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校办企业最强的十大高校
2022全国经济类院校排行榜_大学排行榜

2022全国经济类院校排行榜_大学排行榜相信很多的同学都是非常的想知道,全国经济类大学有哪些的,它的排名是怎样的,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2022全国经济类院校排行榜_大学排行榜,家喜欢!全国经济类院校排行榜在全国经济类院校排名中,中国人民大学雄居第一,上海财经大学排名第二位,中央财经大学排名第三位!排名学校名称1 中国人民大学2 上海财经大学3 中央财经大学4 西南财经大学5 南开大学6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7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8 厦门大学9 北京大学10 武汉大学11 北京师范大学12 东北财经大学13 复旦大学14 山东大学15 浙江大学16 吉林大学17 江西财经大学18 暨南大学19 西北大学20 辽宁大学21 南京大学22 清华大学23 西安交通大学24 湖南大学25 中山大学26 浙江财经大学27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8 南京财经大学29 四川大学30 山西财经大学注:以上全国财经类院校排名来源于网络!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人民大学(RenminUniversityofChina)是一所以人文社会科学为主的综合性研究型全国重点大学,直属于教育部,由教育部与北京市共建。
学校的前身是1937年诞生于抗日战争烽火中的陕北公学,以及后来的华北联合大学和华北大学。
著名教育家吴玉章、成仿吾、袁宝华、黄达、李文海、纪宝成、陈雨露先后担任校长。
现任党委书记为靳诺教授,校长为刘伟教授。
创建时间学校类型学科类型隶属单位1937年公立综合教育部2022高考志愿填报指南◆最重要的是和自己的志向、兴趣结合。
高考志愿的填报和城市的选择是家长比较关心的问题。
我跟人工智能专家李开复老师讨论过,未来三十年之内,人工智能来代替人类情感性、创意性、服务性以及需要感情交流型的工作几乎还是不可能的。
所以从这个方向来说,学习社会学、心理学,人类学,社会关系,反而是未来人工智能可能没法取代的。
高考志愿的填报尽管很重要,最重要的原则是和孩子自己的志向兴趣相结合。
高等学校校办企业统计概要公告

目录一、企业户数 (1)1.1 全国普通高校校办企业 (1)1.1.1 按企业级次分类 (1)1.1.2 按组织形式分类 (2)1.1.3 按学校方控制力分类 (3)1.2 教育部直属高校校办企业 (4)1.2.1 按企业级次分类 (4)1.2.2 按组织形式分类 (5)1.2.3 按学校方控制力分类 (6)二、资产、负债与所有者权益 (8)2.1 全国普通高校校办企业 (8)2.1.1 资产 (8)2.1.2 负债 (10)2.1.3 所有者权益 (13)2.2 教育部直属高校校办企业 (15)2.2.1 资产 (15)2.2.2 负债 (16)2.2.3 所有者权益 (17)三、收入与利润 (17)3.1全国普通高校校办企业 (17)3.1.1收入 (18)3.1.2 净利润 (20)3.1.3 归属于学校方股东的净利润 (23)3.2教育部直属高校校办企业 (25)3.2.1 收入 (26)3.2.2 净利润 (27)3.2.3归属于学校方股东的净利润 (28)四、上交国有资本收益 (29)五、吸纳就业人员 (32)5.1 全国普通高校校办企业 (32)5.2 教育部直属高校校办企业 (33)六、科技创新 (35)6.1全国普通高校校办企业 (35)6.1.1 进入国家级大学科技园的校办企业科技创新 (35)6.1.1.1 获授权的专利数 (35)6.1.1.2 登记的计算机软件及集成电路版权 (36)6.1.1.3获国家级、省部级的奖项 (36)6.1.2 在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注册的校办企业科技创新 (37)6.1.2.1 获授权的专利数 (37)6.1.2.2 登记的计算机软件及集成电路版权 (37)6.1.2.3 获国家级、省部级的奖项 (37)6.2 教育部直属高校校办企业 (38)6.2.1 进入国家级大学科技园的校办企业科技创新 (38)6.2.1.1 获授权的专利数 (38)6.2.1.2 登记的计算机软件及集成电路版权 (39)6.2.1.3 获国家级、省部级的奖项 (39)6.2.2 在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注册的校办企业科技创新 (40)6.2.2.1 获授权的专利数 (40)6.2.2.2 登记的计算机软件及集成电路版权 (40)6.2.2.3 获国家级、省部级的奖项 (41)一、企业户数1.1 全国普通高校校办企业2013年度,全国共计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西藏自治区和宁夏回族自治区未报送数据)的552所普通高校参加了全国普通高校校办企业统计工作,涉及企业5279家。
中国校办企业最强的十大高校

如今的高校也非清静之地啊,并非纯粹是学术交流和研究的场所啊。
校内各种商业的活动时有发生,潜移默化的感染着学生:学校内打些商业广告、组织些商业活动、甚至建商务活动场所都是为学术服务的,北大现在不是正在规划在校内未名湖畔建五星宾馆,招来了好多大学生的非议。
现在的学校是越来越会赚钱了,几乎都有校办企业,以下是十大高校校办企业2005年产值的排名:1.北京大学。
校办企业2005年总产值:330亿元。
北大校办企业的建立都是以校内院系的科研成果为发端,以院系的科研力量为依托,能够不断创新,蓬勃发展。
同时,产业的发展也需要科学研究不断进步,并且能回馈学校、支持学校的教学、科研。
北京大学非常重视科技开发和科技成果转化,通过高新技术的研究和应用,现已建成以信息产业、精细化工、生物制药和教育等为骨干的支柱产业,有中国特色的产学研相结合的高科技产业格局已经形成。
北京大学校办产业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北大方正集团、北大资源集团、北大未名集团、北大青鸟集团四大支柱产业,创造了北京大学校办产业97%以上的总产值和资产,可谓北京大学校办产业的重中之重,也是这次改制工作的重中之重。
2.清华大学。
校办企业2005年总产值:150亿元。
以清华同方、清华紫光两个上市公司为骨干的近二十家校办高科技企业率先座落园区。
此外,还吸引了美国宝洁、香港永新等外资企业和北京、江苏、山东、上海等100多家科技企业进驻。
园区内的骨干企业发展速度很快,到2000年末,园区企业的经营总额约65亿元,税后利润近6.45亿元,上缴税金2.5亿元。
2005年清华企业总产值达到150亿元。
更为重要的是,校办高新技术产业在推进科技成果产业化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3.浙江大学。
校办企业2005年总产值:72亿元。
2004年公司实现合同销售额60亿元,境内外主营收入40亿元,位居2004中国软件百强第7名,在2004中国电子信息百强中排名第48名,居全国电信行业系统集成商第1名、全国信息产品分销与集成服务前5强,中国电子政务百强第8名,并入选沪深300指数样本股行列。
中国十大名校

北京大学北京大学校门北京大学创于1898年,初名京师大学堂,是新文化运动的中心和“五四”运动的发源地,也是中国最早传播马克思主义和民主科学思想的发祥地和中国共产党最早的活动基地,在中国走向现代化的进程中担任了先锋角色。
改革开放以来,北京大学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大发展、大建设的新时期,并成为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的两所大学之一。
2000年4月3日,北京大学与原北京医科大学合并,组建了新的北京大学。
现有155个博士点、177个硕士点、86个本科专业,以及涵盖139个专业的29个博士后流动站。
北京大学有中国科学院院士49人、中国工程院院士8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8人,15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20个研究所和研究中心。
拥有的教授、博士生导师、中科院院士及国家重点学科和国家重点实验室的数量均居全国高校之首。
国际地位:一直被国内外公认为“中国最高学府”的北大,一直在国际上被看做中国大学的代表。
北大出国人数也是中国大学中最多的。
北大的理科生一直是出国的主体,北大的理科是中国最强的,在国际上也颇有影响。
近年来,北大文科学生也越来越受国外高校的青睐。
北大学生出国档次一直是最高的,比如Harvard 招收中国学生,大部分都招北大学生。
清华大学清华大学校门清华大学的前身是清华学堂,始建于1911年。
发展初期,虽然渗透着西方文化的影响,但学校十分重视研究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瑰宝。
以国学研究院四大导师王国维、梁启超、陈寅恪、赵元任为代表的清华学者,主张中西兼容、文理渗透、古今贯通,对清华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经过1952年大陆国家高等教育的院系调整,清华成为一所多科性的工业大学,重点为国家培养工程技术人才。
清华人钱学森被誉为中国导弹之父;赵九章研究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被称为中国卫星的功臣;华凤祥被称为中国近代航空事业的先行者;梁守盘是中国火箭的奠基人,他们都为中国跻身航空科技贡献了智慧和心力,大陆引以自豪的“两弹一星”,清华人真是功不可没。
2023中国理工类民办大学排名50强

2023中国理工类民办大学排名50强2023最新理工类民办高校排名50强全国排名学校名称星级排名办学层次1武昌首义学院6★中国顶尖应用型高校2文华学院6★中国顶尖应用型高校3上海建桥学院6★中国顶尖应用型高校4齐鲁理工学院6★中国顶尖应用型高校5南昌理工学院6★中国顶尖应用型高校6武汉城市学院6★中国顶尖应用型高校7广州城市理工学院6★中国顶尖应用型高校8南京理工高校泰州科技学院6★中国顶尖应用型高校9武汉华夏理工学院6★中国顶尖应用型高校10郑州工商学院6★中国顶尖应用型高校11黄河科技学院6★中国顶尖应用型高校12北京理工高校珠海学院6★中国顶尖应用型高校13大连科技学院6★中国顶尖应用型高校14江西科技学院6★中国顶尖应用型高校15吉林建筑科技学院6★中国顶尖应用型高校16长春电子科技学院5★中国一流应用型高校17吉利学院5★中国一流应用型高校18哈尔滨华德学院5★中国一流应用型高校19武昌理工学院5★中国一流应用型高校20安徽新华学院5★中国一流应用型高校21阳光学院5★中国一流应用型高校21电子科技高校成都学院5★中国一流应用型高校23荆州学院5★中国一流应用型高校24燕山高校里仁学院5★中国一流应用型高校25大连东软信息学院5★中国一流应用型高校25广东白云学院5★中国一流应用型高校27泉州信息工程学院5★中国一流应用型高校28安徽三联学院4★中国高水平应用型高校29广州理工学院4★中国高水平应用型高校29武汉工程科技学院4★中国高水平应用型高校31青岛黄海学院4★中国高水平应用型高校31长春建筑学院4★中国高水平应用型高校33青岛工学院4★中国高水平应用型高校34潍坊科技学院4★中国高水平应用型高校34华北理工高校轻工学院4★中国高水平应用型高校36沈阳工学院4★中国高水平应用型高校37泰山科技学院4★中国高水平应用型高校38大连理工高校城市学院4★中国高水平应用型高校39西安思源学院4★中国高水平应用型高校40哈尔滨石油学院4★中国高水平应用型高校41南京航空航天高校金城学院4★中国高水平应用型高校42武昌工学院4★中国高水平应用型高校42绵阳城市学院3★区域一流应用型高校42闽南理工学院4★中国高水平应用型高校45沈阳城市建设学院3★区域一流应用型高校45郑州科技学院4★中国高水平应用型高校47重庆移通学院4★中国高水平应用型高校48烟台南山学院3★区域一流应用型高校49郑州工业应用技术学院4★中国高水平应用型高校50长春科技学院3★区域一流应用型高校民办和公办高校的区分一、办学水平不一样公办学校办学水平普遍高于民办学校。
中国十大顶级商学院排名

中国十大顶级商学院排名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商业的研究也越来越高,现在经商必须要懂得现在的商业规则,因此就应运而生了,很多商学院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中国十大顶级商学院排名。
1.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这所学院是1980年成立的,教学质量是全国领先水平。
和其他国家的经济管理也有着非常多的交流,在这里毕业能够获得更好的就业机会。
2.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在我国的历史十分悠久,这里有很强大的师资力量,还有完善的教育体系。
教育质量和教育水平在全世界都处于领先地位。
3. 长江商学院长江商学院是亚洲富豪李嘉诚捐资创办的一所学校,属于获得了国家批准的正式教育机构。
在这里毕业的学生有一半机会去欧美知名学院交换学习。
4. 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和管理学院上海交通大学在国内的历史比较悠久是最早开办管理学院的高等教育学校。
我学校创办已经有100多年的历史。
为国家培养出了很多优秀人才。
5.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在国际上都是非常有名的商业学院。
专门培养两个区域之间的国际化院校。
教育体系也是十分高端的上课方式,也是采用的全英文上课。
6. 浙江大学MBA管理学院这所学院也是有着百年的历史,设有工商管理管理科学与工程农业经济管理等。
有很多学科都是国家重点支持的学科。
7. 复旦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这次学院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
是国内设立的比较早的工商管理体系,高校师资力量非常雄厚,有高级教员100多位,还有各国的外教。
8. 南开大学不能开大学的校训,就能看出他是对于经商的重视在成立29年的时候就成立了南开大学生学院,在经济管理上有成熟的理论。
也曾培养出很多知名的商业人士。
9. 南京大学商学院南京大学在我国是非常有影响力的学校,南京大学的商学院在全亚洲都拥有着非常高的知名度,有着强大的师资团队。
是一所专业的经济与工商管理人才培养学校。
10. 厦门大学管理学院厦门大学管理学院每年报考的人数非常多,在1921年的时候,厦门大学就成立了商学院,为社会培养了很多具有商业头脑的经济人才。
浅析高校校办企业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浅析高校校办企业存在的问题和对策1. 引言1.1 背景介绍高校校办企业是近年来在中国高校中逐渐兴起的一种经营模式,是指由高校自行设立或控股的企业。
这种经营模式旨在通过高校资源优势,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技术创新和产学研合作,实现高校产学研结合的深度发展。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高校校办企业在推动高校科研产出、提升高校社会服务水平、增加高校财务收入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在实践中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和挑战,例如缺乏市场竞争意识、管理体制不够完善、人才流失严重等。
针对这些问题和挑战,需要对高校校办企业进行深入研究,探讨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以促进高校校办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本文将围绕高校校办企业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展开研究,旨在为高校校办企业的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对高校校办企业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找出根本原因,并提出可行的对策和解决方案,促进高校校办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通过本研究,旨在为高校校办企业的管理者和决策者提供参考,帮助他们更好地认识问题所在,及时调整策略,提升竞争力和核心竞争力,推动高校校办企业实现更好的发展。
通过对高校校办企业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剖析,有助于提升高校校办企业的整体管理水平,提高其市场竞争能力,推动高校校办企业向更高层次发展,为高等教育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1.3 研究意义高校校办企业作为高校体制内的一种经济组织形式,在我国高等教育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高校校办企业在高校经济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对高校校办企业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提出有效对策,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研究高校校办企业存在的问题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高校校办企业的运行机制和管理模式。
通过对问题的分析,可以识别出校办企业存在的深层次矛盾和瓶颈,为制定改进方案提供有力的依据。
研究高校校办企业存在的问题可以提高高校管理者和决策者的管理水平和决策水平。
只有深刻认识到存在的问题,才能有针对性地制定解决方案,从而提升高校校办企业的整体竞争力和发展水平。
中国最顶尖八所大学中国大学2021最新排名

中国最顶尖八所大学中国大学2021最新排名中国最顶尖八所大学有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南京大学,这8所国内“顶级名校”都是985大学,只有“学神”才考得上。
国内顶尖两所牛校:清华大学、北京大学;这两所大学向来都是排在第一第二位的,在985大学里面都属于超一档级别得了。
即便是现在许多大学的名气已经上来了,这两所大学仍旧暂居在国内数一数二的位置。
能够考上的基本上都是各地的佼佼者或者尖子生了。
国内顶尖六名校:1、复旦大学:复旦大学创建于1905年,原名复旦公学;复旦大学的就业率始终在95%以上,研率约为40%;2、中国人民大学:同样也是一所家喻户晓的名校,研究生就业率达到96.7%、本科生92.3%;3、上海交通大学:是历史最悠久的大学之一了,毕业生就业率96.76%左右,研究生就业率97.96%左右;4、浙江大学:浙江大学实力也是非常强悍了,近些年的就业率一直近96%以上;重点优势专业非常多;5、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本科生就业率为96.56%、考研生率为80%;很牛了!6、南京大学:南京大学综合实力也非常高,近些年的就业率一直都在93%左右,基本上毕业生就业容易;第一名:中国人民大学曾经,有这样一个段子:在北京,如果有人自我介绍来自top3,人大的同学总要抬起眼来看看是不是校友。
当时人大在北京的地位便可见一斑。
如今,听到这样的开场白,他们恐怕内心已经毫无波澜了。
作为一所以人文社科类见长的全国重点大学,理科领域的先天不足是限制人大发展的一大重要因素。
虽说没有十全十美的人,身怀一技之长也足以令人羡慕不已。
但在信息时代的飞速发展下,金融、IT技术的高速发展对高等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想要跻身前列的高校,如果只善“无用之用”,未免显得有些窘迫。
更何况,学科建设渐趋老化,成为人大退步的又一重大因素。
虽然在2021年入选“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名单并且手握十多个“双一流”建设学科,但提到科研,就没有人大的位置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今的高校也非清静之地啊,并非纯粹是学术交流和研究的场所啊。
校内各种商业的活动时有发生,潜移默化的感染着学生:学校内打些商业广告、组织些商业活动、甚至建商务活动场所都是为学术服务的,北大现在不是正在规划在校内未名湖畔建五星宾馆,招来了好多大学生的非议。
现在的学校是越来越会赚钱了,几乎都有校办企业,以下是十大高校校办企业2005年产值的排名:
1.北京大学。
校办企业2005年总产值:330亿元。
北大校办企业的建立都是以校内院系的科研成果为发端,以院系的科研力量为依托,能够不断创新,蓬勃发展。
同时,产业的发展也需要科学研究不断进步,并且能回馈学校、支持学校的教学、科研。
北京大学非常重视科技开发和科技成果转化,通过高新技术的研究和应用,现已建成以信息产业、精细化工、生物制药和教育等为骨干的支柱产业,有中国特色的产学研相结合的高科技产业格局已经形成。
北京大学校办产业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北大方正集团、北大资源集团、北大未名集团、北大青鸟集团四大支柱产业,创造了北京大学校办产业97%以上的总产值和资产,可谓北京大学校办产业的重中之重,也是这次改制工作的重中之重。
2.清华大学。
校办企业2005年总产值:150亿元。
以清华同方、
清华紫光两个上市公司为骨干的近二十家校办高科技企业率先座落园区。
此外,还吸引了美国宝洁、香港永新等外资企业和北京、江苏、山东、上海等100多家科技企业进驻。
园区内的骨干企业发展速度很快,到2000年末,园区企业的经营总额约65亿元,税后利润近6.45亿元,上缴税金2.5亿元。
2005年清华企业总产值达到150亿元。
更为重要的是,校办高新技术产业在推进科技成果产业化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3.浙江大学。
校办企业2005年总产值:72亿元。
2004年公司实现合同销售额60亿元,境内外主营收入40亿元,位居2004中国软件百强第7名,在2004中国电子信息百强中排名第48名,居全国电信行业系统集成商第1名、全国信息产品分销与集成服务前5强,中国电子政务百强第8名,并入选沪深300指数样本股行列。
4.复旦大学。
校办企业2005年总产值:34亿元。
复旦大学出现了复旦光华、复旦天臣、复旦微电子等一批高科技名企。
到"十一五"期末,杨浦区域内复旦科技园建筑面积将由目前的13万平方米拓展到30万平方米,入驻园区企业由目前的389家增加到600家以上,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由目前的71家增加到150家以上,园区企业总销售收入由目前的15亿元增加到40亿元。
5.南京理工大学。
校办企业2005年总产值:32亿元。
南京理工
科技园股份公司拥有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成果以及国内一流水平的科技人才,同时还拥有大量的支撑公司可持继发展的社会、技术资源。
公司下设科技项目部、市场经营部、引资投资部、规划发展部、综合管理部等。
6.东北大学。
校办企业2005年总产值:24亿元。
东北大学自80年代末期开始创办大学科技园,经历了4个发展阶段,现已形成相当规模。
园区占地达千亩,已有30多家高新技术企业,基本建设成为一个以信息技术为核心,计算机软件和数字化产品研究开发与生产为主体,不断向机电一体化、新材料及先进制备技术等领域延伸发展的技术创新基地、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基地和人才资源开发基地,同时也是立足沈阳、辐射东北、面向全国的信息集散地。
2001年5月,东北大学科技园被国家科技部和教育部联合认定为东北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
7.同济大学。
校办企业2005年总产值:22亿元。
2003年,同济科技园销售收入达20余亿元,利润2亿余元,上缴税收5000多万元,创造就业岗位数千个。
同济科技园经过多年的建设与发展已打造出同济科技、同济环保、同济同捷、科投同济、芯豪微电子、燃料电池、同济启明星等一大批高科技骨干企业。
8.上海交通大学。
校办企业2005年总产值:21亿元。
交大的自
办校产飞速发展。
在国家级上海交大科技园里,已孵化的300多家高科技企业中,60%以上是交大师生创办的。
今年交大校产集团的总产值超过21亿元,吸纳创业风险投资基金1.7亿多元。
9.上海大学。
校办企业2005年总产值:19亿元。
2005年,上海市创业创新培训中心将开展第一届创业创新培训;与宝山区政府合作启用上海大学科技园宝山纳米孵化基地(海纳大厦)1万平方米,建设以纳米产业为主、包含生物、新材料、微纳机械等产业的孵化基地;在嘉定建设占地约300亩的上大科技园先进制造产业化基地。
10.哈尔滨工业大学。
校办企业2005年总产值:15亿元。
哈尔滨工业大学资产投资经营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为人民币12873万元,今后哈尔滨工业大学出资持有的股权将逐步划转到哈尔滨工业大学资产投资经营有限责任公司。
公司将以促进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以及企业综合利益最大化为目标,以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为依据,协调所属企业与股东(学校)之间的利益关系。
公司业务范围主要是依据国家国有资产管理的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经营管理所投资企业的股权和经营性资产,投资孵化科技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