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特征与农业》知识总结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第自然特征与农业

农业品牌化: 打造具有地方 特色的农业品 牌,提高市场
竞争力
农业休闲旅游: 将农业资源与 旅游资源相结 合,发展休闲
观光产业
农业旅游资源开发与利 用
农业旅游资源类型及特点
农业自然景观:包 括田园风光、农事 活动等
农业人文景观:包 括农耕文化、民俗 风情等
农业旅游资源特点 :具有地域性、季 节性、文化性等特 点
农业旅游资源开发与 利用:需要因地制宜 ,注重保护生态环境 ,同时挖掘文化内涵 ,提高旅游品质
农业旅游资源开发策略与建议
挖掘农业资源潜力:充分利用现有农业资源,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业旅游产品。 保护生态环境:在开发过程中注重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提升服务质量:加强旅游服务设施建设,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 加强宣传推广: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农业旅游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气候类型多样,包括热带、亚热带、 温带等
气候特点
气候变化复杂,多灾害性天气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季风气候显著,四季分明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农业发展受气候影响较大
水文特征
河流数量众多,流程较长 河流流量较大,季节变化明显 河流含沙量较小,水质较好 河流流速较缓,航运价值较高
自然资源
水资源:总量丰富,但分布 不均
气候资源:温带季风气候, 四季分明,雨热同期
土地资源:类型多样,适宜 发展多种农业
生物资源:种类繁多,具有 丰富的动植物资源
农业发展
农业现状
农业发展历程: 简要介绍我国农 业的发展历程
农业现状:分析 当前我国农业的 现状,包括主要 农作物、农业机 械化程度、农业 科技应用等方面
农业问题:指出 当前我国农业面 临的问题,如资 源短缺、环境污 染、农产品质量 安全等
复习:6.1《自然特征与农业》

《 北 方 》
填图训练
50
A C
40
E
B
33
F D
合作探究:课本10页活动题
1、概况三个城市气候的共同特征?
冬冷夏热
降水季节分配不均,集中在夏季
纬度位置
2、比较石家庄和齐齐哈尔的气候差异,导致两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原因?
3、比较石家庄和延安的气候差异,导致两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
海陆位置
合作探究二:课本12页活动题 认识华北平原春旱的成因及其影响。
复习指导:(课本9-12页) 《自然特征与农业》 1.我国北方范围: 2.北方地形以: 主要地形区:东部有_和_,西部有__ 3.北方地跨的温度带:__和___ 4.北方的气候类型: 气候特点: 5.北方地区属于我国四大干湿地区中的______区。 6.土壤:东北平原是___. 黄土高原是____。 华北平原是___,它是:__河.__河从___高原携带大量 泥沙在下游地区堆积形成的。 7.北方地区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① ② ③ 耕地类型: 主要粮食作物: 经济作物: 成为我国重要的______农业区。 8.北方地区发展农业的不利条件:___不足,___严重。 解决措施: 目前,采取了____等跨流域调水措施。 从长远来看,发展____农业。 9.(重点)P10活动题 P12活动题
复习:第六章 8 - 31
北方地区
第一节:自然特征与农业
复习目标: 1.运用北方地区的地形图,找出北方地区 与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的界线 指出北方地区的范围。 2.掌握北方地区气候、地形、自然景观等 自然地理特征,通过分析北方地区自然 特征及其内部差异的主要成因,初步学会 区域分析的方法。 3.了解北方地区发展农业的有利、不利 条件和主要农作物。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9.1.1《自然特征与农业》)教案与反思

人教版地理八下第九章第一节《自然特征与农业》第1课时教案原创不容易,为有更多动力,请【关注、关注、关注】,谢谢!东宫白庶子,南寺远禅师。
——白居易《远师》1.出示青藏高原范围和位置图提出问题:观察青藏地区在中国的位置,描述其范围。
2.出示青藏地区的地形图:引导学生观察青藏地区地形图,描述青藏地区的地理位置。
补充:穿过藏高原的主要纬线:30°N,40°N3.引导学生观看雪山连绵的景观这样的自然环境是怎样形成的呢?引导学生在图中描出喜马拉雅山脉、昆仑山脉、阿尔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
归纳本地区的主要地形特征?为什么被称为“世界屋脊”?2.出示我国地势剖面图:引导学生发现问题。
总结: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最高大的高原。
3.出示青藏高原的景观远看是山,近看成川湖泊星罗,沼泽连片4.认识青藏高原的河湖:引导学生找一找青藏地区有哪些主要河流?湖泊?追问:为什么青藏高原有许多大江大河发源?出示澜沧江源头、长江源头等总结:青藏高原海拔高,山顶年积雪,冰川广布。
当气温升高时,冰雪消融,这些冰雪融水成为了许多大江大河的水源地。
5.探究青藏高原的气候结。
对比分析成都和拉萨的气温资料,并思考产生差异的原因是什么?6.交流展示:高原山地气候;特点:冬寒夏凉,降水少,昼夜温差大。
海拔高,空气稀薄,光照充足,太阳辐射强烈。
1.合作交流:考虑到高原特殊的自然环境特征,你要准备哪些物品?为什么?棉衣:御寒,因为青藏高原气候寒冷,日温差大。
防晒物品:防紫外线,因为这里光照强,太阳辐射强烈,为避免皮肤受到伤害2.结合图文资料,说一说你最想看哪些景观?请你展示你感兴趣的景观?展示青藏高原景观图片:补充介绍:(1)念青唐古拉山脉山顶终年1.关于青藏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①以干旱为主的的自然特征②河流较少,多为内流河③具有丰富的太阳能资源④很多山峰终年积雪,冰川广布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2.青藏地区最显著的自然环境特征是()A.温暖B.湿热C.高寒D.干旱3.被誉为“高原之舟”的牲畜是()A.藏绵羊B.藏山羊C.藏野驴D.牦牛读“我国局部地区示意图”,完成4~5题。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第九章第一节青藏地区的自然特征与农业 知识点梳理

青藏地区的自然特征与农业知识点梳理一、世界屋脊1、地理位置:位于我国西南部,横断山脉以西,昆仑山脉—祁连山脉以南,南至国界。
青藏地区位于青藏高原上。
2、地形地势:地势高耸,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是世界最高的大高原,素有“世界屋脊”之称,显著特征是“远看是山,近看是川”。
还有柴达木盆地(有高原盆地之称)3、气候特征:具有独特的高寒气候,冬寒夏凉,年温差小,日温差大。
由于海拔高,空气稀薄,日照充足,太阳辐射强烈。
4、河流:地势高耸,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是世界最高的大高原。
由于海拔高,许多山峰终年积雪,冰川广布,是长江、黄河、澜沧江、雅鲁藏布江等众多大江大河的发源地。
5、湖泊:青藏地区湖泊多为内流湖,占全国湖泊总数的一半以上。
青海湖为我国最大的湖泊。
措那湖是高原淡水湖。
6、自然资源:(1)矿产资源、太阳能、风能、水能、地热。
(2)丰富的太阳能和地热能,以及雅鲁藏布江和横断山区丰富的水能资源。
拉萨晴天多,阳光灿烂,有“日光城”之称。
2.高寒牧区(西藏牧区和青海牧区)和河谷农业区(1)高原畜牧业在独特的高寒条件下,青藏地区耐寒的高山草甸分布广泛,生长着能适应高寒、缺氧、低气压等特殊高原环境的牲畜——牦牛、藏绵羊、藏山羊。
高原之舟:牦牛,毛长皮厚,体矮身健。
毛长皮厚可以保持体温,防御寒冷,体矮身健,可以载负重物。
(2)河谷农业:位于海拔较低的藏南河谷地区主要农业区:南部的雅鲁藏布江谷地,东部的湟水谷地。
优越条件:地势较低,气温较高,风力较小;土质肥沃(藏南相对于其它区域的种植优势)主要农作物:青稞、小麦和豌豆等。
由于日照时间长、气温低(生长期较长)、昼夜温差大(利于作物养分的积累),因此,本区是青稞和小麦的高产区。
(3)生活习惯饮食:糌粑、牛羊肉、青稞酒。
服饰:藏袍是其传统服饰。
(为了适应当地昼夜温差大的特点)民居:牧民一般居住在用厚重的牛毛毡搭成的帐篷中,农区和城镇多见平顶碉房。
(因为青藏高原土层浅薄,林木稀少。
自然特征与农业

农业保险政策:为农民提供风险保障降低自然灾害和市场波动对农业的影响
农业科技支持:政府支持农业科技创新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农产品质量
农业合作组织政策:鼓励农民成立合作组织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和农产品市场竞争力
Prt Four 农业与自然环境的互动
土壤质量对农业的影响:土壤质量包括土壤的肥力和土壤的质地对农作物的生长和产量有着 直接的影响。
水资源对农业的影响:水资源是农业生产的必要条件水资源的数量和质量直接影响着农业的 发展。
地理环境对农业的影响:地理环境包括地形、地貌、地理位置等对农业种植结构、种植方式 等产生影响。
农业与自然环境的协调发展
关系
农业对自然环境的依赖
气候条件:农业发展受气候影响如温度、降雨和光照等 土壤质量:土壤类型和肥力对农作物生长至关重要 水资源:农业需要充足的水源如灌溉和自然降雨 地理特征:地形、地貌和地理位置等因素影响农业布局和生产方式
自然环境对农业的影响
气候变化对农业的影响:气候变化可能导致作物生长季的改变、干旱和洪涝等极端天气事件 对农业产生重大影响。
民收入。
促进农村发展: 农业可持续发 展能够带动农 村经济的发展 提高农村的生 活水平。
Prt Five
农业的未来展望
农业科技的创新与应用
人工智能在农业中 的应用:提高生产 效率和降低成本
精准农业技术:实 现个性化种植和养 殖提高农产品品质 和产量
生物技术在农业中 的应用:培育新品 种提高抗逆性和产 量
感谢观看
汇报人:
地形地貌
介绍该地区的山川、 河流、湖泊等地形 地貌特点
分析地形地貌对该 地区气候、生态系 统和农业的影响
八年级下地理第六章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下地理第六章知识点总结八年级下地理第六章知识点1第一节自然特征与农业一、地理位置我国北方地区大体位于大兴安岭、青藏高原以东,内蒙古高原以南,秦岭—淮河以北,东临渤海和黄海。
二、地形特征北方地区的地形以平原和高原为主,东部有面积广阔的东北平原和华北平原,西部有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原。
三、气候1、气候类型:北方地区地跨我国的中温带和暖温带,大部分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
2、气候特征:北方地区冬季寒冷,最冷月平均气温在0摄氏度以下,夏季炎热,最热月平均气温在20摄氏度以上。
大部分地区的年平均降水量为400~800毫米,属于半湿润区。
降水季节分配不均,主要集中于夏季。
四、黑土地和黄土地1、东北平原在冷湿的环境下,发育了肥沃的黑色土壤,人们常把东北平原称为“黑土地”2、黄土高原被深厚的黄土所覆盖,黄河、海河从黄土高原携带大量泥沙在下游地区堆积,形成了广阔的华北平原。
黄土高原、华北平原又常被称为“黄土地”3、“黑土地”与“黄土地的自然差异”五、重要的旱作农业区(一)自然条件1、北方地区平原广阔,土壤肥沃,耕地集中连片。
2、北方地区降水偏少,耕地多为旱地。
(二)主要作物1、北方地区的粮食作物:主要种植小麦、玉米、谷子等。
2、北方地区的经济作物:甜菜、棉花、大豆等。
(三)自然灾害灾害及成因: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降水较少,且集中于夏季,灌溉水源不足,春旱严重。
1、解决措施:采取南水北调等跨流域调水措施,发展节水农业。
八年级下地理第六章知识点2第二节“白山黑水”——东北三省一、位置、气候、地形1.称谓:“白山黑水”,“林海雪原”,“北大仓”2.东北三省包括:A黑龙江省,B吉林省和C辽宁省3.人们常用“山环水绕,沃野千里”来形容东北三省山河大势。
4山环:由D大兴安岭E长白山F小兴安岭如马蹄形分布着K东北平原,5.水绕:1黑龙江2.乌苏里江与俄罗斯为临,3.图门江4.鸭绿江与朝鲜为临,5辽河,河流6松花江注入黑龙江6.东北三省气候冷湿,由于纬度较高,又紧邻着冬季风源地,大部分地区冬季漫长严寒,夏季短促温暖。
高中地理学习指南:知识点总结自然特征与农业

高中地理学习指南:知识点总结自然特征与农业
一、气候湿热的红土地1.地理位置南方地区位于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东面和南面分别濒临东海和南海。
2.地形特征西部以高原和盆地为主;东部有交错分布的平原、低山和丘陵,沿江有面积较大的平原和三角洲。
3.气候南方地区属于湿润的亚热带、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暖湿润。
4.土壤由于水热充足,这里植被常绿。
在湿热的环境中发育了红色的土壤,因此南方地区被称为”红土地。
(四川盆地有”紫色盆地。
云贵高原石灰岩分布广泛,又称为”喀斯特地貌。
)
二、重要的水田农业区5.气候类型南方地区气候湿热。
6.自然条件①气候湿热,水热条件优越;②平原地区,地势低平,土壤肥沃;③河湖密布,灌溉条件良好,水田集中连片。
7.耕地水田8.主要粮食作物①粮食作物主要种植水稻,也种植小麦;②经济作物棉花,油菜,茶,竹,甘蔗,橡胶,以及柑橘,香蕉,菠萝等热带、亚热带水果;③三种常见的食材莲藕、椰子、竹笋。
自然特征与农业

生物多样性可以增加生态系统的复杂性和稳定性,减少病虫害等 自然灾害的发生。
促进农业生产力提高
生物多样性可以提高土壤肥力、改善土壤结构、增加作物抗逆性等, 从而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品质。
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
生物多样性保护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促进农业、 生态、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
02
气候条件对农业影响
温度变化对农作物生长影响
温度变化会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周期和产量。适宜的温 度可以促进作物的生长和发育,提高产量和品质。而 极端温度(过高或过低)会对作物造成胁迫,导致生 长受阻、产量下降。
温度是影响农作物生长的重要因素之一。不同的农作 物对温度的要求不同,一些作物需要较高的温度才能 生长良好,而另一些作物则适应较低的温度。
推广测土配方施肥
根据土壤养分状况和作物需求,合理 施用化肥和有机肥,提高肥料利用率。
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
完善农田排灌系统、道路等设施,提 高农田抗灾能力和综合生产能力。
推进农业科技创新
加强农业科技研发和推广,提高农民 科学施肥和耕作水平,促进农业可持 续发展。
实施土壤保护工程
开展土壤污染调查和治理工作,加强 土壤质量监测和预警体系建设,保障 农产品质量安全。
在降水量充足的地区,农业生产以水稻 等水生作物为主,可以形成水稻田等农 业生产景观。而在降水量较少的地区, 农业生产则以耐旱作物为主,如小麦、
玉米等。
降水量的季节分布也会影响农业布局。 在季节性干旱的地区,农业生产需要采 取相应的抗旱措施,如修建水利设施、
选用耐旱品种等。
气候变化对农业生态系统影响
自然特征与农业
目录
• 自然特征与农业概述 • 气候条件对农业影响 • 土壤条件对农业影响 • 水资源条件对农业影响 • 生物多样性在农业生产中作用 • 自然灾害对农业生产影响及应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下列四组水果中,全部产在北方地区的是( )
A.柿、枣、椰子
B.香蕉、桂圆、菠萝
C.苹果、梨、柿
D.柑橘、苹果、香蕉
【解析】本题考查北方地区的水果。北方地区位于我国的暖温带与 中温带地区,盛产温带水果,主要水果有苹果、梨、桃、杏、柿、枣、 葡萄等。
【答案】C
第六章 北方地区
第一节 自然特征与农业
考点1:北方地区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
地理位置
自然环境 地形
气候
土壤
北方地区大体 北方地区以平
位于大兴安岭、 原和高原为主,
青藏高原以东, 东部包括东北
内蒙古高原以 平原和华北平
南,秦岭—淮河 原,西部是黄土
以北,东临渤海 高原
和黄海
北方地区大部 分属于温带季 风气候
东北平原被称 为“黑土地”; 黄土高原、华 北平原被称为 “黄土地”
考点2:重要旱作农业区
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 农业类型 主要农作物 农业发展面临的问题 解决措施及发展方向
平原广阔,土壤肥沃,耕地集中连片 耕地多为旱地,是我国重要的旱作农业 区 小麦、玉米、谷子、甜菜、棉花、大豆
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降水较少,且集中 在夏季,灌溉水源不足,春旱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