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大现当代考研经验
2020年武汉大学国际法考研参考书目、历年分数线,考研经验汇总

2020年武汉大学国际法考研参考书目、历年分数线,考研经验汇总院校简介武汉大学(Wuhan University),简称“武大”,是中国著名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也是近代中国建立最早的国立大学。
1893年,湖广总督张之洞上奏清政府设立自强学堂,历经传承演变,1928年定名国立武汉大学,是民国四大名校之一。
1949年更为现名。
2000年,武汉大学与武汉水利电力大学、武汉测绘科技大学、湖北医科大学合并组建新的武汉大学。
武汉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副部级全国重点大学,国家首批“双一流”(A类)建设高校,国家“985工程”和“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入选2011计划、111计划、珠峰计划、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国家级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等,是与法国高校联系最紧密、合作最广泛的中国高校之一,被世界权威期刊《Science》列为“中国最杰出的大学之一”。
武汉大学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东湖风景区的组成部分。
学校坐拥珞珈山,环绕东湖水,武大樱花每年三月中旬进入盛花期,被誉为“中国最美丽的大学”。
截至2017年,武汉大学占地面积5195亩,建筑面积266万平方米;16个学科领域进入ESI排名世界前1%,遥感技术在ARWU学科排名中位列世界第一;在教育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4个一级学科排名第一;9个学科排名前三,14个学科排名前五,23个学科排名前十。
专业介绍国际法学是法学类的一个专业。
本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法治建设需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品德良好、熟悉本学科和相关学科的基本理论和专门知识,具有严谨科学学风和良好职业道德的国际法专门人才。
在业务素质方面,要求熟悉国际公法、国际私法和国际经济法等的基本原理与专业知识,系统掌握各相关领域的基本理论、知识及法律规则,具有较强的运用本专业理论、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科研能力和法律实务工作能力,具有良好国内法基础和深度国际法知识的创新性、复合型实用人才。
大学生考研心得总结优秀范文5篇

大学生考研心得总结优秀范文5篇考研路是漫长的,是艰辛的,也是成功的——不论是不是能考上,你都收获的了不同的成功,当你感觉无论如何努力也不见丝毫进展,当你心神气燥时,当你无论如何都不能收束心神安心学习时,一如爬山的历程,下面给家分享一些关于大学生考研心得总结,方便大家学习大学生考研心得总结1虽然考研结束已经半年了,我也正式成为华中科技大学的一名硕士研究生了,但是四五个月的考研备战经历我终生难忘,这段经历已经深深地烙在我的心里。
还记得每天早晨天还没亮就从床上爬起来去占座的情景,每天晚上十点钟拖着路灯下疲惫的身影回寝室的场景也历历在目。
这段经历将成为我人生宝贵的财富,不仅仅是因为它让我获得了攻读研究生的资格,更重要的是它教给我一个人生哲理:凡事必须得坚持。
我是从10年九月一号开始正式投入到考研备战之中,一直到09年一月八号,除去国庆节休息三天,我每天都坚持去图书馆上自习。
除了坚持天天上自习外,还有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有目标,包括长远的目标和短期的目标。
长远的目标,是指在未来一个月或者更长的时间内,将哪本专业课课本全部看完,或者将政治的重点全部过一遍等等;短期的目标可以分为一星期的目标、一天的目标甚至一天中某个时间段的目标。
有了清晰的目标和计划之后,你会发现自己仿佛一下子找到了方向,复习起来也有了强大的动力。
我在七月中旬报了一个政治辅导班,上了一个星期的课程,这基本上算是我暑假的全部收获。
我从九月一号开始正式投入到紧张的考研复习之中。
首先,我给自己定了一个长远的规划,共分五步:(1)从九月一号到十月一号:每天的上午、下午以及晚上三个时间段,分别复习专业课、英语和专业课(政治不用这么早复习)。
在这一个月的时间里,要以一门专业课为主,到了十月一号基本上这门专业课的教材要看完;英语的复习主要就是做阅读,培养自己的语感,同时积累自己的词汇量。
(2)从十月一号到十一月一号:每天的三个时间段,分别复习政治、英语和专业课。
考研心得体会:上岸者自述经历及方法(最新分享)

考研心得体会:上岸者自述经历及方法(经典整理分享3篇)考研经历及备考经验篇1一初试备考(一)专业课专业课第一阶段(4 月—6 月):因为是跨考,对这个专业不是很了解,并且自己毕业两年,英语也是薄弱科目,所以考虑最终还是选择了花钱买效率,报了公司的全科课程,这点海文做得非常好,因为专业课是由考上华师的应用心理学的一个学姐辅导的,首先把参考教材通读一遍,重点在在实验和统计这两个科目上花的时间会比较多,不是很明白的地方会结合学姐的讲解加深理解,搞懂后做一些练习题巩固。
这个阶段我大概每天花 3 个小时。
专业课第二阶段(7 月—9 月):考研有一句行话叫得暑期者得考研,由此可见暑期对考研的关键性。
由于暑期我们公司是上特训营,集中学习,因此暑期相对我们工作也不是很忙,在这个时候,我加大了学习的进度,开始结合资料画框架图,同时把教材的一些内容补充进资料,如果碰到还是不怎么理解的知识点要回去看一下教材或者找学姐答疑,另外我还把统计和实验的习题课也看了一遍,这样对知识点的把握更牢固。
这个阶段每天也是花 3 个小时左右。
专业课第三阶段(10 月—12 月):开始每天背诵的重点,大概 5 个名词解释和 3 至 4 道大题。
然后每天一套模考。
为什么第一个先说专业课呢,因为专业课绝对是重中之重!占比超过总分的一半,在政治英语拉不开太大差距的情况下专业课就是拉分的担当,所以备考心理学的同学一定要把学习重心放在专业课上。
英语:英语第一阶段(4 月—6 月):英语:重中之重,所有考研科目里需要花最久的时间去学习。
前期一定要打好基础,单词每天坚持背背单词就用了海文的单词书,并且在零碎时间再用app 记单词,每天 100 个。
这个阶段每天花 3 个小时。
英语第二阶段(7 月—9 月):认真刷真题,因为真题真的很重要,不要太在意正确率,最重要的是吃透真题的长难句和生词,只需要做四篇阅读理解,其他的可以不做。
单词记忆则继续用app,每天 100 个,这个阶段也是每天花 3 个小时学。
三个月准备考研经验

考研90天复习365分攻略,相信你一定能行。
附赠关于大学、社会、人生。
过来人的愚见——过来人献给所有准备考研和为人生奋斗的人我觉得我有必要在文章的前面加几句话,回答大家的疑问:1、首先,我的考研时失败的,我的文章里面也一直在强调,我这是失败的经验。
而且这不是我一个人的经验,而是我综合很多好朋友的经验之后得出的。
我自己垮专业考武大的经管院,本科学的是土木类。
2、其次,我的失败不是因为方法的失败,而是因为我只复习了50天,而且这50天要兼顾工作,刚好那段时间陷在无望的情殇之中,始终走不出来,那段时间混乱的生活始终没有离开我,混乱的规律,复习的效果很差。
3、后来,我的复习情况和分数大概这样,政治我其实很少复习,但是我不否认我虽然是工科生,但是可能很擅长这方面,考了80分,我是考前5天突击大题,而且只是稍微看了一下,证明文章里的方法绝对有用。
我的专业课考了120,一个非常普通的分数,我专业课复习得很少,就是整理了一遍基础知识,因为实在没有时间。
我的英语一般,考了40分,因为今年的试卷很意外的难,我也没有发挥好,最大的败笔是完全没有准备作文,作为准备的太晚,大家一定记住这个教训。
我的数学非常糟糕,最后才考了55分,有两个原因,一个是完全没有复习好,我一套题都没有做过,刚刚看完课本就考试了,另外一个原因是考试的时候状态很差,忘了三个公式,损失了40分,不然我觉得我90分没有问题。
下面的例子是我的亲身经历,信不信由你,但是我在文章里面写得很清楚,这些方法不可能适合每一个人,只适合学习能力不错,有一定基础的。
还有补充一点,大家考研一定要坚持,一定要争取一次成功。
越到后面越浮躁,学习效率越低。
我现在就这样,工作了完全静不下心,学习效率奇差无比!最后,祝福大家!这是一个技术贴,需要你耐心看!虽然很长,总共15000字,你多花点时间认真看完吧!如果你觉得这个对你有那么一点帮助,那么一定要和你的同学、朋友分享!相信你点击进这篇日志,因为你正对人生、考研有着迷茫,也许也被今年考研的变态英语惊吓不轻,其实,根据我一个人过来人的经验,一切真的没有那么恐怖。
我的考研心得(武大四大化学)

考研心得本人是2015年考上武汉大学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高分子化学与物理专业研究生的一名学生,之前在考研论坛留下过自己的QQ,所以有很多学弟学妹找到我,有时候我也比较忙,没有时间及时的一一回复。
现在我每天抽一点时间来总结一下我的考研复习心得,以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相关的情况吧。
在此,也特别申明一下,本文为我个人的真实心得体会,都是慢慢回顾自己的复习过程然后一个字一个字的打出来的,文中的某些观点、建议可能并不一定正确,每个人的学习方法还是有区别的,希望大家仅供参考吧!有说的不好的地方也欢迎大家指正!首先,我想说说关于为什么考研:就本人的观点认为,目前国内的教育模式导致大部分年轻人不知道自己的兴趣所向,根本不知道自己喜欢做什么,也没有好好想过以后出来做什么事。
身边有很多人都考研,所以自己也跟着考。
我觉得如果你是出于这样的想法去考研的话还是建议你三思!研究生不像本科那样,像我们理科生基本上是要天天待在实验室里面,而且工作了的话基本上也与这一行有关,如果不喜欢这一行的话趁早改变主意!想好以后要做什么再决定是不是真的选择考研。
目标院校和专业的选择:很多人在选择学习型和专业是很纠结,又想考好学校,又想好专业,还有就是只想混个研究生文凭而已。
我的观点是,好专业比好学校更有用。
毕竟以后自己很可能就是搞这一行了,所以好好选一个专业吧。
选择院校是我建议大家还是量力而行,很多人想报985或者211之类的,我觉得每个人都应该清楚自己的实力,实力有多少就选择个什么样的学校,如果报个985到时候没考上要调剂的时候就比较麻烦了,调剂很多时候都没什么好学校或者没好专业了。
选择的院校和专业最好以前有学长或者学姐考上过,这样会有比较大的帮助,资料和经验都比较容易得到,会省很多事的。
合适的目标+坚持不懈的努力=成功!在考研的途中有1~2个靠谱的研友也是很有帮助的,人太多了我觉得反而不好。
公共课的复习我就不说了,我觉得都大同小异吧,网上也有很多。
新版武汉大学机械专硕考研经验考研参考书考研真题

若在几十年前,我们的父辈们或许还可以告诉我们,未来从事怎样的职业,会有很好的发展,不至于失业。
而如今,他们大抵再也不能如此讲话了,只因这个世界变化的如此之快,在这变化面前,他们大概比我们还要慌乱,毕竟他们是从传统的时代走来的,这个更新换代如此迅速的世界只会让他们措手不及。
但是,虽然如此,他们却可以告诉我们一条永远也不会过时的生存法则,那就是掌握不断学习的能力。
所以,经过各种分析考量我终于选择了考研这条路,当然,这是只是,千万条路中的一条。
只不过我认为,这条路可操作性比较强,也更符合我们当下国情。
幸运的是,我如愿以偿,考到自己希望的学校。
一年的努力奋斗,让自己从此走上了截然不同的人生道路。
秋冬轮回,又是一年春风吹暖。
在看到录取名单之后,我终于按捺不住发了我一条朋友圈,庆祝考研胜利。
当时收到了很多平时不太联系的同学,发来的询问信息,这也促使我想将我的备考经验写下来,希望真的可以帮助接下来备考的学弟学妹们!因为想要讲的话太多,所以这篇文章会比较长,希望各位能够一点点看完。
或许会从我的经验教训中找到自己的方向以及方法来面对考研。
在结尾处会奉上我的学习资料供大家下载。
武汉大学机械专硕的初试科目为:(101)思想政治理论(204)英语二(302)数学二和(907)机械原理或(909)金属学及热处理参考书目为:1.《机械原理》(第六版)孙恒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先说说英语复习心得一.词汇词汇的复习流程其实都比较熟悉了,就是反复记忆。
考研要求掌握5500的词汇量,这是一个比较大的工,我建议考研词汇复习的参考书至少要有两本,一本是比较流行的按乱序编排的书,另一本是按考试出现频率编排的书,也就是所谓的分级词汇或分频词汇,我使用的是木糖的单词和真题,很精练,适合后期重点巩固使用,工作量也不是很大。
为什么要使用分级词汇书呢,因为我们掌握词汇是服务于阅读的,题做多了就会发现,考研阅读考来考去大部分也就是那2000多个词,到后期一定要发现规律,把握重点。
武大生科考研初试经验分享

武大生科考研初试经验分享以武大生科考研初试经验分享为标题,写一篇文章作为一名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研究生,在经历了一年的考研备战后,我成功地通过了初试。
在此,我将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经验和一些备考的心得,希望能对正在备考或者将来考研的同学们有所帮助。
我认为备考考研最重要的是掌握好基础知识。
生命科学考研涉及的内容非常广泛,包括细胞生物学、遗传学、生物化学、免疫学等多个学科。
因此,我们需要花大量的时间来复习和巩固这些基础知识。
在备考过程中,我主要通过刷教材、做习题、参加课堂讨论等方式来加深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此外,还可以参加一些学科竞赛或者科研项目,通过实践来提升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做好考研大纲的解读和分析也是备考的重要环节。
考研大纲是我们备考的指导方针,要了解每个科目的重点、难点和考点,有针对性地进行备考。
在我备考初试的时候,我会根据大纲的要求,将每个科目的知识点进行整理和分类,形成自己的知识框架。
这样不仅有助于记忆,还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刷题也是备考的必备环节。
通过做大量的真题和模拟题,可以提高我们的答题速度和答题技巧,培养我们的考试思维。
在刷题的过程中,我发现很多题目都是有规律可循的,只要我们掌握了解题技巧,就能够迅速地解决问题。
因此,刷题不仅可以检验我们的知识掌握程度,还可以帮助我们提高解题的能力。
备考期间,要保持良好的心态和合理的作息时间。
备考是一个漫长而辛苦的过程,很容易出现疲劳和压力。
所以,我们要保持良好的心态,不要给自己太大的压力,要相信自己的能力,坚持下去。
同时,也要注意合理安排作息时间,适当休息和放松,保持身体和精神的健康。
我想说的是备考考研也是一个提高自我的过程。
在备考的过程中,我们不仅要掌握知识,还要培养自己的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不断地学习和思考,我们可以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为将来的科研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备考考研是一项艰巨的任务,需要我们付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武汉大学管理学考研参考书、备考经验大全

武汉大学管理学考研参考书、备考经验大全620文献信息管理《信息管理学基础》第二版,马费成等著,武汉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图书馆学概论》,吴慰慈著,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08年版621出版发行学《出版学基础》,罗紫初等,山西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编辑本论》,吴平,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622信息系统《管理信息系统》(第五版),薛华成,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管理信息系统》,唐晓波,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644公共管理学《公共管理学》,黎民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版《公共管理学》,陈振明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812信息系统综合《数据库系统原理》,王珊、陈红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6月《管理信息系统》,唐晓波,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813电子商务综合《数据库原理与应用教程》(第三版),何玉洁,机械工业出版社《电子商务--管理视角》,Efraimturban,高等教育出版社《信息资源数据库》,周宁,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电子商务概论》,张李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814信息组织与检索《信息组织原理与方法》,司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目录学教程》,彭斐章,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815信息管理基础《信息管理学基础》第二版,马费成,武汉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数据库系统原理教程》,王珊、陈红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6月816档案学综合《档案学基础》(第二版),朱玉媛,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文书学教程》,周耀林,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档案管理概论》,肖秋惠,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817图书营销与管理《图书营销学》,方卿等,湖南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出版法律基础》,黄先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3《现代书业企业管理学(第2版)》,朱静雯主编苏州大学出版社,2013 820运筹学与技术经济学《管理运筹学》龙子泉主编,武汉大学出版社(线性规划和决策分析部分),2002年版;《技术经济学》徐莉主编,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821工商管理基本理论《管理学》,谭力文、李燕萍主编,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经济学原理》(上、下册),美曼昆著,梁小民泽,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859综合知识《西方行政学说史》(修订版),丁煌,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21世纪国家公务员制度》,李和中,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公共部门决策理论与方法》,胡象明,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管理学(第三版第四版均可)主要是课本,复习的时候第一遍先大概浏览,了解书的框架结构,然后第二遍看的时候记上笔记,建议第二遍复习前可以先把真题浏览一遍,做一个归类,明白每一章的重点,这样复习的时候会有个侧重,然后复习的时候把这些重点给整理出来,考前就一直背重点即可,不过在复习过程中一定要多翻书,多看几遍书还是很重要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武大现当代考研经验(附件内含08年初复试真题)写给考武大的考生这是我刚考完研后写在校内上的一片日志。
这里再贴一下,供大家分享。
谈的不是很详细,以后大家有什么问题还可以问我。
我每天都可以来这里看看大家的问题。
大家最好在八月十五号前问问题。
因为我八月十五号后就不能上网了。
然后等武大开学后(9月9号)。
我会继续看的。
大家有什么问题可以继续问。
我考的是武汉大学的现当代文学。
公共课的大家都可以看看,专业课就供文学类的同志们看了。
英语:刚开始我就开始看历年真题,我看的是考试虫的那版。
对我来说,看哪版都一样,因为我一般不看解析的,都是自己来解析思考。
整个考研过程都在看真题,一共看了六七遍。
第一遍是做题,剩余的都在看,每一个单词都必须弄懂,每一个句子都必须弄懂。
在以后看的过程中,要知道自己答错的题是怎样错了。
早上读的是新概念三四,后来读真题,再后来读作文。
我刚开始的时候没背单词,因为我不喜欢单独背单词,而喜欢在文章里背单词。
很多同学刚开始背的是星火的四册单词。
有的同学可以试试看。
英语中期的时候作的是石春帧的220篇。
有一些难度,但对培养语感和做题速度有很好的帮助。
完型,阅读和七选五,其实考的都是阅读。
一定要重视。
作文到最好两个月开始练就行。
包括背诵好的句子和模板以及练习写作,推荐考试虫的万能作文和恩波的小口袋书作文。
考完英语后,觉得平时英语花那么多的时间学英语真是浪费,但不学肯定过不了线。
刚开始就只学英语(我是三月份开始准备考研的)。
到了最后两个月,英语只需要每天学习一两个小时就行了。
但必须每天都学英语才行。
这中状态要保持到考试才行。
我英语考的不是很高,65.主要就是作文分不高。
希望大家到冲刺阶段多背背作文。
收效很大的。
政治从大纲下来再开始复习就不晚,最主要的就是看一本大纲类的和一本习题类的。
大纲类的可以看看高教版的大纲解析或者任汝芬的序列一(要点精编),习题类的我看的是陈先奎的两千题。
时事政治看哪版都行,任汝芬或陈先奎的都行。
在冲刺阶段,一定要看启航的最后20题,熟读到基本可以背诵。
我还看了恩波的政治小口袋书。
政治不需要背,要多看才行,尤其是大纲解析类的,看多了到时候考试时就会有写不尽的感觉的。
专业课:我是从暑假开始看专业课的,到参考书目公布后就把书都买齐了。
第一遍就只看,要认真看,仔细看,包括注释等所有的文字部分。
第二遍一边看书,一边作笔记,笔记不需要特别仔细,但应该在看过真题后作笔记,这样会有重点。
一些真题的答案就可以抄在笔记本上。
第三遍把历年真题都标在笔记本上,并把答案都找出来。
可以划在书上,标清页码就行。
也可以直接写在笔记本上。
到最后两个月,只看笔记就行。
背诵就行了先说这么多吧,还有很多问题可能想不起来。
推荐一个我一直上的考研网站:考研加油站。
上面有很多有用的东西。
真题经验什么的。
很好的一个网站。
当然,这只是我个人的经验,每个人都有适合自己的方法,比如有的人专业课就没作笔记,只是看了很多遍的参考书目。
照样考的很好。
武大今年的招生简章刚出来。
我看了一下,考试科目没什么变化。
虽然参考书目还没有出来,但我想应该不变。
我想谈谈这两门专业课的复习。
第一门是文学理论和现当代文学。
文学理论包括文学理论,西方文论,古代文论。
文学理论只需要把课本的课后题都会答就行了。
估计有一百多道吧,每一道都有可能考。
所以必须都背会。
参考齐鲁出版社的课后题答案就行了。
古代文论要好好看课本,包括后面的文论原著选段。
西方文论书很厚。
不需要看完,只需要看到德国古典美学之前就行了。
包括德国古典美学。
现当代文学,当代文学考的不多。
重要的作家作品要熟悉。
三十年书很厚,最好找个资料看看比较方便。
我当时看的那个资料我在网上找不到了。
抱歉~另外一门是古代文学和外国文学。
两门都一百五十分,各75分左右,可见其重要性。
古代文学就看课本,把齐鲁出版社编的那本配套课后题挑一些背会就行了。
外国文学指定的参考书目是第四版人大出的那版,那版太简单了。
不足以应付考试,要看第二版南开出的那版。
那版比较厚,但很详细。
非外国文学专业的考生不用看亚非卷,因为初试根本就不考。
外国文学专业的一定要看。
再说说题型的问题。
文学理论和现当代文学那套卷子考名词解释,问答,论述。
古代文学和外国文学那套卷子考问答,论述,08年考了五道问答,各十分,四道论述,各二十五分。
开学后我去武大买08年的真题,到时可以贴在这里供大家分享。
我是郑州大学的,学的是中文,考武大的现当代文学。
说实话,我初试考了382,排第三名。
但复试后,我就排第七名了。
并不是武大黑什么的,我觉得很公平。
我的专业水平确实不怎么样。
虽然复试很不好,但还是希望写出来供大家参考和分享~现当代文学去复试的11个,最后要了9个。
第一天是笔试。
笔试我们专业就考了两道论述题,一道是谈谈新诗,一道是谈谈你对现当代文学经典拍成影视作品的看法。
都是小论文形式的。
我写作超差的,所以只得了个及格分。
第二天英语。
英语都是外国文学的导师们考的。
很简单,他们都很幽默,很轻松的。
一般都是从自我介绍开始。
然后再准备几个常见问题就行了。
网上可以搜到的。
英语口语一定要提前准备。
要不然到时候没什么说的。
最后一天是专业课面试。
是抽签排序的。
我当时抽到第二个了。
第一个同学在回答的时候,我在旁边的办公室准备。
抽到一个小纸条。
上面写着三道题。
挑其中的两道题回答。
重点回答一道。
我记得我抽到的三道题分别是:谈谈鲁迅《在酒楼上》主人公形象(这道我没回答)。
谈谈刘心武《班主任》的思想内容和艺术价值(这道我重点回答了)。
谈谈建国时政治抒情诗所受外国影响(这道我稍微回答了)。
老师们还都是很好的,很和蔼。
武大的樱花开了。
早就知道这里的樱花有名,但是心中的印象仍远不及眼前的实景震撼。
冠盖满珞珈,武大诚不欺我。
去年的复试经历仍历历在目,09年的复试又已硝烟四起。
再看看论坛上不断涌出的“寻找2010年考武大的研友”之类的帖子,不能不感叹,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关于准备初试的问题,我在这里就不再赘述。
蓝羽鱼同学已经作出了比较详尽的解答——这是一个灰常热心的孩子~~~~呵呵。
针对大家现在比较关心的复试问题,想简要说些我个人的感受。
首先是众所瞩目的所谓“武大是否有歧视”的问题。
我想关于这个问题我本人就是个现成的例子。
我来自非常普通的二本院校,复试之前没有听过一节武大老师的授课。
然而复试中在我(以及与我一样的外校学生)和武大本校的学生之间,老师们并没有表现出什么偏向。
我想,面对自己亲自教过的学生,情感上有亲近感肯定是免不了的。
将心比心,如果我自己是老师,在我所熟悉的学生与陌生的学生之间,我也是会希望自己指导过的学生能有好的成绩。
但是,有一点不要忘了,老师们不是在为别人招学生,他们现在正是在为自己选择弟子。
选择真正有潜力的弟子。
如果说行政系统的所谓黑幕是现今国内的普遍现象的话,武大也只不过是其中之一罢了,不是第一个,不是最后一个,当然也不是那唯一的一个。
不过,我想说的是,百年老校自有其风骨,九十载文院也有他自己的骄傲。
当年闻一多大笔一挥,“落架山”就此成为“珞珈山”。
文人的趣味,文人的挑剔、文人的固执,文人心中的标尺,绵延至今。
文院师长们骨子里的坚持其实和他们的前辈并没有质的区别。
无论你来自五湖四海哪一个地方,无论你之前是一本二本三本哪一个学校,甚至不管你是文科理科工科哪一个学科,跨进武汉大学文学院,从此你就是武大文院的一份子。
或许所谓的客观主观原因都存在,或许这样那样的标准有很多,不过终极原因只有一个——纳贤;终极标准只有一样——优秀。
如果你觉得自己客观上存在种种劣势的话,那就请你表现地足够优秀吧!不要把时间浪费在疑神疑鬼和怨天尤人上。
世界上没有绝对公平的事,但是,总会给你一个去争取公平的机会。
关于复试的准备,我就不再泛泛而谈了。
我想说一说现当代文学专业复试中的老师,恩,也就是教授们。
这些就是文学院真正的大神。
四月时节,从北地赶来,蛮不适应武汉这种潮湿阴润的天气。
记得当时在五楼现当代文学教研室外等待抽签,额头是湿的,手心是湿的,心里是忐忑的。
没多久,一个瘦瘦的带着黑框眼镜的老师推门出来,看到挤在门口的我们,愣了一下,笑了,“你们谁有小刀?”这是我第一次见到叶立文老师。
此后的第一学期,我们修了他的两门课。
他的研究方向目前是先锋小说。
尤爱余华和残雪。
在我们选导师的时候,他还是副教授,而当09级选导师的时候,叶老师就会以教授的身份出现了。
如此年轻的教授,在文学院即使不是空前绝后,也绝对称得上凤毛麟角。
彼时的我诚惶诚恐地双手捧上自己的小刀,叶老师微笑接过:“谢谢啦,等一下还给你。
”我恨不得说,不用不用,老师您尽管拿走吧!但实际只是呐呐了几声,就把自己缩回人堆。
叶老师的表情一直是微笑的。
复试时是这样,给我们上课时这样,平时见面也是这样。
后来成为他弟子的蓝羽鱼曾说,复试时在被昌切老师打击之后,总是旁边的叶老师接过来安慰她几句。
几天前她还得意地跟我说,现在打电话一喊“叶老师!”,就不再是听到那句礼貌的“你是哪位?”,而是一声长长悠悠的“哎~~~~”叶老师的普通话极好,可以说是所有老师中最标准的。
在讲一大串话之后总会下意识的轻轻喘口气,此时我们就会担心地想,老师实在是瘦哇~~叶老师的眼睛很大,笑起来一闪一闪,有些慧黠的样子。
有一次我们正在上课,突然有一个女生急匆匆进来,坐下后从包里拿出一副眼镜戴上,左右一望,顿时开始局促不安。
叶老师不动声色地继续讲了一会儿,忽然一顿。
抬头,微笑,目光闪闪地看着身旁一直四顾的女生,轻轻道,“同学,你是不是走错教室了?”上面提到的昌切老师,是著名的文学批评家。
“昌切”是他的笔名,在文学院里,他是我们的张洁教授。
复试时我抽到了“论戴望舒的诗歌创作”一题,幸而准备充分。
滔滔不绝之后,殷殷地看着对面的老师们。
此时张老师严肃地、若有所思地摸着下巴,慢慢道:“你说说看,为什么是…残损的手掌‟?”我一怔,赶快东拼西凑补了几句。
张老师紧跟而上:“这首诗是戴望舒在哪里写的?”后来我醒悟到,其实回答个“狱里”就ok了。
但当时的我脑子一时没转过弯,眨巴几下眼后只好说“对不起,这个问题我不清楚。
不过我下去会查的。
”张老师高深莫测地用手指轻轻扣着桌子,我一头冷汗地出来。
上学期末有机会在办公室里再次见到个子高大,在我心中形象也很高大的张老师时,我提起这个问题,张老师笑了,“你是哪一级的?”我鬼使神差,张口就来:“07级的。
”张老师笑容满面,有力地挥着手:“下学期有你们的课,到时候我再好好给你讲讲这个问题!”之后我想到,啊,其实我是08级的。
就自责地想,怎么能误导了张老师呢?!后来又想,不对啊,07级的话就是研二,那根本就什么课也没有了啊,反倒是我们研一的第二学期确实有张老师的课。
这么说来,张老师在听了“07”之后下意识仍是把我当作了08级的??!实在是——好诡异的对话,好神奇的老师……金宏宇老师复试时我没有印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