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组常规管理制度
学校教学、教研常规管理制度(4篇)

学校教学、教研常规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学校教学、教研工作,提高教学质量,规范教学、教研活动,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我校所有教职员工,包括全日制教师、兼职教师、教辅人员和教学管理人员。
第三条学校要加强对教师的教学和教研能力的培养和考核,提供良好的教学和教研环境,激励教师积极教学、教研。
第四条学校要建立健全教学、教研活动的指导机制,加强教学、教研的督导和评估,及时总结经验,提出改进意见。
第五条学校要强化教学、教研管理,在教学、教研方面发现问题及时跟进,确保教学、教研工作的正常进行。
第二章教学管理第六条学校要制定教学计划,明确各学科的教学目标和内容,合理安排课程表,定期课程评估,推进教师教学工作的改进。
第七条学校要加强对教师的教学能力培养,组织教师参加教学方法、教学技能等培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第八条学校要建立教师教学档案,记录教师的教学经验和成果,鼓励教师在教学方面的创新和突破。
第九条学校要建立教学督导机制,定期对各学科的教学情况进行检查和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提出改进意见。
第十条学校要重视学生的学习情况,定期进行学生学习态度、学习成绩等方面的考核和评估,及时跟踪学生的学习情况。
第三章教研管理第十一条学校要制定教研计划,明确教研的目标和任务,合理分配教研资源,加强教研成果的宣传和推广。
第十二条学校要建立教研组织机构,明确各教研组的职责和权限,加强教研组织和管理,促进教学研究的深入开展。
第十三条学校要鼓励教师积极参加教研活动,提供相应的教研经费和支持,为教研工作提供必要的设备和材料。
第十四条学校要定期召开教研会议,总结教研工作的经验,讨论并解决教研中的问题,提出改进意见。
第十五条学校要组织教师参加外面的教研活动,鼓励教师参加学术会议和教育展览,增加教师的教研交流和合作。
第四章评估与督导第十六条学校要建立健全教学、教研的评估机制,定期对教学、教研质量进行评估,推动教学、教研工作的提高。
学校教学、教研常规管理制度范文(三篇)

学校教学、教研常规管理制度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学校教学、教研工作,提高教学质量,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学校所有教师和教学、教研相关人员。
第三条学校教学、教研工作应遵循科学性、规范性、实效性的原则。
第四条学校教学、教研工作要紧密结合课程目标,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地位和积极性。
第五条学校教学、教研工作要尊重和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注重教学、教研团队合作。
第六条学校教学、教研工作要积极推行教师评价和激励制度,形成教学、教研风气。
第七条学校应建立定期检查、考核制度,督促教师和教学、教研相关人员履行职责。
第二章教学管理第八条学校应制定科学的教学发展规划,明确各学科教学目标和内容。
第九条学校教学工作要符合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的要求,确保教学内容和质量。
第十条学校应配备适宜的教学设备和工具,提供良好的教学环境。
第十一条学校要注重课堂教学的实施情况,开展教学质量评估。
第十二条学校教师要按照教学计划和教学安排进行教学活动,不得擅自调整教学内容和进度。
第十三条学校应鼓励教师开展教学研究,提高教学能力和水平。
第十四条学校要定期开展教师培训和专业交流活动,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
第十五条学校要建立学生学习档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第十六条学校要做好教学成果的总结和宣传工作,提高学校的教学声誉。
第三章教研管理第十七条学校要建立科学的教研管理机制,加强教研组织和领导。
第十八条学校教研工作要以课程改革和教学研究为主线,同时注重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
第十九条学校要加强对教师的教研能力培养和指导,提高教师的研究水平。
第二十条学校要组织和支持教师参加各级各类教研活动,增强教师的教研经验和交流。
第二十一条学校要注重教研成果的运用和推广,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
第二十二条学校要鼓励教师发表教育教学论文和参与教育教学论坛。
第二十三条学校要建立教研成果奖励制度,激励教师积极参与教研工作。
第四章监督与考核第二十四条学校要加强对教师的教学监督和指导。
教研工作管理制度(3篇)

教研工作管理制度(3篇)教研工作管理制度(通用3篇)教研工作管理制度篇1镇小学教研组工作目标管理制度一、加强教研组基本建设1.争创优秀教研组。
2.开展教学基本功达标创优活动。
3.定期进行全组教师教学工作评价。
二、指导教师提高有效教学能力1.有计划地学习有效教学的.先进经验。
2.开展有效教学的评比活动。
3.培养有效教学的典型。
三、教学质量管理规范化1.定期检查单元知识达标情况。
2.定期开展期中期末质量分析活动,提出教学改进措施。
3.学科统考、评比、竞赛成绩达普教前3名。
四、根据学科特点,增强教学德育功能1.掌握学科知识结构体系。
2.教学中自觉进行德育渗透。
五、落实学科学生特长培养工作1.做到活动计划、时间、地点、人员四落实。
2.第二课堂活动正常。
教研工作管理制度篇2一、教研室组织管理1、教研室由系教学副主任分管领导并共同对系主任负责。
2、教研室原则上设立正副主任,教研室主任负责全面工作,教研室副主任可根据工作需要分管相关工作。
3、教研室主任根据工作需要可安排其他教师负责一些具体专项工作,如实验室管理、实践教学、科研管理、资料管理等(以上工作作为系、教研室管理工作量)。
二、教研室的职责范围1、组织落实教学任务教研室按照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组织完成教学任务。
主要包括:落实课堂教学任务和课外辅导工作,准备和组织教学中的各种实验、实习环节;指导毕业生的毕业实习、毕业论文(设计)及毕业答辩工作。
2、组织并实施课程建设工作教研室是学校课程建设的主体,其主要的职责有:制定课程建设工作规划,根据教学计划组织教学大纲的编写工作,组织对教材的选用和编写工作,引进或开发多媒体课件,负责与课程相关的实验室和资料室等辅助教学设施的建设。
3、开展教育教学交流和改革研究结合课程组群的特点,制定教学研究的规划,并提出年度教学研究项目,主要提出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目标及方案,研究和改革专业课程体系和结构,改革课程的教学内容,探索教学手段和方法,研制或推广通用试题库和CAI课件。
学校教研室日常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学校教研室的管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根据国家教育法律法规和学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学校所有教研室,包括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政治、体育、音乐、美术等各学科教研室。
第三条教研室工作应遵循以下原则:1. 遵守国家教育法律法规,贯彻党的教育方针;2. 坚持以教师为主体,以学生为中心;3. 注重教育教学研究,提高教学质量;4.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促进教师专业发展;5. 增强教研室内部管理,提高工作效率。
第二章组织架构第四条教研室设主任一名,副主任一名,负责教研室全面工作。
各学科教研室根据学科特点设置相应数量的教研组。
第五条教研室主任职责:1. 负责组织制定教研室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2. 组织开展教育教学研究活动,提高教学质量;3. 协调教师之间的工作关系,促进教师团结协作;4. 指导教研组开展教育教学研究活动;5. 完成学校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
第六条教研室副主任职责:1. 协助主任工作,负责教研室日常管理工作;2. 负责教研室的经费使用和管理;3. 组织开展教研活动,提高教研活动质量;4. 负责教师业务培训和考核工作;5. 完成主任交办的其他工作。
第七条教研组职责:1. 组织教师开展教育教学研究活动;2. 组织教师进行教学观摩、交流、研讨;3. 组织教师进行课题研究、论文撰写等工作;4. 完成教研室布置的其他工作任务。
第三章教研工作第八条教研室工作以教育教学为中心,围绕以下内容开展:1. 教学计划制定与实施;2. 教学内容与方法研究;3. 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4. 教师队伍建设与培养;5. 教育教学改革与创新发展。
第九条教研室每学期至少组织一次全体教师大会,总结上学期工作,部署下学期工作。
第十条教研室每月至少组织一次教研活动,包括教学观摩、研讨、培训等。
第十一条教研室定期开展教学质量评价,对教师的教学工作进行考核。
中学教研组常规管理制度

XXXX中学教研组常规管理制度教研组是学校的教学业务组织,是学校教学管理与教育科研中的桥梁和纽带,也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摇篮和基地。
为加强教研组和备课组建设,落实“为学生发展增值,为教师发展助力,为学校发展添彩”的办学理念,全面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特制定教研组常规管理制度。
一、教研组长、备课组长工作职责(一)教研组长工作职责1根据学校工作计划和教学研究中心工作计划,结合学科特点,制定并落实教研组工作计划。
2.每周进行一次集体教研活动。
组织好每周一次的集体备课活动,确定每次活动主题和中心发言人。
3.围绕课堂教学改革确立校本教研教改课题,负责检查、落实课题的实施情况,做好总结推广工作。
4.组织落实本组教师的公开课听课、评课活动。
每学期至少组织一次校级学科周活动。
5.掌握本组教师备课、上课、听课、作业批改和辅导以及教学成绩,评价本组教师业务能力和工作态度,对各年级学科教师的安排提出建议。
6.协调落实第二课堂、学科竞赛和校本课程开发工作。
7.负责青年教师的培养工作,落实指导青年教师结对子培养实施。
8.负责本组教师的论文评定、年度教研考核,落实各项教学常规工作。
9.落实单元过关考试、期中和期末考试工作,负责组织命题、集体评卷、成绩统计上报。
10.负责平常和考前的练习、资料的筛选精选,统一进度,统一资料,统一考试,切实合理控制作业量,减轻学生负担。
11.按照新课程理念确定备课组的校本教研教改课题,并组织实施。
12.落实第二课堂、学科竞赛和提优补差工作。
二、常规教研活动'备课活动(一)常规教研活动1每周召开一次教研组会议,落实学校布置的工作,定期学习教育教学理论和新课程理论,形成浓厚的学习风气。
2.每学年至少开展一次学科周活动。
3.各教研组要主动开展校本教研和课题研究。
4.教研活动要有浓厚的学术氛围,要注重改革与创新。
(二)常规备课活动1.科任教师要认真备好每一节课,做到备教材、备学生、备课程标准、备教法和学法、备教学设计,认真写好教案或学案。
学校教研工作三级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了加强学校教研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高效化,提高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人才,特制定本制度。
本制度适用于全校各级教研组织和教师。
二、三级管理制度1. 一级管理:学校教研工作领导小组(1)负责学校教研工作的总体规划和组织实施。
(2)制定学校教研工作计划、目标和管理制度。
(3)定期召开教研工作会议,研究解决教研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4)对教研成果进行评估和奖励。
2. 二级管理:教研部门(1)负责具体教研活动的组织实施。
(2)制定教研活动计划,并组织实施。
(3)组织教研组成员开展教学研究、学术交流、课题研究等活动。
(4)负责教研成果的收集、整理和上报。
3. 三级管理:教研组(1)负责本组教研活动的组织实施。
(2)制定本组教研活动计划,并组织实施。
(3)组织教师开展教学研究、学术交流、课题研究等活动。
(4)负责本组教研成果的收集、整理和上报。
三、教研活动管理1. 教研活动内容:包括教学研究、学术交流、课题研究、教学观摩、教学反思等。
2. 教研活动形式:定期召开教研会议、开展教学观摩、组织课题研究、进行教学反思等。
3. 教研活动要求:(1)教研活动要有明确的目标和任务。
(2)教研活动要注重实效,提高教学质量。
(3)教研活动要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发挥团队协作精神。
(4)教研活动要注重成果的总结和推广。
四、教研成果管理1. 教研成果形式:包括论文、教案、教学案例、教学设计、教学反思等。
2. 教研成果上报:教研组成员要将取得的教研成果及时上报教研部门。
3. 教研成果评估:教研部门对教研成果进行评估,对优秀成果给予奖励。
五、奖惩制度1. 对在教研工作中表现突出的教师,给予表彰和奖励。
2. 对不履行教研职责、影响教研工作开展的教师,给予批评教育或处罚。
六、附则1. 本制度由学校教研工作领导小组负责解释。
2.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教研组管理制度

教研组管理制度教研组管理制度一、教研组的组织与管理⑴教研组的设立根据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需求,设立教研组,由教务处负责组织与管理。
⑵教研组的职责教研组负责本学科或相关学科的教学研究、备课、教案的撰写和教学材料的整理等。
⑶教研组的人员结构教研组的人员由学校确定,一般包括组长、副组长和组员。
⑷组长的职责组长负责组织并协调教研组的工作,制定年度工作计划和教研计划,并负责教研组工作的总结和评估。
⑸教研组会议教研组定期召开会议,讨论教学活动,交流教学经验,解决教学问题。
会议记录由组长或会议记录员撰写并保留。
⑹教研组的考核与评价根据学校的考核规定,对教研组成员进行考核与评价,为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提供参考依据。
二、教学活动的组织与管理⑴教案的编写与使用教研组成员应编写高质量的教案,并在教学过程中使用。
教案应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方法、评价方式等内容,并与教材、教学大纲相结合。
⑵指导教师备课教研组组长或副组长负责指导教师备课,提供教案编写指导和教学方法改进建议。
⑶教学资源的整理与共享教研组成员应整理并共享优秀的教学资源,包括教案、课件、试卷等,以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
⑷教学活动的评估与反思教研组应对教学活动进行评估与反思,总结教学经验与教学问题,并及时调整教学计划和方法。
三、教研成果的推广与应用⑴教学研究报告教研组成员应定期进行教学研究,产出教学研究报告,以促进学科教学的研究与创新。
⑵教学成果的展示与分享教研组成员应将教学成果进行展示与分享,并向教务处提交相关材料,以便将其纳入学校的教学改革和发展计划。
⑶优秀教学案例的评选与表彰学校将对教研组成员的优秀教学案例进行评选与表彰,并给予相关奖励。
⑷学科竞赛组织与指导教研组成员应积极组织和指导学生参加学科竞赛,提供相关教学指导和培训。
附件:⒊优秀教学案例评选与表彰办法法律名词及注释:无。
教研组管理制度

教研组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教研组工作,提高教师教学水平,促进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持续改进,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教研组是学校内部进行教育教学研究和教学改进的基本单位。
第三条教研组的任务是组织教师开展教育教学研究,制定教育教学计划,开展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第四条教研组要与科研、学科组相结合,积极参与学校教研活动,促进学科教学水平的整体提高。
第五条教研组成员包括全体教师,组长由校领导指定,每个教研组有专门的教研组长。
第六条教研组成员有权利和义务参与教研组的教育教学工作,不得对组内成员进行人身攻击或侮辱性言论。
第七条教研组长有权利制定组内工作计划、安排教研任务,对教研组的教育教学工作进行指导和监督。
第八条教研组长有权利处分组内工作不认真、不负责、不合作的成员。
第二章组织结构第九条学校设立多个教研组,每个教研组不超过15人,由不同学科的教师组成。
第十条由校领导指定教研组长,教研组长具体负责组织教研组的教育教学工作。
第十一条每学年初确定各组教研组员及工作任务,分析组内教师的教学特点和工作需求,为组内成员提供相应的教研支持。
第十二条教研组成员应积极参与教研组各项工作,达成共识,共同推进教育教学改进。
第十三条教研组每年定期召开教研组会议,研究教学问题,共同设计教育教学改进计划。
第三章工作职责第十四条教研组长负责本教研组的工作领导,组织开展教育教学研究和改进。
第十五条教研组成员根据教学特点和实际需求,积极参与教育教学研究和教学改进,提高教学水平。
第十六条教研组长应当及时总结成员的工作,并向校领导反馈各种问题和建议。
第十七条教研组长应当主持教研组工作会议,并做好会议记录,确保会议决议的执行。
第十八条教研组成员应当积极参与教育教学研究和改进工作,完成分配的任务。
第十九条教研组成员应当积极参与学校教研活动,推动学科教学水平的整体提高。
第四章工作机制第二十条教研组按学科划分为若干小组,每个小组负责专门的教育教学研究工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理教研组常规管理制度
教研组是学校的教学业务组织,是学校教学管理与教育科研中的桥梁和纽带,也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摇篮和基地。
为加强教研组和备课组建设,落实“让每个学生获得理想发展,为学生未来发展奠基”的学校办学理念,全面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特制订教研组、备课组常规管理制度。
一、教研组长、备课组长工作职责
(一)教研组长工作职责
1、根据学校工作计划和教研室工作计划,结合学科特点,制定并落实教研组工作计划。
(凸现集体备课活动)
2、每周进行一次集体教研活动。
组织好每周一次的集体备课活动,确定每次活动主题和中心发言人
3、围绕课堂教学改革确立校本教研教改课题,负责检查、落实课题的实施情况,做好总结推广工作。
4、每学期听课不少于10节。
组织落实本组教师的公开课听课、评课活动。
每学期至少组织一次校级教研组活动的观摩课。
5、掌握本组教师备课、上课、听课、作业批改和辅导以及教学成绩情况,评价本组教师业务能力和工作态度,对各年段学科教师的安排提出建议。
6、协调落实第二课堂、学科竞赛和校本课程开发工作。
7、负责青年教师的培养工作,落实指导教师结对子培养措施。
8、负责本组教师的论文评定、年度教研考核,落实各项教学常规工作。
3、负责设计和安排公开课。
每学年至少举行一次备课组活动观摩。
4、落实单元过关考试、期中和期末考试工作,负责组织命题、集体评卷、成绩统计上报。
5、负责平常和考前的练习、资料的筛选精选,统一进度,统一资料,统一考试,切实合理控制作业量,减轻学生负担。
6、按照新课程理念确定备课组的校本教研教改课题,并组织实施。
7、落实备课组内青年教师结对子培养措施。
8、落实第二课堂、学科竞赛和提优补差工作。
二、教研活动、备课活动常规
(一)教研活动常规
1、每二周召开一次教研组会议,落实学校布置的工作,定期学习教育教学理论和新课程理论,形成浓厚的学习风气。
2、每学年至少开展一次教研组活动观摩。
3、青年教师(教龄不满三年)每学期至少开二次公开课,其他教师每学年至少开一次公开课。
4、青年教师(教龄不满三年)每学期至少应听课15节,其他教师每学期至少应听课10节。
5、科任教师每学年至少应完成一篇教学专业论文,并在教育科研室登记备案。
6、各教研组要主动开展校本教研和课题研究。
7、教研活动要有浓厚的学术氛围,要注重改革与创新。
(二)备课活动常规
1、科任教师要认真备好每一节课,做到备教材、备学生、备课程标准、备教法和学法、备教学设计,认真写好教案或学案。
2、每周至少开展一次集体备课活动,定时间、定地点、定中心发言、定内容。
备课活动的主要内容是:学习教育教学理论;分析教材、分析重点和难点、研究教法学法;研究例题、习题的精选;研究如何贯彻新课程理念,优化课堂教学设计。
3、备课组必须做到四统一:统一进度、统一资料、统一作业练习、统一考试、评卷及成绩统计。
4、定期开展备课组内互相听课评课活动。
5、围绕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每个备课组至少有一个研究课题。
6、备课组要认真落实青年教师结对子培养计划。
7、备课组要安排好单元过关考试。
三、教研组、备课组工作考核评先与奖励
1、教研组工作评价与奖励,每学年进行一次。
2、先进教研组评选结果经学校行政会批准后,奖励教研组,
3、备课组工作评价与奖励,每学年进行一次,按教研组,学校评出先进教研组1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