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工程的案例分析
系统工程在化学工业生产过程中的应用案例分析

系统工程在化学工业生产过程中的应用案例分析化学工业是现代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涉及到许多复杂的生产过程。
为了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确保产品质量和安全,系统工程在化学工业生产过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通过几个案例来分析系统工程在化学工业生产过程中的应用。
案例一:化学反应过程的优化在化学工业生产中,许多产品的制备都需要通过化学反应来实现。
而化学反应过程的优化对于提高产品质量和产量至关重要。
系统工程可以通过建立数学模型,优化反应条件和参数,实现化学反应过程的最佳化。
以某化工公司生产酯类产品为例,他们通过系统工程的方法对反应过程进行了优化。
首先,他们通过实验确定了反应的最佳温度、压力和反应时间。
然后,他们利用数学模型对反应过程进行了模拟和优化,找到了最佳的反应条件和反应物比例。
最后,他们在实际生产中应用了这些优化结果,成功提高了产品的产量和质量。
案例二:生产过程的自动化控制化学工业生产过程通常需要进行复杂的操作和控制,而传统的人工操作容易受到人为因素的影响,容易出现误操作和生产事故。
系统工程可以通过自动化控制系统来实现生产过程的自动化,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某化工厂生产过程中的反应控制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在传统的生产方式下,操作人员需要根据经验和感觉来调节反应条件,容易出现误操作和反应失控的情况。
而通过系统工程的方法,该厂引入了自动化控制系统。
该系统通过传感器实时监测反应过程中的温度、压力等参数,并通过反馈控制算法调节反应条件。
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反应的稳定性和控制精度,还可以减少人为因素对生产过程的影响,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案例三:供应链管理的优化化学工业生产通常涉及到大量的原材料和产品的供应和物流管理。
而供应链管理的优化对于降低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至关重要。
系统工程可以通过建立供应链模型,优化供应链的布局和运作方式,实现供应链管理的最佳化。
以某化工公司的原材料采购为例,他们通过系统工程的方法对供应链进行了优化。
给排水系统的工程案例分析与经验总结

给排水系统的工程案例分析与经验总结简介:给排水系统作为建筑物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承担着排水和供水的重要功能。
本文通过对几个具体工程案例的分析,总结出了一些关键经验,以供工程师在设计和施工中参考和借鉴。
1. 案例一:办公楼的给排水系统设计在办公楼的给排水系统设计中,我们遇到了一个问题:在高峰用水期间,楼内多个水龙头同时使用会导致水压不足,甚至无水供应的情况。
经过分析,我们发现给排水系统的管道直径设计不合理,无法承受高峰用水的需求。
解决方法是重新设计管道,增加了管道的直径,提高了供水能力,确保了水压稳定。
这一经验告诉我们在给排水系统设计中,要考虑到用水高峰期的需求,合理选择管道直径,以确保正常供水。
2. 案例二:住宅小区的雨水排放问题在一个住宅小区的给排水系统中,我们发现雨水排放一直存在问题,经过调查发现,雨水排放管道的设计不完善,无法有效排水,导致小区内出现了积水的现象。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进行了改造:将雨水排放管道的坡度进行了调整,增加了排水速度;另外,在小区内增设了雨水收集装置,将积水区域的雨水有效收集并排放。
通过这次改造,成功解决了小区的雨水排放问题。
这个案例告诉我们在设计给排水系统时,要考虑到不同场地的特点,合理设计排水管道的坡度,确保排水畅通。
3. 案例三:商业中心的污水处理系统在一个商业中心的污水处理系统中,我们遇到了处理能力不足的问题。
由于商业中心的日均用水量较大,传统的污水处理系统已经无法满足需求。
我们采用了一种新型的生物膜工艺,通过增大生物膜反应器的容积,提高了处理系统的处理能力。
经过几个月的试运行,系统稳定运行,成功解决了商业中心的污水处理问题。
这个案例告诉我们在设计污水处理系统时,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工艺,确保系统的处理能力。
4. 案例四:医院的供水系统安全问题在一个医院的供水系统中,我们发现供水管道与未经处理的污水管道存在交叉的情况,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进行了管线改造,在供水系统和污水系统之间设置了有效的隔离装置,确保了供水的安全性。
系统工程方法分析案例

集装箱市场的运输纵观整个航运市场,一个航运公司集装箱运输量受众多的外界因素影响。
综合为内因与外因。
内因有自身有限船舶数量的影响,还跟市场上的竞争对手息息相关。
当然,在这个社会大环境下,还跟政府的干预密不可分。
总之,在这个大环境下,众多因素的综合影响下,系统最终达到了一个相对平衡的状态。
案例:研究某一船舶公司待运集装箱运输量的情况根据系统建模的目的,本文研究系统的界限大体包括以下内容:市场总运量,公司所占的市场份额,货代的效果,公司自有的运输量,竞争对手,公司船舶数量的限制,运量流失量,运输率等等因果图因果关系分析当货代效果为正时,会增加集装箱量当市场份额为正时,货代的效果就会为正。
当公司运输量增加时,自然公司市场份额增加当增加集装箱量,待运的集装箱量也会随之增加当市场份额增加时,会诱惑竞争对手增加竞争对手增加时,流失的集装箱量就会增加当流失的集装箱量增加时,待运的运输量自然就会减少综合上述所有因素考虑,因整个系统中,因各个因素有不同,对整个系统影响自然不同,但因众多因素都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致使最终系统达到了平衡。
Causes Tree待运的集装箱量新增加的集装箱运输量流失的集装箱运输量系统流程图假设政府政策干预效果为0.15,每年航运市场总运输量15000,运输率为0.95,公司的限制0.5航运市场经济景气=政府政策干预效果*每年航运市场总运输量竞争对手=每年航运市场总运输量*货代效果货代效果=市场份额*0.08市场份额=运输量/每年航运市场总运输量新增加的集装箱运输量=货代效果*航运市场经济景气运输量=待运的集装箱量*运输率流失的集装箱运输量=运量流失量+IF THEN ELSE( 待运的集装箱量>535 , 待运的集装箱量/100 , 0.5)运量流失量=竞争对手*0.001+公司的限制待运的集装箱量=新增加的集装箱运输量-流失的集装箱运输量结果运行图从上述系统运行结果图形可以得到,系统最终达到了平衡。
系统工程方法分析案例

系统工程方法分析案例以下是一个系统工程的案例分析:案例:某公司的订单处理系统问题描述:某公司的订单处理系统效率低下,导致订单处理速度低下,客户投诉增多,需要进行系统工程方法分析来找出问题所在和改进方案。
1. 需求调研:首先,需要与公司内部各个部门进行沟通和调研,了解订单处理系统的需求和使用情况。
可以采用问卷调查、访谈等方法来收集数据。
2. 功能分析:根据需求调研的结果,确定订单处理系统的功能,包括订单输入、订单审核、订单分配、订单处理、订单跟踪、订单结算等。
对每个功能进行详细的分析,确定功能的输入、输出、控制和界面等要素。
3. 系统分析:将订单处理系统视为一个系统,通过系统分析来了解系统的组成和相互关系。
可以采用数据流图、结构图、行为图等方式来描述系统的结构和行为。
4. 性能评估:对订单处理系统的性能进行评估,包括响应时间、吞吐量、可用性、容错性等指标。
可以采用性能测试和模拟等方法来评估系统的性能。
5. 问题分析:根据性能评估的结果,找出订单处理系统的问题所在。
可能的问题包括硬件设备性能不足、数据库设计不合理、算法效率低下等。
6. 改进方案:根据问题分析的结果,提出改进订单处理系统的方案。
可能的改进措施包括升级硬件设备、优化数据库设计、改进算法等。
需要评估改进方案的可行性和效果。
7. 实施方案:根据改进方案,制定实施计划,并实施系统的改进工作。
可以分阶段实施,逐步改进系统的各个功能和性能。
8. 测试和验证:在实施改进方案后,进行系统的测试和验证,确保系统的功能和性能得到改善。
9. 持续改进:系统工程是一个持续改进的过程,需要不断跟踪和评估系统的性能,发现和解决问题,提高系统的效率和稳定性。
通过以上的系统工程方法分析,可以找出订单处理系统的问题所在,并提出改进方案,从而提高系统的效率和稳定性,满足公司的需求。
系统工程案例分析PPT课件

模糊综合评估法的步骤和方法
• 第一步:得到模糊矩阵(R)和模糊集(A)。 • 第二步:根据模糊数学原理,求出模糊综合评估
集B,B=A*R。 • 模糊矩阵的乘法与普通矩阵的乘法的运算过程一
样,只是将实数加法改为模糊逻辑加 ,将实 数乘法改为模糊逻辑乘 “^”。
• 第三步:把B正规化,根据安全指标就可以判断系统的安 全性。
n个方案对准则层 C i 的的相对重要度:
w ( L2 ) (w 1 ( l2 ),w 2 (l2 ),.w .n (2 .)) l.T (,L 1 ,2 ,..k )...,
综合重要度由相对重要度
w
(1)
与
w (2) l
计算而得。
v(2)(v1 (2),v2 (2),.v .n (2 .)),T
1 系统安全工程介绍
什么是系统安全工程
采用系统工程的原理和方法,识别、分析和评价系统中的危险 性,并根据其结果调整工艺、设备、操作、管理、生成周期和投资费 用等因素,使系统所存在的危险因素能得到消除或控制。使事故的发 生减少到最低程度,从而达到最佳安全状态。
安全的定义
安全就是预知人类活动各个领域中存在的潜在危险, 并且为消除这些危险所采取的各种方法,手段和行动的总 称。
• 一般损失事故:经济损失小于1万元的事故。 • 较大损失事故:经济损失在1万元至10万元之间的事故。 • 重大损失事故:经济损失在10万元在100 万元之间的事故。 • 特大损失事故:经济损失在100万元以上的事故。
因素
某隧洞工程安全事故统计调查表
评价
特大 重大 较大 一般
• 根据事故树分析的结果,给出各个事件的危险程度。塌方 事故的危害程度为0.2,物理打击的危害程度为0.9,电气 事故的危害程度为0.5,爆破事故的危害程度为0.8,车辆 运输事故的危害程度为0.6。
系统工程案例分析

系统工程案例分析案例名称:某银行系统工程案例分析背景:某银行决定对其现有系统进行改造,以提升系统的可靠性、安全性和性能。
该系统是用于支持银行的日常业务操作,包括账户管理、存款与取款、转账、贷款管理等功能。
问题描述:目前的系统存在以下问题:1. 系统可靠性低:经常出现系统崩溃、数据丢失等问题,严重影响了用户的正常使用和银行的业务运营。
2. 安全性薄弱:存在许多安全漏洞,容易受到黑客攻击和数据泄露,需要加强系统的安全性防护措施。
3. 性能不足:随着银行业务的增长和用户数量的增加,现有系统的性能已无法满足业务需求,导致系统运行缓慢、响应时间长。
解决方案:针对上述问题,经过系统工程师团队的分析和讨论,提出以下解决方案:1. 提升系统可靠性:对现有系统进行全面的稳定性测试,发现并修复系统中的漏洞和问题。
引入灾备机制,设置多个备份服务器,确保即使主服务器发生故障,业务能够无缝切换到备份服务器上,不影响用户正常使用。
定期进行系统巡检和故障排查,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2. 加强系统安全性:对现有系统进行全面的安全评估,发现并解决系统中的安全漏洞和风险。
引入网络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等安全设备,以及加密和身份认证技术,确保系统的数据和用户信息不受到攻击或泄露。
加强员工的安全意识培训,提高员工对安全风险的认识和防范能力。
3. 提升系统性能:对现有系统进行性能优化,包括数据库和存储系统的优化、代码的优化等。
引入负载均衡器和缓存技术,提高系统的并发处理能力和数据读取速度。
同时,根据业务需求和用户量的变化,及时对硬件设备进行升级,确保系统能够满足业务的快速发展。
实施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实施,现有系统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和提升:1. 系统可靠性显著提升:系统崩溃率大幅降低,数据丢失的情况明显减少,系统运行更加稳定可靠。
2. 安全性得到加强:系统的安全性漏洞大部分得到解决,黑客攻击和数据泄露的风险明显下降,用户的账户和信息得到更好的保护。
系统工程案例分析

系统工程案例分析作业道路改造项目中的碎石运输段习升200605017001侯金鑫200605017002吴家旭200605017003刘孝臣200605017004强宝菊 2006050170262010年01月21日摘要本问题是一个优化问题,在一个道路改造项目中,要我们设计碎石的运输方案,使修路的总费用最小。
经过分析,我们将问题化为非线性优化问题,用Lingo 进行求解。
但随着临时码头和临时道路的增多,问题的变量变得很多,数据的值也很大,Lingo 软件求解变得不稳定,为了提高结果的可信度,我们另用C++语言编程用全局搜索法求解,当两种方法求得结果十分接近时,我们才接受它。
设运输方案中临时码头个数为m ,从2s 引出的临时道路与AB 的交点个数为n ,由于费用最少方案的m 、n 值很难确定,在寻找费用最少的方案时,只好先给出一些具体的m 、n 值,求出其最优布局和最小费用。
我们共求了22个不同m 、n 值下的最小费用,发现随着m 、n 值的增大总费用一直在减少。
其中当8,3m n ==时(即8—3方案),费用在22个方案中最小。
最小总费用为: S=16.53246 亿元通过对数据进行拟合及分析发现该值已比较接近理论最小费用值,所以我们将该方案定为近似最优方案。
算出从1S 、2S 所取的碎石量分别为:5319.89782510Q m =⨯,532 5.10217510Q m =⨯。
之后我们用蒙特卡洛法对模型进行了检验。
但进一步分析发现,上述近似最优方案并不十分符合实际,该方案中临时道路的总长度竟然长达298.059千米。
于是我们定义了抱怨系数来衡量各方案的实际可行性。
不同方案的抱怨系数可以为决策者提供参考,同时,我们根据得到的抱怨系数和实际情况给出一个比较符合实际的方案,即3—1方案。
其费用为:S=17.62621 亿元,碎石分配为:5319.89827510Q m =⨯,532 5.10172510Q m =⨯。
系统工程系统分析案例

学生不吃早餐的系统分析一、现象描述咱中国人常说“早吃好,午吃饱,晚上要吃少”,更有人形象的说“早餐吃得像皇帝一样,午饭吃的像早餐吃得像皇帝,中午吃得像平民,晚上吃得像乞丐”可见咱对早餐的重要性早已有了深刻的认识。
据科学调查研究表明:早餐距离前一晚餐的时间最长,一般在12小时以上,体内储存的糖原已经消耗殆尽,应及时补充,以免出现血糖过低。
血糖浓度低于正常值会出现饥饿感,大脑的兴奋性随之降低,反应迟钝,注意力不能集中。
所以,不吃早餐,或者早餐的质和量不够,容易引起能量和营养素的不足,降低上午工作、学习的效率。
但是我们发现我校的学生中仍有一部分同学选择不吃早饭,所以我们小组选择研究“学生为什么不吃早餐”这个主题,想通过这个分析,总结出一些解决方案,让早餐重归同学们的生活。
二、现状分析我们通过网上问卷调查的方式,共收回42份问卷,7份大一的,10份大二的,22份大三的,3份大四的。
从同学们填写的调查问卷中,我们得出了以下的结论。
第一,约80%的同学在食堂吃早餐,约15%的同学在商店买点,剩下5%的同学在外面买。
第二,现在大学生不吃早餐的比例随着年级的增加而逐渐上升,其中大三的最严重,其中不吃和不一定吃的占的比例较大;而大一的基本上都会吃早餐。
第三,吃早餐的学生,基本上已经养成了习惯;而那些不吃或者不一定吃的,一直都受着情况的影响,没有坚持下来。
第四,50%的同学的早餐费用都在两元至三元,48%的同学的早餐费用在三元以上,还有少数的同学早餐在两元一下。
最重要的一点是,超过55%的同学都选择了以后会坚持吃早餐。
对于吃不吃早餐的原因,我们经过问卷调查和访问周边的同学,总结出同学不吃早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1、想减肥,不吃早餐2、起床很晚,来不及吃早餐3、食堂较拥挤,不想去吃4、早餐花样少,吃腻了5、早饭很贵,能省则省6、最近花钱大手大脚,节省点7、吃不吃早饭无所谓,等着吃午饭就好8、个人习惯,习惯不吃早餐9、身体不适,不想吃三、分析目标我们小组想通过分析以上的原因,总结出为什么学生不吃早餐,其中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然后针对其中的主要原因,提出解决方案,让同学们认识到早餐的重要性,最终达到同学们养成吃早餐的习惯的目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系统科学的杰作------都江堰水利工程
都江堰水利工程在四川都江堰市城西,是全世界至今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
2200多年来,至今仍然连续使用,仍发挥巨大效益,不愧为文明世界的伟大杰作,造福人民的伟大水利工程。
都江堰渠首的三大主体工程 鱼嘴分水堤、飞沙堰溢洪道、宝瓶口进水口三大部分构成,科学地解 决了江水自动分流、自动排沙、控制进水流量等问题,消除了水患,使川西平原成为“水旱 从人”的“天府之国”。
目前灌溉面积已达40余县,1998年超过一千万亩。
都江堰水利工程的三个子工程融为一个整体,巧妙配合实现了彻底排沙、最佳水量的自动调节的作用。
都江堰水利工程示意图
“鱼嘴”分水堤①
“飞沙堰”溢洪道② “宝瓶口”引水口③ 把岷江水一分为二 把多余的洪水和流沙排入外江
自流灌溉渠系的总开关
金
马
河 2
1 3 离堆
鱼嘴分水工程:把岷江水一分为二
“鱼嘴”是都江堰分水工程,因其形如鱼嘴而得名,它昂头于岷江江心,把岷江分成内外二江。
西边叫外江,俗称“金马河”,是岷江正流,主要用于排洪;东边沿山脚的叫内江,是人工引水渠道,主要用于灌溉;
外江
内江
鱼嘴的设置极为巧妙,它利用地形、地势,巧妙地完成分流引水的任务,而且在洪、枯水季节不同水位条件下,起着自动调节水量的作用。
鱼嘴所分的水量有一定的比例,春天,岷江水流量小;灌区正值春耕,需要灌溉,这时岷江主流直入内江,水量约占六成,外江约占四成,以保证灌溉用水;洪水季节,二者比例又自动颠倒过来,内江四成,外江六成,使灌区不受水潦灾害。
在二王庙壁上刻的治水《三字经》中说的“分四六,平潦láo旱(潦láo即“涝水”,在今陕西省户县境,北入渭河)”,就是指鱼嘴这一天然调节分流比例的功能。
“八水绕长安”胜景:黑、涝、新、沣、浐、灞、临、曹运明渠。
我们的祖先十分聪明,在流量小、用水紧张时,为了不让外江40%的流量白白浪费,采用杩mà搓c h a(同杈,三脚木架。
中国四川都江堰的活动拦水坝,就是用杩杈和满装卵石的竹笼做成的)截流的办法,把外江水截入内江,整就使内江灌区春耕用水更加可靠。
1974年,在鱼嘴西岸的外江河
口建成一座钢筋混凝土结构的电动制闸,代替过去临时杩搓工程,截流排洪,更加灵活可靠。
“飞沙堰”溢洪道:把多余的洪水和流沙排入外江 在鱼嘴以下的长堤,即分内、外二江的堤叫金刚堤。
堤下段与内江左岸虎头岸相对的地方,有一低平的地段,这里春、秋、冬、三季是人们往返于离堆公园与索桥之间的行道的坦途,洪水季节这里浪花飞溅,是内江的泄洪道。
泄洪道,唐朝名“侍郎堰”、“金堤”,后又名“减水河”,它具有泄洪徘砂的显著功能,故又叫它“飞沙堰”。
飞沙堰是都江堰三大件之一,看上去十分平凡,但功能非常实用,可以说是确保成都平原不受水灾的关键要害。
飞沙堰的作用主要是当
内江的水量超过宝瓶口流量上限
时,多余的水便从飞沙堰自行溢
出;如遇特大洪水的非常情况,它
还会自行溃堤,让大量江水回归岷
江正流。
另一作用是“飞沙”,岷
江从万山丛中急驰而来,挟着大量
泥沙,石块,如果让它们顺内江而
下,就会淤塞宝瓶口和灌区。
飞沙
堰真是善解人意、排人所难,将上
游带来的泥沙和卵石,甚至重达千斤的巨石,从这里抛入外江(主要是巧妙地利用离心力作用),确保内江通畅,确有鬼斧神功之妙。
“深淘滩,低作堰”是都江堰的治水名言,淘滩是指飞沙堰一段、内江一段河道要深淘,深淘的标准是古人在河底深处预埋的“卧铁”。
岁修淘滩要淘到卧铁为止,才算恰到好处,才能保证灌区用水。
低作堰就是说飞沙堰有一定高度,高了进水多,低了进水少,都不合适。
古时飞沙堰,是用竹笼卵石堆砌的临时工程;如今已改用混凝土浇铸,以保一劳永逸的功效。
内江 外江
金 刚 堤
宝瓶口:自流灌溉渠系的总开关
宝瓶口,是前山(今名灌口
山、玉垒山)伸向岷江的长脊上凿开
的一个口子,它是人工凿成控制内
江进水的咽喉,因它形似瓶口而功
能奇持,故名宝瓶口。
留在宝瓶口
右边的山丘,因与其山体相离,故
名离堆。
宝瓶口宽度和底高都有极严格的控制,古人在岩壁上刻了几十条分划,取名“水则”,那是我国最早的水位标尺。
《宋史》就有“则盈一尺,至十而止;水及六则、流始足用。
”《元史》有“以尺画之、比十有一。
水及其九,其民喜,过则忧,没有则困”的记载。
内江水流进宝瓶口后,通过干渠经仰天窝节制闸,把江水一分为二。
再经蒲柏、走江闸二分为四,顺应西北高、东南低的地势倾斜,一分再分,形成自流灌溉渠系,灌溉成都平原。
及绵阳、射洪、简阳、资阳、仁寿、青神等市县近一万平方公
里,一千余万亩农田。
离堆上有祭祀李冰的神庙
伏龙观。
宝瓶口右侧过去有一个末
凿去的岩柱与其相连,形如大象鼻
子,故名“象鼻子”。
象鼻子因长期水流冲刷、漂木撞击,已于1947年被洪水冲毁培塌。
宝瓶口岩基,干百年为飞流急湍的江水冲击,出现了极大的悬空洞穴。
毛泽东1958年视察都江堰时说一千年一万年后将如何!为了加固岩基,1970年冬,灌区人民第一次堵口截流,抽干深潭,从两岸基础起,共浇注混凝土8100多立方米,结离堆、宝瓶口筑起了铜墙铁壁,使这个自动控制内江水量的瓶口,更加坚实可靠。
在离堆右侧,还有一段低平河道,河道底下有一条人工暗渠,那是为保障成都工业用水的暗渠。
那段低平河道,当洪水超过警戒线时,它又自动将多余水量排入外江,使流入内江水位,始终保持安全水准,这就便成都平原,有灌溉之利,而无水涝之思。
鱼嘴、飞沙堰、宝瓶口这个都江堰渠首的三大主体工程,在一般人看来可能会觉得平平常常、简简单单,殊不知其中蕴藏着极其巨大的科学价值,它内含的系统工程学、流体力学等,在今天仍然是处在当代科技的前沿,普遍受到推祟和运用,然而这些科学原理,早在二干多年前的都江堰水利工程中就已被运用于实践了。
这是中华古代文明的象征,这是我们炎黄子孙的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