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七革命烈士事迹观后感----近代史纲要作业

合集下载

学习《二七革命精神》心得体会精选

学习《二七革命精神》心得体会精选

学习《二七革命精神》心得体会精选不知道小伙伴看过《二七革命精神》吗?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是学习《二七革命精神》心得体会范文精选,有需要的小伙伴赶紧来参考一下吧。

学习《二七革命精神》心得体会今天,我们党员一起学习了《二七革命精神》,了解了革命英雄的故事,进行了一次精神上的洗礼!聆听了二七革命英雄的故事,使我真切地感受到了历史先辈们的革命斗争精神,为他们宁死不屈的精神和维护正义的力量而感动。

先烈们不甘屈服的革命精神,使党员们深刻体会到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

英雄们向我们昭示了革命者的大无畏精神,斗争的艰辛和伟大!1923年2月1日,京汉铁路各站工人在郑州普乐园(今二七纪念堂),成立京汉铁路总工会。

由于遭到封建军阀的阻挠和破坏,大会决定在2月4日举行全线总罢工。

2月7日军阀吴佩孚、肖耀南在帝国主义的指使下,对郑州、江岸、长辛店的罢工工人进行了残酷镇压。

全线工人同仇敌忾,不怕牺牲,同反动派进行了英勇顽强的斗争。

在这场斗争中,共产党员、工人领袖林祥谦、施洋以及高斌40多人被杀,300多人负伤,激起了全国工人大罢工的革命怒潮。

这就是有名的"二七大罢工。

一个个展厅向我们诉说这那段火红的岁月!京汉铁路大罢工充分显示了中国工人阶级最勇猛的奋斗精神和最伟大的牺牲精神。

它以工人的头颅和鲜血,进一步唤醒了中国人民,使人民更加认识到帝国主义势和封建军阀是中国各族人民不共戴天的敌人,必须与之斗争到底。

这次罢工扩大了中国共产党在全国人民中的影响。

罢工血的事实也告诉我们,要推翻反动的军阀统治,单靠工人阶级的孤军奋战是不行的,必须发动广大的农民阶级,联合一切可以联合的力量。

这就为中国共产党提出了一个重要问题:如何联合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以反对军阀;如何开展农民运动,结成工农联盟。

在罢工斗争中面对荷枪实弹的军阀,赤手空拳的工人只能遭到残酷的屠杀,这就为我党提出了武装斗争问题。

罢工虽然失败了,但共产党人并没有消沉,而是在积蓄更多的力量,准备进行更大的斗争。

武汉二七纪念馆观后感500字(通用14篇)

武汉二七纪念馆观后感500字(通用14篇)

武汉二七纪念馆观后感500字武汉二七纪念馆观后感500字(通用14篇)看完一部经典作品以后,能够给我们不少启示,为此需要好好认真地写观后感。

你想知道观后感怎么写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武汉二七纪念馆观后感500字,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武汉二七纪念馆观后感500字篇1天空还淅淅沥沥的下着小雨,让我的心情还没进入烈士纪念馆就开始沉重起来,不由得想起他们那些感人的事迹。

我们在纪念馆一个解说员带领下参观了整个烈士纪念馆,让我感触很深,虽然硝烟和战火已经远离我们而去,但东北人们的抗日精神却将永久载入历史。

看到赵尚志烈士生前所使用过物品,再听听李兆麟、赵一曼等烈士的动人事迹,一股爱国生日祝福热情在我的内心澎湃起伏,接受这样一次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心灵得到了强烈的震撼和洗礼。

东北抗联在当时那样艰苦的条件下与装备精良的日军展开殊死搏斗,不仅体现出我们中国人“誓死不当亡国奴”的精神,更体现出一种及其强烈的爱国主义气节!除了对东北烈士们的震撼和敬佩,除了对日本鬼子的仇恨,我已经感觉不到任何情感了。

我不得不说这是对一个人灵魂的洗礼,对一个人精神上的升华。

在今天当我们看到一些少数极端份子企图破坏我们的和平环境时,我更加认识到:我们不一定非要到现场与那些极端分子作斗争,只要我们在自己的岗位上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就是最好的爱国行为。

让我们大家共同为我们的祖国创作价值,让我们万众一心,风雨同舟以我们极大爱国热情结成凝聚力团结在一起,让我们早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这次参观,不仅让我们重温了那段历史,还对我们进行了一次爱国主义教育,学习了革命烈士的精神。

作为一名护理工作者、一个中国人,我更应继承这种精神,在国家危难的时刻,牺牲自己的生命来换回祖国的复兴是值得的,我们之所以有今天美好的生活,都是由那些革命烈士用鲜血换来的。

我们不能忘记我们的历史,更要铭记那些为国献身的革命烈士。

对于,日军对我华夏儿女所犯下的种种罪行、对我华夏河山的重重践踏,这段历史我们可以原谅,但决不能忘记。

学习《二七革命精神》心得体会

学习《二七革命精神》心得体会

学习《二七革命精神》心得体会《二七革命精神》是一本以中国近代史中的二七惨案为背景,以草根英雄活动为主线,讲述了一个小人物的伟大事迹的小说。

通过这本小说的阅读,我对二七革命精神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二七惨案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重大事件,它发生于1923年4月27日的南京。

抽丝剥茧,我们可以看到,二七惨案的起因是当时北洋政府对于国民党的镇压,是帝国主义势力和北洋政府傀儡的勾结,众多青年学生被杀害,中国革命因此受到了重大挫折。

这个事件引发了全国范围的强烈抗议和激烈斗争,形成了一道不可逆转的民族转折界线。

小说《二七革命精神》以一个名叫刘凝思的小人物为主角,通过他的视角,展现了当时受压迫的学生和知识分子为了国家民族的命运而奋斗的真实形象。

刘凝思是一个普通的学生,他没有显赫的家世,没有强大的背景,但他却有赤子之心,有为国家民族争取独立和发展的强烈愿望。

面对强权的压迫和恐吓,刘凝思选择了勇敢地站出来,带领同学们秘密组织起来,为反抗帝国主义和北洋政府的压迫斗争到底。

即使面对生死考验,他也没有退缩,而是坚定地站在民族独立的立场上,为理想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通过刘凝思这个角色,小说向我们展示了二七革命精神的力量和价值。

二七革命精神,首先是坚守信念的精神。

刘凝思始终坚守着自己为国家民族发展的理想,不畏强权的威胁和恐吓,始终心系国家民族,毫不动摇地投身于反抗斗争中。

他为了国家民族的命运,不仅完全忘记了自己的个人安危,甚至不顾家人的劝阻和反对,坚定地选择了自己的道路。

这种坚守信念的精神,使他成为了一名优秀的革命者,也为他赢得了人们的尊敬和敬佩。

二七革命精神,还是甘于奉献的精神。

刘凝思为了国家民族的前途,毅然放弃了自己的个人利益,义无反顾地投身到革命斗争中。

纵使他有机会逃脱,但他却毅然选择留下来,继续为大家服务。

在无数的艰辛和磨难中,他始终坚持自己对国家社会发展的信念,甘愿付出一切,为了革命事业的胜利不惜献出自己的生命。

这种甘于奉献的精神,使他成为了一名伟大的革命先烈,也激励着我们在今天的社会中,继续为国家民族的前途而努力。

二七纪念塔的观后感

二七纪念塔的观后感

二七纪念塔的观后感二七纪念塔位于中国河南省郑州市二七区内,是纪念中国工人阶级革命斗争的烈士纪念碑。

我有幸参观了这座纪念塔,感受到了浓厚的历史氛围和对烈士们的敬意。

以下是我的观后感。

当我走近纪念塔时,高耸入云的八角形石塔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整个塔身由青石砌成,每个角落都雕刻着精美的花纹和革命标志。

塔顶屹立着一个鲜红的五角星,象征着中国共产党的胜利和人民力量的无穷光芒。

进入纪念塔内,我眼前的一幕幕场景仿佛将我带回到了二七年间,投身于中国工人阶级的英勇抗争。

一幅幅图片和文字向我讲述着红色革命的历史,每一位烈士都是这个历史的见证和英雄。

他们为了工人权益、社会主义事业,英勇献身,他们的精神将永远铭刻在人民心中。

在二七纪念塔的基座上,一块铜质的浮雕格外引人注目。

这幅浮雕以烈士们的形象为主题,生动再现了当时英勇斗争的场景。

他们以坚定的信仰和无畏的勇气,顶着敌人的炮火,捍卫着工人阶级的尊严和权益。

纪念塔内还设有纪念馆,展览了众多烈士的照片、遗物和奋斗历程,使人们更深刻地了解他们的付出和牺牲。

在纪念塔的外面,一片整齐划一的烈士陵园格外庄严。

成行的烈士墓坐落其中,每一个墓碑都雕刻着烈士的姓名和生平事迹。

我沉思着,想象着当年他们为国家、为人民流血牺牲的场景,思绪万千。

二七纪念塔不仅是对烈士们的哀悼,更是对他们英勇事迹的永久纪念和无尽感恩。

参观完二七纪念塔,我不禁被那种历史的厚重感所震撼。

烈士们用鲜血铸造了中国的革命与独立,他们的牺牲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幸福和和平。

作为一个中国人,我感到自豪和感慨,更加珍惜当下的幸福生活。

在这座纪念塔面前,我不仅感受到了鲜花的芬芳和青翠的树林,更感受到了烈士的崇高精神和无私奉献。

他们为了人民利益,甚至舍弃了自己的生命,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财富。

每当我看到纪念塔,我都会想起这些可敬的烈士,我会铭记他们的牺牲和贡献。

今天的中国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变,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显著提高,社会稳定和国家繁荣。

参观二七纪念塔有感

参观二七纪念塔有感

参观二七纪念塔有感
近日,我有幸参观了位于郑州市的二七纪念塔,这座塔是为了纪念中国工人运动先驱者林祥谦、施洋等革命先烈而建立的。

在参观过程中,我深感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和他们的精神风貌,让我深受启发。

首先,我被塔内的展览所吸引。

展览通过一系列的图片、文物和实物陈列,详细地介绍了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的英勇事迹。

我看到了许多抗日英雄的事迹,他们为了祖国的独立和自由付出了巨大的牺牲。

这让我对他们的勇气和牺牲精神深感敬佩。

同时,我也深刻认识到,革命先烈们为了民族的解放和人民的幸福,不惜流血牺牲,这种精神是我们应该学习和传承的。

其次,我登上纪念塔的观景台,欣赏到了壮丽的城市风景。

站在高处,我可以俯瞰整个郑州市的美丽景色,远处的高楼大厦和广场上熙熙攘攘的人群,让人感受到这个城市的活力与魅力。

同时,观景台上还设置了一些介绍郑州历史和文化的展板,让游客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了解这座城市的发展。

通过这次参观,我深刻认识到革命先烈们为民族独立和人民幸福所做出的巨大贡献。

他们用自己的生命和鲜血谱写了民族独立和人民幸福的壮丽篇章。

我们应该铭记历史,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同时也要传承和弘扬革命先烈的精神风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二七纪念塔的观后感

二七纪念塔的观后感

二七纪念塔的观后感在郑州的市中心,有一座高耸入云的二七纪念塔,它就像一个坚毅的巨人,静静地站立在那里,见证着这座城市的变迁和发展。

每次路过那里,我都会忍不住抬头仰望,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情感。

终于有一天,我决定走进它,去亲身感受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

当我站在二七纪念塔的脚下,一种庄严肃穆的感觉油然而生。

塔身上的每一块砖石,仿佛都在诉说着过去的故事。

我抬眼望去,塔尖直插云霄,仿佛在向世人昭示着工人阶级的不屈精神。

走进塔内,展览的一幅幅图片、一件件实物,把我带回到了那个风起云涌的年代。

1923 年 2 月 4 日,京汉铁路工人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举行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大罢工。

这场罢工,是为了争取工人的权益,为了反抗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的压迫。

工人们挺起脊梁,展现出了无比的勇气和决心。

我看到了一张老照片,照片上的工人们目光坚定,神情严肃。

他们虽然衣着朴素,但是那眼神中透露出的光芒,却让人感到无比震撼。

我仿佛能看到他们在工厂里挥汗如雨,在铁路线上忙碌奔波,为了生活,为了尊严,拼尽了全力。

还有一块展板上,详细介绍了林祥谦烈士的事迹。

林祥谦,这位英勇的工人领袖,在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时,毫不退缩,坚决地喊出:“头可断,血可流,工不可复!”最后,他惨遭杀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看着展板上的文字,我的心揪了起来,眼眶也不禁湿润了。

这是怎样的一种英勇和决绝啊!在一个展柜里,陈列着当年工人们使用过的工具,那些简陋的锤头、扳手,在如今看来或许毫不起眼,但在当时,却是工人们战斗的武器。

我想象着他们拿着这些工具,为了自己的权益而奋力抗争的场景,心中充满了敬佩。

继续往前走,我看到了一组雕塑,生动地再现了当年罢工的场景。

工人们手挽手,肩并肩,形成了一道坚固的人墙。

他们的脸上写满了坚定和无畏,那一刻,我仿佛听到了他们激昂的口号声,感受到了他们内心的愤怒和力量。

从塔内出来,我来到了广场上。

阳光洒在身上,暖洋洋的,但是我的心情却依旧沉重。

二七博物馆观后感

二七博物馆观后感
整个参观过跑到那个展板前认真读上面的文字。我边看边想,咱们现在的幸福生活可真是来之不易啊。这些工人先辈们用血汗甚至生命为我们争来了现在的权利,和以前比起来,我们现在上班有合理的工时,安全的环境,还有各种福利保障,这都是他们奋斗的成果。
从二七博物馆出来后,我满脑子都是那些画面。我就想啊,我们可不能忘了这段历史,要好好珍惜现在的生活。而且呢,要是遇到不公平的事儿,也要像当年的工人们一样,勇敢地站出来,维护自己的权益。这一趟二七博物馆之旅,就像是给我上了一堂特别生动又深刻的历史课,我感觉自己收获满满,而且还充满了正能量呢!
再说说那些罢工用的工具,虽然现在看起来有些简陋,但在当时可都是工人们捍卫自己权益的“武器”呢。这些东西就静静地躺在那里,仿佛在无声地诉说着当年那场惊心动魄的斗争。
我印象特别深的还有关于二七烈士的介绍。那些烈士们太伟大了,为了工友们的利益,为了心中的正义,他们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站在他们的事迹介绍前,我心里满是崇敬。感觉他们就像夜空中最闪亮的星星,即使过去了那么多年,他们的光芒依然能穿透岁月,照亮我们现在的路。
二七博物馆观后感
前几天去了二七博物馆,这一趟可真是让我大开眼界,感觉像是穿越回了那个热血沸腾的年代。
一走进博物馆,就有一种庄严肃穆的气氛扑面而来。那里面的陈列啊,就像一个个时光的小窗口,把二七罢工的故事一股脑儿地展现在我面前。
我看到了很多老照片,照片里的工人们虽然穿着破旧的衣服,但眼神里透着一股倔强和坚定。他们就像一群被压迫到极限后开始反击的勇士,面对那些不公平的待遇,决定站出来大声说“不”。那时候的工作环境可真是恶劣,我看着那些照片里描述的场景,心想这简直就是在“人间炼狱”里讨生活嘛。但是呢,咱们工人有力量啊,他们就是有那种不服输的劲儿。

二七纪念塔的观后感

二七纪念塔的观后感

二七纪念塔的观后感二七纪念塔位于中国河南省郑州市二七路上,是一座纪念抗日战争胜利的标志性建筑。

近日,我参观了二七纪念塔,深感其庄严肃穆的氛围和对抗日战争英烈的无尽敬意。

以下是我的观后感。

二七纪念塔高耸入云,宛如一支锋芒毕露的长枪,象征着抗日战争中中国人民团结一致、坚定不移的战斗精神。

我站在塔下,仰望着这座巍峨的建筑,心中涌起一股崇敬之情。

二七纪念塔的外墙以花岗岩砌筑,严谨而坚实,给人一种力量与坚定的感觉。

拾级而上,我一步一步踏过那历经沧桑的台阶,仿佛能听到那年那月在此留下的英雄脚步声。

进入纪念塔内部,一幅幅图片和文字资料向我展示着抗日战争的历史场景。

我看到了鲜活的照片,那些闪光着的眸子中透露出坚定和无畏。

我看到了文字记载,那些用血和泪描绘出的英雄事迹让我为之动容。

每一张照片和每一个故事,都将我们带回到那个悲壮而伟大的年代,让我们深刻感受到了抗战英烈们的伟大牺牲和无私奉献。

在二七纪念塔的顶部,我俯瞰着郑州市的美丽景色,我不禁陷入了沉思。

二七纪念塔所代表的不仅仅是一场战争的胜利,更是中国人民抵御侵略、捍卫自由的坚定意志。

纵览历史,我们不难发现,每一次战争背后都有无数个平凡的人在默默奉献,他们或是战场上的战士,或是后方的医护人员和工作人员。

正是这些人民的无私奉献和顽强抗争,才铸就了抗战胜利的辉煌。

二七纪念塔的建立,不仅是对抗日战争英烈的纪念,更是对世人示范中国人民团结一心、勇往直前的精神力量。

在这里,我们怀念那段残酷的战争岁月,同时也向英烈们表达深深的敬意和感谢之情。

二七纪念塔的存在,提醒着我们要牢记历史,珍爱和平,不忘民族的痛苦与浴血奋战的付出。

站在二七纪念塔前,我心中不禁升起一种使命感。

今天的和平来之不易,我们要时刻警醒,保卫这样来之不易的和平。

我们要铭记历史,向英雄致敬,让纪念塔永远矗立于这片土地上,以激励着我们不断前行。

在参观完二七纪念塔后,我受益匪浅。

通过对抗日战争历史的回顾,我更加坚信了团结和奋斗的重要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纲要课2011-12-2学期社会实践作业
一.论文内容:(100分,占总成绩的10%)
请从河南的二七纪念塔、碧沙岗公园、郑东新区等景点任选一处,并根据课程所学内容写一篇观后感或调查报告,论文题目自拟。

二.具体要求
1.时间:本学期10周之前,以班级形式随堂交任课教师;
2.内容:能够体现近代中国革命或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
3.字数:文章全部内容控制在1000字左右(手写);
4.纸张:河南工业大学规定使用的绿色方格作业纸;
5.抄袭、胡编乱造或不按要求进行者,作业成绩为“0”分;
6.原始资料:提供能反映本次活动的照片、访谈记录等材料。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社会实践作业
报告名称:二七革命烈士事迹观后感
年级专业:电子信息工程1003班
学生姓名:董成成
学号: 201046830509
评阅教师:王笑凌
提交时间: 2011—2012 学年第2 学期
二七革命烈士事迹观后感
今天,我们班组织一次团日活动去参观二七纪念塔,先前听近代史王老师在课堂上讲的关于二七纪念塔的相关历史,由此,我对于二七纪念塔有了初步的认识和了解,但是还是对此感触并不是很深,通过此次团日活动,我彻底读出了其中的二七纪念之历史,革命烈士之精神,中国今天之来之不易。

早上,我们一行人迈着沉重的脚步去了郑州二七纪念塔。

来这里瞻仰的人很多,人来人往,大多是老一辈的人群,还有一些向我们一样来此留念的年轻人,老者们他们驻足于此,仰望着眼前的二七纪念塔,时时不肯离去,就是默默的注视,我起初不知道他们究竟是什么让他们如此留恋,如此“痴狂”,后来我们通过走访他们才明白了其中关于他们亲身经历的二七历史,我才更明白了二七纪念塔的建设意义之伟大,以及她所折射出来的伟大革命烈士之精神。

郑州二七纪念塔,简称二七塔,是为纪念二七工人大罢工而建。

“二七塔”现在是郑州市的标志性建筑。

1923
年2月7日,历史上罕见的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风起云涌,历史的潮流不可逆转。

工人大罢工指挥部设在河南郑州,因此,郑州成为星光灿烂的历史名城。

为了纪念工人这种英勇不屈的革命精神,中原人民在郑州修建了一座历史古塔。

1971年的“二七双塔”为双身并联式塔身,全高63米,共14层。

塔顶建有钟楼,六面直径2。

7米的大钟,整点报时演奏《东方红》乐曲。

塔平面为东西相连的两个五边形,从东西看为单塔,从南北方向看则为双塔。

当人们来到高楼林立、繁华崛起的中原群中心城市郑州市的时候,应该聆听到郑州“二七”纪念塔演奏的金曲《东方红》。

伴随着音乐的旋律,心中荡漾起当年的情景。

清明节刚过去不久,先烈们的民族精神与气节仍在心头激荡。

革命先烈们有的为了民族独立和国家尊严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有的为了彻底埋葬旧世界,建立社会主义新中国而前赴后继,英勇作战,抛头颅、洒热血;也有的在和平建设时期,为了祖国的繁荣富强而献出青春和热血。

察古可以知今,新中国成立后,一代代党的新儿女前仆后继投身于新中国的建设当中,变化的是他们手中的“武器”由钢枪到铁锤、耕犁、笔,不变的是他们跳动的红心。

吃水不忘挖井人,和平年代的我
们无法和烈士们一样手持钢枪保卫家园,无法体味到马革裹尸,战士沙场的英雄豪迈,但是通过这次活动可以荡涤了我的心灵,使我更深刻体会到烈士无私的爱国热情,鞭策我不断向前,为祖国的将来而奋斗,不辱先烈赋予我们的使命。

我们可以在前人创造的安定环境下,在历史上最强大的执政党的指引下,以革命烈士为榜样,发扬革命斗争之精神,为建设美好和谐的中国,感动并奋斗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