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概念介绍

合集下载

规划的概念

规划的概念

规划
1.概述
规划是各级行政机关常用的计划性公文之一。

规划是比较大的、长远的、带战略性的发展计划,是一种宏观的长远计划。

规划和计划相比较,计划显得单纯、具体、完成的时限性较强。

规划则属于对一定地区或较大的事业、工作等在若干年内的战略性部署,可以用它来制定发展远景和总目标,以划分实现远景目标的大的阶段与步骤。

制定规划的目的是为了统筹全局,增加决策的科学性,也可以通过远景蓝图的描绘,鼓舞士气,激发群众的积极性。

2.写作要点:
规划的文体格式和计划大体相同,也由标题、正文和签署三部分构成:
(1)标题
规划的标题包括制发机关、事由和文种类别(规划)“三要素”,且一般不能有省略。

标题中的“事由”一项,要写明时限和“规划”的范围,是属于“国民经济发展规划”,还是属于“市政建设发展规划”。

一般来讲,规划的时限应是五年,或者十年。

一年、两年的“规划”就应改作“计划”。

(2)正文
规划的正文多由现状分析、规划内容、对策措施三部分组成。

现状分析部分要简要说明制订规划的依据、目的和总的目标等;规划的内容是正文的主体,要具体设计各方面的指标;对策措施部分是针对第二部分的内容提出的原则、方法。

(3)签署
因标题中已包含制发单位,只需在正文右下方签上制发日期。

国家机关制订的大型规划,制发日期多在标题下加括号标示。

规划的写作要求:首先要集思广益、调查研究,靠某一个人坐在属里闭门造车是制订不出好的规划的;其次要写得概括,不能也不可能太细、太具体。

规划的语言要平实,不能因为它的内容是激励志气的远景蓝图,就随着想象与描写。

《规划的基本概念》PPT课件

《规划的基本概念》PPT课件

5.環境的觀測
策略者以整體組織的觀點 單位主管認同功能部門之
來觀測環境
專業性,使用專業工具來
觀測單位環境。
6.成效之回饋與 激勵
7.規劃之結果
回饋期較短,較具激勵性 回饋期較短,較具激勵性
策略、政策
功能性計畫
1-6
第四節 規劃的程序
1.認識機會 2.確定企業經營之宗旨
宗旨與計畫關係圖 3.建立目標 4.決定規劃前提 5.擬定各種交替方案
1-22
管理行動之依據 根據原計畫 預測
工作成果是 否偏離計畫
企業環境是否 發生重大變化
隱含預測
無系統(條理不分明) 不甚可靠、精確 無法作合理之評估 參與計畫者也許不接受 無法作合理之控制系統
顯示預測
有系統(條理分明) 較可靠、精確 合理之分析評估基礎 參與計畫者之依據 控制績效之基礎
隱含預測與顯示預測之比較
1-25
第三節 主要的預測方法
定性預測(qualitative forecast) 行銷研究(marketing research) 德飛法預測(DELPHI technique) 類比法(multicriteria analysis)
1-26
第三節 主要的預測方法
行銷研究 產品研究 銷售研究 市場研究 購買者研究 廣告及促銷研究 銷售預測
國民生產毛額法(Gross National Product Approach) 計量經濟學預測法(Econometric Forecast Approach)
1-29
第五節 銷售預測
高階層小組臆測法(jury of executive method) 混合預測法(sales force composite method) 用戶期望法(users expectation method) 統計方法(statistical method)

概念性规划内容

概念性规划内容

概念性规划内容概念性规划是指对某个项目或者计划的整体构思和设想,旨在确定项目的目标、范围、方向和策略等方面的内容。

本文将详细介绍概念性规划的标准格式,包括概念性规划的定义、目的、步骤和要素等方面的内容。

一、概念性规划的定义概念性规划是对一个项目或者计划进行初步构思和设想的过程,以确定项目的目标、范围、方向和策略等方面的内容。

概念性规划通常是在项目启动阶段进行,为后续详细规划提供基础和方向。

二、概念性规划的目的1. 确定项目的目标和愿景:概念性规划通过对项目的初步设想和构思,明确项目的目标和愿景,为后续规划提供基础。

2. 确定项目的范围和方向:概念性规划通过对项目的整体构思,确定项目的范围和方向,为后续规划提供指导。

3. 确定项目的策略和措施:概念性规划通过对项目的初步设想,确定项目的策略和措施,为后续规划提供参考。

三、概念性规划的步骤1. 项目背景分析:对项目的背景和现状进行分析,包括市场需求、竞争情况、政策环境等方面的内容。

2. 目标设定:根据项目背景分析的结果,确定项目的目标和愿景,明确项目的发展方向。

3. 范围确定:根据项目的目标和愿景,确定项目的范围和边界,明确项目的主要内容和重点。

4. 策略制定:根据项目的目标和范围,制定项目的策略和措施,明确项目的实施路径和关键步骤。

5. 风险评估:对项目实施过程中可能浮现的风险进行评估和分析,制定相应的风险应对措施。

6. 资源规划:根据项目的目标和范围,规划项目所需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确保项目的可行性和可持续发展。

7. 时间计划:制定项目的时间计划,明确项目实施的时间节点和里程碑。

8. 绩效评估:确定项目实施过程中的绩效评估指标和方法,为项目的监控和评估提供基础。

四、概念性规划的要素1. 项目背景:包括项目的背景和现状分析,市场需求和竞争情况等方面的内容。

2. 目标设定:明确项目的目标和愿景,确定项目的发展方向。

3. 范围确定:确定项目的范围和边界,明确项目的主要内容和重点。

概念性规划内容

概念性规划内容

概念性规划内容概念性规划是指对某一特定领域或者项目进行初步规划,以确定发展方向和目标,为后续详细规划提供基础。

本文将以概念性规划内容为主题,详细介绍概念性规划的定义、目的、步骤和相关要素。

一、概念性规划的定义概念性规划是指在项目或者领域初期阶段,通过对相关背景资料、市场需求、技术条件等进行调研和分析,制定初步的规划方案,以明确项目或者领域的发展方向和目标。

概念性规划通常是一个较为宏观的规划,侧重于确定整体框架和基本原则,为后续详细规划提供指导。

二、概念性规划的目的1.明确发展方向:概念性规划的首要目的是明确项目或者领域的发展方向,确定未来的发展目标和战略重点。

通过分析市场需求、行业趋势等因素,制定合理的发展方向,以保证项目或者领域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2.提供决策依据:概念性规划为决策者提供了一个全面了解项目或者领域的基础,使其能够做出明智的决策。

通过对相关数据和信息的搜集和分析,概念性规划可以为决策者提供准确的信息和可行的方案,降低决策风险。

3.引导详细规划:概念性规划为后续的详细规划提供了指导和依据。

通过制定初步的规划方案,概念性规划能够为详细规划提供整体框架和基本原则,避免规划工作的盲目性和随意性。

三、概念性规划的步骤1.确定规划范围:首先需要明确概念性规划的范围和目标,确定所要规划的项目或者领域的边界和规模。

这一步骤可以通过对相关背景资料的研究和市场调研来完成。

2.采集资料和信息:在确定规划范围之后,需要采集相关的资料和信息,包括市场需求、技术条件、政策法规等方面的信息。

这一步骤可以通过文献研究、专家访谈、调查问卷等方式来完成。

3.分析和评估:在采集资料和信息之后,需要对其进行分析和评估,以明确项目或者领域的发展潜力和问题所在。

这一步骤可以采用SWOT分析、市场调研等方法来完成。

4.制定初步方案:在分析和评估的基础上,制定初步的规划方案,明确项目或者领域的发展方向和目标。

初步方案应该具备可行性和可操作性,为后续详细规划提供指导。

概念性规划内容

概念性规划内容

概念性规划内容概念性规划是指在城市、区域或项目发展过程中,通过对空间、环境、社会、经济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和研究,确定发展目标、方向和策略的过程。

概念性规划的内容包括许多方面,如土地利用规划、交通规划、环境规划等。

本文将从概念性规划的定义和意义入手,分别介绍其五个主要内容部分。

一、土地利用规划1.1 确定土地利用类型和功能分区,包括住宅、商业、工业、农业等。

1.2 制定土地利用政策和措施,保障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

1.3 考虑土地利用的可持续性,促进城市和乡村的协调发展。

二、交通规划2.1 规划城市交通网络,包括道路、公交、轨道交通等。

2.2 提出交通改善方案,缓解交通拥堵和污染问题。

2.3 优化交通系统,提高交通效率和服务水平。

三、环境规划3.1 分析环境质量和生态系统状况,制定环境保护措施。

3.2 设计绿地和生态廊道,提高城市生态环境质量。

3.3 促进资源循环利用和环境可持续发展,建设生态友好型城市。

四、社会规划4.1 研究人口结构和社会需求,制定社会服务设施规划。

4.2 促进社会公平和和谐发展,提高居民生活质量。

4.3 加强社区建设和社会治理,提升城市社会文明程度。

五、经济规划5.1 分析城市经济结构和产业布局,制定经济发展战略。

5.2 推动产业升级和创新发展,提高城市经济竞争力。

5.3 促进城市经济持续增长和可持续发展,实现经济繁荣和社会进步。

综上所述,概念性规划内容涵盖了土地利用、交通、环境、社会和经济等多个方面,是城市发展的基础和保障。

只有通过科学规划和合理设计,才能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和人民幸福生活的目标。

规划的主要知识点总结

规划的主要知识点总结

规划的主要知识点总结一、规划的概念和特点1. 规划的定义规划是指在一定的条件下,通过对目标和资源的分析、研究和设计,制定出一系列的行动方案和发展路线,以实现预期目标的过程。

规划是一种长远性的战略性思维活动,是为了有效地组织和调配各种资源,实现预期目标而进行的一系列活动。

2. 规划的特点- 长期性:规划是为了未来的发展和目标而制定的,因此具有长远的发展性。

- 综合性:规划需要考虑各种资源和因素,如人力、财力、物力和时间等,用于制定全面的发展方案。

- 灵活性:规划需要随着外部环境、内部资源等因素的改变而做出相应调整,因此需要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和变通性。

二、规划的基本原理1. 合理性原则规划的制定需要基于充分的信息和数据分析,遵循科学的、客观的原则,确保制定的规划方案是行之有效的。

2. 经济性原则规划的制定需要考虑资源的有效利用和成本的控制,以推动经济的发展和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3. 可行性原则规划需要考虑当前的技术水平和资源条件,制定符合实际条件的规划方案,确保规划的可行性。

4. 发展性原则规划需要考虑未来的发展趋势和潜在的机会与挑战,制定具有发展潜力的规划方案,以推动企业或社会的持续发展。

5. 统筹兼顾原则规划需要兼顾整体利益和各方面的利益,统筹考虑各种因素,谋求多赢的结果。

三、规划的种类和层次1. 战略规划战略规划是指企业或组织制定长远发展目标和战略方向的规划活动,在制定过程中需要考虑外部环境和内部资源等因素,确定企业的发展方向和核心竞争力,以保证企业长远发展的战略。

2. 经营规划经营规划是指企业为实现战略目标而制定的长期经营活动计划,涉及到生产、营销、人力资源等方面,是战略规划的具体实施和落实。

3. 营销规划营销规划是指企业为实现营销目标而制定的活动计划,包括市场分析、产品定位、营销策略、渠道管理等,是企业营销活动的详细规划。

4. 财务规划财务规划是指企业为实现财务目标而制定的财务活动计划,包括预算编制、投资规划、资金筹措等,是企业财务活动的详细计划。

概念性规划内容

概念性规划内容

概念性规划内容概念性规划是指在项目或者计划的初期阶段,通过对相关概念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和研究,为后续的详细规划提供基础和指导。

本文将详细介绍概念性规划的定义、目的、步骤以及相关的内容要求。

一、定义概念性规划是指在项目或者计划的初期阶段,通过对相关概念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和研究,为后续的详细规划提供基础和指导。

概念性规划的主要目的是明确项目或者计划的目标、范围、可行性以及实施方案,为后续的详细规划提供基础和指导。

二、目的概念性规划的主要目的是为后续的详细规划提供基础和指导。

通过对相关概念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和研究,可以确定项目或者计划的目标、范围、可行性以及实施方案,为后续的详细规划提供基础和指导。

同时,概念性规划还可以匡助项目或者计划的相关方了解项目或者计划的基本情况,提前做好准备工作。

三、步骤1. 确定项目或者计划的目标和范围:明确项目或者计划的目标和范围是概念性规划的第一步。

在这一步中,需要对项目或者计划的目标进行明确和具体的描述,并确定项目或者计划的范围,包括时间、空间、资源等方面的限制条件。

2. 进行可行性分析:在确定项目或者计划的目标和范围之后,需要进行可行性分析。

可行性分析是指对项目或者计划的可行性进行评估,包括技术可行性、经济可行性、社会可行性等方面的评估。

通过可行性分析,可以确定项目或者计划的可行性,为后续的详细规划提供依据。

3. 制定实施方案:在完成可行性分析之后,需要制定项目或者计划的实施方案。

实施方案是指对项目或者计划的具体实施过程进行规划和安排。

在制定实施方案时,需要考虑项目或者计划的资源需求、时间安排、风险控制等方面的因素,确保项目或者计划能够按照预期目标顺利实施。

4. 编制概念性规划报告:在完成实施方案的制定之后,需要编制概念性规划报告。

概念性规划报告是对项目或者计划进行全面、系统的总结和归纳,包括项目或者计划的目标、范围、可行性分析结果、实施方案等内容。

概念性规划报告可以作为后续详细规划的基础和指导,同时也可以向项目或者计划的相关方进行沟通和交流。

规划知识点总结

规划知识点总结

规划知识点总结一、规划概述1.1 规划的定义规划是指为了实现既定目标或目的,提出和逐步推进达到这些目标或目的的战略性、前瞻性的计划。

而规划知识点总结主要包括了规划的概念、内容、基本原则等内容。

1.2 规划的分类规划可分为区域规划、城市规划、经济规划、社会规划、环境规划等不同类型,每种规划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适用范围。

1.3 规划的重要性规划在实践中的重要性体现在许多方面,包括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促进发展、提高城市管理水平、保护环境和文化遗产等。

二、规划的基本要素2.1 目标和目的规划要明确所要达到的目标和目的,以确定行动的方向和方法。

2.2 资源分析对规划所需要的资源进行分析和评估,包括人力、物力、财力和技术资源等。

2.3 环境评估规划需要考虑现有环境的状况和对未来发展的影响,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2.4 行动方案明确规划的行动计划,包括具体的措施、时间安排和责任分工。

三、区域规划3.1 区域规划的定义区域规划是为了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区域资源,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一种计划和决策活动。

3.2 区域规划的原则合理性原则、综合性原则、可行性原则是区域规划的基本原则。

3.3 区域规划的内容区域规划主要包括土地利用规划、城市规划、交通规划、产业结构规划、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等。

四、城市规划4.1 城市规划的概念城市规划是通过合理的土地利用和城市布局,提高城市生活质量,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过程。

4.2 城市规划的内容城市规划的内容包括总体规划、详细规划、专项规划等。

4.3 城市规划的要素城市规划的要素包括人口规模、经济结构、城市环境、基础设施等。

五、经济规划5.1 经济规划的概念经济规划是指为了实现国民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按指导思想和发展方向,对经济发展进行总体安排和具体部署的活动。

5.2 经济规划的内容经济规划的内容包括国民经济总体规划、产业规划、区域发展规划、资源规划等。

5.3 经济规划的原则经济规划的原则包括科学性、民主性、合理性、可行性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规划资料汇编(一)“概念规划”与“大温哥华地区概念规划”"概念规划"是英文"Conception Plan"或"Conceptual Plan"的直译,目前国内外规划界、学术界尚未对其作出专门的、严格的定义和解释,但我们可以从西方发达国家对城市或区域发展的战略研究和实践中,获得一些关于"概念规划"概念和认识。

一般来说,"概念规划"主要侧重于对城市或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研究和论证,提出或论证城市或地区的发展方向和目标,更多的时候,它可以作为城市社会经济发展选择的一部分,与空间物质形态相联系时,可以理解为较为宏观的空间结构选择。

一般用研究报告的形式来表达规划成果。

与通常政府行为下的规划不同的是,其规划成果作为一种学术性技术文件,只是用作政府城市发展政策的决策依据或参考,不能用以立法,因而,"概念规划"不是法定城市规划的组成部分。

下面简要介绍"大温哥华地区概念规划"的主要内容,就关于"概念规划"的理解和认识与大家共勉。

"大温哥华地区"由18个行政区、三大选区、154个基层选民政府和160万人民组成。

"大温哥华地区概念性规划"的研究成果由一份总报告和三份专项报告组成,分别是:"区域发展战略总报告"、"大温哥华地区绿色空间建设专项报告"、"大温哥华地区主要中心区专项报告"和"大温哥华地区发展管理专项报告"。

规划围绕两大核心和五个主题进行研究,分别是"可持续发展战略"(Sustainable Development)和"更适合居住战略"(Livable Region Strategic)两大核心;"保持环境的健康发展"、"保持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满足人口变迁中的服务需求"、"保持区域经济健康繁荣"、"在广泛社会共识基础上加强区域管理"五大主题。

"区域发展战略总报告"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1、做出选择;2、保护绿色空间;3、创建完善的社区;4、实现一个紧凑的大都市区;5、未来全景。

做出选择意味着政府与公众就区域发展管理达成共识;面对城市化的压力保持环境目标优化;在实施部门的参与下融合土地和交通规划;无遗漏地考虑整个大都市区,防止冲突;用合作伙伴关系而不是简单的区域立法进行后续的规划和实施。

保护绿色空间,从绿色空间具有经济、环境以及娱乐休闲等多种功能的多元角度出发,对农田的保护则需要强大的农业产业的支持,具体将绿色空间分为四大类:1、保障社区健康的土地:如分水岭、泄洪平原、危险地带等;2、生态重要型土地:如森林覆盖的山坡、野生动植物栖息地和走廊、温地等;3、室外休闲及风景用地:如主要的公园及娱乐区等;4、可再生资源用地:如农田和林地等。

创造完善的社区的基础是对人口分布的正确引导,否则任何对设施的考虑均无法承受超量聚集的重负。

另外则主要通过对增加交通方式的方法来实现一个紧凑的都市区的目标。

"绿色空间建设专项报告"包括以下六个方面的内容:为大温哥华建立绿色空间;大温哥华的自然遗产;界定绿色空间;大温哥华的绿色空间;建设一个公园及室外休闲系统;共同采取的行动。

"主要中心区专项报告"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为大温哥华建立主要中心区体系;主要中心区的政策;主要中心区的发展趋势;大温哥华地区主要中心区的轮廓。

"大温哥华地区发展管理专项报告"的主要内容是温哥华都市区的发展管理;都市区的发展和变化;特殊发展范式:趋势、关注及目标;适于居住区战略;结论。

“公交村落”——美国城市规划新理念对生活在大城市的人来说,如果有一天能从塞车的困境中解脱出来,简直是一个莫大的喜讯。

尽管许多国家在修建新路、拓宽路面、建立交桥上动足了脑筋,但交通状况依然难以令人满意。

美国佛吉尼亚州的罗斯林市和马里兰州的彼塞斯塔市想出了高招,即在城市规划上下功夫,建立公交村落。

具体来说,就是在便利的公共交通设施(如地铁路)周围不远处建立居民楼、办公场所、商业网点、娱乐中心、医院、学校等,使其像一个村落,而居住于此的人们则不需到很远的地方上班、上学、购物和娱乐等,即使要去,只需几分钟便可到达地铁站乘车前往。

[2000年5月2日城市导报]多斯林市临近华盛顿特区,当初在修建连接华盛顿的地铁时,地铁车站四周也同时建起6000套住房的居民楼、700万平方英尺的办公场地、1600多套客房和宾馆以及数家银行。

在这个既安静又清洁的“村落”里,五颜六色,形状各异的楼房点缀其中,再加上星罗棋布的商业网点,以及便捷的交通设施,使现代都市人在摆脱了交通阻塞的烦恼之后,可以充分享受生活的舒适与乐趣。

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公交村落还会进一步发挥其在沟通人们生活、促进社会交流等方面的积极作用,人们将把本来耗费在上下班路上的时间,用于在村落里更有效地从事工作、学习和社交活动,真是省时、省力、省能源的好办法。

自从公交村落出现后,多斯林市街道上的车辆同其他城市相比明显少多了,人们减少了受空气和噪音污染之苦。

建立公交村落,把城市从如潮的汽车围困中解救出来,还人们应有的宁静与清洁,看来这个日子已经离我们不远了。

科学策划社会中有两种科学,一是物理,二是事理。

何为事理?为社会创造财富,这种创造过程就是事理,既然是事理当然就要策划,事理是科学、社会科学,举凡社会改革、持续发展、区域经济、企业形象、市场营销都是策划。

科学策划反映在策划的科学定位、科学分析与科学决策。

城市形象需要科学策划,城市规划就是城市形象策划的最重要内容和过程之一。

新城市主义城市主义是城市规划一个新的城市设计运动。

其核心人物是Peter Calthorpe。

这场运动始于1990年初。

基于市郊不断蔓延、社区日趋瓦解,新城市主义主张借鉴二战前美国小城镇和城镇规划优秀传统,塑造具有城镇生活氛围、紧凑的社区,取代郊区蔓延的发展模式。

从二战期间开始,美国人为了拥有私密性、机动性、安全性和私有住宅而大规模迁往郊区。

郊区蔓延的发展模式造成建筑形式千篇一律、公共建筑散置各处、大都市地区边缘的农业用地和自然开敞空间被吞噬、拉大了通勤距离和时间、加大对小汽车交通方式的依赖、加剧能源消耗和空气污染,甚至导致城市与郊区发展的失衡、城市税源减少和种族隔离等问题。

面对郊区蔓延所导致的一系列问题,新城市主义提出了"公共交通主导的发展单元"的发展模式。

其核心是以区域性交通站点为中心,以适宜的步行距离为半径,设计从城镇中心到城镇边缘仅四分之一英里或步行五分钟的距离,取代汽车在城市中的主导地位;在这个半径范围内建设中高密度住宅,提高社区居住密度,使每英亩1个居住单元增加到6个单元;混合住宅及配套的公共用地、就业、商业和服务等多种功能设施,以此有效地达成复合功能的目的,从区域宏观的视角整合公共交通与土地使用模式的关系。

新城市主义设计的城市以不规则的格网式道路为骨架,为减少车流量和增加社区的可步行性,社区内街道设计狭小,容许路边停车,沿街步行道平均宽度为1英尺,平均车行速度为15-20哩/小时。

新城市主义把简朴自律和可居性强的特点注入其城市里,减少房屋周围的草地面积,停车场地面积控制到最小,并规定停车库不能露在沿街路面。

这些社区与众不同之处还在于它有许多维持这种简朴自律的魅力而制定的规章制度。

新城市主义不仅只在外观上反射新传统主义城镇之光,在氛围上也极力给予体现。

设计上以人和环境为本,力求营造一个生活便捷、步行为主、俭朴、自律、居住环境与生态环境怡人的社区,重创二战前极受小城镇青睐的社区牢固的联结纽带。

通过巧妙布局各种社会、文化、宗教场所、商店、公交中心、学校和城镇行政机构,为居民提供聚居场所;四通八达的步行道,增加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减少了对小汽车的依赖程度和相关开支;高效率的土地使用模式有助于保护开敞空间、减少空气污染;别具匠心的邻里特征和个性,避免景观像复制品似的到处出现。

新城市主义成功地把多样性、社区感、俭朴性和人性尺度等传统价值标准与当今的现实生活环境结合起来。

经营城市经营城市就是运用市场经济的手段,对构成城市空间和城市功能载体的自然生成资本(如土地)和人力作用资本(如道路、桥梁等基础设施)及其相关的延伸资本(如广场、街道的冠名权)等进行集聚、重组的营运,从中获得一定的收益,再将这笔收益投入到城市建设的新项目中去,走“以城建城”、“以城养城”的市场化新路子。

要从根本解决城建资金短缺对城市发展的制约,就必须改变过去城建投资融资单一依靠政府投入的体制,把寻求资金的目光扩展到市场,实现“三向一变”的投融资新体制。

“三向”是向上、向外、向民;“一变”是变存量资源资本为投资资本。

“经营城市”的范畴包括土地、河流、上水、下水、煤气、电力、道路、桥梁、公共交通、自然环境、水文环境、街道两旁的广告灯箱、垃圾污水再开发以及广场、绿地的冠名权等各种与城市相关的资源。

空间决策支持系统决策支持系统是综合利用各种数据、信息、知识、人工智能和模型技术,辅助高级决策者解决半结构化或非结构化决策问题。

它是以计算机处理为基础的人机交互信息系统。

在这种系统中,充分应用了管理学、数学、数据库和计算机等学科的最新成果。

空间决策支持系统中最主要的行为是空间决策支持。

而空间决策支持是应用空间分析的各种手段对空间数据进行处理变换,以提取出隐含于空间数据中的某些事实与关系,并以图形和文字的形式直接地加以表达,为现实世界中的各种应用提供科学、合理的决策支持。

由于空间分析的手段直接融合了数据的空间定位能力,并能充分利用数据的现势性特点。

因此,其提供的决策支持将更加符合客观现实,因而更具有合理性。

空间决策支持系统是由空间决策支持、空间数据库等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若干元素构成,并完成对空间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和决策的有机整体。

它是在常规决策支持系统和地理信息系统相结合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型信息系统。

空间决策支持系统在国家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应用十分广泛,如应用于城市用地选址、最佳路径选取、定位分析、资源分配和机场净空分析等经常与空间数据发生关系的领域。

世界四大规划组织在世界规划学界,有四个有影响的区域性学术组织,分别为亚洲规划院校联合会(APSA)、欧洲规划院校联合会(AESOP)、澳洲规划院校联合会(ANZAPS)和美洲规划院校联合会(ACSP)。

美洲规划院校联合会(ACSP) Association of Collegiate Schools of Planning 美洲规划院校联合会是有权颁发城市与区域规划学位的院校社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