、钾这些。

氮就像是植物的活力小能手,能让植物的枝叶长得郁郁葱葱的。

磷呢,是植物的能量小卫士,对植物的开花结果有很大的帮助。

钾就像是植物的健康保镖,让植物的身体棒棒的,能抵抗各种小毛病。

比如说,在培养一些花卉的时候,足够的氮能让花朵的叶子又绿又大,漂亮极了。

除了大量元素,微量元素也不能少。

这就像是给植物加餐的小零食。

像铁、锰、锌这些微量元素,虽然植物需要的量不多,但是少了它们可不行。

铁就像是植物的化妆师,要是缺铁,植物可能就会脸色发黄,也就是叶片失绿。

锰呢,就像是植物的小教练,能让植物的光合作用这个运动项目进行得更顺利。

锌就像是植物的小管家,对植物体内的各种小活动进行调节。

我记得有一次在培养一种小绿植的时候,因为没有注意添加足够的锌,那植物长得就有点歪歪扭扭的,后来补上了锌,就慢慢变好了。

还有植物激素,这可是培养基里的魔法小精灵。

像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它们能决定植物是先长根还是先发芽,或者是让植物的细胞快快分裂,长得壮壮的。

生长素就像是植物的生长小指挥,它会告诉植物的细胞,“嘿,你们往这边长,快长根!”细胞分裂素就像是植物的细胞小闹钟,“叮铃铃,细胞们,该分裂啦,快长大!”在培养一些珍稀植物的时候,合理使用植物激素,就能让植物更快地繁殖。

另外,碳水化合物也是重要的成分。

这就像是植物的能量饮料。

蔗糖是比较常用的碳水化合物,它能为植物提供能量,让植物在培养基里也能活力满满。

就像我们跑步的时候需要能量胶一样,植物在组培的时候也需要蔗糖来加油。

我给你举个例子哈。

我有个朋友在实验室里做兰花的组培。

他的培养基配方里,有合适的大量元素,让兰花的叶子长得很好;微量元素也加得很精准,没有出现叶片发黄之类的问题;植物激素用得恰到好处,兰花很快就生根发芽了;还有足够的蔗糖,让兰花在培养基里茁壮成长。

植物组织培养步骤

植物组织培养步骤

植物组织培养概念(广义)又叫离体培养,指从植物体分离出符合需要的组织.器官或细胞,原生质体等,通过无菌操作,在人工控制条件下进行培养以获得再生的完整植株或生产具有经济价值的其他产品的技术。

植物组织培养概念(狭义)指用植物各部分组织,如形成层.薄壁组织.叶肉组织.胚乳等进行培养获得再生植株,也指在培养过程中从各器官上产生愈伤组织的培养,愈伤组织再经过再分化形成再生植物。

组织培养的步骤一、培养基配制配制培养基有两种方法可以选择,一是购买培养基中所有化学药品,按照需要自己配制;二是购买商品的混合好的培养基基本成分粉剂,如MS、B5等。

自己配制可以节约费用,但浪费时间、人力、且有时由于药品的质量问题,给实验带来麻烦。

就目前国内的情况看,大部分还是自己配制。

为了方便起见,现以MS培养基为例介绍配置培养基的主要过程。

1、配制几种母液(1)配制MS大量元素母液一般将大量元素分别配制成100倍的母液,使用时再分别稀释100倍。

分别称取NH4NO3 165g KH2PO4 17gKNO3 190g CaCl2·2H2O 44gMgSO4·7H2O 37g各自配成1L的母液。

倒入1L试剂瓶中,存放于冰箱中。

(2)配制MS微量元素母液一般将微量元素配制成100倍母液。

依次称取KI 0.083g Na2MoO4·2H2O 0.025gH3BO3 0.62g CuSO4·5H2O 0.0025gMnSO4·H2O 1.69g CoCl2·6H2O 0.0025gZnSO4·7H2O 0.86g配成1L母液,倒入1L试剂瓶中,存放于冰箱中。

CuSO4·5H2O和CoCl2·6H2O 由于称取量很小,如果天平精确度没有达到万分之一,可先配成调整液。

分别称取CuSO4·5H2O 0.05g CoCl2·6H2O 0.05g各自配成100ml的调整液,然后取5ml就还有0.0025g的量。

组培实验一 培养基的配制与灭菌

组培实验一    培养基的配制与灭菌

实验一培养基的配制与灭菌一、目的掌握培养基母液的配制方法;培养基的配制和灭菌技术;不同质地实验用品的灭菌方法。

二、方法步骤1.玻璃器皿清洗2.母液配制一般大量元素、微量元素和其它成分分别配制成100-200倍母液, 使用时按比例稀释即可。

配好的母液需贮存于2~4℃的冰箱中, 定期检查有无沉淀和微生物污染, 如果出现沉淀或微生物污染, 则不能使用。

同学们只要配大量元素母液, 按教科书P32页上进行, 但不是20倍, 配10倍即可。

其他母液老师已经配制好, 请注意试剂瓶上的浓度, 即浓缩的倍数。

3.植物激素母液配制植物激素一般配制成浓度为0.1—1.0mg/ml的溶液, 贮存在2~4℃下备用。

由于多数激素难溶于水, 所以配制时应按下面步骤进行:IAA: 先用少量95%乙醇使之充分溶解, 再加蒸馏水定容至需要浓度的体积。

NAA: 可溶于热水中, 也可采用与IAA同样的方法配制。

2,4-D: 先用少量1mol/L的NaOH溶液充分溶解, 然后缓慢加入蒸馏水定容至需要浓度体积。

细胞分裂素类: KT和BA等细胞分裂素类物质均溶于稀盐酸, 应先用少量1mol/L的HCl溶解后再稀释至需要浓度。

赤霉素: 赤霉素的水溶液稳定性较差, 一般用95%的乙醇配制成5~10mg/ml的母液低温保存, 使用时再稀释。

4.培养基配制按实际配制培养基体积, 取各母液的需要量加入一适当体积的烧杯或其它配制培养基的容器中, 再加入实际配制培养基体积约2/3—3/4的蒸馏水, 然后以每升所用蔗糖的量称取放入培养基并使其溶化: 30g, 以0.6%—0.8%的比例加入琼脂: 9g。

搅拌加热使琼脂完全溶化, 用0.1mol/L的NaOH或0.1mol/L的HCl调整pH至5.6—5.8, 并用蒸馏水定容至终体积: 1L。

5.各激素培养基和灭菌(1)对照组: 纯MS培养基: 250 ml, 分装10瓶。

不加激素, 分别接种烟草子叶、胡萝卜块根和菊花花瓣各接3-4瓶, 每瓶4-5块组织。

植物组培1-培养基配制

植物组培1-培养基配制

植物组织培养-培养基配制一 、【实验目的】1、掌握培养基的配制,灭菌等基本实验操作技术二 、【实验原理】植物组织培养是将植物的器官组织以至单个细胞,应用无菌操作方法,使其在人工条件下,能够分裂、增殖、分化发育成一完整植株的过程。

植物的组织在人工培养条件下,原来已经分化停止生长的细胞,可以重新分裂,形成没有组织结构的细胞团,即愈伤组织,这一过程称为“脱分化作用”。

而已经“脱分化”的愈伤组织,在一定条件下,又能重新分化形成输导系统以及根和芽等组织和器官,这一过程称为“再分化作用”。

植物激素在“再分化”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的比例,决定了根和芽的分化。

三、【实验仪器和试剂】仪器:培养室,高压灭菌锅,水浴锅,解剖刀,三角烧瓶(100mL ),烧杯,量筒,培养皿,棉线,接种箱或超净工作台,分析天平,长镊子,剪刀,容量瓶,移液管,牛皮纸试剂:乙醇、2 ,4 – D (生长素类似物)、次氯酸钠、6- 苄基氨基腺嘌呤( 6-BA )、MS 培养基、0.1 mol/L NaOH与 0.1 mol/L HCl 四、【实验步骤及内容】培养基的配制用于配制培养基的水最好是三蒸水。

所用的各种化学药品:分析纯级别的试剂,避免药品的交叉污染和混杂。

配制培养基最方便的方法是预先配制好不同组分的培养基母液,存放在2~4℃冰箱内,使用时按比例稀释配用即可。

1、 MS培养基的配制1)按照配方配制培养基时,先将储存母液按顺序摆放好,根据欲配制的总体积,量取各种不同体积的母液,加入2,4-D(2mg/L),先加三蒸水至大约400ml2)称取加入蔗糖(浓度3%),调节pH至5.7-5.83)加入琼脂(8-9g/L)加热搅拌溶解,沸腾后立即端离火源(第一个大气泡从缸底上升顶破泡沫层),分装在100ml的三角培养瓶中(一般以容器的1/3~1/4体积为宜),拧紧瓶盖。

4)培养基的pH值直接影响培养物对离子的吸收,过酸或过碱不仅影响到培养材料的生长,而且还影响到琼脂的凝固。

植物组培培养基及其配制

植物组培培养基及其配制

植物组培培养基及其配制培养基好比土壤,是组织培养中离体材料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地。

因此,在组织培养基的各个环节中,应着重掌握培养基,了解它的组成和配制方法。

一、组成培养基的五类成分目前,大多数培养基的成分是由无机营养物、碳源、维生素、生长调节物质和有机附加物等五类物质组成的。

1.无机营养物无机营养物主要由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两部分组成,大量元素中,氮源通常有硝态氮或铵态氮,但在培养基中用硝态氮的较多,也有将硝态氮和铵态氮混合使用的。

磷和硫则常用磷酸盐和硫酸盐来提供。

钾是培养基中主要的阳离子,在近代的培养基中,其数量有逐渐提高的趋势。

而钙、钠、镁的需要则较少。

培养基所需的钠和氯化物,由钙盐、磷酸盐或微量营养物提供。

微量元素包括碘、锰、锌、钼、铜、钴和铁。

培养基中的铁离子,大多以螯合铁的形式存在,即FeSO4与Na2—EDTA(螯合剂)的混合。

2.碳源培养的植物组织或细胞,它们的光合作用较弱。

因此,需要在培养基中附加一些碳水化合物以供需要。

培养基中的碳水化合物通常是蔗糖。

蔗糖除作为培养基内的碳源和能源外,对维持培养基的渗透压也起重要作用。

3.维生素在培养基中加入维生素,常有利于外植体的发育。

培养基中的维生素属于B族维生素,其中效果最佳的有维生素B1、维生素B6、生物素、泛酸钙和肌醇等。

4.有机附加物包括人工合成或天然的有机附加物。

最常用的有酪朊水解物、酵母提取物、椰子汁及各种氨基酸等。

另外,琼脂也是最常用的有机附加物,它主要是作为培养基的支持物,使培养基呈固体状态,以利于各种外植体的培养。

5.生长调节物质常用的生长调节物质大致包括以下三类:(1)植物生长素类。

如吲哚乙酸(IAA)、萘乙酸(NAA)、2,4-二氯苯氧乙酸(2,4-D)。

(2)细胞分裂素。

如玉米素(Zt)、6-苄基嘌呤(6-BA或BAP)和激动素(Kt)。

(3)赤霉素。

组织培养中使用的赤霉素只有一种,即赤霉酸(GA3)。

二、常用培养基配方及其特点1.常用培养基配方组织培养是否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培养基的选择。

植物组织培养实验指导

植物组织培养实验指导

《植物组织培养》实验指导教师:任峻目录实验一参观植物组织培养实验室实验二培养基母液配制实验三培养基配制与灭菌实验四植物快速繁殖培养实验考核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植物细胞工程实验技术一般包括植物细胞组织离体培养技术、细胞融合技术、细胞拆合技术、外源基因转移技术等一系列重要的基础技术。

通过实验课程的学习,实验方法立足于初学者的专业基础和一般实验室的条件,将《植物细胞组织培养技术》课程的理论知识、一般的实验技能和科学研究的初步方法融为一体。

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独立思考及实践动手能力。

二、实验的目的与基本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植物细胞工程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操作方法,掌握植物细胞体外培养技术,结合科研和生产实际,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适应今后在教学、科研和生产开发等各方面对当代生命科学人才知识结构的需求。

在实验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学习态度严谨,操作动作规范,观察记录耐心细致,独立思考,综合分析实验结果,充分理解后认真地完成实验报告。

09本《植物组织培养》实验考核一、考核方式:实验操作。

二、考核时间:三、考核地点:四、监考教师:实验考核以实验操作形式进行,根据实验4或实验5实验的实验结果(失败或成功)决定实验方案,如果失败,分析失败原因,提出改进措施,在重做中进行实验操作考核,如果成功则继续下一步的实验,实施实验操作考核。

二.考核办法:考核方法主要观察学生的实验操作是否正确,污染率是否高,并要求学生写出实验报告,总结实验中常出现的问题。

在3个课时内小组协作完成实验内容。

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对实验仪器设备的选择及操作。

湿热灭菌操作过程;无菌操作过程。

2.培养基的配制试剂的配制;母液的移取;实验配方计算。

3.培养条件的设置。

4.实验报告的规范性与科学性。

实验一 参观植物组织培养实验室一、实验的目的和要求掌握植物组织培养实验室的设计要点和必备的仪器设备。

二、实验内容:1. 植物组织培养实验室的设计要点。

植物组培 实验二

植物组培   实验二

植物组培实验报告实验二、培养基的配制及灭菌一、实验目的1、熟悉植物组织培养的一般工作流程。

2、了解培养基的成分、类型及特点。

3、能正确进行培养基的配制及灭菌操作。

二、实验原理植物组织培养是一项技术性强、无菌条件要求高的工作,对场地有一定的要求,需配备必要的仪器设备和器皿、器械,还必须熟练掌握每个环节的操作技术。

植物组织培养的一般程序包括拟定培养方案、初代培养、继代扩繁、生根壮苗培养及驯化移栽,其基本操作技术包括培养基的配制及灭菌、外植体的选择与消毒、无菌接种与培养、试管苗生根与驯化移栽等。

三、实验内容1、培养基的成分以MS培养为例,其成分可以分为水、无机盐、有机物、天然复合物、培养体的支持材料等五大类。

1.水作用:原生质体的组成成分,代谢过程的介质和溶媒。

它是生命活动过程中。

配制:培养基母液时要用蒸馏水:配培养基时可用自来水。

但在少量研究上尽量用蒸馏水。

2.无机元素大量元素,指浓度大于0.5mmol/l的元素,有N、P、K、Ca、Mg、S等。

其作用是:(1)N功能:是蛋白质、酶、叶绿素、维生素、核酸、磷脂、生物碱等的组成成分,是生命结构和功能物质不可缺少的。

供应形式:含有NO3-N又含NH4-N。

NH4-N对植物生长较为有利。

在制备培养基时以这两种形式供应。

供应的物质有KNO3、、NH4NO3等。

有时,也添加氨基酸。

(2)P功能:是磷脂的主要成分,而磷脂又是细胞膜、细胞核的重要组成部分。

磷也是核酸、ATP、辅酶等的组成成分。

组织培养中,磷不仅增加养分、提供能量,而且也促进对N的吸收,增加蛋白质在植物体中的积累。

供应形式:常用的物质有KH2PO4或NaH2PO4等。

(3)K功能:K对碳水化合物合成、转移、以及氮素代谢等有密切关系,它具有活化酶的作用。

K增加时,蛋白质合成增加,维管束、纤维组织发达,对胚的分化有促进作用。

但浓度不易过大,一般为1~3mg/l 为好。

供应形式:制备培养基时,常以KCl、KNO3 等盐类提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