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课件】第一章基本概念及定义

合集下载

第一章 流体力学的基本概念

第一章 流体力学的基本概念
dx dy dz dt u v w
第一章 流体力学的基本概念
x x( x0 , y 0 , z 0 , t , ) y y ( x0 , y 0 , z 0 , t , ) z z ( x , y , z , t , ) 0 0 0
τ固定,t变化时,迹线;
第一章 流体力学的基本概念
§1.1 拉格朗日参考系和欧拉参考系
一、拉格朗日参考系
1.流动的描述
流体的物理量表示为流体质点和时间的函数。
p p( x0 , y0 , z0 , t )
T T ( x0 , y0 , z0 , t )
( x0 , y0 , z0 , t )
(x0 , y0 , z0) 固定,t 变化: 表示某一确定流体质点的空间位臵及相 关物理量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x0 , y0 , z0)变化,t 固定: 表示同一时刻不同流体质点的空间位臵 及相关物理量。
0
有限大的正数
r0 , r 互为反函数。
第一章 流体力学的基本概念
§1.1 拉格朗日参考系和欧拉参考系
三、两个参考系间的相互转换
2.两个参考系间的相互转换
r0 r0 (r , t )
x0i x0i ( x j , t )
x0 x0 ( x, y, z , t ) y0 y0 ( x , y , z , t ) z z ( x, y , z , t ) 0 0
三、两个参考系间的相互转换
2.两个参考系间的相互转换
(2) 已知欧拉参考系的物理量
u u (r , t )
积分 代入
dr u (r , t ) dt
dx dt u ( x, y , z , t ) dy v ( x, y , z , t ) dt dz dt w( x, y , z , t )

大学流体力学课件5——第一章流体的基本概念(粘性)

大学流体力学课件5——第一章流体的基本概念(粘性)
粘性的定义


牛顿内摩擦定律
粘度


粘温特性
牛顿流体
§1-2
流体的主要物理性质
二、粘性
1. 粘性的定义
现象: # 手粘油或水,感觉不同; # 油加温,变稀,易流
# 右图:下盘转动,会带动上盘
§1-2
流体的主要物理性质
二、粘性 1.粘性的定义
一般分析:
定义:
流体内部质点间或流层间因相对运动而产生 内摩擦力,以反抗相对运动的性质。
流体的主要物理性质
二、粘性
3. 粘度 粘性大小的度量 (2) :运动粘度
量纲和单位:
国际单位制:
物理单位制:
工程单位制:
例: 机械油的牌号 液压油 20#: N32:
§1-2
流体的主要物理性质
二、粘性
3. 粘度 粘性大小的度量 (3) 相对粘度
恩氏粘度计
恩氏粘度
§1-2
流体的主要物理性质
二、粘性
间隙中速度梯度近似按线性分布处理; 计算过程中注意单位统一; 作业中应作图,并分析
§1-2
流体的主要物理性质
二、粘性
4.粘~温, 粘~压特性
一般
粘温特性是工程液体的重要技术参量 粘性阻力的微观机理: 分子引力产生粘阻 (液体中为主) 分子动量交换产生粘阻 (气体中为主)
§1-2
流体的主要物理性质
流体力学中分两步走的研究方法: 分析无粘性流体模型 ----→初步运动规律
考虑粘性影响修正
----→实际运动规律
§1-2
流体的主要物理性质 小 结
二、粘性
0. 粘性是流体区别于固体的重要特性
是产生流动阻力的内因
1. 粘性:流体质点间可流层间因相对运动而产生 摩擦力以反抗相对运动的性质 2. 牛顿内摩擦定律反映粘性的数值关系 3. 粘度是粘性的度量 4. 符合牛顿内摩擦定律的流体为牛顿流体 5. 不考虑粘性的流体称为理想气体

传热学课件课件

传热学课件课件

❖ 3 )教育思想发生了本质性的变化
❖ 传热学课程教学内容的组织和表达方 面从以往单纯的为后续专业课学习服务转 变到重点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方面, 这是传热学课程理论联系实际的核心。从 实际工程问题中、科学研究中提炼出综合 分析题,对培养学生解决分析综合问题的 能力起到积极的作用。
❖ 2 、研究对象 ❖ 传热学研究的对象是热量传递规律。 ❖ 3 、研究方法
❖ 研究的是由微观粒子热运动所决定的 宏观物理现象,而且主要用经验的方法寻 求热量传递的规律,认为研究对象是个连 续体,即各点的温度、密度、速度是坐标 的连续函数,即将微观粒子的微观物理过 程作为宏观现象处理。
由前可知,热力学的研究方法仍是如此,但 是热力学虽然能确定传热量(稳定流能量方 程),但不能确定物体内温度分布。
( 1 )稳态传热过程; ( 2 )非稳态传热过程。 1 )稳态传热过程(定常过程)
凡是物体中各点温度不随时间而变的热传递 过程均称稳态传热过程。
2 )非稳态传热过程(非定常过程) 凡是物体中各点温度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的热传递过程均称非稳态传热过程。 各种热力设备在持续不变的工况下运行时
的热传递过程属稳态传热过程;而在启动、停 机、工况改变时的传热过程则属 非稳态传热 过程。
3 、传热过程的计算
针对稳态的传热过程,即 Q=const
如图 1- 3 ,其传热环节有三种情况,则其
热流量的表达式如下:
Ah1 t f 1 tw1

A
t w1
tw2
Ah2 tw2 t f 2
(a) (b) (c)
将式(a)、(b)、(c)改写成温差的形 式:
第一章


§1-0 概 述

《工业机器人技术》教学课件-第1章工业机器人基本概念

《工业机器人技术》教学课件-第1章工业机器人基本概念
❖ 欧盟:
☞ 著名企业:
✓ 工业机器人:ABB(瑞典&瑞士) 、KUKA(库卡, 德)、REIS(徕斯,KUKA成员) 。
✓ 服务机器人:德国宇航中心、Karcher、Fraunhofer
Institute for Manufacturing Engineering and Automatic (弗劳恩霍夫制造技术自动化研究所)等。 ❖ 中国: ✓ 工业机器人:全球最大的市场。
✓ 著名产品:涂装机器人(全球第一台喷涂机器人)、 码垛机器人(速度最快)。
➢ KUKA(Keller und Knappich Augsburg ,库卡 ) ✓ 主营城市照明、市政车辆; ✓ 1973年起从事工业机器人生产,德国最大的工业机器 人生产商; ✓ 2014收购德国REIS(徕斯);2017被美的收购。
✓ 1968年研发日本第一台工业机器人,产品以焊接机器 人最为著名。
➢ 其他:NACHI(不二越)、 DAIHEN( OTC集团成 员,欧希地) :著名的焊接机器人生产厂家。
❖ 欧洲 ➢ ABB(Asea Brown Boveri ) ✓ 瑞典ASEA(阿西亚)+ 瑞士Brown.Boveri (布朗勃法 瑞,BBC) ,全球著名自动化公司(排名第2); ✓ 主营电力设备( 世界首条100KV直流输电线路、世界 最大容量的7200MW/800kV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四川— —江苏 )、电气传动、低压电气; ✓ 1969年起从事工业机器人研发(欧洲最早),产量目 前居全球第三。
工业机器人技术
第一章 工业机器人基本概念
一、机器人的一般概念
1. 机器人的产生
❖ 机器人 ✓ 凡是用来代替人的机器,都属于机器人的范畴。 ✓ 机器人不一定类人。

大一高数课件第一章 1-1-1

大一高数课件第一章 1-1-1

第一章 函数与极限
第一节
• • • • • 一、基本概念 二、函数概念 三、函数的特性 四、反函数 五、小结
函数
一、基本概念
总体. 1.集合: 具有某种特定性质的事物的总体 1.集合: 具有某种特定性质的事物的总体. 集合 组成这个集合的事物称为该集合的元素. 组成这个集合的事物称为该集合的元素. 元素 a∈ M, a∉ M,
y
y = f ( x)
f ( x1 )
f ( x2 )
x1
恒有
f ( x1 ) > f ( x2 ),
o
x2
则称函数 f ( x )在区间 I上 是单调减少的 ;
I
x
3.函数的奇偶性: 函数的奇偶性:
设D关于原点对称 , 对于∀x ∈ D, 有
f (− x ) = f ( x )
y
y = f ( x)
五、小结
基本概念 集合, 区间, 邻域, 常量与变量, 绝对值. 集合, 区间, 邻域, 常量与变量, 绝对值 函数的概念 函数的特性 有界性,单调性,奇偶性,周期性. 有界性,单调性,奇偶性,周期性. 反函数
思考题
1 设 ∀x > 0 , 函 数 值 f ( ) = x + 1 + x , 求 函 数 x
前言
高等数学》 《高等数学》是研究变量及变量间依赖关系的 一门数学课程。 一门数学课程。它的内容包括一元及多元函数微 积分学、空间解析几何、无穷级数和微分方程。 积分学、空间解析几何、无穷级数和微分方程。 高等数学》共讲授192学时,共计12 192学时 12学分 《高等数学》共讲授192学时,共计12学分 高等数学》的研究方法主要应用极限法。 《高等数学》的研究方法主要应用极限法。

第一章 电力系统的基本概念PPT课件

第一章 电力系统的基本概念PPT课件
★ 变电所 地区变电所
终端变电所
➢ 枢纽变电站:处于电力系统的中枢地位,连接电 力系统高压和中压的几个部分,汇集多个电源,并具
有多条联络线路。 330KV ~500KV
7
➢ 中间变电站:将发电厂或枢纽变电站与负荷中心联 系,一般汇集2~3个电源,起系统交换功率或使长距离 输电线路分段的作用。220KV ~ 330KV
14
建立联合电力系统电力系统的优点
1.可以减少系统的总装机容量。 2.可以减少系统的备用容量。 3.可以提高供电可靠性。 4.可以安装大容量的机组。 5.可以合理利用动力资源,提高系统运行的经济性。
15
2 电力系统的结线方式及电压等级
一、电力系统的接线
1.无备用接线方式(单回路)
负荷点 电源点
放射式
(2)发电机的额定电压 ➢ 发电机的额定电压比所连接线路的额定电压高 5%,用于补偿电网上的电压损失。
22
(3)变压器的额定电压 ★ 一次绕组的额定电压 ➢ 变压器一次绕组的额定电压等于电网的额定电压。 ➢ 当升压变压器与发电机直接相连时,一次绕组的 额定电压与发电机的额定电压相同。
23
★ 二次绕组的额定电压
三、对电力系统的基本要求
根据电能生产、输送、消费的特殊性,对电力系统运行有 如下三点要求。
“可靠、优质、经济”
9
1、保证供电的安全可靠性
▪ 根据用户对用电可靠性的要求,将负荷分为三个等级:
➢ 一级用户:煤矿、大型医院;大型冶炼厂,军 事基
地;国家重要机关,城市公用照明等。
➢ 二级用户:大型影剧院及商场
干线式
链式
16
2.有备用接线方式
(a)
(b)
(c)

孙训方《材料力学》课件讲义

孙训方《材料力学》课件讲义
1.线应变
线应变 是单位长度 上的变形量,无量 纲,其物理意义是 构件上一点沿某一 方向变形量的大小
2.角应变
角应变 —— 即一点单元体两棱角直角的改变 量,无量纲
§1-4 材料力学的主要研究对象
材料力学的主要研究对象从几何方面抽象为杆件。
杆件:长度远大于横向尺寸的构件。杆件主要几 何因素是横截面和轴线,其中横截面是与轴线垂 直的截面;轴线是横截面形心的连线。
纳米力学、流体力学、理性力学 2.有助于后续专业课程学习
建筑结构、 机械设计、结构设计原理 3.有助于学习其它工程:
土木、机械、航空、航天、交通、运输、材料、 生物工程、仪表等 4.今后工程工作中直接受益
§1.2 变形固体的基本假设
在外力作用下,一切固体都将发生变形,故称 为变形固体,而构件一般均由固体材料制成,故构 件一般都是变形固体。
第一章 绪论及基本概念
主要内容
§1-1 材料力学的任务 §1-2 变形固体的基本假设 §1-3 基本概念 §1-4 材料力学的主要研究对象 §1-5 杆件变形的基本形式
【学 时】2 【基本要求】
掌握材料力学的性质、任务和研究对象. 掌握构件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问题的概念.
懂得其重要性,激起学习它的兴趣. 理解材料力学的基本假设、基本概念及研究方法.
p ΔP ΔA
应力是一个矢量
应力不但与点有关,而且也与面的方位有关 C点的应力——当面积趋于零时,平均应力的大
小 和方向都将趋于一定极限,得到
lim p
P dP
A0 A dA
应力的国际单位为N/m2 1N/m2 = 1Pa(帕斯卡)
1MN/m2 = 1MPa = 106 N/m2 = 106Pa
1GPa = 1GN/m2 = 109Pa

第一章-电力系统基本概念PPT优秀课件

第一章-电力系统基本概念PPT优秀课件
第一章 电力系统的基本概念
➢1-1 电力系统概述 ➢1-2 电力系统的特点和运行要求 ➢1-3 电力系统的接线方式和电压等级 ➢1-4 三相电力系统的中性点运行方式
第一章 电力系统的基本概念

1o 电力系统的组成?

2o 电力系统的特点?
握 的
3o 系统电压等级?

4o 各设备额定电压?

5o 中性点运行方式?
500kV • 目前国际上实际投运的最高电压等级750kV(加、美、
俄、巴西、南非等国) • 我国晋东南—南阳—荆门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工程,
世界上第一条投入商业化运行的1000千伏输电线路
(3)直流输电、紧凑型输电和灵活交流输电
• 直流输电在远距离输电中具有优越性,我国已有 多条±800kV输电线路。
• 电压愈来愈高、容量和规模愈来愈大的区域性、地区性、 全国性甚至跨国性的电力系统
高压?
(2)特高压(1000kV以上)输电的出现与展望
• 习惯上,1~100kV为高压, 100~1000kV为超高压, 1000kV以上为特高压。
• 20世纪60年代国际上开始特高压输电的研究 • 1985年苏联1228km的1150kV,但至今运行于500kV • 20世纪90年代日本300km的1000kV,但至今运行于
对应于一定的输送功率和输送距离应有一最合理的线 路电压。但从设备制造角度和电力工业发展,国家 标准规定标准电压等级
➢ 所谓额定电压,就是发电机、变压器和电气设 备等在正常运行时具有最大经济效益时的电压。
➢ 国家规定了标准电压等级系列,
– 有利于电器制造业的生产标准化和系列化 – 有利于设计的标准化和选型 – 有利于电器的互相连接和更换 – 有利于备件的生产和维修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