垒球场地概述

合集下载

垒球比赛规则深入了解比赛规则

垒球比赛规则深入了解比赛规则

垒球比赛规则深入了解比赛规则垒球是一项流行的球类运动,在全球范围内受到广泛欢迎。

它具有激烈的比赛氛围和规则简单易懂的特点,因此吸引了众多球迷和运动员的喜爱。

在本文中,我们将深入了解垒球比赛的规则,包括场地布置、比赛时间、比赛人员以及各种在比赛中常见的动作和技巧。

一、场地布置垒球比赛场地通常为一个直径为60英尺(约18.3米)的椭圆形内场和一个四边形的外场。

内场被分为四个菱形垒(也称为垒包),每一个垒包都有一个基垒,分别被编号为一垒、二垒、三垒和本垒。

本垒是跑垒和得分垒。

二、比赛时间垒球比赛通常分为9局。

每一局中,双方球队轮流进攻和防守两次。

比赛的总时间没有限制,取决于球队之间的得分差距和其他因素。

每一局中,进攻方通常需要尽可能多地跑垒并尽快得分,而防守方则需要尽力保持对手不得分。

三、比赛人员垒球比赛一般由两个球队参与,每个球队有九名球员上场。

进攻方有一个击球手、一个跑垒手和七名待命球员。

防守方则有一个投手、一个接球手、一个一垒手、一个二垒手、一个三垒手和三名外野手。

四、比赛规则4.1 双方交替进攻和防守。

进攻方的目标是利用击球手将球打出边界或远离防守方的位置,从而获得跑垒和得分机会。

而防守方则需要尽量迅速地将球击中或接住击球手击出的球并将其送回一垒手。

4.2 进攻方通过跑垒来得分。

击球手击球成功后,他需要立即冲向一垒,并继续冲击到二垒、三垒和最后到达本垒。

每个垒包都必须按顺序通过,否则可能被守备方击球失手后拿出的球击中。

4.3 防守方要尽力使击球手出局。

守备方可以通过一系列动作来使进攻方的击球手出局,如击球手被直接击中、跑垒手在跑垒过程中被接球手以球置于垒包上、接球手接住击球并迅速将其投送给一垒手等。

五、常见动作和技巧5.1 击球技巧:击球手需要掌握好击球的技巧和力量控制,以便将球打得足够远且避免被守备方接球手抓到。

5.2 跑垒技巧:跑垒手需要灵活、快速地通过每一个垒包,并根据局势和球的位置决定是否继续前进或回到上一个垒包。

体育赛事知识:打垒球,你需要了解的基础知识

体育赛事知识:打垒球,你需要了解的基础知识

体育赛事知识:打垒球,你需要了解的基础知识垒球,是一项源于美洲的有趣运动,旨在发展身体协调能力、加强人际关系和减轻压力。

打垒球的起源可以追溯至19世纪下半叶美国东部和加勒比海地区,最初是军队相关机构和学校的体育日活动,而如今,这项运动已经发展成为一种流行的休闲运动和特殊能力训练方式。

本文将向您介绍打垒球的基础知识,包括场地、队伍、装备和比赛规则。

垒球场地垒球场地通常是长60英尺、宽90英尺、厚1/8英尺的土地,在场地左侧、中间和右侧各有三个垒,它们在场地中间形成的一个直角三角形,每个垒的正方形标准大小为15英寸。

场地中间还有一个平均直径约9英寸的标志,用于指示投手使用的投球位置,称为“板”(板角标)。

比赛时,运动员经常会在场地上移动,因此场地需要被清除和维护以确保垒球比赛的流畅进行。

垒球队伍垒球每队有9名运动员,分别负责守垒或打垒。

队员最常见的分布方式为:一个投手、一个捕手、一个一垒手、一个二垒手、一个三垒手和四名外野手。

运动员的人数是可以变化的,但队伍人数通常不少于6人。

球队必须足够熟练并能够适应各种情况来获得胜利,每个位置都需要不同的技能和能力来达到最佳表现。

垒球装备垒球装备是一项必不可缺的准备工作,可以有效保证运动员在比赛中的安全性。

各项装备包括:1.球棒:球棒由木制或者合成材料制成,横截面近似圆形,长度不超过34英寸,重量不超过38盎司。

2.手套:守垒手需要带一个手套来防备球的冲击,手套通常由闪电背风罩和海绵手掌构成。

3.防护帽:比赛中需要穿戴防护帽以防止头部受伤。

比赛规则垒球比赛在两个球队之间进行,每个半局中有一方守场,一方击球。

在打击方面,运动员必须按照规则打击球棒以触球,进而在垒上得分,守垒员必须牢记自己的位置并在正确的时间做出动作。

下面是一些主要的比赛规则:1.攻方和守方必须按照比赛规则进行,出现违规行为可以导致赛事失去流畅感或者被判失分。

2.每个回合由守方进行三振制,一方击中球后必须轮流触垒,直到第四垒站立或触垒员出局后结束。

垒球场地规划标准球场布局和设计要点

垒球场地规划标准球场布局和设计要点

垒球场地规划标准球场布局和设计要点垒球是一种风靡全球的球类项目,它的受欢迎程度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高。

作为一项团队合作的运动,垒球场地的规划和设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重点探讨垒球场地的规划标准、球场布局以及设计要点。

一、垒球场地规划标准垒球场地规划标准是保证比赛公平、公正进行的基础。

按照国际垒球联合会(WBSC)的规定,标准垒球场地应具备以下要求:1. 场地面积:垒球场地应为矩形形状,整个场地的面积应不小于3600平方米,长度不小于90米,宽度不小于30米。

2. 内垒距离:内垒距离是指一垒、二垒和三垒之间的距离。

根据规定,垒球场地的内垒距离应为18.29米。

3. 投手板距离:投手板距离是指投手板到本垒之间的距离。

标准规定投手板距离应为13.72米。

4. 外垒安全区域:外垒安全区域是指本垒、一垒、二垒和三垒之外一圈的区域。

外垒安全区域应采用合适的材料进行铺设,以确保球员在比赛中的安全。

5. 双垒线和本垒线:双垒线是指一垒和三垒之间的直线,本垒线是指一垒到二垒再到三垒之间的直线。

双垒线和本垒线应有明显的标志,并且颜色与场地背景形成鲜明对比。

二、球场布局要点垒球场地的布局决定了比赛的进行顺利与否,在布局时需要考虑以下要点:1. 本垒位置:本垒位于场地的正中央,首发线方向与场地长边平行。

本垒旁边设置指示标志,以便球员和裁判员快速判断。

2. 基地和安全区域:一垒、二垒和三垒应位于逆时针方向依次排布,与本垒之间的距离都是相同的。

安全区域为贯穿一垒、二垒和三垒的双垒线和本垒线所围成的区域。

3. 外围设施:垒球场地的外围应设置看台、更衣室、洗手间等必要设施,以提供方便的观赛环境和参赛条件。

三、设计要点垒球场地的设计要点涉及到场地的材质和细节安排:1. 场地材质:垒球场地的地面应采用坚硬平整的材料,常见的有人造草皮、人工合成地板等。

场地材质应平整、耐磨、耐压,并且有良好的渗水性。

2. 光照条件:垒球比赛通常在昼间进行,因此应保证场地充足的光照条件。

垒球场地建设指南如何打造一个完善的垒球场

垒球场地建设指南如何打造一个完善的垒球场

垒球场地建设指南如何打造一个完善的垒球场垒球场地建设指南:如何打造一个完善的垒球场垒球是一项具有悠久历史和广泛传播的运动项目,在全球范围内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喜爱。

作为一项需要特定场地的运动,垒球场地的建设对于比赛的顺利进行至关重要。

本文将为您介绍如何打造一个完善的垒球场,从场地选址、场地要求、设施建设三个方面入手,希望能够为垒球场地建设提供一些建设性的指导和参考。

1. 场地选址在选择垒球场地的位置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1.1 地理位置垒球场地宜选在通行便利、交通便捷的地理位置,方便运动员和观众的到达。

同时,考虑场地周边是否有娱乐设施、商店和餐馆等配套设施,以提供更好的观赛体验和便利性。

1.2 场地面积垒球场地应保证足够的场地面积,一般而言,标准垒球场的面积为180英尺长、120英尺宽。

除此之外,还需要考虑安全区域、观众看台等附加区域的规划。

1.3 场地环境场地环境应尽量避免影响比赛的因素,如避免场地周围有建筑物高度过高影响风向传导,周边环境尽量保持安静,减少噪音干扰。

2. 场地要求垒球场地的规划和设计需要满足以下几个要求:2.1 地面平整度垒球场地的地面应保持平整度,避免有明显的高低起伏。

可以使用专业测量工具进行测量,确保场地的平整度符合规范要求。

2.2 场地排水系统为了避免降雨天气对比赛造成影响,垒球场地需要建立良好的排水系统。

可以采用排水沟、排水管道等方式,保证场地排水畅通。

2.3 场地标示为了方便运动员和观众辨认和理解场地,垒球场地需要进行合适的标示。

可以使用符合标准规定的彩色标线、球棒标志等,确保比赛进行时能够清晰明了。

2.4 安全设施垒球场地需要配备相应的安全设施,如围网、护栏,保障运动员和观众的安全。

同时,为了应对紧急情况,还需要配备相应的急救箱、消防设备等设施。

3. 设施建设除了基本的场地要求外,建设一个完善的垒球场还需要考虑一些设施的建设:3.1 观众看台为了提供良好的观赛体验,垒球场地需要建设适当的观众看台,以确保观众能够有好的视角观赛。

垒球比赛知识点总结

垒球比赛知识点总结

垒球比赛知识点总结垒球是一项风靡全球的运动项目,被誉为“小棒球”的垒球比赛在许多国家和地区都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和专业化的组织。

作为一种具有激烈对抗性和技巧性的运动项目,垒球比赛知识点涉及到比赛规则、技术要领、战术布置、比赛规程等多个方面。

下面将对垒球比赛的知识点进行总结,以便对垒球比赛有更深入的了解。

一、比赛规则1. 比赛场地:垒球比赛场地通常为椭圆形或长方形的球场,场地上设有4个垒包(分别为本垒、一垒、二垒和三垒),以及本垒前方的棒球称为打击区。

外围有限定的安全区域,供守备队员及指导员站立。

2. 比赛队员:每支球队由九名球员组成,包括一个先发投手、一个接球手、四个内野手和三个外野手。

此外,球队还有替补球员。

3. 比赛时间:一般来说,垒球比赛的时间是由比赛规程规定的,一般为7局制,每一局有三个上攻方和三个卫冕方。

如果在规定时间内比赛未能决出胜负,通常会进行延长赛或者加时赛。

4. 比赛规则:垒球比赛的最终目标是以得分多者获胜。

球员在攻防转换时,需按规则在垒包之间来回跑动,而得分。

投手需投出合法的好球,击球员需尽力击打出合法的击球。

二、技术要领1. 投手技术:投手是比赛中至关重要的一个角色,他必须能够准确地投出好球,例如直线球、飞球、变速球等,以便让对手难以击打。

2. 打击技术:打击员需要具备有效的击球技巧,包括把握击球时机、正确的击球动作和调整出击位置等,以便将球击出远离对方守备球员的位置。

3. 守备技术:守备球员需要有快速的反应速度、准确的传球和站位,以便在对方击球后及时将球抢下来,对对方攻势进行阻击。

4. 跑垒技术:跑垒是垒球比赛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跑垒员需有快速的起跑速度、灵活的变线能力和正确的判断跑垒时机,以便在对方守备球员的传球和标顿中跑到下一垒包。

三、战术布置1. 进攻战术:在进攻时,球队需要根据对方守备球员的站位和投手的投球方式,制定出合适的进攻战术,例如小垒打、安打献垫打、牺牲打等,以便在不断攻击对方的守备能力。

垒球规则讲解范文

垒球规则讲解范文

垒球规则讲解范文垒球是一种非常受欢迎的运动,也是一项需要团队合作的运动。

本文将详细讲解垒球的规则。

一、比赛场地和装备垒球比赛场地是一个矩形球场,长度为60.5米,宽度为27.4米。

场地中央有一条投球线,离本垒板(也称为一垒)距离为18.3米。

场地四个角上各有一个垒板,依次命名为一垒、二垒、三垒和本垒。

比赛所需的装备包括一个垒球,该球由橡胶制成,重约到160克,直径为9英寸。

每个球队还需要配备一个棒球棒。

二、参与人员和位置分工垒球比赛中共有两个球队,每队上场9名队员。

其中,进攻方有一名击球员,其他队员在场上进行守备。

场上的位置分工为:一垒手,二垒手,三垒手,游击手,左外野手,中外野手和右外野手。

投球员通常位于场外。

三、比赛流程1.攻击回合:比赛开始时,进攻方的击球员站在本垒上。

防守方的投球员必须把球投向攻击方击球员站立的区域。

击球员需要试图击中投来的球。

2.跑垒:当击球员击中合法的球后,他需要向一垒跑动。

如果击球员能够在防守方将击球员所击出的球取得之前到达一垒,击球员则安全。

否则,击球员被消灭,比赛继续。

3.得分和换垒:如果击球员能够安全到达一垒后,他可以选择不停留,并试图跑向二垒、三垒和本垒,直到完成一圈并安全返回本垒。

这将帮助击球员得分。

当击球员得分后,他将退回本垒,然后由下一名击球员进行击球。

4.守备回合:当进攻方的三个击球员被消灭后,双方进入守备回合。

防守方将进行攻击方的击球员取消击球或守备犯规的行为。

四、得分规则1.完成一个回合并安全返回本垒可以得1分。

2.如果在安全到达本垒之前防守方将击球员取得,击球员被消灭。

3.如果击球员成功触摸一垒后,他可以选择继续跑向下一个垒,直到完成一圈并安全返回本垒,这将帮助击球员得分。

五、替代规则在垒球比赛中,球队有权在任何时候进行替代。

替代可以发生在三种情况下:1.如果击球员无法击球,有一名队员可以替代他。

2.如果一个击球员成功地击球并到达一垒,而下一名击球员进入场上时,原击球员可以选择替代一个守备队员。

垒球比赛场馆介绍探索世界各地的垒球场

垒球比赛场馆介绍探索世界各地的垒球场

垒球比赛场馆介绍探索世界各地的垒球场垒球是一项热门的运动项目,在世界各地都有广泛的比赛活动。

垒球比赛场馆在提供良好比赛环境的同时,也成为了吸引观众和选手的重要因素。

本文将介绍几个世界各地著名的垒球比赛场馆,并探索它们的独特之处。

一、美国:旧金山球场位于美国旧金山的旧金山球场是一座拥有悠久历史的垒球比赛场馆。

建于20世纪初,该场馆曾是马球比赛场,后来改建成适合举行垒球比赛的场地。

旧金山球场以其壮丽的景观和绝佳的交通便利性而闻名。

球场内设有完善的看台和观众席,可以容纳几千名观众,为观众提供了良好的观赛体验。

二、日本:明治神宫野球场明治神宫野球场是日本东京的一座著名垒球比赛场馆。

该场馆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氛围,是日本垒球比赛的重要场所。

明治神宫野球场设有多个比赛场地,可以同时进行多场比赛。

球场内的草坪保养良好,周围环境清幽,给选手和观众带来了一种宁静和激情并存的感觉。

三、澳大利亚:悉尼奥林匹克公园悉尼奥林匹克公园是澳大利亚悉尼举办2000年夏季奥运会的地方。

该公园内设有专门用于垒球比赛的场地,是澳大利亚垒球比赛的重要场馆之一。

悉尼奥林匹克公园拥有现代化的建筑和设施,包括宽敞的看台、先进的灯光和音响设备,为垒球比赛提供了优质的比赛环境。

四、韩国:首尔奥林匹克球场位于韩国首尔的首尔奥林匹克球场是一座多功能的体育场馆,可以举办各种类型的比赛活动,其中包括垒球比赛。

首尔奥林匹克球场的设计独特,与现代化的首尔城市景观相得益彰。

球场内设有大型高清屏幕和舒适的座位,为观众提供了良好的观赛体验。

该场馆还经常举办各类垒球比赛和活动,吸引了大批爱好者前来参与。

五、巴西:玛利亚·伯朗特球场玛利亚·伯朗特球场是位于巴西圣保罗的一座专门举办垒球比赛的场馆。

该球场以其先进的设施和世界一流的垒球场地而受到赞誉。

球场内设有多个比赛场地,可以同时进行多场比赛。

此外,玛利亚·伯朗特球场还设有专门的训练区域和健身设施,为选手提供了优越的训练环境。

垒球场地规格与布局

垒球场地规格与布局

垒球场地规格与布局垒球是一种集运动与娱乐为一体的球类项目,在国内和国际范围内备受欢迎。

要想保证垒球比赛的顺利进行,场地规格与布局是至关重要的因素。

本文将详细介绍垒球场地的规格与布局,以确保垒球比赛的公平性和安全性。

一、场地规格垒球场地通常为正方形,边长为27.5米(30码),其中包括垒球垒的区域、象限区和外场区。

场地应平整坚实,无明显的凹凸不平,并且能够保证球的正常滚动。

1. 垒球垒的区域垒球垒是垒球比赛的核心区域。

垒球垒应位于场地的正中心,大小为3米(10英尺),由三个垒球垫组成,分别为本垒、一垒和三垒。

本垒在正方向上为整条垒球垒的终点,一垒和三垒分别位于本垒左侧和右侧。

2. 象限区象限区是垒球垒的周围区域,用于判定击球员进入垒球垒的时间。

象限区是一个等边三角形,边长为9米(10码)。

3. 外场区外场区是指垒球垒以外的其他区域,主要由内外场组成。

内场是指象限区以内的区域,外场则是指除内场和垒球垒以外的区域。

内场和外场需要明确划分,并在场地上标示出来。

二、场地布局垒球场地的布局主要包括垒球垒的位置、内外场的标示和辅助设施的设置。

1. 垒球垒的位置垒球垒应位于场地的正中心,确保从本垒到一垒和三垒的距离相等。

垒球垒之间的距离为28.65米(30码),从本垒到本垒的距离为18.44米(20码)。

2. 内外场的标示为了确保比赛规则的正确执行,内外场需要有明确的标示。

内场和外场可以使用不同颜色的草坪、地砖或者标线进行标示,确保运动员和裁判员能够清晰地辨认出区域。

3. 辅助设施的设置垒球场地还需要配备一些辅助设施,以提升比赛的顺利进行。

例如,裁判宣布比赛开始和结束的喇叭、计分牌、基带、安全基以及代表队伍的旗帜等。

这些设施需要放置在场地的合适位置,方便运动员和观众使用。

总结:垒球场地的规格与布局对于比赛的进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准确的垒球场地规格和合理的布局能够确保比赛的公平性和安全性,提升运动员的比赛体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垒球运动的概述1、垒球运动的特点和意义垒球运动是一项集体的对抗运动。

它的基本技术如传球、接球、击球和跑垒等,都是人类日常生活中的基本活动技能,动作自然舒展,比较容易掌握。

比赛时,攻与守截然分开,运动量有张有驰,设备比较简易,场地可适当地扩大或缩小,各种年龄的人都可以参加这项运动,是引人喜爱的一项运动,经常参加垒球运动,能发展传、投、击、跑等的基本活动能力,培养灵活机敏、反应迅速、坚毅顽强的能力,全面增强体质,并培养团结友爱,集体主义精神等优良品质。

2、垒球比赛的场地和设备垒球比赛所用的场地是一块直角扇形的平地,这个直角所夹的地面都属界内。

垒球场的两条边线长为60.96m,男子为68.86m,界内分“内场”和“外场”两滚地区。

由直角交点(即本垒)起,在界内划一边长为18.29m的正方形为“内场”。

内场之外的界内区为“外场”。

在内场的每个角上各设一垒位,由本垒起按逆时针的顺序称第一个垒位为“一垒”,第二个垒位为“二垒”,第三个垒位为“三垒”。

在三个垒位上各安置一个用白色帆布制成的每边38.10cm的正方形垒垫,固定在垒位上。

本垒板是用一块白色五角形材料(橡皮、或塑料)制成的,其角尖的边沿与一垒和三垒垒线交角叠合,用长钉钉在地上,并与地面齐平。

在本垒两侧,各划一长2.13m,宽0.91m的长方形区域,为“击球员区”。

在击球员区的后面划一“接手区”,其长为3.05m,宽为2.25m。

由接手区底线的两端向两旁各量5.30m,并以0.76m的半径划一圆为“击球员准备区”。

以本垒尖角为圆心,向本垒后方以至少7.62m半径划一圆弧,安置一“后挡网”,网高应在4m以上,长为15m以上。

再由本垒尖角起,向二垒方向量12.19m(男为14.02m),以此点圆心,以2.44m为半径,划一圆为“投手区”。

以木料软塑料(或橡胶板)制作一块长0.16m、宽0.15m的投手板,安置在投手区的中央,其前沿的中点距本垒尖角为12.19m(男子为14.02m),并与本垒和二垒的对角线直角相交,钉牢在地上,与地面齐平。

此外,还有“跑垒限制线”、“跑垒指导员区”、“内场边缘线”、“野传球线”、“本垒打线”等均详见图1垒球比赛的用具,主要有球、球棒及护具。

球为圆周30.10cm的软球,重量应为177.19至198.45g。

球棒用木料、竹料或金属制成,长不得超过86.36cm,最粗端的直径不得超过5.72cm,重量不得超过1077.3g。

主要的护具是手套,手套应为革制,除接手和一垒手可用连指手套外,其他队员只允许用分指手套。

此外,还应有接手用的护胸和面罩等。

作为一般的练习或游戏时,可以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因陋就简,自制一些既安全运用又经济的用具,比如,用橡皮球或改用较大较软的垒球,也可以戴手套等。

场地设备,也可以根据年龄、性别及其它具体条件,适当加以简化或改革,以利于开展这项运动。

3、垒球的比赛方法垒球比赛时,双方应各有队员9名出场参加比赛。

9名队员按防守时的位置其号位为:①投手、②接手、③一垒手、④二垒手、⑤三垒手、⑥游击手、⑦左外场手、⑧中外场手和⑨右外场手。

比赛开始前,双方抽签决定攻守权。

先守的队,9名队员要按登记的防守位置站在自己的防位上,准备防守。

攻队的9名队员按登记排定的先后击球次序,从第一棒击球员开始,依次轮流进入球区内击球。

比赛由投手向对方击球员投球开始。

投手要按规则规定的方法投球。

投出的球,在落地前,进入本垒板上空,低于击球员的腋部、高于击球员的膝部上沿者为“好球”,否则为“坏球”。

“坏球”击球员不击,判为一球,累计4“球”,判击球员安全进占第一垒,由第二名击球员继续击球。

如果是“好球”,击球员就应该击球,如“好球”未击,或击而不中或击成界外球;或击了“坏球”,也未击中,都应判为一“击”,累计三“击”时,判击球员“出局”,然后由下一位击球员继续击球。

当击球员将球击在界内时(指直角扇形场区内),击球员就成为“击跑员”,必须向第一垒跑进,如果能安全进占一垒,即成为“跑垒员”,跑垒员可以伺机继续向二垒、三垒、乃至本垒跑进,若能安全跑回本垒,就为本队赢得一分;如在跑垒途中,在接触垒位之间被守方队员持球触及其身体者,即被判为“出局”。

当进攻队累计有3人出局(包括击球员出局)时,双方即交换攻守。

两队各攻守1次,为“一局”。

正式比赛进行7局,积分较多者为胜。

4、垒球运动的发展概况(1)垒球的起源与发展据考证,古希腊就有类似垒(棒)球的运动。

我国古代也有过一种叫做“击角毬”的游戏,以及在广大农村流行的用木棒打圆木球的“打嗄”游戏。

现代棒球运动在19世纪开始盛行美国。

垒球是由棒球所演变而来,二者不同之外主要有下列三方面:(一)场地垒间距离和投手板至本垒的距离,棒球场地较长,垒球场地较短。

(二)球与球棒垒球大而软,棒球小而硬;垒球棒较短、较细、较轻,棒球棒较长、较粗、较重。

(三)规则垒球限投手用低手投球,棒球则无限制;垒球跑垒时必须由垒上起跑,而棒球则不受限制,可随时离垒或偷垒跑进。

1887年美国芝加哥城法拉格特俱乐部的汉考克,1895年美国明尼苏达州的罗伯为了在风雨天气和严寒季节能在室内打棒球,分别对1839年美国的棒球场地、用具和规则进行了修改,并定名室内棒球(Indoor baseball)。

后又移到室外,但其规则、方法既不同于原来的室内棒球,又有别于室外棒球。

先取名为“软球”(mushball),又改称“游戏场球”(playground ball),1932年由一位新闻记者列奥.欧费萨哥提出改革倡议,直到1933年在美国成立了“业余垒球协会”(简称A.S.A),并成立国际联合规则委员会,统一了竞赛规则,并定名为“Softball”,我们称为“垒球”。

1952年9月组成了国际性的正式组织--国际垒球联合会(简称L.S.F),在国际垒联的积极工作下,垒球运动迅速开展起来,垒联会员国急剧增加,并于1962年在美国奇卡特州的斯特拉福特市举办了第一次非正式的“世界垒球锦标赛”,参加者有日本、加拿大及美国等17个队。

后来经过国际垒联决定,每4年举办一次世界垒球锦标赛,男女间隔两年交替进行。

第一届世界女子垒球锦标赛于1965年在澳大利亚的墨尔本举行,澳大利亚队获冠军,1966年在墨西哥举行了第一届世界男子垒球锦标赛,美国队夺魁,迄今为止,男女各举行九届。

垒球运动的历史虽较棒球约晚40年,但是由于垒球具有便于在群众中开展的特点,所以发展速度超过了棒球。

至今参加国际棒球联合会的会员国和地区为42个,而参加国际垒球联合会者为49个。

我国于1980年初被接纳为正式会员国。

仅就棒、垒球运动最盛行,技术水平较高的美国来说,垒球运动最普及,他们称垒球为“人人都参加的运动”。

美国垒协每年要举办16项成年和8项青少年全国性的垒球比赛。

近年来还组建了职业女子垒球队,3次参加世界职业女子垒球锦标赛,3次蝉联冠军。

(2)垒球运动传入我国及发展概况我国的垒球运动最早是由美国“传教士”传入的,他们在一些教会学校和基督教青年会开展各项现代体育运动,垒球也是其中之一。

1913年前后,上海、天津、北京等大城市的教会学校开始有了这项运动。

1915年在上海举行的第二届远东运动会上,菲律宾派来女子垒球队作了表演,从此以后,在北京、天津、青岛、福建、广州、湖南等城市的大中学校,逐渐开展了起来,并在1933年的全国运动会上把女子垒球列为正式竞赛项目。

当时采用的是室内垒球规则,每队正式队员为10人。

1935年在上海举行的第六届全运会也只限女子参加,但改用了户外垒球规则,每队正式队员为9名。

在1948年第七届全运会,男子垒球也列为正式比赛项目。

(3)新中国的垒球运动新中国成立后,体育运动得到广泛开展,垒球运动和其他体育项目一样,作为增强人民体质、培养共产主义新人的一种教育手段,在全国各省市,特别是青少年中得到了开展。

在1950年东北地区第一届体育运动会和1951年吉林省第三届体育运动会上,参加这两次大会垒球比赛的男女队就有29个之多。

为适应垒球发展的需要,国家体委把垒球定为全国重点开展的体育运动项目之一,制订了竞赛制度,于1956年公布了垒球等级运动员和等级裁判员条例。

同年,在北京组织了有北京、上海、齐齐哈尔市等参加的五城市男子垒球表演赛。

1957年,在沈阳举办了14城市中学生垒球锦标赛。

1958年在成都组织了6所体育学院垒球对抗赛。

1959年,第一届全运会,举行了女子垒球分区预赛,参加者达21个队,大会期间进行了决赛。

直至1960年,在这段时间里,我国的垒球运动得到了蓬勃的发展,技术水平也有了提高。

但在60年代,由于形势发展的需要,垒球运动被列为“保留项目”。

直至1972年之后,由于需要,垒球运动又重新开展起来。

1974年在西安市举办了全国10单位棒垒球赛。

1975年,再次把垒球列为重点开展的运动项目。

但不幸的是不时遭到干扰破坏,垒球运动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

1976年以后,国家体委加强了领导,采取了许多措施,我国垒球运动才又逐渐开展起来。

(一)改革竞赛制度:有4年一次的全运会的分区预赛和集中决赛,有每年分两个阶段的全国联赛,以及多种多样的其他形式的比赛。

(二)抓重点队和集训队的训练和建设,许多省市都组建了集训队,为攀登世界高峰而拼搏,也带动了普及。

(三)重视少年运动员的培养。

1979年8月,在吉林省延吉市举办了13城市男女少年垒球赛,有24支男女队参加。

目前,有些省市地区,在中小学校中也开展了垒球运动。

有条件的一些省市,还在业余体校组织了业余垒球队,进行较为系统的训练。

(四)恢复了运动员和裁判员等级制度,制定了教练员等级制度。

截至1982年,已授予33名优秀垒球运动员的运动健将称号。

3名教练员被授予高级教练员称号,以及选批了8名国际裁判员。

(五)加强科研工作。

国家体委科研所,北京、上海等省市体委科研单位,都有了一批垒(棒)球科研专业人员,从事棒垒球运动科研工作。

并出版了《棒垒球科技资料》杂志,对交流经验,沟通国内外情报,提高专业科学水平,发挥了积极作用。

(六)组织培训教练员和裁判员。

多次组织教练员和裁判员短期学习班,学习讨论竞赛规则,裁判方法和技、战术训练法,并编印了业余体校垒球教学大纳和教材等。

还邀请了一些外国专家来我国讲学。

由于领导重视,措施得力,近几年来,我国的垒球运动得到了发展,提高也是较快的。

一些体育院校和体育系科都开设了垒球必修课或选修课;有些普通大专院校还成立了垒球代表队,组织院校间的邀请赛等。

在多次国际交往中,我国的集训队也取得了较好成绩。

1983年7月在香港举行的第二届国际女子垒球邀请赛上,我国女队以精湛的技艺,战胜了第五届世界女垒锦标赛的第五名加拿大队、第三名澳大利亚队和冠军新西兰队而荣获桂冠见附页,震惊了国际垒坛,为祖国争得了荣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