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队机关公文区分

军队机关公文区分
军队机关公文区分

军队机关公文区分:

(1)命令和通令命令中有“授予军官军衔”的作用,这包括授予、晋升军官军衔都使用“命令”,但降衔要使用“通令”,因为降衔是依据纪律条令给予的处分。命令中的授予荣誉称号、通令中宣布奖励事宜,虽然都是依据纪律条令给予奖励,但前者有命名的意义,所以用“命令”,而“通令”则用来宣布其他奖励事宜(没有授予称号)。

(2)通令和通报通令有宣布奖惩的作用,通报可以表扬先进、批评错误,二者的区别主要是程度不同,前者是依据纪律条令给予的奖惩,程度较重,后者是纪律条令之外的一般性表扬和批评。通令和命令一样,由首长署名,这是因为纪律条令规定,奖励和处分由党委(支部)讨论决定,首长实施。而通报的署名是机关,因为通报一般由机关实施。此外,战斗文书的通报,有时也由参谋长署名,这是一种特殊情况。

(4)指示和通知指示中向部属布置工作,通知中要求部属办理事项,其区别主要是程度不同。指示主要用于较重要、带全局性的工作;通知偏重事务性工作。指示原则性强,指导性明确;通知告知性强,执行性明确。指示高级机关使用多些;通知则各级机关都经常使用。 ( 5)通知和通报通知中要求有关单位周知事项,通报中向部属和有关单位传达重要精神和情况,虽然都有告知的意思,但通知是提出一种要求,受文单位应当执行,通报侧重点在于“传达”,不要求受文单位一定执行。一般来说,通知属于执行性公文,通报属于告知性、教育性公文。通知通报函告知

(6)通知和函通知和函都有告知的作用,但二者的行文关系不同。通知主要是对有隶属关系的下级行文,函主要是对平行或者不相隶属的机关行文。由于通知属执行性公文,因而对部属有一定约束力,函则没有这种约束力,其主要作用是商洽、问答。

(7)报告和请示报告和请示是两种不同的文种,但在使用中常有混淆,应认真加以区分。一是二者行文内容不同。请示主要是写比较急迫的,需要上级机关指示、批准的事项;报告则主要着眼于汇报工作,反映情况或者提出建议。二是行文目的不同。请示一般要求上级批复;而报告不要求批复,即使是呈转性公文,也只是请示批转有关部门执行或参考。三是行文时间不同。请示必须在事前行文,不允许“先斩后奏”;报告则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随时行文,事前、事中、事后皆可。四是行文规则不同。请示应当一文一事,不得在报告中附有请示事项,请示不得下发;报告可一事一报,亦可数事一报。

(8)会议纪要和决定、决议会议纪要是记载和传达会议主要精神和议定事项的公文,与决议和经过会议通过的决定有些相似之处,都是反映会议成果的。会议纪要的作用,一是向上级汇报会议情况,一是向下属传达会议精神,所以既是报告性公文,又是指导性公文,后一点与决定、决议相似,具有一定的权威性。不同之处主要有以下几点:在内容上,决定、决议所反映的事项和行动都是比较重大或重要的,往往带有全局性;而会议纪要的内容较宽泛,既可以是一个地区、一个单位乃至党和国家的大事,也可以是日常工作。在产生过程上,决议和经会议讨论的决定,都要在会上正式通过后才能行文;而会议纪要则不一定经过这些程

序,根据从会议内容准确地概括出来的要点和精神起草后,报主管领导审阅同意,或在职权相符的一定范围内讨论通过,即可行文。在语言表达上,决议、决定是夹叙夹议、叙议结合,偏重在思想上统一认识、行动上作出安排、措施上提出要求;而会议纪要以记述为主,偏重汇报情况,传达会议精神,*会议精神包括会议决断和具体安排,发挥指导作用。

军队机关公文格式

军队机关公文格式 1、纸张类型:A4(210*297);16开(184*260):允许偏差2mm。 2、公文页边与版心尺寸: A4:上白边:37 mm;左白边:28mm;版心尺寸:156*225。 16开:上白边:25 mm;左白边:25mm;版心尺寸:139*215。 3、正方用三号字,A4纸一般每面排除异己22行,每行排28个字。16开纸一般每面排除20行,每行25个字。 4、装订要求:骑马订或者平订的订位为2个,A4型纸两订外订眼距书芯上下70mm,16开纸为60mm,允许误差不超过4mm。 5、红色反线:其长度与版心宽度相同,A4为156mm;16开为139mm。 6、份号用三仿宋体阿拉伯数字,在版心左上角第一行顶格标识,位数最少2位。密级用三号黑体字,以绝密、机密、秘密字样顶格标识在版心右上角第一行,两字之间空一字。无密级则不得标识。 7、发送机关标识用红色小标宋体字,但在文种标识的公文中种类名称用黑色。(圆括号用红色)。其上边缘距离,请示和报告A4是80mm, 16开纸为65mm 8、发文字号用三号仿宋体字标识,请示和报告的发文字号位于发文机关标识下空二行。首长名章用红色,签名章用蓝色,均在职务右侧空一行加盖,不压成文日期,不能超出版心。成文日期在首长名章或签名章正下方适当位置标识。 9、无正文说明,正文排完后所剩空白不足以排下署名和成文日期时,应当将署名及成文日期另起一页,并用三号仿宋字在版心上部

第三行居左空二字标识“此页无正文”字样。发文传达说明,用三号仿宋体字,在成文日期下空一行左空二字加圆括号标识。 10、版记,一般位于公文主体的下方,版记的最后一行一般是公文末页的最后一行。如公文主体下空位不足以排印版记全部内容时,应当将版记全部另起一页排印,该页不标识“此文无正文”字样。11、主题词,用三号黑体字,词目之间空一字。在主题词下2mm处印一条与版心等宽的反线。抄送机关用仿宋体字,名称间用逗号隔开。 12、页码,用四号半角白体阿拉伯数字标识,单面印刷时,页码居右空一字。请示报告中的“签发,已阅”用三号仿宋字, 13、主体,标题用二号小标宋体字标识,位于红线下空一行,分一行或多行居中排布。主送机关用三号楷体字,在标题下空一行左顶格标识,后标全角冒号。正文(不含小标题)用三号仿宋体字,最多设四层小标题,各层分别是黑体、楷体和仿宋。成文日期用三号仿宋体汉字。 写作格式 1、纸张16开,页边距是非功2.5\2\2.5\2. 2、题目用二号小标宋。题目与正文空一行,行距为30磅。正文用三号仿宋字。每一页中,一页20行,每行25个字,最后一项放页码。 3、正文一级标题用黑体三号字。

政府机关公文格式要求及排版(最新)

。 公文格式排版 一、设置页面(“页面布局”—“页面设置”) (一)“页边距” 1.页边距:上3厘米、下2.5厘米、左2.6厘米、右2.5厘米。 2.纸张方向:纵向。 (二)“纸张” 纸张大小:A4。 确保“每面排22行,每行排28个字,并撑满版心”。 二、设置标题 (一)“字体” 1.主标题:先设置字体为华文小标宋简体(或华文中宋、宋体),再设置字体为Times New Roman;字形,加粗;字号,二号。 2.副标题:字体,与主标题一致;字形,不加粗;字号,三号。 (二)“段落” 1.对齐方式:居中。 2.左侧右侧缩进均为0字符。 3.特殊格式:无。 4.段前段后间距均为0行。 5.行距:固定值,28磅。 (三)内容要求 1.标题可分一行或多行居中排布,回行时应排列对称、长短适宜、间距恰当;多行标题排列时应当采用梯形或菱形布局,不应采用上下长短一样的长方形或上下长中间短的沙漏形。 2.正式公文标题应要素完整,一般格式为“发文机关+关于××(事由)的+文种”。 3.标题回行时应词意完整,不能将词组拆开;发文机关名称应在第一行居中排布;最后一行不能将“的”与文种单独排列成行。 4.标题中除法规、规章名称可加书名号外,一般不用标点符号。 (四)标题与正文间隔 空一行,字号为五号,行距为最小值12磅。 三、设置正文 (一)“字体” 1.一级标题:字体,黑体;字形,不加粗;字号,三号。 2.二级标题:字体,楷体_GB2312(或楷体);字形,不加粗;字号,

三号。 3.三级标题、四级标题和五级标题:字体,仿宋_GB2312(或仿宋);字形,加粗;字号,三号。 4.其余正文(包括附件、落款、附注):字体,仿宋_GB2312(或仿宋);字形,不加粗;字号,三号。 5.正文各级各类字体设定完后,应再次选定全文,设置字体为Times New Roman。 (二)“段落” 1.对齐方式:两端对齐。 2.左侧右侧缩进均为0字符。 3.特殊格式:首行缩进,2字符。 4.段前段后间距均为0行。 5.行距:固定值,30磅。 (三)内容要求 1.主送机关(俗称“抬头”)居正文第一行单独成行,顶格不缩进。 2.一级标题、二级标题、三级标题、四级标题、五级标题依次采用“一、”、“(一)”、“1.”、“(1)”、“①”排序标注。 3.公文中引用文件时,应按规范将文件名称和发文字号写全,一般格式为“《关于××××的××》(××××〔××××〕××号)”,特别注意发文字号中必须使用六角括号“〔××××〕”。 4.附件在正文末下空1行,靠左缩进2字符排布;标准格式为“附件:1.××××”;附件名称不用书名号,结尾不加标点符号;单个附件不标注序号;多个附件用阿拉伯数字“1.”标注序号,并按顺序回行排列;回行时,序号与序号对齐,名称内容与内容对齐。 5.发文机关署名(俗称“落款”)在正文末(或附件末)下空1-3行(不盖章时空1行,盖章时空3行),靠右空2字符排布。 6.成文日期(俗称“落款日期”)在发文机关署名下一行靠右排布,以发文机关署名为准居中;标准格式为“××××年××月××日”,用阿拉伯数字将年、月、日标全,不编虚位。 7.用印时,公章应端正盖住发文机关署名,印章上部约三分之二压在空白处,印章上沿距正文最后一行文字空1行,印章下沿骑“年”盖“月”。 8.附注(上行文、平行文中用于标注联系人、联系电话)在成文日期下一行靠左缩进2字符排布;标准格式为“(联系人:×××;联系电话:××××)”。 9.正文中所有标点符号应在中文输入法模式下输入。数字、英文中使

国家机关政府机关公文格式与标准(word绝对正式)

国家政府机关公文格式 及公文字体字号标准 公文纸一般采用国内通用的16开型,推荐采用国际标准A4型,供张贴的公文用纸幅度面尺寸,可根据实际需要确定。 保密等级字体:一般用3号或4号黑体 紧急程度字体:字体和字号与保密等级相同(3号或4号黑体) 文头的字体:大号黑体字、黑变体字或标准体、宋体字套色(一般为红)发文字号的字体:一般采用3号或4号仿宋体 签发人的字体:字体字号与发文字号相同(3号或4号仿宋体) 标题的字体:字体一般宋体、黑体,字号要大于正文的字号。 主送机关的字体:一般采用3号或4号仿宋体 正文的字体:常用3号或4号仿宋体 附件的字体:常用3号或4号仿宋体 作者的字体:字体字号与正文相同(3号或4号仿宋体) 日期的字体:字体字号与正文相同(3号或4号仿宋体) 注释的字体:小于正文的的4号或小4号仿宋体 主题词的字体:常用3号或4号黑体 [公文写作]公文格式排版中的字体要求[公文写作]抄送机关的字体:与正文的字体字号相同(常用3号或4号仿宋体)或小一号的文字印发说明的字体:与抄送机关的字体字号相同(常用3号或4号仿宋体)或小一号的文主标题(又称一级标题)为二号宋体(加粗)

二级标题为三号黑体 三级标题为三号仿宋加粗。 正文均为三号仿宋。 以上为政府公文规定。且主标题以外的部份的标题和正文可采用小三号字体,但以三号为最正规。 1、密级用三号黑体字 2、紧急程度,“特急”、“加急”用三号黑体字 3、文号用四号仿宋体字加黑 4、签发人用三号楷体字 5、标题用二号宋体字加黑 6、大小标题号“一、二、三……”用三号黑体;“(一)(二)(三)……”用三号仿宋体字 7、正文用三号仿宋体字(每页19行,每行25个字) 8、批转(转发、印发)……通知,通知正文用三号楷体字,被批转(转发、印发)文件用三号仿宋体字 9、附件标题用二号宋体字,正文用三号仿宋体字 10、印发传达范围用三号仿宋体字 11、“主题词”三个字用三号黑体字;词组用三号宋体字 12、抄送机关名称用四号仿宋体字 13、印发机关名称和印发日期用四号仿宋体字;印发份数用五号仿宋体字

军队机关公文格式

军队机关公文格式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机关公文通用的纸张要求、印制要求和公文中各组成要素标识规则。 本标准适用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各级机关制发的公文。 2 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有关条款通过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注日期或版次的引用文件,其后的任何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本都不适用于本标准,但提倡使用本标准的各方探讨使用其最新版本的可能性。凡不注日期或版次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17172-1997 四一七条码 《机关公文二维条码使用规范》中共中央办公厅秘书局中秘文发〔2005〕56号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字word 标识公文中横向距离的长度单位。一个字指一个汉字所占空间。 3.2 行line 标识公文中纵向距离的长度单位。本标准以三号字高度加三号字高度对7/8倍的距离为一基准行;公文标题以二号字高度加

二号字高度对7/8倍的距离为一基准行。 4 公文用纸主要技术指标 公文用纸一般使用纸张定量为60g/m2~80g/m2的胶版印刷纸或者复印纸。纸张白度为85%~90%,横向耐折度不小于15次,不透明度不小于85%,PH值为7.5~9.5。 5 公文用纸幅面及版面尺寸 5.1 公文用纸幅面尺寸 公文用纸为A4型纸(210mm×297mm)和16开型纸(184mm ×260mm),尺寸的允许偏差均不超2mm。 通告、公文附图(表)以及其他特殊情况下公文用纸的规格,根据需要确定。 5.2 公文页边与版心尺寸 A4型纸:公文用纸天头(上白边)为:37mm+1mm; 公文用纸订口(左白边)为:28mm+1mm; 版心尺寸为:156mm×225mm(不含页码)。 16开型纸:公文用纸天头(上白边)为:25mm+lmm; 公文用纸订口(左白边)为:25mm+1mm; 版心尺寸为:139mm×215mm(含页码)。 6 公文中图文的颜色 未作特殊说明时,公文中的图文颜色均为黑色。 7 排版规格与印制装订要求 7.1 排版规格

最新国家行政机关各类公文格式及写作规范教材

国家行政机关各类公文格式 和写作范例 北斗星计算机培训中心 2005年4月12日

目录 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格式 (1) 前言 (1) 1范围 (1) 2引用标准 (1) 3定义 (1) 4公文用纸主要技术指标 (2) 5公文用纸幅面及版面尺寸 (2) 6公文中图文的颜色 (2) 7排版规格与印制装订要求 (2) 8公文中各要素标识规则 (2) 9页码 (4) 10公文中表格 (4) 11公文的特定格式 (4) 《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格式》条文释义 (5) 1范围 (5) 2引用标准 (5) 3定义 (5) 4公文用纸主要技术指标 (6) 5公文用纸幅面及版面尺寸 (6) 6公文中图文的颜色 (7) 7排版规格与印制装订要求 (7) 8公文中各要素标识规则 (8) 9页码 (13) 10公文中表格 (14) LL 公文的特定格式 (14) 12式样 (15) 各类公文格式和写作范例 (16) 令 (16) (一)令的写作格式 (16) (二)令的写作范例 (16) 指示 (17) (一)指示的写作格式 (17) (二)指示的写作范例 (17) 公告 (18) (一)公告的写作格式 (18) (二)公告的写作范例 (18) 决议 (19) (一)决议的写作格式 (19) (二)决议的写作范例 (19) 议案 (20)

(二)议案的写作范例 (20) 函 (21) (一)函的写作格式 (21) (二)函的写作范例 (21) 决定 (23) (一)决定的写作格式 (23) (二)决定的写作范例 (23) 通告 (25) (一)通告的写作格式 (25) (二)通告的写作范例 (25) 规定 (26) (一)规定的写作格式 (26) (二)规定的写作范例 (26) 意见 (28) (一)意见的写作格式 (28) (二)意见的写作范例 (28) (一)通报的写作格式 (29) (二)通报的写作范例 (29) 通知 (30) (一)通知的写作格式 (30) (二)通知的写作范例 (30) 会议纪要 (33) (一)会议纪要的写作格式 (33) (二)会议纪要写作范例 (33) 办法 (35) (一)办法的写作格式 (35) (二)办法的写作范例 (35) 章程 (36) (一)章程的写作格式 (36) (二)章程的写作范例 (36) 条例 (39) (一)条例的写作格式 (39) (二)条例的写作范例 (39) 细则 (40) (一)细则的写作格式 (40) (二)细则的写作范例 (40) (一)请示的写作格式 (43) (二)请示的写作范例 (43) 批复 (45) (一)批复的写作格式 (45) (二)批复的写作范例 (46) 会议记录 (48) (一)会议记录的写作格式 (48)

军队公文,格式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 军队公文,格式 篇一:武警部队公文格式i 武警部队关于贯彻执行《中国人民解放军 机关公文处理条例》有关问题的通知 (〔20xx〕武司字第240号,自20xx年1月1日起施行)为认真贯彻执行《中国人民解放军机关公文处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和国家军用标准《军队机关公文格式》(以下简称《标准》),推动公文处理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保证各级机关有效履行职能,现对贯彻执行《条例》和《标准》中的有关问题进一步明确如下: 一、关于固定标识公文 仅限于武警部队党委和总部下发重要公文时使用,署名机关应当加盖印章。总部司令部、政治部、后勤部及以下机关和各级各类委员会,均不设“固定标识公文”。 二、关于发文机关标识 发文机关标识用红色小标宋体字,字号大小以醒目美观为原则,由总部司令部、政治部、后勤部,各总队、机动师、指挥部、直属学院自行统一规定,但高与宽应当小于22mm

×15mm。 使用汉字和少数民族两种文字或联合发文单位较多的,发文机关标识域可适当扩大,但不超出公文用纸高度的三分之二。 三、关于联合行文时发文机关的排列顺序和发文字号 同级机关联合行文,各联署机关名称通常按编制序列排列。部队机关与地方党政机关联合行文,按照党、政、武警的顺序排列。 机关联合行文,标主办机关的发文字号;与地方党政机关联合行文,一般标主办机关的发文字号,也可以协商确定,但只能标注一个机关的发文字号。 四、关于发文机关代字 发文机关代字通常由机关代字、部门代字组成,一般不超过三个字,不加“字”字。总部、总队、机动师、指挥部、支队(团)的代字为“武”,学院为“院”,学校为“校”;司、政、后机关分别为“司”、“政”、“后”,其它机关和业务部门沿用惯用代字。 以单位名义发文,用单位代字、机关代字或单位代字、机关代字、部门代字标识。如以总部名义发文、司令部作战勤务部承办,发文机关代字为“武司”或“武司作”。 以机关名义发文,用机关代字、部门代字标识。如以司令部名义发文、司令部办公室承办,发文机关代字为“司办”。

军队机关公文写作训练一:通令

军队机关公文写作训练一:通令 一、通令写作要求 标题形式:(1)“关于”+事由+“通令”。(2)“表彰”+受嘉奖单位和个人。(3)“通令嘉奖”+被嘉奖单位或个人。(4)“给”+事由+当事者(单位或个人)+奖惩决定。或:“给”+当事者+奖惩决定。 正文:通常包括奖惩的原由(基本事实)、事实评价与奖惩决定、希望与要求三个方面,是典型的事、析、断、述要素组合模式。 通令的撰写要求:具有普遍性和典型性;具有准确性和针对性;简洁明了、短小精悍;集体决定、首长署名。 二、作业条件: 在××军区科技大会上,公布了由军区司令员、政委签署的一份通令,表彰军区科技工作取得的成果,奖励了做出突出成绩的人员。这个通令大致由以下几部分组成: 第一讲形势。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广大官兵深入学习党的基本路线,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解放思想,广泛开展群众性的科学研究和技术革新活动,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为空军现代化建设做出了贡献。 第二表彰立功人员和奖励情况。为了表彰先进,调动广大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精神,推动部队科学研究和技术革新活动的深入开展,根据总部颁发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科技成果奖励暂行办法》,决定给 5 名同志记功 ( 二等功 1 人,三等功 4 人 ) ;对 34 项科技成果 ( 二等奖 1 项、三等奖 5 项、四等奖 6 项、五等奖 22 项 ) 颁发奖金 ( 二等奖 500 元、三等奖 300 元、四等奖 150 元、五等奖 70 元 ) 。 第三提出希望和要求。望立功的同志谦虚谨慎,戒骄戒躁,继续做出新成绩。军区广大指战员要以他们为榜样,解放思想,善于学习,敢于创新,大力开展群众性的科学研究和技术革新活动,不断取得新成果。 (二)拟制要求: 充当××军区司令部军训处参谋拟制上述奖励通令; 立功人员和受奖项目可用“×××”代替。 附一篇完整版通令图片以供参考

常见公文种类及范文

常见公文种类及范文 一、通知:是运用最为广泛的下行文,行政公文和党的机关公文都把它列为主要文种。 格式内容: 通知的写作形式多样、方法灵活,不同类型的通知使用不同的写作方法。 (一)印发、批转、转发性通知的写法。标题由发文机关、被印发、批转、转发的公文标题和文种组成,也可省去发文机关名称。正文须把握三点:对印发、批转、转发的文件提出意见,表明态度,如“同意”、“原则同意”、“要认真贯彻执行”、“望遵照执行”、“参照执行”等;写明所印发、批转、转发文件的目的和意义;提出希望和要求。最后写明发文日期。 (二)批示性通知的写法。标题由发文机关、事由和文种组成,也可省去发文机关名称。正文由缘由、内容包括要求等部分组成。缘由要简洁明了,说理充分。内容要具体明确、条理清楚、详略得当,充分体现指示性通知的政策性、权威性、原则性。要求要切实可行,便于受文单位具体操作。 (三)知照性通知的写法。这种通知使用广泛,体式多样,主要是根据通知的内容,交代清楚知照事项。 1 / 12 -------------------------------------------------- -------精品文档

(四)事务性通知的写法。通常由发文缘由、具体任务、执行要求等组成。会议通知也属事务性通知的一种,但写法又与一般事务性通知有所不同。会议通知的内容一般应写明召开会议的原因、目的、名称,通知对象,会议的时间、地点,需准备的材料等 (五)任免、聘用通知的写法。一般只写决定任免、聘用的机关、依据,以及任免、聘用人员的具体职务即可。 ××厂关于召开计划生育工作会议的通知 所属各单位: 为了总结交流经验,研究分析存在的问题,进一步贯彻落实省、市计划生育工作会议精神,做好今年计划生育工作,经研究决定召开计划生育工作会议。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会议内容:…… 二、参加人员:…… 三、会议时间、地点:…… 四、要求:…… ××厂 ×年×月×日 2 / 12 -------------------------------------------------- -------精品文档

最新国家标准公文格式(2013新版)

最新国家标准公文格式(2013年) 标题(2号小标宋体) 发文对象:(标题下一行顶格,3号仿宋) X X X X X X X X X X(正文3号仿宋体字) 一、X X X(黑体) X X X X X X X X X X(正文3号仿宋体字) (一)X X X(楷体) X X X X X X X X X X(正文3号仿宋体字) 1.X X X仿宋 X X X X X X X X X X(正文3号仿宋体字) (1)X X X仿宋 X X X X X X X X X X X(正文3号仿宋体字) 附件:1.X X X(正文下一行右空两字) 2.X X X 单位名称(附件下两行居成文日期中) 成文日期(右空四字,用阿拉伯数字)(联系人:……;联系电话:……)(如有附注,居左空二字加圆括号编排在成文日期下一行。)

(说明)1.标题:一般用2号小标宋体字,分一行或多行居中排布;回行时,要做到词意完整,排列对称,长短适宜,间距恰当,标题排列应当使用梯形或菱形。 2.正文:一般用3号仿宋体字,每个自然段左空二字,回行顶格。文中结构层次序数依次可以用“一、”“(一)”“1.”“(1)”标注;一般第一层用黑体字、第二层用楷体字、第三层和第四层用仿宋体字标注。 3.附件:如有附件,在正文下空一行左空二字编排“附件”二字,后标全角冒号和附件名称。如有多个附件,使用阿拉伯数字标注附件顺序号(如“附件:1. XXXXX”);附件名称后不加标点符号。附件名称较长需回行时,应当与上一行附件名称的首字对齐。 附件应当另面编排,并在版记之前,与公文正文一起装订。“附件”二字及附件顺序号用3号黑体字顶格编排在版心左上角第一行。附件标题居中编排在版心第三行。 4.发文机关署名:单一机关行文时,在正文(或附件说明)下空一行右空二字编排发文机关署名,在发文机关署名下一行编排成文日期,首字比发文机关署名首字右移二字,如成文日期长于发文机关署名,应当使成文日期右空二字编排,并相应增加发文机关署名右空字数。 5. 成文日期中的数字:用阿拉伯数字将年、月、日标全,年份应标全称,月、日不编虚位(即1不编为01)。 6.页码:一般用4号半角宋体阿拉伯数字,编排在公文版心下边缘之下,数字左右各放一条一字线;一字线上距版心下边缘7 mm。单页码居右空一字,双页码居左空一字。公文的版记页前有空白页的,空白页和版记页均不编排页码。公文的附件与正文一起装订时,页码应当连续编排。 此样式根据2012《党政机关公文格式国家标准》编写而成,标准中未提及具体行距,一般公文中标题行距28磅。正文及其他单倍行距。如有不当请指正。

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格式

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格式 前言 为使国家行政机关的公文从内容到表现形式都体现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有效发挥公文的法定效力,反映政府机关工作质量和治理水平,公文格式的统一和规范是十分必要的。 国务院于2000年8月24日印发了《关于发布的通知》(国发[2000]23号)。《办法》第三章对公文格式作了详细规范。《办法》第三章第十一条规定:公文各组成部分的标识规则,参照《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格式》国家标准执行。《办法》第十二条还对公文的用纸作了规定:公文(gong1wen2)用纸一般采用国际标准A4型(210mm×297mm),左侧装订。张贴的公文用纸大小,根据实际需要确定。这里提到的“国家标准”是指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于1999年12月正式批准发布的GB/T9704-1999《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格式》国家标准(以下简称“99新国标”),(xin1guo2biao1___)此标准已于2000年1月l日开始实施。这是(rikaishishishi_zheshi)继1988年国家技术监督局遵国务院办

公厅指示发布GB/T9704-1988《国家机关公文格式》(以下简(__yixiajian)称“88原国标”)国家标准试行以来,对该标准进行的第一次修订。 99新国标相对88原国标,在公文用纸纸型、幅面尺寸、公文用纸技术指标、装订要求、公文诸要素的字体字号、排布规则等方面作了大幅度调整,既体现了与国际标准的接轨,又符合我国公文格式要求的实际,将成为未来一段时间内我国行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在公文格式上所遵从的统一规范。 99新国标正是为解决长期以来在公文格式的规范方面存在只有原则指导,而无详细要求的实际问题,通过标准的形式将公文格式中的每个细节要素根据科学实用的原则予以确定的。这样可使从事公文处理的工作者在制作公文时有正确定量的科学依据,据此制作出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的合格的行政机关公文。 一、公文用纸主要技术指标、幅面及版面尺寸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公文格式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 9704-1999 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格式 代替GB/T 9704-1988 Layout key for official document of administration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国家行政机关公文通用的纸张要求、印制要求、公文中各要素排列顺序和标识规则。 本标准适用于国家各级行政机关制发的公文。其他机关公文可参照执行。 使用少数民族文字印制的公文,其格式可参照本标准按有关规定执行。 2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T 148-1997 印刷、书写和绘图纸幅面尺寸 3 定义 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3.1 字word 标识公文中横向距离的长度单位。一个字指一个汉字所占空间。 3.2 行line 标识公文中纵向距离的长度单位。本标准以3号字高度加3号字高度

7/8倍的距离为一基准行;公文标题以2号字高度加2号字高度7/8倍的距离为一基准行。 4 公文用纸主要技术指标 公文用纸一般使用纸张定量为60g/m2~80 g/m2的胶版印刷纸或复印纸。纸张白度为85%~90%,横向耐折度≥15次,不透明度≥85%,PH值为7.5~9.5。 5 公文用纸幅面及版面尺寸 5.1 公文用纸幅面尺寸 公文用纸采用GB/T148中规定的A4型纸,其成品幅面尺寸为:210mm ╳297mm,尺寸的允许偏差见GB/T148。 5.2 公文页边与版心尺寸 公文用纸天头(上白边)为:37mm±1mm 公文用纸订口(左白边)为:28mm±1mm 版心尺寸为:156mm×225mm(不含页码) 6 公文中图文的颜色 未作特殊说明公文中图文的颜色均为黑色。 7 排版规格与印制装订要求 7.1 排版规格 正文用3号仿宋体字,文中如有小标题可用3号小标宋体字或黑体字,一般每面排22行,每行排28个字。 7.2 制版要求 版面干净无底灰,字迹清楚无断划,尺寸标准,版心不斜,误差不超过1mm。 7.3 印刷要求

国家正式公文格式

最新国家标准公文格式 标题(2号小标宋体) 发文对象:(标题下一行顶格,3号仿宋) X X X X X X X X X X(正文3号仿宋体字) 一、X X X(黑体) X X X X X X X X X X(正文3号仿宋体字) (一)X X X(楷体) X X X X X X X X X X(正文3号仿宋体字) 1.X X X仿宋 X X X X X X X X X X(正文3号仿宋体字) (1)X X X仿宋 X X X X X X X X X X X(正文3号仿宋体字) 附件:1.X X X(正文下一行右空两字) 2.X X X 单位名称(附件下两行居成文日期中)

成文日期(右空四字,用阿拉伯数字) (联系人:……;联系电话:……)(如有附注,居左空二字加圆括号编排在成文日期下一行。) (说明)1.标题:一般用2号小标宋体字,分一行或多行居中排布;回行时,要做到词意完整,排列对称,长短适宜,间距恰当,标题排列应当使用梯形或菱形。 2.正文:一般用3号仿宋体字,每个自然段左空二字,回行顶格。文中结构层次序数依次可以用“一、”“(一)”“1.”“(1)”标注;一般第一层用黑体字、第二层用楷体字、第三层和第四层用仿宋体字标注。 3.附件:如有附件,在正文下空一行左空二字编排“附件”二字,后标全角冒号和附件名称。如有多个附件,使用阿拉伯数字标注附件顺序号(如“附件:1. XXXXX”);附件名称后不加标点符号。附件名称较长需回行时,应当与上一行附件名称的首字对齐。 附件应当另面编排,并在版记之前,与公文正文一起装订。“附件”二字及附件顺序号用3号黑体字顶格编排在版心左上角第一行。附件标题居中编排在版心第三行。 4.发文机关署名:单一机关行文时,在正文(或附件说明)下空一行右空二字编排发文机关署名,在发文机关署名下一行编排成文日期,首字比发文机关署名首字右移二字,如成文日期长于发文机关署名,应当使成文日期右空二字编排,并相应增加发文机关署名右空字数。

国家机关公文格式标准(2018最新建议收藏)

国家机关公文格式标准(2018最新,建议收藏!) 很多公务员,特别是新进的年轻人,对公文格式不以为然,我发现许多人甚至连Word的基本排版都不会,更别说公文格式,许多公文连排版都不排就直接丢给我。孰不知这是件非常严肃的事情,特别是法律文书格式,其规范化的意义自然是不言而喻的。 就拿检察机关的文书来说,发文字号中年份的括号是用六角号“〔〕”,而不是“”或“”,而法院则是用常见的括号“”,我想这些都应该是常识,法学院应该都开过“法律文书”这门课程吧。公务员都应该学学这些规范,网上如果没有的话,找办公室的同志要一下,免得闹笑话。提高党政机关公文的规范化、标准化水平,2012年6月29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了《党政机关公文格式》国家标准(GB/T 9704-2012)。该标准于2012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此标准是对国标《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格式》(GB/T 9704-1999)的修订,对公文用纸、印刷装订、格式要素、式样等作出了具体规定。特别是将党政机关公文用纸统一为国际标准A4型,首次统一了党政机关公文格式要素的编排规则,使党政机关公文的表现形式更加规范。前言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

作条例》的有关规定对GB/T 9704—1999《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格式》进行修订。本标准相对GB/T 9704—1999主要作如下修订:(a)标准名称改为《党政机关公文格式》,标准英文名称也作相应修改;(b)适用范围扩展到各级党政机关制发的公文;(c)对标准结构进行适当调整;(d)对公文装订要求进行适当调整;(e)增加发文机关署名和页码两个公文格式要素,删除主题词格式要素,并对公文格式各要素的编排进行较大调整;(f)进一步细化特定格式公文的编排要求;(g)新增联合行文公文首页版式、信函格式首页、命令(令)格式首页版式等式样。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党政机关公文通用的纸张要求、排版和印制装订要求、公文格式各要素的编排规则,并给出了公文的式样。本标准适用于各级党政机关制发的公文。其他机关和单位的公文可以参照执行。使用少数民族文字印制的公文,其用纸、幅面尺寸及版面、印制等要求按照本标准执行,其余可以参照本标准并按照有关规定执行。2.公文用纸幅面尺寸及版面要求2.1 幅面尺寸公文用纸采用GB/T 148中规定的A4型纸,其成品幅面尺寸为:210 mm×297 mm。2.2 版面页边与版心尺寸公文用纸天头(上白边)为37 mm±1 mm,公文用纸订口(左白边)为28mm±1mm,版心尺寸为156 mm×225 mm。2.2.2 字体和字号如无特殊说明,公文格式各要素一般用3号仿宋体字。特定情况可以作适当调整。2.2.3 行数和字数一般每面排22

党政机关公文格式,pdf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党政机关公文格式,pdf 篇一:gbt9704-20xx党政机关公文格式 目次 前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公文用纸主要技术指标 5公文用纸幅面尺寸及版面要求 5.1幅面尺寸 5.2版面 5.2.1页边与版心尺寸 5.2.2字体和字号 5.2.3行数和字数 5.2.4文字的颜色 6印制装订要求 6.1制版要求 6.2印刷要求

6.3装订要求 7公文格式各要素编排规则 7.1公文格式各要素的划分 7.2版头 7.2.1份号 7.2.2密级和保密期限 7.2.3紧急程度 7.2.4发文机关标志 7.2.5发文字号 7.2.6签发人 7.2.7版头中的分隔线 7.3主体 7.3.1标题 7.3.2主送机关 7.3.3正文 7.3.4附件说明 7.3.5发文机关署名、成文日期和印章7.3.5.1加盖印章的公文 7.3.5.2不加盖印章的公文 7.3.5.3加盖签发人签名章的公文 7.3.5.4成文日期中的数字 gb/t9704—20xx

7.3.5.5特殊情况说明b 7.3.6附注 7.3.7附件 7.4版记 7.4.1版记中的分隔线 7.4.2抄送机关 7.4.3印发机关和印发日期 7.5页码 8公文中的横排表格 9公文中计量单位、标点符号和数字的用法 10公文的特定格式 10.1信函格式 10.2命令(令)格式 10.3纪要格式 11式样 —2—gb/t9704—20xx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xx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的有关规定对gb/t9704—1999《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格式》进行修订。本标准相对gb/t9704—1999主要作如下修订:

公文种类

公文种类 一、公文种类的新旧对比 《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第八条规定,公文共有15个种类。这里所称“公文”是狭义的公文,而不是广义泛指的包括总结、计划、简报、方案等在内的所有公务文书。《条例》是法规性文件,因此通常也可以把《条例》规定的15个种类的公文称之为法定文种;其他如总结、计划、简报、方案等15个文种之外的,称为非法定文种。 与1996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中国共产党机关公文处理条例》(以下简称原《条例》)和2000年国务院印发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以下简称原《办法》)相对比,主要有以下特点: (一)减少了3个文种 原《条例》规定的公文共有14个文种,原《办法》规定的公文共有13个文种。“决定”、“意见”、“通知”、“通报”、“报告”、“请示”、“批复”、“函”、“会议纪要”这9个文种,党的机关和行政机关都使用;“决议”、“指示”、“公报”、“条例”、“规定”这5个文种,只有党的机关使用,行政机关不使用;“命令(令)”、“公告”、“通告”、“议案”这4个文种,只有行政机关使用,党的机关不使用。

《条例》对原来党政机关使用的18个文种进行了整合,保留使用15个文种,不再使用“指示”、“条例”、“规定”这3个文种。将原《条例》印发以来从来没有使用过的“指示”文种去掉,“条例”、“规定”2个文种今后一般使用“通知”来印发。 (二)改变了1个文种的名称 原来使用的“会议纪要”文种,《条例》称为“纪要”。需要注意的是,新旧文种仅仅只是名称上进行了简化,使用方面没有实质性的变化,仍然适用于记载会议主要情况和议定事项,一般标题仍然为《×××××会议纪要》。 (三)对部分文种的适用范围进行了调整 原《条例》和原《办法》对以前共用的几个文种适用范围的界定和表述略有差别,《条例》进行了相应的调整和整合,总体来看绝大部分规定都属于沿用。 二、15种公文的适用范围和适用主体 (一)决议。《条例》规定,“适用于会议讨论通过的重大决策事项”。一般以党的会议名义发布,行政机关一般不使用该文种。 (二)决定。《条例》规定,“适用于对重要事项作出决策和部署、奖惩有关单位和人员、变更或者撤销下级机关不适当的决定事项”。如《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国务院

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格式

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格式 一、公文正文格式 (一)页边距(在页面设置) 上边为37mm,下边为35mm,左边为28mm,右边为26mm。 (注:该公文格式页边距为双面打印时的设置,如果我们单面打印,可以把左右页边距都调整为27mm) (二)排版数据(在“页面设置”的排版) 基础字号为3号字,行距为固定值28磅。 (三)正文各要素 1.正文字号:均为3号方正仿宋简体(各级标题除外)。 2.各级标题字号:文件标题为2号方正小标宋简体。内题分四级: (1)一级标题为3号方正小标宋简体; 例如:“一、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格式” (2)二级标题为3号方正黑体简体,居左前空2字排; 例如:“(一)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格式” (3)三级标题为3号方正楷体简体,居左前空2字排; 例如:“1.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格式”

(4)四级标题为3号方正仿宋简体(可加粗处理),居左前空2字排。 例如:“(1)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格式” (四)附件 公文如有附件,在正文下空一行左空2字用3号方正仿宋简体字标识“附件”两字,后标全角冒号和名称。如有多个附件,应使用阿拉伯数字编序号,序号数码后加圆点“.” 例如: 附件:1. 2. (五)页码(点击插入) 页码为外侧设置,单页码在右,双页码在左,用宋体4号半角阿拉伯数字标识,数字左右各放一条宋体4号“—”字线,并与数字间前后各空半个字。(注:单面打印时,页码设置为页面底端居中) 2.各级标题依次是:一、(二)1. (1),不允许类似: a ㈠①●这样的符号出现。要注意各级标题的数字大小写和后面的标点符号。 (六)装订 如果是双面打印,则选择左侧装订;如果是单面打印,则选择顶头装订,利于翻阅。

党政机关公文格式国家最新标准

党政机关公文格式国家最新标准 (12年7月1日开始执行) 从2012年7月1日起,执行《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中办发〔2012〕14号),现行的1996年5月3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发布的《中国共产党机关公文处理条例》和2000年8月24日国务院发布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停止执行。 一、党政机关公文的构成要素及排版形式 党政机关公文是党政机关实施领导、履行职能、处理公务的具有特定效力和规范体式的文书,是传达贯彻党和国家方针政策,公布法规和规章,指导、布置和商洽工作,请示和答复问题,报告、通报和交流情况等的重要工具。 (一)公文的构成要素 公文一般由份号、密级和保密期限、紧急程度、发文机关标志、发文字号、签发人、标题、主送机关、正文、附件说明、发文机关署名、成文日期、印章、附注、附件、抄送机关、印发机关和印发日期、页码等组成。 (二)公文的排版形式 排版形式指公文各组成要素在文件版面上的标印格式。 1.公文用纸幅面尺寸: 采用国际标准A4型纸,210MM*297MM

公文页边与版心尺寸为:公文用纸天头37MM,公文用纸订口28MM,版心尺寸156MM*225MM(不含页码)。 发文机关标识上边缘至版心上边缘为25mm。对于上报的公文,发文机关标识上边缘至版心上边缘为80mm。 2.公文书写形式 从左至右横排、横写。其标识第一层为“一、”,第二层为(一),第三层为“1.”,第四层为(1) 标题(2号小标宋体) 发文对象:(标题下一行顶格,3号仿宋) 一、X X X(黑体) X X X X X X X X X X (正文3号仿宋体字) (一)X X X(楷体) X X X X X X X X X X(正文3号仿宋体字) 1.X X X仿宋 X X X X X X X X X X(正文3号仿宋体字) (1)X X X仿宋 X X X X X X X X X X X(正文3号仿宋体字) 附件:1.X X X(正文下一行右空两字)XXXXXXXXXXXXXX XXXXXXXXXXXXXXXXXXXXXXX

政府机关公文格式要求及排版(最新)

政府机关公文格式要求及排版(最新) 一、设置页面(“页面布局”—页“面设置”) (一)“页边距” 1.页边距:上3 厘米、下2.5 厘米、左2.6 厘米、右2.5 厘米。2.纸张方向:纵向。 (二)“纸张” 纸张大小:A4。 确保“每面排22 行,每行排28 个字,并撑满版心”。 二、设置标题 (一)“字体” 1.主标题:先设置字体为华文小标宋简体(或华文中宋、宋体),再设置字体为Times New Roma n;字形,加粗;字号,二号。 2.副标题:字体,与主标题一致;字形,不加粗;字号,三号。 (二)“段落” 1.对齐方式:居中。 2.左侧右侧缩进均为0 字符。 3.特殊格式:无。 4.段前段后间距均为0 行。 5.行距:固定值,28 磅。 (三)内容要求1.标题可分一行或多行居中排布,回行时应排列对称、长短适宜、间距恰当;多行标题排列时应当采用梯形或菱形布局,不应采用上下长短一样的长方形或上下长中间短的沙漏形。 2 ?正式公文标题应要素完整,一般格式为发文机关+关于XX(事由)的+文种” 3.标题回行时应词意完整,不能将词组拆开;发文机关名称应在第一行居中排布;最后一行不能将“的”与文种单独排列成行。 4 ?标题中除法规、规章名称可加书名号外,一般不用标点符号。 (四)标题与正文间隔空一行,字号为五号,行距为最小值12 磅。 三、设置正文 (一)“字体” 1?一级标题:字体,黑体;字形,不加粗;字号,三号。 2 ?二级标题:字体,楷体_GB2312 (或楷体);字形,不加粗;字号,三号。 3.三级标题、四级标题和五级标题:字体,仿宋_GB2312 (或仿宋);字形,加粗;字号, 三号。 4 ?其余正文(包括附件、落款、附注):字体,仿宋_GB2312 (或仿宋);字形,不加粗; 字号,三号。 5 ?正文各级各类字体设定完后,应再次选定全文,设置字体为Times New Roman。 (二)“段落” 1 ?对齐方式:两端对齐。 2 .左侧右侧缩进均为0字符。 3 ?特殊格式:首行缩进,2字符。 4 ?段前段后间距均为0行。 5 .行距:固定值,30磅。 (三)内容要求

军队机关公文区分

军队机关公文区分: (1)命令和通令命令中有“授予军官军衔”的作用,这包括授予、晋升军官军衔都使用“命令”,但降衔要使用“通令”,因为降衔是依据纪律条令给予的处分。命令中的授予荣誉称号、通令中宣布奖励事宜,虽然都是依据纪律条令给予奖励,但前者有命名的意义,所以用“命令”,而“通令”则用来宣布其他奖励事宜(没有授予称号)。 (2)通令和通报通令有宣布奖惩的作用,通报可以表扬先进、批评错误,二者的区别主要是程度不同,前者是依据纪律条令给予的奖惩,程度较重,后者是纪律条令之外的一般性表扬和批评。通令和命令一样,由首长署名,这是因为纪律条令规定,奖励和处分由党委(支部)讨论决定,首长实施。而通报的署名是机关,因为通报一般由机关实施。此外,战斗文书的通报,有时也由参谋长署名,这是一种特殊情况。 (4)指示和通知指示中向部属布置工作,通知中要求部属办理事项,其区别主要是程度不同。指示主要用于较重要、带全局性的工作;通知偏重事务性工作。指示原则性强,指导性明确;通知告知性强,执行性明确。指示高级机关使用多些;通知则各级机关都经常使用。 ( 5)通知和通报通知中要求有关单位周知事项,通报中向部属和有关单位传达重要精神和情况,虽然都有告知的意思,但通知是提出一种要求,受文单位应当执行,通报侧重点在于“传达”,不要求受文单位一定执行。一般来说,通知属于执行性公文,通报属于告知性、教育性公文。通知通报函告知 (6)通知和函通知和函都有告知的作用,但二者的行文关系不同。通知主要是对有隶属关系的下级行文,函主要是对平行或者不相隶属的机关行文。由于通知属执行性公文,因而对部属有一定约束力,函则没有这种约束力,其主要作用是商洽、问答。 (7)报告和请示报告和请示是两种不同的文种,但在使用中常有混淆,应认真加以区分。一是二者行文内容不同。请示主要是写比较急迫的,需要上级机关指示、批准的事项;报告则主要着眼于汇报工作,反映情况或者提出建议。二是行文目的不同。请示一般要求上级批复;而报告不要求批复,即使是呈转性公文,也只是请示批转有关部门执行或参考。三是行文时间不同。请示必须在事前行文,不允许“先斩后奏”;报告则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随时行文,事前、事中、事后皆可。四是行文规则不同。请示应当一文一事,不得在报告中附有请示事项,请示不得下发;报告可一事一报,亦可数事一报。 (8)会议纪要和决定、决议会议纪要是记载和传达会议主要精神和议定事项的公文,与决议和经过会议通过的决定有些相似之处,都是反映会议成果的。会议纪要的作用,一是向上级汇报会议情况,一是向下属传达会议精神,所以既是报告性公文,又是指导性公文,后一点与决定、决议相似,具有一定的权威性。不同之处主要有以下几点:在内容上,决定、决议所反映的事项和行动都是比较重大或重要的,往往带有全局性;而会议纪要的内容较宽泛,既可以是一个地区、一个单位乃至党和国家的大事,也可以是日常工作。在产生过程上,决议和经会议讨论的决定,都要在会上正式通过后才能行文;而会议纪要则不一定经过这些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