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辽沈战役纪念馆”有感

合集下载

辽沈战役纪念馆观后感

辽沈战役纪念馆观后感

辽沈战役纪念馆观后感四十七万余人,在短短的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消失在这个硝烟弥漫的世界,不知道是一种悲哀还是一种解脱。

或许我想说的是,战争,或许比我自己想象的残酷的多,当我还天真的为牺牲的几十人几百人的连队心痛惋惜的时候却不知道如此庞大的牺牲基数在世界战争中只是冰山一角。

当我为自己生活在辽沈战役的胜利者——共产党政权下而庆幸的时候,却不知道死去的都是中国人。

当激情降温的时候,我是否会停步驻足;当梦想磨灭的时候,我是否会彷徨颓废。

蒋团队的梦想,靠权钱高压铁腕政策推进实现,一个被动前进的团队注定没有向心力,纵然每一个人都有共同的目标,前行的脚步也会因为小小的磕绊迷失方向栽倒根头;毛团队的梦想,似种子,播种至每一个人的心田,萌芽,开花,一朵朵,一片片,所以激情涌动,动力丛生,梦想长青。

只是因为政见不同而兵戎相见的中国人。

我为自己身为一名共青团员和一名预备党员候选者的身份自豪,因为我们走的每一步都是正确的。

可是,在我内心的深处,我更希望我们能卸下上膛的子弹,在和平的氛围中解决所有的矛盾。

四十七万多人,牵动着无数的家庭的希望,在最后的枪林弹雨中化为泡影。

我知道我有些天真,明明懂得战争才是促进和平的唯一途径。

就像一位战略家说的那样,久分必合久合必分。

只是当你想起那么多生命为了希望的胜利勇敢的逝去,心里又如何平静。

战争,早就已经成为流血和牺牲的代名词,有些应该遇见的结果或许没那么难以接受,只是当赤裸裸的需要你去面对的时候,我却发现在它面前我们一切的拥有都来的那么让人惊心动魄,哪怕有一丝的浪费都是对前辈的不尊重。

我可能知道了这次老师安排参观辽沈战役纪念馆的真正意图,并不是要我们了解在战役中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国共产党是如何的骁勇,而是要我们懂得珍惜懂得感恩今天的和平生活。

其实我们都知道,在战争中最无辜的就是身份最低的士兵,然而他们才是最大的牺牲者。

只是为了家里能得到一份补贴,他们便选择上了一条不知是否有归路的生活。

可到最后,那些高高在上的军官见兵败如山倒的形势都逃之辽沈战役纪念馆观后感篇二:参观辽沈战役纪念馆有感参观辽沈战役纪念馆有感辽沈战役纪念馆占地51000平方米。

辽沈战役纪念馆观后感(精选五篇)

辽沈战役纪念馆观后感(精选五篇)

辽沈战役纪念馆观后感(精选五篇)第一篇:辽沈战役纪念馆观后感辽沈战役纪念馆观后感2011 年 4 月 27 日,渤海大学校党支部为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增进我们预备党员思想品德和爱国主义与革命传统教育,组织我们预备党员参观了辽沈战役纪念馆。

我怀着对先烈的景仰之情,和同学一起参观了辽沈战役纪念馆,对辽沈战役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也对共产党员这一称谓有了深刻的理解。

胜利之门三个特型建筑独具视觉冲击力,寓胜利与和平之意,同时也是多功能展厅。

纪念塔集朱德元帅题词和巨型浮雕、铜像于一体。

参观了纪念馆外,我们迈着沉重的脚步,走进了主体陈列馆建筑,建筑结构共分三层,设有序厅、战史馆、支前馆、英烈馆和全景画馆。

陈列主题深刻,层次鲜明的展现了特点突出的那段历史,具有强烈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最后我们观看了《攻克锦州》全景图,它高超的绘画技法、逼真的地面塑型和声光,浑然天成,使我们身临其境,振聋发聩。

就好像叫我们看到了一个真实的锦州会战的生动景象。

在巨大的场景中军事指挥和战场交锋的情景交替演示,惊心动魄、壮怀激烈。

从辽沈战争的胜利来看,一个政党要想保持长盛不衰,必须同人民群众保持密切的联系,只有在广大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和拥戴下,我们的党才能进一步发展壮大。

俗话说:得民心者得天下,中国共产党正是为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才领导中国人民不断斗争,从胜利走向胜利,推翻了国民党的反动统治,使中国人民当家作主。

辽沈战争的胜利也充分说明,中国共产党是伟大、光荣、正确的党。

作为一名在校大学生,特别是一名预备党员,在了解了这一段光辉历史后,对共产党的认识更加深了一层,我想在今后的生活中要严格要求自己,珍惜先烈用生命换来的来之不易的生活,努力学习,毕业后为社会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此外,这一学期我有幸参加学校的预备党员党校学习,我为自己能靠近党而跨越出第一步十分骄傲,同时更是对我以后学习和工作的促进和鼓励。

同时,作为预备党员的我们,需要牢记”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八荣八耻”荣辱观,并且认真学习,领会其精神,紧跟时代的步伐,与时俱进,开拓进取,在专业学习上有所建树,因为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我们应该按照党的思想路线的新要求,站在时代发展的最前列,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必须按照党的要求,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八荣八耻”荣辱观,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努力学习科技文化知识,增强第二篇:辽沈战役纪念馆观后感(精选)参观辽沈战役纪念馆感想2012年10月24日下午,我们怀揣着对革命英雄烈士的崇敬再一次参观了辽沈战役纪念馆。

关于辽沈战 役纪念馆的观后感

关于辽沈战 役纪念馆的观后感

关于辽沈战役纪念馆的观后感《关于辽沈战役纪念馆的观后感》辽沈战役纪念馆,这个承载着厚重历史与无数英勇事迹的地方,当我踏入它的那一刻,仿佛被一股无形的力量拉进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

一进门,一尊高大的战士雕像映入眼帘,他身姿挺拔,目光坚定,手中紧握着钢枪,仿佛随时准备为了祖国和人民冲锋陷阵。

那种坚毅和勇敢,让我心头一震。

纪念馆里陈列着各种各样的展品,有战士们用过的破旧枪支、磨损的军鞋、泛黄的信件,还有那一幅幅记录着战斗场景的黑白照片。

每一件物品背后,都藏着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

我在一个展示战争场景的沙盘前驻足良久。

那密密麻麻的地形标识,小小的士兵模型,生动地再现了当年战斗的激烈与残酷。

我仿佛看到了战士们在枪林弹雨中奋勇前进,听到了震耳欲聋的炮声和喊杀声。

他们不顾生死,只为了心中的信念和对祖国的热爱。

在一个展柜里,摆放着一本战士的日记。

纸张已经泛黄,字迹也有些模糊,但那一行行文字却充满了力量。

他写道:“今天,我们又打了一场硬仗,身边的战友倒下了,可我不能哭,我要为他们报仇,为了新中国,冲啊!”这简单而又真挚的话语,让我的眼眶湿润了。

他们也是普通人,有血有肉,有牵挂的家人,可在国家需要的时候,他们义无反顾地投身战场,把生死置之度外。

还有一件展品让我印象特别深刻,那是一面布满弹孔的军旗。

它曾经在战场上飘扬,见证了无数次的生死搏杀。

那些弹孔,就像是历史的眼睛,默默地诉说着当年的惨烈。

我轻轻地抚摸着这面军旗,感受着它所承载的重量。

走着走着,我来到了一个模拟战场的场景前。

逼真的音效和灯光效果,让我仿佛置身于那场硝烟弥漫的战斗中。

战士们在壕沟里穿梭,炮弹在身边爆炸,泥土飞溅。

那一刻,我的心提到了嗓子眼,紧张得不行。

参观的过程中,我注意到了一位老人。

他头发花白,身体微微颤抖,却目光炯炯地盯着每一件展品。

他的眼神中充满了怀念和感慨。

我忍不住上前和他搭话,原来他是一位参加过辽沈战役的老兵。

他给我讲述了当年的亲身经历,那是一段惊心动魄的故事。

关于辽沈战 役纪念馆的观后感

关于辽沈战 役纪念馆的观后感

关于辽沈战役纪念馆的观后感《关于辽沈战役纪念馆的观后感》在阳光还算温柔的一天,我走进了辽沈战役纪念馆。

刚到门口,那种庄严肃穆的气息就扑面而来,让我原本有些浮躁的心瞬间沉静了下来。

一进纪念馆的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辽沈战役革命烈士纪念塔。

塔上那挥舞着枪杆、奋勇冲锋的战士雕像,仿佛在诉说着当年战斗的激烈与残酷。

阳光洒在雕像上,那金属的光泽闪烁着,就像战士们坚定的目光,让我不禁驻足凝望。

沿着台阶走进纪念馆内,一幅幅历史的画卷在我眼前徐徐展开。

那些陈旧的照片、泛黄的书信、锈迹斑斑的武器,无一不在讲述着那段血与火的历史。

我看到了一封战士写给家人的信,信中的字迹歪歪扭扭,但每一个字都充满了力量。

他说:“爹,娘,儿子在这边一切都好,只是战斗很激烈,但你们别担心,儿子不怕,为了咱老百姓能过上好日子,就算死,我也值了!”这简单朴实的话语,让我的眼眶瞬间湿润了。

我仿佛能看到那个年轻的战士,在战火纷飞的夜晚,借着微弱的烛光,一笔一划地写下对家人的思念和对未来的期许。

还有一件破旧的军装,上面布满了弹孔和血迹。

可以想象,穿着这件军装的战士,在枪林弹雨中是何等的英勇无畏。

他或许刚刚还在与战友们并肩冲锋,下一秒就倒在了敌人的枪炮下,但他的眼神一定是坚定的,因为他心中有着坚定的信念——为了新中国的解放。

纪念馆里还有一个模拟战场的场景,那逼真的枪炮声、喊杀声,让我仿佛穿越回了那个硝烟弥漫的战场。

我看到战士们在壕沟里穿梭,子弹在头顶呼啸而过,他们的脸上满是尘土和汗水,但眼神中却充满了斗志。

一个小战士,看起来也就十七八岁的样子,他的腿受伤了,鲜血染红了裤腿,但他仍然咬着牙,坚持战斗。

他的眼神中没有丝毫的恐惧,只有对胜利的渴望。

走着走着,我来到了一个展示烈士遗物的区域。

其中有一个破旧的水壶,壶身上的漆都掉了大半。

我不禁想到,在激烈的战斗中,战士们或许就是靠着这一壶水,坚持了下来。

还有一双破烂的草鞋,那草都已经磨损得不成样子。

就是穿着这样简陋的鞋子,战士们走过了无数的山川河流,为了新中国的解放事业,一步一个脚印地前行。

2024年去辽沈战役纪念馆心得样本(三篇)

2024年去辽沈战役纪念馆心得样本(三篇)

2024年去辽沈战役纪念馆心得样本某月某日,我与同学怀着沉痛的心情,共同探访了辽沈战役纪念馆。

该馆始建于某年,并于次年某月由叶剑英将军亲笔题写馆名。

新馆的落成典礼于某年某月某日盛大举行,随后正式对外开放,其位置选定于锦州火车站东侧铁路桥之北。

自开馆以来,历经数十载春秋,于某年底闭馆进行改陈改造工程,该工程于次年某月某日圆满竣工,纪念馆再次对外开放。

辽沈战役纪念馆占地面积广阔,达____万平方米,园内景致优美,松柏苍翠,绿草如茵,营造出一种庄重而肃穆的氛围。

一条贯穿南北的中轴线,巧妙地将大门、纪念塔、主体展馆等建筑紧密相连,使游客在游览过程中仿佛穿越时空,重温那段历史。

纪念馆内,包括纪念馆、纪念塔、烈士纪念碑、雕像碑、书法碑、大型组雕、胜利之门等在内的众多纪念性建筑,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且具有深刻革命纪念意义的建筑群,它们在松柏的映衬下更显庄严。

纪念馆由南园、中园和北园三大部分构成,三园之间通过巧妙的提升式广场设计相连,既保证了城市交通的顺畅,又方便了游客的游览。

北园作为纪念馆的主体部分,其大馆建筑面积达到____平方米。

中园则主要由战士纪念塔、烈士纪念碑及纪念广场组成,广场两侧矗立着两组大型组雕,分别展现了辽沈战役的壮阔场景和人民支前的伟大壮举。

烈士纪念碑上,镌刻着在东北解放战争三年中为国家和人民解放事业英勇牺牲的____万余名烈士的姓名,令人肃然起敬。

从南大门步入园区,沿着中轴线向北行进,沿途可依次欣赏到胜利之门、提升广场、胜利广场、辽沈战役纪念塔、纪念广场、辽沈战役纪念馆展厅以及中国首座全景画馆等景观。

这些纪念性建筑错落有致地分布在中轴线上,通过____级台阶相连,寓意着辽沈战役历经____个昼夜的艰苦奋战,最终取得辉煌胜利。

游客在攀登台阶的过程中,不仅能够感受到历史的厚重与沧桑,更能在心灵深处受到深刻的触动与洗礼。

在参观过程中,我被讲解员清晰而深情的讲解所深深吸引,仿佛被带回到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

辽沈战 役纪念馆观后感

辽沈战 役纪念馆观后感

辽沈战役纪念馆观后感《辽沈战役纪念馆观后感》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里,我怀着崇敬与好奇走进了辽沈战役纪念馆。

刚踏入纪念馆的大门,一种庄严肃穆的氛围就扑面而来。

眼前的广场宽敞而整洁,四周的松柏苍翠挺拔,仿佛在默默地守护着这里的一切。

走进馆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组巨大的浮雕,上面刻画着辽沈战役中的英雄们冲锋陷阵的场景。

那栩栩如生的画面,仿佛把我带回到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

我慢慢地踱步,仔细地看着每一件展品。

有战士们用过的破旧的枪支、磨损的军鞋,还有带着血迹的军装。

这些物品虽然已经陈旧,但它们背后的故事却让人感慨万千。

在一个展柜里,摆放着一封战士写给家人的家书。

信纸已经泛黄,字迹也有些模糊,但那饱含深情的话语却清晰地展现在眼前。

他在信中写道:“亲爱的爹娘,孩儿在前线一切都好,勿念。

我们为了人民的解放,为了新中国,就算牺牲也在所不惜。

”看着这封简单而又真挚的家书,我的眼眶不禁湿润了。

想象着这位战士在战火纷飞的间隙,借着微弱的灯光写下对家人的思念和对革命的坚定信念,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感动。

继续往前走,我看到了一张照片,照片上是一群年轻的战士,他们的脸上还带着些许稚气,但眼神中却充满了坚毅和果敢。

照片下面的介绍说,他们中的很多人在这场战役中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看着他们的面容,我不禁在想,他们原本也只是一群普通的年轻人,有着自己的梦想和生活,可为了国家和人民,他们义无反顾地投身到战斗中,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赞歌。

纪念馆里还有一处模拟战场的场景,那逼真的战壕、枪炮声和硝烟,让人仿佛身临其境。

我仿佛看到了战士们在枪林弹雨中奋勇冲锋,听到了他们激昂的喊杀声。

他们不顾生死,只为了能够夺取胜利,为了让更多的人过上和平幸福的生活。

走着走着,我来到了一个展示烈士遗物的区域。

其中有一个破旧的水壶,壶身上布满了弹痕。

讲解员说,这个水壶的主人是一位在战斗中表现英勇的排长,他在战斗最激烈的时候,不顾个人安危,为了保护战友,用自己的身体挡住了敌人的子弹。

辽沈战 役纪念馆观后感

辽沈战 役纪念馆观后感

辽沈战役纪念馆观后感《辽沈战役纪念馆观后感》在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里,我怀着崇敬与好奇走进了辽沈战役纪念馆。

还没进去呢,光是站在那宏伟的建筑前,就已经让我心潮澎湃。

一进纪念馆的大门,那种庄严肃穆的氛围就扑面而来。

最先映入眼帘的是一组战士们冲锋陷阵的雕塑,他们身姿矫健,眼神坚定,仿佛能听到他们喊出的激昂口号,瞬间就把我拉回到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

随着脚步的移动,我仿佛穿越了时空,置身于那场惊心动魄的战役之中。

馆内陈列着大量的历史文物和照片,每一件物品都像是在诉说着那段血与火的历史。

其中有一件破旧的军大衣,上面布满了补丁,看着它,我不禁想象着当年那位穿着它的战士,在寒风中坚守阵地的情景。

也许他在战斗的间隙,会紧紧地裹住这件大衣,试图获取一丝温暖,可一旦冲锋号响起,他又毫不犹豫地投身战斗,将生死置之度外。

还有一把锈迹斑斑的步枪,它静静地躺在展示柜里,但我却仿佛看到了它在战场上喷射出的怒火。

这把枪或许曾经在一位年轻战士的手中,他用它瞄准敌人,为了保卫家乡、保卫祖国,勇敢地扣动扳机。

而那位战士,可能在某次激烈的交火中英勇牺牲,但他手中的枪却见证了他的无畏和忠诚。

走到一处展示战场实景的区域,那逼真的场景布置让我倒吸一口凉气。

炮弹轰炸后的废墟、横七竖八的尸体、弥漫的硝烟,一切都显得那么触目惊心。

我看到一个小小的日记本,页面已经泛黄,字迹也有些模糊,但依然能感受到写下这些文字的战士内心的坚定。

他在日记中写道:“今天的战斗很激烈,身边的战友一个个倒下,但我们不会退缩,为了胜利,为了人民,拼了!”这普普通通的几句话,却饱含着无尽的力量和勇气。

继续往前走,一幅巨大的战役地图吸引了我的目光。

地图上密密麻麻的标记和箭头,展示着双方的兵力部署和战斗进程。

我站在那里,仔细研究着每一个细节,脑海中浮现出战场上硝烟滚滚、炮声隆隆的画面。

那些指挥战斗的将领们,他们在紧张地思考着战略战术,每一个决策都关乎着无数战士的生命和战役的胜负。

参观辽沈战 役纪念馆观后感

参观辽沈战 役纪念馆观后感

参观辽沈战役纪念馆观后感《参观辽沈战役纪念馆观后感》在一个阳光并不怎么热烈的日子里,我走进了辽沈战役纪念馆。

说实话,一开始,我并没有抱太大的期待,心想不过是一些陈旧的展品和枯燥的历史陈述罢了。

但当我真正踏入那扇大门,我才知道自己大错特错。

一进门,那种庄严肃穆的氛围就把我镇住了。

大厅里矗立着战士们冲锋陷阵的雕塑,他们的眼神坚定,身姿矫健,仿佛下一秒就要跃出画面,冲向战场。

我站在那里,呆呆地看着,心里突然涌起一种难以言喻的敬畏之情。

随着脚步的移动,我来到了一个展示战争武器的区域。

那里摆放着各种各样的枪炮,有一些已经锈迹斑斑,但依然能让人感受到当年战火纷飞的紧张气息。

我凑近了一个大炮,仔细地观察着它的构造。

炮身上的每一道划痕,每一个铆钉,都好像在诉说着它曾经的辉煌与沧桑。

想象着当年战士们就是靠着这些家伙事儿在战场上奋勇杀敌,我的心不禁颤抖了一下。

接着,我看到了一面挂满了烈士照片的墙。

那些年轻的面庞,充满了朝气和无畏,他们的眼睛里闪烁着坚定的光芒。

我一张一张地看着,心里酸酸的。

他们当中,有的人可能还没来得及享受人生的美好,就把生命永远留在了战场上。

我轻轻地用手抚摸着那些照片,仿佛能感受到他们的温度,听到他们的心跳。

在一个角落里,展示着战士们的生活用品。

一个破旧的水壶,上面的漆都掉了大半;一双补了又补的草鞋,几乎看不出原来的样子;还有一个小小的笔记本,里面密密麻麻地写着战士们的决心和思念。

看着这些东西,我眼前浮现出了他们在艰苦环境中依然坚守信念的场景。

纪念馆里还有一个模拟战场的区域,声光效果做得特别逼真。

炮声、枪声、呐喊声交织在一起,硝烟弥漫,让人仿佛置身于那个激烈的战场之中。

我看到战士们在枪林弹雨中冲锋,有人倒下了,后面的人毫不犹豫地继续向前。

那一刻,我的心揪得紧紧的,眼泪忍不住在眼眶里打转。

走着走着,我来到了一个展示战争家书的地方。

一封封饱含深情的家书,字里行间透露出战士们对家人的牵挂和对胜利的渴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观“辽沈战役纪念馆”有感
在纪念建党90年之际,为了缅怀党的光荣历史,弘扬党的优良传统,我们西洋特肥党委在杨成世书记带领下来到了锦州参观辽沈战役纪念馆,在“隆隆的炮火”之中,进行思想品德和爱国主义与革命传统教育。

辽沈战役纪念馆是为了纪念解放战争中三大著名战役中的首役——辽沈战役而修建的。

走近纪念馆,我那原本平静的心情不知在何时竟异常的激动。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被称之为“胜利之门”的大门,在大门右侧镶有叶剑英同志题写的“辽沈战役纪念馆”七个鎏金大字。

我们一行40多人在这里举行了新党员宣誓和老党员在宣誓仪式,誓言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

馆内设有战史馆、支前馆、烈士馆和全景画馆。

战史馆记录了辽沈战役的全过程和一些经典战役,那里陈列着当时的一些武器装备和烈士们的遗物。

那些武器、那些奖章、那些锦旗是战士们英勇无畏的真实写照,那一份一份战争时所用的文件、一个一个动人的故事、一幅一幅触目惊心的画面真实的呈现在我的眼前。

与战史馆不同,支前馆里展现了当时东北群众是如何搞好生产支援前线的,军民鱼水情的感人画面彻底让我领悟到军民一家亲的伟大力量。

参观完支前馆,来到烈士馆,在烈士馆看到了许多烈士的雕象,其中有当时阵亡的最高将领朱瑞,有我们大家熟知的杨志荣烈士,还有女烈士姜仁福等。

外面的墓碑上记载着一排一排的牺牲名单,仅团级以上的就有上千人,想想那些没有任何军衔的战士,他们为了新中国的建立牺牲了自己宝贵的生命却连个名字也没有留下,还有那些支
援前线的后方群众们,他们更是无名的英雄,实在令人敬佩!全景画馆真实、生动地再现了辽沈战役的关键性战役——攻克锦州的宏大战争场景,创造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仿佛亲眼目睹了解放锦州时那场壮烈的战争画面,一幕幕的战火连天在我眼前循环上演。

在那个硝烟弥漫,蔓草连天的时代,无数战士在战场上抛头颅洒热血,牺牲他们年轻而宝贵的生命。

放眼望去,满目荒凉,一片片被烧毁的民房,一条条躺满战士尸体的战壕,一股股漫天翻滚的浓烟讲述着战争的惨烈。

试想一下,那时候的人已经不再是想怎样生活了,而是要想怎样竭尽全力地生存下去。

参观完辽沈战役纪念馆,我的心里久久不能平静:在今天这种和平的环境里,我们西洋人应该怎样做?我想应该以感恩、结缘、诚信、正心、包容、分享之心去从事我们的工作,在这次活动中,我深受教育,我被一个个鲜活的英雄事迹感动着,并再一次感受到我们党的伟大!
辽宁西洋特肥硫酸分厂:马青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