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学案设计
第六单元复习课学案

第六单元复习课学案设计人:王秀莲审核人:张瑞英日期:2011.12.19复习目标:1、准确理解重点文言字、词、句的含义,把握文章内容,评价人物形象。
2、通过拓展迁移,提高课内外文言文阅读能力。
3、从杰出人物身上汲取精华,传承美德,砥砺意志,自强不息。
复习重点:1、准确理解重点文言字、词、句的含义,把握文章内容,评价人物形象。
复习难点:2、通过拓展迁移,提高课内外文言文阅读能力。
复习过程:一、检查预习:解释划线字词的含义:1、陈涉少时2、苟富贵,无相忘3、会天大雨4、寡人谕矣5、长跪而谢之6、孤不度德量力7、此殆天所以资将军8、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二、自主复习任务:(一)文学常识1、司马迁,字,朝代史学家、文学家,他用毕生精力著成了我国第一部通史。
2、《战国策》是西汉末年根据战国史书整理编辑的,此书为体史书。
3、陈寿,字,朝代家。
4、《出师表》作者,字,号,三国时期卓越的政治家、家,杜甫在《蜀相》中是这样评价他的,。
(二)通假字:1、发闾左谪戍渔阳___通_________2、为天下唱___通_________3、将军身披坚执锐___通_________4、固以怪之矣___通_________5、故不错意也___通_________6、欲信大义于天下___通_________7、自董卓以来___通_________(三)古今异义:1、此诚不可与争锋古义______今义______2、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古义______今义______3、诚宜开张圣听古义______今义______4、先帝不以臣卑鄙古义______今义______(四)一词多义: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故将广故数言欲亡项燕为楚将免冠徒跣中间力拉崩倒之声徒间又何间焉徒以有先生也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遂许先帝以驱驰许安陵君其许寡人潭中鱼可百许头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五)重点句子填空及翻译:1、今操已拥百万之众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部编教材一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学案说课稿案例.doc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小学语文教学设计小学语文教学设计小学语文教学设计-小学语文教学设计说。
8、再读课文内容,找出每幅图相对应的自然段。
第一幅图:(1、2、3段) 第二幅图:(4、5、6段)第三幅图:(7段)第四幅图:(8段)三、拓展延伸:通过初读课文,从课文屮你知道了哪些下雨前的自然现象?14、要下雨了低飞 游到水面 搬家教学 反思小学语文教学设计学校 北甸 小学 设计者 高杰年 级…年 (下)组长高杰 审核 刘莹环课题课文14、要下雨了(第二课时)1、 理解课文内容,让学生知道下雨前会出现燕子低飞,鱼游出水面,蚂蚁搬家 这三种自然现象,并初步知道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激发学生观察大自然的兴 趣。
2、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板书 设计7、课文中出现了几幅图? (4幅)电脑出示四幅图,让学生看图说-小学语文教学设计小学语文教学设计1生活中能够通过多种途径识字。
2能够借助拼音和课文插图,正确的朗读课文。
教师:课件头饰(小蚂蚁睡莲蜻蜓萤火虫)学牛.:学牛在本单元开始时要求学牛在牛活屮留心观察,认识汉字。
一、展示台:1、看图识字(1)出示食品包装图片,认识上而的汉字:巧克力牛奶饼干矿泉水面包(2)连一连,巩固识字。
2、小组合作学习(1)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合作交流生活中观察、认识的汉字。
(2)以小组为单位汇报展示,分享识字途径和识字方法。
(3)奖励表现优秀的小组。
二、日积月累1问题导入师:同学有没有注意今天的天气情况怎么样啊?你是通过什么样的方式了解天气情况的?生:天气预报……2读一读师:其实过观察自然界的有趣现象也可以预测天气的变化,今天我们就一起积累几条气象谚语。
请同学们借助拼音,大芦的朗读这几条气象谚语。
(对学生普遍有疑问的地方简单讲解)同桌通过对接练习,熟记气象谚语。
运用信息技术手段重点难点、aa .A/.a课刖准备出示课件出示课件3练一练出示tl然现象图片,请同学预测天气情况,并说出和应的气象谚语。
高中生物第六单元 遗传的物质基础学案-基因的表达 (1)

基因的表达【必备知识梳理】一、RNA的结构和种类二、遗传信息的转录1.概念:在细胞核中,通过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的过程。
2.场所:主要是,在、中也能发生转录过程。
3.产物:、、。
4.过程(以mRNA为例)三、遗传信息的翻译1.概念:游离在细胞质中的各种氨基酸,以为模板合成具有一定氨基酸顺序的的过程。
2.场所:。
3.过程:归纳总结复制、转录和翻译的比较四、中心法则1.提出者:。
2.补充后的内容图解五、基因表达产物与性状的关系1.直接控制途径(用文字和箭头表示)基因生物体的性状(完善实例分析如下)2.间接控制途径(用文字和箭头表示)基因生物体的性状(完善实例分析如下)(1)白化病致病机理图解(2)豌豆的圆粒和皱粒的形成机理图解六、基因的选择性表达与细胞分化1.生物体多种性状的形成,都是以为基础的,同一生物体中不同类型的细胞,基因都是相同的,但各不相同。
2.在不同类型的细胞中,表达的基因可分为以下两类(1)在所有细胞中都表达的基因,指导合成的蛋白质是维持所必需的,如、等。
(2)只在某类细胞中特异性表达的基因,如、等。
七、表观遗传八、基因与性状的关系在大多数情况下,基因与性状的关系并不是简单的一一对应关系。
生物体的有些性状是由个基因决定的,如人的身高;一个基因也可以影响个性状,如水稻的Ghd7基因不仅参与开花的调控,还对水稻的生长、发育和产量都有重要作用;生物体的性状还受环境条件的影响。
【考点能力提升】考点一遗传信息的流动,遗传信息可以从DNA流向RNA遗传信息的转录是指在细胞核中,通过RNA聚合酶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RNA的过程。
(1)遗传信息的转录过程中也有DNA的解旋过程,该过程需要解旋酶吗?(2)一个DNA分子上的所有基因都同时转录吗?它们的模板链都相同吗?(3)转录形成RNA时有没有方向性?,实质是将mRNA的碱基序列翻译为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mRNA合成以后,通过核孔进入细胞质中。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第六单元学习目标本单元围绕“难忘小学生活”这一主题,安排了“回忆往事”和“依依惜别”两大板块。
“回忆往事”这一板块分为两个活动阶段,第一阶段:了解活动建议,通过协作的方式记录难忘的小学生活,制作成长纪念册。
第二阶段:阅读《老师领进门》《作文上的双红圈》《如何制作成长纪念册》3篇材料,感受小学生活的美好,激发对老师的感恩之情。
“依依惜别”板块的内容为:在毕业之前,通过举办毕业联欢会、写信、写毕业赠言等方式,为自己的小学生活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单元语文要素在课文中的梯度序列第六单元难忘小学生活——阅读交流与指导★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阅读材料”,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
2.指导学生了解课外阅读的方法,通过阅读、讨论交流、合作探究等方法,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3.体会作者对老师深深的感激和崇敬之情,以及老师和同学之间的依依惜别之情;体会童年生活的美好;懂得科学、文明上网的重要性。
4.在阅读的基础上,结合自身实际,回忆老师帮助和鼓励自己进步的点滴往事。
★教学重难点1.体会作者对老师深深的感激和崇敬之情,以及老师和同学之间的依依惜别之情;体会童年生活的美好;懂得科学、文明上网的重要性。
2.在阅读的基础上,结合自身实际,回忆老师帮助和鼓励自己进步的点滴往事。
★教学策略通过阅读“阅读材料”中的文章,感受作者对小学生活的怀念,对母校、对老师、对同学的感情。
重点讲解《老师领进门》《作文上的红双圈》两篇文章,引导学生深切感受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1.准备资料:多媒体课件。
2.学生课下重点阅读《老师领进门》《作文上的双红圈》,略读其他“阅读材料”。
★教学课时课时机动★教学过程板块一检查导入,交流方法1.出示语段,说说分别出自哪篇文章。
课件出示:●我投了稿,作文题目叫《补考》,是篇很长的作文。
我的语文老师同时也是班主任,他总是给我的作文打高分。
●开学头一天,我们排队进入教室。
每个一年级小学生,配备一位三年级的学兄带笔。
三年级上册数学素材-第六单元乘法学案北师大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素材第六单元乘法学案北师大版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素材的第六单元——乘法。
这个单元我们要学习的是乘法的概念和运用。
一、教学内容我们将会使用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素材的第六单元教材,学习乘法的概念和运用。
我们将通过例题和练习来理解和掌握乘法。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们能够理解和掌握乘法的概念,并能够运用乘法来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是让学生理解乘法的概念,教学重点是让学生能够运用乘法来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乘法,我已经准备了一些教具和学具,包括乘法表、计算器等。
五、教学过程我会通过一个实际的情景引入本节课的学习,例如:“如果你有3个苹果,你想吃2个,你应该吃几个苹果?”通过这个问题,我会引导学生思考和理解乘法的概念。
然后,我会通过讲解乘法的定义和规则,让学生们理解和掌握乘法。
我会用乘法表和实际的例题来帮助学生们理解和掌握乘法的概念。
六、板书设计在课堂上,我会利用板书来展示乘法的定义和规则,以及一些实际的例题和解答过程。
通过板书的展示,学生们可以更清晰地理解和掌握乘法的概念。
七、作业设计为了让学生们能够巩固和加深对乘法的理解,我为他们设计了一些作业题目。
例如:2. 如果有5个苹果,你想吃3个,你应该吃几个苹果?答案:1. 2 × 3 = 6,3 × 4 = 12,4 × 5 = 202. 如果你有5个苹果,你想吃3个,你应该吃3个苹果。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们对乘法的概念和运用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掌握。
在课堂上,他们积极参与讨论和练习,展示了对乘法的兴趣和热情。
然而,仍有一部分学生对乘法的理解不够深入,需要在课后进行额外的辅导和练习。
除了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我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一些拓展延伸的学习,例如学习乘法的应用,解决更复杂的问题,或者探索乘法的一些性质和规律。
第六单元复习学案2

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复习学案(第三课时)编制:玄艳霞张丽娟刘倩审核:审批:【复习目标】1、牢固识记本单元基础知识(现代文字词音形义、重点作者)。
2、学会整体把握诗的内容,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
3、强化名句默写练习。
二、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老夫聊.发少年狂(2)会.挽雕弓如满月(3)五十弦翻.塞外声(4)也拟.泛轻舟(5)马作.的卢飞快(6)为报倾城..随太守(1)一、二句揭示出这位女子的什么心态?切盼与丈夫重逢的心情。
(2)可以推断白蘋洲是个什么地方?分别的地方。
(3)词中表现女子的情感是怎样变化的?希望——失望——绝望。
《渔家傲秋思》1、填空作者:,字,(朝代)政治家、文学家。
2、填空名句: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归无计3、复习知识点(1)上阕写景(寒冷、荒凉、戒备森严的塞下景色),突出了“异”字。
(2)“风景异”在哪些方面?气候之异;边声之异;边城之异。
(3)怎样理解“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这一画面?描绘出了边塞荒凉而又壮阔的景象,隐隐透出边城严峻的军事形势。
(4)下阕抒情,抒了思乡报国之情。
(5)怎样理解“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这一千古名句?前句表达思乡之情,后句用典表达报国之情。
《江城子密州出猎》1、填空作者:,字,号,(时期)文学家。
其它作品:《水调歌头》。
2、填空名句:会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3、复习知识点(1)上阕叙事,记叙了出猎的盛况。
(2)“老夫聊发少年狂”中的“狂”字在整首词中有何作用?奠定全词的感情基调,“狂”气贯穿全文。
(3)下阕抒情,抒发渴望被重用,为国效力的爱国之情。
(4)“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一句勾画出了一个怎样的形象?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豪气十足,誓死为国的英雄形象。
坚决抵抗外族侵略,保卫国家,报效国家的爱国之情。
(5)这首词用了哪三个典故?用典有什么好处?“亲射虎”“遣冯唐”“射天狼”。
好处:使表达委婉含蓄。
《武陵春》1、填空作者:,号,(时期)著名女词人。
第六单元复习学案1

第六单元复习学案第一课时编制:张丽娟审核:审批:班组号姓名:【使用说明】1、提前预习本课,借助工具书读准字音;识记字形。
2、读课文三遍,画出不理解的地方,准备上课讨论。
【学习目标】1、文章作者、作品、出处和朝代。
2、通假字重点字词一词多义古今异义【基础自查】(一).作家作品(1)《陈涉世家》选自___________,作者_____,字子长,____ 人。
我国古代杰出的史学家和文学家。
他用毕生精力著成了我国第一部_____通史,全书130篇。
后人把这部书称为《史记》。
鲁迅评价《史记》说:“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2).《唐雎不辱使命》出自《_________》。
《战国策》是_____末年_____根据战国史书整理编辑而成的,共三十三篇,分为东周、西周、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十二策。
内容多记谋士(策士)的活动,写他们雄辩的言辞和机智的运筹。
(3).《隆中对》选自______,作者____,____朝人,史学家,所著《三国志》65卷,记载从公元220年到公元280年这段时期________三国的历史。
(4).《出师表》作者_____,字_____。
_____时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
青年时隐居隆中,人称“卧龙”。
(二)注音鸿鹄( ) 適 ( ) 鞭笞( ) 毋( )相忘闾( ) 左ɡōu()火徇( ) 色挠( ) 缟()素诣( )亮怫( )然唐jū()屏( )人裨( )补缺漏度( )德量力存恤( ) 猖( )蹶( ) 崩殂( ) 猥( ) 挟( )天子舴( )měnɡ()以彰( )其咎( ) 忿恚( )陟( )罚臧( )否( ) diāo()qiú() 咨诹( )免冠()徒跣( ) 夙( )夜忧叹以头抢( )地(三)通假字1. 《陈涉世家》发闾左戌渔阳通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通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复立楚国之社稷,功宜为王通故不错意也通仓鹰击于殿上通3. 《隆中对》欲信大义于天下通自董卓已来通(四)一词多义1.《陈涉世家》会天大雨(会:副词,恰巧、适逢)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会:词,)道不通(道:词,)伐无道(道:词,)等死,死国可乎(等:词,)公等遇雨(等:词,)扶苏以数谏故(数:词,)数日(数:词,)扶苏以数谏故(故:词,)广故数言欲亡(故:词,)上使外将兵(将:词,)项燕为楚将(将:词,)陈胜自立为将军(将:词,)吴广以为然(然:词,)然足下卜之鬼乎(然:词,)卜者知其指意(指:词,)皆指目陈胜(指:词,)乃丹书帛曰“陈胜王”(书:词,)得鱼腹中书(书:词,)令辱之(令:词,)召令徒属(令:词,)陈守令皆不在(令:词,)辍耕之垄上(之:词,)怅恨久之(之:词,)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之:词,)二世杀之(之:词,)陈胜吴广皆次当行(次:词,)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从祠中(次:词,)陈胜吴广皆次当行(行:词,)乃行卜(行:词,)行收兵(行:词,)第六单元复习学案第二课时编制:张丽娟审核:审批:一词多义1、扶苏以数谏故(以:词,)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以:词,)今诚以吾诈称公子扶苏(以:词,)固以怪之矣(以:词,)以激怒其众(以:词,)广故数言欲亡(欲:词,)从民欲也(欲:词,)号令召三老(号:词,)号为张楚(号:词,)若为佣耕(为:词,)为天下唱(为:词,)2.《唐雎不辱使命》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使词,)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使词,)免冠徒跣(词,)徒以有先生也(词,)此庸夫之怒(词,)夫专诸之刺于王僚也(词,)怀怒未发(词,)秦王怫然怒(词,)虽然,受地于先王(词,)虽千里不敢易也(词,)以头抢地耳(词,)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词,)徒以有先生也(词,)轻寡人与(词,)与臣而将四矣(词,)3.《隆中对》然志犹未已(词,)自董卓已来(词,)今操已拥百万之众(词,)因屏人曰(词,)高祖因之以成帝业(词,)谓为信然(词,)谓先主曰(词,)词,)谓为信然(词,)欲信大义于天下(词,)信义著于四海(词,)由是先主遂诣亮(词,)然操遂能克绍(词,)此人可就见(词,)凡三往,乃见(词,)4.《出师表》1.《陈涉世家》卒中往往语(古义今义)楚人怜之(古义今义)而戌死者十六七(古义今义)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古义今义)籍第令毋斩(古义今义)2.《唐雎不辱使命》休祲降于天(古义今义)虽然,受地于先王(古义今义)岂直五百里哉(古义今义)3.《隆中对》遂用猖獗(古义今义)抑亦人谋也(古义今义)4.《出师表》诚宜开张圣听(古义今义)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古义今义)先帝不以臣卑鄙(古义今义)由是感激(古义今义)(六)翻译句子1.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2.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教案

第六单元教学计划
单元内容总述
1.本单元的主题:
本单元课文主要是围绕“童年美好的回忆”这个主题进行编排的。
主要由《牛和鹅》《一只窝囊的大老虎》《陀螺》三篇课文组成。
目的是使学生感受到童年的快乐,以及懂的一些做人的道理。
2.本单元的教学重点:
(1)能引导学生根据情感变化描写,体会故事蕴涵的道理。
语言生动、童趣十足、又蕴含一定哲理的文章的《牛和鹅》,感受一篇清新、淡雅又略带忧伤情绪的《一只窝囊的大老虎》。
通过小朋友之间的故事,感受故事的含义。
教学时注意引导学生体验童年的乐趣,懂得一些道理,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
(2)教学时应通过反复有感情的朗读,使学生感受到童年的乐趣。
通过学习对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的细致刻画,深刻的表现人物性格特点。
单元教学要点和课时安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单元
单元写作多角度描写景物
学习目标
1.学会观察景物,抓住景物的主要特征,细致地描写景物。
2.通过教师生动直观的画面和通俗的事例的帮助,掌握如何选用感官角度和修辞手法进
行描写景物。
3.从描写景物的实践中去感悟大自然的魅力,从而去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
学习过程
【课前预习】
1.自学写作导引,将疑难地方在课本上圈出。
2.阅读《春》《济南的冬天》等写景文章,比较文章在景物描写上的特点。
【课内探究】
一、自主学习,合作交流
1.《春》中有着大量生动形象的景物描写,试分析下面一段所运用的写景方法。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
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
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朱自清《春》)
2.《济南的冬天》中有着大量生动形象的景物描写,试分析下面一段所运用的写景方法。
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
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
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
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
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
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
(《济南的冬天》)
二、深入探究,梳理归纳
3.在其他文学作品中,你还记得有哪些运用了多角度描写景物的方法?
4.根据对课文的分析及写作导引的学习,你认为多角度描写景物的方法有哪些?请在
小组合作的基础上明确。
三、课堂练笔,巩固提升
5.你在多角度描写景物的时候,有哪些收获?
四、写作训练
你的家乡的秋天有哪些富有特征的景象?是那饱满诱人的果实,还是金黄灿烂的田地?是天际的山岭,还是高远的蓝天?是壮丽的落日,还是初升的朝阳?或许一片落叶让你感叹岁月的脚步声,一丝清凉让你抒发思古之幽情?细细观察,细细品味,从多个角度描写“家乡的秋天”。
不
少于500字。
参考答案
一、1.《春》中,作者着力写春花竞相开放的景象,观察点由上而下,描写时按照“树上”“花
下”“遍地”的顺序,有序写景。
不仅桃花、杏花、梨花争相斗妍,而且野花遍地,万紫千红。
众花还以其特有的色香,吸引无数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蝴蝶翩翩起舞,活现出春意盎然的气氛。
写春风的柔和,用“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从触觉的角度写春风的温暖、柔和。
“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湿润的空气里酝酿”。
从嗅觉的角度写春风的传味的特点,把春鸟的歌唱、牧童的笛音,送入人的耳膜,“与轻风流水应和着”,从听觉的角度写春风的传声的特点。
作者从多方位描写春风,把这个本来不易表现的事物也写得栩栩如生。
2.《济南的冬天》中,作者运用比喻和拟人的写法,把济南比作“小摇篮”;把山坡上小村庄
的雪景比作“小水墨画”;把整个冬天的济南比作一块“蓝水晶”,小巧秀丽。
把济南老城说成是“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把济南周围的一圈小山写得很有温情,“它们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
’”把山坡上斑驳的色彩,说成是“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秀美动人;把夕阳斜照下粉色的薄雪,比拟为害羞的少女,情态可掬。
这些修辞手法的运用,既形象地描写了济南的冬景,又流露出作者的赞美之情。
二、3.示例:《三峡》中写先写“夏水襄陵,沿溯阻绝”,后写“朝发白帝,暮到江陵,虽乘奔御风
不以疾也”,运用了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形式,写出来夏季的三峡水流湍急的特点。
《答谢中书书》中的“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运用了动静结合的写法。
以动衬静,以静写动,按时间顺序,将同一个地方在不同的时间里景物的变化按一定的时段依次写来,表现出景物的丰富多彩,使人产生美的感受。
4.多角度描写景物的方法:第一,定点观察。
就是选一个合适的固定位置,变换各种视角,对
景物进行观察,然后作细致描写。
第二,移步换景。
就是走动起来,变换远近距离、高低位置和各种视角,观察同一景物的不同侧面、局部,以及不同景物的各个方面,然后依次进行描写。
第三,观察和描写景物,要调动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多种感官,体会不同的感觉、不同的形象。
甚至可从现实之景延伸到想象之景。
三、5.示例:要重在训练观察能力,尽量多选几种观察的角度;要注意不同的观察效果由不
同的观察角度产生;可以根据需要选取不同的形态、颜色,突出某些景物,忽略某些景物等。
四、略。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