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JG_707-2014_宣贯资料

合集下载

jjg 707-2014 《扭矩扳子检定规程》

jjg 707-2014 《扭矩扳子检定规程》

jjg 707-2014 《扭矩扳子检定规程》《扭矩扳子检定规程》是用于规范扭矩扳子的检定工作的文件。

下面是关于该规程的相关参考内容:1. 引言- 扭矩扳子是一种常用的工具,用于紧固螺栓、螺母等工作。

为了保证其测量精度和工作可靠性,对扭矩扳子进行定期的检定很有必要。

- 该规程是制定用于扭矩扳子检定的工作标准,旨在保障扭矩扳子检定工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 术语与定义2.1 扭矩扳子:用于施加给定扭矩的工具,常见的类型有手动扳子和电动扳子等。

2.2 检定:对扭矩扳子的性能和精度进行测试,确定其是否符合规定的要求。

3. 检定方法3.1 外观检查:- 检查扭矩扳子的外观是否完好,无明显磨损、腐蚀等现象。

- 检查扭矩刻度、操作按钮等是否清晰、明确。

3.2 零位偏差测量:- 将扭矩扳子调至测定范围的下限,通过扭矩负载测量装置检测零位偏差。

- 在多个测试点进行测量,计算平均值,比较与规定标准的差别。

3.3 扭矩偏差测量:- 通过扭矩负载测量装置对扭矩扳子在不同负载下的输出进行测量。

- 选择不同的加载点和方向,验证其输出的准确性。

3.4 复现性测量:- 通过对扭矩扳子执行相同扭矩值的多次操作,以检测扭矩扳子的复现性。

- 每次操作后,通过测量装置记录并比较其输出结果。

3.5 重新校准:- 若扭矩扳子在检定过程中发现超出规定误差限,则需要对其进行重新校准。

- 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校准方法和标准装置,对扭矩扳子进行校正。

4. 检定结果的评定和记录4.1 检定结果的评定:- 根据检定过程中测量的数据和要求的误差限,评定扭矩扳子的检定结果。

- 若结果符合规定要求,则将扭矩扳子标记为合格;若结果不符合要求,则标记为不合格。

4.2 检定结果的记录:- 对每个被检定的扭矩扳子都应进行完整的记录,包括扳子的型号、编号、检定日期、检定人员等关键信息。

- 记录中还应包括扳子的测量数据和评定结果等详细信息。

以上是关于《扭矩扳子检定规程》的相关参考内容,该规程提供了一套完整的扭矩扳子检定方法和标准,用于指导检定人员进行检定工作,以保证扭矩扳子的测量精度和可靠性。

扭矩板手校准操作规程

扭矩板手校准操作规程

《扭矩板手校准操作规程》一、目的及适用范围:为了保证校准时操作程序规范化,使测试结果准确可靠,特制定此操作规程。

本规程适用于使用中的扭矩扳手的校准。

二、依据与技术规范:《JJG 707-2014扭矩板子检定规程》三、概述:扭矩扳子通过扭矩平衡的原理工作。

扭矩板子按结构一般分为示值式和预置式两种形式,示值式又可分为指针式和数字式;预置式又可分为带刻度可调式和定值式。

扭矩扳子主要用于紧固螺栓、螺母或螺钉,并能测量(或控制)拧紧时的扭矩值,以达到间接控制固体间连接螺栓(或螺钉)紧固轴力的一致性目的。

四、技术要求及校准条件:1、标准设备(即扭矩扳子检定仪)的扩展不确定度应不大于被检扭矩板子允许误差绝对值的1/3;2、温度:(23±5)℃,校准过程中温度变化不超出±1℃;相对湿度:≤90%RH;3、现场环境不应有影响校准结果的振源、电磁干拢等现象;五、校准1、示值式手动扭矩板子的校准1)、校准不少于3点,一般为扭矩测量上限的20%、60%和100%;2)、校准时按照水平和垂直状态放置,并在校准记录表上予以注明;3)、装扭矩扳子的扭转轴与扭矩扳子测试仪的测量轴同轴串接;4)、校准前按使用方向对扭矩扳子预加最大扭矩3次;5)、预扭后分别调整扭矩扳子测试仪和扭矩扳子的零位。

平稳地逐级递增施加扭矩至检定点,记录各点扭矩值;此过程连续进行3次,每次重新调整零位。

2、预置式手动扭矩扳子的校准1)、预置式扭矩扳子按可设定的点数进行校准;2)、3)、4)同上;5)、预扭后调整扭矩扳子测试仪的零位并启用峰值保持功能。

平稳施加扭矩至校准扭矩的80%,并在0.5s-4s的时间内,继续缓慢地施加扭矩至折子发生脆响,记录扭矩仪测量值。

此过程每点进行3次。

6、预调式扭矩扳子更换校准点,重新按上述2)-5)步骤进行。

六、维护保养及注意事项1、测试完毕后,清洁扭力扳手测试仪,关闭各类电源,断开总电源避免疏忽大意造成损失;2、必须正确操作,严禁过载。

扭矩扳子测量不确定度的评估

扭矩扳子测量不确定度的评估

扭矩扳子测量不确定度的评估1 概述1.1 测量依据:JJG 707-2014《扭矩扳子检定规程》1.2 计量标准:因为现在扭矩扳子的准确度级别为 1~10级,而主要计量标准设备为0.3级扭矩扳子检定仪。

1.3 被测主要参量(见表1):表1 被测主要参量2 扭矩扳子示值误差测量结果不确定度评估 2.1 数学模型%100⨯-=iiM M M δ 式中:δ——扭矩扳子示值相对误差; M ——检测点扭矩扳子的示值,Nm ;i M ——检测点检定仪3次示值的算术平均值,Nm 。

2.2 不确定度传播率)()()(2222212i c M u c M u c u +=δ式中,灵敏系数 i M M c 11=∂∂=δ, 22i M M M c i -=∂∂=δ, 因为 M M u M u rel ⨯=)()(; i i rel i M M u M u ⨯=)()(又因为 i M M ≈最终可得 )()()(222i rel rel c M u M u u +=δ2.3 标准不确定度评定2.3.1 扭矩仪仪示值误差引入的相对标准不确定度)(i rel M u扭矩仪示值误差引入的相对标准不确定度)(i rel M u ,用B 类标准不确定度评定。

扭矩仪等级为0.3级,则扭矩仪示值误差为±0.3%,正态分布所以2.3.2 被测扭矩扳子示值估算引入的相对标准不确定度)(M u rel因为是在最佳测量能力下的不确定度分析,故假设扭矩扳子重复性相当好,忽略因此产生的不确定度。

被测扭矩扳子示值估算引入的相对标准不确定度)(M u rel ,用B 类标准不确定度评定。

设扭矩扳子分辨力为r ,测量下限为M 0,则有因为扭矩扳子的相对分辨力%1000⨯=M r α;且等级为n 的扭矩扳子相对分辨力最大值为%100200max ⨯=n α,所以最终可得2.4 合成标准不确定度2.4.1 主要标准不确定度汇总表(见表2)表22.4.2 合成标准不确定度计算 合成标准不确定度为:2.4.3 相对扩展标准不确定度计算%0.1733%0.3)(==i rel M u ()%480.03%34%0.173)(222⎪⎪⎭⎫ ⎝⎛+=⎪⎭⎫ ⎝⎛+=n n u c δ%10032)(0⨯⨯=M rM u rel %34)(n M u rel =取包含因子k =2,则:2.4.4 扩展相对标准不确定度列表根据以上公式可推导出分别使用0.3级扭矩仪,测量1~10级扭矩扳子的相对扩展不确定度,如表3。

扭矩扳手CMC

扭矩扳手CMC

扭矩扳子CMC 评定与表示1、概述1.1测量方法:JJG707-2014《扭矩扳子检定规程》1.2环境条件:室内温度(23±0.5)℃, 相对湿度65%。

1.3测量标准:NJ 系列扭矩传感器及DMP-2000测量仪和加载装置。

1.4被测对象:1)中国航空工业东方仪器厂生产的ZNB-12A 型扭矩扳手,精度等级3级,量程范围:(2~12)Nm ,对其测量点6 Nm 和10 Nm 进行校准。

2)中国航空工业东方仪器厂生产的ZNB-100A 型扭矩扳手,精度等级3级,量程范围:(20~100)Nm ,对其测量点20Nm 、60Nm 和100Nm 进行校准。

1.5测量方法:开机通过自检,根据所用传感器选择其对应的通道,输入系数,待扭矩测量仪处于工作状态时,将扳手设置于预置值处作为测量点,用加载装置缓慢平稳地施加扭矩,读取扭矩测量仪显示值,重复测量6次。

2、数学模型2.1以扭矩扳子示值为依据,在标准装置上读数时,示值误差以e 表示,数学模型为:e =M i -M式中:e ……扭矩扳子测量点的示值误差,Nm ; M i ……扭矩扳子在测量点的标称值,Nm ; M ……扭矩标准器测量值的算术平均值,Nm 。

2.2灵敏系数 方差:()22222121222u c u c x u x f u i i c+=⎥⎦⎤⎢⎣⎡∂∂=∑式中:u c 为合成标准不确定度,u 1、u 2分别为M i 和M 的不确定度分量。

灵敏系数: 11=∂∂=i M e c 12-=∂∂=Mec 3、输入量的不确定度评定3.1标准器带来的不确定度u 1在测量过程中,标准器带来的不确定度影响因素主要有2项。

1)由标准装置误差引入的不确定度u 11;2)扭矩扳子和标准装置之间的连接方式和施扭位置产生的不确定度u 12。

3.1.1由标准装置误差引入的不确定度u 11上级计量检定证书给出 NJ 50 Nm 和NJ 100 Nm 的扭矩传感器的准确度为0.3级,按均匀分布,包含因子k =3,故:u 11=kM a S⨯.(M s 为对应测量点): 6 Nm 测量点: u 11=36%3.0⨯=0.010Nm10 Nm 测量点: u 11=310%3.0⨯=0.017Nm20 Nm 测量点: u 11=320%3.0⨯=0.035Nm60 Nm 测量点: u 11=360%3.0⨯=0.104Nm100 Nm 测量点: u 11=3100%3.0⨯=0.173Nm3.1.2扭矩扳子和标准装置之间的连接方式和施扭位置产生的不确定度u 12根据实验经验得到扭矩扳子和标准装置之间的连接方式和施扭位置产生的系统误差为±0.5%,服从三角分布,包含因子k =6,故:6 Nm 测量点: u 12=66%5.0⨯=0.012Nm10 Nm 测量点: u 12=610%5.0⨯=0.020Nm20 Nm 测量点: u 12=620%5.0⨯=0.041Nm60 Nm 测量点: u 12=660%5.0⨯=0.122Nm100 Nm 测量点: u 12=6100%5.0⨯=0.204Nm3.1.3标准器带来的不确定度u 1由于标准器产生的不确定度两个分量之间相互独立没有联系,故:u 1=212211u u +6 Nm 测量点: u 1=22012.0010.0+=0.016Nm 10 Nm 测量点: u 1=22020.0017.0+=0.026Nm 20 Nm 测量点: u 1=22041.0035.0+=0.054Nm 60 Nm 测量点: u 1=22122.0104.0+=0.160Nm 100 Nm 测量点: u 1=22204.0173.0+=0.267Nm3.2扭矩扳子的示值重复性标准不确定度u2对被测扭矩扳手进行重复测量6次,得到六组测量列,见下表:3.3在扭矩扳子的测量过程中,温度的波动范围在(23.0~23.5)℃,故由温度变动引起的不确定因素可忽略,不予考虑。

jjg707-2014扭矩扳子检定规程

jjg707-2014扭矩扳子检定规程

jjg707-2014扭矩扳子检定规程一、总则扭矩扳子是工业生产中常用的一种测力工具,用于测量螺栓、螺母等连接件的扭矩。

为保证扭矩扳子的准确性和稳定性,需要依据国家标准进行定期的检定。

本规程旨在规范扭矩扳子的检定工作,确保其准确性和可靠性。

二、检定范围本规程适用于各类扭矩扳子的检定工作,包括手动扭矩扳子、电动扭矩扳子等各种类型。

三、检定依据扭矩扳子的检定依据包括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以及制造厂家的技术要求。

具体依据如下:1. GB/T 15700-1995扭力手动工具的检定通则2. JJF 1035-2004扭力扳手检定规程3.制造厂家提供的技术资料和要求4.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四、检定项目1.外观检查:仔细检查扭矩扳子的外观是否完好,是否有变形、裂纹等质量问题。

2.测量准确度:使用标准的扭矩标定器对扭矩扳子进行校准,记录其测量准确度。

3.扭矩输出稳定性:在不同扭矩数值下,连续操作扭矩扳子,记录其输出稳定性。

4.扭矩扳子的标定:将扭矩扳子连接到标定器上,通过不同扭矩数值进行标定,记录其标定结果。

5.扭矩扳子的使用寿命评定:根据使用年限和使用情况,评定扭矩扳子的使用寿命。

五、检定设备1.扭矩标定器:用于对扭矩扳子的测量准确度进行校准。

2.标定器:用于对扭矩扳子进行标定。

3.外观检查工具:用于检查扭矩扳子外观的完好情况。

4.记录工具:用于记录扭矩扳子的检定结果。

六、检定方法1.外观检查:使用外观检查工具对扭矩扳子进行外观检查,记录其外观情况。

2.测量准确度校准:使用扭矩标定器对扭矩扳子进行校准,记录其测量准确度。

3.扭矩输出稳定性检测:在不同扭矩数值下,使用扭矩扳子进行连续操作,记录其输出稳定性。

4.扭矩扳子标定:将扭矩扳子连接到标定器上,通过不同扭矩数值进行标定,记录其标定结果。

5.使用寿命评定:根据扭矩扳子的使用年限和使用情况,评定其使用寿命。

七、检定结果处理1.合格:符合国家标准和制造厂家要求的扭矩扳子,可进行合格认定并标识。

jjg707-2014扭矩扳子检定规程

jjg707-2014扭矩扳子检定规程

jjg707-2014扭矩扳子检定规程扭矩扳子是一种用来精确测量和施加扭矩的工具,它在机械制造和维修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确保扭矩扳子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需要对其进行定期的检定和校准。

本文将介绍扭矩扳子的检定规程,包括检定的目的、适用范围、检定周期、检定方法和注意事项等内容。

一、检定的目的扭矩扳子的检定旨在确保其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以保证在工程施工和机械维修过程中对扭矩的精确控制。

通过定期的检定,可以及时发现扭矩扳子的偏差和故障,保证其符合相关的技术规范和标准要求,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二、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所有类型的扭矩扳子,包括手动扭矩扳子、电动扭矩扳子和液压扭矩扳子等。

三、检定周期扭矩扳子的检定周期一般为一年,即应每年对扭矩扳子进行一次检定。

对于频繁使用和重要性较高的扭矩扳子,可以适当缩短检定周期。

四、检定方法1.检定前的准备工作在进行扭矩扳子的检定之前,需要做好以下准备工作:(1)查验扳子外观,确保无损坏和腐蚀。

(2)清洁扳子表面,确保无杂质和油污。

(3)检查扳子的配件和附件,确保齐全和完好。

2.使用检定仪器在进行扭矩扳子的检定时,需要使用相应的检定仪器,例如扭矩传感器、示值仪表和校准设备等。

这些仪器应具备国家认可的计量认证,并且需要定期进行校准和维护,以确保其准确性和可靠性。

3.检定过程扭矩扳子的检定过程包括静态检定和动态检定两个方面。

(1)静态检定静态检定是指在不施加扭矩的情况下,通过比较测量扳子的示值和标准值来检验其准确性。

静态检定时,需要将扭矩扳子连接到检定仪器,并逐步增加施加的扭矩,在每个扭矩点上记录测量值,并与标准值进行比对。

(2)动态检定动态检定是指实际施加扭矩的情况下,通过比较测量扳子的示值和标准值来检验其准确性。

动态检定时,需要将扭矩扳子连接到检定仪器,并实际施加扭矩到工件上,在每个扭矩点上记录测量值,并与标准值进行比对。

4.结果处理与记录在完成扭矩扳子的检定后,需要对检定结果进行处理和记录。

jjg707-2014扭矩扳子检定规程

jjg707-2014扭矩扳子检定规程

jjg707-2014扭矩扳子检定规程第一部分:导言-介绍扭矩扳子的作用和重要性-引出对扭矩扳子进行检定的必要性和意义-概述本文要介绍的扭矩扳子检定规程的内容和目的第二部分:扭矩扳子检定的概述-定义扭矩扳子检定-说明检定的目的和意义-澄清扭矩扳子检定的程序和标准-提出扭矩扳子检定的要求和标准规范第三部分:扭矩扳子检定前的准备工作-检查扭矩扳子的外观和标识-查看使用手册和相关资料-准备检定设备和工具第四部分:扭矩扳子检定的具体步骤- (一)检查扭矩扳子的外观和标识-研究扭矩扳子的外观和标识的一般标准-检查扭矩扳子的外观,包括表面光洁度、铭牌完整度等-确认扭矩扳子的标识是否符合国家标准- (二)测量扭矩扳子的工作长度-说明测量工作长度的重要性-使用适当的工具和方法进行工作长度的测量-检验测量结果是否符合规定的标准- (三)检测扭矩扳子的扭矩值-确定用于检定的标准扭矩器-使用标准扭矩器对扭矩扳子进行扭矩值的检测-记录检测结果并进行比对和分析- (四)校准扭矩扳子-根据检测结果对扭矩扳子进行必要的调整和校准-重新进行扭矩值的检测-确保扭矩值符合规定的标准- (五)记录和报告-记录整个检定过程的详细步骤和结果-生成检定报告并进行档案管理第五部分:扭矩扳子检定后的处理-确认扭矩扳子的检定结果是否合格-对合格的扭矩扳子进行标识和管理-对不合格的扭矩扳子进行修理、报废或退换第六部分:扭矩扳子检定的注意事项-保证检定操作人员具有相关的技术资格和培训-确保检定设备和工具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注意环境因素对检定结果的影响-对检定结果的信度和可追溯性进行评估第七部分:结语-总结扭矩扳子检定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强调遵守检定规程和标准的重要性-提出对扭矩扳子检定规程进行定期修订和更新的建议结语:通过严格按照扭矩扳子检定规程进行检定,可以确保扭矩扳子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保障使用安全和工作质量。

希望本文介绍的扭矩扳子检定规程对相关领域的技术人员和管理者有所帮助,同时也欢迎对本文提出意见和建议,以便不断改进和完善扭矩扳子检定规程。

jjg707-2014扭矩扳子检定规程

jjg707-2014扭矩扳子检定规程

jjg707-2014扭矩扳子检定规程一、总则1.1规程目的本规程旨在规范扭矩扳子的检定工作,确保其准确性和可靠性,保障工程施工和生产质量的准确性。

1.2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对各种扭矩扳子的检定工作,包括手动扭矩扳子、电动扭矩扳子等。

1.3术语和定义本规程中涉及的术语和定义,参照国家标准GB/T1042的相关规定。

二、技术要求2.1检定设备2.1.1扭矩检定台扭矩检定台应具备稳定可靠的性能,并具有较高的准确度和可追溯性。

2.1.2扭矩传感器扭矩传感器应具有高灵敏度和稳定性,且能够精确地测量扭矩值。

2.1.3检定软件检定软件应能够实现对扭矩扳子的自动检定,并能够生成相应的检定报告。

2.2检定方法2.2.1预热进行扭矩扳子的检定前,应先对扳子进行预热,确保其处于稳定状态。

2.2.2校准对扭矩检定台和扭矩传感器进行校准,保证检定结果的准确性。

2.2.3检定通过扭矩检定台对扭矩扳子进行检定,记录检定结果并生成检定报告。

2.3检定要求2.3.1准确性扭矩扳子的检定结果应与其实际扭矩值相符合,误差应在规定范围内。

2.3.2稳定性在连续检定过程中,扭矩扳子的检定结果应保持稳定,不应出现大幅度波动。

2.3.3可追溯性扭矩扳子的检定应能够追溯至国家标准,确保检定结果的可信度。

三、检定程序3.1准备工作3.1.1检定前检查在进行扭矩扳子的检定前,应对检定设备进行检查,保证其正常工作。

3.1.2数据备份在检定开始前,应对检定软件进行数据备份,以防止数据丢失。

3.2扭矩扳子的检定3.2.1检定前准备将扭矩扳子放置在扭矩检定台上,并连接扭矩传感器。

3.2.2开始检定启动检定软件,设置检定参数,并开始对扭矩扳子进行检定。

3.2.3记录检定结果在检定过程中,记录扭矩扳子的实际扭矩值,并将结果保存在检定软件中。

3.3检定报告的生成3.3.1数据分析对检定结果进行数据分析,确保检定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3.2报告生成根据检定结果,生成相应的检定报告,并加盖检定单位的公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JJG707-2014扭矩扳子扭矩扳子》》
国家计量规程宣国家计量规程宣贯贯
本规程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
JJG 707-2014
JJG 707-2003
JJG 707-1990
规程的发布和实施
2014-06-15发布
2014-12-15实施
适用范围
扭矩扳子的首次检定、后续检定和使用中检查
引用文献(1)
JJG 557-2011标准扭矩仪
JJG 797-2013 扭矩扳子检定仪
GB/T 3390.2-2004手动套筒扳手传动方榫和方孔
引用文献(2)
GB/T 15729-2008手动扭力扳手通用技术条件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规程;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规程。

原理和用途
原理:扭矩扳子通过扭矩平衡的原理工作。

扭矩扳子按结构一般分为示值式和预置式两种形式,示值式又可分为指针式和数字式、预置式又可分为预调式和定值式
用途:扭矩扳子主要用于紧固螺栓、螺母或螺钉,并能测量(或控制)拧紧时的扭矩值,以达到间接控制固体间连接螺栓(或螺钉)紧固轴力的一致性。

计量性能要求
通用技术要求
外观与附件
指示和设定装置
操作适应性
外观与附件(1)
1.扭矩扳子应有铭牌,上面标明产品名称、
型号、规格、准确度级别、制造厂名称或
商标、出厂编号等。

扭矩扳手及附件应有
裂纹、损伤、锈蚀等。

2.扭矩扳子及其附件不应有裂纹、损伤、锈
蚀及其它影响使用的缺陷,附件应齐全,
除说明书允许外各部件不得更换使用。

注:送检的扭矩扳子及其附件应安放在专用包装箱(盒)内,以避免运输颠簸或搬运中的碰擦影响其计量性能。

外观与附件(2)
3.扭矩扳子的力臂杆、扳接头及倍增器的反
力臂等部件应有足够刚度,各部件连接应牢固可靠。

4.结合手动扳子使用的扭矩倍增器上应标明
放大倍率、产品编号及标称扭矩。

指示和设定装置(1)
1.模拟式指示装置的指针和从动针应无松
动和弯曲,指针宜深入标尺最短刻线的1/3至1/2范围;应与刻度盘表面平行及与标尺任意刻线重合,运转时平稳,无冲击、停滞等不正常现象;
指示和设定装置(2)
2.刻度盘上刻线应均匀一致,指针宽度应
与刻线宽度相等且不大于1/5最小相邻
刻线间距。

3.数字式显示装置应有峰值保持功能,数
字笔画完整、显示清晰、稳定可靠,跟踪及时。

操作适应性(1)
1.带棘轮的扭矩扳子,其扳接头应能平稳
转动,无卡滞现象,锁紧装置应可靠,
扳接头方榫上的钢球或活动锁应活动自如,不得滑出,应能可靠地连接套筒。

操作适应性(2)
2.预置式扭矩扳子的设定装置应精确、可
靠,当施加的扭矩值达到设定值时,应能发出声响或其他讯号。

3.扭矩扳子检定时,配套扭矩倍增器的齿
轮、轴承等连接件应能平稳转动,无卡滞现象;其方向锁紧装置应可靠。

计量器具控制
检定条件
检定项目
检定方法
检定结果处理
检定周期
检定条件(1)
检定环境条件:
1.温度:(23土5)℃,检定时温度变化不超
出土1℃。

2.相对湿度:≤90%。

3.现场环境不应有影响检定结果的振源、电
磁干扰等现象。

检定条件(2)
标准设备:
传动方榫的选择:检定用传动方榫应符合GB/T 3390.2-2004《手动套筒扳手传动方榫和
方孔》规定要求,其对边尺寸依据最大扭
矩按附录B的规定选用。

检定项目
检定方法
通用技术要求检查:
通用技术要求的检查结合预加扭矩进行,符合Page(9~15)要求后进行其它项目的检查。

检定方法
相对分辨力α检查:
目测检查扭矩显示装置的分辨力γ,模拟式显示装置的分辨力依据指针指示部分宽度与标尺或度盘的两相邻刻线间距的比来确定,一般为分度值的1/2、1/4、1/5;
数显式量装置的分辨力γ在零扭矩条件下观察,显示稳定时分辨力为一个最小示值增量,显示不稳定时为波动范围的1/2。

检定方法
检定方法
回零误差检查:
示值式扭矩扳子的回零误差结合预加扭矩进行检查,在示值检定前、第3次满量程预扭卸载后10s左右目测检查扭矩扳子的示值回零m0;。

检定方法
检定方法
扭矩示值的检定方法一:
以被检扭矩扳子的设定值为准,在扭矩扳子检定仪或标准扭矩仪上读取测量值;
检定方法
图1扭矩扳子处于水平试验状态:
检定方法
图2 扭矩扳子处于垂直试验状态:
检定方法
示值式手动扭矩扳子的检定:
1.检定不少于3点,一般为扭矩测量上限的
20%、60%和100%;
2.检定时按照图1、图2的规定放置;如处于
图1放置状态,在原始记录和检定证书中应予以注明;
检定方法
示值式手动扭矩扳子的检定:
3.将扭矩扳子(或扭矩螺丝刀)的扭转轴与
扭矩扳子检定仪(或标准扭矩仪)的测量轴同轴串接;
4.检定前按使用方向对扭矩扳子预加最大扭
矩3次;
检定方法
示值式手动扭矩扳子的检定:
5.预扭后分别调整扭矩扳子检定仪(或标准
扭矩仪)和扭矩扳子指示的零位。

平稳地逐级递增施加扭矩至检定点,记录各点扭矩值;此过程连续进行3次,每次重新调整零位;带有从动指针的扭矩扳子,每次检定须带从动指针进行。

检定方法
预置式手动扭矩扳子的检定:
1.预置式扭矩扳子按可设定的点数进行检定;
检定时按照图1、图2的规定放置;如处于图2.检定时按照图1、图2的规定放置;如处于图
1放置状态,在原始记录和检定证书中应予注明;
检定方法
预置式手动扭矩扳子的检定:
3.将预置式扭矩扳子(或预置式扭矩螺丝刀)
的扭转轴与扭矩扳子检定仪(或标准扭矩仪)的测量轴同轴串接。

4.检定前按使用方向对检定扭矩值预加扭矩3
次;
检定方法
预置式手动扭矩扳子的检定:
5.预扭后调整扭矩扳子检定仪(或标准扭矩仪
)的零位并启用峰值保持功能。

平稳施加扭矩至检定扭矩的80%,并在0.5s~4s的时间内,继续缓慢地施加扭矩至扳子发出听觉或其他讯号,记录扭矩仪测量值。

此过程每点进行3次。

6.预调式扭矩扳子更换检定点,重新按上述2~
5步骤进行。

检定方法
带倍增器手动扭矩扳子的检定:
1.检定一般不少于5点,一般为测量上限的20%、
40%、60%、80%、100%;各点尽量均匀分布;
2.将扭矩扳子的扭转轴与倍增器的输入端同轴串
接,倍增器的输出端与相应规格标准扭矩仪的扭转轴同轴串接(检定原理示意图见附录A)
检定方法
带倍增器手动扭矩扳子的检定:
3.检定前按使用方向对扭矩扳子预加最大扭矩3
次;
4.预扭后分别调整标准扭矩仪和扭矩扳子指示的
零位。

平稳地逐级递增施加扭矩至检定点,记录各点扭矩值;此过程连续进行3次,每次重新调整零位。

示值相对误差和重复性的计算1) 以

示值相对误差和重复性的计算2) 以
时,按
复性
检定结果的处理及周期
检定结果处理
经检定合格的扭矩扳子发给检定证书,检定不合格的扭矩扳子发给检定结果通知书并注明不合格项目。

检定周期
扭矩扳子的检定周期一般不超过1年。

首次检定或经调整后检定合格的给6个月检定周期。

附录A
附录B
附录C
附录D1
附录D2
公司扭力螺丝刀
公司扭力螺丝刀
公司扭力螺丝刀
公司扭力计
公司扭力扳手
公司标准扭矩仪
实例讲解
Microsoft Office Microsoft Office Microsoft Office Word 97 - 2003 文档Word 文档Word 97 - 2003 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