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流传热系数的测定实验报告

合集下载

对流传热系数的测定实验报告

对流传热系数的测定实验报告

. . .. . .浙江大学化学实验报告课程名称:过程工程原理实验甲实验名称:对流传热系数的测定指导教师:专业班级:姓名:学号:同组学生:实验日期:实验地点:目录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2)二、实验流程与装置 (2)三、实验容和原理 (2)1.间壁式传热基本原理 (2)2.空气流量的测定 (2)3.空气在传热管对流传热系数的测定 (2)3.1牛顿冷却定律法 (2)3.2近似法 (2)3.3简易Wilson图解法 (2)4.拟合实验准数方程式 (2)5.传热准数经验式 (2)四、操作方法与实验步骤 (2)五、实验数据处理 (2)1.原始数据: (2)2.数据处理 (2)六、实验结果 (2)七、实验思考 (2)一、实验目的和要求1)掌握空气在传热管对流传热系数的测定方法,了解影响传热系数的因素和强化传热的途径;2)把测得的数据整理成形式的准数方程,并与教材中公认经验式进行比较;3)了解温度、加热功率、空气流量的自动控制原理和使用方法。

二、实验流程与装置本实验流程图(横管)如下图1所示,实验装置由蒸汽发生器、孔板流量计、变频器、套管换热器(强化管和普通管)及温度传感器、只能显示仪表等构成。

空气-水蒸气换热流程:来自蒸汽发生器的水蒸气进入套管换热器,与被风机抽进的空气进行换热交换,不凝气或未冷凝蒸汽通过阀门(F3和F4)排出,冷凝水经排出阀(F5和F6)排入盛水杯。

空气由风机提供,流量通过变频器改变风机转速达到自动控制,空气经孔板流量计进入套管换热器管,热交换后从风机出口排出。

注意:普通管和强化管的选取:在实验装置上是通过阀门(F1和F2)进行切换,仪表柜上通过旋钮进行切换,电脑界面上通过鼠标选择,三者必学统一。

图1 横管对流传热系数测定实验装置流程图图中符号说明如下表:符号名称 单位 备注 V空气流量 m 3/h 紫铜管规格Φ19×1.5mm 有效长度1020mm t1空气进口温度 ℃ t2 普通管空气出口温度 ℃三、实验容和原理在工业生产过程中,大量情况下,采用间壁式换热方式进行换热。

对流传热系数的测定实验报告

对流传热系数的测定实验报告

淅江丈禽化学实验报告课程名称:过程工程原理实验甲实验名称:对流传热系数的测定指导教师:___________________专业班级: 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组学生: 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日期: 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地点:目录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2)二、实验流程与装置 (2)三、实验容和原理 (3)1.间壁式传热基本原理 (3)2.空气流呈的测定 (5)3.空气在传热管对流传热系数。

的测定 (6)3. 1牛顿冷却定律法 (6)3. 2近似法 (6)3. 3简易Wilson图解法 (7)4.拟合实验准数方程式 (8)5.传热准数经验式 (8)四、操作方法与实验步骤 (9)五、实验数据处理 (10)1.原始数据: (10)2.数据处理 (10)六、实验结果 (13)七、实验思考 (14)、实验目的和要求1) 掌握空气在传热管对流传热系数的测定方法,了解影响传热系数的 因素和强化传热的途径; 2) 把测得的数据整理成=形式的准数方程,并与教材中公认经验式进行比较;3) 了解温度、加热功率、空气流量的自动控制原理和使用方法。

二、实验流程与装置本实验流程图(横管)如下图1所示,实验装置由蒸汽发生器、孔板 流量计、变频器、套管换热器(强化管和普通管)及温度传感器、只能显 示仪表等构成。

空气-水蒸气换热流程:来自蒸汽发生器的水蒸气进入套管换热器, 与被风机抽进的空气进行换热交换,不凝气或未冷凝蒸汽通过阀门(F3 和F4)排岀,冷凝水经排出阀(F5和F6)排入盛水杯。

空气山风机提供, 流量通过变频器改变风机转速达到自动控制,空气经孔板流量计进入套管 换热器管,热交换后从风机岀口排出。

注意:普通管和强化管的选取:在实验装置上是通过阀门(F1和F2) 进行切换,仪表柜上通过旋钮进行切换,电脑界面上通过鼠标选择,三者 必学统一。

对流传热系数测定实验报告

对流传热系数测定实验报告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对流传热系数测定实验报告篇一:空气—蒸汽对流给热系数测定实验报告及数据、答案空气—蒸汽对流给热系数测定一、实验目的⒈通过对空气—水蒸气光滑套管换热器的实验研究,掌握对流传热系数α1的测定方法,加深对其概念和影响因素的理解。

并应用线性回归分析方法,确定关联式nu=ARempr0.4中常数A、m的值。

⒉通过对管程内部插有螺纹管的空气—水蒸气强化套管换热器的实验研究,测定其准数关联式nu=bRem中常数b、m的值和强化比nu/nu0,了解强化传热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式。

二、实验装置本实验设备由两组黄铜管(其中一组为光滑管,另一组为波纹管)组成平行的两组套管换热器,内管为紫铜材质,外管为不锈钢管,两端用不锈钢法兰固定。

空气由旋涡气泵吹出,由旁路调节阀调节,经孔板流量计,由支路控制阀选择不同的支路进入换热器。

管程蒸汽由加热釜发生后自然上升,经支路控制阀选择逆流进入换热器壳程,其冷凝放出热量通过黄铜管壁被传递到管内流动的空气,达到逆流换热的效果。

饱和蒸汽由配套的电加热蒸汽发生器产生。

该实验流程图如图1所示,其主要参数见表1。

表1实验装置结构参数12蒸汽压力空气压力图1空气-水蒸气传热综合实验装置流程图1—光滑套管换热器;2—螺纹管的强化套管换热器;3—蒸汽发生器;4—旋涡气泵;35—旁路调节阀;6—孔板流量计;7、8、9—空气支路控制阀;10、11—蒸汽支路控制阀;12、13—蒸汽放空口;15—放水口;14—液位计;16—加水口;三、实验内容1、光滑管①测定6~8个不同流速下光滑管换热器的对流传热系数α1。

②对α1的实验数据进行线性回归,求关联式nu=ARem 中常数A、m的值。

2、波纹管①测定6~8个不同流速下波纹管换热器的对流传热系数α1。

②对α1的实验数据进行线性回归,求关联式nu=bRem 中常数b、m的值。

四、实验原理1.准数关联影响对流传热的因素很多,根据因次分析得到的对流传热的准数关联为:nu=cRemprngrl式中c、m、n、l为待定参数。

实验报告二:对流传热系数及准数关联式常数的测定

实验报告二:对流传热系数及准数关联式常数的测定

对流传热系数及准数关联式常数的测定实验报告1.前言研究表明,加入到换热器换热管中的扰流子添加物可以使换热管内流动的液体产生明显的螺旋运动。

换句话说,在换热器换热管中加入扰流子添加物,就相当于在换热器换热管中加入空隙率ε≥95%的多孔体,当换热器换热管中流动的液体流经这些扰流子添加物以后,流道内将产生明显的弥散流动效应,在低雷诺数下(Re≥300),由于弥散流动的促进,使换热器换热管中的液体转变为湍流。

湍流状态的流动液体其总热阻是所有流态液体中最小的,由于换热器换热管中湍流状态的流动液体热阻非常小,所以,换热器的传热系数(K)值将大大增加。

在高的传热系数(K)值状态下,换热器中扰流子强化传热的效果就会非常明显。

当然换热器中的扰流子对流经换热管的不同介质,其强化传热的效果是有区别的。

并且,换热管内扰流元件的形状和在传热面上的安装方法,对传热和流阻都有影响,一般可通过实验确定其最佳形式。

例如试验表明:在管道的全长填满螺旋形金属丝与间断设置螺旋圈相比,后者在传热性能不变时可减小流阻。

关于扰流子强化传热的原理,还有许多其它见解,有的专家认为扰流子强化传热是基于加大了传热面积和粗糙度,这无疑是正确的。

但试验表明,即使不紧贴壁面安装,则轴向固定在流道中心的扰流子也能使α值加大,有人解释为填充物能产生持续不断的涡流,并沿流向产生一个中心旋转流,在离心力的影响下使管中心的流体与壁面边界层流体充分混合。

从而减薄了边界层,强化了传热。

总的看,有关扰流子强化传热的理论还不完备和一致,一些数据仅来自实验,有待于更多的科研人员开发和利用。

在换热器换热管中加扰流子添加物,最明显的特点就是大大增强了换热管内侧的换热系数。

试验表明,在换热器换热管中加扰流子添加物,换热管内侧换热系数可比光管提高3.5倍以上。

扰流子强化传热除了减少金属消耗,它还可以提高工厂热能利用效率,降低能耗。

目前,一些设计追求高热强度,而管壳式换热器由于传热效率低,设计中采用的主要手段是选择提高对数平均温差,这要导致能耗的大幅度增加。

对流传热系数实验报告

对流传热系数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对流传热的基本原理,掌握对流传热系数的测定方法。

2. 掌握牛顿冷却定律的应用,通过实验验证其对流传热系数的计算公式。

3. 分析影响对流传热系数的因素,如流体速度、温度差、流体性质等。

二、实验原理对流传热系数是指单位时间内,单位面积上流体温度差为1℃时,单位面积上传递的热量。

牛顿冷却定律描述了对流传热过程,即:Q = h A (T1 - T2)式中:Q ——传热量(W)h ——对流传热系数(W/(m²·K))A ——传热面积(m²)T1 ——高温流体温度(℃)T2 ——低温流体温度(℃)根据牛顿冷却定律,可以通过实验测量传热量、传热面积、流体温度差,从而计算出对流传热系数。

三、实验仪器与材料1. 套管换热器2. 温度计3. 流量计4. 计时器5. 计算器6. 水和空气四、实验步骤1. 准备实验仪器,连接套管换热器、温度计、流量计等。

2. 在套管换热器内注入水,打开冷却水阀门,调节流量至预定值。

3. 在套管换热器外通入空气,调节风速至预定值。

4. 同时打开加热器和冷却水阀门,使水加热至预定温度,空气冷却至预定温度。

5. 记录开始加热和冷却的时间,观察温度变化。

6. 当温度变化稳定后,记录温度计的读数,计算温度差。

7. 关闭加热器和冷却水阀门,停止实验。

五、实验数据与处理1. 记录实验数据,包括水温度、空气温度、流量、时间等。

2. 根据牛顿冷却定律计算传热量Q:Q = m c ΔT其中,m为水的质量流量(kg/s),c为水的比热容(J/(kg·K)),ΔT为温度差(K)。

3. 计算对流传热系数h:h = Q / (A ΔT)六、实验结果与分析1. 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对流传热系数h,并与理论值进行比较。

2. 分析实验结果,探讨影响对流传热系数的因素。

3. 分析实验误差,总结实验经验。

七、结论通过对对流传热系数的测定实验,掌握了对流传热的基本原理和牛顿冷却定律的应用。

实验五 对流给热系数测定

实验五 对流给热系数测定

5 对流给热系数测定5.1 实验目的(1) 测定水蒸汽在圆直水平管外冷凝给热系数α0及冷流体(空气或水)在圆直水平管内的强制对流给热系数αi 。

(2) 观察水蒸汽在圆直水平管外壁上的冷凝状况(膜状冷凝和滴状冷凝)。

5.2实验原理5.2.1.串联传热过程冷流体(空气和水)与热流体水蒸汽通过套管换热器的内管管壁发生热量交换的过程可分为三步:○1套管环隙内的水蒸汽通过冷凝给热将热量传给圆直水平管的外壁面(A 0); ○2热量从圆直水平管的外壁面以热传导的方式传至内壁面(A i ); ○3内壁面通过对流给热的方式将热量传给冷流体(V c )。

在实验中, 水蒸汽走套管换热器的环隙通道, 冷流体走套管换热器的内管管内, 当冷、热流体间的传热达到稳定状态后, 根据传热的三个过程、牛顿冷却定律及冷流体得到的热量, 可以计算出冷热流体的给热系数(以上是实验原理)。

(以下是计算方法)传热计算公式如下:Q=α0A 0( T –T w )m = αi A i ( t w –t)m =V c ρc C pc (t 2-t 1) (1)由(1)式可得:m w pc c c T T A t t C V )()(0120--=ρα (2)m w i pc c c i t t A t t C V )()(12--=ρα (3)式(2)中, ( T –Tw)为水蒸汽温度与内管外壁面温度之差, 式(3)中, ( tw –t)为内管内壁面温度与冷流体温度之差。

由于热流体温度T 、内管外壁温Tw 、冷流体温度t 及内管内壁温tw 均沿内管管长不断发生变化, 因此, 温差( T –Tw) 和( tw –t)也随管长发生变化, 在用牛顿冷却定律算传热速率Q 时, 温差应分别取进口(1)与出口(2)处两端温差的对数平均值( T –Tw)m 和( tw –t)m, 方法如下:22112211ln )()()(w W W w w T T T T T T T T T T -----=- (4) 22112211ln )()()(t t t t t t t t t t w w w w m w -----=- (5)当套管换热器的内管壁较薄且管壁导热性能优良(即λ值较大)时, 管壁热阻可以忽略不计, 可近似认为管壁内、外表面温度相等, 即Tw1=tw1, Tw2=tw2。

对流传热系数的测定

对流传热系数的测定

对流传热系数的测定北京理工大学化学学院董女青1120102745一、实验目的1、掌握对流传热系数的测定方法,测定空气在圆形直管内的强制对流传热系数, 验证准数关联式。

2、了解套管换热器的结构及操作,掌握强化传热的途径。

3、学习热电偶测量温度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冷热流体在间壁两侧换热时,传热基本方程及热衡算方程为:Q = KAAtm = m^Cp (t入一t出)换热器的总传热系数可表示为:1 1 b 1—------- 1 ---- 1 ----K a :入a 0 式中:Q—换热量,J/sK—总传热系数,J/(m' s)A—换热面积,m:At m-平均温度差,°CCp—比热,J/ (kg • K)nu—质量流量,kg/sb—换热器壁厚,ma i、a o—内、外流体对流传热系数,J/(m? • s)依据牛顿冷却定律,管外蒸汽冷凝,管内空气被加热,换热最亦可表示为:Q = a jAj(t w - t) = a 0A0 (T — T w)式中:t w.凡一管内(冷侧)、管外(热侧)壁温,t、T-管内(冷侧)、管外(热侧)流体温度测定空气流量、进出口温度、套管换热面积,并测定蒸汽侧套管壁温,由于管壁导热系数较大且管壁较薄,管内壁温与外壁温近似柑等,根据上述数据即可得到管内对流传热系数,由丁•换热器总传热系数近似等丁•关内对流传热系数,所以亦可得到套管换热器的总传热系数。

流体在圆形直管强制对流时满足下述准数关联式:Nu = O.O237?e°-8Pr0-33式中:Nu-努塞尔特准数,Nu=^,无因次Re—雷诺准数,Re = ^,无因次P L普兰特准数,Pr =耳,无因次测定不冋流速条件下的对流传热系数,在双对数坐标屮标绘加he关系得到一条直线,直线斜率应为0. &三、实验内容1、测定不同空气流星下空气和水蒸汽在套管换热器换热时内管空气的对流传热系数,推算总传热系数。

2、在双对数坐标中标绘M L R決糸,验证准数关联式。

实验四 对流传热系数的测定

实验四 对流传热系数的测定

实验四 对流传热系数的测定一、实验目的1.学会对流传热系数的测定方法。

2.测定空气在圆形直管内的强制对流传热系数,并把数据整理成准数关联式。

二、实验原理1.流传热系数的测定111,m t A Q∆=α其中 11211121p p Q W C (t t )V C (t t )ρ=-=- l d A 11π= t t t w m -=∆1, (壁温的平均值44321T T T T t w +++=空气的平均温度221t t t +=)2.关联式的整理4.0PrRe mA Nu =其中 dNu αλ= λμp c =Pr (α是通过上面第一步算出来的,λ、Cp 、μ分别是空气在平均温度下的热导率、定压热容和粘度)上式两边都取对数 Re ln ln Pr ln 4.0ln m A Nu +=-以Pr ln 4.0ln -Nu 为纵坐标,Re ln 为横坐标作图,直线的斜率为m ,截据为A ln ,从而求出m 、A. 三、实验装置主要设备;套管换热器、鼓风机、电加热釜 、离心式磁力泵、转子流量计 四、实验步骤1.开启总电源,然后开启自动控温和手动控温电闸使水罐加热,将自动控温给定温度调至110℃,手动控温调至7A 左右。

2.待水罐内水沸腾后,将风机打开,冷风进入换热器内管3.当空气流量、蒸汽温度保持不变时,打开套管换热器巡检测温仪表,测定温度。

4.改变若干空气流量,维持蒸汽温度不变,测定5-6组实验数据。

五、数据记录六、数据处理平均温度(t 1+t 2)/2 Cp (J/(kg. ℃)) ρ(kg/m 3) λ(W/m. ℃) μ(Pa.s) 1 2 3 4 5 6平均温度(t 1+t 2)/2 平均壁温 (T1 +T 2 +T 3 +T 4)/4 Δt m,1 Q(W) α1(W/m 2. ℃) 1 2 3 4 5 6ReNuPrRe ln Pr ln 4.0ln Nu1 2 3以为纵坐标,为横坐标作图,直线的斜率为m,截据为,从而求出m、A.。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间壁式传热基本原理 ........................................................................................................... 4 2.空气流量的测定 ................................................................................................................... 6 3.空气在传热管内对流传热系数 的测定 ............................................................................6
3.1 牛顿冷却定律法........................................................................................................6 3.2 近似法........................................................................................................................7 3.3 简易 Wilson 图解法..................................................................................................8 4.拟合实验准数方程式 ........................................................................................................... 8 5.传热准数经验式 ................................................................................................................... 9 四、操作方法与实验步骤 ............................................................................................................. 10 五、实验数据处理 ......................................................................................................................... 11 1.原始数据: ......................................................................................................................... 11 2.数据处理.............................................................................................................................11 六、实验结果.................................................................................................................................14 七、实验思考.................................................................................................................................15
浙江大学
化学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过程工程原理实验甲 实验名称:对流传热系数的测定 指导教师:
专业班级: 姓 名: 学 号: 同组学生:
实验日期: 实验地点:
目录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 2 二、实验流程与装置 ....................................................................................................................... 2 三、实验内容和原理 ....................................................................................................................... 4
实验装置由蒸汽发生器、孔板流量计、变频器、套管换热器(强化管和普
通管)及温度传感器、只能显示仪表等构成。
九、
空气-水蒸气换热流程:来自蒸汽发 生器的水蒸气进入套管换热器,与被风机抽进的空气进行换热交换,不凝 气或未冷凝蒸汽通过阀门(F3 和 F4)排出,冷凝水经排出阀(F5 和 F6) 排入盛水杯。空气由风机提供,流量通过变频器改变风机转速达到自动控 制,空气经孔板流量计进入套管换热器内管,热交换后从风机出口排出。
一、
实验目的和要求
二、
1)掌握空气在传热管内对流传热系数的
测定方法,了解影响传热系数的
三、
因理成

式的准数方程,并与教材中公认
五、
经验式进行比较;
六、
动控制原理和使用方法。
七、
3)了解温度、加热功率、空气流量的自
实验流程与装置
八、
本实验流程图(横管)如下图 1 所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