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集料砂当量试验作业指导书
细集料砂当量试验操作规程

细集料砂当量试验操作规程
1、用冲洗管将冲洗液加入试筒,直至最下面100mm刻度处。
2、把相当于120g±1g干料重的湿样用漏斗仔细地倒入竖立的试筒中。
3、用手掌反复敲打试筒下部,以除去气泡,并使试样尽快润湿,然后放置10min。
4、在试样静止10min±1min后,在试筒上塞上橡胶塞堵住试筒,将试筒水平固定在振荡器上。
5、开动机械振荡器,在30s±1s的时间内振荡90次。
然后将试筒取下竖直放回试验台上,拧下橡胶塞。
6、将冲洗管插入试筒中,用冲洗液冲洗附在试筒壁上的集料,然后迅速将冲洗管插到试筒底部,不断转动冲洗管,使附着在集料表面的土粒杂质浮游上来。
7、缓慢匀速向上拔出冲洗管,当冲洗管抽出液面,且保持液面位于380mm刻度线时,切断冲洗管的液流,使液面保持在380mm刻度线处,然后开动秒表静置20min±15s。
8、在静置20min后,用尺量测从试筒底部到絮状凝结物上液面的高度(h1)。
9、将配重活塞徐徐插入试筒里,直至碰到沉淀物时,立即拧紧套筒上的固定螺丝。
将活塞取出,用直尺插入套筒的开口中,量取套筒顶面至活塞底面高度h2,准确至1mm。
同时记录试筒内的温度,准确至1℃。
细集料砂当量试验.

(1)无水氯化钙(CaCl2):分析纯,含量96%以上,分子量 110.99,纯品为无色立方结晶,在水中溶解度大,溶解时放出大量 热,它的水溶液呈微酸性,具有一定的腐蚀性。
(2)丙三醇(C3H8O3):又称甘油,分析纯,含量98%以上,分 子量92.09。
(3)甲醛(HCHO):分析纯,含量36%以上,分子量30.03。
(4)在试样静止10min±1min后,在试筒上塞上橡胶 塞堵住试筒,用手将试筒横向水平放置,或将试筒水平固 定在震荡机上。
试验。如试验次数较少,可以按比例减少,但不宜少于2L,以减少试 验误差。冲洗液的浓度以每升冲洗液中的氯化钙、甘油、甲醛含量分 别为2.79g、12.12g、0.34g控制。称取配制5L冲洗液的各种试剂 的用量:氯化钙14.0g;甘油60.6g;甲醛1.7g。 (2)称取无水氯化钙14.0g放入烧杯中,加洁净水30mL充分溶解, 此时溶液温度会升高,待溶液冷却至室温,观察是否有不溶的杂质, 若有杂质必须用滤纸将溶液过滤以除去不溶的杂质。
(3)透明玻璃或塑料桶:容积5L,有一根虹吸管放置桶 中,桶底面高出工作台约1m。
(4)橡胶管(或塑料管):长约1.5m,内径约5mm,同 冲洗管联放在一起吸液用,配有金属夹,以控制冲洗液流 量。
精选2021版课件
4
2.仪具与材料
(5)配重活塞:如图2-14,由长440mm±0.25 mm 的杆、直径25mm±0.1 mm的底座(下面平坦、光滑, 垂直杆轴)、套筒和配重组成。且在活塞上有三个横向螺 丝可保持活塞在试筒中间,并使活塞与试筒之间有一条小 缝隙。
精选2021版课件
3
2.仪具与材料
1)仪具 (1)透明圆柱试筒:如图2-12,透明塑料制,外径40
细集料作业指导书

项目
试验标准
取样
数量
主要
仪器设备精密度
平行
误差
筛分
JGJ 52-2006
根据公称最大粒径取样
摇筛机
天平或台秤
容量瓶(1000mL)
天平
JGJ 52-2006
1.按规定来料用四分法缩分至要求试样所需量,再筛去超粒径
2.称料为烘干集料准确至0.1﹪
3.人工筛分时直至每分钟通过量小于筛上残余量0.1﹪时为止。
台秤:称量为5kg,感量5g容量筒:容积1L
JGJ 52-2006
1.取一份,用漏试样斗或铝制勺,将它徐徐装入容量筒(漏斗出料口或少距容量筒口不应超过50mm)直至试样装满并超出容量筒筒口。
2.用直尺将多余的试样沿筒口中心线向相反方向刮平,称其质量。
3.计算公式:ρ= ×1000
m1—容量筒和试样总质量kg m0—容量筒质量kg V—容量筒容积L
Kg/m3
精确至10 Kg/m3
两次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测定值
含水率
JGJ 52-2006
由密封的样品中取各重500g的试样两份
烘箱
天平:称量1000g,感量不大于1g
容器:浅盘等
JGJ 52-2006
1-2同上
3.计算公式:
m1—炒盘质量g m2—未烘干的试样与容器总质g m3--烘干后的试样与容器总质量g
3.将试模从压力机上取下,取出试样,以该粒组的下限筛过筛,称取试样的筛余量和通过量,精确至1g。
精确至0.1%
以3份试样试验结果的平均值表示。
有
机
质
含
量
JGJ 52-2006
筛去试样中5.00mm以上的颗粒,用分料器法或四分法缩分至约500g风干备用
细集料砂当量试验方法

细集料砂当量试验方法公司标准化编码 [QQX96QT-XQQB89Q8-NQQJ6Q8-MQM9N]细集料砂当量试验方法(SE)试验步骤1、过的筛。
2、测山砂的今水率(使今水率在3%左右)。
3、用冲洗管将冲洗液加入试筒,直致最下面的100刻度线(约80ml 冲洗液)。
4、称量120g±1g干料重的湿样,倒入竖立的试筒中。
5、用手撑反复敲打试筒下部,以除气泡,然后放置10min。
6、试样静止10min后,试筒口塞上橡胶塞,固定在振荡机上。
7、开动振荡机,在30S±1S的时间内振荡90次。
8、将冲洗管插入试管中,用冲洗液冲洗试筒壁上的集料,然后迅速将冲洗管到试筒子底部,不断转动冲洗管。
9、缓慢匀速向上拔出冲洗管,且保持液面位于308刻度线时,切断冲洗液。
10然后开动秒表静止20min±15S。
11、在静止20min后用尺量测从试筒底部到絮状凝结物上面的高度h1。
12、将配重活塞徐徐插入试筒里,直至碰到沉定物时,立即拧紧套筒上的固定螺丝,将活塞取出,测高度h2,同时测液体温度。
13、结果整理。
砂当量按式计算:SE=H2/h*100SE----试样的砂当量(%)h2----试筒中活塞测定集料沉定物的高度(mm)。
h----试筒中絮凝物和沉定物的高度(mm)定值桥台桩基泥浆四大指标测泥浆比重小于,含砂率小于4%,不大于6%。
泥浆稠度测定17—20S。
胶体率不小于90%。
泥浆质量差,其后果是:1、形成不了护壁泥膜或泥皮粘附力差,易于脱落,导致孔壁稳定性差,易产生塌孔或缩颈。
2、泥浆稠度大,比重大,含砂率高,形成的泥皮质量差,厚度大,大大降低桩的测摩阻力。
3、稠度在钢筋笼上沉积粘附,导致钢筋与砼握裹力降低。
泥浆比重过大,使得砼水下灌注阻力增大,降低砼的流动半径,使砼骨料大部份堆积在桩芯部位,而钢筋笼外几乎无骨料,不仅桩身质量不好而且桩的侧摩阻力也难以发挥,因此在施工中必须按照规范要求严格控制泥浆的质量。
细集料作业指导书

细集料检测作业指导书1、编制目的用于细集料检测的任务指导。
2、适用范围本细则适用于一般工业及民用建筑和构筑物中普通混凝土用砂及公路工程用集料的质量检测。
检测项目包括细集料的颗粒级配、表观密度、堆积密度、紧密密度、含泥量、泥块含量、含水率、吸水率、氯离子含量、坚固性、石粉含量。
3、编制依据1.《建设用砂》GB/T 14684-2011,2.《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 JGJ 52-2006。
4、试验内容颗粒级配按规定取样,并将试样缩分至约1100g,放在烘箱中于105±5℃下烘干至恒量,待冷却至室温后,筛除大于9.50mm的颗粒(并算出其筛余百分率),分为大致相等的两份备用。
注:恒量系指试样在烘干3h以上的情况下,其前后质量之差不大于该项试验所要求的称量精度(下同)。
称取试样500g,精确至1g。
将试样倒入按孔径大小从上到下组合的套筛(附筛底)上,然后进行筛分。
将套筛置于摇筛机上,摇10min;取下套筛,按筛孔大小顺序再逐个用手筛,筛至每分钟通过量小于试样总量0.1%为止。
通过的试样并入下一号筛中,并和下一号筛中的试样一起过筛,这样顺序进行,直至各号筛全部筛完为止。
称出各号筛的筛余量,精确至1g,试样在各号筛上的筛余量不得超过按式(1)计算出的量,超过时应按下列方法之一处理。
表观密度试验步骤按规定取样,并将试样缩分至约660g,放在烘箱中于105±5℃下烘干至恒量,待冷却至室温后,分为大致相等的两份备用。
称取试样300g,精确至0.1g。
将试样装入容量瓶,注入冷开水至接近500mL的刻度处,用手旋转摇动容量瓶,使砂样充分摇动,排除气泡,塞紧瓶盖,静置24h。
然后用滴管小心加水至容量瓶500mL刻度处,塞紧瓶塞,擦干瓶外水分,称出其质量,精确至1g。
倒出瓶内水和试样,洗净容量瓶,再向容量瓶内注水(应与6.13.2.2条水温相差不超过2℃,并在15℃~25℃范围内)至500mL刻度处,塞紧瓶塞,擦干瓶外水分,称出其质量,精确至1g。
细集料检验 作业指导书

作业指导书细集料检验作业指导书文件编号:控制状态:发放编号:生效日期:年月日细集料检验作业指导书一、目的规范试验检验人员试验操作,保证试验过程的科学、正规、规范,确保试验结果客观、公正、公平。
二、范围适用于本室对所有细集料(包括天然砂、人工砂、石屑)的试验检验。
三、条件1、人员条件所有试验人员均应经过专业技能培训,持证上岗作业,取得交通部质监总站颁发的公路工程试验检测工程师证书或省级公路质监站颁发的公路工程试验检测员证书,并完成注册的人员。
熟悉本岗位试验操作规程、标准;熟练掌握本岗位试验操作的技能。
2、设备条件所有试验使用过程中使用的试验设备、工具均性能完好,已经国家权威机构检定(校准或测试须经确认)合格,标识清楚,且在合法有效的计量周期范围内。
3、环境条件细集料的试验检测环境除个别参数外,其余项目试验对室内温度、湿度无特别要求。
注:密度试验时,室内要求温度为23℃±1.7℃;砂当量试验温度为22℃±3℃。
四、质量标准1、样品准备1)、检查样品的数量是否能满足所检测参数及指标的要求;2)、样品检测前应该过9.5mm筛(或4.75mm或2.36mm筛)筛除其中的超粒径颗粒;3)、烘干后的样品检测前应在干燥器中冷却至常温。
2、试验方法及精度3、试验检验过程试验过程中,应有两人同时相互配合进行,分工协作;一人为主检员,一人为协助人员;主检员负责主要操作作业,一个辅助复查并负责记录数据;主检人员称量完后,辅助人员应复查读数并在试验记录表上记录。
试验操作流程见第七部分作业程序。
4、平行试验一般情况下平行试验样品应两组同时试验,由于试验条件所限不能同时试验的,应在第一次试验结束后,立即实施第二组样品的试验。
5、样品保留一般样品在检验结束后保留一个月,以备需要时复查,保留期限从检验报告签发之日起计算。
6、试验记录试验记录的表格采用中心统一表格,所有试验记录应在试验过程中现场记录试验数据,在称量和读数完毕时,立即记录在相应的表格内,记录试验数据时,应由主检人诵读试验读数,辅助人员复查后复读读数并记录。
细集料试验作业指导书

细集料试验作业指导书对任何新选货源或使用同厂家、同品种、同规格进场达一年的细集料进行筛分、吸水率、细度模数、含泥量、泥块含量、坚固性、云母含量、轻物质含量、有机物含量、硫化物及硫酸盐含量、氯离子含量、碱活性试验;依据《普通混凝土用砂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JGJ52-2006,进行筛分、含泥量、泥块含量、云母含量、轻物质含量、压碎指标等试验。
按每批不大于600t或400m3同厂家、同品种检验一次。
严格控制云母和泥土的含量,砂的含泥量应不大于1%,泥块含量应不大于0.1%。
选用无碱活性细骨料(因条件所限不得不采用碱—硅酸反应砂浆棒膨胀率为0.10~0.20%的活性骨料时,由各种原材料带入混凝土中的总碱量不应超过3.0kg/m3)6.1砂的检验项目砂的检验项目频次及质量要求应符合铁道部铁建设【2009】152号文发布的《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补充标准》见下表:6.2试验方法:6.2.1试样:在料堆上取样时,取样部位应均匀分布。
取样前先将取样部位表层铲除,然后从不同部位抽取大致等同的砂8份,组成一组试样。
单项试验的最少取样数量应符合下表要求:6.2.2试样处理:用人工四分法,将所取试样置于平板上,在潮湿状态下拌和均匀,并堆成厚度约为20mm的圆饼,然后沿互相垂直的两条直径把圆饼分成大致相同的四分,取其中对角线的两份重新拌匀,再堆成圆饼。
重复以上过程,直至把样品缩分到试验所需量为止。
堆积密度所用试样可不经缩分,在拌匀后直接进行试验。
6.2.3试验所需环境和用筛:试验室的温度应保持在15-30℃。
试验用筛应满足JGJ52-2006中方孔试验筛的规定。
6.2.4结果计算和评定:计算分计筛余百分率精确到0.1%,累计筛余百分率精确到0.1%。
筛分后,如每号筛的筛余量与筛底的剩余量之和同原样质量之差超过1%时需重做。
细度模数取两次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精确到0.1,如两次试验的细度模数之差超过0.20时,须重做试验。
19.2细集料砂当量试验

细集料砂当量试验实施细则根据现行规范《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 JTG E42-2005,制定本细集料砂当量试验实施细则。
一、仪器设备要求:1、圆柱形试筒:透明、塑料制内径32±0.25mm,高420±0.25mm。
从试筒底部起到100±0.25mm、380±0.25mm刻划标记线,配有橡胶塞。
2、冲洗管:由一根硬管组成,不锈钢或冷锻钢制其外径为6±0.5mm,内径为4±0.5mm,管的下部有一个不锈钢两侧带孔尖头,空径为1±0.1mm。
3、透明塑料(或玻璃)桶(10升):桶口配有插虹吸弯管和进气弯管的橡胶塞,桶底面高出工作台约1.5m。
4、虹吸弯管和进气弯管:由不锈钢管制,外径8mm,内径约6mm,将其插入桶口橡胶塞。
5、橡胶塞(或塑料管):长约1.5m,内径约5mm,与冲洗管、虹吸弯管联在一起吸液用,配有金属夹,以控制冲洗液流量。
6、配重活塞由杆、底座、套筒、配重组成。
杆长430±0.25mm,底座直径25±0.1mm,底面平坦光滑,垂直杆轴,横向有三个螺丝可保持活塞在试筒中间有一点小缝隙。
套筒有一个螺丝,能固定活塞下沉的位置,并有一个能靠尺子的深1cm、宽5mm的缺口,用于测量读数。
固定在活塞杆顶的配重,除套筒外总重1kg±5kg。
7、振荡器(如采用人工振荡时无此设备):可以使试筒产生横向直线往复运动。
振幅20.3±0.1cm,运动周期180±2次/min。
8、天平:称量1kg,感量1g。
9、烘箱:能使温度控制在105±5℃。
10、秒表。
11、广口漏斗(塑料制):口的直径100mm左右。
12、一把长500mm的钢板尺,刻度精确到1mm。
13、一个筛孔4.75mm(圆孔为5mm)筛和筛底。
14、一个刮刀和一把勺子。
15、温度计。
16、其他:1升量筒、2升烧杯、能装125毫升浓度的密封容器、刷子、盘子、小铝合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细集料砂当量试验作业指导书
1目的与适用范围
1.1本方法适用于测定天然砂、人工砂、石屑等各种细集料中所含的粘性土或杂质的含量,以评定集料的洁净程度。
砂当量用SE表示。
1.2本方法适用于公称最大粒径不超过4.75㎜的集料。
2仪具与材料
(1)仪具
①透明圆柱形试筒:如图T0334-1,透明塑料制,外径40㎜±0.5㎜,内径32㎜±0.25㎜.高度420㎜±0.25㎜。
在距试筒底部100㎜、380㎜处刻划刻度线,试筒口配有橡胶瓶口塞。
③冲洗管:如图T0334-2,由一根弯曲的硬管组成,不锈钢或冷锻钢制,其外径为6㎜±0.5㎜,内径为4㎜±0.2㎜。
管的上部有一个开关,下部有一个不锈钢两侧带孔尖头,孔径为1㎜±0.1㎜。
图T0334-1透明圆柱试筒(尺寸单位:㎜) 图T0334-2
冲洗管(尺寸单位:㎜)
③透明玻璃或塑料桶:容积5L,有一根虹吸管放置桶中,桶底面高出工作台约1m。
④橡胶管(或塑料管):长约1.5m,内径约5㎜,同冲洗管联在一起吸液用,配有金属夹,以控制冲洗液流量。
⑤配重活塞:如图T 0334-3,由长440㎜±0.25㎜的杆、直径25㎜±0.1㎜的底座(下面平坦、光滑,垂直杆轴)、套筒和配重组成。
且在活塞上有三个横向螺丝可保持活塞在试
筒中间,并使活塞与试筒之间有一条小缝隙。
图7 0334-3 配重活塞(尺寸单位:mm)
套筒为黄铜或不锈钢制,厚10㎜±0.1㎜,大小适合试筒并且引导活塞杆,能标记筒中活塞下沉的位置。
套筒上有一个螺钉用以固定活塞杆。
配重为1㎏±5g。
⑥机械振荡器:可以使试筒产生横向的直线运动振荡,振幅203㎜±1.0㎜,频率180次/min±2次/min。
⑦天平:称量1㎏,感量不大于0.1g。
⑧烘箱:能使温度控制在105℃±5℃。
⑨秒表。
⑩标准筛:筛孔为4.75㎜。
○11温度计。
○12广口漏斗:玻璃或塑料制,口的直径100㎜左右。
○13钢板尺:长50㎝,刻度1㎜。
○14其它:量筒(500mL),烧杯(1L),塑料桶(5L)、烧杯、刷子、盘子、刮刀、勺子等。
(2)试剂
①无水氯化钙(CaCl2):分析纯,含量96%以上,分子量110.99,纯品为无色立方结晶,在水中溶解度大,溶解时放出大量热,它的水溶液呈微酸性,具有一定的腐蚀性。
②丙三醇(C3H8O3):又称甘油,分析纯,含量98%以上.分子量92.09。
③甲醛(HCHO):分析纯.含量36%以上,分子量30.03。
④洁净水或纯净水。
3试验准备
3.1试样制备
3.1.1将样品通过孔径
4.75㎜筛,去掉筛上的粗颗粒部分,试样数量不少于1000g。
如样品过分干燥,可在筛分之前加少量水分润湿(含水率约为3%左右),用包橡胶的小锤打碎土块,然后再过筛,以防止将土块作为粗颗粒筛除。
当粗颗粒部分被在筛分时不能分离的杂质裹覆时,应将筛上部分的粗集料进行清洗,并回收其中的细粒放入试样中。
注:在配制稀浆封层及微表处混合料时,4.75㎜部分经常是由两种以上的集料混合而成,如由3㎜~5㎜和3㎜以下
石屑混合,或由石屑与天然砂混合组成时,可分别对每种集料按本方法测定定其砂当量,然后按组成比例计算合成的砂当量。
为减少工作量,通常做法是将样品按配比混合组成后用4.75㎜过筛,测定集料混合料的砂当量,以鉴定材料是否合格。
3.1.2按T 0332的方法测定试样含水率,试验用的样品,在测定含水率和取样试验期间不要丢失水分。
由于试样是加水湿润过的,对试样含水率应接现行含水率测定方法进行,含水率以两次测定的平均值计,准确至0.1%。
经过含水率测定的试样不得用于试验。
3.1.3称取试样的湿重
根据测定的含水率按式(T0334-1)计算相当于120g干燥试样的样晶湿重.准确至O.1g。
⨯+ω(T0334-1)m1=120(100)
100
式中:ω——集料试样的含水率(%):
m1——相当于干燥试样120g时的潮湿试样的质量(g)。
3.2配制冲洗液
3.2.1根据需要确定冲洗液的数量,通常一次配制5L,约可进行10次试验。
如试验次数较少,可以按比例减少,但不宜少于2L,以减小试验误差。
冲洗液的浓度以每升冲洗液中的氯化钙、甘油、甲醛含量分别为2.79g、12.12g、0.34g 控制。
称取配制5L冲洗液的各种试剂的用量:氯化钙1
4.Og;甘油60.6g;甲醛1.7g。
3.2.2称取无水氯化钙1
4.Og放入烧杯中,加洁净水30mL,充分溶解,此时溶液温度会升高,待溶液冷却至室温,观察是否有不溶的杂质,若有杂质必须用滤纸将溶渡过滤,以除去不溶的杂质。
3.2.3然后倒入适量洁净水稀释,加入甘油60.6g,用玻璃棒搅拌均匀后再加入甲醛1.7g,用玻璃棒搅拌均匀后全部倒入1L量筒中,并用少量洁净水分别对盛过3种试剂的器皿洗涤3次,每次洗涤的水均放入量筒中,最后加入洁净水至1L刻度线。
3.2.4将配制的1L溶液倒入塑料桶或其它容器中,再加
入4L洁净水或纯净水稀释至5L±0.005L。
该冲洗浓的使用期限不得超过2周.超过2周后必须废弃,其工作温度为22℃±3℃。
注:有条件时,可向专门机构购买高浓度的冲洗液,按照要求稀释后使用。
4试验步骤
4.1用冲洗管将冲洗液加入试筒,直到最下面的100㎜刻度处(约需80mL试验用冲洗液)。
4.2把相当于120g±1g干料重的湿样用漏斗仔细地倒入竖立的试筒中。
4.3用手掌反复敲打试筒下部,以除
去气泡,并使试样尽快润湿,然后放置
10min。
4.4在试样静止10min±1min后,在试
筒上塞上橡胶
塞堵住试筒.用手将试筒横向水平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