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辽沈战役纪念馆有感
锦州辽沈战役纪念馆观后感

锦州辽沈战役纪念馆观后感前些日子,我去了锦州辽沈战役纪念馆。
说实话,去之前,我心里并没有太多的期待,不就是个纪念馆嘛,能有多特别?但当我真正踏入那扇大门,我才知道自己大错特错了。
一进去,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一组组雕塑,战士们冲锋陷阵的身姿仿佛就在眼前。
那雕塑做得可真逼真呐,每个人的表情、动作,都像是被定格的瞬间。
你能看到他们眼神中的坚定,能感受到他们心中的那股子劲儿,仿佛下一秒就要从雕塑里冲出来,继续投入战斗。
走进纪念馆内部,那一幅幅老照片,一件件旧物什,就像是一台时光机,把我一下子拉回到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
我在一个展柜前停下了脚步,里面陈列着一封战士的家书。
信纸已经泛黄,上面的字迹也有些模糊,但我还是努力辨认着每一个字。
那字里行间,没有豪言壮语,只是对家人的牵挂和思念,还有对未来的一点点期许。
可就是这样一封普普通通的家书,让我鼻子一酸。
这封信的主人,也许在写完这封信后不久,就牺牲在了战场上,再也没能回到他心心念念的家。
继续往前走,我看到了一件破军衣,上面布满了补丁,还有血迹。
我忍不住伸手轻轻摸了摸,那粗糙的质感让我心头一颤。
想象着当年穿着这件衣服的战士,在枪林弹雨中穿梭,不畏生死,我的心里充满了敬佩。
在一个角落里,摆放着一双破旧的草鞋。
天哪,那真的是草鞋吗?草绳都已经断了好多截,鞋底也几乎被磨穿。
很难想象,战士们就是穿着这样的鞋,走过了那么长的路,参加了一场又一场的战斗。
纪念馆里还有一个模拟战场的场景,枪炮声、喊杀声此起彼伏,硝烟弥漫。
我站在那里,仿佛置身于战场之中,心也跟着提到了嗓子眼儿。
看着战士们前赴后继,我不禁握紧了拳头,恨不得自己也能冲上去和他们一起战斗。
在参观的过程中,我注意到了一个细节。
有一面墙上挂满了烈士的照片,他们大多都很年轻,有的甚至还只是个孩子。
他们的脸上带着青涩,但眼神中却充满了无畏。
我在想,他们在冲锋的时候,心里在想些什么?是对胜利的渴望,还是对家乡的思念?也许,他们根本来不及想那么多,只是凭着一腔热血,就义无反顾地冲了上去。
辽沈战役纪念馆观后感(精选五篇)

辽沈战役纪念馆观后感(精选五篇)第一篇:辽沈战役纪念馆观后感辽沈战役纪念馆观后感2011 年 4 月 27 日,渤海大学校党支部为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增进我们预备党员思想品德和爱国主义与革命传统教育,组织我们预备党员参观了辽沈战役纪念馆。
我怀着对先烈的景仰之情,和同学一起参观了辽沈战役纪念馆,对辽沈战役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也对共产党员这一称谓有了深刻的理解。
胜利之门三个特型建筑独具视觉冲击力,寓胜利与和平之意,同时也是多功能展厅。
纪念塔集朱德元帅题词和巨型浮雕、铜像于一体。
参观了纪念馆外,我们迈着沉重的脚步,走进了主体陈列馆建筑,建筑结构共分三层,设有序厅、战史馆、支前馆、英烈馆和全景画馆。
陈列主题深刻,层次鲜明的展现了特点突出的那段历史,具有强烈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最后我们观看了《攻克锦州》全景图,它高超的绘画技法、逼真的地面塑型和声光,浑然天成,使我们身临其境,振聋发聩。
就好像叫我们看到了一个真实的锦州会战的生动景象。
在巨大的场景中军事指挥和战场交锋的情景交替演示,惊心动魄、壮怀激烈。
从辽沈战争的胜利来看,一个政党要想保持长盛不衰,必须同人民群众保持密切的联系,只有在广大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和拥戴下,我们的党才能进一步发展壮大。
俗话说:得民心者得天下,中国共产党正是为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才领导中国人民不断斗争,从胜利走向胜利,推翻了国民党的反动统治,使中国人民当家作主。
辽沈战争的胜利也充分说明,中国共产党是伟大、光荣、正确的党。
作为一名在校大学生,特别是一名预备党员,在了解了这一段光辉历史后,对共产党的认识更加深了一层,我想在今后的生活中要严格要求自己,珍惜先烈用生命换来的来之不易的生活,努力学习,毕业后为社会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此外,这一学期我有幸参加学校的预备党员党校学习,我为自己能靠近党而跨越出第一步十分骄傲,同时更是对我以后学习和工作的促进和鼓励。
同时,作为预备党员的我们,需要牢记”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八荣八耻”荣辱观,并且认真学习,领会其精神,紧跟时代的步伐,与时俱进,开拓进取,在专业学习上有所建树,因为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我们应该按照党的思想路线的新要求,站在时代发展的最前列,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必须按照党的要求,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八荣八耻”荣辱观,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努力学习科技文化知识,增强第二篇:辽沈战役纪念馆观后感(精选)参观辽沈战役纪念馆感想2012年10月24日下午,我们怀揣着对革命英雄烈士的崇敬再一次参观了辽沈战役纪念馆。
关于辽沈战 役纪念馆的观后感

关于辽沈战役纪念馆的观后感《关于辽沈战役纪念馆的观后感》辽沈战役纪念馆,这个承载着厚重历史与无数英勇事迹的地方,当我踏入它的那一刻,仿佛被一股无形的力量拉进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
一进门,一尊高大的战士雕像映入眼帘,他身姿挺拔,目光坚定,手中紧握着钢枪,仿佛随时准备为了祖国和人民冲锋陷阵。
那种坚毅和勇敢,让我心头一震。
纪念馆里陈列着各种各样的展品,有战士们用过的破旧枪支、磨损的军鞋、泛黄的信件,还有那一幅幅记录着战斗场景的黑白照片。
每一件物品背后,都藏着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
我在一个展示战争场景的沙盘前驻足良久。
那密密麻麻的地形标识,小小的士兵模型,生动地再现了当年战斗的激烈与残酷。
我仿佛看到了战士们在枪林弹雨中奋勇前进,听到了震耳欲聋的炮声和喊杀声。
他们不顾生死,只为了心中的信念和对祖国的热爱。
在一个展柜里,摆放着一本战士的日记。
纸张已经泛黄,字迹也有些模糊,但那一行行文字却充满了力量。
他写道:“今天,我们又打了一场硬仗,身边的战友倒下了,可我不能哭,我要为他们报仇,为了新中国,冲啊!”这简单而又真挚的话语,让我的眼眶湿润了。
他们也是普通人,有血有肉,有牵挂的家人,可在国家需要的时候,他们义无反顾地投身战场,把生死置之度外。
还有一件展品让我印象特别深刻,那是一面布满弹孔的军旗。
它曾经在战场上飘扬,见证了无数次的生死搏杀。
那些弹孔,就像是历史的眼睛,默默地诉说着当年的惨烈。
我轻轻地抚摸着这面军旗,感受着它所承载的重量。
走着走着,我来到了一个模拟战场的场景前。
逼真的音效和灯光效果,让我仿佛置身于那场硝烟弥漫的战斗中。
战士们在壕沟里穿梭,炮弹在身边爆炸,泥土飞溅。
那一刻,我的心提到了嗓子眼,紧张得不行。
参观的过程中,我注意到了一位老人。
他头发花白,身体微微颤抖,却目光炯炯地盯着每一件展品。
他的眼神中充满了怀念和感慨。
我忍不住上前和他搭话,原来他是一位参加过辽沈战役的老兵。
他给我讲述了当年的亲身经历,那是一段惊心动魄的故事。
辽沈战役纪念馆心得感悟

辽沈战役纪念馆心得感悟走进辽沈战役纪念馆,就像走进了一部波澜壮阔的历史巨著。
那里面的每一件展品、每一幅图片、每一段文字,都像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在向我诉说着那段惊心动魄的岁月。
我刚踏入纪念馆,就被那庄严肃穆的氛围所笼罩。
巨大的场馆里,灯光似乎都带着一种凝重的气息。
我看到了那一幅幅作战地图,就像是那个时代的棋盘,只不过棋子是一个个鲜活的士兵。
这地图上简单的线条和标记,背后却是数不清的战略谋划和生死较量。
我身边有个小孩好奇地问他爸爸:“爸爸,这些弯弯曲曲的线是什么呀?”他爸爸蹲下身子,轻声说道:“孩子啊,这每一条线都是战士们的生命线,这是他们走向胜利或者牺牲的路线啊。
”听到这话,我心里一阵触动,这看似冰冷的地图,承载着的是无数热血男儿的梦想和希望啊。
再往前走,我看到了那些展示出来的武器。
破旧的枪支、简陋的火炮,跟现在的先进武器比起来,简直就是天壤之别。
可是,就是靠这些看起来毫不起眼的家伙事儿,我们的先辈们硬是打出了一个新中国。
我不禁想,要是我处在那个年代,面对这些武器,我能有他们那样的勇气吗?我想我可能会犹豫、会害怕。
可他们呢?他们义无反顾地冲向敌人,就像一群无畏的勇士冲向黑暗的恶魔。
旁边有个老人,他眼里含着泪,对着那些武器喃喃自语:“老伙计们啊,当年就是靠你们,我们才打下了这片江山啊。
”这简单的话语,却像重锤一样敲打着我的心。
辽沈战役纪念馆里,还有很多烈士的遗物。
那些破旧的衣物、写满家书的纸张,都让我看到了一个个有血有肉的人。
他们不是什么超级英雄,他们也是儿子、丈夫、父亲。
我看到一封家书,上面的字迹已经有些模糊了,可还能勉强辨认出那些充满思念和牵挂的话语。
我仿佛看到一个战士,在昏暗的灯光下,一笔一划地写着对家人的思念,同时又坚定地表达着自己为了革命胜利的决心。
这时候,我就想啊,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不就是这些先辈们用他们的生命和离别换来的吗?我们怎么能不珍惜呢?在纪念馆的一个角落里,有一个场景复原。
那是战场上的一角,硝烟弥漫,战士们奋勇杀敌的样子栩栩如生。
关于辽沈战 役纪念馆的观后感

关于辽沈战役纪念馆的观后感《关于辽沈战役纪念馆的观后感》在阳光还算温柔的一天,我走进了辽沈战役纪念馆。
刚到门口,那种庄严肃穆的气息就扑面而来,让我原本有些浮躁的心瞬间沉静了下来。
一进纪念馆的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辽沈战役革命烈士纪念塔。
塔上那挥舞着枪杆、奋勇冲锋的战士雕像,仿佛在诉说着当年战斗的激烈与残酷。
阳光洒在雕像上,那金属的光泽闪烁着,就像战士们坚定的目光,让我不禁驻足凝望。
沿着台阶走进纪念馆内,一幅幅历史的画卷在我眼前徐徐展开。
那些陈旧的照片、泛黄的书信、锈迹斑斑的武器,无一不在讲述着那段血与火的历史。
我看到了一封战士写给家人的信,信中的字迹歪歪扭扭,但每一个字都充满了力量。
他说:“爹,娘,儿子在这边一切都好,只是战斗很激烈,但你们别担心,儿子不怕,为了咱老百姓能过上好日子,就算死,我也值了!”这简单朴实的话语,让我的眼眶瞬间湿润了。
我仿佛能看到那个年轻的战士,在战火纷飞的夜晚,借着微弱的烛光,一笔一划地写下对家人的思念和对未来的期许。
还有一件破旧的军装,上面布满了弹孔和血迹。
可以想象,穿着这件军装的战士,在枪林弹雨中是何等的英勇无畏。
他或许刚刚还在与战友们并肩冲锋,下一秒就倒在了敌人的枪炮下,但他的眼神一定是坚定的,因为他心中有着坚定的信念——为了新中国的解放。
纪念馆里还有一个模拟战场的场景,那逼真的枪炮声、喊杀声,让我仿佛穿越回了那个硝烟弥漫的战场。
我看到战士们在壕沟里穿梭,子弹在头顶呼啸而过,他们的脸上满是尘土和汗水,但眼神中却充满了斗志。
一个小战士,看起来也就十七八岁的样子,他的腿受伤了,鲜血染红了裤腿,但他仍然咬着牙,坚持战斗。
他的眼神中没有丝毫的恐惧,只有对胜利的渴望。
走着走着,我来到了一个展示烈士遗物的区域。
其中有一个破旧的水壶,壶身上的漆都掉了大半。
我不禁想到,在激烈的战斗中,战士们或许就是靠着这一壶水,坚持了下来。
还有一双破烂的草鞋,那草都已经磨损得不成样子。
就是穿着这样简陋的鞋子,战士们走过了无数的山川河流,为了新中国的解放事业,一步一个脚印地前行。
辽沈战役纪念馆观后感范文_作文1050字_观后感_

辽沈战役纪念馆观后感范文辽沈战役发生在1948年9月12日至11月2日,是中国人民解放军东北野战军在东北地区对国民党军进行的战略性决战,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辽沈战役纪念馆,希望大家喜欢!辽沈战役纪念馆观后感篇一锦州是一座有着1000多年建城史的历史名城,也是一座着名的军事、科技、商贸重镇和优秀的旅游城市。
锦州地处东北和华北的咽喉要道,依山近海,是中国历代兵家必争之地。
这里曾发生了一场改变中国前途和命运的着名战役——辽沈战役。
辽沈战役发生在1948年9月12日至11月2日,是中国人民解放军东北野战军在东北地区对国民党军进行的战略性决战,是中国人民解放战争中具有决定意义的三大战役之一。
辽沈战役历时52天,共歼灭国民党军47万余人,东北全境获得解放。
,辽沈战役,从根本上改变了敌我双方的力量对比,为解放全中国奠定了基础。
而锦州辽沈战役纪念馆就是为了纪念辽沈战役而修建的一座专题性的纪念馆。
辽沈战役纪念馆馆区占地18万平方米,园区内松柏挺秀,绿草如茵,环境幽雅而肃穆。
贯穿南北的中轴线,将门、塔、馆主体建筑联成一体,使我们产生逆岁月而上的感觉和纪念性历史情境。
其间的纪念馆、纪念塔、烈士名录碑、雕像碑、书法碑、大型组雕、胜利之门及纪念性装饰物,构成一组完整的具有革命纪念意义的建筑群体,在苍松翠柏的掩映下,更加引人入胜。
在五一小长假期间,我和同学参观了辽沈战役纪念馆。
当我们怀着十分庄重的心情走进辽沈战役纪念馆,看到馆里那一幅幅画面,展橱里那一件件战利品以及战士们所穿过的一件件血衣和那足以使人们泣然泪下的一封封遗书,我仿佛已置身于那硝烟迷漫的辽沈战场。
穿过胜利之门,走进纪念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高16米的辽沈战役纪念塔。
拾阶而上,104级台阶,象征着辽沈战役的52个昼夜,展现了一篇气势恢弘历史长卷,缔造了新中国的第一战役,胜利之役,决胜之役。
新中国从这里迈出了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步,开始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
走进纪念馆,我们被纪念塔东西两侧林立的一块块革命烈士纪念碑所震撼,纪念塔的东西两侧林立着一块块的革命烈士纪念碑,英名录碑上刻录着五万多位在辽沈战役中英勇牺牲的战士们的名字,烈士名录上那密密麻麻的名字对每个人的心灵都是一次撞击。
辽沈战 役纪念馆参观心得

辽沈战役纪念馆参观心得《辽沈战役纪念馆参观心得》在历史的长河中,总有一些时刻如同璀璨的星辰,照亮了我们前行的道路,辽沈战役便是其中之一。
怀着对那段波澜壮阔历史的敬仰与好奇,我走进了辽沈战役纪念馆,去探寻那段烽火岁月背后的故事。
踏入纪念馆的那一刻,一种庄严肃穆的氛围扑面而来。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雄伟壮观的建筑,它仿佛在默默地诉说着曾经的辉煌与悲壮。
广场上的纪念碑高耸入云,碑上的浮雕栩栩如生,展现着战士们英勇无畏的身姿和坚定的神情。
走进展厅,一幅幅历史照片、一件件珍贵文物、一个个生动的场景复原,将我带回到了那个硝烟弥漫的年代。
我看到了战士们简陋的装备,却有着无比坚定的信念;看到了战火纷飞中,他们勇往直前的身影;看到了一封封饱含深情的家书,字里行间透露着对亲人的思念和对胜利的渴望。
在众多展品中,有一件破旧的军装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那补丁摞补丁的衣服,见证了战士们艰苦的战斗生活。
他们在极度恶劣的条件下,依然坚守着自己的信仰,为了国家和人民的解放,不惜牺牲一切。
还有那一张张黑白照片,照片上年轻的战士们目光坚定,他们或许知道自己即将面临生死考验,但却没有丝毫的退缩。
辽沈战役的胜利,是无数烈士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
他们为了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伟大目标,舍生忘死,前赴后继。
在参观的过程中,我了解到了许多英雄的事迹。
比如董存瑞,他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舍身炸碉堡,为部队开辟了前进的道路。
他的英勇行为,展现了共产党员的高尚品质和大无畏的精神。
在参观过程中,我也深刻地感受到了人民群众的力量。
辽沈战役的胜利,离不开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
他们为前线送物资、抬担架、照顾伤员,为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正是因为有了人民群众这个坚强的后盾,我们的军队才能在战场上无往不胜。
辽沈战役的胜利,不仅改变了当时的战局,也为全国的解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它是解放战争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在战略上开始占据主动。
2024年去辽沈战役纪念馆心得样本(三篇)

2024年去辽沈战役纪念馆心得样本某月某日,我与同学怀着沉痛的心情,共同探访了辽沈战役纪念馆。
该馆始建于某年,并于次年某月由叶剑英将军亲笔题写馆名。
新馆的落成典礼于某年某月某日盛大举行,随后正式对外开放,其位置选定于锦州火车站东侧铁路桥之北。
自开馆以来,历经数十载春秋,于某年底闭馆进行改陈改造工程,该工程于次年某月某日圆满竣工,纪念馆再次对外开放。
辽沈战役纪念馆占地面积广阔,达____万平方米,园内景致优美,松柏苍翠,绿草如茵,营造出一种庄重而肃穆的氛围。
一条贯穿南北的中轴线,巧妙地将大门、纪念塔、主体展馆等建筑紧密相连,使游客在游览过程中仿佛穿越时空,重温那段历史。
纪念馆内,包括纪念馆、纪念塔、烈士纪念碑、雕像碑、书法碑、大型组雕、胜利之门等在内的众多纪念性建筑,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且具有深刻革命纪念意义的建筑群,它们在松柏的映衬下更显庄严。
纪念馆由南园、中园和北园三大部分构成,三园之间通过巧妙的提升式广场设计相连,既保证了城市交通的顺畅,又方便了游客的游览。
北园作为纪念馆的主体部分,其大馆建筑面积达到____平方米。
中园则主要由战士纪念塔、烈士纪念碑及纪念广场组成,广场两侧矗立着两组大型组雕,分别展现了辽沈战役的壮阔场景和人民支前的伟大壮举。
烈士纪念碑上,镌刻着在东北解放战争三年中为国家和人民解放事业英勇牺牲的____万余名烈士的姓名,令人肃然起敬。
从南大门步入园区,沿着中轴线向北行进,沿途可依次欣赏到胜利之门、提升广场、胜利广场、辽沈战役纪念塔、纪念广场、辽沈战役纪念馆展厅以及中国首座全景画馆等景观。
这些纪念性建筑错落有致地分布在中轴线上,通过____级台阶相连,寓意着辽沈战役历经____个昼夜的艰苦奋战,最终取得辉煌胜利。
游客在攀登台阶的过程中,不仅能够感受到历史的厚重与沧桑,更能在心灵深处受到深刻的触动与洗礼。
在参观过程中,我被讲解员清晰而深情的讲解所深深吸引,仿佛被带回到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铭记历史奋发图强——
参观《辽沈战役纪念馆》有感
班级:三年七班姓名:王逢运
今天,学校组织我们一起去参观辽沈战役纪念馆。
来到辽沈战役纪念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3D梦幻王国、时空隧道、地震屋、恐怖城还有伟人毛泽东和蒋介石的办公地点。
最后我们来到了最令人激动的表演区域,首先看到一面城墙,里面是一个模拟战场,模拟战场里面有村庄、大炮、地雷还有军营。
我们找座位坐下准备看表演。
激动人心的时刻到了,共产党上级命令他们三日之内拿下锦州城,经过紧锣密鼓的部署后,军营中吹起了冲锋号宣布战斗正式打响。
共产党用炸弹炸掉敌军机枪塔,但是不幸的是有二名战士牺牲了;战士们眼含热泪继续战斗,随后敌人开来一辆坦克,共产党用炸弹炸坏了坦克,敌人的火力更猛了,共产党请求炮火支援,一台大炮朝敌人的军营猛地射了出去,敌军军营起了大火,在弥漫的硝烟中,敌人不得已向我们挥手:“别打了我们投降了。
”共产党取得了最后战斗的胜利!
虽然这只是场模拟战斗,我深深的体会到当时战士们作战的辛苦,从中让我体会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是多么的来之不易,是用无数战士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
作为新世纪的少年儿童我一定要珍惜现在的美好时光,铭记历史,奋发图强,努力学习,掌握更高更强的本领,报效祖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