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与劳动者(教案)

企业与劳动者(教案)
企业与劳动者(教案)

教学过程

一、课堂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生产与经济制度的相关知识,我们了解到了我们国家的经济制度以及生活中我们经常见到的一些其他所有制经济的发展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极大便利。那么这一节课我们开始我们学习作为最主要的经济生活的参与者——企业与劳动者的相关知识,了解我们所见到的许多大型企业为什么会取得现在的辉煌成就,作为劳动者而言又该如何适应现在的经济形势。

二、复习预习

大家一起来跟我回忆下上节课生产与经济制度一课的相关知识点有哪些:

1、了解企业的含义、公司的含义、类型和组织机构

2、理解公司经营成功的主要因素

3、了解企业兼并与企业破产的原因及意义

4、了解劳动与就业的意义

5、树立正确的择业观

6、懂得应依法维护劳动者的权益。

三、知识讲解

考点1 公司的经营

1、公司的类型

(1)企业的含义、作用

在市场经济活动中,有许多参加者,例:企业、个人、行政事业单位等,其中,企业是市场经济活动的主要参加者,是国民经济的细胞。它是以营利为目的的而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向社会提供商品或服务的经济组织。人们消费的商品和服务,主要是由企业生产经营的。

在我国,国有企业、集体企业、私营企业和外资企业等共同构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其中,国有企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无论哪种企业,都有一定的企业组织形式。公司制是现代企业主要的典型的组织形式。

(2)公司与公司制

①公司的含义、特点、

公司的基本特征是由法定数额的股东组成,是一种以营利为目的的经济组织,而不是国家机关或社会团体。

②分类及其异同:我国法定的公司形式—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二者最大的区别是前者可以向社会公开募股集资,后者不向社会公众发行股票。

有限责任公司,是由两个以上五十个以下股东共同出资设立,股东以其出资额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公司以其全部资产对公司的债务承担责任的企业法人。

股份有限公司,是由一定人数的股东发起设立,全部资本分为等额股份,股东以其所持股份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公司以其全部资产对公司的债务承担责任的企业法人。

无论是有限责任公司,还是股份有限公司,都是依法成立的企业法人;股东都负有限责任;公司均以其全部资产对债务承担责任。公司组织机构均为决策机构、执行机构和监督机构三部分;公司均有名称、章程等。同时,两种公司又存在明显的区别。参看教材P38表格。

③公司的组织机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及职能

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的组织机构基本都有三部分组成:决策机构、执行机构和监督机构。其中股东大会及其选出的董事会是公司的决策机构,处理公司重大经营管理事宜。总经理及其助手组成公司的执行机构,负责公司的日常经营。监事会是公司的监督机构,对董事会和经理的工作进行监督。这些机构之间权责明确、互相制衡,可以有效提高公司的运行效率和管理的科学性。

④公司制:

公司是依法设立的,全部资本由股东共同出资,并由股份形式构成的,以营利为目的企业法人。成立公司,必须按照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的规定,办理一定的登记手续,取得法律上的承认。公司的生命是法律赋予的。

地位——公司制是现代企业主要的典型的组织形式。

公司的组织机构通常由三个部分组成:决策机构、执行机构和监督机构。其中股东大会及其选出的董事会是公司的决策机构,处理公司重大经营管理事宜。总经理及其助手组成公司的执行机构,负责公司的日常经营。监事会是公司的监督机构,对董事会和经理工作进行监督。

【注意】

法人与自然人的区别:自然人是以生命为存在特征的个人,而法人是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组织,是社会组织在法律上的人格化。

优点——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是公司制的核心。公司制具有独立法人地位、有限责任制度和科学管理结构等优点。

作用:①这是市场经济中国家大中型企业普遍采取的企业组织形式,有利于筹集资本,扩大生产规模;②采用公司制形式,有利于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有利于提高资本的使用效率和企业的经营管理焕发活力、增强了竞争力,更好地发挥在市场竞争中的主导作用;③有利于按国际惯例参与国际市场的合作与竞争。

除去公司制企业外,我国还存在大量的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即:国有独资公司、

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

考点2公司的经营与发展

1、公司经营的含义、目的——利润。

公司的经营就是指公司为向社会提供产品和服务并获取利润而进行的所有活动的总称。公司经营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公司的命运,公司经营的目的就是利润。

(1)公司经营成功的主要因素

决定因素:

①公司要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所谓企业经营战略,是在分析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的基础上,为在竞争中求生存和发展而做出的总体的、长远的谋划与对策。

②公司要依靠技术进步、科学管理等手段,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

在公司经营中要依靠科技进步和管理手段,形成自己公司的竞争优势。这是现代企业发展最重要的方法和途径,也是提高我国整体科技竞争力和国民经济整体素质的主要途径。科技与管理密不可分,管理本身就是一种科学,同时,提高管理水平也要依靠先进的科技手段。

③公司要诚信经营,树立良好的信誉和企业形象。(注意:信誉和形象是企业的无形资产)。

企业的信誉和形象对企业的生存竞争至关重要,是企业的无形资产,是公司经营成败的重要因素。企业的信誉和形象集中体现在产品和服务的质量上。创立名牌产品,实行优质服务,是企业信誉和形象的表现,也是企业开展正当竞争的主要手段。

其他因素:

转变增长方式,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实行兼并与破产,提高经营者的素质和劳动者的素质。

2、企业的兼并、联合、破产及其意义

(1)企业兼并,就是经营管理好的,经济效益好的优势企业,吞并那些经营不善、企业效益差的企业。兼并,可以扩大优势企业的规模,增强优势企业的实力,把劣势转化为优势,提高企业和整个社会的资源利用效率,有利于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

(2)“强强联合”,指企业之间为增强市场竞争力、获取更大经济效益,而实行的合营或合并。它可以优势互补,优化资源配置,降低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市场占有率,从而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3)企业破产指对长期亏损、资不抵债而又扭亏无望的企业,按法定程序实施破产结算的经济现象。实行企业破产制度,有利于强化企业的风险意识,促使企业改善经营管理,提高企业竞争力。通过企业破产,淘汰落后企业,有利于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

考点3新时代的劳动者

1、劳动和就业

(1)劳动光荣

人类的财富,是劳动、生产工具、劳动对象这三种基本要素共同作用的产物,其中,劳动是决定性力量。劳动创造文明,创造了财富,促进人的发展,推动历史前进。广大劳动者在不同的行业和部门,从事着不同的具体活动。虽然分工不同,但地位是平等的,都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了贡献,光荣属于劳动者。

(2)我国的就业形势

我国的劳动力人口比较多,而生产力水平比较低,劳动力素质也比较低,并且,劳动力市场不完善,就业信息传递系统不畅通,这些就导致了我国的就业问题比较严重,

(3)就业的意义

首先,就业是民生之本,是劳动者谋生的重要手段。劳动者的就业有利于实现其自身价值,丰富精神生活,提高人的境界,从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其次,就业对整个社会生产和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就业能使劳动力和生产资料相结合,特别是劳动力和生产资料合理配置下的劳动就业,使劳动生产率大大提高,从而促进积极的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4)就业的途径:

党和政府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加强引导,完善市场就业机制,扩大就业规模,改善就业结构。同时,劳动者要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靠自己的双手开拓新的生活,展现平凡而伟大的社会主义劳动者的风采。

①根本上,要大力发展经济,努力增加就业岗位,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促进各类经济共同发展,特别是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②党和政府: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把扩大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努力改善劳动就业和自主创业的环境。

③作为劳动者,应该树立正确的择业就业观念,积极就业。

首先,要树立自主择业观。根据自己的爱好、特长和条件自主选择职业,这样能更好的发挥自己的优势,调动个人的积极性。

其次,要树立竞争就业观。市场经济就是竞争经济,在市场的竞争中,只有劳动技能高、敬业精神强的人才能有更多的就业机会。因此,要好好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职业技能和素质,改变观念,积极去应对竞争。

再次,树立职业平等观。各行各业的劳动者都是财富的创造者,都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了应有的贡献,所以职业虽有行业差别,但无高低贵贱之分,只要能脚踏实地、兢兢业业,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同样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最后,树立多种方式就业观。现代市场经济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导致就业形式多样化,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和渠道选择职业,实现就业。

考点4 依法维护劳动者的权益

1、我国劳动者享有的权利

我国劳动者享有的权利包括: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休息、休假的权利;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权利;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的权利;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以及法律规定的其他权利。

2、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

为什么?

(1)实现和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

(2)劳动者享有的各项权利,是保障劳动者主人翁地位的前提,是充分调动和发挥劳动者的积极性、创造性的保证。

怎么做?

(1)基础。劳动者享受权利,是以履行劳动者义务为前提的。因此,自觉地履行劳动者的义务,是获得权利、维护权益的基础。

(2)依据。我国实行劳动合同制度,依法签订劳动合同,是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重要依据。

怎样维护(途径)?

(1)国家: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规,加强执法和监督检查力度;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加强宣传,做好舆论宣传工作,提高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的法律意识。

(2)用人单位:自觉增强法制意识和道德素质,自觉遵守劳动法,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3)劳动者:要增强权利意识和法律意识,当权益受到侵害时,以合法的手段、法定的程序维护合法权益,切勿违法。可以通过投诉、协商、申请调解、申请仲裁、向法院起诉等途径加以维护。

四、例题精析

【例题1】实现和维护劳动者权益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劳动者获得权利、维护权益的基础是A.依法签订劳动合同B.保障劳动者主人翁地位

C.建立和谐的劳动关系D.自觉履行劳动者的义务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的关系,考查学生理解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权利的实现要求义务的履行,故劳动者要获得权利、维护权益必须自觉履行应尽的义务,故D项符合题意;其余各项均不符合题意。

【例题2】近期,福建省对从事个体经营且符合条件的高校毕业生给予免收行政事业性收费、税收优惠、小额担贷款和贴息等政策扶持。这表明

A.实现就业必须通过市场竞争B.高校毕业生应树立平等就业观

C.政府鼓励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D.选择职业只能根据个人兴趣专长

【答案】 C

【解析】题干强调了国家对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扶持,行为主体是国家,据此可以排除A项;B项说法不符合题意;D项说法过分强调了个人的兴趣爱好是错误的。做好本题要把劳动者应该树立的择业观念区分开。

【例题3】海尔集团在海外争创全球化品牌的同时,在国内抢抓“家电下乡”机遇,实施了“即需即供”的商业模式,建立了“销售到村”的营销网、“送货到门”的物流网、“服务到家”的服务网。目前,海尔集团“家电下乡”产品销量在全国已占到了43%的市场份额。海尔集团能取得上述业绩主要在于

A.制定了正确的经营战略

B.依靠科技进步,增强竞争力

C.积极承担企业的社会责任

D.诚信经营,树立良好企业形象

企业和劳动者 教学设计详案

第五课企业和劳动者 第一框《公司的经营》教学设计详案 一、教材分析 本框“公司的经营”包括两目:公司的类型;公司的经营与发展。在第一目,教材首先介绍什么是公司及公司的基本特征,然后重点分析公司的两种基本形式——有限责任公司及股份有限公司,对它们之间的区别及共同之处,教材一一作了简明扼要的阐述。最后,教材对公司的组织机构进行了分析。第二目中,教材主要介绍了两个问题:公司成功经营的因素和企业的兼并、破产。其中公司成功经营的因素这一问题是本节课的重点以及核心、灵魂所在。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识记企业的含义和基本分类;公司的基本特征和分类;自然人和法人的区别;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的含义和特点;公司的组织机构;公司经营成功的主要因素;企业兼并、联合、破产的含义。 2、理解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的区别和联系;公司制的优点,以及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意义;企业兼并、联合、破产的意义。 3、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如何依法设立一个公司;我国国有企业改革为什么以建立公司制为目标。 (二)能力目标 本框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参与经济生活的实践能力 在学习经营公司时,通过相关知识的介绍,让学生了解如何创办公司、如何经营公司,从而提高学生将来的创业能力。使学生能分析不同公司类型的特点,学会在不同条件下进行选择。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培养学生国家观念,使学生认识到,创办公司、积极创业有利于国家生产力的发展。 2、使学生深切认识,锐意进取、诚实守信,合法经营、积极创业在现代经济生活中的价值。 3、增强学生依法设立公司、依法经营等法律意识。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公司制企业 2、公司的经营 难点:正确认识企业的兼并和破产 四、学情分析 高一学生在平时的生活和学习中积累了一定的经济生活知识,具备了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能够通过经济现象形成一定的规律性的知识,但是还无法自主自觉地将这些规律性的认识上升到一定高度。对企业、公司、公司经营成功与企业的兼并和破产等有关知识有了解,但不全面,有待于进一步深化。因此,在教学时,可以由浅入深,由学生感兴趣、较熟悉或比较简单的事例谈起、逐步推动教学环节的展开和学生探究活动的落实;同时要注意由点到面,分析和发现知识点间的横向联系,教会学生及时、正确地运用所学知识去联系、分析社会热点问题并适当地提出一些符合高中学生自身特点的具有一定可操作性的解决问题的设想和方案。 五、教学方法 本框教学应该注意加强事例论证,教师可选用最新的相关经济报道、引用鲜活的数据证明教学内容。也可以鼓励学生课下搜集相关资料,并引入课堂讨论 六、课前准备 1.学生的学习准备:预习阅读“公司的类型、公司的经营与发展”,初步把握二者的基本内容。

第五课 企业与劳动者

第五课企业与劳动者 (对应学生用书第260~261页) 编者选题表 知识点题号难易度现代企业的组织形式、 公司的类型和组织形式 1 中 公司经营与公司发展 2、3、4、 5、13、14 中、中、中、易、中、难 企业兼并与企业破产 6 中 劳动与就业、劳动光荣7、8、9、13、14 中、中、 易、中、难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10、11 易维护劳动者权益12 中 一、选择题 1.老李按相关法律和政策的要求,个人注册了一家有限责任公司。但由于经营不善,负债累累。当债主向他索债时,他却以自己承担有限责任为由,拒绝偿还超过了出资额限度的债务。下列评价正确的是( )

①由于老李的公司是一人有限责任公司,老李只能承担无限责任②老李如能证明公司财产独立于自己的财产,则承担有限责任③老李滥用股东权利,应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责任④老李如不能证明公司财产独立于自己的财产,则应承担连带责任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解析:B 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以其认缴的出资额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①错误;一人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不能证明公司财产独立于股东自己的财产的,要承担连带责任,如能证明公司财产独立于自己的财产,则承担有限责任,②④符合题意;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东滥用股东权利,应承担连带责任,③不符合题意。 2.“精准营销”就是在精准定位的基础上,依托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建立个性化的顾客沟通服务体系,实现企业可度量的低成本扩张之路。据此可知,要实现这一营销方式,企业应该( ) ①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②加强与客户沟通,了解客户真正需求③降低成本,增加获利空间④掌握信息,有序安排生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C “精准营销”是一种营销方式,是在充分了解顾客信息的基础上,针对客户喜好,有针对性地进行产品营销,这需要企业加强与客户沟通,了解客户真正需求,掌握信息,有序安排生产,②④符合题意;“精准营销”是在掌握一定的顾客信息、市场信息后,将直复营销与数据库营销结合起来的营销新趋势,不是生产方式的变革,所以改进

生产 劳动与经营知识点归纳

高一期中复习资料第二单元生产、劳动与经营 第四课生产与经济制度 ★一、生产与消费的辩证关系 1.生产决定消费。 ①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消费什么)②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如何消费) ③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消费效果如何)④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想不想消费) 2.消费对生产有重要的反作用,消费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生产发展。 ①消费是生产的目的。只有生产出来的产品被消费了,这种产品的生产过程才算最终完成。 ②消费所形成的新的需要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着导向作用。 ③消费是生产的动力。一个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往往能带动一个产业的出现和成长。 ④消费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能提高劳动力的质量,提高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 二、社会再生产 社会再生产包括生产(决定)、分配和交换(桥梁和纽带)、消费(最终目的和动力)四个环节。 三、大力发展生产力 1.为什么要大力发展生产力? (1)理论依据:生产决定消费,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2)现实依据: ①为了解决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必须坚持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②发展,对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决定性意义; ③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2.如何大力发展生产力? ①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 ②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 ③加快科学技术的发展,大力推动科技进步和创新(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 ④全面深化改革。 ★全面认识改革 ①改革的内容:生产关系中与生产力不相适应的部分,上层建筑中与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部分。(注意:不是根本制度的改变) ②改革的性质: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③改革的作用:完善社会主义各项制度,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充满生机与活力。 四、公有制为主体 1.公有制经济的地位:我国国民经济中处于主体地位;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经济特征,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2.公有制经济的内容:包括国有经济、集体经济以及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

高一政治《企业与劳动者》教学设计

第五课企业与劳动者 第一节企业的类型 教案 (节选自高中思想政治教育《经济生活》) 一、教育教学目标和方法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公司概念;理解我国两种基本的公司形式。提高学生的比较能力、分析与综合的能力。 2、、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认识了解现代市场经济中最具有影响的公司制形式、类型以及经营的方式,结合教材内容了解我国国有企业改革和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等内容,提高学生对社会主义经济优越性的认识,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以及为祖国的“四化”建设服务的热情 【教学方法】 分析教学法和问题教学法相结合,在知识点讲解完后通过做题讨论来加深同学对于知识点的识记。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二、教学内容分析 【教学过程】 教师导入新课:利用一段有关百度总裁李彦宏的视频,然后提问学生:李彦宏为什么能够获得如此巨额的财富,他是以什么为媒介为人们提供服务,从人们手里赚取利润的呢?——百度集团。 百度作为一家股份有限公司,它是怎样进行运作从而赚取如此巨额的资本,又是怎样的一种公司制度呢? 为解决这些问题我们来学习第六课。 第六课企业与劳动者(板书) 第一框公司的类型(板书) 1、企业的定义(板书) (1)分析企业的含义及作用(板书):企业是以盈利为目的而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向社会提供商品或服务的经济组织;企业是市场经济活动的主要参加者,是国民经济的细胞,人们消费的商品和服务,主要是由企业提供的。 (2)分析我国现有的企业类型(板书):国有企业、集体企业、私营企业以

及混合所有制企业,共同构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 为了巩固学生对企业概念的认识,给同学做一道题 请判断,下面哪些是属于企业? A、沈阳市人民政府 B、沈阳市第二中学 C、中国人民银行 D、 中国建设银行E、中国人寿保险公司F、南方旅行社 G、好再来小吃馆H、白沙文学社I、苏宁电器 J、上海大众股份有限公司 正确答案:D E F I J 收获:企业有各种各样的组织形式 企业有各种各样的组织形式,而公司制是现代企业主要的典型的组织形式,下面主要来分析一下公司的含义: 2、公司的定义(板书) 公司是依法设立的,全部资产由股东出资,以营利为目的的企业法人 (1)公司是依法设立的:根据我国的公司法、经济法等法律 (2)公司有法定数额股东组成,股东的在公司的权利和义务:权利,依法享有资产收益、参与重大决策、选择管理者;义务:遵守法律、行政法规,遵守社会公德、商业道德,诚实守信,接受政府和社会公众的监督,承担社会责任为了更好的了解股东,通过一个习题来加深同学的理解 股票是股份公司发给股东的入股凭证,是股东取得股息的有价证券。这意味() A、股民购买了某企业的股票,就成为了该企业的股东 B、股民购买了企业股票,就可以稳定的获取股息 C、股票可以到股市上进行交易 D、股东对股份公司承担无限责任 答案:A (3)公司是以营利为目的的企业法人:①任何公司的开办都是以营利为目的,不存在 不以营利为目的的公司;②法人,是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组织,是社会组织在法律上的人格化③成为法人具备的条件:依法成立,有必要的经费,由自己的名称、组织机构和场所,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 做题巩固: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法人的是 ( ) ①学校②医院③中学生④个体经营者 ⑤股份有限公司⑥中国人民保险公司 ⑦中国消费者协会 A.①②③④ B.③④

德育(第二册)§2-3 了解税收与劳动者的权利义务教案

编号:HX/JW—JL—13(09) 保存期限:五年 福建省技工学校教案(主页) 学校: 课程名称: 德育 (第二册) 教师: 章节内容§2-3 了解税收与劳动者的权利义务审批意见:授课班级 授课日期 目的要求1、明白税收的含义及其特征; 2、了解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 难点重点税收的特征以及违反税法的一些行为;劳动者的权利、义务; 权利遭受侵害时,维权途径 仪器教具 作业练习 教学内容和过程方法和指导导入新课: 据《生活时报》报道,顾客在购买商品付款后,得到 一张购物小票是件非常简单的事,而这张普普通通的购 物小票,也能为国家创造上万元的税收。北京西单商 场、蓝岛、城乡等商场使用的这种小票将传统的交给顾 客保存的第三联改成了一张商品质量信誉卡,正面印 有“商品质量信誉卡”的字样,反而则刊登产品广告,这 种购物小票不仅受到广大消费者和广告企业的好评,也 为广告公司带来了70多万元的收入,为国家上缴地方税 4万余元,成为地方税收的一个新增长点。学生讨论: 为什么这种购物小票不仅受到广大消费者和广告企业的 好评?教师总结:这种购物小票,不仅给公司带来了收 入,也增加了地方的税收收入。同学们,你们了解税收 吗?今天,我们一起来了解税收。 新课讲授: 一、税收的含义及其特征 1、税收含义:为了满足公共需要,凭借政治权利依 法无偿取得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 学生讨论:马路、路灯、医院、学校等等,这些都

属于公共物品。那么国家是怎样保证这些公共物品正常 运转的?这些经费又是从何而来? 教师总结:国家通过设立机构、人员来对这些公共 物品进行管理,从而保证人民的正常生活,而经费就是 国家对单位和个人进行征税而来。(使学生进一步明白 税收的含义) 2、税收的特征 (1)强制性:国家凭借政治权利强制征税。 事例:新华社北京9月29日电,1989年因偷税曾被税 务机关行政处罚过的歌唱演员毛阿敏、又因1994至1996 年其间再度偷税,被税务机关立案查处,该案近日基本 调查终结,毛阿敏偷税案水落石出,毛阿敏偷税27.11万 元,税务机关对毛阿敏处以3倍的罚款。 学生讨论:为什么毛阿敏被罚3倍罚款? 教师总结:税收是国家凭借政治权利强制征税的, 纳税人必须依法纳税。任何人不得偷税漏税。 (2)无偿性:国家取得税收收入,既不需要返还给 纳税人,也不需要对纳税人直接付出任何代价。 (3)固定性:国家在征税之前以法律的形式,预先 规定了征税的对象和税率,不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不 问题导入法能随意改变。 学生讨论:三个特征之间有关系吗?国家可以随意征 税吗? 三者之间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税收的无偿性要求 它具有强制性,税收的无偿性和强制性又决定了它必须 具有固定性。 二、依法纳税 1、纳税人与负税人 (1)纳税人:指税法规定的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单 位和个人。 (2)负税人:最终承担税款的单位和个人。 案例:某超市从电器生产厂购进一批电器。增值税 发票显示,电器的增值税为8500元。超市将电器销售给 消费者,超市缴纳的增值税为3400元。 ·学生讨论:谁是电器生产的增值税纳税人?谁是负 税人?答:(电器生产的增值税纳税人是电器厂, 消费者是纳税人)

劳动法知识点整理

劳动法 一、题型 (一)辨析题(单选)2*10 (二)名词解释5*4 (三)论述题10*1+20*1 (四)案例分析15*2 二、重点(按章节整理) 第一章: 一、我国劳动法的概念(《劳动法》中的是狭义的概念) (1)狭义劳动法的概念 狭义的劳动法,是指由国家最高权利机关颁布的,调整劳动关系以及与劳动关系有密切联系的其他关系的综合性法律。 (2)广义劳动法的概念 广义的劳动法,是指调整劳动关系以及与劳动关系有密切联系的其他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二、劳动关系 (一)定义(《劳动法》中的是狭义的概念) 1、广义: 劳动关系,是指人们在从事劳动的过程中发生的一切社会关系。 2、狭义(劳动法): 劳动关系,是指在实现劳动过程中,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发生的社会关系。(二)特征(答论述和案例分析记得补充) 1、与劳动(过程)有直接联系。 2、劳动关系的当事人,一方是劳动者,另一方是提供生产资料的用人单位 3、用人单位录用了劳动者,产生了隶属关系。 4、职业性、有偿性劳动而发生的关系。 (三)劳动关系与劳务关系的区别(答论述和案例分析记得补充) 1、主体不同 2、用工双方的关系不同 3、报酬支付形式不同 4、法律的适用不同 5、两者产生的依据不同 6、关系的稳定性不同

第三章: 一、劳动者的基本劳动权利 (一)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 (二)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 (三)享有休息休假的权利 (四)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 (五)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权利 (六)享有社会保险和福利的权利 (七)享有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 (八)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劳动权利 简单来说: 1、劳动权:(首要地位) 2、劳动报酬权包括:(1)报酬协商权(2)报酬请求权(3)报酬支配权。 3、劳动保护权——休息权 4、接受职业技能培训权 5、生活保障权 6、结社权:——与集体协商权 7、合法权益保护权 第四章: 一、劳动法律关系的含义 劳动法律关系,是指劳动法律规范在调整劳动关系过程中形成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 二、劳动法律关系的特征:(答论述和案例分析记得补充) (一)主体双方具有平等性和隶属性 (二)以劳动关系和劳动法律法规为前提的社会关系 (三)是一种双务关系,即用人单位和劳动者既是权利主体又是义务主体,互为对价关系(四)以国家意志为主导、当事人意志为主体 三、劳动法律关系与劳动关系的联系与区别 (一)劳动法律关系与劳动关系的联系: 1、劳动关系是劳动法律关系产生的基础,劳动法法律关系是劳动关系在法律上的表现形式。 2、现实中的劳动关系只有取得劳动法律关系的形式,其运行过程才有法律的保障。 (二)劳动法律关系与劳动关系的区别:(答论述和案例分析记得补充)书本P55 1、范畴不同 2、形成前提条件不同 3、内容和效力不同 4、体现的意志不同 5、范围不同: 四、劳动者劳动权利能力和劳动行为能力与民事权利能力及民事行为能力的区别: (1)劳动者的劳动权利能力和劳动行为能力同时产生、同时消灭(16周岁开始、退休终止);而公民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则是可分割的。(民事权利能力:出生开始,死亡结束;民事行为能力:18周岁开始,死亡结束) (2)劳动者的劳动权利能力和劳动行为能力必须由劳动者本人实现;而公民的民事权利能

高三政治:第五课 企业与劳动者复习教案

新修订高中阶段原创精品配套教材 第五课企业与劳动者复习教案教材定制 / 提高课堂效率 /内容可修改 Lesson 5: Review of lesson plans for enterprises and laborers 教师:风老师 风顺第二中学 编订:FoonShion教育

第五课企业与劳动者复习教案 第五课企业与劳动者 教学资源,完全免费,无须注册,天天更新!" type="#_x0000_t75">一、公司的经营1.公司的类型(1)企业是以①营利为目的而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向社会提供商品或服务的经济组织。在我国,②国有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发挥着主导作用。(2)公司是依法设立的,全部资本由股东共同出资,并由股份形式构成的,以营利为目的的③企业法人。公司的基本特征是由法定数额的股东组成。(3)我国法定公司形式有两种:即④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4)⑤公司制,是现代企业主要的典型的组织形式。公司制具有独立法人地位、⑥有限责任制度和科学管理结构等优点。许多国有企业通过规范的公司制改革,更好地发挥了在国民经济中的⑦主导作用。 教学资源,完全免费,无须注册,天天更新!" type="#_x0000_t75">2.公司的经营与发展公司经营的直接目的是⑧利润,一个公司能否经营成功,取决于很多因素。(1)首先,要制定正确的⑨经营策略。因此,必须把握市场动向,

捕捉市场信息,开发有市场前景的产品。(2)其次,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依靠⑩技术进步和科学管理等手段,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这是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胜的关键。(3)再次,要诚信经营,树立良好的信誉和企业形象。这种信誉和形象集中体现在产品和服务的质量上。创立名牌产品,实行优质服务,是企业信誉和形象的表现,也是企业开展正当竞争的主要手段。(4)企业兼并和企业破产有利于资源合理配置和国家经济发展。◆ 温馨提示科技水平、管理状况、经营战略是影响企业经营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但不是企业经营的全部因素。在企业经营实践中,多种因素影响企业的发展,企业的发展,还需要完善现代企业制度,适应和开发市场,树立创新意识和人才战略等。二、新时代的劳动者1.劳动和就业(1)劳动是劳动者脑力和体力的支出,是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创造活动。劳动是人类文明进步发展的源泉。在我们社会主义国家中,要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努力形成劳动光荣、知识崇高、人才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新风。 (2)就业是民生之本。就业具有重要意义:能够使得劳动力与生产资料相结合,生产出社会需要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能够使社会劳动力不断再生产,有利于劳动者实现其自身的社会价值,丰富精神生活,提高精神境界,从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当前就业形势严峻:我国人口总量和劳动力总量都比较大;劳动力素质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不完全适应;劳

第五课 企业与劳动者

第五课企业与劳动者 [课程要求] 1.企业的经营 2.新时代的劳动者 对应学生用书p20 企业与劳动者 错误! 一个区别: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 两个意义:劳动的意义、就业的意义 三个因素:企业经营成功的主要因素(经营战略、技术与管理、诚信) 四个观念:自主择业观、就业竞争观、职业平等观、多种方式就业观 考点一企业的经营 1.企业的地位、含义和责任 (1)企业是市场经济活动的主要参加者,是国民经济的细胞。 【提示】企业是最重要的市场主体,但不是唯一的市场主体。 (2)企业是以营利为目的而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向社会提供商品或服务的经济组织。 【提示】理解企业的内涵必须把握两点:一是企业生产经营的目的是“营利”,事业单位、慈善机构、其他非营利性机构等都不能算企业。二是企业通过生产经营活动可以向社会提供商品或服务。 (3)国有企业、集体企业、非公有制企业都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微观主体。其中,国有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发挥着主导作用,是推进国家现代化、保障人民共同利益的重要力量。 (4)企业开展生产经营活动,必须守法经营、公平竞争、诚信守约;承担社会责任,讲求社会效益。 2.公司的类型及组织形式 (1)公司制是企业的主要组织形式之一。 (2)公司是依法设立的,有独立的法人财产,以营利为目的的企业法人。公司以其全部财产对公司的债务承担责任。成立公司,必须按照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的规定,办理一定的

登记手续,取得法律上的承认。 (5)在公司中,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的规定,设立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开展党的活动。公司应当为党组织的活动提供必要条件。坚持党的领导,是国有企业的独特优势。国有企业要明确党组织在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中的法定地位,充分发挥党组领导核心作用、党委政治核心作用。 3.企业的经营与发展 企业的经营是指企业为向社会提供产品和服务并获取利润而进行的所有活动的总和。 企业经营的直接目的是利润。利润表现为企业的经营收入与生产经营成本之间的差额。只有保持一定的盈利,企业才能研发技术、更新设备、扩大规模,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为社会创造更多的财富。 一家企业能否经营成功,取决于很多因素: (1)企业要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这是企业经营的航标,但是正确的经营战略要出自有素质的决策群。他们必须能把握市场动向,引领市场先机,决定开发有市场前景的产品。 (2)企业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依靠技术进步、科学管理等手段,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这是现代企业发展最重要的方法和途径,也是提高我国整体科技竞争力与国民经济整体素质的主要途径。科技进步与科学管理是不可分的,提高管理水平也要依靠先进的科技手段。 (3)企业要诚信经营,承担社会责任,树立良好的信誉和企业形象。企业的信誉和形象作为一种无形资产是经过长期的努力形成的。它渗透在企业经营和管理的每个环节,通过产品和服务在市场上形成本企业的竞争优势。企业是否诚信经营,关系到企业成败。企业如果通过不正当手段谋取利益,不会真正取得成功,违法者还要受到法律的制裁。企业经营者要增强履行社会责任的荣誉感和使命感,参与公益慈善事业、精准扶贫行动等,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促进就业、关爱员工、依法纳税、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等方面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提示】公司是企业法人,企业法人不一定是公司。公司和其他企业法人的最主要区别:公司由法定数额的股东所组成。

高中政治:经济生活第五课企业与劳动者高考试题汇编练习及答案解析

高中政治:经济生活第五课企业与劳动者高考试题汇编练习及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 1.(09 江苏卷 9)实现和维护劳动者权益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劳动者获得权利、维护权益的基础是 A.依法签订劳动合同 B.保障劳动者主人翁地位 C.建立和谐的劳动关系 D.自觉履行劳动者的义务 2.(09 江苏卷 13)2009 年 2 月 28 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这部法律自 2009 年 6 月 1 目起施行。该法第三十八条规定:“食品、食品添加剂和食品相关产品的生产者,应当依照食品安全标准对所生产的食品、食品添加剂和食品相关产品进行检验,检验合格后方可出厂或者销售。”这一规定要求食品生产者必须 A.严格遵守市场规则 B.转变企业经营方式 C.明确企业经营战略 D.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3.(09 海南卷 3)2008 年在美国爆发的金融危机已严重影响到全球经济。在世界金融危机期间,一批依托科研机构进行技术研发的企业呈现逆势上扬的态势,新产品不断问世,企业的销售收入与利润也随之上升。这是因为①产品创新增强了企业竞争优势②产研联合实现了双方优势互补③新产品的新功能增大了其价值④科技产品的需求弹性小利润大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4.(09 海南卷 5)1980 年至 1990 年,我国 GDP 保持每年 9.5%的增长,就业人口年增长率为 4.3%,就业弹性(就业人口年增长率/GDP 年增长率)为 0.543。1991 年至 2000 年,就业弹性下降至 0.11。2001 年至 2008 年,就业弹性下降到不足 0.1。下列措施中能有效提高我国就业弹性的有①大力发展服务业②保持经济快速增长③支持中小企业发展④提高劳动者工资水平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5.(09 海南卷 6)某奶牛养殖大县的一百多农户自发成立“奶联社” ,将奶牛集中起来,由奶联社组织养牛能手对奶牛统一饲养、管理;每头牛作价 5000 元入股,固定分红,5 年返利 6000 元。入社后奶牛的饲养成本下降,奶牛的产量上升,奶价因原奶质量提高而上升。奶联社经营模式的成功之处在于①积极发展规模化经营②增加资金和物质投入③降低农户的经营风险④对奶价实施有效控制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6.(09 福建卷 26)近期,福建省对从事个体经营且符合条件的高校毕业生给予免收行政事业性收费、税收优惠、小额担贷款和贴息等政策扶持。这表明 A.实现就业必须通过市场竞争 B.高校毕业生应树立平等就业观C.政府鼓励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 D.选择职业只能根据个人兴趣专长 7.(09 天津卷 2)海尔集团在海外争创全球化品牌的同时,在国内抢抓“家电下乡”机遇,实施了“即需即供”的商业模式,建立了“销售到村”的营销网、 “送货到门”的物流网、“服务到家”的服务网。目前,海尔集团“家电下乡”产品销量在全国已占到了 43%的市场份额。海尔集团能取得上述业绩主要在于 A.制定了正确的经营战略 B.依靠科技进步,增强竞争力 C.积极承担企业的社会责任 D.诚信经营,树立良好企业形象 8.(08 全国Ⅰ卷 27)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倡导正当竞争,反对不正当竞争。下列企业行为中,属于不正当竞争的是①甲企业为了扩大销售,加大广告宣传力度,影响消费者购买行为②乙企业为了扩大市场份额,进行有奖销售,最高奖励现金 1 万元③丙企业通过捐建希望小学,提高了知名度,扩大了市场份额④丁企业为了稳定市场份额,联合行业内的其他企业达成价格协议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高中政治经济生活第二单元生产、劳动与经营第五课企业与劳动者知识点总结归纳概括

《经济生活》 第二单元生产、劳动与经营 第五课企业与劳动者 考点22: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b) (1)含义:公司是依法设立的,有独立的法人财产,以营利为目的的企业法人。 (2)我国的法定公司形式: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 (二者最主要的区别在于是否通过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本)

(3)一人有限公司的股东不能证明公司财产独立于股东自己的财产的,应当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责任。 (4)股东应当遵守法律法规和公司章程,依法行使股东权利,不得滥用股东权利。公司股东滥用公司法人独立地位和股东有限责任,逃避债务,严重损害公司债权人利益的,应当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责任。 (5)组织机构: A.决策机构:股东会或股东大会及董事会,负责处理公司重大经营管理事宜。董事会对股东会或股东大会负责。 B.执行机构:董事会聘用的经理组成公司的执行机构,负责组织实施公司的日常经营管理事宜。 C.监督机构:监事会,对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的工作进行监督。 考点23:企业的经营与发展(c) (1)公司经营成功的主要因素 ①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 ②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依靠技术进步、科学管理等手段,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 ③诚信经营,树立良好的信誉和企业形象。(企业的信誉和形象是企业的一种无形资产,它集中体现在产品和服务的质量上。公司是否诚信经营,关系到

企业成败。) (2)市场竞争中企业的兼并、破产现象及其意义 企业兼并:经营管理好、经济效益好的优势企业,兼并那些相对劣势的企业,可以扩大优势企业的规模,增强优势企业的实力,以优带劣,提高企业和整个社会的资源利用效率,有益于促进国家经济发展。 企业破产:指的是对那些长期亏损、资不抵债而又扭亏无望的企业,按照法定程序实施破产结算的经济现象。实行企业破产制度,有利于强化企业的风险意识,促使企业在破产的压力下改善经营管理,提高企业竞争力。通过企业破产,及时淘汰落后企业,有利于优胜劣汰和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 考点24:劳动和就业的意义(b) (1)劳动的意义:劳动是劳动者体力和脑力的支出,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活动。劳动是人类文明进步发展的源泉。 (2)就业的意义:就业是民生之本,对整个社会生产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就业使得劳动力与生产资料相结合,生产出社会所需要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劳动者通过就业取得报酬,从而获得生活来源,使社会劳动力能够不断再生产。同时,劳动者的就业,有利于其实现自身的社会价值,丰富精神生活,提高精神境界,从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3)劳动者的地位:劳动者是生产过程的主体,在生产力发展中起主导作用。考点25:正确的择业、就业、职业观(b) (1)树立自主择业观。(根据自己的兴趣、专长等,自主选择职业) (2)树立竞争就业观。(要努力学习,提高技能和素质,积极主动适应劳动力市场的需要) (3)树立职业平等观。(各种正当职业,没有高低贵贱之分,都能有所作为)

《企业与劳动者》教学反思与总结

《企业与劳动者》教学反思与总结 《企业与劳动者》教学反思与总结 《企业与劳动者》是高中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的第五课,本课在本书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企业与劳动者是生产的微观主体,本课教学主要指导学生通过透视在生产经营的作用,理解提高劳动者的素质,消除职业歧视,自觉主动地提高自身素质,但是对于高一的学生说,本课知识还比较陌生,因此依据新课程标准和学生年龄特征与知识特点我的教学设计主要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主导作用,但我的教学环节中存在许多不足,因此我对我本课的教学进行了如下几个方面的反思: 1 教学不足之处:①预设与足存在矛盾,我开课时让学生们讨论一个企业如何才能成功经营?但因为学生也是刚接触企业与公司这部分知识,大多数学生都不大了解,因此出现讨论不积极,回答也只停留在表面,以后我备课应多从学生年龄特征考虑,不应只停留在知识特点层面进行教学,②在学生回答问题后,缺少及时点评和升华知识,只停留在知识层面以后应多联系学生生活实际。③对知识点的讲授我缺少新颖的例子,比如我举的是,海尔成功经营的案例,这例子学生都熟知。 2教学的成功之处:①备课时,仔细分析课程目标,解

析本课重、难点,并在教授学生时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②我充分分析了学生主体地位,在教学中的作用,采用了小组合作探究法让学生积极踊跃回答问题,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③我考虑到学生对知识掌握水平不同,在提问时多给学生表现机会,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④课后带领学生复习和巩固,并精选了习题,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3 对本科教学的感受:虽然学生对本课企业与公司这部分知识比较陌生但大家的学习兴趣很高,对新的事物接受能力强。但由于某些知识点难以理解,光口头上讲授学生不易深理解并且学生对知识的接受程度也不同,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4改进措施:在以后的教学应多考虑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知识特点并结合思想政治学科新课程标准设计出更好的教学流程,再讲重、难点只是适应灵活运用教学方法,不能循规蹈矩,把抽象的知识形象具体化,生动的讲解给学生,提高学生兴趣与学习积极性,应创造性的开发教材,用新课程意识指导教学,做到用“教材教”既不是“教教材”。总之,要提高45分钟课堂教学,我们应该多思考,多准备,充分做到用教材,备学生,备教材,提高自身教学机智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2020届一轮复习人教A版第五课 企业与劳动者 教案

第五课企业与劳动者 1.生产的微观主体——企业:现代企业的组织形式;公司的类型;公司的组织形式;公司经营与公司发展;企业兼并与企业破产。 2.劳动者:劳动与就业;劳动光荣;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维护劳动者权益。 1.企业经营的直接目的是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2.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最大的区别是股票能不能公开上市。(×) 3.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的共同特征是有限与合股。(√) 4.就业是当前我国党和政府的工作中心。(×) 5.选择职业只能根据个人兴趣专长。(×) 6.目前我国实行政府安排就业和劳动者自主创业相结合的就业政策。(×) 1.下列选项中,能够反映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是() ①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②节能减排,减少污染,保护环境③加强企业管理,提高经济效益④采用新科

技,获取更多的利润 A.①②B.②④ C.②③D.③④ 答案 A 2.某人与几位朋友合作创办了一家有限责任公司。下列不符合设立有限责任公司规范的是() A.公司按出资比例行使表决权 B.公司资本划分为等额股份 C.公司财务不必向全社会公开 D.股份转让须征得其他股东同意 答案 B 3.王老吉牌饮料早期的广告词是“健康家庭,永远相伴”,缺乏个性的广告语没有让销售有多大起色。后来,生产企业提出了“怕上火,喝王老吉”的新广告语,卖点定位在“消火”,销量猛增。由此可见() A.成功的企业经营离不开正确的销售策略 B.优美的广告语是企业经营成败的决定性因素 C.企业经营过程中必须把消费者的利益放在首位 D.企业经营过程中必须注重企业信誉 答案 A 4.就业是最大的民生。解决就业问题,最根本的举措是() A.提高劳动者的职业技能 B.劳动者要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C.依法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D.大力发展经济,努力增加就业岗位 答案 D 5.“世界上只有没出息的人,没有没出息的工作。”这句话启示我们要树立() A.自主择业观B.竞争就业观 C.职业平等观D.自主创业观 答案 C 6.在劳动争议中,权益受侵害的经常是青年农民工、女工、私营企业职工,争议的内容经常是劳动工资无保证、超时劳动无报酬、社会保险无人管、劳动安全无保障,解决争议时经常是劳动者缺乏维权的依据。劳动者维护自己合法权益的保证是() A.履行劳动者义务B.依法签订劳动合同 C.权利意识和法律意识D.劳动者的主人翁地位 答案 B

新人教版企业和劳动者教案

新人教版企业和劳动者 教案 Revised as of 23 November 2020

《企业和劳动者》教案新课标人教版 全课概述 本课承接上一课“生产”,自然引出,生产主要是通过企业这一国民经济的细胞来进行。而公司制是现代企业最主要的组织形式。由此进入对公司的论述。而劳动者就是在企业和其他地方从事着劳动,创造着财富。因此,又相继讲述劳动者的有关知识。环环相扣、逻辑清晰。 本课分为2个框题 一、经营公司 二、新时代的劳动者 新课标基本要求 1、识别公司的不同类型,描述公司的经营表现与发展状况,阐述锐意进取、诚实守信在现代经济生活中的意义。 2、评析劳动者依法维护自身权益的案例;列举几种就业途径;树立诚实守信、合法经营的观念,树立正确的择业观。 新课程学习 经营公司 ★教育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识记企业的含义和基本分类;公司的基本特征和分类;自然人和法人的区别;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的含义和

特点;公司的组织机构;公司经营成功的主要因素;企业兼并、联合、破产的含义。 2、理解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的区别和联系;公司制的优点,以及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意义;企业兼并、联合、破产的意义。 3、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如何依法设立一个公司;我国国有企业改革为什么以建立公司制为目标。 (二)能力目标 本框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参与经济生活的实践能力 在学习经营公司时,通过相关知识的介绍,让学生了解如何创办公司、如何经营公司,从而提高学生将来的创业能力。使学生能分析不同公司类型的特点,学会在不同条件下进行选择。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培养学生国家观念,使学生认识到,创办公司、积极创业有利于国家生产力的发展。 2、使学生深切认识,锐意进取、诚实守信,合法经营、积极创业在现代经济生活中的价值。 3、增强学生依法设立公司、依法经营等法律意识。 ★教学重点 1、公司制企业 2、公司的经营

常见的劳动法知识点

常见的劳动法知识点 1?劳动法,是指调整劳动关系以及与劳动关系密切联系的其他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劳动法》是劳动法律体系中的基本法,要使其规定的各项基本原则得到很好的贯彻,还须制定与之配套的系列单项法律和法规,从而形成完善的法律体系。在这系列单项法中,XX年1月1日施行的《劳动合同法》、《就业促进法》、XX年5月1日施行的《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发挥着重要作用。 (1)《劳动合同法》要规范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订立和履行劳动合同的行为,包含着有关劳动合同订立的法律规范,劳动合同的内容、形式,劳动合同的履行和变更的准则以及劳动合同的解除和终止等方面的规范,这些皆与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有着密切的关系。 (2)《劳动合同法》施行以来,社会有关方面对该法的一些规定在理解上存在分歧,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是否是“铁饭碗”、“终身制”;二是用人单位滥用劳务派遣用工形式是否会侵害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三是经济补偿和赔偿金是否同时适用。《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以下简称《实施条例》)重点针对《劳动合同法》中比较原则的规定和一些社会上存在误解的条款,作出具体的规定和必要的衔接,增强了《劳动合同法》的可操作性。 ①关于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厘清。《实施条例》将分

散在《劳动合同法》第36条、第37条、第38条中劳动者可以依法解除包括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在内的各种劳动合同的13种情形作了归纳,规定劳动者在用人单位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以欺诈胁迫等手段违背劳动者真实意思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以及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危及劳动者人身安全等情形下可以依法解除劳动合同。同样,《实施条例》将分散在《劳动合同法》第36条、第39条、第40条、第41条中用人单位可以依法解除包括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在内的各种劳动合同的14种情形作了归纳,规定用人单位在劳动者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严重违反用人单位规章制度、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后仍不能胜任工作以及企业转产等情形下可以依法与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 ②关于劳务派遣的特别规定。针对一些用人单位滥用劳务派遣用工形式,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的问题,《实施条例》对劳务派遣作了三个方面的具体规定: 第一,为了避免用工单位规避劳动合同法律义务,侵害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实施条例》规定,用工单位应当履行《劳动合同法》第62条规定的义务。这些义务包括支付加

第5课企业与劳动者—教案

第五课企业与劳动者 1.知识目标 ○了解企业的含义及其社会作用、地位。 ○了解公司的基本含义及设立公司的要求。 ○懂得公司经营必须遵守法律道德规范及承担社会责任。 ○了解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的含义。 ○理解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的共同点与不同点。 ○知道公司组织机构的基本构架并懂得它们各自承担的职能。 ○了解公司制的优点。 ○了解公司以外的其他企业组织形式。 ○了解公司经营的直接目的。 ○理解影响公司经营成功与否的基本因素。 ○理解企业兼并与破产的积极意义与作用。 ○懂得劳动的含义及其地位。 ○懂得就业的作用与意义。 ○了解我国当前的就业形势。 ○知道如何从政府及劳动者两个方面解决我国的就业问题。 ○理解当代劳动者应该树立的正确的择业就业观。 ○了解劳动者的基本权利。 ○知道政府在维护劳动者权益方面的巨大作用。 ○懂得劳动者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基本途径与方式。 2.能力目标 ○比较不同公司类型的特点的分析能力。 ○初步掌握创办、经营公司,就业与自主创业的基本技能。 ○正确看待公司兼并、破产的辩证思维能力。 ○正确认识我国就业形势的辩证思维能力。 ○依法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 ○增强依法经营、依法维权的法制观念。 ○增强诚实守信、科学管理的观念。 ○增强进取心和正当竞争的意识。 ○树立正确的就业与择业观念。 ○树立劳动光荣、劳动伟大、劳动平等的观念和热爱劳动人民的情感。 4.重点及难点 了解企业在市场经济和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了解我国法定的公司形式;比较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的异同;了解公司的组织机构;分析企业经营成功的因素;说明企业兼并或破产的原因及其作用;说明锐意进取、诚实守信的重要性; 列举几种就业途径和创业方式;树立诚实劳动、合法经营、积极创业的观念,确立正确的择业观。 分析就业对整个社会生产和社会发展的意义;列举就业途径和创业方式;辨析不同的择业观;了解我国维护劳动者合法权利的法律、法规和劳动合同制度;列举劳动者依法维权的途径;理解劳动者权利与义务的关系;评析劳动者依法维护自身权益的典型案例;

高一政治必修《企业与劳动者》知识点梳理

高一政治必修《企业与劳动者》知识点梳理 企业与劳动者 企业的含义:企业是市场经济活动的主要参加者,是国民经济的细胞。它是以营利为目的而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向社会提供商品或服务的经济组织。 在我国,国有企业、集体企业、私营企业以及混合所有制企业并存,共同构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其中,国有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发挥着主导作用。 企业组织形式: 公司制,是现代企业主要的典型的组织形式。 公司制具有独立法人地位、有限责任制度和科学管理结构等优点。 在我国,除公司外,还存在大量的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 公司,依法设立的,全部资本由股东共同出资,并由股份形式构成的,以营利为目的的企业法人。 两种法定公司形式: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 共同特征: “有限”:指股东仅以其认购的股份对公司债务负有有限清偿责任。在付出各自的股金后,他们就不再对公司的债务负责。

“合股”:由若干人共同集资来建立一个公司,这笔资金被分成股份。拥有股份的人叫股东,是公司的所有者。 不同点:课本P41表格 公司的组织机构 公司的组织机构通常由三部分组成:决策机构、执行机构、监督机构 这些机构之间权责明确,互相制衡,可以有效地提高公司的运行效率和管理的科学性,使公司的发展具有充分的活力。 公司经营如何才能取得发展 公司要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 公司要依靠技术进步、科学管理等手段,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 要诚信经营,树立良好的信誉和良好形象。 A、公司要诚信经营,树立良好的信誉和企业形象。企业形象是企业的产品、服务在社会中留下的印象,以及所受到的评价和认同。 B、企业的信誉和形象作为一种无形资产是企业所特有的,是经过长期的努力形成的。 c、它渗透在企业经营和管理的每一个环节,并随企业的发展不断延续和更新,最终通过产品和服务在市场上形成本企业的竞争优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