沥青混凝土级配设计AC-25C
高速公路沥青砼下面层(AC-25C)施工方案

沥青砼下面层(AC-25C)施工方案编制:复核:审核:XXXX高速公路XXXX合同段项目经理部20 年月目录一、编制依据、范围、原则 (4)1、编制依据 (4)2、编制范围 (4)3、编制原则 (4)二、工程概况 (4)三、总体工期安排 (5)四、施工准备工作 (5)1、机械准备 (5)2、材料准备 (6)3、技术准备 (6)4、试验准备 (7)五、质量标准及要求 (7)1、施工前的质量要求 (7)2、材料及混合料试验检测标准 (8)六、沥青砼下面层施工工艺 (12)1、清理稀浆封层 (12)2、测量放样 (13)3、粘层施工 (13)4、沥青混合料的拌和 (13)5、沥青混合料的运输 (14)6、沥青混合料的摊铺 (15)7、沥青混合料的碾压 (16)8、接缝、修边和清场 (17)9、交通管制 (18)10、检测 (18)七、关键技术控制措施 (20)1、离析的控制 (20)2、平整度控制 (21)3、温度控制 (22)八、质量保障措施 (22)1、工程质量目标 (22)2、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22)九、安全保障措施 (24)1、安全管理目标 (24)2、安全管理体系 (24)3、安全保障措施 (26)十、文明施工、环境保护措施 (28)1、文明施工措施 (28)2、环境保护措施 (29)沥青砼下面层(AC-25C)施工方案一、编制依据、范围、原则1、编制依据本施工方案编制依据有下列文件:1.1、业主《招标文件》及补遗书;1.2、我公司与业主签定的施工合同;1.3、黄鄂高速公路团风段路面工程施工设计图纸;1.4、黄冈至鄂州高速公路团风段执行的施工及验收规范;1.5、国家颁布的有关法律法规;1.6、施工安全操作规程;1.7、路面上基层完成情况;1.8、踏勘现场掌握的情况,以往类似工程的施工经验;1.9、试验段的人员、机械、材料及试验技术准备情况;2、编制范围本施工方案编制范围为湖北省黄冈至鄂州高速公路团风段K0+827.850~K13+343.228全线路面工程沥青砼下面层,包括黄州北互通、马曹庙互通、黄冈北互通。
ac-25c沥青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ac-25c沥青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具体的AC-25C沥青混凝土配合比设计需要根据具体的工程要
求和材料性能进行综合考虑。
一般情况下,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设计:
1. 确定设计目标:包括所需的强度等级、稳定性要求、耐久性要求等。
2. 确定骨料配合比:按照设计目标确定骨料配合比。
一般情况下,骨料的粒径应该尽量多样化,以提高沥青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能。
3. 确定沥青胶粘剂配合比:根据骨料的性质和工程要求,确定合适的沥青胶粘剂配合比。
沥青胶粘剂的选择应考虑其黏温性能、粘结强度等。
4. 添加剂设计:根据具体情况,酌情添加沥青改性剂、增粘剂、阻水剂等。
以上只是一般的步骤,具体的AC-25C沥青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还需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
同时,在设计过程中需考虑施工条件、可行性等因素。
最终配合比设计应满足工程的强度、稳定性和耐久性等要求。
AC-25C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报告

AC-25C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报告沥青砼面层AC-25C型目标配合比设计一、前言由我项目部承担的深阳市天目湖宾馆道路广场工程沥青砼下面层AC-25C型(粗粒式)最大公称粒径26.5mm,矿料级配如下:试验室根据有关的技术规范的要求,进行了一系列的试验,现将各项试验及目标配合比情况汇报如下:二、原材料1、沥青:采用了韩国70#沥青。
针入度、延度、软化点及其他各项物理指标达到施工规范的要求,现将沥青的试验结果列表如下:沥青的主要技术性质试验结果表二2、矿料施工中采取的1#料(碎石)、2#料(瓜子片)是石灰岩,3#料(米砂)、4#料(石屑)是玄武岩,填料(石灰岩矿粉)均产自溧阳。
各项技术指标均满足施工规范的要求,试验结果表三、表四、表五。
AC-25C型沥青砼面层粗集料试验结果AC-25C型沥青砼面层石屑试验结果AC-25C型沥青砼面层矿粉试验结果表五备注:视密度一栏为毛体积相对密度。
三、目标配合比设计1、矿料配合比计算根据各种矿料筛分结果,经反复计算,得出各种矿料用量为1# 料:2#料:3#料:4#料:填料=35:27:8:28:2,混合料筛分计算结果均在级配范围内,计算见AC-25C型矿料混合料级配计算表。
AC-25C型矿料混合料级配计算表2、沥青混合料的拌制成型根据JTG F40-2004《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的要求,参照以往施工经验初定最佳油石比4.0%,并按照0.5%的间隔变化,分 别取3.0%、3.5%、4.0%、4.5%、5・0%五个不同的油石比,按照 JTJ052-2000《沥青混合料试验规范》严格控制好拌和温度及时间, 并按《沥青混合料试验规范》规定的击实次数成型马歇尔试件,因 AC-25C 型是密级配,试件吸水率很小,故采用《规范》中规定的表 干法测定试件的密度,并计算空隙率/沥青饱和等物理指标,进行体 积组成分析。
3、马歇尔试验测定马歇尔稳定度及流值等物理力学性质,试验结果汇总如表六:1//J/// J///r/J/ JJ // Z/ 不 /7 fFr r - 1AC-25C 型矿质混合料目标配合比级配图459筛孔尺寸(mm )2 级配上限级配下限合成级配规范中值95 5 5 . . *70090wOo o o oooO8765 4 32率过通合成级配规范上限 规范下限 规范中值 0 10 0 10 0 10 0 10 0 010 0 10 010 0 100 98 .3 10 90 95 .084 .3 90 75 82 .5 76 .5 83 65 74 67 .9 76 53 .4 38 .1 27 .4 19 .5 13 .8 65 52 42 33 24 1 57 45 24 16 1 66 .5 55 38 29 22 .516 9. 6. 4.47 13 118. 6 03 O51 O马歇尔击实试验汇总表表六4、绘图法确定油石比以沥青油石比为横坐标,各项技术指标为纵坐标,分别将试验结果点入图中(见附图)由图可得相应于密度最大值油石比a1=4.4%相应于稳定度最大值油石比a2=3.6%相应于空隙率范围中值最大值油石比为:a3=3.91%,相应于饱和度范围中值最大值油石比为a4=4.26%对应各项指标均满足要求的共同油石比范围为:04^^=335%,OAC max=4.66%所以OAC产(a1+a2+a3+a4)/4=4.04%OAC2= (OAC min+OAC max)/2=4.30%OAC=( OAC1+ OAC2)/2=4.17%鉴于本地区气候分区处于热区,根据沥青路面施工规范及参照以往经验确定最佳油石比:4.2%综上所述:AC-25C型沥青混合料配合比为1#料:2#料:3#料:4#料:矿粉=35:27:8:28:2油石比:4.2%四、水稳定性检验按最佳油石比4.2%制作马歇尔试件,进行浸水半小时及48小时马歇尔试验,试验结果列表如下:从上表可以明显的看出,水稳定性指标(残留稳定度280%)满足规范要求,其它各项指标均满足规范要求,所以通过验证试验最终确定最佳油石比为4.2% o。
AC-25C沥青混合料目标配合比试验报告

报告编号:检测报告委托单位:市城乡建设委员会项目名称:快速化工程-西四环段施工四标段检测内容:AC-25C沥青混合料目标配合比试验报告报告日期:2019年8月7日工程检测咨询有限公司注意事项1、报告无“工程检测咨询有限公司检测专用章”无效。
2、复制报告未重新加盖“工程检测咨询有限公司检测专用章”无效。
3、报告无审核、签发人签字无效。
4、报告涂改、换页无效。
5、委托单位对检测报告有异议时,应在收到报告之日起十五日内向本单位提出。
对于不可重复的试验或检测,本单位不接收异议申请。
6、委托检测仅对受检样品的检测结果负责。
检测报告报告编号:试验: 审核:批准:1 原材料试验1.1 沥青AC-25C沥青混合料采用70#A基质沥青,由委托单位提供,技术指标测定结果如表1所示。
表1基质沥青技术指标检测结果1.2 矿料试验矿料由委托单位提供,分10~30mm、10~20mm、5~10mm、0~5mm石屑和矿粉共5种规格。
相关性质测定结果见表2。
表2 矿料物理性质试验结果2 AC-25C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参考《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的级配范围,采用级配AC-25C按马歇尔试验进行配合比设计。
2.1 AC-25C型沥青混合料级配的确定各种矿料和矿粉的筛分结果、级配结果及设计要求的矿料级配范围见表3,级配曲线见图1。
表3 AC-25C沥青混合料级配设计图1 AC-25C级配合成图2.2 最佳油石比的确定试验时先将预热至175℃的集料加入拌合锅中拌合60s,然后再加入155℃的沥青拌合90s,最后加入矿粉再次拌合90s,并且控制混合料的拌合温度达到160℃。
根据《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同时结合工程实践经验,按±0.5%间隔变化,运用马歇尔电动击实仪分别制作成型5组(每组5个)马歇尔试件。
试件击实成型温度为155℃,每个试件击实次数为双面各75次。
通过对试件物理指标,力学指标的测定,得出马歇尔试验结果见表4。
AC-25C型沥青混合料目标配合比设计报告

XXX 高速公路面层AC-25C型沥青混合料目标配合比设计报告XXX高速公路面层AC-25C型沥青混合料目标配合比设计报告注意事项:1.本报告未加盖检测单位报告专用章、缺页、添页或涂改均无效;无相关人员及签发人签字无效;未经检测单位许可复印无效。
2.对检测报告有异议者,请于收到报告之日起十五日内向检测单位提出。
3.试验检测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企业标准执行,无标准的按照双方协议执行。
XXXX检测中心设计报告1.0 概述受XXX委托,XXX对XXX公路XXX段下面层AC-25C型沥青混合料进行目标配合比设计。
2.0 设计依据下面层AC-25C沥青混合料目标配合比设计依据以下规范、规程及意见执行:1、《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 (JTG F40-2004);2、《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 (JTG E42-2005);3.0 设计过程3.1原材料试验本次室内目标配合比设计所用集料、矿粉及沥青均为现场取样,各号集料均为XXX料场生产的玄武岩碎石,矿粉为XXX生产,沥青为XXX70号道路石油沥青。
细集料、粗集料、矿粉的试验结果见表3.1-1 、3.1-2 、3.1-3 ,各种矿料的筛分结果见表 3.1-4 ,70 号道路石油沥青试验结果见表 3.1-5 。
表 3.1-1 细集料试验结果汇总表表 3.1-2 粗集料试验结果汇总表表 3.1-3 矿粉试验结果汇总表表 3.1-4 各种矿料的筛分结果表 3.1-5 A 级70 号道路石油沥青技术性能试验结果3.2混合料级配AC-25C型沥青混合料工程设计级配范围见表 3.2-1 。
表 3.2-1 AC-25C 沥青混合料工程设计级配范围3.3矿料配合比设计计算确定AC-25C型的三组初试级配A、B、C,三组初试级配矿料配合比组成见表 3.3-1 ,三组初试级配合成级配通过率明细见表 3.3-2表 3.3-1 试验级配矿料配合比组成表 3.3-2 三组初试级配合成级配通过率(%)根据经验,按初试油石比4.0%制作马歇尔试件,计算合成毛体积相对密度、合成表观相对密度、合成有效相对密度,结果见表 3.3-3 ;测定空隙率、饱和度、矿料间隙率、马歇尔稳定度等指标,结果见表3.3-4 。
AC-25C沥青混凝土生产配合比设计

AC-25C沥青混凝土目标配合比设计一、设计资料安徽合肥商贸物流开发区基础设施建设BT项目项目下面层设计为AC-25C粗型密级配沥青混凝土,厚度为8cm。
AC-25C矿料级配范围热拌密级配沥青混凝土混合料马歇尔试验技术标准二、原材料检验⑴沥青:选用南京中海 AH-70重交沥青,经检验各项指标均符合规范的要求。
AH-70重交沥青试验结果汇总表⑵粗、细集料:其中1#料(16~31.5mm),2#料(9.5~16mm),3#料(4.75~9.5mm),4#料(2.36~4.75mm),5#料(0~2.36mm),经检验各项技术指标均符合有关规范的要求。
粗集料试验结果汇总表细集料试验结果汇总表⑶填料:选用安徽中建再生资源有限公司矿粉,经检验各项技术指标均符合有关规范的要求。
矿粉试验结果汇总表三、矿料级配设计经试算和调整,五种集料和矿粉混合后级配满足AC-25C矿料级配范围,并使关键性筛孔4.75mm通过率小于40%。
(详见AC-25C沥青混合料矿料级配设计表及级配图)。
四、确定最佳沥青用量根据JTG F40-2004规定,沥青混合料的最佳沥青用量(OAC)用马歇尔法确定。
⑴试件成型根据其他类似项目配合比确定的最佳油石比3.9%,增加±0.5%四个沥青用量,即油石比按2.9%、3.4%、3.9%、4.4%、4.9%制备5组试件,按规定双面击实75次的方法成型,按下表严格控制拌和温度和击实温度。
热拌沥青混合料制作温度制件过程中拌和温度采用烘箱加热矿料的方法控制,将矿料(矿粉除外)按配合比例配合,在拌和温度或高于拌和温度的烘箱中加热规定时间,拌和时将矿料取出后立即加入沥青拌和均匀,再加矿粉拌和至规定时间。
为避免入模后插捣过程中,试件外围温度下降较快,低于中心温度,导致击实温度不够,故控制击实温度是采用将混合料入模后放在另一烘箱中,温度调至击实温度,当达到击实温度时立即击实的方法。
制作每组试件时同时用真空法实测每组油石比试件的理论最大相对密度。
浅谈AC-25C沥青混合料生产配合比优化

浅谈AC-25C沥青混合料生产配合比优化AC-25C沥青混合料生产配合比优化内容提要:热拌沥青混合料路面作为一种路面结构形式,在高等级公路建设中被广泛应用。
沥青混合料配合比作为沥青混合料生产的依据尤为重要,然而试验室设计的配合比虽然各项指标均符合设计要求,但在施工验证过程中仍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做进一步优化调整,以达到最佳的施工效果。
本文通过对黔江至恩施(简称黔恩)高速公路(重庆段)路面结构下面层AC-25C沥青混合料生产配合比的优化调整,达到提高施工质量,加快施工进度和保证经济效益的目的。
关键词:AC-25C 沥青混合料生产配合比优化一、工程概况:黔江至恩施(简称黔恩)高速公路(重庆段)是由重庆黔江区到湖北恩施市在建的一条高速公路,全长20.4km。
地处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暖湿润的长江流域,其路面面层结构设计为4cmAC-13C改性沥青混合料上面层,6cmAC-20C普通沥青混合料中面层及8cmAC-25C普通沥青混合料下面层。
二、下面层AC-25C沥青混合料目标及生产配合比简介:1、目标配合比简介:根据业主要求该项目目标配合比采取委托试验方法完成,目标配合比委托结果为:S8(15~25mm):S10(10~15mm):S12(5~10mm):S14(3~5mm):S16(0~3mm):矿粉=22%:20%:15%:3%:28%:2%;油石比4.1%;矿料级配情况见表6。
各项指标均符合设计要求。
2、生产配合比简介:由于该项目采用间歇式沥青混合料拌和机,需要设计生产配合比。
经项目试验人员试验,最终确定生产配合比矿料级配组成为:6#仓(20~25):5#仓(15~20):4#仓(10~15):3#仓(5~10):2#仓(3~5):1#仓(0~3):矿粉=4%:21%:19%:22%:4%:25%:5%;油石比为3.8%。
矿料级配情况见表6。
各项指标符合设计要求。
三、生产配合比验证:选定K14+100~K14+350左幅作为AC-25C沥青混合料下面层试验段,进行生产配合比验证。
AC-25C沥青配合比说明书

设计说明一、 设计和试验方法的依据:1、JTG F80/1-2004《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2、JTG F50-2006《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3、JTG F40-2004《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4、JTG E42-2005《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5、JTG E20-2011《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6、委托单位提供的施工设计图纸数据二、材料说明:1、沥青:70#A级普通沥青,产地: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茂名分公司。
2、粗集料:石灰岩10~25mm碎石、石灰岩10~20mm碎石、10~15mm碎石、5~10mm碎石、3~5mm碎石,产地:三水新辉石场。
3、细集料:石灰岩(0~3mm)石屑,产地:三水新辉石场。
4、填料:矿粉,产地:英德。
注:各材料的检验结果见检验报告。
三、 目标配合比设计:1、 矿料配合比设计:对所用材料进行筛分试验后,再对材料进行配合比组成设计。
根据工程设计图纸给定的级配及指标要求,设计结果如下表:r se -r b -r se ×r sb×最佳沥青油石比的确定:2、矿料级配组成:采用的是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茂名分公司70#A级普通沥青,在试验过程中,根据设计要求,采用了五种沥青油石比:2.8%、3.3%、3.8%、4.3%、4.8% 分别制作马歇尔试件各1组,共20个试件供测定马歇尔的物理指标,及力学指标用。
制件时沥青加热温度160℃。
矿料加热温度170℃(矿粉单独加热,沥青混合料拌和温度为160℃。
试件击实温度为145℃,双面各击75次。
)进行试验。
不同油石比条件下马歇尔各项指标见表:=2.6992.699P ba=× (1)、 计算设计的沥青混合料在最佳油石比3.7%时的有效沥青含量P be :1、 检验最佳油石比时的粉胶比:四、 配合比设计检验1.0361.036P be =P b -=3.57×P S%=100××23.73.34-×r b 1000.96=×2.698=1.595.303.3423.7P ba %计算设计的沥青混合料在最佳油石比时的粉胶比:FB =P 0.075=100100P be从上面计算结果可知,设计的沥青混合料在最佳油石比3.7%时的粉胶比符合《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中技术要求(0.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