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先进事迹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记国家奖学金候选人崔凯雯崔凯雯,女,汉族,共青团员,1996年6月出生在山东省肥城市,聊城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应用心理学专业2014级学生。
获得2015-2016学年度学习成绩第一、综合测评成绩第二名,通过了国家英语六级。
获得过国家励志奖学金,校级一等奖学金、二等奖学金,校级优秀学生,校级学习单项奖等,被授予“山东省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先进个人”等称号。
书法绘画方面有一技之长,参加过学校及学院大小各类书法绘画类比赛,荣获过一二三等奖及优胜奖等奖项。
积极参加并组织社会实践活动,参加大学生“善行100”志愿者活动,获得一级志愿者证书。
成为第一批“入党积极分子”。
参加聊城市征文比赛,获得市级一等奖证书并在报纸刊物上发表,第十届大学生新奥赛二等奖,第十三届科学文化艺术节三等奖。
曾任学生会文化部干事,生涯规划部部长。
时光荏苒,一眨眼已经是大三的学生了,面临着要考取各种证书的压力以及未来考研的压力,要开始对自己的未来进行规划和选择,突然意识到了自己成为成年人后的第一份重重的责任——以后的每一步要开始为自己负责了。
回想前两年的大学生活,觉得自己没有虚度,每一步都走得很坚定很努力,能做到的都尽量做到最好,虽然有些地方也有遗憾,但我觉得成长留给我的都是宝贵的人生经验。
有志者,事竟成用一句话总结大一生活就是“有志者,事竟成”最贴切了。
我是个很喜欢给自己定目标的人,从大一开始就每个学期有每个学期的任务和目标,都很具体而且会定的比自己认为的自己的能力更高一些,比如,还是大一新生的时候,目标是进入学生会并认真工作,多多参加社团活动和竞赛,以及努力学习争取前列并获得奖学金,最终也实现了这些目标并且取得了自己还比较满意的结果。
有了目标,不去行动也是白搭。
大一的时候,对一切都比较好奇,似乎有用不完的精力去探索这个新的环境,从西校去东校参加各种社团活动,到东西校的图书馆、石凳上都曾留下我看书背书的痕迹,我努力的去适应并了解新的环境。
千里之行始于足具体事例

千里之行始于足具体事例千里之行,始于足。
这句古语告诉我们,只有脚踏实地,才能迈出成功的第一步。
下面我将通过几个具体的事例来阐述这个道理。
第一个事例是关于李明的。
李明是一个普通的大学生,他梦想着成为一名优秀的音乐家。
然而,他并没有从小学习音乐,也没有家庭背景支撑他的梦想。
但他并没有放弃,他从零开始,买了一把二手吉他,自学吉他弹奏。
每天坚持练习,不断充实自己的音乐知识。
经过数年的努力,他终于取得了不俗的成就,成为一名备受瞩目的音乐家。
正是因为他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去追求自己的梦想,才取得了成功。
第二个事例是关于张勇的。
张勇是一位企业家,他创建了一家健康食品公司。
起初,他面临着种种困难,市场竞争激烈,资金紧张等等。
但他没有退缩,他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知识和经验,与团队一起制定了详细的市场推广计划,并且亲自去拜访潜在客户,了解市场需求。
通过脚踏实地的努力,他的公司逐渐发展壮大,成为行业的领军企业。
正是因为他从脚下做起,一步步地打下坚实的基础,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第三个事例是关于王小芳的。
王小芳是一位年轻的科研人员,她梦想着研发出一种治疗癌症的新药。
然而,这个领域的研究非常复杂和艰难,需要大量的实验和数据分析。
面对困难,她没有退缩,她从基础知识学起,每天都坚持进行实验和研究。
经过多年的努力,她最终取得了重要的突破,成功研发出了一种新药,为人类的健康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正是因为她从小事做起,一步一个脚印地进行研究,才能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
通过这三个具体的事例,我们可以看到千里之行始于足的道理。
无论是实现个人梦想,还是创业创新,亦或是科学研究,只有从小事做起,脚踏实地地迈出每一步,才能取得成功。
这就像登山一样,只有稳步向前,一步一个脚印地攀登,才能到达山顶。
千里之行始于足,意味着成功需要从小事做起,从自己的脚下开始。
无论是个人梦想的实现,还是事业的发展,都需要我们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前进。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的故事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的故事给你讲个“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的故事。
从前有个叫阿呆的小年轻,他呀,整天就做着美梦。
他住在一个小村子里,这个村子周围都是山,交通特别不方便。
阿呆呢,老是听那些从外面回来的人说,大城市里可好了,房子像山一样高,路上的马车跑得像风一样快,还有数不清的新奇玩意儿。
阿呆心里就痒痒的,也想去大城市看看,然后过上那种好日子。
于是他就跟村里的人说:“我要去大城市啦,我要赚大钱,住大房子!”村里的人都笑他,说:“你啥都没有,咋去呀?”阿呆可不服气了,他想,只要我想去,总能到的。
结果呢,第二天阿呆就背着个小包袱出发了。
他走啊走,没走多远就累得气喘吁吁的。
他看到前面有个大树,就想,我先歇会儿吧。
这一歇,就歇了半天,他看着自己的脚,嘟囔着:“我的脚啊,你咋这么不争气呢,这才走了多会儿就累了。
”这时候,有个白胡子老头路过,看到阿呆这个样子,就问他咋回事。
阿呆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老头。
老头哈哈大笑,说:“年轻人啊,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你这才走了几步就想放弃,怎么能到大城市呢?”阿呆一听,觉得挺有道理的。
于是,阿呆就重新振作起来,一步一步地往前走。
他每天都给自己定个小目标,比如说今天一定要翻过前面那座小山。
慢慢地,阿呆的脚越来越有力气,他也能走得越来越远了。
在路上,他还遇到了各种各样的困难,有时候没地方住,就睡在山洞里;有时候没东西吃,就摘野果子充饥。
但是他都没有放弃,因为他一直记着那个白胡子老头的话。
就这样,阿呆走了很久很久,终于走到了大城市。
他发现,大城市真的像他想象中的那样繁华。
而且啊,因为他这一路走过来吃了不少苦,学会了很多东西,在大城市里特别能吃苦,很快就找到了工作,慢慢地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你看,这就是“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不管多远的路,都得从脚下一步步开始走,要是光想不做,或者刚开始走就放弃,那啥事儿都干不成。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名人经典事例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名人经典事例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这句话出自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老子的名言,意思是任何一段伟大的旅程都始于脚下的一步。
这句话虽然简洁,却蕴含着深刻的道理。
下面,让我们通过几个经典的实例来探讨这个主题。
1. 谈马云的创业之路在中国互联网行业,马云是一个家喻户晓的名字。
他创建的阿里巴巴集团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电子商务公司之一。
然而,马云并非来自富裕家庭,他的创业之路充满坎坷。
年轻时,他曾多次应聘失败,甚至经历过一段时间的失业。
然而,他并没有放弃,而是不断努力,脚踏实地地在商业世界中摸索前行。
他创办了阿里巴巴,引领着中国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
可以说,马云的成功之路就是循序渐进,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的典型案例。
2. 论孙中山的革命历程孙中山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先驱者和伟大领袖。
他在清朝时期就开始了反对封建统治的斗争。
在历经多次失败和挫折之后,他并没有被打败,而是继续前行,积极寻求国家民主独立的出路。
他领导了辛亥革命,推翻了帝制统治,创建了中华民国。
孙中山的革命历程就是从小到大,由浅入深地逐步推进,最终达成了伟大的历史使命。
3. 探讨爱迪生的发明之路爱迪生是世界著名的发明家,他有上千项发明,其中不乏一些影响深远的伟大发明。
然而,很少人知道的是,爱迪生并非一开始就有所成就。
在他的发明之路上,他曾经历过无数次的尝试和失败。
但是,他从未放弃,而是不断地在实验室里钻研,不断地试错、再试错,最终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突破。
可以说,爱迪生的发明之路就是一个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的生动诠释。
总结回顾: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这句话告诉我们,任何一段伟大的旅程都需要从脚下的一步步开始。
无论是马云的创业之路、孙中山的革命历程,还是爱迪生的发明之路,都是循序渐进、由浅入深地前行的典型案例。
我个人认为,这句话给我们传达的重要启示是,任何伟大目标的实现都需要脚踏实地、循序渐进地去努力拼搏,不断地积累经验和成果。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走得更远、更稳、更实。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的论据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的论据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这句老话大家应该都听过吧?这不仅仅是个口号,还是个超级实用的道理。
就说我身边的小伙伴们,他们常常把大目标放得特别远,像天上的星星,遥不可及。
可要知道,想要实现那些闪亮的梦想,得先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想想看,走路要迈开腿,爬山要一步步来,这没啥好争辩的。
先说说我那个爱做梦的朋友,小张。
他总是跟我说,哎呀,我以后一定要当大企业家,坐拥亿万财富,开豪车,过上好日子。
可是一说到他每天的生活,那就没那么精彩了。
起床就是个挑战,拖拖拉拉,搞得像是刚经历了世纪末的大战。
然后,吃早餐也是一场战役,杯子里是冷掉的牛奶,面包还是前天的。
要是把这些小事都做得利索点,或许他的“亿万财富”也离他不远了。
再看看我邻居大妈,她虽然年纪大,但每天都是精力充沛。
她种的菜可是杠杠的,西红柿红得发亮,黄瓜翠绿欲滴。
人家每天早上四点就起来,给花浇水,给菜施肥,真是勤劳的小蜜蜂。
她总说,种菜得从小苗开始,慢慢来,时间长了就能丰收。
想想大妈的勤奋,难道不就是个活生生的例子吗?她的坚持和努力,像是在告诉我们:慢慢来,终究会有结果。
再有就是我那爱吃的兄弟小李。
他常常在外面大吃特吃,想着什么时候能瘦下来,结果每天都是“明天开始减肥”的循环。
听到这我总想笑,减肥可不是说说那么简单的呀。
想要有个好身材,得先从每天的饮食和运动做起。
要是不愿意做出点改变,光是口头上说说是没用的。
就像爬山一样,光是想着山顶的美景,没迈出一步,永远都到不了那里。
说到运动,我自己也是个例子。
前一阵子,我下定决心要跑马拉松,想着能不能冲个好成绩。
可是,结果呢?一开始跑个两圈就喘得像是要去见阎王。
可是,后来我想,不能这么急呀,得一步一个脚印。
于是,我从每天的十分钟开始,慢慢增加。
虽然一开始不容易,尤其是大汗淋漓的样子,真是挺尴尬的。
但坚持下来,渐渐地我能跑得更远,身体也变得轻松。
这样想想,千里之行,不就是从这一步一步的坚持中来的嘛。
有时候生活中那些琐碎的小事,恰恰是实现大目标的基石。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于学文)

企业文化理念优秀事迹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记保养车间优秀实习生于学文于学文是东北大学工程装备与控制工程2012届毕业生,从2012年8月至今一直在保养车间从事实习技术员工作,在这期间他得到了车间领导的亲切关怀和同事们的精心指导与帮助,在他自己的虚心学习与努力探索下,对保养车间内燃流动机械有了比较完整的了解与实践,他所作的各项工作,深得领导信任与称赞,博得同事的交首称赞。
作为一名实习技术员,他深知技术对他的重要性。
因此,在工作中他不断学习,刻苦钻研,不断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
车间领导经过考虑让一直从事流动内燃机械修理工作30多年,多次荣获集团职工技能大赛内燃机械修理工状元;公司优秀员工;集团技术能手;大连市五一奖章获得者崔书亮做为他的师父。
于学文深知车间领导的良苦用心,暗暗下了决心一定学好技术决不辜负车间领导,他是这么想的同时他也是这么做的,作为一名实习技术员,工作上敬业实干,脚踏实地,记一次周五临近下班,斯太尔80吨挂车急需维修,这台车的手刹车拉上之后,后轮的气阀总是漏气,属于未曾见过的疑难杂症。
他凭借细致的检查和崔师父多年的工作经验,迅速的查出问题症结,及时的排出了故障。
在一次新引进的瑞典设备——沃尔沃L180E出现变速箱损坏故障,现场还着急等着用车。
如果请厂家来维修,不但时间长,还需要花大量的聘请费用。
在这种情况下于学文和崔师傅等车间的技术人员在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找资料,查原因。
一步一步的逐渐排查,工作到深夜,终于在第二天就找到了故障原因,顺利地解决了变速箱不走行的故障,不但保证了现场用车,还为公司节约了十几万的维修资金,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
工作中的于学文表现的令人钦佩,下地沟,钻车底,紧螺丝,抬重件,什么脏活累活都不在话下,只要是保养需要,他就毫无怨言,分秒必争。
在公司上下一心搞生产的关键时期,于学文终日奋战在抢修保养港口装卸机械的工作岗位上。
港口企业技术管理新的人才观——智慧型、技能型员工同样是港口企业不可缺少的关键人才,是港口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
千里之行始于足的名人例子

千里之行始于足的名人例子(实用版)目录1.引言2.老子的主张3.保尔柯察金的例子4.陈蕃的例子5.张健的例子6.马克的例子7.结论正文1.引言“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是一句出自《老子》的古语,意味着走一千里路,是从迈第一步开始的。
这句话用来比喻事情的成功,是从小到大逐渐积累起来的。
今天我们将探讨一些名人例子,他们都是凭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的精神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2.老子的主张春秋时期,著名的哲学家老子根据事物的发展规律提出谨小慎微和慎终如始的主张。
他主张处理问题要在它未发生以前,治理国家要在未乱之前。
合抱的大树是细小的幼苗长成,九层的高台是一筐一筐泥土砌成的,千里远的行程是从脚下开始的。
老子的观点启示我们,要从小事做起,才能成就大事业。
3.保尔柯察金的例子《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主人公保尔柯察金是一个年轻的革命战士。
他出生在一个贫穷的工人家庭,生活的环境使他从小养成了坚定不移的个性,对自己立志要做的事义无反顾。
当红军离开他的家乡时,他背着家人毅然跟随部队上了前线,先后当过骑兵、侦察员、铁路工人。
在战斗中,他骁勇过人,经受了血与火的洗礼。
在一次战斗中,一颗榴霰弹在空中爆炸,碎片击中了保尔的头部,当他被送到医院时,人们都认为他没有希望了。
然而,保尔凭借自己顽强的毅力,最终战胜了死神,成为了革命的英雄。
4.陈蕃的例子东汉有一少年名叫陈蕃,独居一室而龌龊不堪。
其父之友薛勤批评他,问他为何不打扫干净来迎接宾客。
他回答说:“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屋?”薛勤当即反驳道:“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陈蕃之所以不扫屋,无非是不屑而致。
胸怀大志,欲扫除天下固然可贵,然而一定要以不扫屋来作为弃燕雀之小志,慕鸿鹄以高翔的表现,我则未敢苟同。
凡事总是由小至大,正所谓“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5.张健的例子张健是一个横渡英吉利海峡的勇士。
很多人都想挑战自我,张健以他自己的方式实现了人生的梦想,在异域的海中,张健以他的双臂,历经十一个小时,搏风击浪,终于横渡成功,向世人展示了人——作为一种生物所拥有的强大生命力。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的故事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的故事从前有个年轻人,心中怀揣着大大的梦想,想要走遍天下,看尽世间美景,体验各种奇妙的冒险。
他常常对别人说:“我呀,要去最遥远的地方,做最了不起的事情!”可是呢,他每天只是空想,从没有真正迈出那一步。
日子一天天过去,他依然只是原地踏步,嘴里还嘟囔着:“哎呀,等我准备好了就出发。
”有一天,一位智慧的老人路过,听到了年轻人的话,笑着摇摇头说:“小伙子,你知道吗?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呀。
你光想着远方,却不看看脚下的路。
”年轻人疑惑地看着老人:“什么意思呀?”老人笑了笑,给他讲了一个故事。
“曾经有一只小蜗牛,它也有个大大的梦想,就是爬上那高高的葡萄藤,吃到最甜美的葡萄。
其他动物都笑话它,说它那么小,怎么可能爬得上去。
但小蜗牛可不管,它从第一天就开始爬,虽然爬得很慢很慢,一天可能只能前进一点点,但它从不放弃。
别的动物玩耍的时候,它在爬;下雨的时候,它躲在壳里等雨停了继续爬。
就这样,一点一点,一天一天,它真的爬到了葡萄藤的顶端,尝到了那最美味的葡萄。
你说,它是怎么做到的呢?”年轻人若有所思地低下头。
老人接着说:“这就和你想要去远方是一个道理呀。
你不能光想着那千里之外的美好,而忽略了眼前这第一步。
就像那小蜗牛,它要是总想着葡萄藤那么高,自己怎么可能爬得上去,那它永远也尝不到葡萄。
你得先勇敢地踏出这第一步,然后一步一步走下去,哪怕遇到困难,也不要退缩。
”年轻人恍然大悟,他终于明白,梦想再美好,如果不行动,那也只是空想。
从那以后,他不再只是幻想,而是开始认真地准备自己的旅程。
他收拾行囊,从家附近的小路开始走,一步一步,走得越来越远。
他遇到过高山,陡峭的山路让他气喘吁吁,但他想起了小蜗牛,咬咬牙继续前进;他遇到过河流,没有桥,他就找石头垫着脚慢慢过河;他还遇到过暴风雨,全身湿透,但他依然没有停下脚步。
随着他走的路越来越多,他看到了许多以前从未见过的风景,结识了许多有趣的人,他的内心也变得越来越丰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XXX,现就读于XX学院XX系XX班。
在校期间,积极参加各项社会实践活动以及院、系组织的各项活动,获得“院级一等奖学金”、“三好学生”的荣誉称号。
对于XXX来说,一年多的大学时光她一直处在紧张忙碌的学习、工作、生活中,但这却给她提供了一个良好的锻炼平台,使她在思想、学习、工作、生活各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进步。
一年多来,从一个刚刚踏入大学校园的懵懂新生转变为完全融入大学生活、积极发挥自己所长,尽自己所能,为同学、为班级、为学校做贡献的优秀团员。
她以先进的思想、刻苦学习的精神、对工作认真负责的态度、对同学团结帮助的情怀……彰显出一位优秀学生干部标兵的风采。
坚持锻炼自我,积极实践,做一名优秀的学生干部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XXX同学注重各方面能力的提高和自身的完善。
身边的每个同学都有自己的优点,都有值得学习的地方,她善于发现别人的长处并学习,善于听取别人的经验教训告戒自己。
经常反思、反省自己,始终做到“见贤思齐,见不贤则内省”,不断完善自己,超越自己。
在和同学的相处中,谦让、谅解、包容。
同学们有需要帮忙的时候,不管多难多累都尽自己的全力帮助。
吃苦耐劳,任劳任怨,始终坚持只要自己对别人好,别人自然也会对自己好。
善待每个人,善待一切,相信付出与贡献的越多,收获的也就越多。
在生活中,她秉着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严于律己、宽以待人、
乐于助人。
有着极强的主动性和原则性,有主见,从不随波逐流;同时喜欢尝试,敢于创新,有着极强的集体荣誉感和团队合作精神。
积极参加院校组织的各项集体活动,对待同学和朋友,她始终认为,朋友是永远的,应当以宽容之心待之,懂得宽容,方能从容。
全面发展,提高个人综合素质,完善自我
在忙碌的大学生活中,她更体会到学以致用,将青春的热度融于社会实践的江流,并将创新付诸实践后会心的喜悦。
XXX相信现实生活对每个人都是一样,不会厚此薄彼,生活锻炼了她极强的独立意识和做人准则,她明白只有勇敢的面对生活的挑战,才会成为生活的强者。
时光荏苒,现在的XXX,已不再是初入校门的那个懵懂的高中毕业生。
一年多的大学生活如同修行,她在一天天地沉淀着知识和人生的感悟。
作为一名学生干部,对待工作的责任心、对待学习的热情劲、对待同学的关怀情…无不诠释着她朴实无华、坚韧顽强、无私奉献的太阳石精神。
她用自己的信念与努力谱写着绚丽的青春乐章。
青春路上没有驿站,面对鲜花和掌声,依然迈着前行的步伐……相信在以后的日子里,她会更加努力地提高自身的素质修养,提高全面发展的能力,发扬成绩,克服不足之处,做一名更优秀的大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