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素描人体教案

合集下载

人物头像素描教案(精选5篇)

人物头像素描教案(精选5篇)

人物头像素描教案(精选5篇)第一篇:人物头像素描教案课程名称:人物头像素描适用专业:电脑艺术设计教学目的:使学生掌握较为复杂的人像比例、结构,提高对人物面部表情、头部结构的认识,从而达到刻划对象心理表情的高度,对日后进行创作有较好的帮助,并通过头像的训练,对事物有一个全面深刻的认识,也是素描教学的较高级阶段。

教学重点:对人物头部结构及人物神态的刻划。

教学难点:对人物头部解剖结构的表现。

教学方法:讲授与实践指导相结合,直观与讨论相结合。

教材:《素描》刘虹编著、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ISBN 7—5621-1893-0 学时:6╳10人物头像素描一、人物头像素描的意义1、人物是素描研习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很多专业画家研究的对象。

我们可以从很多大师那里找到他们画的人像素描,并可见其所具有的艺术质量,那些充满魅力的人像素描大多是创作画中的设计稿,但是却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

2、研究素描头像的作画技法应对有关艺术问题进行广泛的思考和研究,使之在提高技法的同时对艺术的思维、观点进行培养和锤炼。

这样有利于在绘画成长的过程中发育健全。

研究人像素描应该遵循从简单到复杂的循序渐进的练习程序。

二、人物头像写生1、深入研究素描头像的一般规律深入研究素描头像的一般规律,从头骨研究开始并借助头骨及肌肉解剖知识以及面部细节的帮助,大致掌握不同角度俯仰透视时头部的关系和表现方法。

2、掌握构图的基本原理在画头像时要掌握基本的构图规律、原则,要看好纸的大小,而后开始定位、高低左右、中心线等辅助线的勾画,再确定头部的尺寸及比例和它的运动趋势,然后轻轻的定位描画。

3、头像的画法步骤掌握画素描头像的方法和步骤,始终进行认真的观察、细致的比较,坚持从全局出发,从大处入手刻画,注意结构和比例关系。

小的细节如眼睛、鼻子、嘴巴等五官只用长短不一的直线表示则可。

确定脸部的大轮廓、体积特征和比例之后,标出明暗交界线的位置,要考虑面部的高点和低点,细部的加工要仔细研究形体。

素描人体教学设计方案

素描人体教学设计方案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人体素描的基本知识,了解人体结构、比例和动态。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的绘画技巧。

3.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激发学生对艺术创作的热情。

二、教学对象本课程适用于美术专业学生或对素描感兴趣的非美术专业学生。

三、教学课时共计16课时,每周2课时。

四、教学内容1. 人体结构知识2. 人体比例与动态3. 人体素描的基本技法4. 实战练习五、教学过程1. 导入(1)通过展示一些优秀的人体素描作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介绍本课程的教学目标、内容和教学方法。

2. 人体结构知识(1)讲解人体骨骼、肌肉和皮肤的基本结构。

(2)展示人体骨骼和肌肉的解剖图,让学生了解人体结构的层次关系。

(3)分析人体比例,让学生掌握人体比例的规律。

3. 人体比例与动态(1)讲解人体动态的基本类型,如站立、行走、坐姿等。

(2)分析人体动态的透视和比例关系,让学生了解动态与比例的相互作用。

(3)通过示范和讲解,让学生掌握人体动态的绘画技巧。

4. 人体素描的基本技法(1)讲解素描工具和材料的使用方法。

(2)介绍素描的基本技法,如线条、明暗、质感等。

(3)通过示范和讲解,让学生掌握人体素描的基本技法。

5. 实战练习(1)布置作业,要求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一幅人体素描作品。

(2)学生独立完成作品,教师巡回指导。

(3)作品展示与评价,鼓励学生相互学习、交流。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提问和回答问题的积极性。

2. 实战练习:评价学生完成的作品,关注其比例、动态、技法等方面的表现。

3.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的课后作业完成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

七、教学总结1. 总结课程教学内容,回顾教学重点和难点。

2. 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练习,提高绘画技巧。

3. 对学生在课程中的表现给予肯定和鼓励,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4. 对课程进行反思,总结教学经验,为今后教学提供借鉴。

小学素描人体教学教案模板

小学素描人体教学教案模板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 学生能够了解人体素描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 学生能够掌握人体素描的基本比例和结构。

- 学生能够运用铅笔进行简单的人体轮廓勾勒。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观察和比较,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 通过实践操作,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绘画技巧。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激发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对人体的尊重和审美意识。

二、教学内容1. 课程名称:小学素描人体基础2. 适用年级:小学四年级3. 教学课时:2课时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 人体比例的基本概念。

- 人体轮廓的勾勒技巧。

2. 教学难点:- 人体结构的准确把握。

- 轮廓线条的流畅与准确性。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导入新课- 通过展示人体艺术作品,引导学生进入课堂。

- 提问:你们知道人体素描吗?它是如何体现美的?2. 讲解与示范- 讲解人体比例的基本知识,如头部、身体、四肢的比例关系。

- 示范如何用铅笔勾勒出人体轮廓,强调线条的流畅性和准确性。

3. 学生练习- 学生跟随示范,尝试勾勒简单的人体轮廓。

-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错误,给予鼓励和指导。

4. 总结与反馈- 对学生的练习进行点评,表扬优点,指出不足。

- 强调人体比例和轮廓勾勒的重要性。

第二课时1. 复习与巩固- 复习上节课所学的人体比例和轮廓勾勒技巧。

- 学生展示自己的练习作品,相互交流学习心得。

2. 深入学习- 讲解人体结构的细节,如骨骼、肌肉的分布。

- 通过图片和视频,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人体结构。

3. 实践操作- 学生尝试绘制更具细节的人体轮廓,包括头部、身体、四肢的细节。

- 教师提供必要的指导和支持。

4. 作品展示与评价-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进行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

-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综合评价,提出改进建议。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人体的比例和结构有了基本的认识。

2. 学生能够运用铅笔勾勒出简单的人体轮廓。

《人体素描》教案

《人体素描》教案

《人体素描》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人体素描的基本知识,掌握人物头像、躯干、四肢的画法。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绘画技巧。

3. 提高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培养审美情趣。

二、教学内容:1. 人体素描基本概念2. 人物头像的画法3. 人物躯干的画法4. 人物四肢的画法5. 人物动态的画法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人体素描的基本画法,能够独立完成人物头像、躯干、四肢的绘制。

2. 教学难点:人物动态的把握,空间透视关系的处理。

四、教学方法:1. 示范法:教师现场演示人体素描的画法,学生跟随操作。

2. 讲解法:教师讲解人体素描的基本知识,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

3. 练习法:学生独立完成人物头像、躯干、四肢的绘制,教师进行点评指导。

五、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人体素描教材、示范画作、绘画工具。

2. 学生准备:绘画工具、素描纸张。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展示优秀的人体素描作品,引发学生兴趣,引入新课。

2. 讲解:教师讲解人体素描的基本概念,包括线条、比例、结构等。

3. 示范:教师现场演示人物头像、躯干、四肢的画法,讲解绘画技巧。

4. 练习:学生跟随教师示范,独立绘制人物头像、躯干、四肢。

5. 点评: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指出优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七、课堂拓展:1. 学生相互交换作品,进行互相评价。

2. 教师引导学生发挥创意,尝试绘制不同动态的人物。

3.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绘画心得。

八、课后作业:1. 学生根据课堂所学,独立完成一幅人体素描作品。

2. 教师布置课后练习题目,巩固所学知识。

九、教学评价:1.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关注绘画技巧和创意。

2. 学生自评和互评,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

十、教学反思:1. 教师反思教学内容是否适合学生,是否达到教学目标。

2. 教师反思教学方法是否有效,是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教师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人体素描》教案

《人体素描》教案

《人体素描》教案第一章:人体素描基础知识1.1 人体素描概述介绍人体素描的定义和意义探讨人体素描在艺术和医学等领域的重要性1.2 人体解剖学基础介绍人体解剖学的相关知识分析人体的骨骼和肌肉结构1.3 绘画工具和材料介绍适合人体素描的绘画工具和材料演示如何选择和使用这些工具和材料第二章:人体的基本比例和比例关系2.1 人体的基本比例介绍人体基本比例的概念分析成人人体比例的平均值2.2 比例关系讲解人体各部分之间的比例关系分析头身比例、四肢比例等2.3 实践练习指导学生进行人体比例练习纠正学生常见的人体比例错误第三章:人体的基本形态和结构3.1 人体基本形态介绍人体的基本形态特征分析人体的曲线和直线3.2 人体结构讲解人体的主要结构和骨骼分析人体的肌肉群和肌肉结构3.3 实践练习指导学生进行人体形态和结构练习纠正学生常见的人体形态和结构错误第四章:人体的动态和表情4.1 人体动态介绍人体动态的概念和重要性分析人体动态的基本类型和变化4.2 表情绘制讲解表情的表现方法和技巧分析不同表情下的肌肉变化和特征4.3 实践练习指导学生进行人体动态和表情练习纠正学生常见的动态和表情错误第五章:人体的光影和质感5.1 光影原理介绍光影对人体素描的影响分析光影的产生和变化规律5.2 质感表现讲解不同质感的表现方法和技巧分析不同质感下的光影处理和笔触运用5.3 实践练习指导学生进行光影和质感练习纠正学生常见的光影和质感错误第六章:人体素描的观察和表现技巧6.1 观察方法介绍如何观察和理解人体姿态分析观察角度和透视对素描的影响6.2 表现技巧讲解线条、阴影、透视等表现技巧探讨如何通过线条和阴影塑造立体感6.3 实践练习指导学生进行观察和表现技巧练习纠正学生常见的观察和表现错误第七章:人体素描的构图和空间处理7.1 构图原理介绍构图的概念和重要性分析构图的基本原则和平衡感7.2 空间处理讲解空间的概念和表现方法探讨如何通过透视和光影处理空间关系7.3 实践练习指导学生进行构图和空间处理练习纠正学生常见的构图和空间错误第八章:人体素描的创作和个性化表达8.1 创作思路介绍创作人体素描的思路和方法探讨如何从主题、构图等方面进行创作8.2 个性化表达讲解如何通过线条、色彩、笔触等展现个性化风格分析如何运用象征、夸张等手法进行创作8.3 实践练习指导学生进行创作和个性化表达练习纠正学生常见的创作和个性化错误第九章:人体素描的欣赏和评价9.1 欣赏方法介绍欣赏人体素描的方法和角度分析如何评价一幅优秀的人体素描作品9.2 评价标准讲解评价人体素描作品的准则和要素探讨如何从技巧、创意、表现等方面进行评价9.3 实践练习指导学生进行欣赏和评价练习纠正学生常见的欣赏和评价错误第十章:人体素描作品的展示和交流10.1 展示技巧介绍如何展示人体素描作品以吸引观众注意分析展示环境、光线、摆放等方面的重要性10.2 交流与反馈讲解如何与他人交流作品并获取有益反馈探讨如何吸收他人意见并进行改进10.3 实践练习指导学生进行作品展示和交流练习纠正学生常见的展示和交流错误重点和难点解析六、观察方法:重点关注如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理解人体姿态的能力。

素描人体课程安排方案模板

素描人体课程安排方案模板

一、课程概述课程名称:素描人体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程课程目标:使学生掌握人体素描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提高学生对人体结构的理解,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表现力和审美能力。

课程时长:共16周,每周2课时教学对象:美术专业学生二、课程内容1. 第一阶段:基础理论讲解(4周)(1)人体骨骼结构及肌肉分布(2)人体比例及动态规律(3)素描工具及材料介绍(4)素描的基本技法2. 第二阶段:单体练习(4周)(1)头部练习:包括正面、侧面、四分之三面等不同角度的头部素描(2)手部练习:对手指、手掌、手腕等部位进行细致刻画(3)脚部练习:对脚趾、脚掌、脚踝等部位进行细致刻画3. 第三阶段:组合练习(4周)(1)单人全身练习:以一个模特为对象,进行全身素描练习(2)多人组合练习:以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模特为对象,进行组合素描练习4. 第四阶段:场景练习(4周)(1)室内场景:以家居、教室等室内场景为背景,进行人物素描练习(2)室外场景:以公园、街道等室外场景为背景,进行人物素描练习三、课程安排1. 第一周:介绍课程目标、教学计划及教学方法2. 第二周:讲解人体骨骼结构及肌肉分布,进行头部素描练习3. 第三周:讲解人体比例及动态规律,进行手部素描练习4. 第四周:讲解素描工具及材料,进行脚部素描练习5. 第五周至第八周:进行单体练习,每周练习不同部位6. 第九周至第十二周:进行组合练习,每周练习不同组合7. 第十三周至第十四周:进行单人全身练习,每周练习不同角度8. 第十五周至第十六周:进行场景练习,每周练习不同场景四、考核方式1. 课堂表现:占30%,包括课堂纪律、作业完成情况等2. 作业成绩:占70%,包括单体练习、组合练习、场景练习等3. 期末作品:占20%,要求学生完成一幅完整的素描人体作品五、教学资源1. 教材:《素描人体》2. 画具:素描纸、炭笔、铅笔、橡皮、画板等3. 模特:校内或校外模特4. 网络资源:相关教学视频、图片等六、教学评价1. 学生评价:课程结束后,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对课程满意度及建议2. 教师评价: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成绩和期末作品,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综合评价3. 同行评价:邀请其他教师对本课程进行观摩和评价,提出改进意见通过以上课程安排,旨在帮助学生掌握素描人体基础知识,提高学生的绘画技能,为后续专业课程打下坚实基础。

素描人体教学教案模板范文

素描人体教学教案模板范文

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素描人体基本结构,了解人体骨骼、肌肉的分布和比例关系。

2.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表现人体结构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绘画技巧。

3.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激发学生对人体艺术的兴趣。

教学重点:1. 素描人体基本结构的学习。

2. 观察与分析人体比例关系的能力。

教学难点:1. 人体骨骼、肌肉的绘制技巧。

2. 人体动态、表情的捕捉与表现。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人体骨骼、肌肉图示,人体比例图示,优秀人体素描作品。

2. 教学工具:素描纸、铅笔、橡皮、画板、画架。

教学过程:一、导入1. 展示优秀人体素描作品,引导学生欣赏并分析其特点。

2. 提问:什么是素描人体?人体素描有哪些基本要素?二、讲解与示范1. 讲解人体骨骼、肌肉的基本知识,重点讲解头部、躯干、四肢的骨骼、肌肉结构。

2. 介绍人体比例关系,展示人体比例图示,让学生了解人体各部分的比例关系。

3. 示范绘制人体骨骼、肌肉,强调线条的流畅性、准确性。

三、实践练习1. 学生分组进行实践练习,绘制人体骨骼、肌肉。

2.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绘画中的错误,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绘制方法。

四、人体动态与表情表现1. 讲解人体动态、表情的表现技巧,展示动态、表情的捕捉方法。

2. 学生根据所学知识,绘制不同动态、表情的人体。

五、作品展示与评价1.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教师和学生共同评价,指出优点和不足。

2. 教师总结本次课程,强调重点知识,布置课后作业。

教学反思:1. 本节课通过讲解、示范、实践练习等环节,使学生掌握了素描人体基本知识,提高了学生的绘画技巧。

2.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表现能力,激发学生对人体艺术的兴趣。

3. 在课后作业中,引导学生继续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课后作业:1. 绘制一幅具有动态、表情的人体素描作品。

2. 分析并总结人体比例关系,提高自己的绘画水平。

教学时间:2课时备注: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

素描人体 教材 优质教案

素描人体 教材 优质教案

素描人体教材优质教案教案标题:素描人体教材:根据教学阶段选择适合的素描人体教材优质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素描人体的基本构造和比例关系;2. 掌握人体各部位的基本形状和轮廓;3. 培养观察力和绘画技巧;4. 提高学生对人体的艺术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1. 教学素描人体教材;2. 纸张、铅笔、橡皮擦等绘画工具;3. 展示素描人体作品的图片或实物。

教学步骤:引入(5分钟):1. 引导学生思考素描人体的重要性和应用领域;2. 展示素描人体作品的图片或实物,激发学生的兴趣。

导入(10分钟):1. 通过简单的示范,向学生展示素描人体的基本构造和比例关系;2. 引导学生观察素描人体的基本形状和轮廓,并进行简单的练习。

探究(25分钟):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张素描人体图片进行观察和分析;2. 引导学生观察人体各部位的形状、轮廓和细节,并尝试用简单的线条勾勒出来;3. 引导学生讨论和比较各组的观察结果,分享不同的绘画技巧。

拓展(15分钟):1. 引导学生观察不同姿势的素描人体作品,了解人体在不同动作下的形态变化;2. 鼓励学生尝试用不同线条和阴影表现人体的肌肉和体积感;3. 引导学生创作自己的素描人体作品,并展示给其他同学欣赏和评价。

总结(5分钟):1. 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重点;2. 引导学生思考素描人体的挑战和技巧,并鼓励他们继续努力提高绘画技能。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参观美术馆或画廊,欣赏素描人体作品,拓宽他们的艺术视野;2.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在家继续练习素描人体,并选择自己喜欢的作品分享给全班。

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绘画表现;2. 收集学生的素描人体作品,评估其对比例关系、形状和轮廓的掌握程度;3. 针对学生的表现,给予积极的反馈和指导。

注意事项:1. 确保教学过程中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他们发挥创造力;2. 提供足够的练习时间和空间,让学生有机会反复尝试和改进;3. 鼓励学生互相交流和分享自己的绘画经验,促进彼此的学习和进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素描人体教案授课对象:07级美术学学生课业类型:专业基础课课时:21课时教学目的:进一步理解人体解剖结构,以及人体动态变化规律,体会男女人体的不同特征和不同美感,掌握人体造型的方法,通过速写、默写的训练,能正确地记忆和表现人体动态形象,同时深入研究人体素描的方法,达到准确、深刻、生动地表现人体形象。

教学内容:学习素描人像的几种形式1•慢写....慢写就是长期作业,是考生学习掌握素描人像方法的重要阶段。

这一阶段要求考生重点掌握结构、造型、比例、明暗变化。

在把握人物的基本结构、特征基础上,准确、有序地塑造人物的形象,用笔要熟练,构图力求完整。

初学者可以将身边的熟人作为自己练习的模特,从多侧面、多角度去进行练习,这样对你完成作业是非常有效果的,每天可以规定一个半天或二三个小时,连续运作。

2速写....速写是短期作业,目的在于要求初学者在较短的时间内用速写方法表现人物的各种运动状态。

你可以在公园里、车站旁、水果摊、菜场上练习自己的观察能力、造型能力,从而准确把握人物的形象。

大运动量的素描训练就如一个运动员的赛前训练,是出好成绩的一个重要条件。

每张画的作业时间可以用10〜20分钟不等。

3默写....默写有利于培养观察力和记忆力。

头像塑造的好与坏,同是否掌握了头部解剖知识有很重要的关系,骨点、肌肉,要能熟记,头像大体结构能默得出,还有五官位置的三停五眼,都能记住,只要构图准确,就不会出大的偏差。

默写可以在复习阶段集中抓一二次,每次时间约二小时左右。

4•解剖练习....可以买一个人物骨架、肌肉解剖模型作为参照物,对照一下自己作画的对象解剖关系是否准确,骨点肌肉的转折运动表现是否准确,等等。

5.多角度的练习....要求初学者将素描对象(模特)从不同位置、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去练习,从而能更准确地把握对象,使其结构严谨,构图完整,黑白灰关系处理得当。

6.名作临摹....可选择素描经典名作若干幅,进行有针对性的练习,可以从中学习大师们的素描方法、构图技巧、表现手法,目的在于提高审美能力,丰富素描表现力。

素描教学的“点、线、面、体”在西方造型艺术体系中“无点不成线,无线不成面,无面不成体”曾经典地概括了点、线、面、体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关系。

点是线的基础,线是面的基础,面是体的基础,在素描教与学的实践过程中,辨证地运用三者的相关理论,来启发、弓I导学生,对我们素描教学上档次的提高,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从绘画学这个角度来讲,任何物体都是由点、线、面、体组成。

那么怎样运用“点、线、面、体”的本体语言来启发、引导学生呢?笔者根据长期的教学经验,谈谈个人的体会,并借此抛砖引玉。

首先,要让学生学会“观察”。

“观”是指大体的看,粗略的看;“察”是指仔细的分析,反复的比较。

通常情况下,正确的观察方式有利于教与学过程的顺利进行,有利于学生专业素质的逐步提咼。

素描的教学体系实际上是很复杂的,而且不同的专业老师对观察方法的理解也不完全相同;因此,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教”的方法也是相当的多。

但是,在这里我们仍然要提倡科学的观察方法一一先观而后察。

其理由有两个方面:一、大体、粗略地看有利于我们观察物体的视线总在整体之中。

二、一开始就进入仔细分析、反复比较是不利于整体印象的形成;相反,在其思维里面还会出现杂七杂八的形象。

由此可见,我们不难发现先观后察的观察方法是合逻辑的、科学的,在教学中应该得到广泛的推广。

“先观后察”先观,观什么呢;后察,又察什么呢。

这里要分为以下三方面来阐述,一、先观大的体积,大的动态。

要求视线放得很宽,有些同学在这里很容易犯错误,因为他们的视线很容易集中到某些小的形体上去,同时在表现的过程中也始终盯着那个小地方画;其结果是到最后画面的整体效果不但出不来,而且到处都是七零八乱的碎形象。

二、观调子时先看主要的大的明暗交界线。

两条主要交界线:后脑到下颌的与颞骨到下颌的,他们的起伏变化,将直接体现头部结构的转折变化,也将直接决定头像是否有体积,有空间。

三、察小形中的大形,察小体中的大体。

这要求我们始终要以一种整体的眼光来审视形体,坚持局部服从整体,整体统筹局部的观念。

其次,要让学生学会“表现”。

这是因为它是整个素描教学实践体系的核心,无论是观察方法,还是不同的技法、技巧等等,都要围绕着“表现”进行;一幅画能否成功或者完整将直接取决于怎样表现。

上面我们深入的学习了怎样观察,那么如何运用这些观察的成果来表现自己的作品呢?这里要让学生明确以下四方面:一、学会用大的长短线概括形体的大动态,强化形体的大印象。

二、学会用排线概括形体的大明暗,表现形体的大体积。

排线是点、线的结晶,由于它很容易形成体积,而且概括性极强,因而在素描作画中运用地相当频繁。

三、找出两条主要明暗交界线,并加强其对比。

注意要用大的长短线、大的排线去找,要用大的明暗去加强。

明暗交界线不是两条单薄的线,它通常具有面的性质,体的厚度,加强它实际上就等于加强画面的大体积。

所以,整个作画过程中要反复抓住这两条主要交界线,把握它的结构转折变化。

四、深入刻画视觉中心,视觉中心是一幅作品所要表达情感,传达画者主观思想情趣的的地方;因此,需要切切实实重点刻画。

它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五官的形体,2、五官的空间3、五官的体积4、五官的质感。

深入的刻画其目的就在于塑造形体的严谨,空间层次的分明,体感的强烈以及质感的真实。

最后,让学生学会整体“调整”。

整体调整是作画过程中的最后一步,但其作用不会因为它是最后一步而减弱;有些时候反而在加强。

这里要求我们的学生能恰当地处理好作品的完整性即可,这种完整性必须包括:1、大的体积完整,2、大的块面清楚,3、大的线条节奏感强,4、小的“点睛之处”精彩耐看。

综上所述,“点是线中的点,线是面中的线,面是体中面”深刻地概括了点、线、面、体作为绘画的本体语言辨证统一关系。

这种关系将直接影响我们作画的全过程,并且大大地推动了素描教与学的往纵深方向发展。

素描习作的方法与步骤素描写生练习是一个由感觉-- 理解一一表现的综合过程,它具有自身特殊的规律和科学严谨的方法与步骤。

所以,能否遵循其规则章法来有秩序地指导进行素描习作将对学习的成效是至关重要的。

素描习作的方法与步骤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观察、构图、打轮廓、塑造大关系、深入刻划、整理完成。

观察:首先应该真正地学会观察实物,这几乎是极其必要的和相当困难的一点。

-而许多初学画的同学们往往忽略了这一点,还没坐稳就急着开始动笔画起来,像这样认为画的成败主要靠手头表现功夫,或者依靠数量积累的认识与方法是十分有害的,逐渐养成一种难以纠正的毛病。

它不仅不利于问题实质的解决,我们在进行素描写生练习的时候:整个过程似乎是通过手的操作来实现的•但手却要通过眼晴的支配,而眼晴如何去观察又要受到大脑思维方法的制约控制•所以说有什么样的观察方法就会有什么样的表现结果。

因此,在素描习作中就不仅仅是要求训练具有自如的手下功夫和准确敏锐的眼力,更重要的是培养训练有素的整体意识一一整体的观察方法。

整体的观察方法顾名思义就是对素描习作练习所要表现的对象整体面貌有一个全面的感受认识。

具体的方法可以分为以下两个方面。

1.将眼光视野放开,一眼看到整个被面对的对象,而不是将视点焦聚对准整个对象的某一部分,就好像是在看着整个对象想心事发呆一样,而对各个局部的细节视而不见。

由于不能将视点焦聚对准整个对象的某一局部,所以迫使我们的视觉只能得到一个似乎清楚又模糊的整体印象,这种印象也恰好正是我们所要求的整体感觉。

而在这种整体感觉中,我们可以比较容易地全面感受到对象大的基本形特征、动态与神态气势、比例、结构及大的体面明暗深浅对比和虚实关系。

当把眼光张大到整体,一切多余的东西都消失了,只剩下必要的、基本的东西。

2.比较的方法。

如果说前一种方法得的是的整体印象,那么这种方法将是前者具体的补充。

它可以嫡过对整个对象各个部分相互之间的比较来得出它们各自与整体的确切关系和联系。

在观察比较的时候,可以像对自己默默讲话一样自言自语、自问自答的方式进行。

如:这个对象的动态是这样的,它的基本头型特征神态是这样的,五官在头部的位置是什么样的,它们各自的特点是什么,大小比例如何,相互之间的形体过渡转折是怎样的,明暗反差对比虚实关系又是怎么样的等等,-就像对自己进行讨论一样-。

也就是说在我们动笔作画之前已经在脑子里用眼睛先画了一遍,并且有了一幅-印象-中的完成素描作业。

也就是古人所说的-意在笔先-。

如果初学画的同学们能注意到并认真地做到这一点,那么就会有明确的学习方法和清晰的目标,从而避免走弯路,收到事半功倍-灵魂开窍-之目的。

改变初学者常有的那种将视点孤立地集中在对象某一细节上看一点儿画一点儿,画到哪儿算哪儿。

或在各个部位转过来滑过去没有相互联系比较的局部观察习惯方法,对训练培养具备良好的艺术感受和绘画才能是非常重要的。

构图:当我们把观察对象时得到的意象感受传换为可感触的具象画面时,就需要通过构图在素描纸上将它们按熙作者的意图迸行恰当的布局安排组合。

构图在视觉上能否给人以合适舒服的感觉,与对象的摆设安排及个人选择角度的感受不同有密切的关系。

确定出最佳的构图方案并开始动笔起稿定位的时候,一定要看出并找到所要表现对象的上下左右形体最突出部位点,然后根据你所感受观察到的对象基本大形特征的这四个部位点在画面的上下左有用笔轻轻地确定下来•并月以画面上的这四个点为界限考论下一步打轮廓如阿调整形体比例尺度也只能在这四点所限,四个部位点在画面的上下左右用笔轻轻地确定画下来•并且以画面上的这四个点为界限,无论在下一步打轮廓如何谓挺形体比例等关系,也只能在这四点所眼定的范围内进行,绝不得-超过雷池半步-而向界限外随意扩张。

有的同学不太重视这个问题。

虽然在刚开始时也在画面构图时找出并确定了四个突出部位点位置。

但随着打轮琼与调整形体比例的深人而自觉或不自觉地超赶出了界限,结果造成对象不是谴面越仁,就是赶画赶大,出现西面容纳不下对象等等问题。

到头来不是掉头重新返工,就是感到美中不足。

打轮廓: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打形如何去打轮廊前,我们有必要先了解之下什么是所谓的轮廓,有的同学会说轮廓就针线,这样的说法不够准确全面,应该说轮廓线是形体转折的边沿,这个转折的边埠处就足我们所看到的轮麻线,它们有外轮郭线与内轮廓线之分,而且由于形体自身体面起伏而不同,它们各自转折的边缘线也就会随之产生不同的清晰左实转麻线,比如我们对简单的几何形体中的田球和正方体的轮廓线进行观察就会发现这种不同的变化,既然简单的形体都是这样,那么更何况形体变化复杂的人钩呢?所以说,无论是谁要是他看不出形体,他筑不可能正确地画出线条,当我们知道了这个原理后再去用线去打所谓的轮廓时,就会赋予它既具体有说服表现力又充满节奏变化的韵律感,而不致于使轮廓线变成冷冰冰仁死的缺乏空间及表现力的机杖铁丝框框了,打轮廓的时候,我们应按照从谴体到局部的方法,根据硅体观察时得到的具体感受,在画纸上多采用比较长的低括直线来轻轻地画出对象大的基本形特征,为了能更好的捕捉到正确的大形,有时可以借助类似几何形的概括方法去认识把捏,使你能单纯的看到并画出对象整个形体的最基本特征,例如确定出对象的基本形是由呈什么形状的、是圆的、方三角规则还是不规则的等等什么形构成的,它的大动态又是如何的等等,在确定出对象大的基本外形的同时也应注意确定出内部主要基本形位置•比例与特征,如眉弓、鼻子、硕骨等等,在这里要特别注意由鼻子引出的中线与眼睛交又形成的十字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