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计量及其应用分析
化学计量学的原理及在分析化学中的应用

化学计量学的原理及在分析化学中的应用化学计量学是指用化学方程式来表达化学反应物质的量关系的一门学科。
在化学中,常把化学计量学的内容分为化学量和质量两个方面。
化学量是指表示反应中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数量关系的物理量,包括物质的摩尔数、分子数、粒子数等。
其中,物质的摩尔数是化学反应中最常用的单位,表示1摩尔物质所包含的基本粒子数,通常以mol表示,是1克元素或化合物所含粒子数的比值。
分子数和粒子数则与摩尔数成正比。
质量则是指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关系,包括物质的质量、相对分子质量、相对原子质量等。
在化学中,一般以质量作为计量单位,如摄氏度、牛顿力等,则作为辅助性的参考单位。
化学计量学的基本原理是质量守恒和电荷守恒。
在化学反应中,当原料和反应物发生物理变化时,总质量和电荷数不会改变。
化学计量学则利用这一原理,定量描述反应过程中质量、电荷、摩尔数等的变化关系,进而指导分析化学研究的实验过程和结果的分析。
化学计量学在分析化学中的应用非常广泛。
以下列举几个应用领域:1.测定反应物的摩尔数测定反应物的摩尔数是化学分析中的基础工作。
一般采用滴定法或颜色反应法等方法,曲线比对法、容量法等常用的多色荧光标记反应也是基于化学计量学原理的应用。
2. 测定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测定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常用的方法包括冰点下降法、沸点上升法、气态密度法等,这些方法利用化学计量学的理论,根据质量守恒和化学反应物质的量之间的关系,计算出反应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
3.计算反应的剩余量和反应转化率在化学分析中,可以通过通过化学计量学计算出反应物的剩余量和反应转化率,以确定分析样品中的成分和化学组成。
4. 计算化合物的化学成分根据反应物的摩尔数关系和化合物的分子式,可以通过计算出每个反应物所对应的摩尔数,从而确定化合物中每种元素的化学成分和摩尔比。
总之,化学计量学作为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已广泛的应用于化学分析、物理化学、生化学等领域中,成为现代分析化学研究不可或缺的知识体系之一。
化学分析中的定量分析化学计量的应用与实践

化学分析中的定量分析化学计量的应用与实践化学分析是化学研究中的一项重要技术,它通过实验方法对物质进行定性和定量的研究。
其中,定量分析是化学分析中的一种重要手段,主要用于确定样品中各种化学成分的含量。
在定量分析中,化学计量是一种常用的方法,它通过化学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来计算化学物质之间的摩尔比例关系,进而确定样品中某个化学物质的含量。
在定量分析中,化学计量的应用非常广泛,下面将介绍几个常见的例子。
1. 酸碱中和反应在化学分析中,常常需要测定水溶液中的酸或碱的含量。
酸碱中和反应是一种常用的定量分析方法。
根据酸碱中和的化学方程式,可以通过已知浓度的酸或碱用滴定法与待测溶液反应,从而确定待测溶液中酸或碱的含量。
2. 沉淀反应沉淀反应是定量分析中常用的一种方法,它可以通过沉淀的形成来定量测定待测物质的含量。
例如,可以通过向待测溶液中加入已知浓度的反应物,观察是否会生成沉淀来判断待测溶液中某种物质的含量。
3. 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是化学分析中的另一种重要的定量分析方法。
通过氧化还原反应,可以测定样品中某种物质的氧化或还原状态,从而确定其含量。
常见的氧化还原反应包括电化学法、红ox反应等。
化学计量的实践非常重要,它需要准确的实验技术和数据处理能力。
以下是几个示范实验:实验一:酸碱滴定实验实验目的:通过酸碱滴定法确定柠檬酸溶液中柠檬酸的浓度。
实验步骤:1. pipette取一定体积的柠檬酸溶液,加入酸性指示剂。
2. 标定一定浓度的NaOH溶液,用滴定管滴加NaOH溶液,使溶液从酸性pH转变为碱性pH,记录NaOH的用量。
3. 计算样品中柠檬酸的浓度。
实验二:氧化还原滴定实验实验目的:通过氧化还原反应确定血液中尿素的含量。
实验步骤:1. 将一定体积的血液样品加入含有酸性氧化剂的溶液中,将尿素氧化为氨。
2. 用氧化还原指示剂标定一定浓度的KMnO4溶液。
3. 将KMnO4溶液滴加到反应体系中,直到溶液颜色变化。
4. 计算样品中尿素的含量。
化学计量学在分析化学中的应用

化学计量学在分析化学中的应用化学计量学是研究物质的化学组成和化学反应中物质的量之间的关系的一门学科,它是化学研究的基础。
在分析化学中,化学计量学的应用是至关重要的,它涉及到化学反应的平衡、定量分析以及物质的计量计算等方面。
本文将探讨化学计量学在分析化学中的应用,以及其在分析化学领域中的重要性。
化学计量学在分析化学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化学反应的平衡化学反应的平衡是化学计量学的重要内容之一。
在分析化学中,我们常常需要了解化学反应中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摩尔比以及物质的量之间的关系。
通过化学方程式可以清楚地表达不同物质之间的摩尔比,从而帮助我们理解化学反应中物质的转化过程。
在定量分析中,平衡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可以帮助我们计算出样品中所含物质的数量,从而实现对样品的定量分析。
四、配位化学分析在配位化学分析中,我们常常需要根据配合物的配位比确定其中金属离子的含量。
化学计量学的知识可以帮助我们根据配位化合物的反应方程式和摩尔比计算出其中金属离子的含量,从而实现对配位化合物中金属离子的定量分析。
化学计量学在分析化学中的应用还可以帮助我们优化实验方案,提高实验效率。
通过化学计量学的计算和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控制实验条件,从而实现对样品的准确分析。
化学计量学还可以帮助我们解决实验中的一些问题,例如计算反应产物的生成量、估算反应速率等。
化学计量学在分析化学中的应用是非常重要的。
它为我们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分析手段,帮助我们深入了解样品中的物质组成和性质,从而实现对样品的准确分析和鉴定。
在今后的研究和实践中,我们需要不断加强对化学计量学知识的学习和掌握,不断提高对分析化学的理解和应用能力,以更好地实现对样品的定性和定量分析。
化学计量学方法在化学分析中的应用

化学计量学方法在化学分析中的应用化学计量学是一种基础性的化学理论,主要研究化学反应中化学计量关系的应用以及反应热、化学平衡、溶解度等问题。
在化学分析领域,化学计量学方法被广泛应用于样品的分析和定量,如重量分析、体积分析、比色法等。
本文将介绍化学计量学方法在化学分析中的应用。
1. 重量分析重量分析是一种将待测物质与标准物质按一定摩尔比混合后,根据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变化,计算待测物质量百分含量的方法。
以酸碱滴定为例,酸碱反应中,酸和碱的物质量在等于等量时,反应到临界点时PH值也就到了7。
当酸和碱的物质量相同时,称之为中和滴定,此时物质量的比例为1:1。
例如,当我们需要测定一种药物中生物碱含量的时候,可以将这种药物中所含的生物碱和标准生物碱按照摩尔比混合,然后用酸滴定的方法测定反应前后溶液中酸的消耗量,进而计算出生物碱在药物中的含量百分比。
2. 体积分析体积分析是一种根据反应方程式计算待测物质体积百分含量和浓度的方法。
例如,当我们需要测定一种脂肪酸在样品中的含量时,可以将样品经酸水解成单体脂肪酸,然后用碱溶液滴定检测酸的消耗量,再根据反应方程计算出脂肪酸含量的百分比。
3. 比色法比色法是一种以物质在某一波长光下吸收能力与其浓度成正比关系为基础的分析方法。
例如,我们可以用比色法来测定水中铁离子的浓度。
首先用螯合剂称量所掺杂的铁盐产生螯合物,螯合剂能引起浅紫色,利用紫外光比色分析仪测量吸光度,再根据比色曲线计算出铁离子的浓度。
4. 晶体学晶体学是一种利用光的散射和衍射现象解析物体内部的结构和性质的科学。
例如,当我们需要测定一种复杂有机分子结构时,可以利用科学家发明的X射线晶体衍射技术来解析其分子结构。
以上四种方法只是化学计量学在化学分析中广泛应用的几个例子。
求数量关系,研究化学反应的平衡,发现新物质的本质等问题,都离不开化学计量学。
因此,学习化学计量学方法,对于化学家和生物科学工作者来说至关重要。
高中化学的归纳化学分析与化学计量的方法与应用

高中化学的归纳化学分析与化学计量的方法与应用化学分析是化学学科中的重要分支,它包括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两个方面。
其中,归纳化学分析和化学计量是化学分析的基本方法和核心内容。
本文将介绍高中化学中归纳化学分析和化学计量的方法与应用。
一、归纳化学分析方法及应用归纳化学分析是通过化学现象的外部表现,推断出溶液中的阳离子和阴离子的种类。
常用的归纳法有火焰颜色法、盐基反应法等。
1. 火焰颜色法火焰颜色法是通过物质在气体燃烧时产生特定的颜色,从而推断出阳离子的存在。
比如,氯化钠在火焰中产生黄色,氯化钾产生紫色等。
通过观察火焰颜色的变化,可以初步判断出溶液中阳离子的种类。
2. 盐基反应法盐基反应法是通过将待测溶液与一系列标准试剂进行反应,观察是否发生沉淀反应,从而推断出阴离子的存在。
比如,加入硫酸钡试剂,若产生白色沉淀,则表明溶液中存在硫酸根离子。
归纳化学分析广泛应用于实际生活和工业生产中。
例如,在水质检测中,可以通过火焰颜色法判断水中是否含有重金属离子;在医药品生产过程中,通过盐基反应法控制药品成分的质量和安全性。
二、化学计量方法及应用化学计量是研究化学反应中化学物质的质量关系及其计算方法的学科。
化学计量的方法主要包括化学方程式的平衡、摩尔比例、质量关系和浓度计算等。
1. 化学方程式的平衡化学方程式的平衡是指在化学反应中,反应物与生成物的摩尔比例保持不变。
了解和应用化学方程式的平衡对于进行化学计量非常重要。
以氧化还原反应为例,根据电子的转移,可以确定反应物与生成物的摩尔比例,从而进行定量计算。
2. 摩尔比例与质量关系摩尔比例和质量关系是化学计量中的基本概念。
根据化学方程式中各个物质的摩尔比例关系,可以计算出反应物与生成物的质量关系。
例如,在反应物质量关系计算中,可以利用反应物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与其摩尔数的关系,推算出反应所需的质量。
3. 浓度计算浓度是溶液中溶解物质的含量与溶液总体积之比,浓度计算是化学计量中的重要内容。
化学计量学的方法与应用研究

化学计量学的方法与应用研究化学计量学是化学科学中最基础的一门学科。
它与质量分析、结构分析和反应动力学等学科紧密相关,为化学的研究提供基础。
化学计量学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量的关系、化学方程式的平衡、化学反应机理、质量分析原理、结构分析等。
它的研究方法和应用都非常广泛,在化学化工、生物医药等领域中获得了广泛应用。
1. 化学计量学中的基础概念在化学计量学中,最基础的概念是组成、物质量和反应物质量比。
组成是物质由哪些元素组成的比例关系。
物质量是物体的质量,通常用克或者分子量表示。
反应物质量比则是化学反应中,每个反应物之间可能生成的物质的量比。
2. 化学方程式的平衡化学方程式平衡是指化学反应中物质数量的平衡,既反应物数量之和等于生成物数量之和。
例如,在水合氧化铜实验中,一定量的铜和氢氧化钠先反应后生成氢氧化铜,再加入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水溶液,反应后得到蓝色的水合氧化铜。
在这个实验中,铜和氢氧化钠的反应物质量比为1:2,在平衡状态下,生成的氢氧化铜质量应该等于铜和氢氧化钠的总质量。
通过量的关系,可以计算出氢氧化铜的生成量和铜和氢氧化钠的摩尔浓度,进一步探究化学方程式的平衡。
3. 质量分析原理质量分析是一种基础分析方法,它根据不同物质的质量特征,进行样品的检测分析。
质量分析原理包括了化学分析、光谱分析和质谱分析。
化学分析通过特定的化学反应来检测和分析样品的化学成分。
光谱分析是指通过分析样品在不同波长的光线下的吸收或者发射光谱,来分析样品中化合物的特征。
质谱分析是指通过将样品分子直接或间接离子化,并在外电场的作用下进行加速、分离、检测、测量,最终从信号中分析出样品中不同组分分子质量的一种分析方法。
4. 结构分析结构分析是指通过探究物质分子结构,分析其物理、化学性质的方法。
结构分析的几种方法包括X射线晶体分析、核磁共振(NMR)分析、红外光谱分析等。
X射线晶体分析是通过样品晶体衍射出的X射线衍射斑点,推算出样品的分子结构。
化学计量学的原理与应用

化学计量学的原理与应用化学是自然科学中最基础的一门科学,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化学计量学作为化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是研究化学反应中物质的计量关系及其在化学反应中的应用的学科。
在实际生产和科研中,化学计量学应用广泛,它在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生物化学等领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一、化学计量学的基本概念1.化学计量化学计量是指在化学反应中化学物质的相对数量关系。
化学计量通常指的是物质质量或摩尔数之间的关系,比如化学反应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比就代表着相应物质之间的比例关系。
2.化学计量分析化学计量分析是基于化学计量原理发展起来的一种重要的分析方法。
其核心思想是通过化学反应中物质质量比例的关系来计算出样品中某种物质的含量。
目前应用最多的是酸碱滴定法和重量法。
3.化学计量定律化学计量定律是指在化学反应中存在着各种计量关系的法则。
化学计量定律包括质量守恒定律、电量守恒定律、比容定律等等。
二、常见化学计量学的应用1.化学反应的平衡计算在化学反应中,各种物质的数量关系不仅仅是一个静态的计量关系,还受到动态因素的影响。
化学反应的平衡计算就是通过计算反应物和生成物在反应平衡时的摩尔比例,来预测反应的产物和反应热等物理化学性质。
2.材料制备和产物分析化学计量学应用于材料制备和产物分析中非常普遍。
例如制备某种金属化合物时,需要根据化学计量学原理确定反应物的摩尔比例,以保证得到纯度较高的产物。
在分析产物时,可以通过分析其质量或净重得到其摩尔数,从而推算出反应物中某种物质的质量或摩尔数。
3.动力学分析化学计量学在动力学分析中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化学反应速率与反应产物的摩尔比例有着密切的关系,通过分析反应速率和产物摩尔数的变化规律,可以研究反应机理、动力学参数和热力学参数等重要参数。
三、化学计量学的前沿研究1.新型量子化学计量学模型量子化学计量学模型建立在量子化学的基础上,利用量子化学理论描述物质微观结构和反应机理的计算模型。
新型量子化学计量学模型采用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等技术,有效提高了预测、解析化学反应机理等方面的精度和计算效率。
化学计量法及其应用是什么

化学计量法及其应用是什么化学计量法及其应用化学计量法,是化学分析中用于测量各种化学物质的质量和浓度比例的方法。
它是化学分析的基础,具有重要的实用意义。
本文将介绍化学计量法的原理与应用。
一、化学计量法的基本原理化学计量法是一种基于质量守恒和化学反应定量关系的方法。
根据反应式的物质组成与化学方程式表示的反应物质量比例,可以计算出物质的摩尔比和摩尔质量,并进一步推算出原始物质的质量和浓度。
化学计量法有许多应用,常见的包括酸碱滴定、氧化还原滴定、沉淀滴定、直接量化、分光光度法等等。
这些方法都基于一个共同的原理:反应物质量比例与产物质量比例之间的定量关系。
二、化学计量法的应用酸碱滴定酸碱滴定是一种常见的化学计量法,它可以测定化学物质中酸或碱的浓度。
其中最常用的方法是酸碱中和滴定法,通俗来说,就是将一定体积的酸或碱溶液滴入另一种溶液中,直到其中一个化学物质完全与另一个物质反应生成沉淀或非离子化合物,这时反应终止,根据所加入的滴定溶液的体积和浓度就可以计算出被测物质的浓度。
例如,通过酸碱滴定可以测定出酸性物质中的酸对应的浓度。
氧化还原滴定氧化还原滴定是另一种常用的化学计量法,通过观察样品和滴定溶液的颜色变化来确定滴定终点。
氧化还原滴定可以用于测定样品中的还原剂或氧化剂的质量。
例如,可以测定含有还原剂的物质的浓度,同样也可以测定含有氧化剂的物质的浓度。
沉淀滴定沉淀滴定可以用于测定化合物中两个离子的比例。
通过加入一个过量的反应剂来形成一个沉淀,然后将沉淀过滤并溶解,最后测定解液中的离子浓度来确定沉淀的质量。
沉淀滴定可以用于测定含有硫酸铜的物质中的硫酸根离子的浓度等。
直接量化直接量化的方法就是测量化学反应中反应物或产物消耗的气体或液体体积。
例如,可以通过测定燃烧法中所产生的CO2的浓度来测量样品中所含C的质量。
这种方法在燃烧分析、气体分析、液体分析等方面具有广泛应用。
分光光度法分光光度法是化学分析中一种非常重要的定量分析方法,它可以用于测定金属离子、电解质、有机物等物质的浓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三化学计量及其应用高考考点:1、了解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的定义,并能进行有关计算。
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含义。
2、物质的量、物质的量浓度、摩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在计算中的应用:能说出摩尔、摩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物质的量浓度的含义,并能进行相关计算。
3、有关阿伏加德罗常数的计算和应用:能用阿伏加德罗常数表示相关物质的粒子数、原子晶体中的共价键数、氧化还原反应中的电子转移数等。
4、物质的量在化学计算中的应用:能正确表示物质的量,并利用物质的量进行简单计算,掌握物质的量运用于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真题感悟:(2015·新课标I)8.N 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8gD2O和18gH2O中含有的质子数均为10N AB.2L0.5mol/L亚硫酸溶液中含有的H+两种数为2N AC.过氧化钠与水反应时,生成0.1mol氧气转移的电子数为0.2N AD.密闭容器中2molNO与1molO2充分反应,产物的分子数为2N A【解析】A选项,D和H是氢元素的同位素,其质量数不同,D2O和H2O摩尔质量不同,则18gD2O和18gH2O的物质的量不同,所以含有的质子数不同,错误;B选项亚硫酸为弱酸,水溶液中不完全电离,所以溶液中氢离子数目小于2N A,错误;C选项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氧气,则氧气的来源于-1价的O元素,所以生成0.1mol氧气时转移电子0.2N A,正确;D选项NO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氮,但常温下,二氧化氮与四氧化二氮之间存在平衡,所以产物的分子数小于2N A,错误,答案选C。
(2015·新课标II卷)10.N 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60g丙醇中存在的共价键总数为10N AB.1L 0.1mol·L-1的NaHCO3-溶液中HCO3-和CO32-离子数之和为0.1N AC.钠在空气中燃烧可生成多种氧化物。
23g钠充分燃烧时转移电子数为1N AD.235g核互23592U发生裂变反应:23592U+1n9038Sr+13654U+101n净产生的中子(1n)数为10N A【解析】A60g丙醇的物质的量是1摩尔,所以共价键的总数应该是11mol,B 项根据物料守恒可知,HCO3-、CO32-和H2CO3的离子数之和等于0.1N A,C无论钠在空气中燃烧可生成多种氧化物,但是有时最外层失去一个电子,23g钠充分燃烧时转移电子数为1N A正确,净产生的中子()数为9 N A,前面消耗一个,所以答案为C.(2015·江苏)18.(软锰矿(主要成分MnO2,杂质金属元素Fe、Al、Mg等)的水悬浊液与烟气中SO2反应可制备MnSO4·H2O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nO2+SO2=MnSO4(1)质量为17.40g纯净MnO2最多能氧化_____L(标准状况)SO2。
【解析】试题分析:(1)根据反应方程式,n(SO2)=n(MnO2)=17.4/87mol=0.2mol,合0.2×22.4L=4.48L;感悟:高考有关本部分内容的直接考察为选择题,通常以阿伏伽德罗常数为背景,涵盖知识点广泛,有微粒个数的考察,如氧化和还原反应中转移电子数目、溶液中离子的数目、共价键的数目;有物质的量浓度相关计算,有气体摩尔体积的换算等。
由于物质的量作为高中化学的基础间接考察也很普遍,在实验题,流程图题,填空题,计算题都有涉猎。
知识储备:一、物质的量和阿伏加德罗常数:1、重要概念辨析:(1)物质的量及其单位:物质的量是国际单位制中的七个基本物理量之一,符号为“n”,单位是“mol”(2)阿伏加德罗常数与6.02×1023阿伏加德罗常数:符号为N A。
定义为:0.012Kg12C所含碳原子的准确数目,是一个精确值。
在现有条件下,测得其数值约为 6.02×1023注意:6.02×1023只是其近似值。
(3) 摩尔质量与相对分子质量的关系:摩尔质量是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摩尔质量在数值上等于相对分子质量,单位是g/mol。
(4)气体摩尔体积与22.4L/mol.气体摩尔体积是单位物质的量的气体所占的体积,单位是L/mol,符号为Vm。
由于气体体积与温度、压强有关,故Vm也随温度压强的变化而变化,在标况下(0℃,101千帕):Vm=22.4L/mol2、阿伏加德罗定律及其推论:(1)、阿伏加德罗定律: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都具有相同的分子数(物质的量)。
(2)阿伏加德罗定律的推论:用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推:PV=nRT(R为常数)①压强之比:P1/P2=n1/n2=N1/ N2;(同温同体积时,任何气体的压强之比等于其物质的量之比,也等于其分子数之比)②体积之比:V1/V2=n1/n2=N1/N2(同温同压时,任何气体的体积之比等于其物质的量之比,也等于其分子数之比)③质量之比:m1/m2=M1/M2(同温同压同体积的任何气体的质量之比等于其摩尔质量之比)④密度之比:ρ1/ρ2 =M1/M2(同温同压同体积的任何气体的密度之比等于其摩尔质量之比,其比值叫相对密度(用D表示))。
二、物质的量浓度:1、定义:以单位体积的溶液里含有溶质B的物质的量来表示溶液组成的物理量叫溶质B的物质的量浓度。
表达式:CB =nB/V(单位:mol/L)注意:(1)V规定为溶液的体积,不是水的体积。
(2)取出任意体积的1mol/L的溶液,其浓度都是1mol/L,但所含的溶质的物质的量则因体积不同而不同。
2、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1)实验原理:C=n/V ,(2)实验仪器:a、溶质为固体:药匙、天平、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容量瓶等。
b、溶质为液体:量筒(量取溶质)、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容量瓶等。
(3)容量瓶的使用:①查漏②使用前用蒸馏水洗净,但不能用待配液润洗③不能在容量瓶中溶解或稀释溶液,也不能作为反应容器或长期贮存溶液④容量瓶的容积是在瓶身所标温度下确定的,因而不能将热的溶液转移到容量瓶中。
⑤只能配容量瓶上规定容积的溶液,即不能多配,也不能少配。
(4)实验步骤:①计算所需溶质的量:②称量或量取:③溶解:在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水,用玻璃棒搅拌加速溶解,冷却到室温下,将溶液转入容量瓶中(用玻璃棒引流),再用蒸馏水将烧杯及玻璃棒洗涤2~3次,并将洗涤液转移到容量瓶中。
④定容:往容量瓶中加入蒸馏水到接近刻度线1~2cm处,改用胶头滴管加水到与溶液的凹液面正好跟刻度相平,再将溶液摇匀。
⑤装瓶2、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误差分析:根据C=n/V=m/MV分析:(1)常见的造成偏高的原因:①天平的砝码沾有其它物质或生锈;②用量筒量取液体时,仰视读数③称量含有结晶水的溶质时,溶质已风化(失水)④定容时,俯视刻度线⑤溶解后未将溶液冷却到室温(2)常见的造成偏低的原因:①没有洗涤烧杯内壁②定容时,仰视刻度线③直接称量热的物质④溶质含有其它杂质⑤溶质已潮解⑥量取液体溶质时,俯视读数⑦定容摇匀后,又加水⑧试剂、砝码的左右位置颠倒(3)仰视、俯视问题:俯视(读数偏大,实际量取的体积会偏小)平视读数正确仰视(读数偏小,实际量取的体积会偏大)易错警示:1、涉及气体的体积问题时,要注意外界条件是“标况”还是“常温常压”,但气体的物质的量,微粒个数,质量不受外界条件的影响。
2、气体摩尔体积或阿伏伽德罗定律只适用于气体体系,既可以是纯净气体,也可以是混合气体。
对于固体或液体不适用。
气体摩尔体积在应用于气体计算时,只注意在标况下才能用22.4L/mol3、物质的量浓度是表示溶液组成的物理量,衡量标准是单位体积溶液里所含溶质的物质的量的多少,因此在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时应用溶液的体积而不是溶剂的体积。
4、溶液物质的量浓度和溶质质量分数的换算时,要用到溶液密度进行换算时候,易忽视体积单位的不一致。
5、容量瓶不能溶解、稀释和储存溶液,容量瓶的规格是固定的,不能配置任意体积的溶液,所配置溶液的体积一定要与容量瓶的容积相等。
强化训练:1、(2015·四川)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2.0gH218O与D2O的混合物中所含中子数为N AB、常温常压下4.4g乙醛所含σ键数目为0.7N AC、标准状况下,5.6LCO2与足量Na2O2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5 N AD、50ml 12mol/L盐酸与足量MnO2共热,转移的电子数为0.3N A2、(2015·广东)设n 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23g Na 与足量H2O反应完全后可生成n A个H2分子B.1 molCu和足量热浓硫酸反应可生成n A个SO3分子C.标准状况下,22.4LN2和H2混合气中含n A个原子D.3mol单质Fe完全转变为Fe3O4,失去8n A个电子3、(2015·海南)下列制定微粒的数目相等的是( ) [多选]A.等物质的量的水与重水含有的中子数B .等质量的乙烯和丙烯中含有的共用电子对数C .同温.同压同体积的CO 和NO 含有的质子数D .等物质的量的铁和铝分别于足量氯气完全反应时转移的电子数4、(2015·上海)氨碱法制纯碱包括石灰石分解、粗盐水精制、氨盐水碳酸化等步骤。
完成下列计算:CaCO 3质量分数为0.90的石灰石100 kg 完成分解产生CO 2 L (标准状况)。
石灰窑中,该石灰石100 kg 与焦炭混合焙烧,产生CO 2 29120 L (标准状况),如果石灰石中碳酸钙完全分解,且焦炭完全燃烧,不产生CO ,则焦炭的物质的量为 mol 。
5.[2014·四川卷] 设N A 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高温下,0.2 mol Fe 与足量水蒸气反应,生成的H 2分子数目为0.3 N AB .室温下,1 L pH =13的NaOH 溶液中,由水电离的OH -数目为0.1N AC .氢氧燃料电池正极消耗22.4 L(标准状况)气体时,电路中通过的电子数目为2N AD .5NH 4NO 3=====△2HNO 3+4N 2↑+9H 2O 反应中,生成28 g N 2时,转移的电子数目为3.75N A6.[2014·全国卷] N A 表示阿伏伽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1 mol FeI 2与足量氯气反应时转移的电子数为2N AB .2 L 0.5 mol·L -1硫酸钾溶液中阴离子所带电荷数为N AC .1 mol Na 2O 2固体中含离子总数为4N AD .丙烯和环丙烷组成的42 g 混合气体中氢原子的个数为6N A7.8.[2014·江苏卷] 设N A 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