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人墓碑记优秀完整ppt课件

合集下载

五人墓碑记ppt54 课件

五人墓碑记ppt54 课件
3 五人
脱身以逃 剪发杜门 佯狂不知所之
辱人 贱行
加其土封
匹夫之有
列其名于大堤 重于社稷
之上
1.立碑 2.义举 3.抗暴 4.就义
5.影响 6.意义
记叙为主 议论为主
夹叙夹议 叙议结合 反复对比 强化主题
通假字
1、其为时止十有一月耳 夫十有一月之中
•“有”通“又”。
2、敛赀财以送其行
•“赀”通“资”,资财,钱财。
第二节
夫五人之死,去今之墓而葬焉,其为 时止十有一月耳。夫十有一月之中,凡富 贵之子,慷慨得志之徒,其疾病而死,死 而湮没不足道者,亦已众矣;况草野之无 闻者欤?独五人之皦皦,何也?
2、第二小节主要写了什么?哪些地方 运用了对比?引出了什么问题?
➢通过对比,赞颂五人的义举。
富贵之子 慷慨得志之徒
n,道理,正义。
介词,从……看来。
为之声义/谁为哀者
介词,替,给。
行 1 吾社之行为士先者
•n,品行。
2 敛赀财以送其行
•v,走。
3 其辱人贱行
•n,行为。
固 1 轻重固何如哉
•adv,引申为“究竟”、 “到底”。
2 斯固百世之遇也。
• 本来。
句式判断
判断句
1、即今傫然在墓者也。 2、斯固百世之遇也。 3、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激于义
•n-v,作记。 8 、不能容于远近
•adj-n,远近的人;远近的百姓。 9、 抶而仆之
•动词使动用法,使……倒下 10、安能屈豪杰之流 •动词使动用法,使……屈身拜倒
11、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 •①意动用法,以……为哀/②哀叹。
一词多义
义 激于义而死焉者也。

《五人墓碑记》上课PPT优秀课件

《五人墓碑记》上课PPT优秀课件
贯穿本文的线索
2020/10/18
背景介绍
明代天启元年(1621),明熹宗即位,奸臣魏忠 贤为司礼秉笔太监,掌握大权;后又兼掌特务机关 东厂,实行专权,竭力镇压反对派官员。在朝任职 的东林党人多次上疏熹宗,反对魏忠贤邪恶势力; 要求关心民生,反对横征暴敛;反对专制统治,要 求允许知识分子议论朝政。东林党人一再受到迫害 镇压,许多正直的东林党官员被革职、贬调,有的 被逮捕酷刑致死。江南人民深受阉党之害,同情并 支持东林党人。天启四年(1624),苏州丝绸行业 工人因不堪阉党的剥削压迫起而罢工。天启六年 (1626),魏忠贤死党、巡抚毛一鹭以煽动罢工的 罪名逮捕周顺昌,并趁机勒索,激起群众的愤慨。
湮没( yān ) 赀财( zī ) 矫诏( jiǎo ) 暴露( pù )
抶而仆之( chì ) 皦皦( jiǎo )
傫然( lěi ) 投缳( huán)
颜色少变( shǎo) 扼腕( è )
詈骂( lì ) 缇骑( tíjì )
旌旗所为( jīng ) 佯狂( yáng )
鼓噪( zào )
逮捕( dài )
2020/10/18
整体感知
阅读思考:
1、五人墓中埋葬的是哪五位义士? 2、他们的身份如何? 3、他们为何而死? 4、后人为什么要为他们修墓、立碑?
2020/10/18
五人墓中埋葬的五位义 士,他们为何而死?
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激于义 而死焉者也
五个人,是周公蓼洲被阉党逮捕时, 被正义所激愤而死于这件事的。
也 ;
也 ,
2020/10/18
题目如何断句
2020/10/18
文体知识
碑记,又称碑志,原是刻在石碑 上,以叙事记行、歌功颂德为内容 的一种文体。

《五人墓碑记》PPT课件

《五人墓碑记》PPT课件

课文
第一段 第二段 第三段 第四段 第五段 第六段 第七段
通假字 古今异义 词类活用 句式 写作特色
(墓中的)五个人,就是当周蓼洲先生 被捕的时候,被正义所激励而死于这件事 的。到了现在,本郡有声望的士大夫们向 有关当局请求,就清理已被废除的魏忠贤 生祠旧址来安葬他们;并且在他们的墓门 之前竖立碑石,来表彰他们的事迹。啊, 也算是盛大隆重的事情呀!
返回
然而,当五个人临刑的时候,神情慷 慨自若,呼喊着中丞的名字斥骂他,谈笑 着死去了。砍下的头放在城头上,脸上的 神情一点也没改变。有位有名望的人拿出 五十两银子,买下五个人的头并用棺材收 起来,最终与尸体合到了一起。所以现在 墓中是完完整整的五个人。
返回
唉!当魏忠贤作乱的时候,能够不改变 自己志节的做官的人,那么大的中国,能有 几个呢?但这五个人生于民间,从来没受过 《诗》《书》的教诲,却能被大义所激励, 踏上死地,义无反顾,又是什么缘故呢?况 且当时假托的皇帝的诏书纷纷传出,追捕同 党的人遍于天下,终于因为我们苏州人民的 发愤抗击,使阉党不敢再将我们株连治罪; 魏忠贤也迟疑不决,畏惧正义,篡夺帝位的 阴谋难于立刻发动,直到当今的皇上继位, (魏忠贤畏罪)吊死在路上,不能不说是这 五个人的功劳呀。
返回
这五人的死,距离现在建墓安葬,时间 只不过十一个月罢了。在这十一个月当中, 所有富贵人家的子弟,意气激昂,得志的 人,他们因患病而死,死后埋没不值得称 道的人,也太多了;何况乡间没有声名的 人呢?唯独这五个人声名显赫,为什么呢?
返回
我还记得周公被捕,是在丁卯年(作者笔误, 实为丙寅年)农历三月十五。我们社里那些道德品 行可以作为读书人的榜样的人,替他伸张正义,募 集钱财送他起程,哭声震天动地。缇骑按着剑柄上 前,问:“(在)为谁悲痛?”大家不能再忍受了, 把他们打倒在地。当时以大中丞职衔担任苏州一带 巡抚的是魏忠贤的党羽毛一鹭,周公被捕就是由他 主使的;苏州的老百姓正在痛恨他,这时趁着他厉 声呵骂的时候,就一齐喊叫着追赶他。这位大中丞 藏在厕所里才得以逃脱。不久,他以苏州人民发动 暴乱的罪名向朝廷请示,追究这件事,杀了五个人, 他们是颜佩韦、杨念如、马杰、沈扬、周文元,就 是现在一起埋葬在墓中的这五个人。

《五人墓碑记》pptx课件(33页)

《五人墓碑记》pptx课件(33页)
程建军
2020-03-02
—— ·
关于生死
者不义 也可, 。得亦生
兼我, 孟 ,所亦 子 舍欲我
生也所 告 而。欲 子 取二也 上 义者;
关于生死
司 马 迁 报 任 安 书


——
泰 山 ,人 或固 轻有 于一 鸿死 毛, 。或
重 于
关于生死
——


心人
照生
文 汗自
天 青古
祥 。谁
过 零 丁 洋
贤士大夫者,冏卿因之吴公,太史文起文公,孟长姚公也。
①到现在,郡里的贤明士大夫向当政的官员请示,就清 理宦官魏忠贤被废的生祠的基址来安葬他们,并且在他 们的墓门前立了一块石碑,来表彰他们的义举。
为五义士建墓立碑的经过和目的
②十一个月当中,那些富贵的子弟,志满意得、官 运亨通的人,他们患病而死,死了而埋没不够称道 的,也太多了。
运用对比,赞颂五人的义举
③我们社里那些品行可以作读书人表率的人,替他伸张正义,募
集钱财为他送行,哭声震天动地。
表达苏州百姓抗暴 斗争经过,赞扬五 人视死如归的英勇 气概。
④然而五个人受死刑时,精神昂扬,叫着中丞的名字斥骂他, 谈笑着死去。头颅被放在城墙上示众,脸色没有一点改变。
五人从容就义,苏州 民众为他们收殓修墓
⑤并且这五个人出身平民,一直没有受到《诗》《书》的教 诲,却能被大义所激励,踏上死地而无所顾虑,这又是为什 么呢?
运用对比,揭露缙绅的无耻, 说明五人之死的政治影响









⑥他们无耻的人格、下贱的品行,和这五个人的死比较,意义轻重究竟怎样呢? ⑦不这样,假如这五人保全性命,老死在家里,那么虽然他们能尽享天年,但人

《五人墓碑记》精品课件

《五人墓碑记》精品课件

我还记得周先生被逮捕,是在丁卯 年三月十五日。我们复社里那些品 德可为读书人表率的人替他伸张正 义,募集钱财送他起行,哭声震动 天地。阉党抓牙红衣马队按着剑把 上前喝问道:“谁在替他哀哭?” 大家再也不能忍受,就把他们打倒 在地。这时以大中丞官衔作苏州巡 抚的是魏阉的私党,周先生被捕是 他主使的。
被动句 激于义而死焉者也 宾语前置
1、 谁为哀者 2 钩党之捕遍于天下
疑问句,代词作宾语,宾语前 置 “之”字提宾
状语后置句
1、 列其姓名于大堤之上 2、 且立石于其墓之门 3、 忠义暴于朝廷 4、 荣于身后 5、 不能容于远近 6 、 而五人生于编伍之间 7、 忠丞匿于溷藩以免 8、 令五人保其首领以老于户牖之下 9、 匹夫之有重于社稷
张 溥
五 人 墓 碑 记
张溥(1601—1640),复社的创始人和 领袖。字天如,太仓(江苏)人。 明末有许多文社,复社约本于“应社”, 集合许多小社而成。以“复兴古学、务为 有用”相号召,约成立于熹宗天启末。
张溥幼年刻苦读书,《明史· 文苑传》 言之:“所读书必手抄,抄已朗诵一过, 即焚之,如是者六、七始已。”后来把自 己的书斋命名曰“七录斋”。和同乡张采 并称“娄东二张”。
这五个人,就是当周蓼洲先生 被阉党逮捕时,为正义所激奋 而死于这件事的。到了现在, 吴郡贤士大夫向有关当局请示, 就清理已废的魏阉生祠的旧址 来安葬他们,并且在他们的墓 门立碑,来表彰他们的事迹。 啊,也够隆重呀!
这五人的牺牲,距离现在修墓 安葬他们,为时不过十一个月 罢了。在这十一个月当中,那 班富贵之士和志得意满。官运 亨通的人,他们患病而死,死 了而埋没不足称道的,也太多 了,何况乡间的没有声名的人 呢?唯独这五人名声皎如白日, 是什么缘故呢?

五人墓碑记完整课件

五人墓碑记完整课件
前:方位名词 作动词,走上
谁为哀者: “谁为哀者?”众不能堪, 前
宾语前置句, 抶而仆之。
堪:忍受
“为谁哀 者”,为谁 抶:鞭打
仆:使……倒下
哀痛。
第三段
方:正
以:用……的
身份
抚:巡抚 吴:苏州一带
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
私人:心 腹,亲信
痛心: 痛恨
毛一鹭,周公之逮所由使也;吴 所由使: 之民方痛心焉,于是乘其厉声以 是由他主
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丙寅三月之望。吾社之行为士先 者,为之声义,敛赀财以送其行,哭声震动天地。缇骑按 剑而前,问:“谁为哀者?”众不能堪,抶而仆之。是时 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毛一鹭,周公之逮所由使也。 吴之民方痛心焉,于是乘其厉声以呵,则噪而相逐。中丞 匿于溷藩以免。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曰颜 佩韦、杨念如、马杰、沈扬、周文元,即今之傫然在墓者
五人墓碑记
张溥
作者简介
张溥(1602~1641年),字天如,
号西铭,江苏太仓人,明朝晚期文 学家。崇祯四年进士,自幼发奋读 书,明史上记有他“七录七焚”的 佳话,与同乡张采齐名,合称“娄 东二张”。张溥曾与郡中名士结为 复社,评议时政,是东林党与阉党 斗争的继续。一生著作宏丰,编述 三千余卷,涉及文、史、经学各个 学科,精通诗词,尤擅散文、时论。 代表作《七录斋集》、《五人墓碑 记》。
旌:表扬
所为:所字结构, 所+动词,构成名词 性词组,所做的事, 事迹。
第二段
去:距离
墓:名次作动 词,筑墓
焉:兼词,相当于 “于此”,在这里。
为时:经
历的时间 夫五人之死,去今之墓而葬焉,
其为时止十有一月耳。夫十有
凡:所有, 一切

《五人墓碑记》PPT教学课件

《五人墓碑记》PPT教学课件

七遍,因此,他的书斋起名为“七录斋”

2020/12/12
4
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 激于义而死焉者也。至于今,郡之 贤士大夫请于当道,即除魏阉废祠 之址以葬之。且立石于其墓之门, 以旌其所为。呜呼,亦盛矣哉!
夫五人之死,去今之墓而葬 焉,其为时止十有一月耳。夫十 有一月之中,凡富贵之子,慷慨 得志之徒,其疾病而死,死而湮 没不足道者,亦已众矣;况草野 之无闻者欤!独五人之皦皦,何也 ?
由是观之,则今之高爵显位,一旦 抵罪,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而 又有剪发杜门、佯狂不知所之者,其辱 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 是以蓼洲周公忠义暴于朝廷,赠谥美显, 荣于身后;而五人亦得以加其土封,列 其姓名于大堤之上,
凡四方之士无有不过而拜且泣者,斯固 百世之遇也!不然,令五人者保其首领 以老于户牖之下,则尽其天年,人皆得 以隶使之,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 发其志士之悲哉!故予与同社诸君子哀 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亦以明死 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
顾宪成等一批有识之士,在无锡东林书院以讲学为
名,指斥时政,被称为“东林党”,受到人民同情。
天启六年(1626年)在苏州的东林党人周顺昌因指
责魏忠贤而被逮捕,激起了苏州人民久积的义愤,
与差吏发生了武斗,打死了两名官差。事后,在这
一事件中英勇斗争的五人,挺身自投,从容就义。
这件事后,不到一年崇祯皇帝即位,阉党败势,魏
忠贤畏罪自缢。苏州人民毁掉魏忠贤生前的祠堂,
并在那里筑墓重新安葬了五人,并立碑以为纪念。
Hale Waihona Puke 作20者20/1就2/12 为此写了碑记。
3
碑记
又称“碑志”,刻在墓碑上,用于叙
述死者生前的事迹,评价、歌颂死者功德

《五人墓碑记》免费(共43页)PPT课件

《五人墓碑记》免费(共43页)PPT课件

2021
8
整体感知
阅读思考:
1、五人墓中埋葬的是哪五位义士? 2、他们的身份如何? 3、他们为何而死? 4、后人为什么要为他们修墓、立碑?
2021
9
五义士
颜佩韦 杨念如 马杰 沈扬 周文元
身份
草野之无闻者欤 五人生于编伍之间 匹夫
为何而死?
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激于义而死焉者也。
起了苏州人民久积的义愤,与差吏发生
了武斗,打死了两名2021官差。
7
事后,阉党大范围搜捕暴动群众,市民 颜佩韦等五人为了保护群众,挺身而出,英 勇就义。次年,崇祯帝即位,罢黜魏忠贤, 阉党败势,魏忠贤畏罪自缢,阉党失败,周 顺昌得以昭雪。
为了纪念死去的五位烈士,苏州人民毁 掉魏忠贤生前的祠堂,并在那里(虎丘前的 大堤之上)筑墓重新安(合)葬了五人,称为 “五人之墓”。并立碑以为纪念。作者就为 此写了碑记。
者,为之声义,敛赀财以送 其行,哭声震动天地。缇骑
伸张正义,募集钱财送他起程,哭 声震天动地。缇骑按着剑柄走上前, 问:“谁在为他悲痛?”大家不能
按剑而前,问“谁为哀者?” 再忍受了,把他们打倒在地。当时
众不能堪,抶而仆之。是时 凭借大中丞的身份作应天府巡抚的
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 是魏忠贤的党羽毛一鹭,周公被捕
2021
5
张溥(1601—1640)复社的创始人。
字天如,江苏太仓人。
明末有许多文学社,复社集合许多小社而
成。以复兴古学,务为有用相号召,著
名的爱国文人顾炎武、文震孟等都是社内中 坚,苏州一带的文人入盟最多。
张溥幼年刻苦读书,“所读书必手抄,抄 已朗诵一过,即焚之,如是者六、七始已。” 后来把自己的书斋命名曰“七录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 比
五人
死而湮没不足道
曒曒
突出五人光明磊落不同寻常
.
第二课时学习目标
1、积累第三、四、五段古代汉语知 识,如重点实词、虚词,常见的特殊 句式等。
2、了解抗争经过及五人的英勇气概
.
自学指导一
.
自学指导二
思考墓中的人因何而死?第一五义士建立墓碑的由来和目的。 先总述五人激于义而死,然后写死后建墓 立碑经过。段末以赞颂小结,突出此举之盛。五 人原来是市井细民,草野之士,地位卑微,行事 普通,而他们死后墓葬时,却十分显耀。
.
自学指导三 齐读第二段,解决第二段文言知识
.
周顺昌,号蓼洲,明天吴县人。为人正直、 清廉,关心民间疾苦,由于不满于阉党当道,在 与他人谈话中,痛骂阉党,被缇骑报告给魏忠贤, 于是被革职。由于其清廉,在被革职回老家时, 只有“行李一肩,都门叹为稀有”,罢官后,阉 党仍不罢手,必欲置之死地而后快,原应天巡抚 周起元被罢官时,周顺昌曾作文送他,其中有赞 美周起元、斥责阉党的话。后来魏忠贤的爪牙与 别人勾结,追弹周起元,把周顺昌也带了进去。 因此被逮捕。至京,虽被拷得体无完肤,仍痛骂 魏如故,后死于狱中,四十三岁,到崇祯元年才 得昭雪。
行、歌功颂德为内容的 坟前墓道的碑记称墓碑
一种文体。 最早的作 或墓志。从写法上看,
品,可追溯到秦朝李斯 原始的碑记只是记叙。
的泰山、琅琊石刻。从 后来的作者,或就所叙
立碑的地点和用途上分, 之事加以评论,或借题
有山川碑、宫室碑、桥 发挥抒写情志,碑记遂
道碑、寺庙碑著称。
演变为一种叙述兼议论
. 的文体。
五人的死,距现在修墓安葬在这里,时间不过
十一个月罢了。十一个月当中,那些富贵的子
弟,志满意得、官运亨通的人,他们患病而死,
死了而埋没不足称道的,也太多了,何况乡间
的没在声名的人呢?惟独这五人光明显耀,是
什么原因呢?
.
合作释疑
第二段议论五人之死的不同寻常, 用了什么写作手法,请分析其作用?
.
凡富贵之子 , 慷慨得志之徒
这五个人,是周蓼洲先生被阉党逮捕时,被正 义所激励而牺牲在这件事上. 的。
至于今,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即除逆阉废祠之 址以葬之,且立石于其墓之门,以旌其所为.呜呼, 亦盛矣哉!
于: 均为介词,第一个 “到”,第二个 “向”,第 三个 “在”。
士大夫: 做官的人,绅士。 当道: 掌权的统治阶层。
除: 清理,整治。 旌: 表彰,名作动。
山人
,固
或有
轻一
于死
鸿,
毛或


.

他有他有
还的已的
——
活人经人
着死死活
臧 克

了 ,
了 ;
着 ,

. 臧克家(1905~2004)
.
.
学习目标
①了解碑记类文体常识及作者。 ②积累一、二段中古代汉语知识, 如重点实词、虚词,常见的特殊 句式等。
.
看标题
五人墓碑记
碑记,又称碑志,原是
刻在石碑上,以叙事记 而专以纪念死者、刻于
.
张溥,复社的创始人和 领袖,字天如,江苏太仓人。 明末有许多文社,复社大约本 于“应社”,集合许多小社而 成。以复兴古学,务为有用相 号召大约成立于熹宗天启末。 张溥幼年刻苦读书《明史·文 苑传》言之:“所读书必手抄, 抄已朗诵一过,即焚之,如是 者六、七始已。”后来把自己 的书斋命名曰“七录斋”。和 同乡张采并称“娄东二张”。
矣哉: 句末语气词叠用,表赞叹。

.
至于今,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即除逆阉废祠之址 以葬之,且立石于其墓之门,以旌其所为.呜呼,亦盛 矣哉!
翻译: 到现在,苏州的贤明士大夫向当政的官员请示,就 清理宦官魏忠贤被废的生祠的地基来安葬他们,并 且在他们坟墓的门前立了一块石碑,来表彰他们的 事迹。啊,也算是盛大的事啊。
.
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激于义而死焉 者也。
者: 第一个表提顿语气,第二个是助词,…的人。 盖:发语词,无义。 当:适值,正当。
之: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激于义:“于”为介词,被。被正义所激励。 译
而:因果关系连词。 焉:兼词,相当于“于是”、“于之”“之”代周公被
捕一事 …者,…也:判断句。
.
预习检查,掌握注音字的读音
liǎo dài
蓼逮
tí chì
缇抶
jìn

yān yān
阉湮
cí jiǎo zī

皦赀
hùn lěi lì
溷 傫詈
shì huán qūn
谥 缳逡
jì yǒu pù
骑 牖暴
.
自学指导一
齐读第一段,解决第一段 的文言知识
.
第一节
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激 于义而死焉者也。至于今,郡之贤士 大夫请于当道,即除魏阉废祠之址以 葬之,且立石于其墓之门,以旌其所 为。呜呼,亦盛矣哉!
慷慨得志: 情绪高昂,实现 了自己的愿望。
湮没: 埋没。
没不足道者,亦已众 草野: 指民间。
矣;况草野之无闻者 闻: 动作名,声名,声誉。
欤 ?独五人之皦皦, 皦皦: 同“皎皎”,明亮
何也?
的样子。这里指名
译.
声显赫。
夫五人之死,去今之墓而葬焉,其为时止十有一月耳。夫 十有一月之中,凡富贵之子,慷慨得志之徒,其疾病而死, 死而湮没不足道者,亦已众矣;况草野之无闻者欤 ?独 五人之皦皦,何也?
写作背景:
明代万历、天启年间,统治阶级内部斗争十分 激烈。皇帝昏庸,不理朝政,以魏忠贤为首的阉党 专横跋扈,排斥异己,一般正直的士大夫皆蒙其害。 顾宪成等一批有识之士,在无锡东林书院以讲学为 名,指斥时政,被称为“东林党”,受到人民同情。 天启六年(1626年)在苏州的东林党人周顺昌因指 责魏忠贤而被逮捕,激起了苏州人民久积的义愤, 与差吏发生了武斗,打死了两名官差。事后,在这 一事件中英勇斗争的五人,挺身自投,从容就义。 这件事后,不到一年崇祯皇帝即位,阉党败势,魏 忠贤畏罪自缢。苏州人民毁掉魏忠贤生前的祠堂, 并在那里筑墓重新安葬了五人,并立碑以为纪念。 作者就为此写了碑记。
夫五人之死,去今之墓而葬焉,其为 时止十有一月耳。夫十有一月之中,凡富 贵之子,慷慨得志之徒,其疾病而死,死 而湮没不足道者,亦已众矣;况草野之无 闻者欤?独五人之皦皦,何也?
.
夫五人之死,去今之 去: 距离。 墓而葬焉,其为时止 墓: 名词作动词,修墓。
十有一月耳。夫十有 止: 仅,只是
一月之中,凡富贵之 子,慷慨得志之徒, 其疾病而死,死而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