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房部卫生管理制度

合集下载

酒店客房卫生管理制度(4篇)

酒店客房卫生管理制度(4篇)

酒店客房卫生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和依据为了保障酒店客房的卫生与安全,维护客人的健康权益,提高酒店服务质量,制定本管理制度。

本管理制度依据相关法律法规、酒店行业标准及国家有关卫生标准制定。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管理制度适用于本酒店的客房卫生管理,包括客房日常清洁、床品管理、消毒防治等。

第三条定义1. 客房:指供客人住宿的房间,包括单人间、标准间、套房等。

2. 清洁:指对客房进行物理清理,包括打扫、拖地、擦洗等工作。

3. 床品:指床罩、被套、枕套、床单等。

4. 消毒:指对客房进行消毒防治,杀灭细菌及其他有害生物。

第二章客房日常卫生管理第四条客房清洁1. 客房每天至少进行一次全面清洁,包括床铺整理、地面清扫、垃圾清理、洗漱用品更换等。

2. 使用清洁工具和清洁剂时,应注意安全和环境保护,避免污染。

3. 清洁工作应做到全面、细致,保持客房干净整洁。

第五条床品管理1. 床品每更换一次客人时必须进行清洗和消毒。

2. 床品应使用清洁、合格的洗涤剂进行清洗。

3. 床品清洗后应进行晾晒或烘干,确保无异味。

4. 床品更换时应做好记录,以便查验。

第六条卫生间管理1. 卫生间每天至少进行一次清洁,包括马桶清洁、地面清扫、洗手池清洁等。

2. 使用清洁工具和清洁剂时,应注意安全和环境保护。

3. 卫生间清洁工作应做到全面、细致,保持卫生间整洁。

第七条垃圾处理1. 垃圾桶需放置在指定位置,并定期清理。

2. 酒店应设定垃圾分类制度,将可回收物、湿垃圾和干垃圾分开处理。

3. 垃圾处理应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环保要求。

第三章客房消毒防治第八条消毒要求1. 酒店应定期进行客房的消毒防治工作。

2. 消毒剂应使用合格的消毒剂,遵循正确的消毒程序和操作要求。

3. 消毒剂的储存、标识、使用和处理应符合相关要求。

第九条消毒频率1. 高频消毒区域,如卫生间、门把手、遥控器等,每天至少进行一次消毒。

2. 一般消毒区域,如地面、桌面等,每周进行一次消毒。

酒店客房卫生管理制度范本

酒店客房卫生管理制度范本

酒店客房卫生管理制度范本一、引言本酒店客房卫生管理制度的目的是确保客房卫生状况的良好,并提供一个洁净、舒适的住宿环境给客人。

本制度适用于所有酒店客房的卫生管理工作。

二、责任与义务1. 酒店管理层应对客房卫生负责,确保制度的有效实施。

2. 酒店所有员工对客房卫生管理负有义务,包括维持卫生干净的工作环境。

3. 客房部门经理应负责监督客房卫生情况,并采取必要的措施来解决问题。

4. 所有客房清洁人员应按照规定的程序和标准进行清洁工作,保证客房卫生质量。

三、客房清洁程序1. 入住客人退房后,客房清洁人员应立即进入房间进行清洁。

2. 客房清洁人员应确保房间内的所有物品都被整齐摆放,并进行清洁。

3. 床品应定期更换,保证清洁卫生。

4. 清洁人员应对地板、墙壁、窗户、家具等进行清洁,确保无尘、无污渍。

5. 卫生间应进行彻底的清洁,包括马桶、洗手盆、淋浴器、浴缸等。

6. 保洁车辆应进行定期维护和清洁,确保使用时干净卫生。

7. 清洁人员应按照规定的顺序进行客房清洁工作,确保高效率。

四、环境整洁1. 酒店客房内禁止吸烟,清洁人员应定期检查并清理烟灰缸。

2. 清洁人员应保持客房内的空气流通,定期开窗通风。

3. 客房内遗留的垃圾应及时清理,防止留下异味或引起害虫滋生。

4. 清洁人员应注意保持客房内的光照良好,确保客人的舒适感。

五、清洁工具和用品的管理1. 清洁人员应使用干净、消毒过的清洁工具和用品来进行工作。

2. 清洁工具和用品应定期进行检查和消毒,确保卫生质量。

3. 使用完毕的清洁布、抹布等应及时清洗和更换。

六、客房卫生巡检1. 酒店客房部门应定期对客房卫生进行巡检,确保卫生管理制度的有效实施。

2. 巡检结果应记录并归档,作为评估各部门卫生管理情况的依据。

3. 如果发现客房卫生问题,应及时通知清洁人员进行整改,并追踪整改情况。

七、安全措施1. 清洁人员应定期接受安全培训,确保在工作中的安全。

2. 清洁人员应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如手套、口罩等,以确保自身健康。

宾馆卫生管理制度4篇

宾馆卫生管理制度4篇

宾馆卫生管理制度4篇宾馆卫生管理制度1一、建立客房清扫制度。

二、要设有足够面积的消毒间,便于消毒员工作。

三、消毒间要通风良好,及时将消毒过程中产生的高温、高湿、化学气体排出室外。

四、应设有通畅的上、下水设备,保证物品充分清洗。

五、应设有放置洗刷、消毒后用具的保洁橱、保洁柜,并保持清洁、防止消毒后的用具再次污染。

六、根据不同的消毒方法,选择合适的消毒设备。

用“ 84”消毒液等化学消毒方法,必须有双连池、消毒桶(盆) 用热力消毒法,必须有蒸气或远红外线消毒柜。

七、消毒工作要做到制度化、程序化、标准化。

1、制度化:旅客用过的卧具、茶杯、漱口杯、脸盆、脚盆、拖鞋等公用物品,都要采取切实可行的响应的消毒方法,必做到一客一换一消毒,高级宾馆做到一天一消毒。

2、程序化:一洗涤、二消毒、三存放。

3、标准化:设专(兼)职消毒员,要有详细的消毒记录,消毒药品配比标准化、时间标准化,严格操作,保证消毒效果。

八、洗衣房的工作程序应先消毒后洗涤,保证消毒效果。

程序是:收衣、污衣分类、消毒、洗涤、干澡、修补、烫平、分类存放保洁橱,要特别注意污、洁分开,防止洗消后的物品受到二次污染。

客房清扫卫生制度一、首先打开门窗或空调器,通风换气,使室内空气保持新鲜。

二、从里到外,从上到下,轻轻扫去或用抹布擦去四壁灰尘。

三、撤掉顾客用过的被套、床单、枕巾(枕套)、并送出房间。

四、整理床铺,换上新的床上用品,将床上用品折叠整齐。

五、撤掉茶具、冷水杯和烟灰缸,将室内杂物、纸屑、果皮受到垃圾桶内,送出房间,再换上清洁桶。

六、进行室内湿式清扫地面或吸尘器清扫,将地面杂物垃圾清除。

七、用湿抹布把玻璃、门窗框、灯具、电视机等擦得干干净净。

八、卫生间的整理和清扫:先检查洗衣袋内有无客人要洗的衣服,及时送洗衣房。

然后冲洗座便池,撤掉毛、浴巾,撤出漱口杯、牙具等,清扫垃圾,然后按面盆、台面、浴盆座便器的顺序对“三盆”进行消毒、清洗(消毒保持10-15 分钟)然后换上清洁和消毒后的漱口杯及各种用品。

客房卫生管理制度及标准

客房卫生管理制度及标准

一、目的为确保客房的卫生、整洁、舒适,提高客户满意度,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酒店客房部的所有客房及公共区域。

三、职责1. 客房部经理负责制定和监督实施客房卫生管理制度及标准。

2. 客房服务员负责执行客房卫生管理制度及标准,确保客房卫生、整洁。

3. 工作人员应遵守国家有关卫生法律法规,认真执行本制度。

四、客房卫生标准1. 客房整体(1)客房内设施齐全,摆放整齐,无明显损坏。

(2)客房内物品摆放有序,床头柜、写字台、电视柜等处无杂物。

(3)地面清洁,无污渍、灰尘,墙角、地毯、窗帘等处无积尘。

(4)卫生间清洁,无异味,马桶、浴缸、淋浴间等设施完好。

2. 床上用品(1)床单、被套、枕套等床上用品干净、整洁、无破损。

(2)床上用品更换频率为每日一次,特殊情况可适当调整。

(3)床上用品清洗、消毒严格按照酒店规定进行。

3. 客房用品(1)客房内一次性用品(如牙刷、牙膏、梳子等)齐全,摆放整齐。

(2)客房内非一次性用品(如毛巾、浴巾等)干净、无破损。

(3)客房用品补充、更换频率为每日一次,特殊情况可适当调整。

4. 公共区域(1)客房走廊、电梯、楼梯等公共区域清洁、无杂物。

(2)公共区域设施完好,无明显损坏。

(3)公共区域卫生状况良好,无明显异味。

五、客房卫生管理制度1. 客房服务员应穿着整洁、端庄,佩戴工作牌。

2. 客房服务员应按时完成客房清洁工作,确保客房卫生、整洁。

3. 客房服务员在清洁过程中,应注意以下事项:(1)使用清洁剂时,应注意安全,避免误伤。

(2)清洁过程中,应注意保护客房设施,避免损坏。

(3)清洁过程中,应注意客房内物品摆放,确保整齐有序。

4. 客房服务员应定期对客房进行消毒,确保客房卫生。

5. 客房服务员应做好客房卫生记录,包括清洁时间、清洁内容等。

6. 客房服务员应积极参加客房卫生培训,提高清洁技能。

六、奖惩措施1. 对严格执行客房卫生管理制度,表现优秀的客房服务员,给予表扬和奖励。

客栈客房卫生管理制度

客栈客房卫生管理制度

客栈客房卫生管理制度一、总则为了保障客房卫生,提升客户入住体验,维护客栈经营形象,特制定客房卫生管理制度,坚持“清洁、整洁、卫生”的管理理念,确保客房卫生工作得到有效执行。

二、客房卫生管理责任1. 客房部门负责制定并执行客房卫生管理制度,全面负责客房的清洁工作。

2. 所有客房部员工必须严格遵守客房卫生管理制度,定期接受卫生培训,提高对卫生管理的重视和执行力。

3. 客房部门长负责对员工执行卫生管理制度的监督和检查,并对违反规定的员工进行处罚。

4. 所有员工均有权对客房卫生情况提出意见和建议,客人也可对客房卫生情况进行投诉和建议。

三、客房日常清洁管理1. 客房清洁工作按照一定的时间表和标准进行,每日至少打扫一次,保持房间干净整洁。

2. 客房清洁包括床铺整理、地面清洁、卫生间清洁、垃圾清理等工作,确保每个细节都得到充分清洁。

3. 客房清洁工作必须做到“三不接触”,即不接触脏物、不接触毛巾、不接触脏水,确保清洁工作的质量。

4. 客房卫生清洁需使用专用清洁工具和清洁用品,杜绝混用或使用不清洁的工具。

5. 客房设备设施如空调、电视、电灯等设备定期清洁、检查,确保设备正常运作。

四、客房卫生消毒管理1. 客房卫生消毒工作涉及到床上用品、卫生间、地面等区域,必须进行定期消毒。

2. 床上用品如床单、被套、枕套等要进行定期清洗、消毒,且每次更换客人入住前必须更换。

3. 卫生间需用消毒液进行彻底消毒,如水龙头、马桶、洗手池等都要进行消毒。

4. 地面定期用消毒液拖洗、消毒,确保地面卫生干净。

五、客房卫生巡查管理1. 客房部门长和主管每日定时对客房卫生进行巡查,发现问题及时进行整改。

2. 客房巡查包括客房设施设备、床上用品、卫生间等清洁情况,发现问题要及时通知清洁工人进行整改。

3. 客房巡查工作列入部门考核评定范围,确保每日巡查工作得到有效执行。

六、客房卫生投诉管理1. 客人入住后如对客房卫生有异议可直接向客房部门长或前台反映,并记录客人反馈意见。

客房部卫生管理制度

客房部卫生管理制度

客房部卫生管理制度第一部分:员工个人卫生及仪表一、卫生要求:1、经常保持工作服的清洁卫生,勤换勤洗,并做到专人专用,离开岗位应及时换下工作服,在工作时不得穿短裤、超短裙、拖鞋等,保持人体暴露部分的清洁。

2、做到勤洗澡、勤理发、勤剪指甲、勤洗手。

3、工作时间不吸烟、喝酒、吃零食。

4、不对着别人打喷嚏、咳嗽、不随地吐痰。

5、工作中要注意克服抠耳朵、挖鼻子、擦眼睛、搔头皮的坏习惯。

二、仪容仪表:1、上班要穿工作服、戴工号牌、着装整洁、皮鞋光亮。

2、头发要梳理整齐,男士发脚长度以不盖耳部及衣领为合适,并不得蓄胡子,女员工要化淡妆,不宜浓妆艳抹,不能披着散发。

3、坐、立、行姿势要端庄,举止要文雅大方。

坐时不准将脚放桌椅上、不准翘脚摇腿,站时不得将两手插入口袋,行走不准拉手搭背,追逐嬉戏或高声喧哗。

第二部分:一、公共区域客房每个楼梯,每条走廊,走为通道必须保持干净无杂物、垃圾天花顶无蜘蛛网,墙纸无污迹。

电梯口烟灰桶保持无烟头、谈迹。

公共区域内严禁吸烟,保证良好通风,避免空气污染。

二、消毒间楼层消毒间必须按照规范做,为能放杂物及私人物品。

物品柜里只允许放消毒杯具用的消毒粉、刷、百洁布以及消毒用的大白胶桶。

地板保持干燥,空气流通,天花顶无蜘蛛网。

瓷砖干净,无锈迹、污渍。

三、布草间布草间存放的布草不能混乱,有能裸放。

布草需用柜子分类逐格摆放整齐,客用备用布草不能有头发、污印,地板、瓷砖、墙身必须干净,无杂物、废纸。

四、房间门框、吧房、主窗台,必须干净无灰尘、头发及污迹,床上用品必须干净,无污印、无头发,并做到一客一换,保证卧室的干净及卫生。

五、杯具消毒从房间收出的杯具放到消毒间进行消毒,以一换一形式,即:从房间收出脏的杯肯到消毒间换干净的补进房间。

(包括洗手间的杯子)。

六、清洗吧房程序吧房清洁程序不能混乱,程序是:洗手盆—浴缸—坐厕—地板,每条抹布标记分类,不能混乱使用。

清洁干净,无持水珠,无污渍、锈迹、头发等。

客房服务员卫生管理制度

客房服务员卫生管理制度

一、目的为了确保客房环境卫生,提高客房服务质量,保障客人住宿安全与舒适,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酒店所有客房服务员。

三、卫生管理要求1. 客房服务员应具备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做到“四勤”(手勤、眼勤、嘴勤、腿勤)。

2. 客房服务员上岗前应穿戴整洁的工作服、工作帽,保持个人卫生。

3. 客房服务员应熟练掌握客房卫生标准,严格按照客房卫生标准进行清洁、消毒、整理等工作。

4. 客房服务员应定期对客房设备进行检查、维护,确保客房设备正常运行。

5. 客房服务员应严格按照《客房卫生消毒规范》进行消毒工作,确保客房卫生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6. 客房服务员应妥善保管客房用品,避免浪费和损坏。

7. 客房服务员应保持客房内环境整洁,做到“四无”(无灰尘、无污渍、无异味、无杂物)。

8. 客房服务员应定期对客房进行通风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9. 客房服务员应严格按照《客房服务规范》进行客房服务,确保客人满意度。

10. 客房服务员应做好客房安全防范工作,确保客人住宿安全。

四、客房卫生标准1. 客房地面:无污渍、无水渍、无破损,保持干燥、整洁。

2. 客房墙壁:无污渍、无破损,保持整洁。

3. 客房家具:无污渍、无破损,保持整洁。

4. 客房床铺:床单、被套、枕套等用品干净、整洁,无皱褶。

5. 客房卫生间:无异味、无污渍,保持干净、整洁。

6. 客房空调、电视、电话等设备:运行正常,无损坏。

7. 客房窗帘、地毯:保持干净、整洁。

五、客房消毒规范1. 客房服务员应严格按照《客房卫生消毒规范》进行消毒工作。

2. 消毒剂应选用符合国家标准的消毒剂,按照规定浓度进行配制。

3. 消毒剂应妥善保管,避免误用、滥用。

4. 客房服务员在消毒过程中应佩戴防护用品,确保自身安全。

5. 客房服务员应定期对客房进行消毒,确保客房卫生符合国家标准。

六、客房设备维护规范1. 客房服务员应定期对客房设备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上报。

2. 客房服务员应按照设备说明书进行操作,避免误操作导致设备损坏。

酒店客房卫生管理制度(通用4篇)

酒店客房卫生管理制度(通用4篇)

酒店客房卫生管理制度(通用4篇)酒店客房卫生管理制度篇1住宿业卫生规范总则第一条依据为加强住宿场所卫生管理,规范经营行为,防止传染病传播与流行,保障人体健康,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艾滋病防治条例》,《化妆品卫生监督条例》等法律,法规,制定本规范.第二条适用范围本规范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一切从事经营服务的住宿场所.第三条用语含义(一)住宿场所,是指向消费者提供住宿及相关综合性服务的场所,如宾馆,饭店,旅馆,旅店,招待所,度假村等.(二)集中空调通风系统,是指为使房间或封闭空间空气温度,湿度,洁净度和气流速度等参数达到设定要求而对空气进行集中处理,输送,分配的所有设备,管道及附件,仪器仪表的总和.(三)储藏间,是指用于存放客用棉织品,一次性用品等物品的房间.(四)工作车,是指用于转送及暂存客用棉织品,一次性用品及清洁工具等物品的车辆.(五)公共用品用具,是指供给顾客使用的各种用品,用具,设备和设施总称,包括床上用品,盥洗物品,饮具,清洁工具,拖鞋等.(六)健康危害事故,是指住宿场所内发生的因空气质量,水质不符合卫生标准,用品用具或设施受到污染导致的群体性健康损害事故.第二章场所卫生要求第四条选址,设计及竣工验收(一)住宿场所建设宜选择在环境安静,具备给排水条件和电力供应,且不受粉尘,有害气体,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扩散性污染源影响的区域,并应同时符合规划,环保和消防的有关要求.(二)新建,改建,扩建住宿场所在可行性论证阶段或设计阶段和竣工验收前应当委托具有资质的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进行卫生学评价.第五条场所设置与布局(一)住宿场所主楼与辅助建筑物应有一定间距,烟尘应高空排放,场所25米范围内不得有有毒有害气体排放或噪声等污染源.(二)住宿场所应当设置与接待能力相适应的消毒间,储藏间,并设有员工工作间,更衣和清洁间等专间.客房不带卫生间的场所,应设置公共卫生间,公共浴室,公用盥洗室等.(三)住宿场所的吸烟区(室)不得位于行人必经的通道上,室内空气应当符合国家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四)住宿场所的公共卫生间应当远离食品加工间.(五)住宿场所内应放置安全套或者设置安全套发售设施,应当提供性病,艾滋病等疾病防治宣传资料.第六条客房(一)客房净高不低于2.4米,内部结构合理,日照,采光,通风,隔声良好.(二)客房内部装饰材料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不得对人体有潜在危害.(三)客房床位占室内面积每床不低于4平方米.(四)含有卫生间的住宿客房应设有浴盆或淋浴,抽水马桶,洗脸盆及排风装置;无卫生间的客房,每个床位应配备有明显标记的脸盆和脚盆.(五)客房内环境应干净,整洁,摆放的物品无灰尘,无污渍;客房空调过滤网清洁,无积尘.第七条清洗消毒专间(一)住宿场所宜设立一定数量的独立清洗消毒间,清洗消毒间面积应能满足饮具,用具等清洗消毒保洁的需要.(二)清洗消毒间地面与墙面应使用防水,防霉,可洗刷的材料,墙裙高度不得低于1.5米,地面坡度不小于2%,并设有机械通风装置.(三)饮具宜用热力法消毒.采用化学法消毒饮具的住宿场所,消毒间内至少应设有3个饮具专用清洗消毒池,并有相应的消毒剂配比容器.应配备已消毒饮具(茶杯,口杯,酒杯等)专用存放保洁设施,其结构应密闭并易于清洁.(四)配有拖鞋,脸盆,脚盆的住宿场所,消毒间内应有拖鞋,脸盆,脚盆专用清洗消毒池及已消毒用具(拖鞋,脸盆,脚盆等)存放专区.(五)各类水池应使用不锈钢或陶瓷等防渗水,不易积垢,易于清洗的材料制成,并设置标识明示用途.第八条储藏间住宿场所宜设立一定数量储藏间.储藏间内应设置数量足够的物品存放柜或货架,并应有良好的通风设施及防鼠,防潮,防虫,防蟑螂等预防控制病媒生物设施.第九条工作车(一)住宿场所宜配备工作车,其数量应能满足工作需要.(二)工作车应有足够空间分别存放客用棉织品,一次性用品及清洁工具并有明显的标识.(三)工作车所带垃圾袋应与洁净棉织品,一次性用品及洁净工具分开,清洁浴盆,脸盆,抽水马桶的工具应分开存放,标志明显.第十条公共浴室公共浴室应分设男,女区域,按照设计接待人数,盥洗室每8~15人设1只淋浴喷头,淋浴室每10~25人设1只喷头.第十一条公共卫生间(一)公共卫生间应男,女分设,便池应采用水冲式,地面,墙壁,便池等应采用易冲洗,防渗水材料制成.卫生间地面应略低于客房,地面坡度不小于2%,并设置防臭型地漏.卫生间排污管道应与经营场所排水管道分设,设有有效的防臭水封.(二)公共卫生间应设有独立的机械排风装置,有适当照明,与外界相通的门窗安装严密,纱门及纱窗易于清洁,外门能自动关闭.卫生间内应设置洗手设施,位置宜在出入口附近.(三)男卫生间应按每15~35人设大小便器各1个,女卫生间应按每10~25人设便器1个.便池宜为蹲式,配置坐式便器宜提供一次性卫生座垫.第十二条洗衣房(一)住宿场所宜设专用洗衣房或采用社会化洗涤服务.洗衣房应分设工作人员出入口,待洗棉织品入口及洁净棉织品出口,并避开主要客流通道.(二)洗衣房应依次分设棉织品分拣区,清洗干燥区,整烫折叠区,存放区,发放区.棉织品分拣,清洗,干燥,修补,熨平,分类,暂存,发放等工序应做到洁污分开,防止交叉污染.(三)公共用品如需外洗的,应选择清洗消毒条件合格的承洗单位,作好物品送洗与接收记录,并索要承洗单位物品清洗消毒记录.第十三条给排水设施住宿场所应有完善的给排水设施,供水水质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要求.如场所内供水管网与市政供水管网直接相通,场所内供水管网压力应小于市政供水管网压力,并有防止供水向市政供水管网倒流的设施.排水设施应当有防止废水逆流,病媒生物侵入和臭味产生的装置.第十四条通风设施(一)客房,卫生间,公共用房(接待室,餐厅,门厅等)及辅助用房(厨房,洗衣房,储藏间等)应设机械通风或排风装置.机械通风或排风装置的设计和安装应能防止异味交叉传导.(二)住宿场所的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应符合《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管理办法》的要求.(三)住宿场所的机械通风装置(非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其进风口, 排气口应安装易清洗,耐腐蚀并可防止病媒生物侵入的防护网罩.第十五条采光照明(一)住宿场所室内应尽量利用自然采光.自然采光的客房,其采光窗口面积与地面面积之比不小于1:8.(二)客房台面照度不低于100勒克斯.(三)不宜将暗室作为客房.第十六条预防控制病媒生物设施(一)住宿场所应设置防鼠,防蚊,防蝇,防蟑螂及防潮,防尘等设施.(二)与外界直接相通并可开启的门窗应安装易于拆卸,清洗的防蝇门帘,纱网或设置空气风帘机.(三)排水沟出口和排气口应设有网眼孔径小于6毫米的隔栅或网罩,防止鼠类进入.(四)机械通风装置的送风口和回风口应当设置防鼠装置.第十七条废弃物存放设施(一)住宿场所室内应设有废弃物收集容器,有条件的场所宜设置废弃物分类收集容器.(二)废弃物收集容器应使用坚固,防水防火材料制成,内壁光滑易于清洗.废弃物收集容器应密闭加盖,防止不良气味溢散及病媒生物侵入.(三)住宿场所宜在室外适当地点设置废弃物临时集中存放设施,其结构应密闭,防止病媒生物进入,孳生及废弃物污染环境.第三章卫生操作要求第十八条操作规程(一)住宿场所经营者应制定公共用品用具采购,储藏,清洗消毒,设备设施维护等操作规程.操作规程应具体规定工作程序.(二)经营者应当认真组织从业人员学习卫生操作规程,从业人员应当熟悉本岗位卫生操作规程并严格按规程操作.第十九条公共用品用具采购(一)采购的物品应符合国家有关卫生标准和规定要求.采购物品应做好记录,便于溯源.(二)采购的一次性卫生用品,消毒品,化妆品等物品中文标识应规范,并附有必要的证明文件.(三)采购的物品入库前应进行验收,出入库时应登记.第二十条公共用品用具储藏(一)公共用品用具储藏间应保持通风和清洁,无鼠害,苍蝇,蟑螂等病媒生物及霉斑,不得存放有毒有害物品及私人物品.(二)不同物品应分类,分架存放,物品距墙壁,地面均应在10厘米以上.棉织品宜存放于储藏柜中.(三)物品的储藏应遵循先进先出原则,并定期检查,及时清理过期物品.(四)有毒有害物品应有专间或专柜存放,上锁,专人管理,并有物品使用登记.第二十一条公共用品用具清洗消毒(一)清洗消毒间应有明显标志,环境整洁,通风换气良好,无积水积物,无杂物存放.(二)供顾客使用的公共用品用具应严格做到一客一换一消毒.禁止重复使用一次性用品用具.(三)清洗消毒应按规程操作,做到先清洗后消毒,使用的消毒剂应在有效期内,消毒设备(消毒柜)应运转正常.(四)清洗饮具,盆桶,拖鞋的设施应分开,清洁工具应专用,防止交叉传染.(五)清洗消毒后的各类用品用具应达到有关卫生标准的规定并保洁存放.清洗消毒后的茶具应当表面光洁,无油渍,无水渍,无异味,符合《食(饮)具消毒卫生标准》规定.(六)洁净物品保洁柜应定期清洗消毒,不得存放杂物. 各类公共用品用具更换,清洗,消毒,保洁工作可参考《推荐的住宿场所用品用具清洗消毒方法》(见附录).第二十二条客房服务(一)客房应做到通风换气,保证室内空气质量符合卫生标准.(二)床上用品应做到一客一换,长住客一周至少更换一次.(三)清洁客房,卫生间的工具应分开,面盆,浴缸,坐便器,地面,台面等清洁用抹布或清洗刷应分设.(四)卫生间内面盆,浴缸,坐便器应每客一消毒,长住客人每日一消毒.(五)补充杯具,食具应注意手部卫生,防止污染.第二十三条公共卫生间清洁清洁坐便器(便池)的清洁工具应专用.每日应对卫生间进行一次消毒.第二十四条棉织品清洗消毒(一)棉织品清洗消毒前后应分设存放容器.(二)客用棉织品,客人送洗衣物,清洁用抹布应分类清洗.(三)清洗程序应设有高温或化学消毒过程.(四)棉织品经烘干后应在洁净处整烫折叠,使用专用运输工具及时运送至储藏间保存.第二十五条通风(一)机械通风装置应运转正常,过滤网应定期清洗,消毒.(二)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应按照《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管理办法》要求进行清洗消毒.(三)集中空调机房应整齐,清洁,无易燃易爆物品及杂物堆放.风机过滤网应清洁无积尘.第四章卫生管理第二十六条卫生管理组织(一)住宿场所的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是其经营场所卫生安全的第一责任人,对其经营场所卫生安全负全面责任,应接受卫生行政部门组织的卫生知识培训.(二)住宿场所应设置卫生管理部门或配备专(兼)职卫生管理员,负责其经营场所卫生管理具体工作.(三)专(兼)职卫生管理员应有从事住宿场所卫生管理工作经验,经过公共卫生管理培训并考核合格.第二十七条卫生管理工作职责住宿场所卫生管理部门的成员或卫生管理员承担本场所卫生管理职能,主要职责包括:(一)制订从业人员卫生培训教育计划和考核办法,组织从业人员参加卫生法律,法规,规范,标准和卫生知识,岗位操作规程等的培训学习和考核.(二)组织从业人员进行健康检查,负责提出将患有有碍公众健康的从业人员调离直接为顾客服务岗位的意见.(三)制定卫生管理制度,卫生责任制度和卫生操作规程,并对执行情况进行督促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不符合卫生要求的行为及时制止并提出处理意见.(四)督促本场所经营者,从业人员严格执行《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按时办理有关卫生证件,证明,依法从事经营活动.(五)配合卫生执法人员对本场所进行卫生监督检查,并如实提供有关情况.负责建立本场所卫生管理档案.(六)参与保证卫生安全的其他管理工作.第二十八条卫生管理制度住宿场所应建立健全卫生管理制度,并对制度落实情况进行经常性检查.主要制度有:(一)证照管理制度.(二)从业人员健康检查,卫生知识培训考核及个人卫生制度.(三)公共用品用具购买,验收,储存及清洗消毒保洁制度.(四)场所自身检查与检测制度.(五)洗衣房卫生管理制度.(六)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管理制度.(七)健康危害事故与传染病报告制度.(八)预防控制传染病传播与健康危害事故应急预案.(九)卫生档案管理制度.(十)设施设备维护保养制度.第二十九条证照管理住宿场所,从业人员及健康相关产品应证照齐全.卫生许可证悬挂在场所醒目处,营业执照,从业人员健康合格证明及卫生知识培训合格证明有效,健康相关产品卫生许可批件或备案文件复印件真实完备.第三十条档案管理住宿场所应建立卫生管理档案,档案应当包括以下方面:(一)证照:卫生许可证,营业执照,从业人员健康合格证明和卫生知识培训合格证明,健康相关产品卫生许可批件或备案文件(复印件)等.(二)卫生管理制度.(三)卫生管理组织机构或卫生管理人员与从业人员.(四)发生传染病传播或健康危害事故后的处理情况.(五)卫生操作规程.(六)公共用品用具采购,验收,出入库,储存记录.(七)公共用品用具清洗,消毒,检测记录.(八)设备设施维护与卫生检查记录.(九)空气质量,集中空调通风系统检测记录.(十)投诉与投诉处理记录.(十一)有关记录:包括场所自身检查与检测记录,培训考核记录,从业人员因患有有碍公众健康疾病调离直接为顾客服务岗位记录,集中空调通风系统清洗消毒记录等.(十二)有关证明:包括预防性建筑设计审核文件,集中空调通风系统竣工图纸,消毒设施设置情况等.各项档案中应有相关人员的工作记录并签名,档案应有专人管理,各类档案记录应进行分类并有目录.有关记录至少应保存三年.第三十一条传染病和健康危害事故报告(一)住宿场所应建立传染病和健康危害事故报告制度,场所负责人和卫生管理员为责任报告人.(二)当发生死亡或同时发生3名以上(含3名)受害病人时,责任报告人要在发生事故24小时内电话报告当地卫生行政部门.(三)传染病和健康危害事故报告范围:1.室内空气不符合卫生标准所致的虚脱休克;2.饮用水遭受污染所致的介水传染性疾病流行;3.公共用品用具和卫生设施等遭受污染所致的传染性疾病,皮肤病;4.意外事故导致的一氧化碳,氨气,氯气,消毒剂,杀虫剂等中毒.(四)发生传染病或健康危害事故时,场所经营者应立即停止相应经营活动,协助医务人员救治事故受害者,采取预防控制措施,防止事故的继发.(五)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隐瞒,缓报,谎报传染病健康危害事故.第三十二条环境卫生管理(一)室外公共区域应保持干净整洁.(二)室内公共区域地面,墙面,门窗,桌椅,地毯,台面,镜面等应保持清洁,无异味.(三)废弃物应每天清除一次,废弃物收集容器应及时清洗,必要时进行消毒.(四)洗衣房的洁净区与污染区应分开,室内物品摆放整齐,设施设备日常保养及运行状态良好.(五)定期进行病媒生物防治,蟑螂密度,鼠密度应符合卫生要求.(六)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对室内空气,用品用具等定期进行检测.第三十三条食品经营项目住宿场所设有食品经营项目的,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的有关要求.第五章人员卫生要求第三十四条健康管理(一)住宿场所从业人员上岗前应当取得"健康合格证明".直接为顾客服务的从业人员应每年进行健康检查,取得"健康合格证明"后方可继续从事直接为顾客服务的工作."健康合格证明"不得涂改,伪造,转让,倒卖.(二)从业人员患有有碍公众健康疾病,治愈之前不得从事直接为顾客服务的工作.可疑传染病患者须立即停止工作并及时进行健康检查,明确诊断.第三十五条卫生知识培训(一)从业人员应当完成规定学时的卫生知识培训,掌握有关卫生法律法规,基本卫生知识和卫生操作技能等.(二)从业人员卫生知识培训每两年进行一次.(三)从业人员取得卫生知识培训合格证明后方可上岗.第三十六条个人卫生(一)从业人员应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进行卫生操作时应穿戴清洁的工作服,不得留长指甲,涂指甲油及佩带饰物.(二)从业人员应有两套以上工作服.工作服应定期清洗保持清洁.附录推荐的住宿场所用品用具清洗消毒方法一,清洗方法及步骤(一)去除公共用品用具表面的残渣,污垢.(二)用含洗涤剂溶液洗净公共用品用具表面.(三)用清水冲去残留的洗涤剂.二,消毒方法(一)物理消毒.包括蒸汽,煮沸,红外线等热力消毒方法.1.煮沸,蒸汽消毒:100℃作用20~30分钟以上.可用于饮具,盆,毛巾,床上用棉织品的消毒.2.红外线消毒:125℃作用15分钟以上.可用于饮具,盆的消毒.(二)化学消毒.用含氯,溴或过氧乙酸的消毒药物消毒.1.用含有效溴或有效氯含量为250毫克/升的消毒溶液浸泡30分钟,可用于盆,饮具的消毒或用于物品表面喷洒,涂擦消毒.2.用0.2%~0.5%过氧乙酸溶液,或有效溴或有效氯含量为1000毫克/升的消毒液中,浸泡30分钟,可用于拖鞋消毒.化学消毒后的公共用品用具应用净水冲去表面的消毒剂.三,保洁方法(一)消毒后的公共用品用具要自然滤干或烘干,不应使用毛巾擦干,以避免受到再次污染.(二)消毒后的饮具应及时放入餐具保洁柜内.四,化学消毒注意事项(一)使用的消毒剂应在保质期限内,并按规定的温度等条件贮存.(二)严格按规定浓度进行配制,固体消毒剂应充分溶解.(三)配好的消毒液定时更换,一般每4小时更换一次.(四)使用时定时测量消毒液浓度,浓度低于要求立即更换.(五)保证消毒时间,一般公共用品用具消毒应作用15分钟以上.(六)应使消毒物品完全浸没于消毒液中.(七)用品用具消毒前应洗净,避免油垢影响消毒效果.(八)消毒后以洁净水将消毒液冲洗干净.以上这篇关于宾馆卫生管理制度20xx为您介绍到这里,希望它对您有帮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客房部卫生管理制度
客房部卫生管理制度1
1、客房部应设有专用消毒柜和顾客用品保洁柜。

2、客房卧具(床单、被套、枕套)要一客一换。

长住客人的卧具每两天更换一次。

3、客房内的'口杯在每日清洁时,要放在消毒液中浸泡二十分钟,或放入消毒柜中进行消毒。

4、在清洁卫生间墙壁和恭桶时,要用已配比好的消毒剂先喷洒
消毒,再进行卫生清洁。

5、抹布要专布专用,并定期消毒。

6、定期清洗空调过滤网,保持空调内、外部清洁无积尘。

7、采取有效措施彻底杜绝室内的蚊、蝇、蟑螂和老鼠。

8、认真做好每日的消毒工作记录。

附:常用消毒种类及方法:
(一)物理消毒法:
1、煮沸消毒100°c时间:3-5分钟
2、蒸汽消毒95°c时间:不少于15分钟
3、远红外线餐具消毒箱消毒时间:15-20分钟
(二)化学消毒法:
常用化学消毒法有84消毒液消毒法。

消毒液与水的配比
为:1:200,消毒时间不少于5分钟。

客房部卫生管理制度2
目的:为了全面加强客房清洁卫生管理工作,确保向顾客提供清新、整洁、卫生的消费环境,特制定本制度。

说明:客房部卫生管理包括个人卫生管理、物品及设备卫生管理
和整体环境卫生管理三个方面;每位员工都对自己的卫生工作范围负责,管理人员对下级的卫生工作负有管理连带责任。

客房部坚持做好
每日清洁卫生全面检查工作,要按照员工自检、班组检查、部门检查、职能部门检查的四级检查制度,采用常规检查、专项检查、暗查、暗
访的方式进行。

如检查发现问题,按严格按照《玉林宾馆服务质量检
查细则》的相关条款追究相关人员责任和进行处罚。

一、个人卫生
1、所有员工必须掌握必要的卫生知识和清洁卫生常识。

2、所有员工要求身体、心理健康,须持《健康证》上岗。

3、每一位员工都对各自工作区域的卫生负有保持清洁、进行清
理的责任。

4、员工着本岗位制服、穿规定的工作鞋上岗,要求制服干净、
整洁。

5、男性员工不得留长发,侧不过耳,后不过领;不留小胡子、大鬓角。

女性员工长发上岗前必须盘起。

6、上班必须面容整洁、大方、精神饱满。

7、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1)要做到四勤,即勤洗澡、勤理发、勤剪指甲、勤洗手;
2)工作时间禁止吸烟、喝酒、吃零食、不许在工作岗位上用餐;
3)不对着别人打喷嚏,打哈欠,不随地吐痰;
4)工作中要克服抠耳、挖鼻、揉眼睛、搔头发、剔牙、搔痒的坏毛病;
5)自觉爱护客房区域卫生,不随地吐痰和乱扔垃圾,发现地面有杂物应及时清理。

二、客房卫生管理制度
1、客房通道等公共区域每天至少清洁一次。

2、所有房间要求每天清洁一次,桌椅、电视等各种家具设备每天擦拭,要求无灰尘、无污迹。

(空房也必须进行全面的.抹尘)。

3、地毯每日吸尘,做到整洁卫生,无尘屑。

每4个月或视情况干洗或水洗一次,无污迹、无积尘。

地毯洗涤后,要开窗通风,及时散发洗涤剂异味。

4、客用布草必须做到一客一换,(客人退房后)客人用过的布草(床单、枕套、浴巾、面巾、被套等)每天都必须撤下更换;
5、床单、被套、枕套、毛巾等棉织品柔软舒适,无污渍、无破损。

6、茶杯、漱口杯等杯具客人使用后必须撤出消毒间清洗消毒,要求更换消毒,擦拭干净,无水迹、无手印。

未经消毒的杯具一律不许配进客房。

7、每天客人用过的浴缸、面盆及坐厕必须用清洁剂刷洗干净,清洗后要抹干水迹且进行全消毒,要求做到清洁卫生、无污渍、无水迹、无异味。

8、刷洗浴盆、面盆采用短柄刷,刷洗坐厕采用长柄刷,刷子一定要区分开,禁止混放在一起。

9、每天房间内的一次性消耗品都必须补充,客人使用后的拖鞋每天清洗消毒。

10、所有清洁工具、用品和清洁剂必须单独存放并分功能单独使用,用具用品使用后必须进行全面的清洁整理并归类存放。

11、客房所提供的饮用水和配售品必须是正规厂家生产并有qs 标志并且是在保质期内的。

12、服务员每天工作完毕后,应该:
1)、将工作车上垃圾桶内垃圾倒掉;
2)、把脏的布草从布草袋撤出,清点好并通知布草员收取;
3)、清洁工作车;
4)、整理并清洁布草间;
5)、清洁吸尘机。

三、客房部清洁卫生管理标准
1、十无
a:四壁无灰尘、蜘蛛网
b:地面无杂物、纸屑、果皮
c:床单、被套、枕套、布草无污迹和破损、毛发
d:卫生间清洁无积水、无异味、无毛发、无污渍
e:金属把手无污渍、水印
f:家具无污渍、残缺
g:灯具无灰尘、破损
h:杯具、水壶无污渍
i:无老鼠、蚊子、苍蝇、蟑螂、蚂蚁
j:房内无浮尘、无布毛,无卫生无死角
2、六净
a:四壁净b:地面净c:家俱净d:床上净
e:卫生洁具净f:配备物品净
四、客房卫生间清洁消毒规定
1、清洁要求
1)、先上后下,即先清扫房顶与墙壁,后清扫(洗)台面与地面;
2)、先清扫,再清洁,后消毒;
3)、先以污染最轻处开始,即面盆——浴盆——便盆
2、工具准备
1)、按面盆——浴盆——便盆设置形状、手柄长短、颜色不同的三把清洗刷;
2)、按面盆——浴盆——便盆设置颜色不同的洁净、已消毒的三块抹布;
3)、一个清洁篮、一个消毒用的喷壶;
3、步骤
1)、启动通风设施,取走卫生间内的所有物品和废弃物;
2)、清扫房顶、墙壁和台面;
3)、用专用工具洗涤脸盆,从脸盆上口逐步往底部清洗;
4)、用专用工具洗涤浴盆,先盆外后盆内,从上口逐步往盆底清洗;
5)、用专用工具洗涤便盆,先从盆盖开始,再洗便盆外面,从便盆
口往底部清洗;
6)、用每公斤含有效氯浓度为250—300毫克的消毒液,按脸盆——浴盆——便盆顺序对三缸进行喷洒,消毒30分钟后,用消过毒的
抹布擦干或清水冲净后再用干净且消过毒的抹布抹干;
4、注意事项
1)、遵守操作顺序;
2)、通风系统完好,保持空气清新;
3)、三缸清洗工具应在清洁篮内分开保管,各工具要专用。

五、塑料拖鞋操作规定
1、每天从房间撤换出来的拖鞋由各楼层服务员集中收到本楼层
的工作间,清点好数量,作好记录,由仓管把拖鞋送到洗消处清洗消毒。

2、由仓管员安排时间进行清洗,清洗程序是:
(a)、把拖鞋放到清洗池里,加水加洗洁精,用刷子刷洗干净。

(b)、将拖鞋放到消毒池里,按消毒粉说明书上的要求加水加消
毒粉浸泡十五分钟。

(c)、将拖鞋放到过滤池,把消毒好的拖鞋用清水冲洗过滤,放在
拖鞋架上风干。

(d)、将风干的拖鞋进行包装,并检查拖鞋是否干净,有无破损。

3、由仓管员把消毒过的拖鞋按定量放到楼层工作间,并作好记录。

4、当班领班检查清洗拖鞋的质量,如不符合要求要返工,如有质
量问题,作好记录,不达卫生标准的进行考核。

5、主管每天要抽查拖鞋清洗质量,并做好检查工作。

客房部卫生管理制度3
1、客房内卫生间应清洁卫生、无异味,面盆、浴盆、马桶每日
清洗消毒,并保持清洁。

2、客房卫生的清洁消毒必须严格按照程序进行,清洁客房卫生
所使用的清洁布等工具应明显区分。

3、所使用的床单、枕套、被套等公共用品按3:1的`数量准备,
并应做到一客一用一消毒。

4、所使用的口杯、茶具应做到一客一用一消毒。

杯具清洁后在
红外线消毒柜内消毒15-20分钟。

5、杯具洗消间内清洁卫生,杯具消毒严格按照“一冲、二洗、
三消毒、四保洁”的程序进行。

已消毒的杯具必须及时放置在保洁
柜内,防止二次污染。

保洁柜内只能存放已消毒的杯具,禁放其他
物品。

并有详细的消毒记录。

6、设置专用布草间;布草间保持整洁卫生,有专人管理;已消毒布草及时放置在密闭的保洁柜内,布草间内不得存放其他物品。

7、客用化妆品不得自行灌装,洗发、沐浴用品应符合《化妆品卫生监督条例》的规定。

8、客房内做好病媒生物防治工作,配备防蚊、防蝇、防蟑螂、防鼠设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