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春兴》讲解
春兴这首诗的意思

《春兴》是唐代诗人贺知章的一首诗,全文如下:
泉疑横琴膝,花黏漉酒巾。
杯中不觉老,林下更逢春。
这首诗的大意是:在那深山之中风景宜人,那旁边的泉水就像是一张横放在膝盖上的古琴,纷纷扬扬的花瓣,飘落下来黏在了头巾上。
在美丽的春天举起手中的酒杯喝酒,就不会觉得自己老了。
树木中的枯木,在这春天里又焕发新生,有了新的生命。
诗人借此表达了对春天和大自然的热爱,以及人生的豁达态度。
诗中描绘的自然景象充满生机和活力,使人感到生活的美好和希望。
同时,诗人也通过描绘自己在春天里饮酒、赏花、听泉等生活细节,表达了自己对人生的独特感悟和乐观态度。
武元衡《春兴》赏析

武元衡《春兴》赏析武元衡字伯仓,是我国唐代诗人、政治家。
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武元衡的《春兴》赏析。
春兴朝代:唐代作者:武元衡原文:杨柳阴阴细雨晴,残花落尽见流莺。
春风一夜吹乡梦,又逐春风到洛城。
译文在一个细雨初晴的春日,杨柳的颜色已经由初春的鹅黄嫩绿变得苍翠浓郁,经过细雨的洗浴后,柳色变得更加深暗,枝头的残花也在雨中全都落尽,露出了在枝头啼鸣的流莺。
昨天晚上一夜春风吹起了我的甜蜜的思乡梦,在梦中我追逐着春风飞回了我的家乡。
注释⑴春兴:春游的兴致。
唐皇甫冉《奉和对山僧》:“远心驰北阙,春兴寄东山。
”⑵阴阴:形容杨柳幽暗茂盛。
⑶流莺:即莺。
流,谓其鸣声婉转。
南朝梁沈约《八咏诗·会圃临东风》:“舞春雪,杂流莺。
”⑷香梦:美梦;甜蜜的梦境。
香:一作“乡”。
⑸梦:一作“又”。
洛城:洛阳,诗人家乡缑氏在洛阳附近。
赏析此诗的开头两句,从春天的景物写起。
“杨柳阴阴细雨晴,残花落尽见流莺。
”这是一个细雨初晴的春日。
杨柳的颜色已经由初春的鹅黄嫩绿转为一片翠绿,枝头的残花已经在雨中落尽,露出了在树上啼鸣的流莺。
这是一幅典型的暮春景物图画。
两句中雨晴与柳暗、花尽与莺见之间又存在着因果联系。
“柳色雨中深”,细雨的洒洗,使柳色变得深暗了;“莺语花底滑”,落尽残花,方露出流莺的身姿,从中透露出一种美好的春天景物即将消逝的意象。
异乡的春天已经在柳暗花残中悄然逝去,故乡的春色此时想必也凋零阑珊了吧。
那漂荡流转的流莺,更容易触动羁泊异乡的情怀。
触景生情,悠悠乡思便不可抑止地产生了。
“春风一夜吹乡梦,又逐春风到洛城。
”这是两个出语平易自然,而想象却非常新奇、意境也非常美妙的诗句。
上句写春风吹梦,下句写梦逐春风,一“吹”一“逐”,都很富有表现力。
它使人联想到,那和煦的春风,像是给入眠的思乡者不断吹送故乡春天的信息,这才酿就了一夜的思乡之梦。
而这一夜的思乡之梦,又随着春风的踪迹,飘飘荡荡,越过千里关山,来到日思夜想的故乡。
在诗人笔下,春风变得特别多情,它仿佛理解诗人的乡思,特意来殷勤吹送乡梦,为乡梦作伴引路;而无形的乡梦,也似乎变成了有形的缕缕丝絮,抽象的主观情思,完全被形象化了。
《春兴》原文、翻译及赏析

《春兴》原文、翻译及赏析唐代诗人写过许多出色的思乡之作。
悠悠乡思,常因特定的情景所触发;又往往进一步发展成为悠悠归梦。
武元衡这首《春兴》,就是春景、乡思、归梦三位一体的佳作。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春兴》原文、翻译及赏析,欢迎大家阅读!春兴唐代:武元衡杨柳阴阴细雨晴,残花落尽见流莺。
春风一夜吹乡梦,又逐春风到洛城。
(乡一作:香)《春兴》译文雨后初晴,细雨冲刷过的柳树苍翠欲滴,残花凋谢落尽,黄莺在枝头啼鸣。
一夜春风吹起了我的思乡梦,在梦中我追逐着春风飞回了洛阳城。
《春兴》注释春兴:春游的兴致。
唐皇甫冉《奉和对山僧》:“远心驰北阙,春兴寄东山。
”阴阴:形容杨柳幽暗茂盛。
流莺:即莺。
流,谓其鸣声婉转。
南朝梁沈约《八咏诗·会圃临东风》:“舞春雪,杂流莺。
”乡梦:美梦;甜蜜的梦境。
乡:一作“香”。
梦:一作“又”。
洛城:洛阳,诗人家乡缑氏在洛阳附近。
《春兴》赏析此诗是集春景、乡思、归梦于一身的作品。
前二句述写异乡的春天已经过去,隐含了故乡的春色也必将逝去的感慨;后二句想象春风非常富有感情而且善解人意,仿佛理解了诗人的心情而特意为他殷勤吹送乡梦。
“杨柳阴阴细雨晴,残花落尽见流莺。
”这是一个细雨初晴的春日。
杨柳的颜色已经由初春的鹅黄嫩绿转为一片翠绿,枝头的残花已经在雨中落尽,露出了在树上啼鸣的流莺。
这是一幅典型的暮春景物图画。
两句中雨晴与柳暗、花尽与莺见之间又存在着因果联系。
“柳色雨中深”,细雨的洒洗,使柳色变得深暗了;“莺语花底滑”,落尽残花,方露出流莺的身姿,从中透露出一种美好的春天景物即将消逝的意象。
异乡的春天已经在柳暗花残中悄然逝去,故乡的春色此时想必也凋零阑珊了吧。
那漂荡流转的流莺,更容易触动羁泊异乡的情怀。
触景生情,悠悠乡思便不可抑止地产生了。
“春风一夜吹乡梦,又逐春风到洛城。
”这是两个出语平易自然,而想象却非常新奇、意境也非常美妙的诗句。
上句写春风吹梦,下句写梦逐春风,一“吹”一“逐”,都很富有表现力。
古诗春兴·杨柳阴阴细雨晴翻译赏析

古诗春兴·杨柳阴阴细雨晴翻译赏析《春兴·杨柳阴阴细雨晴》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武元衡。
其古诗全文如下:杨柳阴阴细雨晴,残花落尽见流莺。
春风一夜吹乡梦,又逐春风到洛城。
【前言】《春兴》是唐代大臣武元衡的诗作。
此诗是集春景、乡思、归梦于一身的作品。
前二句述写异乡的春天已经过去,隐含了故乡的春色也必将逝去的感慨;后二句想象春风非常富有感情而且善解人意,仿佛理解了诗人的心情而特意为他殷勤吹送乡梦。
全诗以即将逝去的春景贯穿始终,构思精巧奇特,语言平白浅直,把令人黯然神伤的思乡之情淡化育即将逝去的春景之中,透露出一种温馨的惆怅之情。
【注释】⑴流莺:即莺。
⑵梦:一作“又”。
洛城:洛阳,诗人家乡缑氏在洛阳附近。
【翻译】在一个细雨初晴的春日,杨柳的颜色已经由初春的鹅黄嫩绿变得苍翠浓郁,经过细雨的洗浴后,柳色变得更加深暗,枝头的残花也在雨中全都落尽,露出了在枝头啼鸣的流莺。
昨天晚上一夜春风吹起了我的思乡之梦,在梦中我追逐着春风飞回了我的家乡。
【鉴赏】这首诗题作“春兴”。
依题意,当是诗人由春日景物而引起的种种情思,故诗的开头两句,就从春天的景物写起。
“杨柳阴阴细雨晴,残花落尽见流莺。
”这是一个细雨初晴的春日。
杨柳的颜色已经由初春的鹅黄嫩绿转为一片翠绿,枝头的残花已经在雨中落尽,露出了在树上啼鸣的流莺。
这是一幅典型的暮春景物图画。
两句中雨晴与柳暗、花尽与莺见之间又存在着因果联系。
“柳色雨中深”,细雨的洒洗,使柳色变得深暗了;“莺语花底滑”,落尽残花,方露出流莺的身姿,从中透露出一种美好的春天景物即将消逝的意象。
异乡的春天已经在柳暗花残中悄然逝去,故乡的**此时想必也凋零阑珊了吧。
那漂荡流转的流莺,更容易触动羁泊异乡的情怀。
触景生情,悠悠乡思便不可抑止地产生了。
“春风一夜吹乡梦,又逐春风到洛城。
”这是两个出语平易自然,而想象却Org非常新奇、意境也非常美妙的诗句。
上句写春风吹梦,下句写梦逐春风,一“吹”一“逐”,都很富有表现力。
《春兴》(武元衡)评析

《春兴》(武元衡)评析原文:《春兴》武元衡杨柳阴阴细雨晴,残花落尽见流莺。
春风一夜吹乡梦,又逐春风到洛城。
评析:这是首摹写由暮春景色而勾起思乡忆旧情怀的诗篇。
它不象一些同类的诗那样渲染惜春的伤感和思乡忆旧的黯然心态,诗人笔下的暮春景象是生气勃勃的,由此而勾起的思乡忆旧的梦境是恬适欢欣的,而且能引起读者的联翩浮想。
一、二两句实写暮春的景象。
“杨柳阴阴细雨晴”,被细雨淋洗过的杨柳在阳光的映照下,显得分外翠绿,它已经是枝繁叶茂,绿树成荫了。
杨柳是春的使者,春天从它的枝梢而来,现在又将从它的枝梢而去了。
杨柳的“阴阴”,枝叶已繁,意味着春老了。
这是远望的情景。
“残花落尽见流莺”,这是从近处着笔。
那原先藏身于花底嘤嘤啼鸣的流莺由于“残花落尽”,也就显露在人的眼前了。
“残花落尽”四字孤立地看,颇有点凋零败落的凄凉之感,但是继以“见流莺”三字,便了无感伤的色彩了。
花残也意味着春残。
一、二两句通过杨柳、花、莺这些春天典型事物的变化,远近交错地再现了暮春的景象。
景物的变化,时序的推移,最容易勾起游子的乡思以及对往事的回忆,于是很自然地转入三、四两句。
“春风一夜吹乡梦”,诗人把由眼前景物勾起的乡思与往事的追忆托之于虚幻的梦境。
日有所思,夜有所梦,这原是合情合理的,但是诗人不说这思乡之梦是由于自己主观上的思念造成的,却说是由春风吹进梦中的。
这就显得别致空灵,且暗中也与一、二两句相绾结。
梦中的具体情景,这首小诗未写也无须写,诗人在“梦”前着一“乡”字,与“残花”呼应,可见这梦是香甜的,美好的,在那里能找到现实生活中找不着的温馨与慰藉。
接着诗人用“又逐春风到洛城”将全诗截住。
洛城,即洛阳城。
诗人的故乡缑氏就在洛阳附近,巧妙地点明这是思乡之梦。
梦中的情景原是在故乡暮春时节的往事。
“又”点出梦境的频繁,“逐”说明乡思的殷切。
春风将自己吹进“乡梦”之中,“乡梦”又追赶着春风越过千山万水而回到故乡,句意不绝,耐人寻味。
四句诗紧扣题目,用一个“春”字凝结成一个整体。
春风一夜吹乡梦,又逐春风到洛城的意思

春风一夜吹乡梦,又逐春风到洛城的意思“春风一夜吹乡梦,又逐春风到洛城”出自唐朝诗人武元衡的古诗作品《春兴》第三四句,其古诗全文如下:杨柳阴阴细雨晴,残花落尽见流莺。
春风一夜吹乡梦,又逐春风到洛城。
【注释】⑴流莺:即莺。
⑵梦:一作“又”。
洛城:洛阳,诗人家乡缑氏在洛阳附近。
【翻译】在一个细雨初晴的春日,杨柳的颜色已经由初春的鹅黄嫩绿变得苍翠浓郁,经过细雨的洗浴后,柳色变得更加深暗,枝头的残花也在雨中全都落尽,露出了在枝头啼鸣的流莺。
昨天晚上一夜春风吹起了我的思乡之梦,在梦中我再一次追逐着春风飞回了我的家乡。
【赏析】这首诗题作“春兴”。
依题意,当是诗人由春日景物而引起的种种情思,故诗的开头两句,就从春天的景物写起。
“杨柳阴阴细雨晴,残花落尽见流莺。
”这是一个细雨初晴的春日。
杨柳的颜Org色已经由初春的鹅黄嫩绿转为一片翠绿,枝头的残花已经在雨中落尽,露出了在树上啼鸣的流莺。
这是一幅典型的暮春景物图画。
两句中雨晴与柳暗、花尽与莺见之间又存在着因果联系。
“柳色雨中深”,细雨的洒洗,使柳色变得深暗了,“莺语花底滑”,落尽残花,方露出流莺的身姿,从中透露出一种美好的春天景物即将消逝的意象。
异乡的春天已经在柳暗花残中悄然逝去,故乡的春色此时想必也凋零阑珊了吧。
那漂荡流转的流莺,更容易触动羁泊异乡的情怀。
触景生情,悠悠乡思便不可抑止地产生了。
“春风一夜吹乡梦,又逐春风到洛城。
”这是两个出语平易自然,而想象却非常新奇、意境也非常美妙的诗句。
上句写春风吹梦,下句写梦逐春风,一“吹”一“逐”,都很富有表现力。
它使人联想到,那和煦的春风,像是给入眠的思乡者不断吹送故乡春天的信息,这才酿就了一夜的思乡之梦。
而这一夜的思乡之梦,又随着春风的踪迹,飘飘荡荡,越过千里关山,来到日思夜想的故乡。
在诗人笔下,春风变得特别多情,它仿佛理解诗人的乡思,特意来殷勤吹送乡梦,为乡梦作伴引路;而无形的乡梦,也似乎变成了有形的缕缕丝絮,抽象的主观情思,完全被形象化了。
武元衡《春兴》赏析

武元衡《春兴》赏析武元衡《春兴》赏析武元衡字伯仓,是我国唐代诗人、政治家。
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武元衡的《春兴》赏析。
春兴朝代:唐代作者:武元衡原文:杨柳阴阴细雨晴,残花落尽见流莺。
春风一夜吹乡梦,又逐春风到洛城。
译文在一个细雨初晴的春日,杨柳的颜色已经由初春的鹅黄嫩绿变得苍翠浓郁,经过细雨的洗浴后,柳色变得更加深暗,枝头的残花也在雨中全都落尽,露出了在枝头啼鸣的流莺。
昨天晚上一夜春风吹起了我的甜蜜的思乡梦,在梦中我追逐着春风飞回了我的家乡。
注释⑴春兴:春游的兴致。
唐皇甫冉《奉和对山僧》:“远心驰北阙,春兴寄东山。
”⑵阴阴:形容杨柳幽暗茂盛。
⑶流莺:即莺。
流,谓其鸣声婉转。
南朝梁沈约《八咏诗·会圃临东风》:“舞春雪,杂流莺。
”⑷香梦:美梦;甜蜜的梦境。
香:一作“乡”。
⑸梦:一作“又”。
洛城:洛阳,诗人家乡缑氏在洛阳附近。
赏析此诗的开头两句,从春天的景物写起。
“杨柳阴阴细雨晴,残花落尽见流莺。
”这是一个细雨初晴的春日。
杨柳的颜色已经由初春的鹅黄嫩绿转为一片翠绿,枝头的残花已经在雨中落尽,露出了在树上啼鸣的流莺。
这是一幅典型的暮春景物图画。
两句中雨晴与柳暗、花尽与莺见之间又存在着因果联系。
“柳色雨中深”,细雨的洒洗,使柳色变得深暗了;“莺语花底滑”,落尽残花,方露出流莺的身姿,从中透露出一种美好的春天景物即将消逝的'意象。
异乡的春天已经在柳暗花残中悄然逝去,故乡的春色此时想必也凋零阑珊了吧。
那漂荡流转的流莺,更容易触动羁泊异乡的情怀。
触景生情,悠悠乡思便不可抑止地产生了。
“春风一夜吹乡梦,又逐春风到洛城。
”这是两个出语平易自然,而想象却非常新奇、意境也非常美妙的诗句。
上句写春风吹梦,下句写梦逐春风,一“吹”一“逐”,都很富有表现力。
它使人联想到,那和煦的春风,像是给入眠的思乡者不断吹送故乡春天的信息,这才酿就了一夜的思乡之梦。
而这一夜的思乡之梦,又随着春风的踪迹,飘飘荡荡,越过千里关山,来到日思夜想的故乡。
春风一夜吹乡梦,又逐春风到洛城《春兴》意思-赏析

春风一夜吹乡梦,又逐春风到洛城《春兴》意思|赏析译文在一个细雨初晴的春日,杨柳的颜色已经由初春的鹅黄嫩绿变得苍翠浓郁,经过细雨的洗浴后,柳色变得更加深暗,枝头的残花也在雨中全都落尽,露出了在枝头啼鸣的流莺。
昨天晚上一夜春风吹起了我的甜蜜的思乡梦,在梦中我追逐着春风飞回了我的家乡。
作者:佚名此的开头两句,从春天的景物写起。
杨柳阴阴细雨晴,残花落尽见流莺。
这是一个细雨初晴的春日。
杨柳的颜色已经由初春的鹅黄嫩绿转为一片翠绿,枝头的残花已经在雨中落尽,露出了在树上啼鸣的流莺。
这是一幅典型的暮春景物图画。
两句中雨晴与柳暗、花尽与莺见之间又存在着因果联系。
柳色雨中深,细雨的洒洗,使柳色变得深暗了;莺语花底滑,落尽残花,方露出流莺的身姿,从中透露出一种美好的春天景物即将消逝的意象。
异乡的春天已经在柳暗花残中悄然逝去,故乡的春色此时想必也凋零阑珊了吧。
那漂荡流转的流莺,更容易触动羁泊异乡的情怀。
触景生情,悠悠乡思便不可抑止地产生了。
春风一夜吹乡梦,又逐春风到洛城。
这是两个出语平易自然,而想象却非常新奇、意境也非常美妙的诗句。
上句写春风吹梦,下句写梦逐春风,一吹一逐,都很富有表现力。
它使人联想到,那和煦的春风,像是给入眠的思乡者不断吹送故乡春天的信息,这才酿就了一夜的思乡之梦。
而这一夜的思乡之梦,又随着春风的踪迹,飘飘荡荡,越过千里关山,来到日思夜想的故乡。
在诗人笔下,春风变得特别多情,它仿佛理解诗人的乡思,特意来殷勤吹送乡梦,为乡梦作伴引路;而无形的乡梦,也似乎变成了有形的缕缕丝絮,抽象的主观情思,完全被形象化了。
不难发现,在整首诗中,春扮演了一个贯串始终的角色。
它触发乡思,引动乡梦,吹送归梦,无往不在。
由于春色春风的熏染,这本来不免带有伤感怅惘情调的乡思乡梦,也似乎渗透了春的温馨明丽色彩,而略无沉重悲伤之感了。
诗人的想象是新奇的,奇妙的想象将强烈的乡思形象化、具体化了。
在诗人的意念中,这种随春风而生、逐春风而归的梦,是一种心灵的慰藉和美的享受,末句的又字,不但透露出乡思的深切,也流露了诗人对美好梦境的欣喜愉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杨柳阴阴细雨晴,
残花落尽见流莺。
春风一夜吹香梦, 梦逐春风到洛城。
后二句想象春风非常 富有感情而且善解人意, 仿佛理解了诗人的心情而 特意为他殷勤吹送乡梦。
全诗语言平白浅直,构思精巧奇特,以即将逝
去的春景贯穿始终,把令人黯然神伤的思乡之情淡
化育即将逝去的春景之中,透露出一种温馨的惆怅
之情。
谢谢大家
春 兴
春 兴
唐 武元衡
杨柳阴阴细雨晴, 残花落尽见流莺。
春风一夜吹香梦,
梦逐春风到洛城。
创作背景
这首诗题作“春兴”。依 题意,当是诗人由春日景 物而引起的种。此诗是集春景、乡思、 归梦于一身的作品。 前二句述写异乡的春天已 经过去,隐含了故乡的春色也必 将逝去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