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土地整治项目制图标准(试行)》2011

合集下载

土地整治项目测绘新技术要求

土地整治项目测绘新技术要求

农村土地整治项目勘察测绘技术要求(试用)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农村土地整治项目(以下简称土地整治项目)的地质勘察和测绘(以下简称勘测)工作,及时、准确地为土地整治项目实施提供测绘资料,统一技术标准,满足土地整治项目规划设计及施工的要求,保证土地整治项目工程的质量,按照土地整治项目实施管理要求,制定本技术要求。

第二条从事土地整治项目的勘测工作,应当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法》、《测绘条例》和《建设工程勘察设计管理条例》有关规定。

第三条土地整治项目勘测工作除应遵从本要求外,尚应符合国家有关强制性技术标准和相关行业规范的规定。

第四条本要求所称测绘工作内容主要包括地形测量、地籍测量、权属界址线测量。

勘察工作主要内容包括水文地质勘察、工程地质勘察和天然建筑材料勘察。

第二章管理规定第五条勘测工作在土地整治项目实施规划设计工作前进行。

第六条承担单位负责组织项目区勘测工作。

第七条勘测单位应具有相应勘测资质,从事勘测活动的专业技术人员应当具备国家规定的相应执业资格条件。

第八条土地整治项目勘测实施前,应对项目区进行现场踏勘。

承担单位组织勘测单位和规划设计单位共同参加。

第九条勘测单位接受勘测任务后,应在现场踏勘后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测量方案技术设计和地质勘察工作大纲,勘测单位经承担单位同意后方可实施勘测。

第十条实行勘测成果的验收制度。

勘测单位提交的测绘成果资料由承担单位组织验收。

验收为形式审查,只对勘测成果是否符合规范要求以及成果资料的完整性进行审查,勘测成果真实性由勘测单位负责。

第十一条勘测费用由勘测单位与承担单位协商确定,并签订合同。

但不得高于《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预算定额标准》(财政部经济建设司、国土资源部财务司)中规定的标准。

第三章技术规定第十二条开展土地整治项目勘察工作须遵循下列规范、规程:(一)《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GB12898-91);(二)《1:500、1:1000、1:2000地形图图式》(GB/T7929-1995);(三)《工程测量规范》(GB 50026-93);(四)水利水电工程测量规范(规划设计阶段)(SL197-97);(五)《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技术规程》(TD/T1014—2007);(六)《土地利用现状分类》(GB/T21010—2007);(七)《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GB50287-99);(八)《中小型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SL55-93);第十三条土地整治项目测绘系统和标准须满足下列要求:(一)采用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系统(或80,讨论待定)。

云南省土地整治项目验收规程

云南省土地整治项目验收规程

TD 云南省国土资源行业标准土地整治项目验收规程云南省国土资源厅前言为确保土地整治工程建设质量,统一和规范土地整治项目验收工作程序,明确各级部门及相关参建单位的验收职责,完善项目验收的组织管理,提高项目管理水平。

云南省国土资源厅参照《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验收规程》(TD/T1013-2000修订稿)和《云南省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管理实施细则》,结合云南省土地整治项目验收工作实际情况,制定本规程。

本规程附录A~J为规范性表样。

本规程由云南省国土资源厅国土规划整理中心提出。

本规程由云南省国土资源厅批准。

本规程由云南省国土资源厅国土规划整理中归口并解释。

本规程起草单位:本规程主要起草人:目次前言 (1)1 总则 (3)2 术语 (4)3 验收条件 (4)3.1 单元(工序)工程验收应具备的条件 (4)3.2 分部工程验收应具备的条件 (4)3.3 单位工程验收应具备的条件 (4)3.4 单项工程验收应具备的条件 (5)3.5 项目建设自检自查工作应具备的条件 (5)3.6 初步验收应具备的条件 (5)3.7 竣工终验应具备的条件 (5)4 工程中间验收 (5)4.1 验收依据 (5)4.2 验收组织 (6)4.3 验收工作内容 (6)4.4 验收工作程序 (7)4.5 验收成果 (8)5 项目竣工验收 (8)5.1 竣工验收依据 (8)5.2 初步验收 (8)5.3 竣工终验 (9)6 工程质量等级评定和项目综合评价 (10)6.1 工程质量评分及等级评定 (10)6.2 对参建单位进行评价 (10)6.3验收组对建设项目进行综合评价 (11)附录A:土地整治工程质量验收评定项目划分表 (12)附录B:分部工程验收签证格式 (14)附录C:单位工程验收鉴定书格式 (16)附录D:单项工程验收鉴定书格式 (18)附录E:土地整治项目自检自查报告 (20)附录F:土地整治项目初步验收意见格式 (34)附录G:土地整治项目竣工验收报告格式 (37)附录H:土地整治项目竣工验收主要报告编制大纲 (40)附录I:项目竣工验收必报资料目录 (51)附录J:项目竣工验收备查资料目录 (52)附录K:土地整治项目归档资料分类表 (53)附录L:竣工验收建设项目综合评定表 (54)条文说明 (55)1 总则 (55)2 术语 (55)3 验收条件 (55)4 工程中间验收 (56)5 项目竣工验收 (58)6、工程质量等级评定和项目综合评价 (60)1 总则1.1 目的1.1.1为加强土地整治项目验收管理、统一和规范验收程序和方法,明确项目验收内容和要求,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国土资源部、云南省国土资源厅现行土地整治项目管理的有关规定,特制定本规程。

云南省土地开发项目管理实施细则修订稿

云南省土地开发项目管理实施细则修订稿

云南省土地开发项目管理实施细则修订稿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进一步规范云南省土地开发项目的管理,保护土地资源,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结合云南省实际,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本细则适用于云南省境内的土地开发项目管理。

第三条土地开发项目的管理,应遵循"合理开发、科学利用、保护优先、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第四条土地开发项目的管理,应当以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为重点,充分考虑环境保护、资源节约、风险防控等因素。

第五条土地开发项目的管理,应当实行全过程的监管,包括前期策划、中期实施、后期维护等各个环节。

第六条土地开发项目的管理,应当注重公平、公正、公开,加强政府监管,完善社会参与机制,保障社会公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第二章项目前期管理第七条土地开发项目的策划,应当符合国家和地方的发展规划。

项目规划应当充分考虑生态环境保护、资源利用效率、社会公平等因素。

第八条土地开发项目的策划,应当进行环境影响评价。

环境影响评价应当由专业机构进行,评价结果应当及时向社会公众公开,并接受社会公众的意见和建议。

第九条土地开发项目的策划,应当充分考虑民族地区的特殊情况,尊重民族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

第十条土地开发项目的策划,应当充分考虑保护农民合法权益,确保农民的土地权益不受损害。

第十一条土地开发项目的策划,应当充分考虑文物古迹的保护和利用,促进文化事业的发展。

第三章项目中期实施管理第十二条土地开发项目的实施,应当按照审批文件和相关规划进行。

项目实施过程中,不得擅自改变土地用途、建设规模和建设内容。

第十三条项目实施过程中,应当加强施工管理,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

施工单位应当具备相应的资质和技术能力。

第十四条项目实施过程中,应当做好环境保护工作。

施工单位应当按照相关要求进行环境保护措施,预防和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第十五条项目实施过程中,应当加强安全监管。

施工单位应当建立安全管理机制,做好事故防范和应急处理工作。

土地整治规划图件及数据要求

土地整治规划图件及数据要求

三、成果电子数据整理要求
(四) 属 性 结 构 要 求
三、成果电子数据整理要求
(四) 属 性 结 构 要 求
三、成果电子数据整理要求
1 3
2
(五)数据整理要求
1
数据完整性
数据分层正确、图层齐全、数据组织命名方式规范、 图层内容与要求相符
三、成果电子数据整理要求
1 23
(五)数据整理要求
2 图形要求
以现状图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中的基本农田保护区为底图 ➢专题要素
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分布范围 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目标数 示范县(区、镇)
三、成果电子数据整理要求
三、成果电子数据整理要求
(一)数据内容
(二)数据格式 Mapgis点线面格式——*.WP,*.WL,*.WT Shapefile等通用数据格式
KTGG DZLD Float
J
6
2
≥0
M
见本表 注1
注:1、约束条件取值:M(必选),C(条件必选),O(可选) 8 2、潜乡力镇等级级行政区代Q码L按DJ“6位Ch县ar级行政代2码+3位乡级代码非+空000”的格式M 填写
见本表 注3
9 说明
SM Char
200
非空
O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三、成果电子数据整理要求
土地整治规划图件及电子数据整理相关要求
全坚 广西国土资源厅土地整理中心
二0一六年五月
主要规程/规范
1、《市(地)级土地整治规划编制规程》(TD/T 1034-2013) 2、《县级土地整治规划编制规程》(TD/T 1035-2013) 3、《市(地)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制图规范》(TD/T_1020-2008 ) 4、《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制图规范》 (TD/T 1021-2009 )

土地整治项目设计作图流程

土地整治项目设计作图流程

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制图流程(适用于MAPGIS制图软件)二○○八年二月十八日目录规划图、现状图制作整体要求 (1)一、现状图的制作要求 (1)二、规划图的制作要求 (4)项目制图流程 (13)三、可研现状图 (13)四、可研规划图 (15)五、设计现状图 (16)六、设计规划图 (17)七、土方调配图 (18)八、图幅整饰中注意的问题 (21)规划图、现状图制作整体要求一、现状图的制作要求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现状图是指反映项目区地形、地物和土地利用状况的图件。

现状图不仅要能反映出项目区的地形地貌,而且要能反映最新的地类变更数据,当前,我省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现状图是在以实测地形图与最近更新过的建库现状图叠加的图件为基础进行制作的。

1、比例尺的选取土地利用现状图我省一般采用1:2000的比例尺,对于规模超过600公顷的平原地区项目可以采用1:5000的比例尺。

2、现状图的图面要素1)实测地形图应作淡化处理(推荐图层颜色为灰色RGB(192,192,192)),作为背景以反映出项目区的地形地貌。

2)应明确绘制出项目建设区边界,边界上的主要控制点应标注经纬度坐标。

3)基本农田保护区界线、地类界符号、土地权属界线、所涉及的行政乡镇和村组的名称应在图上标注清楚,各地类符号与权属界线应与图例一致。

4)项目区的主要现状地物(道路、水系及流向、沟渠、机井、蓄水池、居民点、堤坝、电力设施、地下管线、桥梁、大型涵闸等建(构)筑物)应在图上准确标注。

5)项目区与周边的相对关系,如项目区内的排灌沟渠、道路与外界的连接关系应标注清楚,水源地和排水承泄区不能在图内反映的应标注出水源来源和排水去向。

6)在图上适宜的位置绘制土地利用现状表,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2001年8月21日国土资发[2001]255号印发的全国土地分类(试行)的分类标准细分到三级地类按村进行统计,统计的各地类面积应与图面上各类用地面积比例相符。

3、图幅图式1)图幅幅面图幅的幅面可根据项目的大小确定,当幅面过大时可分幅绘制,不做严格的限制,图幅的整体布局如图1:2)图名图名应与项目名称一致:***县(市/区)***镇(乡)土地整理(开发/复垦)项目现状图。

1:5万土地更新调查图编绘规定

1:5万土地更新调查图编绘规定

云南省土地更新调查1:5万土地利用现状图编绘规定一、总则1、为了统一和规范我省1:5万国际分幅土地利用现状图及县、市、州自由分幅图的编制,在总结以往编图经验的基础上,特制定本规定。

2、制定本规定的技术依据:《1:2.5万1:5万地形图编绘规范》GB12343-90。

《云南省土地更新调查技术规定》云南省国土资源厅。

二、一般规定1、1:5万土地利用现状图的符号和注记按《云南省土地利用更新调查图式、图例色标》执行。

2、各要素的表示及综合应能反映制图区域的地理特征,地图内容现实性强,层次分明,清晰易读,地图线划精细,规格准确,色泽鲜明。

3、坐标系统采用1954年北京坐标系。

投影采用高斯——克吕格投影,按6°分带。

高程系统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

4、分幅编号采用国际百万分之一地图分幅系统,1:5万地形图按经差15′00″,纬差10′00″分幅。

5、每幅图除注图号外,还应注出图名。

6、基本等高距依据制图区域地形类别不同而有所不同,一般平地、丘陵地为10米,山地为20米,一幅图内只采用一种基本等高距。

7、1:5万标准分幅土地利用现状图数据库实行分层管理,数据库中要把等高线、地类、图斑线、各类注记、道路、水系等分别分层管理。

三、编绘技术方法一)1:5万土地利用现状图以1:1万(或1:2.5万)土地更新调查图为基础资料进行编绘,其方法有两种。

1、放大编绘法即直接在1:1万(或1:2.5万)图上综合取舍进行编绘,然后缩小比例尺到1:5万,把16幅1:1万(或4幅1:2.5万)的缩小图拼贴合成一幅1:5万图。

2、等大编绘法即先把16幅1:1万(或4幅1:2.5万)图缩小到1:5万比例尺,拼贴成一幅1:5万图,以此为底图综合取舍,编绘成1:5万图。

有经验的作业人员,可直接在电脑上编绘,没有把握的可以把编绘底图打印出来,手工编好后再数字化。

二)1:5万图的拼贴合成(1)、按照图幅的图号或所在经纬度在软件下自动生成1:5万标准图框;(2)、按照1:1万(或1:2.5万)图的经差和纬差生成拼贴控制线;(3)、将16幅1:1万(或4幅1:2.5万不需换带)缩小为1:5万的图块,经过3°带到6°带的坐标转换,填充到1:5万图的相应区域中。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服务实施方案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服务实施方案

土地整治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服务实施方案1.成立项目组,组建可研项目组织机构项目组织机构人员的经验、专业知识覆盖了项目所需的专业要求,全公司上下将全力支持项目组,从人力、财力、物力等方面来保证项目的执行。

在项目可研编制的各个阶段,我公司充分考虑项目的人员配备,外部联系交流、内部技术把控和行之有效的管理模式。

形成以总经理担任项目总体行政领导,技术总监担任技术总负责,按照甲方要求制定实施方案包括:对外协调、对内各环节组织工作,技术质量制定专项质保体系并监督检查,项目负责人全权负责项目的具体实施,专业负责人对项目负责人负责,专业编制人员对专业负责人负责,分工明确、责任到人。

2.资料收集及现场调查在项目前期准备工作中,将根据项目可行性研究编制的需要,收集各类相关资料,并深入项目区进行现场踏勘,了解项目区的地形地貌、水文地质、自然气候、经济状况等自然社会条件。

通过基础资料的收集及现场调查,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奠定基础。

3.项目研究思路及流程项目实施流程如图1所示。

图1 总体流程图项目工作技术路线: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项目勘察——规划设计报告及预算编制,编制完成后送审且审查修改后完成备案。

4.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总体方案前期准备工作收集编制所需的基础资料,包括涉及项目区的宁洱县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数据库、2018年年度变更数据库、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数据库和宁洱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2010-2020),用于共同确定纳入项目的建设规模,保证项目的实施及完成入库的指标合法合规。

宁洱县土壤、水文、气象等相关资料,用于为工程设计提供依据。

对收集到的基础数据进行系统库转换处理,转换为土地整治项目相关规程规定格式,编制项目区踏勘草图。

准备“主要材料价格表”备用。

如业主需要,我公司可同时代为拟定踏勘报告和征询意并与项目涉及的乡(镇)、村级行政主管部门签署各意见书。

现场踏勘(1)宣传工作项目区范围确定后需与当地乡(镇)、村、组及村民作好充分的宣传工作,首先要让当地村民清楚土地整治项目区的范围,土地整治项目区可能规划内容,要让当地村民知道土地整治项目的及意义,通过整治之后带来的各种收益,要让当地村民全程参与到整个项目的踏勘及规划方案中来。

最新土地整治项目规划设计报告编制规程

最新土地整治项目规划设计报告编制规程
最新土地整治项目规划设计报告编制规程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总则 ................................................................................ 1 4 综合说明 ............................................................................ 2 4.1 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复及调整情况 ...................................................... 2 4.2 项目概述 .......................................................................... 2 4.3 项目建设内容与投资 ................................................................ 2 5 项目概况 ............................................................................ 2 5.1 项目所在县(市、区)简况............................................................. 2 5.2 项目区基本情况..................................................................... 2 6 项目建设条件分析 .................................................................... 3 6.1 基础设施条件 ...................................................................... 3 6.2 土地利用限制因素 .................................................................. 3 6.3 水资源分析 ........................................................................ 3 6.4 新增耕地来源分析 .................................................................. 4 6.5 公众参与分析 ...................................................................... 4 7 工程规划 ............................................................................ 4 7.1 规划设计依据 ...................................................................... 4 7.2 规划目标 .......................................................................... 4 7.3 建设标准 .......................................................................... 4 7.4 规划方案 .......................................................................... 4 8 工程设计 ............................................................................ 4 8.1 土地平整 .......................................................................... 4 8.2 农田水利 .......................................................................... 5 8.3 田间道路 .......................................................................... 5 8.4 农田防护工程 ...................................................................... 5 8.5 典型田块 .......................................................................... 6 8.6 村庄整治工程 ...................................................................... 6 8.7 工程量分类汇总 .................................................................... 6 9 土地权属调整 ........................................................................ 6 9.1 土地权属现状 ...................................................................... 6 9.2 权属调整原则 ...................................................................... 6 10 施工条件及主要施工要求 ............................................................. 6 10.1 施工条件 ......................................................................... 6 10.2 主要施工工序及工艺要求 ........................................................... 6 10.3 施工进度 ......................................................................... 6 11 实施措施与工程管护 ................................................................. 6 11.1 实施措施 ......................................................................... 6 11.2 工程管护 ......................................................................... 6 12 投资预算 ........................................................................... 7 12.1 编制说明 ......................................................................... 7 12.2 预算成果 ......................................................................... 7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标准起草单位:云南省国土资源厅国土规划整理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土地整治项目制图标准
1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云南省国土资源部门组织实施的土地整治项目可行性研究及规划设计阶段图件制作。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所有引用文件的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20257.2-20061:5000,1:10000地形图图式;
7.2.3.3 田间道路工程
应表示规划的田间道、生产路、涵洞并进行编号,注记长度(用分数表示,分子为编号,分母为长度), 线型、符号按照附录B的图式进行绘制和注记。
7.2.3.4 农田防护与生态环境保持工程
规划的防护林、岸坡防护、沟道、坡面防护应按照附录B的图式绘制。
7.2.2.5 其他
应表示出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拆迁等其它工程的布置情况,并按照附录A规定的相关图式绘制。
若项目有2个以上的片区,“项目区土地利用结构调整表”及”项目主要工程特性表”需按片区分别表示,并增加项目区汇总表。
对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中的预留建设用地用颜色区分开,并在结构表中扣除。颜色按附录B表示。
7.3 编号规则
规划图上各单体工程的编号应按照如下规定执行:
——以汉语文字标示为主;
——道路编号为:1#新建田间道、1#改建田间道,1#新建生产路、1#改建生产路,按自上至下,自左至右顺序编排;
图3指北针
5.3.4图例
图例应排列在图上适当位置。图例的大小以能与图上的内容相协调,图例应与图上要素相对应。
图例表示样式与附录A表示样式一致。
5.4
现状图、规划图的图内注记应按照附录A的相关规定执行。
5.5 项目区边界
项目区边界应着色,色带内侧为项目区边界,所着颜色应不压盖地物地貌要素。边界线图式见附录B。
5.8
成果图件包括纸质图件、数字化图件。
纸质图件中,单体工程图应装订成图册,图册应有封面、扉面、目录;其余图纸按A4尺寸折叠好装盒,图签朝外。
数字化图件中现状图和规划图采用Mapgis制图,并采用全省统一系统库;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可依据收集到的基础资料确定制图软件;单体工程图提交DWG格式数据。
6 现状图
云南省第二次土地调查实施细则;
3术语和定义
下述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土地
反映项目区范围、地形、土地利用现状及项目区基础设施现状的图件,简称现状图。
3.2土地
反映项目区规划土地利用布局和工程布局的图件,简称规划图。
3.3 项目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
反映项目区内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情况的图件。
3.4工程设施平面布置图
图的左下角,图廓线外应标注编制底图的来源、所采用的坐标系、高程基准、等高距以及变更日期等说明信息。采用以下样式:
“根据**县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图件编制;(根据*年*月数字化实测地形图编制;)
1980西安坐标系;
1985国家高程基准,等高距*米,
土地利用现状变更至*年*月;”
5.3.3指北针
由于采用1980年西安坐标系,图纸的正上方即为北方向,可不标注指北针。如因图幅旋转需要绘制,则指北针位置宜绘制在图的右上角,推荐采用图3所示指北针式样绘制,其大小以能与图纸的其它内容相协调为宜。
在图上标注“项目区土地利用现状地类面积统计表”。

6.2.3基础设施现状
6.2.3.1 灌溉与排水
项目区现有水源、输排水设施、渠系建筑物、泵站及输配电设施应予表示,并清晰标注水系的流向及名称。
用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图件制作现状图按附录A绘制。
用地形图制作现状图则按地形图图式绘制。
6.2.3.2 道路
项目区的各种道路应予表示,主要道路标注道路名称及路面材料。
万立方米
(3)客土
万立方米
……
(2)管道
千米
(3)排水沟道
千米
(4)渠系建筑物

(5)输电线路
千米
(6)配电线路
千米
……
3.田间道路
(1)田间道
千米
其中:新建田间道
千米
改建田间道
千米
(2)生产路
千米
……
4.农田保护工程
(1)农田防护林

……
5.其它工程
……
6.设备购置
台(套)
表项目特性表
7.2.3建设内容
7.2.3.1 土地平整工程
可行性研究阶段,土地平整工程在图面上清晰反映土地平整区域,标示田块编号,田块编号以T后带数字表示,如第一田块表示为“T1”,若存在土方调配情况,则需反映土方调配情况。
规划设计阶段,土地平整工程清晰标示出平整区与非平整区,标示平整区的田块编号、平整坎高、平整面积,平整方量,田块编号以T后带数字表示,如第一田块表示为“T1”,如有土方调配,要反映平整区之间的土方调配情况,用箭头体现土方调配的方向,箭头上部标注调配距离,下部标注土方数量,并绘制土方量调配表。
5.2
项目现状图和项目规划图的比例尺应以能够准确反映现状并满足精度要求为原则,根据项目区规模,可选用下表中的比例尺,在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比例尺不小于1:10000,规划设计阶段比例尺不小于1:5000。
比例尺
1:500
1:1000
1:2000
1:5000
1:10000
表 常用比例尺表
5.3 图
图面配置内容包括图名、图例、图签、坐标系统、高程系统以及要求表示的相关表格等内容;图面整饰样式如图1所示:
GB/T 50104-2001 建筑制图标准;
GB/T 50105-2001 建筑结构制图;
GB 50162-92 道路工程制图标准;
LYJ 002-87 林业工程制图标准;
SL 73-95 水利水电工程制图标准;
TD/T 1012-2000 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规划设计规范;
TD/T 1014-2007 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技术规程;
选取的典型田块需在图上标出截取区域。
若土地平整工程为全区域土地平整且平整方式相同,则土地平整工程可在规划图上表示也可单独作图表示;若土地平整工程为局部区域土地平整或平整方式为两种以上,则土地平整工程需单独作图表示,名称为“土地平整工程布局图”。
7.2.3.2 灌溉与排水工程
规划水源位置、输排水设施位置、渠系建筑物位置、泵站及输配电位置、类别、走向应予表示,并进行编号,注记长度(用分数表示,分子为编号,分母为长度),线型、符号按附录B的图式绘制。
7.2.2工程特性表
工程特性表中反应主要的规划内容,其样式参见下表:
项目特性表
名称
单位
数值
备注
一、项目概况
1.建设地点
2.建设规模
公顷
3.投资估(预)算
万元
其中:工程施工费
万元
4.新增耕地
公顷
5.新增耕地率

6.项目性质
7. 项目类型
8.建设期

二、建设内容
1.土地平整
(1)土地平整面积
公顷
(2)土方工程量
反映规划设施平面位置的图件。
3.
反映项目区工程结构、材料、指导施工等方面的图件。包括建筑物设计图、沟渠道路纵横断面图、机井柱状图、典型田块设计图及其它辅助图。
3.
表示地物、地貌、各种制图要素形式和特征的各种规定符号。
3.
排列在图上适当位置、用于方便读图和使用的有关符号的解释。
4总则
4.1云南省国土资源部门组织实施的土地整治项目的制图,正确表达图件信息,特制定本标准。
GB/T 20257.1-20071:500,1:1000,1:2000地形图图式;
GB 10609.1-89 技术制图标题栏;
GB/T 13361-92 技术制图通用术语;
GB/T 15751-1995 技术产品文件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图词汇;
GB/T 21010-2007 土地利用现状分类;
GB/T 50001-2001 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
用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图件制作现状图按附录A绘制,用地形图制作现状图则按地形图图式绘制和注记,道路等级及结构形式宜进行标注。
6.2.3.3项目边界
应清晰表示出的边界线,项目区边界上的主要界址点应表示点位并进行编号,其高斯投影直角坐标及地理坐标在图中列表表示。“项目区边界主要界址点坐标表”表格样式见《云南省土地整治项目规划设计报告编制规程(试行)》及《云南省土地整治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规程(试行)》相关表格,编号样式见附录B。
图2图签样式
5.3.2 图廓整饰
图上每隔10厘米展绘一直角坐标网线交叉点。内、外图廓间靠近图廓角和整百公里数的坐标线,应注出完整的公里数,横坐标数字前应加注该图所在的投影带号,其余坐标线只注出以公里为单位的小数点前二位和小数点后一位,图廓角应标注经纬度。
外图廓用粗实线绘制,内图廓用细实线绘制。
图名采用黑体,字体大小与图面相协调,位置置于图廓正上方。
图1 图面配置样式
5.3.1图签
图纸中的图签必须设置于图纸的右下角。图签的外框线为粗实线,分格线为细实线。
图签的图名和单位名称用黑体表示,其它用仿宋体表示。
图幅较大时的图签格式、内容和尺寸,按图2所示式样绘制,尺寸单位为毫米。图幅较小时的图签格式、内容、纵向尺寸与图2所示式样相同,但横向尺寸总长为90毫米,其中各部分尺寸依比例适当减小。
前 言
为加强对云南省土地整治项目管理,保证土地整治项目制图质量,实现土地整治项目制图规范化,特制定土地整治项目制图标准(试行)。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云南省国土资源厅国土规划整理中心提出。
本标准由云南省国土资源厅批准。
本标准由云南省国土资源厅国土规划整理中心归口并负责解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