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勇军进行曲》作者简介
聂耳与《义勇军进行曲》

国歌入宪法
2004年宪法修 正案将宪法第四章 的章名“国旗、国 徽、首都”修改为 “国旗、国歌、国 徽、首都”;在第 136条中增加一款, 作为第2款:“中华 人民共和国国歌是 《义勇军进行 曲》。”
——义勇军进行曲
聂耳创作了数十首革命歌曲,他的一系列作品 影响中国音乐几十年。他的音乐创作具有鲜明的时 代感、严肃的思想性、高昂的民族精神和卓越的艺 术创造性,为中国无产阶级革命音乐的发展指出了 方向,树立了中国音乐创作的榜样。
人民音乐家――聂耳
时间
作
品
1932 年 1933 年
1934 年
1935 年
《进行曲》(口琴曲),《圆舞曲》,《天伦之爱》(歌舞 曲)
《开矿歌》,《饥寒交迫之歌》,《卖报歌》
《走出摄影场》,《一个女明星》,《雪飞花》,《翠湖春 晓》,《雪花飞》,《金蛇狂舞》,《昭君和番》,《卖报 之声》,《小野猫》,《打砖歌》,《码头工人》,《苦力 歌》,《毕业歌》,《大路歌》,《开路先锋》,《飞花歌》
《告别南洋》,《春回来了》,《慰劳歌》,《梅娘曲》, 《逃亡曲》,《塞外村女》,《打长江》,《采菱歌》, 《铁蹄下的歌女》,《义勇军进行曲》,《小工人》,《伤 兵歌》,《白雪歌》,《采茶歌》,《茶山情歌》
聂耳与《义勇军进行曲》
《义勇军进行曲》最早是电影《风云儿女》的主题曲。 1934年秋,田汉为该片写了一首长诗,其中最后一节诗稿被选 为主题歌《义勇军进行曲》的歌词,歌词写完后不久,田汉被 国民党当局逮捕入狱 。1935年2月,导演许幸之接手《风云 儿女》的拍摄,不久后,去监狱里探监的同志辗转带来了田汉 在狱中写在香烟盒包装纸背面的歌词,即《义勇军进行曲》的 原始手稿。当时,聂耳正准备去日本避难,得知电影《风云儿 女》有首主题歌要写,主动要求为歌曲谱曲,并承诺到日本以 后,尽快寄回歌稿 。
黎锦晖《义勇军进行曲》探究

聂耳创作 的 (仪 勇 军进行 曲》 的最大 特点 就是 突破 方整 性结 构 的旧制 ,采 用非 方整性 结构谱 曲 。词 作者是 著名 词作 家 田汉 。上世 纪 三 十年 代 ,我 国 自 由诗盛 行 , 自由诗 又称 新 诗 ,因 与 旧体 诗相 对 、其 诗体 自由灵 活而 得名 。田汉为 《义勇 军进行 曲》 所 作 之词正 是 运用 了 自 由新 诗 的体裁 。该 词 句式 灵 活 有号 召 力 ,句 子 长 短不
式结 构 ,A、B两 个 乐段 在 主题材 料 上体 现 出来 的是 明显 的对 比关 系。 勇军 进行 曲》 中的 B乐段 所呈 现的特 点恰恰 是 以5~展兴开性 誓 陈学 恢 述手 法与 A乐段 的呈示性 陈述手 法形成 了对 比 ;根 据乐段 内部次 级
旦 一兵 为 识 复
结 构 在长 度 上 的互 相关 系 来划 分 ,构 成 A部 分 的乐 段 为8方 ~抢整性 忠 乐方 领 段 ,a、b两个乐 句 间为对 比关系 ;B部 分 由 3个 乐 句构成 ,其 中的 c和 c’两个 乐句 采用 了具 有 中国传 统音乐 特点 的音 乐发 展曼 手 ~夺法 ——法 土 合 尾换 头 ,即音 乐材 料前 面不 同而后 面相 同 ,这 种手 法 的最大特 点 是 “合尾 ”部分 在整体 曲式结 构 中起到 了一个带 有较 强 向心力 的统 一 作 用 ,从 而 将 整 首 作 品进 行 了 有 机 的 统 一 。
1兰二 i 一 f 3一{3芝二一 ;殳二 曼二 l :一 曼 一 }i一}l
我 们 来 尽 忠 报 国 。 快 把 那 万 恶 帝 国 主 义 打 破 。 组 织 成 义 勇 军 。 雪 耻 救 国 是 我 们 责 任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田汉(1898-1968年),乳名和儿,学名寿昌,笔 名田汉、陈瑜、伯鸿、汉儿倚声、首甲、绍伯、 漱人、陈哲生、明高、嘉陵、张坤等。男,汉 族,湖南省长沙县人。 剧作家、戏曲作家、电影编剧、小说家、词作 家、诗人、文艺批评家、文艺活动家,中国现 代戏三大奠基人之一。他创作歌词的歌曲《万 里长城》的第一段后来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 歌《义勇军进行曲》的歌词。田汉早年留学日 本时曾自署为"中国未来的易卜生"。1968年, 田汉在文革中不幸被迫害死于狱中
《义勇军进行曲》创作背景:
《义勇军进行曲》由田汉作词/聂耳作曲,诞生 于抗击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战争年代,1949年 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象征着在任何时候 任何地点,为捍卫国家和民族的尊严,中华民 族的坚强斗志和不屈精神永远不会被磨灭。 《义勇军进行曲》原聂耳于1935年,为“上海 电通公司”拍摄的故事影片《风云儿女》所作的 主题歌。2004年3月14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 大会第二次会议正式将《义勇军进行曲》作为 国歌写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歌曲 曲、词作者简介
创作背景
目录
跟唱录音
说一说
聂耳(1912-1935),原名聂守信,字子义 (亦作紫艺),1912年 2月14日(农历辛亥年 腊月廿七)出生于云南省昆明市甬道街73号, 中国音乐家。 1935年初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义勇军进行 曲》的作曲。他创作了数十首革命歌曲,他的 一系列作品影响中国音乐几十年。他的音乐创 作具有鲜明的时代感、严肃的思想性、高昂的 民族精神和卓越的艺术创造性,为中国无产阶 级革命音乐的发展指出了方向,树立了中国音 乐创作的榜样。
说一说
1.每次唱国歌时你心情是什么养 2.我们在生活中都是在哪些场合 能播放国歌。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由来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由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原名为《义勇军进行曲》,由田汉作词、聂耳作曲,诞生于抗击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战争年代。
《义勇军进行曲》一经问世,就因其奋进的词文和优美的曲调迅速传遍祖国大地,并远播海外。
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为捍卫国家和民族的尊严,中华民族的坚强斗志和不屈精神永远不会被磨灭。
歌词: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每个人被迫着发出最后的吼声。
起来!起来!起来!我们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前进!前进!进!《义勇军进行曲》原是聂耳于1935年,为“上海电通公司”拍摄的故事影片《风云儿女》所作的主题歌。
这部影片描写了三十年代初期,以诗人辛白华为代表的中国知识分子,为拯救祖国,投笔从戎,奔赴抗日前线,英勇杀敌的故事。
它在影片中首尾两次出现,给观众极为深刻的印象。
因此很快就成为中国最著名的抗战歌曲。
《义勇军进行曲》后来被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也经历了一段有趣的过程:自1935年在民族危亡的关头诞生以来,《义勇军进行曲》在人民中广为流传,对激励中国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起了巨大的作用。
1949年春,在捷克斯洛伐克首都布拉格召开“保卫世界和平大会”。
中国代表团应邀出席,得知大会规定:开幕式那天各国代表团进入会场时,都要奏、唱本国国歌,代表团有些为难,因为当时新中国还没有成立,没有代表新中国的国歌,于是,大家在一起研究,决定唱《义勇军进行曲》来代替。
1949年6月,第一届全国政协筹备会设立“国歌初选委员会”,委员会由田汉、沈雁冰、钱三强、欧阳予倩、郭沫若和徐悲鸿等人组成。
根据徐悲鸿的提议,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都、纪年、国歌、国旗的决议》,通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歌未正式制定前,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体现了中国人民的革命传统和居安思危的思想。
田汉简介

+
蔷薇之路(日记) 1922年5月,上海,泰东图书局 咖啡店之夜(戏剧集) 1924年12月,中华书局 翠艳亲王(无声电影剧本) 1925年,光华书局 银 色的梦(随笔) 1928年,中华书局 续银色的梦(随笔) 1928年, 中华书局 南国的戏剧(论文集) 1929年7月,上海,萌芽书店 爱尔兰近代剧概论(论 著) 1929年7月,上海,东南书店 田汉戏剧集 1934年,现代书局 回春之 曲(剧集) 1935年5月,普通书店 田汉选集(戏剧诗歌集) 1936年,万象书 店 田汉散文集 1936年8月,上海,今代书店 田汉剧作选 1936年10月,上 海,仿古书店 黎明之前(剧集) 1937年3月,北新书局 抗战与戏剧(论 文集) 1937年月日2月,长沙商务印书馆 岳飞(四十四场新平剧) 1940年, 桂林白虹书店 田汉代表作(戏剧散文诗歌集) 1941年,三通书局 秋声赋 (五幕话剧) 1944年1月,桂林文人出版社 田汉选集(戏剧诗歌集) 1947年9 月,中央书店 白蛇传(十五集京剧) 1955年,作家出版社 田汉剧作选 1955年2月,人民文学出版社 名优之死(三幕话剧) 1957年8月,中国戏剧出 版社 西厢记(六场京剧) 1959年5月,中国戏剧出版社 关汉卿(十三场 话剧) 1959年6月,中国戏剧出版社 月光曲(剧集) 1959年9月,人民文学出 版社 田汉选集(戏剧集) 1959年月11月,人民文学出版社 田汉戏曲选 (二卷本) 1981年1月,湖南人民出版社 田汉文集(16卷本) 1983年,中国 戏剧出版社
+
田汉的家乡长沙县是湘戏、影子戏盛行的地方。田汉从五六岁时起, 就经常骑在叔叔们肩上,赶十几二十里地去看庙台戏,他每次看戏回家。参 加学生军后,当时军人看戏不要钱,他便时常到“三尊炮”去看京戏,在一些舞台处理方式。而此时传统的折子戏《三娘教子》激发了他的创 作灵感,于是他根据这部戏改写产生了他的处女作《新教子》。剧本发表在 当时的《长沙日报》上,而田汉这年只有13岁。
聂耳作品资料

聂耳作品
聂耳(1903年8月1日-1935年11月17日),原名聂泽明,号痞子生,是
中国现代音乐史上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作曲家之一。
其短暂但辉煌的一生,留下了许多不朽的音乐作品,给后人留下了深刻的音乐印记。
作品简介
聂耳的音乐作品风格多样,涵盖了交响音乐、歌剧、器乐曲等多个领域。
其中,最为人熟知的即是其代表作《义勇军进行曲》。
《义勇军进行曲》是聂耳在中国抗日战争期间创作的一首歌曲,由这首曲子传
奇般走红,成为抗战时期中国人民的精神旗帜。
这首曲子旋律悠扬,简单明快,富有激昂的节奏,让听众在难以言喻的困难时期获得力量和鼓舞。
此外,聂耳还有许多其他优秀作品。
比如,交响音乐《黄河大合唱》、歌剧
《白毛女》等作品,都展现了他在音乐创作方面的独特才华和情感表达能力。
影响
聂耳的音乐作品不仅在当时引起了轰动,更在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作
品融合了西方古典音乐和中国传统音乐元素,形成了独特的音乐风格,对中国现代音乐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同时,聂耳作品中的爱国主义情怀和人民情怀也深深地感染了后来的音乐家和
听众,成为中国音乐史上的经典之作,不断激励着人们为民族复兴而努力奋斗。
综上所述,聂耳作品以其独特的音乐风格和深邃的情感内涵,成为中国音乐史
上的璀璨明珠,永远闪耀着光芒,激励着人们前行。
《义勇军进行曲》永驻我心

《义勇军进行曲》永驻我心作者:田邵阳来源:《中关村》2008年第04期我的伯父田汉先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义勇军进行曲》的词作者,同时也是我国影剧革新运动的奠基人和戏曲改革的先驱,一代文化巨匠、戏剧大师。
今年,是他老人家诞生110周年暨逝世40周年。
虽然伯父在文革中含冤去世,离开我们已40年了,但他老人家的音容笑貌仿佛仍在眼前。
回忆起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和伯父、奶奶等亲人在北京共同生活的情景,伯父对我们的教诲、关心和期盼是那么温馨,那么亲切,那么令人难忘啊!往事历历在目,情思绵绵不断。
值伯父诞辰110周年之际,把我记忆中最难忘的几件事写下来,聊表对他老人家深深的怀念。
母子情深1950年春天,伯父来信要我们来北京。
我陪奶奶从长沙来北京后,先住在北京饭店,不久就从北京饭店搬到了东四头条80号院内的5号屋。
当时伯父担任政务院文化教育委员会委员、文化部戏曲改进局局长。
为了便于工作,他一般晚上都住在戏曲改进局的办公室内,不回家休息。
一个丝丝小雨的傍晚,晚饭过后,伯父沒有急着回办公室,而是陪着奶奶坐在家中仅有的一张枣红色布套旧沙发上聊天。
屋外,小雨淅淅沥沥地下着,雨滴拍打着爬在小院墙上的丝瓜叶,发出嘀嗒嘀嗒的声音,这丝瓜是奶奶亲手种的。
屋内,在柔和的灯光下,伯父温情地用左手抚摩着奶奶的后背,右手轻轻地拍着奶奶的左手,娘儿俩无限感慨地谈论着往事。
这时的奶奶,脸上既幸福,又好像有点心事重重,她看着伯父的脸,细声地说:“寿昌,我不想再搬家啦,我搬家都搬怕了。
记得在上海时三天两头老搬家,一天到晚总是提心吊胆的,既怕你们兄弟出事,又怕吃了上顿没下顿,那个日子真的很难过啊!”伯父一边耐心听着,一边安慰奶奶:“妈妈,您放心好了,现在解放了,日本鬼子和蒋介石都被我们打跑了,我们成立了新中国,日子安定下来了,再也不用东奔西跑地颠簸了。
我现在每月有固定的工资收入,我都交给您老人家,您不用担心。
今后,我也会一直守在您的身旁,不会为躲避敌人东躲西藏,您就不用再为我操心了,您可以享清福啰!”奶奶听了后笑眯眯地说:“那就好,那就好!”那年夏天,有一次伯父陪外宾喝酒喝醉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1

国歌是国家的象征,是民族的心声。
当我们的奥运健儿在体育赛场上努力拼搏获得冠 军的时候,奥运赛场上响起……
每天我们的五星红旗都会在天安门广场和太阳一 起升起,升旗仪式开始啦…… 当香港、澳门回到祖国母亲的怀抱时,冉冉升起的五星红旗 在空中迎风飘扬,雄壮的国歌声在空中回荡……
《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第一条:
尊敬国旗、国徽,会唱国歌,升降国旗、 奏唱国歌时肃立、脱帽、行注目礼,少先队员 行队礼。
升旗仪式
“起来!起来!”,这呼号不仅是前辈 昨天战斗的号角,也是今天我们每个同学 身负重任走向未来、建设祖国的进军号。 我们应该继承革命先辈的优良传统,发奋 读书,为中华民族的富强而努力。
演唱国歌时应庄严、肃穆。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一、重要的庆典或政治性公众集会开始时,奏国歌, 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五十年庆、人民代表大会。
二、正式的外交场合或重大的国际性集会开始时,奏 国歌。
三、遇有维护祖国尊严的斗争场合时,奏国歌。
说一说
每次唱国歌时,你心情怎么样?
在哪些场合可以奏唱国歌? 重要庆典、政治性公众集会、外交场合、国际性集 会、维护国家尊严的斗争场合。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同学们对国歌了解吗?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原名为《义勇 军进行曲》,作于1935年春,是电影《风云 儿女》主题歌。
你知道《国歌》是谁作曲吗?
聂耳(1912-1935)原名聂守
信,字子义,汉族,云南玉溪人。中 国音乐家。他一生共创作37首乐曲, 他的代表作品我们熟悉的还有: 《卖报歌》《金蛇狂舞》《码头工人》 《毕业歌》《大路歌》《梅娘曲》 《铁蹄下的歌女》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调号:1=G(G大调) 拍号:四二拍(以四分音符为一拍每小节二拍) 速度:进行曲速度 词曲作者:聂耳作曲 田汉作词 出处:电影《风云儿女》主题歌 原名:《义勇军进行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义勇军进行曲》作者简介
《义勇军进行曲》是由田汉作词,聂耳作曲的革命歌曲,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电影《风云儿女》的主题歌。
曲作者
聂耳(公元1912—1935年)
原名守信、字子义(亦作紫艺),汉族,云南玉溪人。
1918年入昆明师范附属小学,开始接受正规教育。
在校学业成绩出众,又喜爱音乐,课余从民间音乐家学习演奏笛子、胡琴、三弦、月琴等民族乐器,熟悉传统乐曲。
1922年入私立求实小学高级部,为该校“学生音乐团”的活跃成员。
1925年考取云南省立第一联合中学插班生。
时值第一次国内革命风暴在中国南方兴起,他开始受到进步书刊和《国际歌》等革命歌曲的影响。
1927年考入云南第一师范高级部英文组,参与该校学生进步组织“读书会”的活动,与友人组织“九九音乐社”,经常参加校内外的音乐、戏剧演出活动,并开始学习小提琴和钢琴。
1928年后,更加积极地参加各种公开和秘密的革命活动。
为逃避搜捕,于1930年7月潜离昆明,经越南转赴上海。
1930年11月,聂耳在上海加入“反帝大同盟”。
1931年3月,任明月歌剧社小提琴手,师从普杜什卡接受严格的小提琴训练,还自修钢琴、和声学、作曲法等。
1932年4月,他认识了左翼剧作家兼诗人田汉,建立了与左翼文艺界的联系,进一步坚定了走革命音乐道路的信心。
和田汉的友谊与合作,对聂耳的艺术成就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1932年8月前往北平,积极参与北平左翼戏剧家联盟和左翼音乐家联盟的演出活动和组织建设,并师从外籍教师托诺夫继续学习小提琴。
11月重返上海。
聂耳回上海不久即进入联华影业公司工作。
他以炽烈的热情和充沛的精力参加左翼音乐、戏剧、电影等多方面的工作,积极从事创作和评论活动。
同时还参加“苏联之友社”音乐小组,发起组织“中国新兴音乐研究会”,随后又参加中国左翼戏剧家联盟音乐小组。
1934年4月,聂耳进入百代唱片公司,与任光共同主持音乐部,组织录制了一些进步歌曲唱片。
1935年1月,他转入联华影业公司二厂任音乐部主任。
日益严重的白色恐怖迫使他决定出国拟经日本前往苏联学习。
他于4月18日抵东京。
在日本,聂耳考察了日本音乐、戏剧、电影等方面的动态,向日本文艺界介绍了中国音乐的新发展,并加紧学习外语和音乐。
7月17日,在藤泽市鹄沼海滨游泳时,不幸溺水逝世,年仅23岁。
聂耳一生共创作有37首歌曲,都是在他去世前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在从事多方面活动的同时所写的,其中反映工人阶级生活和斗争的歌曲占有较大比重。
词作者
田汉(1898.3.12-1968.12.10)
湖南长沙人,原名寿昌,曾用笔名伯鸿、陈瑜、漱人、汉仙等。
1916年随舅父去日本东京高等师范英文系学习,后参加少年中国学会。
1920年出版与郭沫若、宗白华的通信《三叶集》。
1921年与郭沫若、成仿吾、郁达夫等组织创造社。
1922年回国后与妻子易漱瑜创办《南国半月刊》,继而组织南国电影剧社,从事话剧创作和演出活动。
此时期创作的话剧《咖啡店之一夜》、《获虎之夜》、《苏州夜话》等都充满浪漫主义气息。
1927年在上海艺术大学任教并被选为校长,此时与欧阳予倩、周信芳等举办艺术鱼龙会,会上演出他的剧作《名优之死》获得成功。
同年冬成立南国社及南园艺术学院,1928至1929年率南国社先后在上海、杭州、南京、广州、无锡各地举行话剧公演和其他艺术活动,推动了中国话剧的发展。
同时期他也创作了大量剧本。
1930年加入“左联”,写下了著名的《我们的自己批判》,
创作从浪漫主义转向现实主义。
同年南国社被国民党查封。
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任左翼戏剧家联盟党团书记等职。
此时创作的《年夜饭》、《乱钟》、《顾正红之死》等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