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市生态环境现状和评价

合集下载

南昌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

南昌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

南昌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南昌作为江西省的省会,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和优越的地理位置,近年来取得了显著的发展成就。

本文将对南昌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并展望未来的发展趋势。

一、南昌的发展现状1.经济发展:南昌是江西省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经济总量持续增长。

根据统计数据,南昌市2019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了1239.19亿元,增长率高达8.1%。

南昌的经济主要依托制造业、服务业以及现代物流等领域,汽车制造、电子信息、新能源等产业具有较强的竞争力。

2.科技创新:南昌拥有多所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为科技创新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南昌大学、华东交通大学等高校以及江西省科学院等研究院具有一定的科研实力和创新能力。

政府也加大了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推动了一批创新型企业的发展。

3.基础设施建设:南昌市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

高速公路网、快速轨道交通系统等交通设施的完善,为南昌的发展提供了便利条件。

同时,南昌还致力于城市环境的改善,建设了一批现代化的公园和绿化景观,提升了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

4.文化旅游:南昌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资源,吸引了大量的游客。

南昌起义纪念馆、八一起义纪念馆等红色旅游景点,以及南昌城市保护区等历史文化遗址,为南昌的旅游业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二、南昌未来的发展趋势1.经济转型升级:随着制造业成本的上升和环保要求的提升,南昌将加强技术创新,推动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

未来南昌将积极发展高技术产业,加强对先进制造业、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领域的支持,提高产业链水平和附加值。

2.城市化进程:南昌将进一步推进城市现代化建设,提升城市的功能和品质。

加快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的合理化,建设更多的住宅、商业和公共设施,完善城市基础设施,提升城市的空间布局和环境质量。

3.科技创新驱动:南昌将进一步加强科技创新能力,培育更多的高科技企业和创新型产业。

加大对科研机构的支持力度,提供更多的创新创业支持政策,打造有利于创新创业的生态环境。

南昌市河湖水环境治理实践及生态定位思考

南昌市河湖水环境治理实践及生态定位思考

南昌市河湖水环境治理实践及生态定位思考南昌市作为江西省省会,位于江西省东南部,地处鄱阳湖的入海口,自古以来就是一个水网密布的地区。

这片地区的河湖水环境一直以来都是南昌市发展的重要资源,但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口的迅速增长,河湖水环境也受到了严重的污染和破坏。

因此,南昌市需要积极开展河湖水环境治理实践,并思考合适的生态定位,以保护和修复河湖水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

首先,南昌市可以在河湖水环境治理上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首先,应加强对工业和农业污染的防治。

出台相关的政策措施,加强对工业企业和农业生产的监管,严禁违规排放。

其次,应加大治理力度,修复受到污染破坏的河湖水体。

可以通过建设污水处理厂、修复湿地、进行植被绿化等措施,提高水体的自净能力和生态修复能力。

此外,还应加强环境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其次,南昌市需要进行生态定位思考。

生态定位是指为了维持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稳定性,划分不同区域的生态功能和生态服务能力的过程。

南昌市可以通过科学研究,将河湖水环境纳入到生态定位的范畴中。

在生态定位中,可以分析和评估河湖水环境对于南昌市的重要性,并划分不同区域的生态功能,以指导相关的保护和治理工作。

同时,南昌市还可以通过生态修复和生态建设来改善河湖水环境。

生态修复是指通过调整和改善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恢复和保护生态系统的过程。

南昌市可以通过修复湿地、植被绿化、水生态工程等措施,提高河湖水体的自净能力,改善水质。

此外,还可以积极开展河湖周边的生态建设,保护和恢复湿地、森林等生态系统,增强水环境的自然保护能力。

最后,南昌市还可以加强社会参与和宣传教育,促进公众的环保意识和参与度。

可以通过开展环保义工活动、举办环境宣传活动等方式,提高公众对于河湖水环境的关注和重视。

同时,还可以加强环保知识的普及,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引导公众积极参与到河湖水环境治理中来。

总之,南昌市的河湖水环境治理实践及生态定位思考是一项复杂而长期的工作。

青山湖水库生态环境现状分析及治理

青山湖水库生态环境现状分析及治理

青山湖水库生态环境现状分析及治理青山湖水库是江西省南昌市的重要水源地,也是南昌市聚居的一个重要的生态系统。

随着城市化的加剧和人口增长的不断壮大,青山湖水库的生态环境面临严峻挑战。

本文主要对青山湖水库生态环境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治理建议。

1、水质情况青山湖水质整体处于中度污染的状态,2018年江西省环保厅发布的监测数据显示,在30个重点监测断面中,青山湖三桥站点、南昌站站点、崇义站点、梅林嘴站点等4个站点严重超标,其中氨氮超标率高达83.3%,而青山湖水库上游水质相对较好。

2、底泥质量青山湖底泥中重金属元素如锌、铜、铅、铬等也由于环境污染而大量积累,导致底泥中重金属成分含量高。

3、水生态状况青山湖水库水草覆盖率较低,水生态状况相对较差。

湖泊生态系统被破坏,使得湖泊中的鱼类、水生动物、植物等数量与品种出现减少和减缓生长。

4、水资源利用情况青山湖水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形式单一,存在着浪费和不合理的现象。

二、治理建议1、强化管控政府需要出台更严格的政策法规,加强青山湖水库的环境管理。

同时完善生态环境监测体系,加强对污染源的平衡监管。

2、加大环保投入加大环保投入,通过污水处理和底泥修复等手段治理青山湖水库的生态环境。

政府可以引入社会资本,采用PPP模式等方式,开展生态环境治理项目。

3、加强水资源利用管理拓宽青山湖的水资源利用途径,增加水资源的回用率,并进行合理利用规划,避免浪费。

同时,政府应加强健康饮水宣传教育,提高市民对水资源保存保护意识和环保意识。

4、加大科学研究力度加大对青山湖水库生态环境的科学研究力度,探索出更加科学、可行的环保治理方案。

政府可以联合大学和科研院所,共同开展调查和研究,为青山湖水库生态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三、结论青山湖水库生态环境是南昌市生态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城市重要的水源地。

治理青山湖水库生态环境是保护环境和生态系统的重要任务。

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青山湖水库的生态环境问题需要政府、企业及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通过科学、创新、合理的治理措施,建立健全的环保治理机制和措施体系,共同保护美好的生态环境。

青山湖水库生态环境现状分析及治理

青山湖水库生态环境现状分析及治理

青山湖水库生态环境现状分析及治理青山湖水库位于江西省南昌市,是南昌市的重要水源地之一,也是南昌市的风景名胜区之一。

青山湖水库不仅是南昌市民生活和生产用水的重要来源,同时也是南昌市重要的生态环境保护区域。

近年来,青山湖水库的生态环境出现了一些问题,对水库进行治理显得十分紧迫。

本文将从水质、水生态、生物多样性等方面进行现状分析,并提出一些建议,以期改善青山湖水库的生态环境。

一、水质分析青山湖水库的水质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以及工业、农业活动的增加,水质污染问题日益突出。

水库附近的工业企业废水排放、农田化肥、农药使用及城市污水处理设施落后等因素导致水库水质受到严重威胁。

水质恶化表现在水中污染物含量增加,浑浊度加剧,臭氧量减少,水中富营养化现象加剧等。

水库的水质,直接关系到南昌市民的健康以及周边生态环境的稳定。

青山湖水库的生态系统是维持其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水生态保护工作显得十分紧迫。

随着水质的恶化,水域中的生态环境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

水中藻类、浮游动物等生物数量增加,水草覆盖减少,水中鱼类数量减少,水生态链条受到了破坏。

长期以来,水库周边的开发建设、旅游开发对水生态环境造成了破坏,导致湖泊生态系统的恶化,给水库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带来了很大的挑战。

三、生物多样性分析青山湖水库作为南昌市的一大重要水源地,其周边的生物多样性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

随着近年来生态环境的恶化,水库周边的生物种类数量和数量均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

鸟类的数量明显减少、水生动植物的种类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破坏。

而生物多样性的减少将直接影响到生态系统的稳定,甚至威胁到整个水库的生态平衡。

四、治理建议针对青山湖水库的生态环境现状,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治理措施,以期改善水库的生态环境。

1. 提升污水处理设施能力,严格控制工业企业排放。

加强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规范排污管道,降低污染物排放标准,加大对违规排放的惩罚力度。

青山湖水库生态环境现状分析及治理

青山湖水库生态环境现状分析及治理

青山湖水库生态环境现状分析及治理青山湖水库位于江西省南昌市青山湖区,是南昌市的重要水源地和生态景观区,也是市民休闲娱乐的场所。

在长期的开发利用过程中,青山湖水库的生态环境遭受了严重破坏,亟需采取措施进行治理。

青山湖水库的水质污染严重。

由于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大量的污水被排放入湖,导致水质变差。

青山湖水质评价中,D类水体达到了60%,水质严重受到污染。

水质污染不仅影响了湖水的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还对周边居民的生活和健康造成了威胁。

青山湖周边的生态环境遭受严重破坏。

由于开发建设的不规范,大量的湿地和林地被破坏,野生动植物的栖息地受到严重影响。

鸟类、鱼类等野生动物的种群数量逐渐减少,生物多样性受到严重威胁。

城市化带来的城市热岛效应也使得青山湖周边的气温升高,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

针对上述问题,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治理措施。

对污水排放进行严格管控,建设和完善污水处理设施,确保污水得到充分处理再排放。

加强湖泊水质监测,定期对湖泊水质进行评估,及时发现并治理污染源。

加大环保力度,加强对违规排污企业的监管,对违法者进行严厉处罚,以提高环境保护的意识和法律意识。

在生态环境方面,应立即停止对湖泊周边的不合法开发,恢复和保护湖泊的湿地和林地等生态系统。

建立保护青山湖生态环境的长效机制,加大对野生动植物的保护力度,给予它们更多的安全空间。

积极推广生态农业等可持续发展模式,减少农业污染的产生。

青山湖水库生态环境的整治需要政府、社会和公众的共同努力。

政府应加大投入,制定相关政策和法律法规,推动水质和生态环境的治理。

社会组织和公众应加强环境保护意识,积极参与到生态环境治理中来,共同守护青山湖的美丽。

南昌生态环境调查报告

南昌生态环境调查报告

南昌生态环境调查报告篇一:某地商业环境调查报告南昌市商业环境调查报告【更多资料下载尽在:第一部分南昌市宏观经济环境调查一、地理及交通环境1、良好的地理环境及自然环境南昌市地处江西省北部,赣江下游,鄱阳湖滨,介于东经约115。

27ˊ~116。

35ˊ、北纬约28。

10ˊ~29。

11ˊ之间,东南面向著名的武夷山脉,西南直通闻名于世的井冈山,北邻游览避暑胜地庐山,千里赣江纵贯全境,是中原和南方闽粤之间的咽喉地段,既是沿海的内地,又是内地的前沿。

全市面积7402.36平方公里,其中市区588.07平方公里。

城区座落处的东岸是以冲击层为主的湖积平原,东南地势平坦,西北丘陵起伏,平均海拔25米。

城区内有东湖、西湖、北湖,城郊有青山湖、艾溪湖、碟子湖、象湖等河湖环绕。

西郊距城15公里处,有主峰海拔841米的梅岭,茂林修竹,景色秀丽,素有“小庐山”之称。

生态环境极好。

南昌属亚热带气候,温暖湿润,四季分明。

日平均气温为摄氏17.5°C,极端最低气温为摄氏零下9.3°C,极端最高气温为摄氏40.6°C。

年平均降雨量1596.4毫米,历年平均无霜期277.9天。

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土地肥沃,是全国农业区划鄱阳湖平原商品粮基地。

2、便捷的交通环境近年来,南昌改建和新建的大型桥梁有八一大桥、赣江大桥等40余座,其中水上桥梁20座。

60年代赣江大桥建成通车后,使浙赣、南浔两线铁路接轨,大大便利了城市交通。

京九、鹰厦、皖赣、向乐等铁路建成后,火车可通达北京、上海、南京、广州、长沙、福州等地。

公路纵横交错,可通往全省各地及湘、鄂、皖、浙、闽、粤等邻省。

水运沿赣江可通抚河、锦江和鄱阳湖沿岸城镇及长江各口岸。

浙赣铁路与赣江十字相交,形成全省纵横运输的两大动脉,公路多同这两大动脉相交,织成疏密相间的交通运输网,南昌则为全省的交通枢纽。

省际航空可飞往北京、上海、杭州、福州、长沙、贵阳、昆明、成都等城市;省内航空有南昌到景德镇、赣州航线。

南昌气候背景分析现状

南昌气候背景分析现状

南昌气候背景分析现状1、江西南昌气候,环境怎么样?南昌天气很好,原来环境是不咋地,不过有了绿化带之后,环境变的很清新,而且南昌是个文明城市2、南昌气候夏天和广东比:南昌要热最高气温可达40度且湿度较大,会有蒸桑拿的感觉。

冬天:是湿冷,比较潮湿,比较难受的天气。

平均温度都在0上。

会比广东低很多。

南昌小偷,骗子比较多,火车站附近要小心。

坐公交车时候更要特别小心,好多在门口偷东西的,自己东西一定要放好,刚到这里不熟悉:不要乱买路边的东西,不要和陌生人乱说话。

就够了!冬天你可以用下电热毯或者自己租房子住了,买电暖风啊!3、江西南昌气候情况怎样?夏天是出了名的热是中国四大火炉之一三十四五度是很正常的晚上没有空调是很难睡着觉的(不过你要是来读书的话还好一些因为最热的时候你们已经放假了)冬天一般来说温度不会很低温度在零下的时候挺少的但是人在房间里会非常冷(这是南方特有的阴冷)晚上睡觉得盖厚点的被子春天、秋天就没什么好说的了因为实在太短了往往感觉刚过夏天就到了冬天...(记得我小时候都不是这样的最近几年天气越来越诡异)南昌除了天气有点怪其他都挺好的现在又在修地铁翻修道路好像月底要在南昌开中国城市运动会物价也不高出租车起步价也就7、8块钱公交车也便宜从始发站到终点站不管多长的路程都是一元钱而且还有空调我相信这是其他是省会城市没法比的4、南昌的气候特点南昌属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气候湿润温和,日照充足,四季分明,雨水充沛。

一年中夏冬季长,春秋季短,南昌是夏炎冬寒的城市。

5、南昌气候如何?南昌市属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气候湿润温和,日照充足,一年中夏冬季长,春秋季短。

南昌市是“夏炎冬寒”的典型城市,夏天炎热,有火炉之称;冬天较寒冷。

年平均气温17℃-17.7℃,极端历史最高气温,40.9℃,极端历史最低气温-15.2℃。

南昌市地处北半球亚热带内,受东亚季风影响,形成了亚热带季风气候。

冬季多偏北风,夏季多偏南风。

市内热量丰富、雨水充沛,光照充足,且作物生长旺季雨热匹配较好,为农业生产提供了有利气象条件,素有鱼米之乡的美誉。

某年江西省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报告(doc 35页)

某年江西省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报告(doc 35页)

某年江西省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报告(doc 35页)部门: xxx时间: xxx制作人:xxx整理范文,仅供参考,勿作商业用途更多资料请访问.(.....)目录1.自然环境概况 (1)1.1 地势地貌 (1)1.2 山河湖泊 (1)1.3 矿产资源 (2)1.4 能源资源 (2)1.5 生物资源 (2)1.6 江西省气候特点 (3)2. 生态环境评价的技术方法 (3)2.1 生物丰富度指数权重及计算方法 (3)2.1.1 生物丰度指数分权重 (3)2.1.2 计算方法 (3)2.2植被覆盖指数的权重及计算方法 (4)2.2.1 权重 (4)2.2.2 计算方法 (4)2.3 水网密度指数计算方法 (4)2.4 土地退化指数的权重及计算方法 (5)2.4.1 权重 (5)2.4.2 计算方法 (5)2.5 环境质量指数的权重及计算方法 (5)2.5.1 权重 (5)2.5.2 计算方法 (5)2.6 生态环境状况指数(Ecological Index,EI)计算方法 (6)2.6.1 各项评价指标权重 (6)2.6.2 EI 计算方法 (6)2.7 生态环境状况分级 (6)2.8基础数据来源 (7)3 2007年生态环境状况综合评价分析 (8)3.1 2007年江西省十一个设区市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结果 (8)3.2 2007年江西省各县区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结果103.3 2007年江西省各设区市辖区内县区生态状况评价结果 (11)3.3.1 南昌市 (11)3.3.2 景德镇市 (13)3.3.3萍乡市 (15)3.3.4 九江市 (17)3.3.5 新余市 (19)3.3.6鹰潭市 (20)3.3.7赣州 (22)3.3.8 吉安市 (25)3.3.9 宜春市 (27)3.3.10 抚州市 (29)3.3.11 上饶市 (31)3.4 我省2006-2007年生态环境状况因子变化分析.. 333.4.1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分析 (33)3 结论 (35)2007年江西省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报告江西省位于长江中下游交接处的南岸,地处北纬24°29'14''~30°04'41'',东经113°34'36''~118°28'58"之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昌市固体废物环境现状与影响评价
摘要:从“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的思路,到随后实践中的“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到现在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南昌坚持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获得经济发展。

固体废物的处理是影响环境的一个很大很重要的部分,如何评价固体废物对环境的影响尚需技术规范方面的进一步探讨和研究,固体废物治理措施应注重污染源控制和循环利用,突出强化监督管理措施。

关键词:固体废物、固体废物环境影响评价、麦园填埋场、治理措施。

1、固体废物简介
固体废物是指在生产和生活中产生的固态和半固态物质,通常分为工业废物、生活垃圾、危险废物和放射性废物[1,2]。

固体废物种类繁多、组成复杂,是环境的主要污染源之一。

不同的固体废物,其有害物质差异较大,通过化学、物理或生物转化,对水、气、土壤等造成环境污染。

如果对固体废物处置不当,则对人体健康及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影响。

因此,作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组成部分之一,固体废物环境影响评价应给予高度重视。

1.1 固体废物的来源和分类
固体废物主要来源于人类的生产和消费活动。

人们在资源开发和产品制造过程中,必然有废物产生,任何产品经过使用和消费后,也都会变成废物。

固体废物有多种分类方法,按其化学性质可分为有机废物和无机废物;按其危害状况可分为有害废物和一般废物;按其形状则可分为固体的(颗粒状、粉状、块状)和泥状的(污泥)。

通常为了便于管理,按其来源可分为矿业固体废物、工业固体废物、城市垃圾、农业废弃物和放射性固体,简称之为矿业废物、工业废物、垃圾、农业废物和放射性废物。

在固体废物中凡具有毒性、易燃性、腐蚀性、反应性、传染性、放射性的废物均列为有害固体废物。

矿业废物来自矿物的开采和矿物选洗过程;工业废物来自冶金、煤炭、电力、化工、交通、食品、轻工、石油等工业的生产和加工过程;城市垃圾主要来自城镇居民的生活消费、市政建设和商业活动;农业废弃物主要来自农业生产和
禽畜饲养;放射性废物主要来自核工业和核电的生产核燃料循环、放射性医疗和核能应用及有关的科学研究等。

1.2 固体废物的处理技术
(1)固体废物的预处理。

在对固体废物进行综合利用和最终处理之前,往往需要实行预处理,以便于进行下一步处理。

预处理主要包括破碎、筛分、粉磨、压缩等工序。

(2)(2)物理法处理固体废物。

利用固体废物的物理和物理化学性质,从中分选或分离有用或有害物质。

根据固体废物的特性可分别采用重力分选、磁力分选、电力分选、光电分选、弹道分选、磨擦分选和浮选等分选方法。

(3)(3)化学法处理固体废物。

通过固体废物发生化学转换回收有用物质和能源。

煅烧、焙烧、烧结、溶剂浸出、热分解、焚烧、电力辐射都属于化学处理方法。

(4)(4)生物法处理固体废物。

利用微生物的作用处理固体废物。

其基本原理是利用微生物的生物化学作用,将复杂有机物分解为简单物质,将有毒物质转化为无毒物质。

沼气发酵和堆肥即属于生物处理法。

(5)(5)固体废物的最终处理。

没有利用价值的有害固体物质需进行最终处理。

最终处理的方法有焚化法、填埋法、海洋投弃法等。

固体废物在填埋和投弃海洋之前尚需进行无害化处理。

2、固体废物环境影响评价
固体废物环境影响评价是确定拟开发行动或建设项目建设和运行阶段、生产经营和日常生活中固体废弃物的种类、产生量和形态、对人群和生态环境影响的范围和程度,提出处理处置方法,避免、消除和减少其影响的措施。

本章介绍了固体废物的来源、分类,固体废物环境影响评价影响类型、特点以及一般项目产生的固体废物环境影响评价的主要内容,固体废物污染控制的原则,固体废物的管理制度与体系,重点介绍了固体废物处置设施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并附垃圾填埋场环境影响评价案例。

2.1 固体废物环境影响评价的特点
(1)固体废物环境影响评价必须要重视贮存和运输过程一方面,由于国家要求对固体废物污染实行由产生、收集、贮存、运输、预处理直至处置全过程控制,在环境影响评价过程中必须包括所建项目涉及的各个过程。

另一方面,为了保证固体废物处理、处置设施的安全稳定运行,必须建立一个完整的收集、贮存、运输体系,即在环境影响评价过程中收集、贮存、运输是与处理、处置设施构成一个整体的。

且贮存可能对地表径流和地下水产生影响,运输可能对运输路线周围环境敏感目标造成影响,因此,固体废物环境影响评价必须要重
视贮存和运输过程。

(2)固体废物环境影响评价没有固定的评价模式对于废水、废气、噪声等的环境影响评价都有固定的数学模式或物理模型,而固体废物的环境影响评价则不同,它没有固定的评价模式,由于固体废物对环境的危害是通过水体、大气、土壤等介质体现出来的,这就决定了固体废物环境影响评价对水体、大气、土壤等环境影响评价的依赖性。

2.2 生活垃圾填埋场环境影响评价
2.2.1生活垃圾填埋场的主要影响环境
(1)填埋场渗滤液泄漏或处理不当对地下水及地表水的污染;
(2)填埋场产生的气体排放对大气的污染、对公众健康的危害以及可能发生的爆炸对公众安全的威胁;
(3)填埋场的存在对周围景观的不利影响;
(4)填埋作业和垃圾堆体对周围地质环境的影响,如造成滑坡、崩塌、泥石流等;
(5)填埋机械噪声对公众的影响;
(6)孳生的害虫、昆虫、啮齿动物以及在填埋场觅食的鸟类和其他动物可能传播疾病;
(7)填埋垃圾中的塑料袋、纸张以及尘土等在未来得及覆土压实情况下可能飘出场外,造成环境污染和景观破坏;
(8)流经填埋场区的地表径流可能受到污染。

2.2.2生活垃圾填埋场环境评价主要工作内容
根据生活垃圾填埋场的建设及其排污特点,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具有多而全的特征,主要工作内容见下表:
3、南昌市麦园填埋场环境现状及评价
南昌市麦园垃圾处理场自1997年建场至今已安全运行15年,库区填埋高度已达80米,整个库区分为A、B、C、D四个填埋作业区。

场内2002年11月建立环境监测系统并开始正式运行,几年来对库区内释放的恶臭气体定期进行监测,积累了大量数据,对研究大气污染物的时空扩散规律有很好的指导意义,同时这些结果不仅对填埋场环境现状的研究,而且对周边土地的有效利用和生态安全防护范围的研究也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3.1监测布点
麦园垃圾填埋场位于南昌市郊区,距市中心约15km。

填埋场作业流程为:计量-倾倒-推平-压实-消杀-覆土-封场-绿化。

根据麦园填埋场周边的自然环境、主导风向、居民点分布等特点,在填埋场内、外共布设4个监测点(上风向、下风向、库区内、生活管理中心)。

其中CH4共布设28个监测点(A库区4个、B库区3个、C库区11个、D库区7个、截洪沟3个)。

3.2监测项目
监测项目有TSP、NH3、H2S、臭气强度和CH4。

同步观测气温、温度、风向、风速等气象要素。

3.3监测频率
TSP、NH3、H2S和臭气强度每月监测一次,每次连续监测2d,每天采样4次,采样时间分别是8:00、10:00、14:00和16:00。

CH4每周监测一次,采样时间10:00。

3.4评价标准
垃圾场污染气体排放浓度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环境监测标准分析标准》、《城市生活垃圾填埋技术标准》(GJJ17-88)和《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中的二级标准,即TSP≤1.0mgm3、NH3≤2.0mgm3、H2S ≤0.1mg/m3、臭气强度≤30。

由于CH4的光化学惰性及在常态大气浓度下对人体无害,GB3095-1996没有制定CH4的空气质量标准。

故CH4浓度只考虑爆炸和燃烧的安全性,CH4的爆炸浓度区间为35800~~107500mg/m3,CH4与空气混合比达到5%~15%,极易引发爆炸和火灾事故。

4、建设项目固体废物治理措施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必须要科学、合理地为建设项目制定切实可行的固体废物治理方案,实现固体废物排放的最佳控制。

(1)降低原料、能源等消耗,要求生产过程的各个环节采取控制措施,重点控制生产工艺的污染源,采用循环经济的理念,提高废物循环使用效率,推行清洁生产工艺,减少末端污染物治理,使固体废物生产减量化,大幅度地降低固体废物排放量。

(2)对无法利用而排放的固体废物,评价应结合建设项目所在区域的环境规划和相关的污染物总量控制要求,提出符合客观实际的综合利用或无害化处理措施。

(3)在固体废物治理措施中,应突出强化固体废物的监督管理措施。

在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治理措施应根据建设项目污染物的排放和处置方式,对固体废物处理过程的各个环节提出有针对性的监控措施,由当地环保部门定期检查,确保治理措施的有效实施,使治理措施落实到实处,突出强化监督管理,并将该内容纳入建设项目区环境管理体系。

5、总结
为实现“一流的水质、一流的空气、一流的生态、一流的人居环境、一流的绿色生态保护建设管理机制”五个一流目标,南昌市积极拓展低碳绿色发展之路。

绿色发展赋予了英雄城南昌-中国水都更丰富的发展内涵和外延空间,并焕发出无限生机与活力,将成为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一颗璀璨的明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