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甜嘴巴教案_1

合集下载

小班语言甜嘴巴教案

小班语言甜嘴巴教案

小班语言甜嘴巴教案视觉:甜嘴巴小屋活动目标:1、学习用搓圆,压平、捏合的方法制作食物,能表现出食物的主要特征。

2、能根据需要取用适当的泥,耐心、细致地操作。

活动工具以及材料:小朋友用书、橡皮泥等工具。

活动过程:【篇二:甜嘴巴】《甜嘴巴》小娃娃,甜嘴巴,叫爸爸,叫妈妈, 叫得奶奶笑哈哈。

《爱是什么》爱是微笑,爱是拥抱,爱是关心,爱是帮助。

《结勾勾》我有一双手,十个手指头,他会扣钮扣,还会结勾勾。

《妈妈拉娃娃》妈妈拉娃娃,娃娃拉妈妈,拉着圆圈走,看谁先坐下。

《滑滑梯》滑滑梯,滑滑梯,你先我后别着急,上去好像爬高山,爬了一级又一级,下来好像坐飞机,呼的一下就到底。

《大番茄》园里的番茄圆又大,躺着睡觉不说话,来了一只大狼狗,对着番茄咬一口,爸爸看见很生气,快把狼狗赶出去。

《洗手歌》小朋友,来洗手,先用清水冲一冲,再用肥皂擦一擦,搓搓手心和手背,小手轻轻甩三下,再用毛巾擦干净。

《手指歌》大拇指是爸爸,爸爸开汽车,嘀嘀嘀;食指是妈妈,妈妈洗衣服,哗哗哗;中指是哥哥,哥哥打篮球,嘭嘭嘭;无名指是姐姐,姐姐在跳舞,啦啦啦;小小指头就是我,我在敲小鼓,咚咚咚。

《小老鼠上灯台》小老鼠,上灯台,偷油吃,下不来,喵喵喵,猫来了,叽里咕噜滚下来。

《做个好朋友》点点头,伸出小指头,笑一笑,你我拉拉勾,拉拉勾,做个好朋友。

《小手爬》爬呀爬呀爬呀爬,一爬爬到头顶上,爬呀爬呀爬呀爬,一爬爬到小脚上。

《吃饼干》饼干圆圆,圆圆饼干,用手掰开,变成小船,你吃一半,我吃一半,啊呜一口,小船真甜。

《幼儿园真好玩》幼儿园,真好玩,玩滑梯,玩摇马,小朋友们在一起,唱歌跳舞真欢喜。

《小手》小手小手拍拍拍,小手小手摆摆摆,小手小手藏起来,小手小手伸出来。

《花皮球》花皮球,圆溜溜,拍一拍,跳一跳,不拍了,不跳了,躲在墙角睡觉了。

《自己吃饭》小花猫,吃饭啦,扶好碗,拿好勺,吃青菜,吃鱼虾,吃得香,吃得饱。

《大老虎》白白米饭,豆腐鸡蛋,青菜肉汤,喷香喷香,我来做个大老虎,阿呜一口都吃光。

幼儿园小班教案《甜嘴巴》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教案《甜嘴巴》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教案《甜嘴巴》含反思教学目标1.能听懂故事并表达自己的感受;2.能用生活中所接触到的媒介描述事物;3.能体验食物的味道,了解好吃不好吃;4.能在故事情节中找到规律和联系。

教学内容故事情节故事讲述了一个小松鼠甜嘴巴和他的朋友们一起寻找美食的故事。

在这个过程中,甜嘴巴遇到了许多有趣的事情,并且品尝了许多不同的食物。

最终,他们找到了一个美味的果树,他们都得到了满足。

教学重点1.让孩子们能够理解故事中的情节并通过之前所学的语言描述出来;2.培养孩子们的味觉和嗅觉感知能力,让他们通过食物描述自己的感受;3.培养孩子们的观察能力,让他们能够找到故事情节中的联系和规律。

教学方法1.故事讲解法:通过讲述故事,让孩子们能够了解故事情节以及故事中的一些生词;2.游戏互动法:通过游戏和互动,让孩子们更好的理解和掌握故事情节;3.情景模拟法:通过模拟食物的味道和感觉,让孩子们更好的感受食物带来的不同感受。

教学过程Step 1:挑战孩子们的味觉和嗅觉感知能力1.给孩子们分发一些食物,如水果、蔬菜、饼干等,让他们先看看这些食物,并猜猜这些食物的味道;2.让孩子们轮流品尝这些食物并描述自己感受到的味道,老师可以引导孩子们用词语描述,如“甜”、“咸”、“苦”、“辣”等。

Step 2:讲述故事1.让孩子们听老师讲述故事《甜嘴巴》;2.在讲述过程中,老师可以适当停下来问一些问题,让孩子们回答,如“甜嘴巴在寻找什么?”、“甜嘴巴和他的朋友们遇到了什么?”等。

Step 3:情景模拟1.让孩子们选一种喜欢的食物进行模拟,如苹果、葡萄、冰淇淋等;2.老师可以给他们分配不同的角色扮演,如甜嘴巴、松鼠朋友等;3.让孩子们模拟食物的味道以及模拟在故事情节中的角色扮演。

Step 4:游戏互动1.老师可以在教学前准备一些简单有趣的游戏,如找出故事情节中相应的图片、配对游戏等;2.让孩子们在游戏中更好的回忆和掌握故事情节。

反思与总结本次教学中,我的教学方法主要是围绕故事情节展开的。

幼儿园托班科学《甜甜嘴》教案

幼儿园托班科学《甜甜嘴》教案

幼儿园托班科学《甜甜嘴》教案一、教学目标1.认识不同的味觉,了解人类的味觉器官。

2.能区分不同味道的基本特点,如甜、酸、苦、咸等。

3.通过制作糖果的过程,探究晶体生长的基本原理。

4.认识食品加工工艺,了解食品卫生。

二、教材分析本次课程以幼儿为主体,通过制作糖果的过程,探究食品中的化学成分,引导幼儿学习味觉科学、化学。

同时,进行手工实践,锻炼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过程3.1 导入环节1.引导幼儿讨论自己喜欢的食物和口味,同时引导幼儿思考为什么会有不同的口味。

2.呈现“味道小测验”,让幼儿尝试区分口感,如甜、酸、苦、咸等,并了解不同的味觉器官。

3.谈论一些常见的食品加工过程,如蒸、炸、煮等,并引导幼儿了解食品卫生。

3.2 实践环节1.全班分成小组,每个小组分工合作。

2.安排是次实践所需材料,如砂糖、水、牙签、小碗等。

3.各小组根据老师示范的步骤和方法,自行制作糖果。

4.引导幼儿观察糖果的晶体结构,剖析制作过程中所涉及的化学原理。

3.3 总结环节1.让幼儿分享制作糖果的心得体会,分享经验。

2.让幼儿总结本次实践所掌握的知识,如晶体生长,食品加工工艺等,并补充相关知识。

3.用文字和图画记录幼儿的学习成果,成为班级的“科学知识墙”。

四、教学评估4.1 自我评估1.检查幼儿手工制作的成品的完成度,是否达到预期效果。

2.观察幼儿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是否认真专注,是否团队协作良好。

3.对于幼儿在课堂上的发言,给予适当的鼓励和肯定。

4.2 学生评估1.引导幼儿互相交流和分享,让他们互相检查、评价成品的完成度,并提出改进意见。

2.让幼儿自主评价自己在团队合作中的表现,如有合作不顺畅的地方进行反思和改进。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次实践教学,幼儿在制作糖果的过程中对化学原理和晶体生长有了初步的认识和了解。

同时,通过小组合作,锻炼了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增强了幼儿学习科学的兴趣。

然而,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我们也发现有些幼儿因为注意力不集中,未能理解其中的化学原理,这也提醒我们在今后的教学中应该更加注重观察幼儿的表现,及时调整教学策略,让每一个幼儿都能够在课堂中获得有效的积累和收获。

幼儿园小班德育教育教案《甜嘴巴》

幼儿园小班德育教育教案《甜嘴巴》

幼儿园小班德育教育教案《甜嘴巴》一、教学目标: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尊敬师长、关爱同伴的良好品质。

二、教学重点:1. 让幼儿学会使用礼貌用语。

2. 培养幼儿在日常生活中主动与他人交流的习惯。

三、教学难点:1. 帮助幼儿理解礼貌用语的意义。

2. 引导幼儿在实际生活中运用礼貌用语。

四、教学方法:1. 游戏法:通过趣味游戏,让幼儿在愉悦的氛围中学习礼貌用语。

2. 情境教学法:创设生活情境,引导幼儿在实际生活中运用礼貌用语。

五、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包含图片、动画等元素,生动展示礼貌用语。

2. 教学道具:如小嘴巴贴纸、礼貌用语卡片等。

3. 教学环境:创设一个温馨、舒适的教学环境,让幼儿能更好地投入到学习中。

六、教学内容:2. 情景演练:创设生活情境,让幼儿扮演不同角色,运用礼貌用语进行交流。

3. 互动游戏:设计趣味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自然地使用礼貌用语。

七、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趣味动画引入主题,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2. 基本概念:讲解礼貌用语的意义,让幼儿理解并学会使用。

3. 情景演练:分组进行角色扮演,让幼儿在实际情境中运用礼貌用语。

4. 互动游戏:组织游戏活动,让幼儿在游戏中实践礼貌用语。

八、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掌握礼貌用语的情况。

2. 关注幼儿在实际生活中的表现,评估他们运用礼貌用语的能力。

3. 搜集家长反馈,了解幼儿在家庭中使用礼貌用语的情况。

九、教学拓展:1. 开展“礼貌小明星”评选活动,激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主动使用礼貌用语。

2. 组织家庭访问,让家长了解幼儿园的德育教育内容,共同培养幼儿的良好品质。

3. 开展德育教育主题活动,如“尊敬师长”、“关爱同伴”等,让幼儿在实践中成长。

十、教学反思:2. 根据幼儿的表现,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策略。

3. 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共同关注幼儿的成长,为他们的未来奠定坚实基础。

六、教学内容1. 礼貌用语的实际应用:通过日常生活场景,让幼儿学会在合适的时候使用礼貌用语。

小班语言甜嘴巴教案

小班语言甜嘴巴教案

小班语言甜嘴巴教案视觉:甜嘴巴小屋活动目标:1、学习用搓圆,压平、捏合的方法制作食物,能表现出食物的主要特征。

2、能根据需要取用适当的泥,耐心、细致地操作。

活动工具以及材料:小朋友用书、橡皮泥等工具。

活动过程:【篇二:甜嘴巴】《甜嘴巴》小娃娃,甜嘴巴,叫爸爸,叫妈妈, 叫得奶奶笑哈哈。

《爱是什么》爱是微笑,爱是拥抱,爱是关心,爱是帮助。

《结勾勾》我有一双手,十个手指头,他会扣钮扣,还会结勾勾。

《妈妈拉娃娃》妈妈拉娃娃,娃娃拉妈妈,拉着圆圈走,看谁先坐下。

《滑滑梯》滑滑梯,滑滑梯,你先我后别着急,上去好像爬高山,爬了一级又一级,下来好像坐飞机,呼的一下就到底。

《大番茄》园里的番茄圆又大,躺着睡觉不说话,来了一只大狼狗,对着番茄咬一口,爸爸看见很生气,快把狼狗赶出去。

《洗手歌》小朋友,来洗手,先用清水冲一冲,再用肥皂擦一擦,搓搓手心和手背,小手轻轻甩三下,再用毛巾擦干净。

《手指歌》大拇指是爸爸,爸爸开汽车,嘀嘀嘀;食指是妈妈,妈妈洗衣服,哗哗哗;中指是哥哥,哥哥打篮球,嘭嘭嘭;无名指是姐姐,姐姐在跳舞,啦啦啦;小小指头就是我,我在敲小鼓,咚咚咚。

《小老鼠上灯台》小老鼠,上灯台,偷油吃,下不来,喵喵喵,猫来了,叽里咕噜滚下来。

《做个好朋友》点点头,伸出小指头,笑一笑,你我拉拉勾,拉拉勾,做个好朋友。

《小手爬》爬呀爬呀爬呀爬,一爬爬到头顶上,爬呀爬呀爬呀爬,一爬爬到小脚上。

《吃饼干》饼干圆圆,圆圆饼干,用手掰开,变成小船,你吃一半,我吃一半,啊呜一口,小船真甜。

《幼儿园真好玩》幼儿园,真好玩,玩滑梯,玩摇马,小朋友们在一起,唱歌跳舞真欢喜。

《小手》小手小手拍拍拍,小手小手摆摆摆,小手小手藏起来,小手小手伸出来。

《花皮球》花皮球,圆溜溜,拍一拍,跳一跳,不拍了,不跳了,躲在墙角睡觉了。

《自己吃饭》小花猫,吃饭啦,扶好碗,拿好勺,吃青菜,吃鱼虾,吃得香,吃得饱。

《大老虎》白白米饭,豆腐鸡蛋,青菜肉汤,喷香喷香,我来做个大老虎,阿呜一口都吃光。

幼儿园小班德育教育教案《甜嘴巴》

幼儿园小班德育教育教案《甜嘴巴》

幼儿园小班德育教育教案《甜嘴巴》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认识嘴巴的重要性和功能,学会用甜美的声音说话。

二、教学内容:1. 嘴巴的功能:让幼儿了解嘴巴的作用,如吃饭、说话、微笑等。

2. 甜嘴巴的含义:教育幼儿用甜美的声音说话,让别人感受到温暖和友善。

3. 礼貌用语:学习常用的礼貌用语,如“请”、“谢谢”、“对不起”等。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歌曲《嘴巴歌》引导幼儿关注嘴巴的重要性和功能。

2. 主题活动一:嘴巴的作用。

通过图片展示和游戏,让幼儿了解嘴巴的各种功能。

3. 主题活动二:甜嘴巴。

通过故事分享、角色扮演等形式,让幼儿学会用甜美的声音说话。

4. 主题活动三:礼貌用语。

通过情景模拟、互动游戏,让幼儿学会使用礼貌用语。

四、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嘴巴功能和礼貌用语的掌握情况。

2. 关注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的语言表达和行为举止,评估他们的德育素养。

五、教学资源:1. 图片素材:嘴巴的各种表情和功能图片。

2. 故事素材:关于甜嘴巴和礼貌用语的寓言故事。

3. 互动游戏:设计相关游戏,如“嘴巴模仿秀”、“礼貌用语接力赛”等。

六、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图片、故事素材、游戏道具等教学资源。

2. 安排活动场地,确保教学活动顺利进行。

3. 提前学习歌曲《嘴巴歌》,以便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幼儿演唱。

七、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幼儿认识嘴巴的功能,学会用甜美的声音说话,掌握礼貌用语。

八、教学方法:1. 采用直观演示法,通过图片、实物等展示嘴巴的各种功能。

2. 运用故事法,讲述甜嘴巴和礼貌用语的重要性,引导幼儿学会尊重他人。

3. 采用游戏化教学法,让幼儿在互动游戏中学会使用礼貌用语。

4. 运用情境教学法,创设日常生活中的场景,让幼儿学会在实际情境中运用礼貌用语。

九、教学步骤:1. 主题活动四:嘴巴的作用。

通过图片展示和游戏,让幼儿了解嘴巴的各种功能。

2. 主题活动五:甜嘴巴。

甜嘴巴教案

甜嘴巴教案

甜嘴巴教案### 甜嘴巴教案#### 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并运用“甜嘴巴”这一词汇的含义。

2. 学生能够通过课文学习,掌握相关的词汇和句型。

3. 学生能够理解并运用礼貌用语,提高社交能力。

#### 教学重难点1. “甜嘴巴”一词的理解和应用。

2. 礼貌用语的正确使用。

#### 教学准备1. 课文《甜嘴巴》。

2. 相关的词汇卡片。

3. 角色扮演所需的道具。

####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 开场白: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一个新的词汇——“甜嘴巴”。

这个词听起来就让人感觉很甜蜜,那么它到底是什么意思呢?让我们一起来探索。

新课呈现1. 阅读课文《甜嘴巴》。

- 教师领读,学生跟读,注意语音语调。

- 讨论课文内容,理解“甜嘴巴”的含义。

2. 词汇学习。

- 展示词汇卡片,教授与“甜嘴巴”相关的词汇。

- 通过游戏或竞赛的方式,让学生记忆并运用这些词汇。

3. 句型练习。

- 根据课文内容,设计一些句型练习,让学生填空或造句。

- 例如:“当你对别人表示感谢时,可以说‘你真是个甜嘴巴’。

”巩固练习1. 角色扮演。

- 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不同的社交场景,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礼貌用语。

- 教师给予即时反馈,纠正不恰当的用语。

2. 情景对话。

- 创设情景,让学生进行对话练习,如在商店购物、在餐厅点餐等。

- 强调礼貌用语的使用,如“请”、“谢谢”、“对不起”。

课堂小结- 总结“甜嘴巴”的含义和礼貌用语的重要性。

-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使用礼貌用语,提高自己的社交能力。

#### 作业布置1. 完成课文后的练习题。

2. 准备一个简短的演讲,主题为“如何成为一个有礼貌的人”。

3. 与家人或朋友进行一次礼貌用语的对话,并记录下来。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不仅能够理解“甜嘴巴”的含义,还能在实际生活中运用礼貌用语,提升自己的社交技巧。

幼儿园小班德育教育教案《甜嘴巴》

幼儿园小班德育教育教案《甜嘴巴》

幼儿园小班德育教育教案《甜嘴巴》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让幼儿认识和理解甜嘴巴的含义,知道用甜嘴巴说话可以给人带来快乐。

1.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用甜嘴巴说话的习惯,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1.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友善、善良的品质,使他们成为有礼貌、会说话的孩子。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教学重点:让幼儿理解甜嘴巴的含义,学会用甜嘴巴说话。

2.2 教学难点:第三章:教学方法3.1 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各种情境,让幼儿体验到用甜嘴巴说话的重要性。

3.2 游戏教学法:通过有趣的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会用甜嘴巴说话。

3.3 榜样示范法:教师和同伴的榜样作用,引导幼儿学习用甜嘴巴说话。

第四章:教学准备4.1 教具准备:嘴巴形状的贴纸、甜嘴巴卡片、小动物手偶等。

4.2 环境准备:营造一个温馨、和谐的教学氛围,让幼儿感到轻松愉快。

第五章:教学过程5.1 导入部分:通过歌曲《甜甜的嘴巴》导入,激发幼儿对甜嘴巴的兴趣。

5.2 基本部分:1) 讲解甜嘴巴的含义,让幼儿认识到用甜嘴巴说话的重要性。

2) 开展情境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体验到用甜嘴巴说话的快乐。

3) 示范用甜嘴巴说话的方式,引导幼儿模仿和实践。

4) 小组讨论:如何在生活中运用甜嘴巴,成为有礼貌的孩子。

5.3 巩固部分:1) 小组竞赛:看哪个小组用甜嘴巴说话最多,最受欢迎。

2) 情境表演:邀请幼儿上台表演用甜嘴巴说话的场景。

通过回顾课程内容,让幼儿巩固所学,养成用甜嘴巴说话的习惯。

第六章:教学评价6.1 过程评价:通过观察幼儿在课堂中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以及甜嘴巴的使用情况,评估他们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6.2 结果评价:通过课后家长反馈和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的表现,评价幼儿是否养成了用甜嘴巴说话的习惯。

第七章:教学拓展7.1 家园共育:7.2 社区参与:组织家长和幼儿参与社区活动,如亲子演讲比赛,让幼儿在社区中展示和练习甜嘴巴说话。

第八章:教学反思8.1 教师反思:在教学活动结束后,教师应反思教学过程中的有效性和不足之处,以及如何改进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3年甜嘴巴教案2023年甜嘴巴教案1【教案目的】1、了解故事内容,知道“漏嘴巴”是一个不好的习惯。

2、教育幼儿吃饭要专心,不要浪费粮食;进餐时不随便讲话,养成良好的卫生饮食习惯。

【教案准备】故事的ppt、录音。

【教案流程】一、看图引出课题。

(请幼儿看图)师:小朋友们,你看看图画上的是谁呀?(大公鸡、小弟弟)今天老师要讲一个大公鸡和小弟弟之间的故事,故事的名字叫《大公鸡和漏嘴巴》。

咦,漏嘴巴会是谁呢,难道小弟弟的嘴巴是漏的吗,听一听故事就知道了。

(环节一是导入。

我以看图的形式引出故事的两大主人公:大公鸡和小弟弟,并且开门见山说出故事的题目,引发幼儿的猜想:小弟弟是不是就是这个“漏嘴巴”呢?请幼儿带着这样的疑问开始故事的欣赏与理解。

这符合幼儿的好奇心理,让幼儿有听故事的兴趣。

)二、倾听与理解故事。

1、第一遍完整欣赏(录音)师:故事里都有谁,发生了什么事情?2、第二遍分段欣赏(结合ppt)师根据ppt引导幼儿说出图片内容,提问如下:——“小弟弟坐在院子里干什么?小弟弟碗里的饭为什么撒得到处都是?”——“大公鸡来了说什么?然后做了什么?大公鸡为什么说小弟弟漏嘴巴?大公鸡唱的是什么儿歌?”——“小弟弟为什么哭了?奶奶对小弟弟说了什么?后来小弟弟还撒饭粒吗?”(环节二是故事的欣赏与理解。

该环节是接下去第三环节的铺垫,只有在理解故事内容的基础上才可以引发幼儿的讨论。

因为是小班幼儿,所以在第一遍完整欣赏采取录音播放的形式只是为了让幼儿有一个简单的感知,故事的理解主要以分段欣赏为主,因此在故事的第二遍欣赏时同时采用了ppt资料,并且随故事进展设立问题让幼儿在思考中一步步理解故事内容。

活动中幼儿通过看图以及回答问题较好地理解了故事内容,对于故事的主旨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即小弟弟的“漏嘴巴”是一个不好的习惯。

)三、引发讨论,体会故事主旨。

1、幼儿讨论:漏嘴巴是不是一个好习惯,平常吃饭的时候怎么样才能不做漏嘴巴呢?2、教师总结:漏嘴巴是一个坏习惯。

小朋友吃饭时要专心,不要浪费粮食。

同时将幼儿的讨论结果编成一首儿歌:一手扶小碗,一手拿调羹,小眼睛、看小碗,一口菜,一口饭,饭菜全部吃光光。

(环节三是讨论环节。

由于这是一次社会领域的教学活动,上一环节对于故事的欣赏和理解只是该环节的一个铺垫。

幼儿通过故事感知了“漏嘴巴”是个不好的进餐习惯,那么在进餐的时候怎么才能做到不漏嘴巴呢,为此特引发幼儿讨论,帮助幼儿加深印象以在日后的进餐中养成良好的习惯。

所以这是本活动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将文学作品回归到幼儿的现实生活,以提问:“漏嘴巴是不是一个好习惯,平常吃饭的时候怎么样才能不做漏嘴巴呢?”为切入,并让幼儿根据生活经验先自己探讨出好的办法,最后我及时地将幼儿的回答小结成儿歌:一手扶小碗,一手拿调羹,小眼睛、看小碗,一口菜,一口饭,饭菜全部吃光光。

)【活动延伸】在日后进餐过程中组织“不做漏嘴巴”的游戏,逐渐培养幼儿良好的进餐习惯。

?大公鸡和漏嘴巴》活动反思故事教学是幼儿园在社会教育中常用的方法,这与单纯的说教相比更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

《大公鸡和漏嘴巴》是一个形象生动、又极具社会教育价值的故事。

《指南》中指出,幼儿的能力和习惯形成是靠日积月累的,并富有重复性的特点,生活活动是一种养成性教育,养成良好的吃饭习惯,不受时间、季节的限制,随时随地都可以进行教育。

本次活动意在让幼儿知道“漏嘴巴”是个坏习惯,同时也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进餐习惯。

附故事《大公鸡和漏嘴巴》一只大公鸡在院子里走来走去,这里啄啄,那里啄啄,找不到虫子吃,急得“咕咕咕咕”叫。

小弟弟捧着饭碗,坐在院子里吃饭。

他一边吃,一边瞧着花蝴蝶飞来飞去,饭粒撒了一身,撒了一地。

大公鸡看见了,可高兴啦!它连忙跑了过去,嘴里嚷道:“好运气,好运气,!今天找到一个漏嘴巴的小弟弟。

”大公鸡跑到小弟弟身边,啄起地上的饭粒来,“哆哆哆”啄得可真快呢。

真好玩小弟弟越看越高兴,连吃饭也忘了。

一会儿,大公鸡把撒在地上的饭粒吃光了。

它还没吃饱呢。

大公鸡抬起头来看了看,好咧,小弟弟的裤子上也有饭粒,我来啄小弟弟的裤子了。

小弟弟说:“大公鸡,大公鸡,你怎么啄我呀!”大公鸡说:“小弟弟,小弟弟,我不是啄你,我是啄饭粒呢!”一会儿,大公鸡把撒在裤子上的饭粒吃光了,它还没吃饱呢。

大公鸡抬起头看了看,好咧,小弟弟的衣服上还有饭粒,就来啄小弟弟的衣服了。

小弟弟说:“大公鸡,大公鸡,你怎么啄我呀!”大公鸡说:“小弟弟,小弟弟,谁啄你了,我是啄饭粒呢?”一会儿,大公鸡把撒在衣服上的饭粒吃光了,它还没吃饱呢。

大公鸡抬起头开看了看。

好咧,小弟弟嘴巴旁边有一饭粒,就开啄小弟弟的嘴巴。

小弟弟,害怕了,端起饭碗来就跑:“大公鸡,大公鸡,别啄我,别啄我!”大公鸡说:“小弟弟,小弟弟,别跑,别跑,我不啄你,你嘴巴旁边有饭粒,让我吃了它!”大公鸡张开金翅膀,一跳,跳到小弟弟的`肩膀上,朝着他嘴巴上的饭粒,“哆”的啄了一下。

小弟弟哭了起来:“奶奶来呀,奶奶来呀!”大公鸡可高兴呢。

他说:“小弟弟是漏嘴巴,掉下饭来让我吃得乐哈哈,”奶奶来了,小弟弟问奶奶,“奶奶,我的嘴巴漏吗?”奶奶说:“傻孩子,哪有漏嘴巴呀,是你吃饭的时候,东看看,西瞧瞧,把饭粒撒了。

”奶奶又给小弟弟盛了半碗饭。

“快吃,快吃,可别再撒了。

”小弟弟,端着饭碗吃饭。

大公鸡又来了,它说“我还没吃饱呢,漏嘴巴,漏嘴巴,撒点饭粒让我吃呀!”大公鸡等呀,等呀,怎么了,一个饭粒也没吃到。

哦,小弟弟这回吃饭,可不东看看西瞧瞧了!小弟弟把饭吃得干干净净,拿着空碗让大公鸡瞧了瞧,对它说:“我是好弟弟,不是漏嘴巴。

”大公鸡没办法,耷拉着脑袋,只好去找虫子吃了。

2023年甜嘴巴教案2语言活动:活动目标:1、学习正确使用礼貌用语,能礼貌待人。

2、能主动和同伴、老师打招呼。

活动准备:1、自编故事磁带《甜嘴巴》。

2、收集幼儿对生活小事的处理方法。

3、生活情境图片若干。

活动过程:一、以角色导入主题,激发幼儿兴趣(出示聪聪)师;“它是谁?”它有一个好听的名字甜嘴巴聪聪,为什么叫他甜嘴巴聪聪呢?我们来猜一猜。

孩子们对于“甜”的认识更多的是停留在味觉的体验上,看来要让孩子更好的理解故事,首先要帮助孩子理解“甜”嘴巴。

是不是这样呢?让我们来听一个聪聪的故事。

二、欣赏故事磁带,并尝试续编。

1、教师有表情地讲述故事的前部分,2、提问:(1)现在你知道为什么叫他甜嘴巴聪聪了吗?聪聪特别有礼貌,别人听了之后就像吃了糖一样,心里觉得甜甜的,所以大家都叫他甜嘴巴聪聪。

(2)你喜欢聪聪吗? 为什么?3、续编故事——如果你是聪聪,当老师、同伴帮助你时,你会说什么?三、出示情境图,迁移经验讲述。

师:这是什么地方?有谁?他们在干什么?他们会说什么呢?四、讨论生活中的问题1、将收集到的幼儿对生活小事的处理方法换个名字,让幼儿讨论。

2、把幼儿讨论的结果写在黑板上,活动延伸:1、学讲记在黑板上的常用礼貌言语2、今天谁是小聪聪?2023年甜嘴巴教案3一、活动目标:1、在看看、猜猜、学学的活动中,初步认识动词:吃、唱、喝、吹。

2、通过游戏活动,培养幼儿识字的兴趣。

二、重点与难点:在看看、猜猜、学学的活动中,初步认识动词:吃、唱、喝、吹。

三、材料及环境创设:1、教师扮演成“谜语大师”。

2、吃、唱、喝、吹字卡人手一套。

3、饭碗、杯子、吹泡泡玩具各一。

四、活动过程:(一)引起兴趣(师扮演“谜语大师”出场)大家好,今天“谜语大师”又要给大家猜谜语了。

请你们仔细看我的表演,猜猜我在干什么?(二)感知认读1、表演吃饭1)提问:我在干什么?2)想不想和“谜语大师”一起来表演?(师:我用小嘴吃吃饭,吃吃吃,幼儿边表演边跟说)3)出示汉字,共同认读“吃”。

4)除了吃饭还可以吃什么?(幼儿边说边表演,巩固认识“吃”)2、表演唱歌1)提问:听到我在干什么?2)幼儿共同表演并认读汉字“唱”3、表演喝水1)提问:这个谜语的谜底是什么呢?2)幼儿共同表演,认读汉字“喝”。

3)小嘴还能喝什么?(幼儿边说边表演,其余幼儿跟学,巩固认识“喝”)4、表演吹泡泡1)提问:刚才我用小嘴干什么了?2)幼儿学习表演,认读汉字“吹”。

3)谁能和我表演不一样的动作给大家猜?(幼儿表演,巩固认识“吹”)5、逐一跟读汉字“吃、唱、喝、吹”。

过渡:“谜语大师”的谜语猜完了,可还有一些难题呢。

(三)游戏1、找字宝宝1)幼儿拿出字卡,师说:“我用小嘴吃吃饭,吃吃吃”,幼儿找出“吃”字。

2)请个别幼儿说短句,幼儿找出相应的汉字。

3)师提要求,如:“‘谜语大师’口好渴呀,请你们给我喝喝水”,幼儿找出相关汉字。

2、捉迷藏方法:师逐一藏掉汉字,幼儿分别找找哪个汉字不见了,并从字卡中找出。

(四)迁移小结1、请你们找找这四个字里的小秘密。

(引导幼儿发现“口”字旁)2、为什么这些字宝宝都有一个“口”呢?3、师小结,我们刚才做的动作都与嘴巴有关,所以这几个字宝宝旁边都有一个“口”。

(结束)评析:在当前,幼儿识字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识字活动《有趣的嘴巴》,以游戏贯穿整个活动,轻松活泼,让孩子在教师创设的愉悦环境中轻松学习、自然习得。

整个活动突出一个“巧”字,体现一个“动”字。

活动流程安排构思巧妙、自然流畅。

执教老师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注重教具的隐性教育作用。

活动中没有简单的说教,而是在整个情景活动过程中自然而然地让幼儿学习,掌握一些常用词语。

2023年甜嘴巴教案4一、活动目标:1、学习用简单的画人方法画出孩子的基本外形并能大胆涂色。

2、在教师引导下,感知不同类型的甜嘴巴。

3、激发幼儿争做甜嘴巴娃娃的欲望。

二、活动准备:1、油画棒。

2、小朋友美工用书。

3、记号笔。

4、甜嘴巴娃娃手偶造型。

三、活动过程:(一)、出示“甜嘴巴娃娃”范例,引起幼儿兴趣。

1、师:今天请来了两位甜嘴巴娃娃,我们一起跟甜嘴巴娃娃打个招呼吧。

2、提问:“你们猜猜我为什么叫“甜嘴巴娃娃”?3、这两个甜嘴巴娃娃有什么地方不一样?4、教师小结。

(甜嘴巴娃娃会说很多很多有礼貌的话,还会唱歌、讲故事。

)(二)、教师示范画“甜嘴巴娃娃”。

1、画有礼貌地甜嘴巴娃娃,让幼儿说画人的步骤,教师画。

2、师:甜嘴巴娃娃不仅说话好听,唱歌、讲故事也好听。

(出示唱歌的甜嘴巴娃娃)(三)、幼儿作画,教师巡回指导。

1、提醒幼儿用记号笔画出甜嘴巴娃娃,再用漂亮的蜡笔进行涂色。

2、画出自己喜欢的甜嘴巴娃娃。

四、讲评:1、你画的是什么样的甜嘴巴娃娃?2、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3、结束:师:回到教室里把你的画去送给你的好朋友,并跟她去说一句有礼貌地话,好吗?2023年甜嘴巴教案5一、活动目标:1、学习有感情地朗诵诗歌,感受诗歌所展示的快乐情趣。

2、通过图夹文的形式,帮助幼儿初步感知汉字:爸爸、妈妈、奶奶。

3、喜欢主动和大人打招呼,乐意做个有礼貌的好宝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