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中医药大学黄柏药材的薄层鉴别
中药的薄层色谱鉴定

1.3 中药的薄层色谱鉴定内容提要本实验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大黄、人参、丹参、大青叶、马钱子、熊胆、万氏牛黄清心丸等常用中药进行品种鉴定或质量控制。
通过实验掌握含有不同类别化学成分中药薄测色谱鉴别的条件关键技术。
掌握熊胆等中药薄层色谱鉴定的特征和方法。
原理薄层色谱鉴定法是选用适当粒度的吸附剂,并将其均匀涂铺在玻璃板上(或其他支持物上,如铝制薄板)成一薄层,然后用毛细管或适当的点样器将供试品和对照品溶液分别滴加在薄层的启始线上,待样点上的溶剂挥散后,置于密闭的层析缸中,用一定的溶剂展开,当溶剂前沿到达距离另一端2~3cm处,取出,干燥,显色或直接观察(有色成分),并与专属性的化学对照品或对照药材相比较,以鉴定品种或质量。
薄层色谱鉴定法是中药鉴定应用范围最广的方法之一。
仪器、材料与试剂(1)仪器与材料1)仪器电吹风,硅胶G薄层板,硅胶H-CMC-Na薄层板,容量瓶,三角瓶,烧杯,水浴锅,索氏提取器,紫外分析灯,层析缸。
2)材料粉末:大黄,人参,丹参,大青叶,马钱子,熊胆,万氏牛黄清心丸。
(2)试剂 10%磷钼酸乙醇溶液,10%硫酸乙醇溶液,2%三氯化铁乙醇溶液,20%氢氧化钠溶液,30%硫酸乙醇溶液,pH试纸,氨水,苯,冰醋酸,丙酮,醋酸,醋酸乙酯,碘化铋钾试液,丁酮,硅藻土,甲苯,甲醇,甲酸,甲酸,甲酸乙酯,氯仿,石油醚(30~60℃),盐酸,乙醇,乙醚,异丙醇,异辛烷,蒸馏水,正丁醇,正己烷。
(3)对照品 大黄对照药材,大黄酸,丹参对照药材,丹参酮ⅡA,胆酸,靛蓝,靛玉红,鹅去氧胆酸,士的宁,黄连对照药材,黄芩苷,马钱子碱,去氧胆酸,人参皂苷R g1、R e、R b1,熊去氧胆酸,盐酸小檗碱,栀子苷。
操作步骤(1)大黄的鉴定1)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大黄粉末 0.1 g,加甲醇20 mL浸渍 1h,滤过,取滤液 5 mL,蒸干, 加水10 mL,使溶解,再加盐酸 l mL,置水浴上加热 30 min,立即冷却,用乙醚分2次提取,每次20 mL,合并乙醚液,蒸干, 残渣加氯仿 l mL使溶解。
黄柏检验标准操作规程

原药材检验标准操作规程目的:建立一个中药饮片原药材检验标准操作程序,确保检验结果准确可靠。
适用范围:中药原药材。
责任人:质量保证部主任、质量控制部主任、化验员。
标准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安徽省中药饮片炮制规范》。
内容:1、性状取本品适量,放入白瓷盘中,用眼观察,可见以下性状特征:本品呈板片状或浅槽状,长宽不一,厚1~6mm。
外表面黄褐色或黄棕色,平坦或具纵沟纹,有的可见皮孔痕及残存的灰褐色粗皮;内表面暗黄色或淡棕色,具细密的纵棱纹。
体轻,质硬,断面纤维性,呈裂片状分层,深黄色。
气微,味极苦,嚼之有黏性。
2、鉴别仪器:电子分析天平、电子显微镜等。
2.1显微鉴别:2.1.1 试液配制2.1.1.1 水合氯醛试液:取水合氯醛50克,加水15毫升与甘油10毫升使溶解,即得。
2.1.1.2 甘油醋酸试液:取甘油、醋酸及水各等份混匀,即得。
2.1.1.3 稀甘油:取甘油33毫升,加水稀释至100毫升,再加樟脑一小块或液化苯酚1滴,即得。
2.1.2 供试品制备2.1.2.1 取本品10g,研细后取少量粉末,置载玻片上,滴加水合氯醛搅拌均匀,置酒精灯上加热透化;加稀甘油数滴,搅拌均匀,分装2~3片,加盖玻片,即得。
2.1.2.2 取研细的粉末少量置载玻片上,加甘油醋酸试液,搅拌均匀,加盖玻片,即得。
2.1.2.3取研细后取少量粉末,置载玻片上,滴加水搅拌均匀,同时滴加少许稀甘油,加盖玻片,即得。
2.1.3 置显微镜下观察本品粉末鲜黄色。
纤维鲜黄色,直径16~38µm ,常成束,周围细胞含草酸钙方晶,形成晶纤维;含晶细胞壁木化增厚。
石细胞鲜黄色,类圆形或纺锤形,直径35~128µm,有的呈分枝状,枝端锐尖,壁厚,层纹明显;有的可见大型纤维状的石细胞,长可达900µm。
草酸钙方晶众多。
2.2 薄层鉴别取本品粉末0.2g,加1%醋酸甲醇溶液40ml,于60℃超声处理20分钟,滤过,滤液浓缩至2ml,作为供试品溶液。
黄柏与关黄柏的薄层鉴别

笔 者 所 在 药 厂 产 品 中知 柏 地 黄 丸 所 用 为 黄 柏 ,按 照 2 0 1 0版 药典的规定 , 薄层鉴别时取供试 品粉末 0 . 2 g , 加 l %醋 酸 甲醇 溶 液 4 0 ml , 于6 0 ℃超 声 处 理 2 0分 钟 , 滤过 , 滤液 浓缩 至 2 m l , 作 为 供 试 品溶 液 。另取黄柏 ( 或是关 黄柏 ) 对 照药 材 0 . 1 g , 加 l % 醋 酸 甲 醇
在含量上 , 黄柏中盐酸小檗碱含 量最高 , 平均在 3 . 0 —6 . 0 %之 制 成 对 照 药 材 溶 液 。 间 ,药 根 碱 和 盐 酸 巴 马 丁 含 量 极 低 ,分 别 在 0 . 0 0 7 %~ 0 . 0 6 1 %和 之间 , 盐 酸 巴马 丁含 量 在 0 . 5 %~ 1 . 2 %之 间 。黄 柏 中盐 酸 小 檗 碱 含 再取盐酸小 檗碱对 照品 、 盐酸 巴马丁对 照品 , 加 甲 醇 制 成 每 吸取 供 试 品溶 液 1 - 2 3 1 . 1 , 对 照药 材 、 对照品溶液各 l u l , 分 别 点 0 . 0 2 7 %一0 . 0 8 2 %之 间 。 而 关 黄 柏 中 盐 酸 小 檗 碱 含 量 0 _ 4 %- -1 . 2 % l m l 各含 0 . 5 mg的溶 液 , 作 为对 照 品溶 液 。
【 文章编号 】1 0 0 7 — 4 2 4 4 ( 2 0 1 4 ) 0 5 - 0 5 5 — 1
由此 可 见 , 运 用 此 方 法 并 不 能 确 定 来 料 到 底 是 黄 柏 还 是 关 黄
黄柏 与关黄 柏在功效 上大致相 同 , 同属芸 香科植 物 , 二 者 皆
性 味苦 、 寒, 归肾、 膀胱 经 , 具 有 清 热燥 湿 、 泻火 除蒸 、 解 毒 疗 疮 之 柏 。 从 化 学 成 分 上 分 析 , 黄柏与关黄柏均含 盐酸小檗碱 、 药根碱 、 效 。黄 柏 主 产 于 都 江 堰 、 峨 眉 山、 南充 一带 , 以 四川 、 贵 州 产 量 较 木 兰 花 碱 、 盐 酸 黄柏 碱 、 掌 叶 防 己碱 等 生 物 碱 , 故 而 此 方 法 不 能 区 大; 而 关 黄柏 主产 于 辽 宁 、 内蒙 古 、 河北等省 , 以辽 宁产 量 最 大 。 因 分 是 正 常 的 。考 虑 到 关 黄 柏 含 有 的 盐 酸 巴马 丁 较 高 , 而 黄 柏 由 于 为两者功效 上的大致相同 , 临 床 上 常 将 二 者混 用 。但 黄 柏 为 黄 皮 所 含 盐 酸 巴 马 丁 极 低 , 故 此 我 们 在 检 验 时 试 用 了 以下 薄 层 色 谱 进 树 的 干 燥 树 皮 ,而 关 黄柏 为 黄 檗 的 干 燥 树 皮 ,因 此 《 中国药典》 行鉴别 : 2 0 0 5版 已把 二 者 分 别 单 列 。两 者 除 了在 性 状 上 , 显 微 鉴 别 上 有 所 区别外 , 其 生 物 碱 的含 量 也 不 尽 相 同 。 取 供 试 品药 材 粉 末 0 . 1 g ,加 甲醇 1 0 m l ,加 热 回 流 1 5分 钟 , 滤 过, 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 另取黄柏 、 关黄柏对照药材各 0 . 1 g , 同 法
黄柏的鉴别

6. 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 : 用于测定黄柏中特定成分的含量,如小檗碱等生物碱。
感谢观看
黄柏的鉴别
药材来源
是芸香科黄檗属落叶乔木。枝扩展,成年树的树皮有厚木栓层,浅灰或灰褐色,深沟状或不规则网状开裂, 内皮薄,鲜黄色,味苦,粘质;小枝暗紫红色,无毛;黄檗在蒙药中称好布鲁、吉日顺。
唐代后“檗”在《汉字源流》中的解释为:“《说文·木部》:‘檗,黄木也。从木,辟声。’本义为黄檗
植物形态
树高10-20米,大树高达30米,胸径1米。枝扩展,成年树的树皮有厚木栓层,浅灰或灰褐色,深沟状或不规 则网状开裂,内皮薄,鲜黄色,味苦,粘质,小枝暗紫红色,无毛。叶轴及叶柄均纤细,有小叶5-13片,小 叶薄纸质或纸质,卵状披针形或卵形,长6-12厘米,宽2.5-4.5厘米,顶部长渐尖,基部阔楔形,一侧斜尖, 或为圆形,叶缘有细钝齿和缘毛,叶面无毛或中脉有疏短毛,叶背仅基部中脉两侧密被长柔毛,秋季落叶前 叶色由绿转黄而明亮,毛被大多脱落。
花序顶生;萼片细小,阔卵形,长约1毫米;花瓣紫绿色,长3-4毫米;雄花的雄蕊比花瓣长,退化雌蕊短小。
果圆球形,径约1厘米,蓝黑色,通常有5-8(-10)浅纵沟,干后较明显;种子通常5粒。花期5-6月,果期910月。
产地
主产于四川、贵州、湖北、云南等地。
炮制
1、黄柏 除去杂质,喷淋清水,润透,切丝,干燥。 2、盐黄柏 取黄柏丝,照盐水炙法(附录ⅡD)炒干。 3、黄柏炭 取黄柏丝,照炒炭法(附录ⅡD)炒至表面焦黑色。
药用价值
性
味苦,性寒
味
归 经
归肾、膀胱经
中药学专业黄连药材的薄层色谱法鉴别实验说课设计

中药学专业黄连药材的薄层色谱法鉴别实验说课设计
本实验是针对中药学专业学生设计的黄连药材的薄层色谱法鉴别实验说课。
黄连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材,其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止血等功效,因此被广泛应用于中药方剂中。
但是市面上也存在着一些假冒伪劣的黄连药材,这就需要我们通过科学的手段进行鉴别。
首先,我们需要准备实验所需的仪器和试剂。
实验所需的仪器有薄层色谱仪、显微镜等;试剂有甲醇、氯仿、硝酸银等。
在实验开始前,我们需要对仪器进行检查和校准,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接下来,我们将黄连药材进行样品制备。
首先将黄连药材粉碎并过筛,然后取适量的黄连粉末加入甲醇中,摇匀后过滤,得到样品溶液。
然后,我们将样品溶液进行薄层色谱分析。
将样品溶液滴于预处理好的硅胶薄层色谱板上,然后将色谱板放入薄层色谱仪中进行分析。
在分析过程中,我们需要控制好流速和温度等参数,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分析完成后,我们可以观察到黄连药材中所含有的化学成分。
通过比对不同样品的薄层色谱图谱,我们可以判定黄连药材是
否为真品。
同时,我们还可以通过显微镜观察样品中的细胞结构和形态特征,进一步鉴别样品的真伪。
最后,我们还可以利用硝酸银试剂进行验证。
将样品溶液加入硝酸银试剂中,如果出现白色沉淀,则说明样品中含有黄连碱等成分,进一步证明样品的真实性。
通过本实验的学习,不仅可以帮助学生了解黄连药材的化学成分和鉴别方法,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和科学素养。
同时,也为今后从事中药研究和开发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黄柏的鉴别

等级标准
1. 川黄柏一等:呈平板状,
去净粗栓皮,表面黄褐色 或黄棕色,内面暗黄或淡 棕色,体轻、质较坚硬, 断面鲜黄色,味极苦,长 40厘米以上,宽15厘米以 外。
二等:树皮呈板片状或卷
2. 关黄柏:树皮呈片状;
表面灰黄色或淡黄棕色, 内表面谈黄色或黄棕色, 体轻、质较坚硬,断面鲜 黄,黄绿或淡黄色。味极 苦,无粗栓皮及死树的松 泡皮。
薄层色谱
取本品粉末0.2g,加甲醇5ml,密塞,振摇30min,滤
过,滤液作供试品液;另取盐酸小檗碱,加甲醇制成 每1ml含0.5g的溶液作对照品溶液。吸取二溶液分别点 样子同一桂胶G薄层板上,以正丁醇-冰醋酸-水(7:1: 2)展开,取出,晾干,紫外灯(365nm)下检视。供 试品色谱在与对照品色谱的相应位置上,显相同的黄 色荧光斑点。
筒状,长宽大小不分,厚 度不得薄于0.2厘米,间有 枝皮,其余同一等。
川黄柏
பைடு நூலகம்
关黄柏
显微鉴别
【树皮横切面】:
(1)关黄柏栓皮未除尽者可见木栓层细胞数列,栓内 层为数列长方形或近圆形的细胞。皮层狭窄,不及皮 厚的1/5,石细胞鲜黄色,成群或单个散在,多呈不规 则类多角形,有的分枝状,细胞壁极厚,孔沟可见, 层纹明显,胞腔小,纤维群较少,散在。韧皮部射线 宽2-4列细胞,稍弯曲;韧皮纤维束众多,与韧皮薄壁 细胞和筛管群交互排列成层带,纤维黄色,壁极厚, 周围薄壁细胞含草酸钙方晶。粘液细胞众多。薄壁细 胞中含草酸钙方晶及淀粉粒。 (2)川黄柏(黄皮树)树皮横切面构造同关黄柏,区 别点为木栓细胞约10余列,部分木栓细胞含棕色物; 皮层占皮厚的1/5-1/3,无大型纤维状石细胞。
0.2~0.5cm,鲜黄色,外表面粗糙, 内表面细密.切面纤维性,裂片状 分层,体轻、质硬、气微、味淡, 嚼之稍有麻舌感。 1.2两者主要区别:白杨树皮全体 被染成鲜黄色,味淡,嚼之微有麻 舌感。黄柏全体呈黄褐色至黄棕 色.味苦,嚼之有粘性。 2理化鉴别 取黄柏和白杨树皮粉 各lg,分别加工T醚loml,振摇后, 滤过,滤液挥干,残渣分别加冰醋 酸lml使溶解,再加硫酸1滴,放置。 黄柏溶液显紫棕色,白杨树皮溶 液无色,呈阴性反应。
中药制剂薄层鉴别

六味地黄丸是一种经典的中药制剂,薄层鉴别技术可 以用于对其主要成分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确保药品 质量。
详细描述
六味地黄丸的薄层鉴别主要采用硅胶G板,以三氯甲烷甲醇-乙酸乙酯-甲酸(8:4:8:0.5)为展开剂,通过观察 不同成分的Rf值和显色反应,鉴别六味地黄丸中的主要 成分,如熟地黄、山茱萸、牡丹皮等。
总结词
黄连解毒汤是一种常见的中药制剂,通过薄层鉴别可以对其成分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 确保药品质量和安全。
详细描述
黄连解毒汤的薄层鉴别通常采用硅胶G板,以甲苯-乙酸乙酯-甲酸(10:3:1)为展开剂, 通过观察不同成分的Rf值和显色反应,鉴别黄连解毒汤中的主要成分,如黄连、黄芩、
黄柏等。
六味地黄丸的薄层鉴别
薄层板的厚度和均匀度对分离效果和 鉴别准确度有重要影响,因此制备过 程中需要严格控制涂布的厚度和均匀 度。
展开剂的选择
展开剂的选择是影响薄层鉴别效果的 重要因素,需要根据不同中药制剂的 化学成分和性质选择合适的展开剂。
常见的展开剂有石油醚、乙酸乙酯、 甲醇、乙醇等单一溶剂或混合溶剂, 选择时应考虑溶剂的极性、溶解度、 洗脱能力等因素。
提高成分的分离度和鉴定准确性。
高通量薄层鉴别技术的研究
高通量薄层鉴别技术的需求
随着中药制剂市场的不断扩大,对中药制剂的质量控制和快速鉴 别需求越来越高。
当前研究进展
目前已有一些高通量薄层鉴别技术的研究,如自动化点样、快速分 离和多波长检测等,提高了鉴别速度和效率。
未来发展方向
进一步完善高通量薄层鉴别技术,提高其稳定性和可靠性,以满足 大规模中药制剂质量控制的需求。
丹参滴丸的薄层鉴别
总结词
丹参滴丸是一种常用的中药制剂,薄层鉴别技术可以用 于对其主要成分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确保药品质量。
广州中医药大学黄柏药材的薄层鉴别

白光下
左起第 1 点为巴马汀对照品,第 2 点为盐酸小檗碱对照品,第 3-7 点为 5 批不同来源 的川黄柏,第 8-12 点依次为 5 批不同来源关黄柏。结果显示盐酸小檗碱在川黄柏中 的含量较高,在关黄柏中含量较低;巴马汀在川黄柏中含量极少,而在关黄柏中有较 高含量。
实验方法与结果
(1)薄层板制备:以 0.5%羧甲基纤维素钠为粘合剂的硅胶 G 板(按 1:3 比例)制 成,105℃活化 30min,置干燥器备用,规格 10x10cm。
(2)显色剂的制备:(1)10%硫酸乙醇溶液:5mL 浓硫酸加乙醇到 50mL。(2)8%香草醛 无水乙醇溶液与硫酸溶液(7-10):0.4g 香兰素加无水乙醇到 5mL,35mL 浓硫酸加水到 50mL,再将两者混合。
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 2000 版一部附录 VIB)试验,各吸取对照品和供试品 溶液 1~2µ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 G 薄层板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以正丁醇-冰醋酸-水(7:1:2)作为 展开剂,展开 8cm,取出,晾干,置于紫外光灯 365nm 下检测,显相同荧光斑点。 (5)实验结果
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巴马汀对照品和盐酸小檗碱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示 一个相同的主斑点,结果见图
(3)供试品及对照品溶液制备 取本品药材粉末 0.1g,细,加甲醇 5mL,超声处理 10min,滤过,滤液加甲醇至
5mL,即得供试品溶液;另取盐酸小檗碱标准品,加适量甲醇制成 1mL 含 0.5mg 的 对照品溶液;另取巴马汀标准品,加适量甲醇制成 1mL 含 0.5mg 的对照品溶液。 (4)点样、展开、显色
黄柏药材的薄层鉴别
实验目的 了解薄层色谱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了解荧光薄层色谱的原理及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黄柏药材的薄层鉴别
实验目的了解薄层色谱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了解荧光薄层色谱的原理及应
用。
实验原理黄柏主要有效成分为异喹啉生物碱,此外还有酰胺类化合物、柠檬
苦素类化合物等,其主要成分在荧光薄层板上形成暗斑,用对照品进行对照,可起到鉴别黄柏的作用。
材料、仪器与试剂
材料
黄柏药材对照品:(1)盐酸小檗碱对照品
(2)巴马汀对照品
仪器
电子天平,HH-S恒温水浴锅,SHZ-D循环水多用真空泵,DGX-9003鼓风干燥箱,KQ3200DE型医用数控超声仪,电热恒温孤峰干燥箱8FG-01B,旋转蒸发器RE-52-05,111粉碎机,WPH-203B 三用紫外分析仪,硅胶G薄层自制板(10×10cm),双槽层析缸。
试剂
甲醇、丙酮、苯,正丁醇、乙醇、冰乙酸,盐酸、浓硫酸,以上试药均为分析纯;香兰素;G薄层层析硅胶为化学纯;羧甲基纤维素钠
实验方法与结果
(1)薄层板制备:以0.5%羧甲基纤维素钠为粘合剂的硅胶G板(按1:3比例)制成,105℃活化30min,置干燥器备用,规格10x10cm。
(2)显色剂的制备:(1)10%硫酸乙醇溶液:5mL浓硫酸加乙醇到50mL。
(2)8%香草醛无水乙醇溶液与硫酸溶液(7-10):0.4g香兰素加无水乙醇到5mL,35mL浓硫酸加水到50mL,再将两者混合。
(3)供试品及对照品溶液制备
取本品药材粉末0.1g,细,加甲醇5mL,超声处理10min,滤过,滤液加甲醇至5mL,即得供试品溶液;另取盐酸小檗碱标准品,加适量甲醇制成1mL含0.5mg的对照品溶液;另取巴马汀标准品,加适量甲醇制成1mL含0.5mg的对照品溶液。
(4)点样、展开、显色
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2000版一部附录VIB)试验,各吸取对照品和供试品溶液1~2µ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正丁醇-冰醋酸-水(7:1:2)作为展开剂,展开8cm,取出,晾干,置于紫外光灯365nm下检测,显相同荧光斑点。
(5)实验结果
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巴马汀对照品和盐酸小檗碱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示一个相同的主斑点,结果见图
365nm紫外光灯下
白光下
左起第1点为巴马汀对照品,第2点为盐酸小檗碱对照品,第3-7点为5批不同来源的川黄柏,第8-12点依次为5批不同来源关黄柏。
结果显示盐酸小檗碱在川黄柏中的含量较高,在关黄柏中含量较低;巴马汀在川黄柏中含量极少,而在关黄柏中有较高含量。
讨论
薄层色谱法(thin layer chromatography,TLC)是中药质量控制中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鉴别方法,它是利用中草药成分在薄层上层析后产生分离及分离后各组分相对位移值的不同而进行分离分析。
薄层色谱法具有直观、特征性强、取样量小、经济、快速、简便的特点,得到了迅速发展,已成为目前药物分析中应用广泛的色谱方法之一,尤其在中药材的鉴别研究中更为常用。
本实验采用薄层色谱法对黄柏中的有效成分巴马汀及盐酸小檗碱进行了定性鉴别,取得了较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