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辽宁大学考研专业课药学院药学综合知识考试大纲

合集下载

药学综合考试大纲

药学综合考试大纲

药学综合考试大纲药学综合初试科目为:有机化学(分)、分析化学(分)。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考试时间分钟。

参考题型:选择题、名词解释、问答题等。

参考书目:1.《有机化学》(第版)上下册,胡宏纹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分析化学》(第版),李发美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第一部分有机化学部分一、考试目的《有机化学》是药学的专业必修课程。

《有机化学》考试侧重于考察学生在本科阶段掌握的有机化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力求科学、公平、准确、规范地测评考生的有机基础和综合能力,为选拔高起点、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和能适应未来发展需要的专业人才提供客观标准。

二、考试要求测试考生对于有机化合物的命名、有机化学的基本理论、各类有机化合物的主要化学性质的掌握情况。

要求考生能运用有机化学的基本理论解释有机化学问题,利用有机化合物的化学性质推测未知物结构,并进行简单的有机合成设计。

三、考试内容1.有机化学概述有机化合物的特点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原子轨道和分子轨道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官能团和有机化合物的分类2.烷烃烷烃的构造异构和命名烷烃的结构(构型、构象)烷烃的理化性质烷烃卤代反应历程3.环烷烃环烷烃的异构和命名环烷烃的物理性质和化学反应环烷烃的来源和用途环的张力环己烷的构象4.对映异构分子的对称性和手性,对映异构体和构型的表示方法,外消旋体、内消旋体和非对映异构体的概念,构象异构和构型异构。

5.卤代烷卤代烃的分类、命名化学性质(亲核取代、消除反应、与活泼金属反应)卤代烃的制法亲核取代反应历程(和),消除反应历程(和)6.烯烃烯烃的结构、同分异构和命名(次序规则)烯烃的化学性质(催化氢化、亲电加成、氧化、聚合、α反应)烯烃加成反应机理烯烃的制法7.炔烃和二烯烃炔烃(烯炔)的命名、炔烃的化学性质(催化加氢、亲电加成、硼氢化、亲核加成、氧化、聚合、炔氢的反应),炔烃的制法。

二烯烃的分类、命名和结构,共轭效应及对有机反应的影响,共轭二烯烃的化学性质(反应、聚合反应、加成与加成)8.芳烃共振论单环芳烃的命名和化学性质(亲电取代、α卤代、氧化),芳环亲电取代的定位规律,萘及其性质,非苯系芳烃(芳香性及其判定)9.核磁共振谱、红外光谱和质谱核磁共振谱、红外光谱和质谱的解谱方法10.醇和酚醇和酚的结构、命名和物理性质醇和酚的反应醇和酚的制法11.醚醚的结构、命名和物理性质醚的反应醚的制法环醚12.醛酮醛酮的命名、醛酮的化学性质、醛酮的制法、羟醛缩合反应机理13.羧酸羧酸的系统命名和物理性质、羧酸的酸性及其影响因素,羧酸的化学性质(羟基取代、α-卤代、羧基的还原、脱羧反应、二元羧酸的特性)羧酸的制法,羟基酸的性质和制法(反应)14.羧酸衍生物羧酸衍生物的命名羧酸衍生物的性质酯缩合机理乙酰乙酸乙酯和丙二酸二乙酯在合成中的应用。

药学综合学术学位考试大纲

药学综合学术学位考试大纲

药学综合(学术学位)考试大纲Ⅰ.考试性质药学综合(学术学位)是为医学高等院校招收药学类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而设置、具有选拔性质的全国统一入学考试科目。

目的是科学、公平、有效地测试考生是否具有备继续攻读药学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所需要的医药学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

评价的标准是高等医学院校药学专业优秀本科毕业生能达到的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以利于各高校择优选拔,确保药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的招生质量。

Ⅱ.考查目标药学综合(学术学位)考试范围要求考生全面系统地掌握分析化学、无机化学和有机化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反应和基本计算,并能很好地解释化学中的一些现象和事实,具备较强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

Ⅲ.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本试卷满分为30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内容结构药学综合(学术学位),其中有机化学约33.3%、无机化学约33.3%、分析化学约33.3%。

四、试卷题型结构(一)有机化学题型命名与结构:8题,每小题3分,共24分单项选择题:10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完成化学反应式:8题,每小题2分,共16分简答题:4题(鉴别、反应机理、分离提纯、有机合成),每小题8分,共32分推断结构:1题,共8分(二)无机化学题型单项选择题:10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完成并配平反应方程式:10题,每小题2分,共20分简答题:3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计算题:2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三)分析化学题型A型题: 10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填空题: 10题,每小题1.5分,共15分简答题: 5题,每小题7分,共35分计算题: 2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Ⅳ.考查内容一、有机化学(一)绪论1.杂化轨道理论。

2.电子效应:诱导效应、共轭效应。

(二)烷烃和环烷烃1.烷烃及环烷烃的命名。

2.小环环烷烃的开环反应。

3.环己烷的构象。

(三)烯烃1.烯烃的命名:顺反异构条件、次序规则、Z/E命名。

考研349 药学综合

考研349 药学综合

2019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科目《349药学综合》考试大纲
参考书《天然药物化学》第二版孔令义主编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分析化学》第三版孙毓庆、胡育筑科学出版社
《药剂学》第七版崔福德人民卫生出版社
考试内容天然药物化学需掌握天然化合物相关理论、性质、以及天然活性成分的提取、分离、纯化、结构鉴定和结构修饰;分析化学需掌握分析化学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正确掌握化学分析和仪器分析的基本操作,掌握基本的计算方法;药剂学需熟悉各种剂型的定义和特点,掌握主要剂型设计基本理论,基本处方分析,制备过程,质量要求。

试卷内容结构基础知识内容占50%;理解知识内容占30%;综合知识内容占20%
试卷难易结构试卷难易适中
试卷题型结构选择题、名词解释、简答题、问答题
试卷分值结构选择题(20%-25%)、名词解释(15%-20%)、简答题(20%-30%)、问答题(35-40%)评分标准和要求试卷有评分标准
备注
一级学科硕士点召集人:(学院盖章)学院分管院长签名:。

《药学综合(一)》(代码703)考试大纲

《药学综合(一)》(代码703)考试大纲

《药学综合(一)》(代码:703)考试大纲Ⅰ.考试性质药学综合能力是为高等院校招收药学类硕士研究生而设置的,是具有选拔性质的入学考试科目,作为学校命题和考生复习的依据, 注重测评考生的综合能力和基本素质,要求考生具有坚实、系统和宽广的专业基础知识和理论以达到重点院校药学和相关专业本科生应具有的学识和水平。

Ⅱ.考查目标药学综合能力考试包括有机化学和分析化学两门课程,要求考生较为全面系统地掌握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的基本概念,具备较强的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有机化学是研究碳化合物及其衍生物(碳化合物的结构、性质、合成、反应机制和有机化合物间相互转变规律)的一门科学,是药学类各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在医药领域,药物制备、质量控制、贮存、作用机制和体内代谢过程等方面都与有机化学密切有关。

要求学生系统全面掌握有机化合物的共价键结构理论、电子效应、有机化合物的分类及命名、同分异构现象等基本知识、基本理论;熟悉特征官能团的结构与理化性质间的关系、化学反应的反应机制、有机化合物的合成(设计合成路线)、分离提纯及结构分析的一些基本方法,能熟练应用有机化学的基本知识、理论和方法解决医药领域,药物制备、质量控制、贮存、作用机制和体内代谢过程等方面的实际问题。

分析化学是药学类各专业的重要主干基础课,包括化学分析和仪器分析两部分。

化学分析部分主要内容包括:误差与数据处理、滴定分析法、重量分析法。

要求考生牢固掌握其基本的原理和测定方法,建立起严格的“量”的概念。

能够运用化学平衡的理论和知识,处理和解决各种滴定分析法的基本问题,包括滴定曲线、滴定误差、滴定突跃和滴定可行性判据,掌握重量分析法的基本原理和应用、分析化学中的数据处理与质量保证。

正确掌握有关的科学实验技能,具备必要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仪器分析是分析化学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分析化学的发展方向。

涉及的分析方法是根据物质的光、电、声、磁、热等物理和化学特性对物质的组成、结构、信息进行表征和测量,是学生必须掌握的现代分析技术。

研究生《药学综合》考试大纲

研究生《药学综合》考试大纲

研究生《药学综合》考试大纲药学综合考试科目包括药理学、药物分析学、药剂学和天然药物化学四个部分,考试时间为3小时,满分为300分。

其中4门科目各占25%。

考试题型以名词解释、选择题、简答题、论述题和计算题为主。

第一部分药理学一、说明药理学是研究药物与机体间相互作用的机制和规律的科学。

其主要任务是阐明药物的作用,作用机理,体内过程,临床应用,不良反应及药物相互作用。

从而为临床合理用药奠定理论基础。

考生需要掌握临床合理用药所必需的药理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重点掌握临床常用各类药物的代表药的体内过程特点、药理作用、作用机理、临床用途、主要不良反应及防治措施。

同时了解其它常用同类药的主要药理特点,以便临床根据病人情况选择用药。

二、参考书1.《药理学》,第8版,杨宝峰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药理学教程》,第6版,曹永孝、臧伟进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三、考试题型1.名词解释(含英文)、选择题、问答题。

四、基本内容和基本要求第一章绪言【基本内容】1.药物效应动力学( Pharmacodynamics)、药物代谢动力学(Pharmacokinetics)的基本概念;2.药物与药理学发展史;3.新药开发与研究。

【基本要求】1.了解药理学(Pharmacology)的性质、任务与研究范畴。

第二章药物代谢动力学【基本内容】1.药物的跨膜转运;2.药物的体内过程;3.药代动力学基本概念及参数。

【基本要求】1.掌握生物利用度、血浆半衰期、药酶诱导及药酶抑制作用的概念及临床意义。

熟悉药物简单扩散;2.熟悉恒比消除、血药稳态浓度的概念;熟悉药物吸收、分布、生物转化及排泄的概念及影响因素,首过消除、肝肠循环等内容;3.了解药物其它转运方式;了解药时曲线、表观分布容积、恒量消除等内容。

第三章药物效应动力学【基本内容】1.药物的基本作用;2.药物剂量与效应关系;3.药物作用机制。

【基本要求】1.掌握药物的不良反应及类型;掌握受体激动药、拮抗药、拮抗参数的概念;2.熟悉药物作用的基本类型和选择性、治疗作用等概念;熟悉效能、效价强度、半数有效量、半数致死量、治疗指数等概念;3.了解剂量、剂量与效应关系曲线等概念。

649-药学专业综合

649-药学专业综合

药学专业综合注意:药学专业综合考核内容包括有机化学部分和分析化学部分。

有机化学部分一、考试目的《有机化学》是从事药学及相关专业研究人员的必备知识。

《有机化学》考试力求科学、公平、准确、规范地测评考生的有机基础和综合能力,以利于选拔具有发展潜力的优秀人才入学。

二、考试要求测试考生对于有机化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综合运用分析和解决有机化学问题的能力。

三、考试内容1.绪论1)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及其表达式2)有机化合物的特点3) 有机化合物的分类4)各类有机化合物的命名2.有机化合物的化学键1)结构理论、共价键的参数及断裂方式2)分子间作用力3) 电子效应3. 烷烃1)同系列、同分异构现象、结构和构象2)化学性质(卤代反应和卤代反应机理)3)烷烃的制备4.烯烃1)同分异构及构型的表示2)化学性质催化加氢、亲电加成(加X2 、HX、H2SO4、HOX,机理、马氏规则及过氧化物效应)、硼氢化反应、α-H的反应、氧化反应5.炔烃和二烯烃1)炔烃结构和性质(碳碳三键的反应,炔氢的反应)2)共轭二烯烃结构和性质(亲电加成,双烯合成)6.环烷烃1)同分异构、稳定性、结构和构象(环己烷的构象)2)化学性质(卤代反应、加成反应)7.立体化学1)物质的旋光性与化学结构的关系2)对映异构分子的对称性和手性,对映异构体和构型的表示方法,外消旋体、内消旋体和非对映异构体的概念,构象异构和构型异构。

8.芳香烃1)结构与化学性质取代反应(卤代、硝化、磺化、傅-克反应)及亲电反应机理,烷基苯侧链的反应(取代、氧化反应),加成反应。

2)取代苯的亲电取代反应定位规律3)多环芳烃和非苯芳烃萘的结构和化学性质,休克尔规则。

9.卤代烃1)分类和结构2)化学性质亲核取代、消除反应;还原反应;有机金属化合物的形成。

3)亲核取代、消除反应的机理及影响因素4)乙烯型和烯丙型卤代烃10.醇、酚和醚1)醇结构与化学性质与金属反应(Na、K、Mg),卤代烃的生成,无机含氧酸酯的生成,脱水反应,氧化与脱氢,二元醇的性质。

《药学综合》(代码349)考试大纲

《药学综合》(代码349)考试大纲

《药学综合》(代码:349)考试大纲Ⅰ.考试性质药学综合能力是为高等院校招收药学类硕士研究生而设置的,是具有选拔性质的入学考试科目,作为学校命题和考生复习的依据, 注重测评考生的综合能力和基本素质,要求考生具有坚实、系统和宽广的专业基础知识和理论以达到重点院校药学和相关专业本科生应具有的学识和水平。

Ⅱ.考查目标药学综合能力考试包括有机化学、分析化学、药理学。

要求考生较为全面系统地掌握有机化学、分析化学、药理学的基本概念,具备较强的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有机化学是研究碳化合物及其衍生物(碳化合物的结构、性质、合成、反应机制和有机化合物间相互转变规律)的一门科学,是药学类各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在医药领域,药物制备、质量控制、贮存、作用机制和体内代谢过程等方面都与有机化学密切有关。

要求学生系统全面掌握有机化合物的共价键结构理论、电子效应、有机化合物的分类及命名、同分异构现象等基本知识、基本理论;熟悉特征官能团的结构与理化性质间的关系、化学反应的反应机制、有机化合物的合成(设计合成路线)、分离提纯及结构分析的一些基本方法,能熟练应用有机化学的基本知识、理论和方法解决医药领域药物制备、质量控制、贮存、作用机制和体内代谢过程等方面的实际问题。

分析化学是药学类各专业的重要主干基础课,包括化学分析和仪器分析两部分。

化学分析部分主要内容包括:误差与数据处理、滴定分析法、重量分析法。

要求考生牢固掌握其基本的原理和测定方法,建立起严格的“量”的概念。

能够运用化学平衡的理论和知识,处理和解决各种滴定分析法的基本问题,包括滴定曲线、滴定误差、滴定突跃和滴定可行性判据,掌握重量分析法的基本原理和应用、分析化学中的数据处理与质量保证。

正确掌握有关的科学实验技能,具备必要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仪器分析是分析化学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分析化学的发展方向。

涉及的分析方法是根据物质的光、电、声、磁、热等物理和化学特性对物质的组成、结构、信息进行表征和测量,是学生必须掌握的现代分析技术。

药学基础综合考试大纲

药学基础综合考试大纲

《药学基础综合》考试大纲《药学基础综合》包括《有机化学》、《分析化学》和《药理学》三部分内容。

第一部分《有机化学》考试参考书:指定参考书为《有机化学》第八版,陆涛主编考试内容:第一章绪论第二节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共价键一、凯库勒结构理论二、化学键第三节共价键的几个重要参数和断裂方式一、几个重要参数二、共价键的断裂方式第四节有机化合物的分类和表示方法一、按官能团分类第五节有机酸碱概念一、路易斯酸碱第二章烷烃第一节分类、构造异构和碳原子的级一、烷烃的构造异构和命名二、碳原子的级第二节命名一、普通命名法二、系统命名法1、直链烷烃的命名2、支链烷烃的命名3、复杂支链烷烃的命名4、环烷烃的系统命名第四节构象第六节烷烃的化学反应一、甲烷的卤代反应二、甲烷卤代的反应机理三、其他烷烃的卤代反应第三章烯烃第一节结构、同分异构和命名一、烯烃的结构二、同分异构三、命名四、顺反异构的命名第三节烯烃的化学性质一、亲电加成反应二、自由基加成三、硼氢化反应四、氧化反应五、α-H的反应第四节烯烃的制备第四章炔烃和二烯烃第一节炔烃的分类、结构和命名一、炔烃的结构二、炔烃的命名第三节炔烃的化学性质一、炔氢的反应二、碳碳叁键的反应第四节炔烃的制备一、二卤代烃脱卤素二、伯卤代烃和炔化钠反应第五节二烯烃一、分类和命名二、共轭烯烃的结构--π-π共轭三、共轭二烯烃的特征反应1、共轭加成2、狄尔斯-阿尔德反应四、聚集二烯烃五、共轭效应第五章脂环烃第一节分类和命名第三节构象Conformation一、环丙烷、环丁烷和环戊烷的构象二、环己烷的构象第四节环烷烃的化学反应第五节脂环烃的制备第六章立体化学基础第一节概述一、平面偏振光及比旋光度二、对映异构和手性三、分子的对称性和手性第二节对映异构和非对映异构一、含一个手性碳原子的化合物二、含多个手性碳原子的化合物第三节取代环烷烃的立体异构一、取代环烷烃的构型异构二、取代环己烷的构象分析三、二环环烷烃的构象第四节旋光异构在研究反应机理中的应用一、自由基卤代反应二、卤素与烯烃的加成反应第七章芳香烃第一节芳烃的分类和命名第二节苯的结构一、苯的Kekule结构式二、芳香六隅体第四节苯及其同系物的化学性质一、苯环上的亲电取代反应二、取代苯的亲电取代反应的定位规律三、苯的加成和氧化反应四、烷基苯侧链的反应第五节多环芳烃与非苯芳香烃一、萘二、蒽、菲和其他稠环芳烃三、联苯四、非苯芳香烃第八章卤代烃第一节结构、分类和命名第三节卤代烃的化学性质一、卤代烷的亲核取代反应二、卤代烷的消除反应三、与金属的反应四、还原反应第四节亲核取代反应和消除反应机理一、亲核取代反应机制二、影响亲核取代反应机制的因素三、消除反应机理四、消除反应与亲核取代反应的竞争第五节不饱和卤代烃和芳香卤代烃一、乙烯型和卤苯型卤代烃二、烯丙基型和苄基型卤代烃第六节卤代烃的制备第九章醇、酚和醚第一节醇一、醇的结构、分类和命名二、醇的化学性质三、邻二醇的特性五、醇的制备第二节酚一、结构、分类和命名二、酚的化学性质三、制备第三节醚和环氧化合物一、结构、分类和命名二、醚的化学性质三、醚的制备四、环氧化合物第四节硫醇和硫醚一、硫醇二、硫醚第十章醛和酮第一节结构、分类和命名第三节醛、酮的化学性质一、亲核加成反应二、α-碳及α-氢的反应三、氧化反应四、还原反应第四节醛和酮的制备第五节αβ-不饱和醛酮一、结构二、化学性质第十一章羧酸和取代羧酸第一节结构、分类和命名一、羧酸的结构二、羧酸的命名第三节羧酸的化学性质一、酸性二、羧基中羟基的取代反应三、还原反应四、α-H的反应五、脱羧反应六、二元酸的热解反应第四节、羧酸的制备第五节取代羧酸一、卤代酸二、羟基酸第十二章羧酸衍生物第一节结构和命名第三节化学性质一、水解、醇解和氨解二、与有机金属化合物的反应三、还原反应四、酰胺的特性第四节碳酸衍生物和原酸衍生物一、碳酸衍生物第五节油脂、磷脂和蜡一、油脂二、磷脂、三、蜡第六节羧酸衍生物的制备一、羧酸法二、羧酸衍生物法三、贝克曼重排四、拜尔-维立格反应第十三章碳负离子第一节缩合反应一、羟醛缩合型反应二、酯缩合反应第二节β-二羰基化合物的烷基化、酰基化及在合成中的应用一、乙酰乙酸乙酯二、丙二酸二乙酯三、迈克尔加成第十四章有机含氮化合物第一节硝基化合物一、化学性质第二节胺类化合物一、胺的结构、分类和命名二、胺的化学性质三、胺的制备第四节重氮盐和偶氮化合物二、芳香重氮盐的反应二、偶氮化合物三、重氮甲烷第五节卡宾一、结构二、化学性质第十五章杂环化合物第一节分类和命名第二节六元杂环化合物一、吡啶二、喹啉和异喹啉三、含两个氮原子的六元杂环四、含氧原子的六院杂环第三节五元杂环化合物一、吡咯、呋喃和噻吩二、吲哚三、含两个杂原子的五元杂环四、嘌呤和嘌呤衍生物第四节重要的杂环化合物的制备一、喹啉及其衍生物的合成二、嘧啶及其衍生物的合成三、吲哚及其衍生物的合成第十六章糖类第一节单糖一、结构二、单糖的变旋光现象和环状结构三、单糖的化学性质第二节双糖一、麦芽糖二、纤维二糖三、乳糖四、蔗糖第四节多糖一、淀粉二、纤维素三、糖原第十七章氨基酸、多肽和蛋白质和核酸第一节氨基酸一、氨基酸的结构、分类和命名二、氨基酸的化学性质第二节多肽和蛋白质一、多肽的命名与肽键的结构特点二、蛋白质的结构层次与特点第三节核酸一、分类二、结构第十八章萜类和甾族化合物第一节萜类一、结构第二节甾族化合物一、基本骨架及其编号二、命名三、甾族化合物的构型与构象四、胆固醇(胆甾醇)第二部分《分析化学》《分析化学》涵盖化学分析和仪器分析两部分内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药学综合知识》考试大纲一、考试目的有机化学和人体解剖生理学是从事药学研究的基础,考察考生是否掌握了基本的有机化学、人体解剖生理学概念、知识,能否适应将来的硕士学习及科研需要。

二、考试的性质与范围本大纲适用于辽宁大学药学院药药学一级学术硕士授权点的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三、考试基本要求(一)有机化学方面:1、掌握各类有机化合物的命名法、同分异构、化合物结构及性质、化合物重要合成方法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2、应用价键理论的基本概念,理解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应用分子轨道理论的基本概念解释乙烯、丁二烯、苯及类似物的结构。

3、掌握诱导效应和共轭效应,并能运用和理解有机物结构和性质的关系。

4、了解过渡态理论,初步掌握碳正离子、碳负离子、碳游离基等活性中间体及其在有机反应中的应用。

5、掌握亲核取代、亲电取代、亲核加成、亲电加成、消去反应、游离基反应和缺电子重排反应的历程。

并能初步运用来解释相应的化学反应和合成上的应用。

6、掌握常见有机金属化合物(锂、镁、锌)的重要反应。

7、掌握立体化学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

化合物手性的判断。

8、理解测定结构的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谱的方法,并能解析简单的谱图。

9、掌握各类重要有机化合物的来源、工业制法及其主要用途。

了解碳水化合物、蛋白质主要生物碱等天然产物的结构、性质和用途。

10、掌握各类重要有机人名反应及反应历程。

11、掌握有机化学实验的基本技能和原理。

12、综合运用有机化学基本知识,设计目标化合物的合成路线;推测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及不同类型化合物的分离与鉴别。

(二)人体解剖生理学方面:1、掌握人体解剖生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识。

2、掌握人体细胞、组织的基本组成和细胞的基本功能。

3、掌握人体各个系统的基本结构,能用文字及通过绘图表示之。

4、掌握各个系统的基本功能,能用文字及通过绘图表示之。

5、掌握各个系统行使基本功能的原理,能用文字及通过绘图表示之。

6、掌握各个系统的结构、功能与身体健康、疾病发生之间的关系。

7、掌握各个系统的结构、功能与药物发挥功能及制药发生之间的关系。

8、初步具备将人体解剖生理学知识用于药物研发的能力。

四、考试知识点基本要求(一)有机化学方面:1、烷烃掌握烷烃的同系列和构造异构,乙烷和丁烷的构象、优势构象、用Newman投影式表示构象;烷烃的系统命名法和普通命名法,正、异、新的概念,常见的烷基;烷烃的物理性质。

熔点、沸点的变化规律;烷烃卤代反应及其历程,自由基的稳定性,过渡态和中间体的概念。

熟悉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对反应速度和产物的影响。

了解常见烷烃;烷烃的氧化反应和热裂反应。

2、脂环烃掌握环烷烃的命名方法,构造异构,构型异构;环丙烷的结构,小环烷烃的加成反应;环已烷及一取代和二取代环已烷的构象,船式,椅式、平伏键和直立键的概念,取代环已烷的优势构象。

熟悉十氢萘的构型和构象。

了解:桥环、螺环烃和螺环分子中存在的对映异构;手性轴的概念。

3、立体化学掌握旋光度α、比旋光度[α]、手性分子,对映体、非对映体、内消旋体和外消旋体的概念;含一个手性碳的光学异构,手性分子的旋光性、手性分子的表示方法、费歇尔投影式;用D/L和R/S标示构型的次序规则。

含二个手性碳的光学异构和构型的标示。

熟悉绝对构型、相对构型、赤型、苏型和差向异构的概念。

了解含更多个手性碳的光学异构,外消旋体拆分,烷烃卤代反应中手性分子的立体化学。

4、卤代烃掌握卤代烷的分类和命名;卤代烷的亲核取代反应和消除反应;格氏试剂的生成和性质;卤代烷亲核取代反应的历程和卤代烷结构,亲核试剂,溶剂,离去基团对反应影响的一般规律。

正碳离子的结构,稳定性和对反应活性的影响,不同卤素对反应活性的影响;消除反应的历程,消除反应的扎依采夫规律及其解释。

了解卤代烷的结构和物理性质;多卤代烷的特性。

5、烯烃掌握烯烃的分子结构;sp2杂化,π键的形成及特性;烯烃的分子通式,顺反异构现象的产生及用顺反和Z/E标示顺反异构;烯烃的系统命名;烯烃亲电加成反应(与HX、H2O、H2SO4、X2及HOX等)亲电加成反应的历程,正碳离子的重排,加成反应的立体化学,马氏规则及其现代理论解释,σ-π共轭;硼氢化反应及反应方向和应用。

烯烃的氧化反应(KMnO4、O3/H2O和环氧化),不断键氧化的方向及其立体化学;烯烃的α-卤代反应,p-π共轭。

烃与HBr加成的过氧化物效应和原因。

熟悉物理性质;聚合反应。

6、二烯烃和炔烃掌握二烯烃的分类和命名;共轭二烯烃的结构,π-π共轭和共轭效应;电子离域的概念,共振论的基本概念;二烯烃的1,2-加成和1、4-加成及其解释。

D-A反应;炔烃的结构,sp杂化;炔烃的命名;炔烃的亲电加成(与H2、X2及HX等加成)、加成反应的方向。

炔烃的水合反应及其应用,氢化反应;末端炔烃的酸性,金属炔化物的生成及用途。

熟悉二烯烃和炔烃的氧化和聚合反应。

了解分子轨道法对1、3-丁二烯的结构和性质的描述。

7、芳香烃①苯及其同系物掌握苯的结构和表示法,芳香大π键及苯的稳定性;苯及其同系物的命名;苯环上的亲电取代反应:卤代、硝化、磺化和傅-克反应;苯环侧链的卤代和氧化反应;苯环亲电取代反应的历程,定位规律和应用;芳卤烃卤原子的稳定性及其原因。

了解苯环的加成反应;芳卤烃的亲核取代;苯炔。

②多环芳烃了解萘的氧化和加氢;蒽和菲的化学性质。

③非苯芳烃掌握利用Huckel规则判定化合物的芳香性;环戊二烯负离子和环庚三烯正离子的芳香性。

8、醇、酚和醚①醇掌握醇的分类、命名、结构、沸点、以及水溶解度的关系;氢键对物理性质的影响;醇的酸性及与金属Na,PX3,H2SO4,HNO3等的反应,卢卡斯试剂;醇的消除反应,分子间消除成醚,分子内消除成烯烃,消除的扎依采夫规律;醇的氧化反应,伯、仲、叔醇对氧化反应的不同活性,欧芬脑尔氧化;频哪醇重排;邻二醇与Pb(Ac)4和HIO4的反应;醇的制备:烯烃水合、硼氢化反应,格氏试剂和醛酮加成。

2酚掌握酚的结构和命名;钠熔法制备酚;酚的酸性,环上取代基对酸性影响的一般规律;酚环上亲电取代反应的特点;瑞曼-梯曼反应,柯尔柏-斯密特反应,傅瑞斯重排和克莱森重的呈色。

了解制备酚的异丙苯法和芳卤烃水解法;卡宾的概念。

排。

酚和FeCl33醚和环氧化合物掌握醚的分类和命名;用氢卤酸断裂醚键的反应;环氧化物的取代开环反应,环氧丙烷开环的方向和历程,环氧化物和开环反应的立体化学。

熟悉醚羊盐的形成,过氧化物的形成。

了解硫醇和硫醚;醚的物理性质。

9、醛和酮掌握醛酮的系统命名;羰基的结构;醛酮的亲核加成反应及历程;α-H的卤代,卤仿反应,酮式-烯醇式互变异构,羟醛缩合反应及其历程,负碳离子,克莱森-斯密特反应,柏琴反应,安息香缩合,曼尼希反应和魏悌希反应;用NaBH4和LiAlH4的还原反应,克莱门森还原,黄鸣龙还原,用斐林试剂和杜伦试剂氧化醛,康尼查罗反应;α、β-不饱和醛酮的亲核加成,麦克尔加成反应,插烯规律。

熟悉醛酮的制备反应;物理性质;醌的结构。

了解常见的醛酮;乙烯酮;醌的制备。

10、羧酸和取代羧酸掌握羧酸及取代羧酸的结构和命名;氢键对物理性质的影响;羧酸的酸性和成盐,结构和取代基对酸性的影响及其一般规律,诱导效应的影响;与醇作用成酯的反应;形成酰卤、酐和酰胺的反应;酯化反应的历程及其影响因素;还原反应和脱羧反应;羧酸的制备,腈水解、格氏试剂法和醇氧化。

熟悉α-H的反应;二元酸、羟基酸和羰基酸在受热时的反应;卤代酸的水解反应;氨基酸的等电点、偶极离子和显色反应。

了解常见羧酸的性质;多肽和蛋白质。

11、羧酸衍生物掌握羧酸衍生物的结构和命名法;亲核取代反应(水解、醇解、氨解);与格氏试剂的反应;用LiAlH4的还原反应,催化氢化还原反应。

酯水解反应的的历程及影响因素;酯缩合(克莱森缩合)反应及其历程;乙酰乙酸乙酯的α-亚基烃基化、酰基化、酸式分解、酮式分解及其在合成上的应用;丙二酸二乙酯在合成上的应用;酰胺的Hoffmann降解反应,酰胺和酰亚胺的酸碱性。

丙二酰脲的结构;胍的碱性和芳香性。

熟悉酰卤和酸酐的制备;羧酸基和卤烃反应制备酯;羧酸铵盐脱水制酰胺;贝克曼重排;酯的物理性质。

了解常见的酰卤、酸酐、光气、脲、胍和硫脲的结构。

12、有机含氮化合物掌握胺的分类、命名、碱性以及取代基对碱性影响的一般规律;胺的烃基化和酰基化反应;与亚硝酸的反应;芳胺环上的亲电取代反应;胺的制备:硝基还原,卤烃氨解,腈和酰胺的还原,还原胺化,盖布瑞尔合成法;季铵盐和季铵碱的形成,季铵碱的消除及其消除的方向和历程,立体化学和在测定结构上的应用;芳香重氮盐的制备,被卤素取代,被CN 取代,被氢、羟基和硝基取代等。

偶合反应。

熟悉胺和醛生成希夫碱;异腈反应;重氮盐的还原反应;重氮甲烷的性质;硝基对苯环上亲核取代活性的影响。

13、杂环化合物掌握五元单杂环和六元单杂环的命名;吡咯、呋喃和噻吩的电子结构,芳香性和多π特性;吡咯、呋喃和噻吩的酸碱性、稳定性及其亲电取代反应。

呋喃的D-A反应、呋喃甲醛的特殊反应;吡唑、咪唑、噁唑、异噁唑和噻唑的结构和命名;吡啶的电子结构、芳香性和缺π特征;吡啶的溶解度、偶极矩、碱性、稳定性、亲电取代反应、氧化和还原反应。

N-氧化吡啶的生成和取代反应。

吡啶的亲核取代反应;吲哚、嘌呤的结构和命名。

熟悉吡咯、呋喃和噻吩的偶极矩、熔点、沸点和水溶解度;吡唑、咪唑、噁唑和异噁唑的结构、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咪唑和吡唑的互变异构;吡喃和吡喃酮的结构、稳定性和水解反应;啶的主要衍生物如烟酸、VB6等;嘧啶环的合成;嘧啶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喹啉的合成;喹啉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嘌呤的重要衍生物的结构;香豆素,色酮和黄酮的结构;吡喃的水解反应。

14、糖类掌握单糖链状结构的表示法(Fischer投影式)和构型(D、L及赤藓型和苏阿型等);重要的单糖赤藓糖、苏阿糖、核糖、葡萄糖、甘露糖和半乳糖等;以葡萄糖为例,结合实验事实掌握环状结构、Haworth透视式、优势构象及有关基本概念(如:端基异构体,α、β判定方法,呋喃、吡喃型和变旋现象等);单糖的化学性质:成脎反应,氧化反应(与吐伦试剂和斐林试剂反应,被硝酸和溴水氧化),还原反应,与含氮试剂的反应,环状缩醛和缩酮的形成及碱性条件下的反应和酸性条件下的脱水等;还原糖的判断和主要性质,甙类的结构特点和性质;重要双糖(蔗糖、麦芽糖、乳糖和纤维二糖)的组成、结构、名称、还原性和非还原性,双糖的类型(α或β)和甙键类型;重要多糖淀粉和纤维素的结构特征和两者的区别(甙键类型),淀粉的主要性质(非还原性、遇碘成蓝色和水解等)。

了解双糖的系统命名法和优势构象;肝糖(动物淀粉)的结构和用途;环糊精、核糖核酸和2-去氧核糖的结构。

(二)人体解剖生理学方面:1、绪论了解人体解剖生理学的研究内容,学习人体解剖生理学的重要性,生理学研究的三个水平,人体的三个解剖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