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MOS功率管开关电路设计

合集下载

MOS管及MOS管的驱动电路设计

MOS管及MOS管的驱动电路设计

MOS管及MOS管的驱动电路设计MOS管及MOS管的驱动电路设计摘要:本文将对MOSFET的种类,结构,特性及应用电路作一简单介绍,并控讨了一下MOSFET驱动电路设计问题在使用MOS管设计开关电源或者马达驱动电路的时候,大部分人都会考虑MOS的导通电阻,最大电压等,最大电流等,也有很多人仅仅考虑这些因素。

这样的电路也许是可以工作的,但并不是优秀的,作为正式的产品设计也是不允许的。

1、MOS管种类和结构MOSFET管是FET的一种(另一种是JFET),可以被制造成增强型或耗尽型,P沟道或N沟道共4种类型,但实际应用的只有增强型的N沟道MOS管和增强型的P沟道MOS管,所以通常提到NMOS,或者PMOS指的就是这两种。

右图是这两种MOS管的符号。

至于为什么不使用耗尽型的MOS管,不建议刨根问底。

对于这两种增强型MOS管,比较常用的是NMOS。

原因是导通电阻小且容易制造。

所以开关电源和马达驱动的应用中,一般都用NMOS。

下面的介绍中,也多以NMOS为主。

在MOS管原理图上可以看到,漏极和源极之间有一个寄生二极管。

这个叫体二极管,在驱动感性负载(如马达),这个二极管很重要。

顺便说一句,体二极管只在单个的MOS管中存在,在集成电路芯片内部通常是没有的。

下图是MOS管的构造图,通常的原理图中都画成右图所示的样子。

(栅极保护用二极管有时不画)MOS管的三个管脚之间有寄生电容存在,如右图所示。

这不是我们需要的,而是由于制造工艺限制产生的。

寄生电容的存在使得在设计或选择驱动电路的时候要麻烦一些,但没有办法避免,在MOS管的驱动电路设计时再详细介绍。

2、MOS管导通特性导通的意思是作为开关,相当于开关闭合。

NMOS的特性,Vgs大于一定的值就会导通,适合用于源极接地时的情况(低端驱动),只要栅极电压达到4V 或10V就可以了。

PMOS的特性,Vgs小于一定的值就会导通,使用与源极接VCC时的情况(高端驱动)。

但是,虽然PMOS可以很方便地用作高端驱动,但由于导通电阻大,价格贵,替换种类少等原因,在高端驱动中,通常还是使用NMOS。

可快速关断PMOS开关管的驱动控制电路及其设计方法[发明专利]

可快速关断PMOS开关管的驱动控制电路及其设计方法[发明专利]

(10)申请公布号(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510240067.7(22)申请日 2015.05.12H02M 1/08(2006.01)(71)申请人西安科技大学地址710054 陕西省西安市雁塔路中段58号(72)发明人刘树林 邓俊青 郭星 赵亚娟李青青 聂燊 汪子为 王肖张琼 王磊(74)专利代理机构西安创知专利事务所 61213代理人谭文琰(54)发明名称可快速关断PMOS 开关管的驱动控制电路及其设计方法(57)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快速关断PMOS 开关管的驱动控制电路,包括NPN 型三极管Q1和NPN 型三极管Q2,电阻R1、电阻R2、电阻R3和电阻R4,以及电容C2;NPN 型三极管Q1的基极为驱动控制电路的输入端,NPN 型三极管Q1的集电极与电阻R1的一端相接,电阻R1的另一端为驱动控制电路的输出端;电容C2和电阻R2串联后的一端与NPN 型三极管Q1的集电极相接,另一端与NPN 型三极管Q2的基极相接;NPN 型三极管Q2的发射极与驱动控制电路的输出端相接;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可快速关断PMOS 开关管的驱动控制电路的设计方法。

本发明电路结构简单,实现方便且成本低,设计方法步骤简单,实用性强,市场前景广阔。

(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7页 附图2页(10)申请公布号CN 104795976 A (43)申请公布日2015.07.22C N 104795976A1.一种可快速关断PMOS 开关管的驱动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NPN 型三极管Q1和NPN 型三极管Q2,电阻R1、电阻R2、电阻R3和电阻R4,以及电容C2;所述NPN 型三极管Q1的基极为驱动控制电路(1)的输入端,所述NPN 型三极管Q1的发射极与外部电源的负极输出端VIN-相接,所述NPN 型三极管Q1的集电极与电阻R1的一端相接,所述电阻R1的另一端为驱动控制电路(1)的输出端;所述电容C2和电阻R2串联后的一端与NPN 型三极管Q1的集电极相接,另一端与NPN 型三极管Q2的基极相接;所述NPN 型三极管Q2的集电极与外部电源的正极输出端VIN+相接,所述NPN 型三极管Q2的发射极与驱动控制电路(1)的输出端相接;所述电阻R3接在NPN 型三极管Q2的基极与发射极之间,所述电阻R4接在NPN 型三极管Q2的集电极与发射极之间。

pmos功率管栅极箝位驱动模块、驱动电路和开关电源的制作方法

pmos功率管栅极箝位驱动模块、驱动电路和开关电源的制作方法

PMOS功率管栅极箝位驱动模块、驱动电路和开关电源的制作方法涉及电子技术领域,特别是功率电子技术和电源管理。

以下是一个基本的制作方法概述:1. PMOS功率管栅极箝位驱动模块的制作方法步骤一:选择适合的PMOS功率管根据应用需求选择合适的PMOS功率管,主要考虑其额定电压、额定电流、导通电阻等参数。

步骤二:设计栅极驱动电路设计栅极驱动电路,确保能够提供足够的驱动电压和电流,以快速开关PMOS功率管。

步骤三:集成箝位电路在栅极驱动电路中集成箝位电路,用于限制栅极电压的幅度,防止过压损坏PMOS功率管。

步骤四:制作和测试模块根据设计制作模块,并进行严格的测试,确保其在各种工作条件下都能稳定可靠地工作。

2. 驱动电路的制作方法步骤一:电路设计根据PMOS功率管的具体参数和应用需求,设计合适的驱动电路。

步骤二:选择元器件选择符合设计要求的电子元器件,如电阻、电容、电感、二极管、三极管等。

步骤三:电路布线在电路板上进行布线,确保电路连接正确,布线合理。

步骤四:电路调试和测试完成布线后,进行电路调试和测试,确保电路工作正常。

3. 开关电源的制作方法步骤一:电源设计根据应用需求设计开关电源,确定输入电压、输出电压、输出电流等参数。

步骤二:选择电源元器件选择符合设计要求的电源元器件,如变压器、整流器、滤波器等。

步骤三:电源电路布线在电路板上进行电源电路布线,确保电路连接正确,布线合理。

步骤四:电源调试和测试完成布线后,进行电源调试和测试,确保电源输出稳定、可靠。

步骤五:集成PMOS功率管和驱动电路将PMOS功率管和驱动电路集成到开关电源中,形成一个完整的开关电源系统。

步骤六:系统测试和优化对整个开关电源系统进行测试,确保其在各种工作条件下都能稳定可靠地工作,并根据测试结果进行优化调整。

以上是PMOS功率管栅极箝位驱动模块、驱动电路和开关电源的基本制作方法概述。

在实际制作过程中,还需要根据具体的应用需求和电路参数进行详细的设计和制作。

使用MOS管设计开关电源

使用MOS管设计开关电源

在使用MOS管设计开关电源或者马达驱动电路的时候,大部分人都会考虑MOS的导通电阻,最大电压等,最大电流等,也有很多人仅仅考虑这些因素。

这样的电路也许是可以工作的,但并不是优秀的,作为正式的产品设计也是不允许的。

下面是我对MOSFET及MOSFET驱动电路基础的一点总结,其中参考了一些资料,非全部原创。

包括MOS管的介绍,特性,驱动以及应用电路。

1.MOS管种类和结构MOSFET管是FET的一种(另一种是JFET),可以被制造成增强型或耗尽型,P沟道或N沟道共4种类型,但实际应用的只有增强型的N沟道MOS管和增强型的P沟道MOS管,所以通常提到NMOS,或者PMOS指的就是这两种。

至于为什么不使用耗尽型的MOS管,不建议刨根问底。

对于这两种增强型MOS管,比较常用的是NMOS。

原因是导通电阻小,且容易制造。

所以开关电源和马达驱动的应用中,一般都用NMOS。

下面的介绍中,也多以NMOS为主。

MOS管的三个管脚之间有寄生电容存在,这不是我们需要的,而是由于制造工艺限制产生的。

寄生电容的存在使得在设计或选择驱动电路的时候要麻烦一些,但没有办法避免,后边再详细介绍。

在MOS管原理图上可以看到,漏极和源极之间有一个寄生二极管。

这个叫体二极管,在驱动感性负载(如马达),这个二极管很重要。

顺便说一句,体二极管只在单个的MOS管中存在,在集成电路芯片内部通常是没有的。

2.MOS管导通特性导通的意思是作为开关,相当于开关闭合。

NMOS的特性,Vgs大于一定的值就会导通,适合用于源极接地时的情况(低端驱动),只要栅极电压达到4V或10V就可以了。

PMOS的特性,Vgs小于一定的值就会导通,适合用于源极接VCC 时的情况(高端驱动)。

但是,虽然PMOS可以很方便地用作高端驱动,但由于导通电阻大,价格贵,替换种类少等原因,在高端驱动中,通常还是使用NMOS。

3.MOS开关管损失不管是NMOS还是PMOS,导通后都有导通电阻存在,这样电流就会在这个电阻上消耗能量,这部分消耗的能量叫做导通损耗。

mos管在开关电源中的的作用

mos管在开关电源中的的作用

在开关电源中,MOS管起到以下作用:
1. 信号转换:作为电子开关控制电源的通断,通常正极用PMOS 管,负极用NMOS管控制。

2. 缓启动:在有大电容负载时,比如电解电容和大功率设备电源(电机、马达等)需要对电源作缓启动设计,否则会有很大的浪涌电流,电源电压跌落导致系统复位,反复重启等严重缺陷。

3. 防反接:在电源接口设计时,有很多场合需要考虑反接的问题,没有相应的电路设计的话很容易将电路烧坏,造成损失。

PMOS管常用在正极,NMOS管常用在负极。

4. 逻辑转换:信号除了电平高低的转换,很多时候需要电平逻辑高低转换,MOS管和三极管都可以实现。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需了解更多信息,建议咨询专业人士。

pmos的耗散功率

pmos的耗散功率

pmos的耗散功率
PMOS 是指 P 型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管,它是一种用于数字电路和模拟电路中的晶体管。

在工作过程中,PMOS 会消耗一定的功率,这部分功率被称为耗散功率。

PMOS 的耗散功率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
1. 导通损耗:当 PMOS 处于导通状态时,会在源极和漏极之间形成一个导通通道,电流可以通过这个通道流动。

在这个过程中,会有一定的电阻存在,导致电能转化为热能,产生导通损耗。

2. 截止损耗:当 PMOS 处于截止状态时,虽然没有电流通过,但在栅极和源极之间仍然会有一定的电压,这会导致一定的漏电流通过栅极氧化层,从而产生截止损耗。

3. 开关损耗:在 PMOS 进行开关动作时,由于电流和电压的变化,会在栅极和漏极之间产生电容充放电的过程,从而导致能量的损耗。

为了降低 PMOS 的耗散功率,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 优化器件结构:通过改进 PMOS 的制造工艺和结构设计,可以降低导通电阻和栅极漏电流,从而减少导通损耗和截止损耗。

2. 降低工作频率:降低 PMOS 的开关频率可以减少开关损耗。

3. 优化电路设计:合理设计电路,减少 PMOS 的开关次数和工作时间,从而降低耗散功率。

4. 散热设计:在电路设计中考虑散热问题,采用合适的散热措施,如散热片、风扇等,以降低器件温度,减小耗散功率。

总之,PMOS 的耗散功率是由导通损耗、截止损耗和开关损耗组成的。

为了降低耗散功率,可以采取优化器件结构、降低工作频率、优化电路设计和散热设计等措施。

cadence实验报告pmos总结

cadence实验报告pmos总结

实验主题:cadence实验报告pmos总结实验内容:1. 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通过使用Cadence软件对PMOS进行仿真,掌握PMOS的基本原理和特性。

2. 实验原理:PMOS(Positive Metal-Oxide-Semiconductor)是一种场效应晶体管,其工作原理是通过不同电压控制栅极与漏极的电流流动。

当栅极电压高于漏极电压时,PMOS导通;当栅极电压低于漏极电压时,PMOS截止。

3. 实验步骤:3.1 确定PMOS的工作电压:设置不同的栅极电压和漏极电压,观察PMOS的导通和截止情况。

3.2 测量PMOS的电流和电压:记录不同条件下PMOS的电流和电压数值,分析PMOS的工作特性。

4. 实验结果:4.1 PMOS工作电压范围:经过实验测量和仿真分析,确定PMOS 的工作范围为-5V到0V。

4.2 PMOS的电流和电压关系:根据实验数据和曲线图,得出PMOS的电流与电压呈负相关关系,符合PMOS的基本特性。

5. 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进一步了解了PMOS的工作原理和特性,并掌握了使用Cadence软件对PMOS进行仿真的方法。

总结:本次实验对于理解PMOS的工作原理和特性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实验数据和分析,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PMOS的工作机制,为日后的电路设计和工程实践提供重要参考。

由于PMOS具有重要的工程应用价值,因此我们将继续分析PMOS的性能,并深入探讨其在集成电路设计中的实际应用。

6. PMOS的性能分析:6.1 PMOS的漏电流特性:在实际应用中,PMOS的漏电流是一个重要的参数。

漏电流的大小直接影响着电路的功耗和稳定性。

通过进一步的仿真和实验,我们可以测量不同工作条件下的PMOS漏电流,并分析其与温度、电压等因素的关系。

这有助于优化电路设计,降低功耗并提高系统稳定性。

6.2 PMOS的开关特性:除了传统的工作特性外,我们还可以进一步研究PMOS的开关特性。

通过设置不同的控制信号和输入信号,观察PMOS的开关响应时间、延迟特性等,并分析其对集成电路的影响。

PMOS功率管开关电路设计

PMOS功率管开关电路设计

PMOS功率管开关电路设计引言:开关电路在电子工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对电源电压的开关控制来控制电路的通断。

而功率管则是开关电路中的重要元件,常常用于控制更大容量的电流。

本文将介绍PMOS功率管开关电路的设计及其相关原理。

一、PMOS功率管的原理PMOS功率管是一种由双扩散MO型结构构成的功率场效应管。

在PMOS 输人端,当门极电位提高时,植入层P型区域为导电状态,使管子处在导通状态;而当门极电位降低时,以及Vds大于阈值电压时,植入层P型区域为阻绝状态,使管子处于关断状态。

PMOS功率管能够承受较高的电压和电流,因此常用于功率放大或开关电路中。

二、设计PMOS功率管开关电路1.工作电压选择: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工作电压。

PMOS功率管一般工作在负电压条件下,所以选用正电压作为控制电源。

可以考虑放大芯片、电池等作为控制电源。

2.工作电流确定:根据实际负载电流需求选择合适的PMOS功率管。

通常应选择额定电流大于负载电流的功率管,以保证其正常工作。

3.阻抗匹配:根据PMOS功率管的特性,设计输出阻抗,以保证输出信号能够正确驱动负载。

可以使用电阻和电容构造适当的输出阻抗网络。

4.并联设计:当需要驱动较大电流的负载时,可以将多个PMOS功率管并联使用,以增加总的驱动能力。

5.使用保护电路:为了保护PMOS功率管免受损坏,可以设计相应的保护电路,例如过流保护、过温保护等。

6.接地设计:为了保证开关电路正常工作,应将单点接地设计在合适位置。

三、PMOS功率管开关电路设计实例例如,设计一个PMOS功率管开关电路,其输入为3.3V的控制信号,输出为5V电源供电的LED灯。

1.选择PMOS功率管:根据负载电流需求选择合适的PMOS功率管,例如IRF9530。

2.设计输入控制电路:利用三极管和电阻构造一个可调电流源,将3.3V的控制信号转换为适当的电流,以正确驱动PMOS功率管。

3.设计输出阻抗网络:使输出信号能够正确驱动LED灯,可使用电阻和电容构造适当的输出阻抗网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MOS开关管电路设计指

2013/7/18
本文档的目的 1)能够根据本指南进行PMOS管开关电路设计
更新说明
目录
一、NMOS管等效电路 (4)
二、公司固定传感器控制盒PMOS开关电路分析 (4)
PMOS开关管电路设计指南
一、NMOS管等效电路
A) B)
图2 NMOS管等效模型
1、驱动G极时,因为输入电容Ciss(Cgd+Cgs)的存在,要求电压变化快,i=Cdu/dt,
当G极电流大时,du/dt也大,增大开关速度。

2、根据B图,功率MOS管内部存在等效三极管,当S接地,刚上电时,三极管
会导通,且电流有可能过大,所以,最好D极有缓启动电路保护。

3、根据A图,反向寄生二极管有可能被正向或反向击穿。

反向击穿有可能因为
D极部分,当电源开启时会有冲击电流,因为线上电感原因,U = Ldi/dt,导致U过大。

正向击穿,可能因为S极在关电时,因为线上电感原因,造成U过大;或者线上串入能量较大干扰电压,导致寄生二极管正向通道电流过大,烧毁寄生二极管,从而造成MOS管失效。

二、控制盒PMOS开关电路分析
1、小电流切换电路
A) B)
图3 5V激光器驱动电路和24V LED灯驱动电路
1、电路A:
1)三极管集电极电阻过大,导致开关速度不高;考虑是激光器驱动电路,正好使用这个缓启动功能。

2)MOS管损坏过,现象是能够正常开启MOS管,但不能完全关断MOS管,怀疑是MOS管寄生二极管损坏导致。

解决办法,
a)更换Vds较大的MOS管(IRLML5203,Vds最大30V,而6401的Vds最大12V)b)电源处增加缓启动
c)D端增加5V TVS
d)在输出端口增加电阻等措施
e)去掉输出π型滤波电路上的并接反向二极管,如有可能,在输出放置防反接二极管。

2、电路B
1)24V驱动电路,导通时Vgs过大,影响PMOS管寿命
解决办法:修改R13为10K,R11为20K,Vgs最大为-8V
2)电源上电有可能Vgs过大,在G、S极增加一个8V稳压二极管保护
3)IRF9393的最大Vds约55V,更改为IRF6217,最大Vds变为150V
4)在D极增加24V TVS
5)在输出端口增加电阻等措施
6)去掉输出π型滤波电路上的并接反向二极管,如有可能,在输出放置防反接二极管。

图4 改进后的PMOS输出接口电路
电路图3-B选型:
1)滤波可以选择简单的高频滤波,比如磁珠构成的π型滤波电路
2)TVS选择SD24C
3)电阻选择2.2ohm,0805封装,当电流增大到20A,电阻压降为44V,之后压敏电阻导通,完成放浪涌。

压敏电阻选择14K390(片径14mm,v1mA =39V)。

4)1N4004在150mA时,VF=0.8V,加上24V电源入口的1N4004,压降1.6V左右。

5)缓启动电路如图5
图5 改进后的图3-B电路
说明:
1)三极管OC电路部分,R4、C2构成低通滤波,延缓控制速度
2)增加C1,上电时U1的G极高电平
3)可以在R7之后再增加一个R(10K)和C(1u),起到外部24V给电之后的防冲击保护。

4)这里的24V推荐是输入滤波完成之后24V
图6 PMOS管导通波形
分析:
1)电流Id 160us从0上升到89mA,di/dt =556.25,假设线路L=1uH,电压为0.55625mV,没有影响。

2)Vd上升和Id几乎同步
3)Vg从24V到18.8V,下降时间600us,期间Vd*Id=48mA*(24-5.5)V=约1W,MOS管瞬时功耗较大,按照1ms,能量为1mJ。

此PMOS管最大功耗2.5W,Eas=15mJ。

4)可以按照零极点分析方法,分析MOS管G、D极稳定性。

在G极和S 极之间增加稳压管,在S、D之间增加RC电路明显增加系统的稳定性。

5)零点不影响系统稳定性;极点如果在s平面的左平面部分,系统稳定。

如果极点非常靠近虚轴j,则系统有可能不稳定,建议调整,使极点远离j轴。

Welcome !!!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