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中国近代史纲要的感想

合集下载

中国近现代史学习心得(精选3篇)

中国近现代史学习心得(精选3篇)

中国近现代史学习心得(精选3篇)中国近现代史学习心得篇1《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是一门以历史为载体,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课程,因此,它既是历史课,更是政治理论课。

所以,本课程学习的一个重要方面,应当是在学习者对中国近现代史的总体面貌和基本线索有一个大体了解的基础上,着重做到“两个了解”,懂得“三个选择”。

同学们由于在中学阶段都已经系统学过中国近现历史,对有关的历史事实、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有一个基本的了解。

但对历史发展的脉络,还不能完整地把握,对历史发展的规律性和主要经验,还不能准确地理解,对与“三个选择”有关的历史情况,也还缺少深入的了解,并存在着若干困惑。

根据这些情况,在学习本课程的过程中,同学们应在补充历史基本知识的同时,要着力注意弥补对近现代史把握方面的不足之处,以期能在原来所学近现代史知识的基础上大大提高一步。

中国近现代史的主线中国近现代史,就其主流和本质来说:就是中国一代又一代的人民群众和仁人志士为救亡图存而英勇奋斗、艰苦探索的历史;是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伟大的艰苦的斗争,经过新民主主义革命,赢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是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人领导下,经过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把一个极度贫弱的旧中国逐步变成一个初步繁荣昌盛、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新中国的历史。

这是中国近现代史的主线。

紧紧抓住这一主线,是学好这一课程的前提。

点、线、面的结合为了提高学习效果,在学习中,同学们要开阔历史视野,注意点、线、面的结合,加强对各种政治方案的比较。

比如要以世界历史的眼光审视中国近现代史,注意联系时代特征、国际格局和世界大势论说中国问题;除政治史外,要注意加强对各个时期经济、文化发展尤其是经济发展情况的了解;进一步通过比较研究(包括各种社会力量的政治主张、建国方案的比较,各种社会思潮的比较等),来认识与“三个选择”有关的问题。

历史观和方法论在学习中,还要注意各种历史观点和政治观点的表述,以历史事实为根据对某些似是而非的观点分析,得出符合历史实际的结论,从而锻炼自己运用科学的历史观和方法论分析和评价历史问题、辨别历史是非的能力。

学习《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感想和体会

学习《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感想和体会

学习《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感想和体会学习《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感想和体会学习《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感想和体会1这个学期,我很有幸能在万老师的课上学习历史,让我找到了学习历史的乐趣,也最真切的感受到了历史的存在。

转眼间,大半个学期的历史学习已经结束,回顾上过的一堂堂生动的课,我颇有感触。

中国近代屈辱的历史根本上来源于封建统治者对旧制度的盲目沿袭和闭关锁国的愚昧统治。

清朝末期的统治者们对西方先进的政治制度和科学成就不屑一顾,甚至认为西方“除枪炮外无一胜于中国”。

于是,清末的封建官僚们继续用封建制度统治着哭泣的中国大地。

一年又一年过去了,贫苦百姓的锅中仍然是稀得不能再稀的米粥,最精锐部队的士兵手中拿着的仍然是两米长的兵丁鸟枪,坐在台上发号施令的仍然是腐败的封建官吏。

直到列强的铁甲战舰撞开中国的国门,统治者们才意识到,时代前进了,而中国,已经远远落后了。

我认为,国人引以为豪的辉煌历史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清朝统治者盲目自大的心态。

几千年来,中国一直有着雄踞东亚的强大国力,这在一代又一代的君主的脑海中形成了一个观念——中国是强大的,外国是弱小的。

所以,当国外的制度正在突飞猛进时,清末统治者们仍旧以为中国的.旧制度是最佳的、无需改变的。

古人云:以史为镜,可以明得失。

在日常生活中,我有时是不是也会盲目自大,从而看不见别人的进步,最终导致自己原地踏步、落后于人?我问自己。

在之后的历史中,一些有所觉悟的官僚们开展了一系列的改革,试图通过向西方学习来使中国摆脱落后的现状。

然而,不论是洋务运动,亦或是戊戌变法,最终都没能明显地促进中国的进步。

究其原因,这一系列改革都只专注于对一些细枝末节的改变,而忽视了最根本的、最需要改革的领域——政治制度。

没有封建制度的废除,没有一个富有效率的新政府,没有赋予广大人民以人权的共和体制,岂能有国家的伟大复兴?终于,武昌起义点燃了革命的烈火,轰轰烈烈的辛亥革命第一次推翻了延续数千年的封建统治,为中国的重新崛起铺平了道路。

《中国近代史纲要》结课感想[最终版]

《中国近代史纲要》结课感想[最终版]

《中国近代史纲要》结课感想[最终版]第一篇:《中国近代史纲要》结课感想[最终版]《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结课感想《中国近代史纲要》课程已经结束,回顾往期的学习生涯,从开始带着疑问的初心去上课,到最终既有收获也有遗憾的结课。

感触颇多,收获与遗憾同得,收获让人喜悦,遗憾却让人自省。

解开迷惑,收获于历史知识,收获于听课态度。

作为一名以理科成绩考入文科专业的男生,这中间的对知识掌握的跨度既需要有勇气也需要有决心。

所以说讲起历史真的是遗忘多载,已经好多年没学习了,对历史知识的记忆也还是停留在:1937年的七七事变、1949年的建国大业、1978年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故当初看到一名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看到自己课程表中有这样一门课程,心中真的是惊奇与不解,一边想着“搞经济,搞技术的怎么会跑去研究历史呢。

”另一边又猜着“是不是因为进入了一个民族大学,历史就必须去了解呢。

”带着疑问进入刘老师的课堂,开始了一门课程学习生涯的第一节课,等到的是永远不变的老一套:任课老师来讲自己上课对学生的要求。

当然我们的老师也不例外,但这次的一样却让我心中很是有想法:“上课缺勤必须拒绝,上课必须带着笔记本,早餐不能带到教室,手机更不能拿出来玩,睡觉更是不能出现,如有违规更是记入册子,扣着平时分……这些完全就是永远跟着老师的思路走,上课必须要全身心投入,哎…心累啊。

”所以迫于老师的威逼,我只能收住自己的想法,老老实实的按照要求。

刚开始真的很是不习惯,所以总会在老师不注意的时候掏出手机稍稍瞄一眼,但是久而久之,方才懂了老师的做法是多么的为学生考虑,让我虽然在结课之后,收获仍然多多。

(一)近代史课程的学习,弥补了也丰富了我记忆中那浅薄的历史知识。

从鸦片战争的五四运动的前夜;从五四运动到新中国的成立;从新中国成立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使我充分了解了中国的近现代史。

(二)对于上课的这些要求,也让我的听课态度大大转变,“态度就是效率”端正的态度让我听课的效率大大提高。

中国近代史纲要学习收获

中国近代史纲要学习收获

中国近代史纲要学习收获第一篇:中国近代史纲要学习收获学习了中国近代史纲要,我收获颇多。

首先。

我明白了学习历史最大的意义。

记得第一节课上,黄世坤老师给我们讲到,学历史最重要的是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中国人。

一个人认同哪个国家的历史,他就是哪个国家的人。

历史,不仅仅描述过去发生的事,更重要的,是我们对待本民族历史的态度。

我想到日军在占领区实行奴化教育,为小孩灌输日本的历史认同感。

这种方式是多么恐怖,在这样的教育下培养的孩子,一定会成为日本的走狗。

所以,身为一个中国人,一定要了解并且正确对待中国的历史,担当起应有的历史使命,只有这样,才能成为一个完整意义上的中国人。

其次。

我对中国近现代史有了更深的理解,对中国近代为了民族解放的仁人志士有了更深的崇敬之心。

最早接触中国近代史是在初中,只记得一场场屈辱的战争,一条条泣血的条约。

我总是不愿面对这段屈辱的岁月。

后来,在学习了黄世坤老师的中国近代史纲要后,我感觉中国近代史的关键词不是屈辱,而是抗争。

所有的屈辱就是为了那一场抗争,所有的抗争就是为了那一次新生。

鸦片战争后,有了林则徐开眼看世界,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便有洋务运动如火如荼;甲午中日战争后,便有公车上书维新变法;八国联军侵华后,便有国父孙中山推翻清廷。

我们的民族不是麻木不仁的,我们是有血有肉的民族。

每一次的鞭打都是为了更好的前行,每一次的屈辱都是为了更强的抗争。

纵使抗争的路上,有很多坎坷,我们只能不断摸索,中体西用,君主立宪,民主共和,最终找到了适合我们的社会主义。

我认为,现代中国蒸蒸日上的发展,与近代的不断抗争是紧密相连的。

中国人的抗争精神,是值得敬佩的!我记得陈天华的浓眉英气显出的不屈傲骨,我记得秋瑾的坚定眼神显出的大义凛然,我记得顾维钧据理力争却显出的力不从心,我记得谭嗣同的有心杀贼却只能喊出的无力回天。

他们,纵使失败,都是值得敬仰的英雄。

因为没有他们的牺牲小我,就没有新中国的诞生。

作为当代中国人,我们一定要牢记历史的使命,经世济民,孜孜以求。

《中国近代史纲要》的学习体会与建议

《中国近代史纲要》的学习体会与建议

《中国近代史纲要》的学习体会与建议近代史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极其重要的时期,许多历史事件都对中国的未来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中国近代史纲要》是一部系统介绍这段历史时期的教材,通过学习这本教材,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近代史的发展轨迹,从中吸取历史教训,并对当下和未来有所启迪。

在学习《中国近代史纲要》这本书的过程中,我获得了许多宝贵的体会,同时也有一些建议,希望能够对学习这部教材的同学们有所帮助。

首先,通过学习《中国近代史纲要》,我深刻地感受到了中国近代史的曲折和风云变幻。

从鸦片战争开始,到辛亥革命、五四运动、抗日战争,再到新中国的成立和改革开放,这段历史时期的中国经历了无数的磨难和变革。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看到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为了民族的独立和发展而英勇奋斗,他们的事迹感动着我们,激励着我们不断前行。

其次,学习《中国近代史纲要》也让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历史对当代的重要性。

通过对过去的经验教训和成功经验的总结,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当前中国所处的国际环境和国内发展的瓶颈,从而找到更好的前进道路。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只有深入学习历史,我们才能更好地了解当下的现实,指导未来的前进。

最后,针对学习《中国近代史纲要》这本书,我有一些建议。

首先,学习历史要注重全面性和系统性,不能只满足于死记硬背一些历史事件和名词,而应该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分析和比较,找出其中的规律和道理。

其次,要善于思考和总结,不能只是停留在对历史事件的描述和背诵,而应该通过学习历史,培养自己的批判性思维和综合分析能力。

最后,要善于把历史与现实结合起来,不仅要了解历史,还要关注当下和未来,思考历史对我们的启示和警示。

总而言之,《中国近代史纲要》是一部了解中国近代史的重要教材,通过学习这本书,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近代史的发展脉络和历史规律,从中吸取经验教训,指导我们更好地前行。

希望广大学生能够重视学习《中国近代史纲要》,认真总结历史经验,不断提高自己的历史素养和综合能力,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中国近代史纲要读后感_读后感_模板

中国近代史纲要读后感_读后感_模板

中国近代史纲要读后感_读后感_模板篇一:中国近代史纲要读后感看了《中国近代史纲要》这本书让我感触颇多。

这是一本以中国“鸦片战争”为起点到以“改革开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末端的中国近代发展历史。

清代末期的腐朽统治,“鸦片战争”让中国进入了“双半”社会。

由于“小农”的阶级性并没有科学的理论作为指导的“农民运动”,最终都已失败告终。

洋务派的本阶级利益,维新派的自身弱点与局限性根本不可能拯救中国。

而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革命果实却被袁世凯所窃取,中国的旧民主主义也随之结束。

以“新文化运动”作为铺垫,“五四”运动成为了开启新民主主义的一把金钥匙,让“双半”的社会看到了一丝光明,“反帝反封”成为了社会的主流,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播撒了革命的种子。

第一二次国共合作的成功与失败、十年内战,是由于国民党的贪婪与野心作祟、浪费国家人力、物力、财力而发生的不必要的战争。

民族资产阶级的摇摆不定让我们看到了要以共产党为领导,工农联盟为基础来夺取国家的领土与主权的独立自主。

“八七会议”纠正了“大革命失败”的原因,是到土地革命兴起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动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揭开了土地革命的序幕,开展“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工农武装割据道路,《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中国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等着名论断,鼓舞了气势。

由于博古、王明等人犯了“左倾”错误,采取“直面攻击”“机会主义”错误,导致了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遵义会议”解决了在当时具有决定意义的军事和组织问题并确定了毛泽东的领导地位,开展了“万里红军长征”,挽救了党的实力。

接下来的毛泽东领导时期让我折服,抗日战争全过程、第二次国共合作抗日、土地革命,无时无刻让我看到了他犀利的眼光、审时度势、先见性与战略性。

他能够在危机关头作出决定性的正确判断,能够在让士气低落的战士看到胜利的曙光,能够顾及人民的利益,注重民生,他可以不顾个人安危、()挺身情愿走进蒋介石的圈套里,他可以“熊掌与鱼兼得”、看清国民党本质、制定周密计划,他可以看清国际国内环境、看出世界发展主流、抓住机遇。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学习收获与体会3篇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学习收获与体会3篇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学习收获与体会3篇篇一重视历史的学习与研究,注意总结和汲取历史经验,这是中国的一个优良传统。

毛泽东讲过:“历史的经验值得注意”。

他还多次发出过“学一点历史”的号召。

大学生是祖国未来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各条战线的生力军。

为了胜利地负担起建设祖国的责任,我们必须了解中国的国情,不仅要了解中国的今天,还应当了解中国的昨天和前天。

对于我们来说,不论今后将从事何种专业工作,学习“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都是很必要的。

但是在开学后,当听说我们要上一门名叫《中国近现代史》的课程时,我的心里充满了疑惑:这段历史我们在上中学的时候学习过,现在来到了大学,怎么还要学啊?而且内容都是差不多的,都是从鸦片战争讲到至今,没什么区别嘛!而现在学习了之后才让我意识到,虽然我们学的次数不少,但都没怎么用心。

就算有些时候很用心,但等应付过考试后,就弃置不管了。

现在脑子里的历史事件已所剩无几,跟当初没学过的一样。

所以,从这个角度上说,学校安排我们再学一遍是合理的。

他要我们记住:落后就要挨打!引申到我们身上就是:不求上进就会被淘汰!这次学习,我暗下决心,一定要好好学!多了解些中国近现代史,做个合格的炎黄子孙。

“落后就要挨打。

”在我看来,这个道理贯穿着整个历史。

回顾过去,无论是鸦片战争还是日寇侵华,无一不在印证着:昔日的中国因为懦弱而受尽欺凌。

虽然我们现在已经变得强大,也逐步得到了世界的认可,摘掉了“东亚病夫”的帽子,但却不能轻易忘记这些灾难深重的屈辱史,在这段时间里,大大小小的帝国主义国家争相侵略我们,中国被迫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有几百个,中国人民在西方的侵略战争中一次又一次被打败。

这段不堪回首的历史是以号称当时的首号资本主义强国的英国在1840年发动的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为起点的,战败后,清政府还被迫签订了中国近代史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

从此,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此后又签订了中英《五口通商章程》、中英《虎门条约》、中美《望厦条约》、中法《黄埔条约》等中国近代史上的第一批不平等条约,被迫割地、赔款、开放通商口岸、和外国协定关税,外国取得了在中国的领事裁判权和在通商口岸传教等特权。

中国近代史心得体会范文_中国近代史学习心得体会(3篇)

中国近代史心得体会范文_中国近代史学习心得体会(3篇)

中国近代史心得体会范文_中国近代史学习心得体会(3篇) 中国近代史心得体会范文(一)中国近代史是一部惨痛、耻辱的历史,是一部悲壮的历史,更是一部彻底改变了中国几千年来封建社会的历史。

学习中国近代史,作为中华民族的任何子孙都是义不容辞的,特别是当代大学生,越是生活在和平稳定、物资充足、无忧无虑的环境下越要了解一百多年前那改变我中国的历史。

唐太宗说过:以铜为鉴,可正衣冠;以古为鉴,可知兴替。

毛泽东也讲过:历史是值得注意的。

只有认真学习近代史、了解中国的荣辱史,我们才能做到以古为镜、知古监今,建设美好的社会主义色会。

而作为理工科我,本身人文知识比较薄弱,于此我有什么理由不去认真学习《中国近代史纲要》这门课程呢?中国近代史从鸦片战争开始。

1840年,英国发动了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使得中国由独立逐渐变成半殖民地、有封建逐步成为半封建的国家。

清朝以前,中国地大物博、人杰地灵,处于封建社会的中国在小农经济、男耕女织、以家庭手工业为主的状态下,无论在经济上还是政治上都处于世界的巅峰。

因此,到了清朝,当朝统治者以此为傲,自恃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可以自给自足,无需与外国进行经济贸易、藐视世界抵制,抵制西方工业和科学,并将中国对外贸易的大门紧紧关闭。

到了嘉庆、道光年间清王朝尽显衰相,闭关自守、固步自封带来的危机逐一爆发。

毛泽东曾说过,落后就要挨打!由于中国的糜烂、腐败,西方资本主义的殖民狂潮席卷中国,使得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格局。

当时中国在外国人看来是一个富饶的古老神国,遍地是宝却不能收藏、没能力保护的国家,西方力强对中国虎视眈眈,为打开中国对海外市场,1840年鸦片战争终于爆发。

鸦片战争爆发后,西方列强犹如才狼虎豹一般入侵我中华,烧杀抢掠、无恶不作,为首的资本主义强国——英国强迫清朝政府签下了中国近代史的首项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

在中国近代史上,由于清政府的腐败无能,一味赔款求和,西方大大小小的国家争先入侵中国,由此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习中国近代史纲要的感想
学号:xxx 姓名: xxx
回首中国的近代史,有愤怒,有悲痛,有感慨,有自豪。

愤怒帝国主义的无耻侵略,悲痛中国人民的受苦受难,感慨仁义志士的为国捐躯,自豪中国人民的伟大与坚强。

从1840年的鸦片战争开始,资本帝国主义列强发动了一次又一次的侵华战争,将中国人民推入了水深火热之中。

在历次的侵华战争中外国侵略者屠杀了大量的中国人民。

他们截取中国的经济劫掠中国的财富,破坏中国的领土完整,强占中国租界,强租中国港湾。

在外国主义列强的压迫和蹂躏下,中国几乎已经没有独立的领土主权可言,“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这是当时爱国志士发出的悲愤呐喊。

有压迫就会有反抗,随着帝国主义的压迫政府的腐败无能,中国人民再也受不了这样的生活,各地的起义不断,其中以义和团运动声势最好大,对帝国主义的打击最大,意义也重大,这次起义使帝国主义列强并没有能实现瓜分中国的图谋。

在社会各阶级都面临着“怎么办”的问题的时候,农民阶级、地主阶级、地主阶级洋务派、资产阶级维新派、资产阶级革命派,他们从各自的阶级立场出发,对国家的出路进行探索,先后提出了自己的主张和方案。

直到20世纪初,以孙中山为首的一批有志之士,发动了新骇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中华民国。

中国的社会出现了一丝光明,然而天有不测风云,北洋军阀首领袁世凯在帝国主义和国内反动势力以及附从革命的旧官僚。

立宪派的共同支持下,窃夺了辛亥革命的果实。

中国又一次的面对了新的危机。

辛亥革命仅仅
赶跑了一个皇帝,却没能改变中国封建主义和军阀官僚统治的统治基础,无法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根本任务,先进的中国人需要进行新的探索为中国谋求新的出路。

俄国十月革命的爆发开始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

而此时的中国也迎来了新的曙光。

1919年五四运动的爆发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工人阶级首次登上历史的舞台,显示了他们的伟大力量。

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创造了条件。

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展开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中国共产党制定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带领着中国人民一步步地向自由与解放迈进。

其中牺牲了很多的民族英雄,他们为祖国奉献了他们宝贵的生命和青春。

在这场漫长的解放道路上我们党经历了很多艰难与险阻,其中十万里长征谱就了他们英雄的赞歌。

在这部近代史中有一段时期是任何一个中国人都不能忘记的,那就是八年抗日战争,中国人民遭受了难以形容的灾难,日本帝国主义对我们同胞的残忍屠杀,是每一个中国人需要铭记于心的。

日本对中国的大规模侵略和在中国部分地区的殖民统治,犯下了空前严重的罪行,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极为深重的灾难面对日本们的空前侵略中国人民采取了一致对外的政策,形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共同抵制日本的侵略,终于在1945年的八月日本投降,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取得胜利。

在这曲折的百年中,中国经历了动荡的百年,在摸索中前进了百年,这一百年告诉了我们太多的东西,作为一个国家不能闭关锁国,作为一个民族更不能软弱无能,任何时候都应该团结在一起,随时随刻为祖国奉献。

百年屈辱中我们自强不息,在硝烟与炮火中我们没有被打垮,反而一新面貌站了起来。

痛定思痛,我们现在不要有懈怠心理,尤其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我们更应该走在时代的前沿,掌握先进的技术,为祖国的繁荣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