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史---二七革命烈士事迹观后感
武汉二七纪念馆观后感500字(通用14篇)

武汉二七纪念馆观后感500字武汉二七纪念馆观后感500字(通用14篇)看完一部经典作品以后,能够给我们不少启示,为此需要好好认真地写观后感。
你想知道观后感怎么写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武汉二七纪念馆观后感500字,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武汉二七纪念馆观后感500字篇1天空还淅淅沥沥的下着小雨,让我的心情还没进入烈士纪念馆就开始沉重起来,不由得想起他们那些感人的事迹。
我们在纪念馆一个解说员带领下参观了整个烈士纪念馆,让我感触很深,虽然硝烟和战火已经远离我们而去,但东北人们的抗日精神却将永久载入历史。
看到赵尚志烈士生前所使用过物品,再听听李兆麟、赵一曼等烈士的动人事迹,一股爱国生日祝福热情在我的内心澎湃起伏,接受这样一次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心灵得到了强烈的震撼和洗礼。
东北抗联在当时那样艰苦的条件下与装备精良的日军展开殊死搏斗,不仅体现出我们中国人“誓死不当亡国奴”的精神,更体现出一种及其强烈的爱国主义气节!除了对东北烈士们的震撼和敬佩,除了对日本鬼子的仇恨,我已经感觉不到任何情感了。
我不得不说这是对一个人灵魂的洗礼,对一个人精神上的升华。
在今天当我们看到一些少数极端份子企图破坏我们的和平环境时,我更加认识到:我们不一定非要到现场与那些极端分子作斗争,只要我们在自己的岗位上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就是最好的爱国行为。
让我们大家共同为我们的祖国创作价值,让我们万众一心,风雨同舟以我们极大爱国热情结成凝聚力团结在一起,让我们早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这次参观,不仅让我们重温了那段历史,还对我们进行了一次爱国主义教育,学习了革命烈士的精神。
作为一名护理工作者、一个中国人,我更应继承这种精神,在国家危难的时刻,牺牲自己的生命来换回祖国的复兴是值得的,我们之所以有今天美好的生活,都是由那些革命烈士用鲜血换来的。
我们不能忘记我们的历史,更要铭记那些为国献身的革命烈士。
对于,日军对我华夏儿女所犯下的种种罪行、对我华夏河山的重重践踏,这段历史我们可以原谅,但决不能忘记。
学习《二七革命精神》心得体会

学习《二七革命精神》心得体会《二七革命精神》是一本以中国近代史中的二七惨案为背景,以草根英雄活动为主线,讲述了一个小人物的伟大事迹的小说。
通过这本小说的阅读,我对二七革命精神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二七惨案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重大事件,它发生于1923年4月27日的南京。
抽丝剥茧,我们可以看到,二七惨案的起因是当时北洋政府对于国民党的镇压,是帝国主义势力和北洋政府傀儡的勾结,众多青年学生被杀害,中国革命因此受到了重大挫折。
这个事件引发了全国范围的强烈抗议和激烈斗争,形成了一道不可逆转的民族转折界线。
小说《二七革命精神》以一个名叫刘凝思的小人物为主角,通过他的视角,展现了当时受压迫的学生和知识分子为了国家民族的命运而奋斗的真实形象。
刘凝思是一个普通的学生,他没有显赫的家世,没有强大的背景,但他却有赤子之心,有为国家民族争取独立和发展的强烈愿望。
面对强权的压迫和恐吓,刘凝思选择了勇敢地站出来,带领同学们秘密组织起来,为反抗帝国主义和北洋政府的压迫斗争到底。
即使面对生死考验,他也没有退缩,而是坚定地站在民族独立的立场上,为理想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通过刘凝思这个角色,小说向我们展示了二七革命精神的力量和价值。
二七革命精神,首先是坚守信念的精神。
刘凝思始终坚守着自己为国家民族发展的理想,不畏强权的威胁和恐吓,始终心系国家民族,毫不动摇地投身于反抗斗争中。
他为了国家民族的命运,不仅完全忘记了自己的个人安危,甚至不顾家人的劝阻和反对,坚定地选择了自己的道路。
这种坚守信念的精神,使他成为了一名优秀的革命者,也为他赢得了人们的尊敬和敬佩。
二七革命精神,还是甘于奉献的精神。
刘凝思为了国家民族的前途,毅然放弃了自己的个人利益,义无反顾地投身到革命斗争中。
纵使他有机会逃脱,但他却毅然选择留下来,继续为大家服务。
在无数的艰辛和磨难中,他始终坚持自己对国家社会发展的信念,甘愿付出一切,为了革命事业的胜利不惜献出自己的生命。
这种甘于奉献的精神,使他成为了一名伟大的革命先烈,也激励着我们在今天的社会中,继续为国家民族的前途而努力。
二七纪念塔的观后感

二七纪念塔的观后感二七纪念塔位于中国河南省郑州市二七区,是为纪念1923年二七惨案中英勇牺牲的同志们而修建的。
近日,我有幸参观了二七纪念塔,让我感悟颇深,为历史上那些无私奉献的英雄们默默敬畏。
进入纪念塔的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高耸入云的塔身。
这座高达63.8米的纪念塔,以其雄伟壮丽的外观令人肃然起敬。
我通过长长的阶梯一级级地向上攀登,心中激荡着对这些英雄的敬意。
登上塔顶,远望四周,郑州市的景色尽收眼底,给人一种心旷神怡的感觉。
但是,站在这个高处,我更能深刻体会到那个年代的黑暗和无助。
二七惨案是中国共产党早期的一次严重挫败,其中有许多青年学生为了信仰和理想,不顾生死追求民族的解放和人民的幸福。
他们的牺牲是中国革命的重要里程碑,也是我国独立解放的重要契机。
纪念塔内部设有多个展厅,通过陈列的历史文物、图片和文字介绍,生动地再现了那个年代的场景。
我仿佛穿越到当时,目睹了那段悲壮的历史。
二七惨案发生在1923年的冬天,当时的中国社会正面临着巨大的动荡和危机。
而在这个关键时刻,许多有志青年壮志豪情,投身于反抗内忧外患的斗争。
展厅中的照片揭示出那些牺牲者们昂扬的斗志和坚定的信念。
他们用生命捍卫着人民的利益,为了更美好的未来,默默奉献着自己。
这些照片不仅让我回顾了历史,更让我思考自己的责任与担当。
参观完纪念塔的展厅后,我来到了二七烈士陵园。
这里安葬了当年在二七惨案中牺牲的革命烈士们。
我默默地走过每一处陵墓,为英雄们献上鲜花和敬意,追思他们的伟大牺牲。
他们或许没有达到自己的理想,但他们的奉献和付出成为了中华民族不朽的精神财富。
二七纪念塔是一座见证历史的纪念性建筑物,它提醒人们永远不要忘记历史,更要时刻铭记那些无私的英雄们。
他们以血肉之躯换来我们今天的市民权益和幸福生活,我们有责任将这份荣耀传承下去。
二七纪念塔不仅是庄严的历史见证,更是人们思考、学习和凝聚力量的地方。
通过参观纪念塔,我受到了极大的鼓舞和激励。
我深深明白,只有牢记历史,才能不忘初心,在自己的岗位上为社会和人民做出更多的贡献。
二七纪念塔的观后感

二七纪念塔的观后感二七纪念塔位于中国河南省郑州市二七区内,是纪念中国工人阶级革命斗争的烈士纪念碑。
我有幸参观了这座纪念塔,感受到了浓厚的历史氛围和对烈士们的敬意。
以下是我的观后感。
当我走近纪念塔时,高耸入云的八角形石塔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整个塔身由青石砌成,每个角落都雕刻着精美的花纹和革命标志。
塔顶屹立着一个鲜红的五角星,象征着中国共产党的胜利和人民力量的无穷光芒。
进入纪念塔内,我眼前的一幕幕场景仿佛将我带回到了二七年间,投身于中国工人阶级的英勇抗争。
一幅幅图片和文字向我讲述着红色革命的历史,每一位烈士都是这个历史的见证和英雄。
他们为了工人权益、社会主义事业,英勇献身,他们的精神将永远铭刻在人民心中。
在二七纪念塔的基座上,一块铜质的浮雕格外引人注目。
这幅浮雕以烈士们的形象为主题,生动再现了当时英勇斗争的场景。
他们以坚定的信仰和无畏的勇气,顶着敌人的炮火,捍卫着工人阶级的尊严和权益。
纪念塔内还设有纪念馆,展览了众多烈士的照片、遗物和奋斗历程,使人们更深刻地了解他们的付出和牺牲。
在纪念塔的外面,一片整齐划一的烈士陵园格外庄严。
成行的烈士墓坐落其中,每一个墓碑都雕刻着烈士的姓名和生平事迹。
我沉思着,想象着当年他们为国家、为人民流血牺牲的场景,思绪万千。
二七纪念塔不仅是对烈士们的哀悼,更是对他们英勇事迹的永久纪念和无尽感恩。
参观完二七纪念塔,我不禁被那种历史的厚重感所震撼。
烈士们用鲜血铸造了中国的革命与独立,他们的牺牲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幸福和和平。
作为一个中国人,我感到自豪和感慨,更加珍惜当下的幸福生活。
在这座纪念塔面前,我不仅感受到了鲜花的芬芳和青翠的树林,更感受到了烈士的崇高精神和无私奉献。
他们为了人民利益,甚至舍弃了自己的生命,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财富。
每当我看到纪念塔,我都会想起这些可敬的烈士,我会铭记他们的牺牲和贡献。
今天的中国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变,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显著提高,社会稳定和国家繁荣。
二七纪念馆观后感短语

二七纪念馆观后感短语
《二七纪念馆观后感短语》
嘿,朋友们!我刚从二七纪念馆出来,心里头那叫一个不平静,满肚子的话想跟你们唠唠。
一进那纪念馆的大门,就好像一下子穿越回了过去。
看着那些老照片、旧物件,还有详细的介绍,感觉历史就在眼前活起来了。
我知道了“二七”可不只是两个数字,那背后是一段段惊心动魄的故事,是一群勇敢无畏的工人为了自己的权益拼命抗争。
还有那一段段的文字描述,写着他们所遭受的苦难和不公。
我读着读着,心里头又气又难受。
凭啥那些黑心老板就能随意欺负工人?凭啥工人就不能有自己的尊严和权利?好在咱们的工人有骨气,他们团结起来,一起反抗,这股子团结的劲儿真让人感动。
在纪念馆里走着看着,我仿佛能听到当年那一声声激昂的口号,能看到那一幕幕激烈的斗争场景。
我不禁问自己,如果我在那个年代,我有没有勇气像他们一样?说实话,我心里还真没底。
但正是因为有了他们当年的勇敢,才有了咱们现在的好日子。
出来的时候,我回头又看了一眼纪念馆,心里默默地跟那些前辈们说了声谢谢。
谢谢他们的付出,谢谢他们的牺牲。
咱们可不能忘了这段历史,得好好珍惜现在的生活,努力工作,好好做人,不能让前辈们的血白流!
哎呀,我说得有点乱,反正就是感触特别深。
朋友们,有机会你们也一定要去看看,保证也会跟我一样,心里头满满的都是敬意和感动!。
参观二七纪念馆有感

参观二七纪念馆有感参观二七纪念馆有感我最近有幸参观了中国的二七纪念馆,这是一次深深触动我的经历。
二七纪念馆是纪念中国共产党在长沙发动起义的地方,也是中国革命历史的重要见证之一。
在参观过程中,我对中国革命的艰辛与牺牲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并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伟大事业深感敬佩。
进入二七纪念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壮丽的纪念馆建筑和它所代表的历史意义。
建筑外观庄重大气,内部陈列着丰富的历史文物、照片和文字解说,详细记录了二七起义的前因后果以及参与者的英勇事迹。
通过这些展品,我更加了解了当时国民党对共产党的迫害和压制,以及共产党人为了解放中国人民,为了实现人民幸福而毅然选择革命的决心。
参观过程中,我特别被一张照片所深深震撼。
照片里是一位年轻的共产党员,他面对着国民党军队的枪口,坚定而勇敢地站在那里。
这位无名英雄的目光中透露出不屈不挠的信念,他的背后是一个老百姓,正期待着他为他们争取更好的生活。
这张照片让我明白,中国共产党的成功不仅仅源自于领导者的智慧和勇气,更是广大共产党员和人民群众的共同努力和牺牲。
参观二七纪念馆,我对中国共产党的奉献精神和为人民谋幸福的理念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他们不是为了个人的权力和利益,而是为了国家和社会的发展,为了改善人民的生活而不懈奋斗。
正是因为他们的努力和牺牲,中国才得以走上了独立、富强和幸福的道路。
参观二七纪念馆让我明白,历史是应该被铭记和纪念的。
我们应该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同时也要记住为此付出努力和牺牲的人们。
他们的努力铸就了今天的中国,也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这次参观让我深受教育和启迪,我将牢记历史,勇往直前,为实现自己的梦想和为社会做出贡献而努力奋斗。
二七纪念塔的观后感

二七纪念塔的观后感二七纪念塔位于中国河南省郑州市二七路上,是一座纪念抗日战争胜利的标志性建筑。
近日,我参观了二七纪念塔,深感其庄严肃穆的氛围和对抗日战争英烈的无尽敬意。
以下是我的观后感。
二七纪念塔高耸入云,宛如一支锋芒毕露的长枪,象征着抗日战争中中国人民团结一致、坚定不移的战斗精神。
我站在塔下,仰望着这座巍峨的建筑,心中涌起一股崇敬之情。
二七纪念塔的外墙以花岗岩砌筑,严谨而坚实,给人一种力量与坚定的感觉。
拾级而上,我一步一步踏过那历经沧桑的台阶,仿佛能听到那年那月在此留下的英雄脚步声。
进入纪念塔内部,一幅幅图片和文字资料向我展示着抗日战争的历史场景。
我看到了鲜活的照片,那些闪光着的眸子中透露出坚定和无畏。
我看到了文字记载,那些用血和泪描绘出的英雄事迹让我为之动容。
每一张照片和每一个故事,都将我们带回到那个悲壮而伟大的年代,让我们深刻感受到了抗战英烈们的伟大牺牲和无私奉献。
在二七纪念塔的顶部,我俯瞰着郑州市的美丽景色,我不禁陷入了沉思。
二七纪念塔所代表的不仅仅是一场战争的胜利,更是中国人民抵御侵略、捍卫自由的坚定意志。
纵览历史,我们不难发现,每一次战争背后都有无数个平凡的人在默默奉献,他们或是战场上的战士,或是后方的医护人员和工作人员。
正是这些人民的无私奉献和顽强抗争,才铸就了抗战胜利的辉煌。
二七纪念塔的建立,不仅是对抗日战争英烈的纪念,更是对世人示范中国人民团结一心、勇往直前的精神力量。
在这里,我们怀念那段残酷的战争岁月,同时也向英烈们表达深深的敬意和感谢之情。
二七纪念塔的存在,提醒着我们要牢记历史,珍爱和平,不忘民族的痛苦与浴血奋战的付出。
站在二七纪念塔前,我心中不禁升起一种使命感。
今天的和平来之不易,我们要时刻警醒,保卫这样来之不易的和平。
我们要铭记历史,向英雄致敬,让纪念塔永远矗立于这片土地上,以激励着我们不断前行。
在参观完二七纪念塔后,我受益匪浅。
通过对抗日战争历史的回顾,我更加坚信了团结和奋斗的重要性。
二七纪念塔观后感

二七纪念塔观后感二七纪念塔位于中国河南省郑州市,是为了纪念1923年 2 月 7 日中国共产党在这里举行的武装起义而建立的。
这座纪念塔高达 53.34 米,象征着英勇的牺牲精神和对革命斗争的追求。
近期,我有幸参观了这座纪念塔,并对其产生了深深的触动。
一进入二七纪念塔的大门,我就被庄严和庄重的氛围包围了。
大厅里陈列着各种珍贵的历史文物和照片,展示了二七武装起义的过程和参与者的英勇事迹。
这些珍贵的展品以照片、图表、文字等形式向游客讲述了一个个感人的故事,让人仿佛回到了那段历史的激流之中。
二七武装起义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重要里程碑,也是一段令人敬佩的光辉篇章。
面对强大而残酷的敌人,中国共产党和其他革命志士毫不畏惧,迎接挑战。
他们为了给中国带来光明的未来,不惜付出生命的代价。
在这里,我深刻感受到了这种英勇牺牲精神的力量和深远意义。
登上纪念塔的观景台,我可以俯瞰整个郑州市的城市风貌。
高楼大厦、熙熙攘攘的人群,让我感受到了郑州作为一个现代化城市的繁荣和活力。
然而,在这个熙熙攘攘的都市中,我也看到了一些问题。
人们的生活虽然富裕,但也面临着快速的城市化和环境压力带来的困扰。
我想,二七纪念塔的存在不仅仅是为了纪念历史,更是要唤醒人们对于价值观念和精神追求的思考。
回顾历史,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共产党在过去的一百年中所取得的巨大成就。
从二七武装起义到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在这些艰苦的斗争中,共产党始终引领着中国人民,为建设一个独立、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不懈奋斗。
二七纪念塔就像是一个温故知新的窗口,让我们深刻认识和珍惜党的历史和传统。
站在高楼之巅,我意识到纪念塔所传达的不仅仅是历史回忆和烈士追思,更是对价值观念的思考和反思。
面对现代社会的变迁和挑战,我们需要在日常生活中保持一颗对正义、公平和责任的敏感心灵。
二七纪念塔的存在提醒着我们,革命的火种不会熄灭,人民斗争的意义和精神韵味依然令人憧憬和敬仰。
离开纪念塔时,我心中充满了敬意和感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社会实践作业
报告名称:二七革命烈士事迹观后感
年级专业:电子信息工程1003班
学生姓名:董成成
学号: 201046830509
评阅教师:王笑凌
提交时间: 2011—2012 学年第2 学期
二七革命烈士事迹观后感
今天,我们班组织一次团日活动去参观二七纪念塔,先前听近代史王老师在课堂上讲的关于二七纪念塔的相关历史,由此,我对于二七纪念塔有了初步的认识和了解,但是还是对此感触并不是很深,通过此次团日活动,我彻底读出了其中的二七纪念之历史,革命烈士之精神,中国今天之来之不易。
早上,我们一行人迈着沉重的脚步去了郑州二七纪念塔。
来这里瞻仰的人很多,人来人往,大多是老一辈的人群,还有一些向我们一样来此留念的年轻人,老者们他们驻足于此,仰望着眼前的二七纪念塔,时时不肯离去,就是默默的注视,我起初不知道他们究竟是什么让他们如此留恋,如此“痴狂”,后来我们通过走访他们才明白了其中关于他们亲身经历的二七历史,我才更明白了二七纪念塔的建设意义之伟大,以及她所折射出来的伟大革命烈士之精神。
郑州二七纪念塔,简称二七塔,是为纪念二七工人大罢工而建。
“二七塔”现在是郑州市的标志性建筑。
1923
年2月7日,历史上罕见的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风起云涌,历史的潮流不可逆转。
工人大罢工指挥部设在河南郑州,因此,郑州成为星光灿烂的历史名城。
为了纪念工人这种英勇不屈的革命精神,中原人民在郑州修建了一座历史古塔。
1971年的“二七双塔”为双身并联式塔身,全高63米,共14层。
塔顶建有钟楼,六面直径2。
7米的大钟,整点报时演奏《东方红》乐曲。
塔平面为东西相连的两个五边形,从东西看为单塔,从南北方向看则为双塔。
当人们来到高楼林立、繁华崛起的中原群中心城市郑州市的时候,应该聆听到郑州“二七”纪念塔演奏的金曲《东方红》。
伴随着音乐的旋律,心中荡漾起当年的情景。
清明节刚过去不久,先烈们的民族精神与气节仍在心头激荡。
革命先烈们有的为了民族独立和国家尊严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有的为了彻底埋葬旧世界,建立社会主义新中国而前赴后继,英勇作战,抛头颅、洒热血;也有的在和平建设时期,为了祖国的繁荣富强而献出青春和热血。
察古可以知今,新中国成立后,一代代党的新儿女前仆后继投身于新中国的建设当中,变化的是他们手中的“武器”由钢枪到铁锤、耕犁、笔,不变的是他们跳动的红心。
吃水不忘挖井人,和平年代的我
们无法和烈士们一样手持钢枪保卫家园,无法体味到马革裹尸,战士沙场的英雄豪迈,但是通过这次活动可以荡涤了我的心灵,使我更深刻体会到烈士无私的爱国热情,鞭策我不断向前,为祖国的将来而奋斗,不辱先烈赋予我们的使命。
我们可以在前人创造的安定环境下,在历史上最强大的执政党的指引下,以革命烈士为榜样,发扬革命斗争之精神,为建设美好和谐的中国,感动并奋斗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