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语文古诗《龟虽寿》知识点整理
七年级语文上册诗词默写整理

七年级上册语文古诗词默写整理1.《龟虽寿》①以高亢的语句,后人常用来励志的名句是:②最能体现诗人慷慨激昂,壮怀激烈情感的句子(含比喻)是:③表达诗人为统一全国而继续奋斗的雄心壮志的句子是:④强调发挥人的主观作用,反映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的句是:⑤运用比喻表明自然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句子是:⑥比喻有志的人虽年老而仍有雄心壮志时,常用的成语是:⑦表现了英雄人物老当益壮的胸怀的句子是:⑧配乐所加与内容无关的句子是:⑨表现出人虽到暮年但雄心壮志尤存的诗句是:⑩以神龟和腾蛇为喻,极言人的寿命有限的诗句是:⑾抒发诗人年老雄心在的诗句是:⑿最能体现曹操慷慨激昂,壮怀激烈情感的,采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诗句是:⒀表现诗人越到晚年越思进取的诗句是:⒁表现曹操要老当益壮,积极进取,完成统一大业的诗句是:⒂流露出诗人要利用短暂的生命建功立业,不要虚度一生的想法的句子是:⒃我们比喻有志的人虽年老而仍有雄心壮志时,常用的句子是:2.《过故人庄》①描绘优美宁静的田园生活的句子是:②借树、山来表现夏景的诗句是:③描写乡村秀丽景色的诗句是:3.④写出农家劳动生活的句子是:⑤表现对朋友、对乡村的依恋之情的句子是:3.《题破山寺后禅院》①描绘山寺幽深清寂的景色,意境深邃的诗句是:4.②以动显静,因情生景、含蓄隽永的诗句是:③写禅院幽静的环境,以及这幽景给人启示的句子是:5.④比喻探寻幽远盛景乐趣的句子:6.⑤被誉为千古名联的句子:7.⑥写景的句子是:8.⑦表明入寺时间的句子:9.4.《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①表达对友人深切同情的诗句是:10.②正面写诗人的愁绪,表达对友人深切同情的诗句是:③把对友人的怀念之情托付给明月的诗句是:5.《夜雨寄北》①想象将来与亲友团聚、剪烛夜话的诗句是:②表达诗人思念朋友,渴望团聚的诗句是:③设想未来相逢景象,表达深沉离情的句子是:④后来成为离情的代用语的词是:⑤盼望有朝一日与友人相聚的欢快场景的语句是:⑥超越时空,想象日后重逢时的情景的诗句:⑦诗中蕴含宦途失意、羁旅他乡,思乡不得的抑郁愁苦之情,并把愁苦之情融入凄凉萧瑟的景色之中的诗句是:6.《泊秦淮》①表现诗人的忧患意识(借古讽今)的诗句是:②鞭打沉溺酒色,醉生梦死的统治阶级,告诉他们将重蹈南朝亡国覆辙的诗句是:③讽刺上层人物不顾国家艰难,只顾吃喝玩乐的语句是:④表现作者忧国忧民的一句是:⑤抨击统治者沉湎酒色,不理朝政,表现诗人忧患意识的句是:7.《浣溪沙》①诗中着重写今日的感伤、被誉为“千古奇偶”的诗句是:②说明季节的变换,年华的交替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的诗句是:③给人以哲理性启迪的名句是:④构成“新”与“旧”“来”与“去”对比的词句是:⑤追忆难忘欢聚,感叹流光易逝的句子是:⑥表现诗人沉思形象的句子:⑦时光流逝,不能倒流,人们无力挽回,经常用晏殊的“。
七年级语文《观沧海》《龟虽寿》长春版知识精讲.doc

曹操作为当时政治和文坛上的领袖之一,“鞍马间为文,往往横槊赋诗”,他的诗悲壮慷慨,荡气回肠,大气纵横,震烁古今。《观沧海》和《龟虽寿》就是一曲曲豪迈的战歌。从这两首诗中,不难看出我们对曹操有太多的偏见。因为,历史与文学毕竟是不同的。历史对人物的评价更客观,而文学则夹杂着太多的个人情感。所以,我们用从文学作品中所获得的信息来评价历史人物,这本身就是不正确的。因此,今天,我们通过学习曹操的这两首诗,希望同学们能够对曹操这位封建社会历史时期的伟大人物有一个公允的评价。好,本周的课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原诗】观沧海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ຫໍສະໝຸດ 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整体感知】
汉代乐府诗一般无标题,题目《观沧海》《龟虽寿》是后人加的。乐府诗原来是可以歌唱的,诗的最后两句“幸甚至哉,歌以咏志”是合乐时加上的,是诗的附文,跟诗的内容没有联系。
言为心声,由这首诗中,我们可以看出曹操绝非是戏剧中那个狡猾、奸诈、白脸奸臣的形象。如果诗人没有宏伟的政治抱负,没有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没有对前途充满信心的乐观气度,而是一个蝇营狗苟、猥琐不堪的人,那是无论如何也写不出这样壮丽的诗境来的。
教师招聘语文学科知识点:中学必背古诗词(龟虽寿)

教师招聘语文学科知识点:中学必背古诗词(龟虽寿)
龟虽寿
【年代】:魏晋
【作者】:曹操
【内容】: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螣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作者小传】
曹操(155-220):即魏武帝。
三国时政治家、军事家、诗人。
字孟德,小名阿瞒,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市)人。
初举孝廉,任洛阳北部尉,迁顿丘令。
后在镇压黄巾起义和讨伐董卓的战争中,逐步扩充军事力量。
初平三年(公元192年),为衮州牧,分化、诱降青州黄巾军的一部分,编为"青州兵"。
建安元年(196年),迎献帝都许(今河南许昌)。
从此用其名义发号施令,先后削平吕布等割据势力。
官渡之战大破河北割据势力袁绍后,逐渐统一了中国北部。
建安十三年,进位为丞相,率军南下,被孙权和刘备的联军击败于赤壁。
封魏王。
子曹丕称帝,追尊为武帝。
他在北方屯田,兴修水利,解决了军粮缺乏的问题,对农业生产的恢复有一定作用;用人唯才,罗致地主阶级中下层人物,抑制豪强,
加强集权。
所统治的地区社会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
精兵法,著《孙子略解》、《兵书接要》等书。
善诗歌,《蒿里行》、《观沧海》等篇,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并反映汉末人民的苦难生活,气魄雄伟,慷慨悲凉。
散文亦清峻整洁。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课外古诗词积累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课外古诗词积累一、《龟虽寿》①以高亢的语句,后人常用来励志的名句是: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②最能体现诗人慷慨激昂,壮怀激烈情感的句子是: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③表达诗人为统一全国而继续奋斗的雄心壮志的句子是: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④强调发挥人的主观作用,反映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的句是: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⑤运用比喻表明自然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句子是:神龟虽寿,猷有竟时。
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⑥比喻有志的人虽年老而仍有雄心壮志时,常用的成语是:老骥伏枥⑦表现了英雄人物老当益壮的胸怀的句子是: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⑧配乐所加与内容无关的句子是: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⑨表现出人虽到暮年但雄心壮志尤存的诗句是:烈士暮年,壮心不已⑩以神龟和腾蛇为喻,极言人的寿命有限的诗句是:神龟虽寿,猷有竟时。
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⑾抒发诗人年老雄心在的诗句是: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⑿最能体现曹操慷慨激昂,壮怀激烈情感的,采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诗句是: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⒀表现诗人越到晚年越思进取的诗句是: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⒁表现曹操要老当益壮,积极进取,完成统一大业的诗句是: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⒂流露出诗人要利用短暂的生命建功立业,不要虚度一生的想法的句子是: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⒃我们比喻有志的人虽年老而仍有雄心壮志时,常用的句子是: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二、《过故人庄》①描写友人家优美的自然环境的诗句是: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②借树、山来表现夏景的诗句是: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③描写乡村秀丽景色的诗句是: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④写出农家劳动生活的句子(或表现与友人相聚交谈的句子)是: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龟虽寿知识点

《龟虽寿》知识点整理1、本诗的感情基调:慷慨激昂,苍凉悲壮。
2、本诗主要写自己的雄心壮志,为什么要写到“神龟”“腾蛇”?明确:作者先以神龟、腾蛇为喻,极言人的寿命有限,说明死亡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
这四句诗的言外之意是,像神龟、腾蛇这样的神物都不能不受到自然规律的限制,更何况人。
诗人这样说,用意是积极的,即要求自己利用这短暂的生命建功立业,不要虚度一生。
3、赏析“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士不已。
”明确:运用比喻,以物喻人,托物言志。
表达了诗人自强不息,老当益壮积极进取的精神和豪迈气概。
是全诗的核心。
“志”指的是统一全国。
4、“盈缩之期,不但在天”体现作者何种哲学思想?明确:人的寿命的长短,不完全决定于天。
只要保持身心健康,就能延年益寿。
这里可见诗人对“天命”持否定态度,而对事在人为抱有信心和乐观精神。
体现辩证的思维,既尊重自然规律,人总是要死,但在有限的生命里,又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进取。
5、曹操所云:“养怡之福”指什么?明确:而是说不是指天天无所事事,一个人精神状态是最重要的,要有永不停止的理想追求和积极进取精神,永远乐观奋发,自强不息,保持思想上的青春。
6、这首抒怀言志的四言诗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表现了诗人怎样的精神和气概?明确:先运用比喻后直抒胸臆,表现了诗人自强不息、老当益壮的进取精神和豪迈的气概。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士不已。
”)7、这是一首抒怀言志、富有人生哲理的诗,请结合具体诗句分析它怎样的人生态度和精神思想?全诗抒发作者何种思想感情?答案:“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士不已。
”体观作者达观、积极的人生态度和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
表现了作者不甘衰老和寿命不全由天决定,主观努力也起作用的积极奋发的思想感情。
8、“比”,是中国诗学传统,诗中“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一句,就表达了诗人虽然形老体衰,屈居枥下,但胸中仍然激荡着驰骋千里的豪情。
你能从你所学的古代诗词中另举一例加以说明吗?答案:“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表现了诗人不甘年老,报效祖国的情怀。
七年级龟虽寿知识点

七年级龟虽寿知识点《龟虽寿》是东汉末年曹操创作的一首四言乐府诗,入选了七年级的语文教材。
这首诗展现了曹操老当益壮、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以下是关于《龟虽寿》的一些重要知识点:一、作者简介曹操(155 年-220 年 3 月 15 日),字孟德,一名吉利,小字阿瞒,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
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三国中曹魏政权的奠基人。
曹操在政治上挟天子以令诸侯,统一了北方;在军事上精通兵法,指挥了众多著名战役;在文学上也颇有造诣,他的诗歌气魄雄伟,慷慨悲凉。
二、创作背景这首诗约作于公元 208 年初他平定乌桓叛乱、消灭袁绍残余势力之后,南下征讨荆、吴之前。
此时曹操已经五十三岁,但他统一天下的雄心壮志不减。
在这首诗里,他自比一匹上了年纪的千里马,虽然形老体衰,屈居枥下,但胸中仍然激荡着驰骋千里的豪情。
三、原文及译文原文: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螣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译文:神龟虽然十分长寿,但生命终究会有结束的一天;腾蛇尽管能乘云雾飞行,但终究也会死亡化为土灰。
年老的千里马虽然伏在马槽旁,雄心壮志仍是驰骋千里;壮志凌云的人士即便到了晚年,奋发思进的心也永不止息。
人寿命长短,不只是由上天决定;调养好身心,就定可以益寿延年。
真是幸运极了,用歌唱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吧。
四、诗歌赏析1、巧用比喻,生动形象诗中以“神龟”和“螣蛇”为喻,说明世间万物都有生有灭,即使是长寿的神龟和能腾云驾雾的螣蛇也不例外。
通过这种比喻,引出下文对人生的思考。
2、托物言志,表达壮志“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这四句是全诗的核心,作者以老骥自喻,表明虽然自己年事已高,但仍有着雄心壮志,体现了他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永不停止的理想追求。
3、辩证思考,乐观豁达“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诗人认为人的寿命长短不完全取决于天,只要保持身心健康,也能延年益寿。
【赏析】《龟虽寿》曹操

【赏析】《龟虽寿》曹操考研除了理论学习,也一定要重视作品的阅读。
只有积累一定量的感性的阅读,才能对作家作品有更深刻的认识。
以后大师兄会经常在公众号分享作品的赏析文章,希望对2018年考研的师弟师妹们有帮助,作品原文大家可以自己找来读。
《龟虽寿》曹操《龟虽寿》是东汉著名文学家、军事家、政治家曹操创作的一首乐府诗,作品富于哲理,阐发了诗人的人生态度。
笔调兴会淋漓,有一种真挚而浓烈的感情力量。
写这一组诗时,曹操刚击败袁绍父子,平定北方乌桓,踌躇满志,乐观自信,充满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龟虽寿》更可贵的价值在于它开辟了一个诗歌的新时代,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把汉代人的思想禁锢了三四百年,作为一世之雄而雅爱诗章的曹操,带头叛经离道,给文坛带来了自由活跃的空气。
译文神龟的寿命虽然十分长久,但也还有生命终结的时候。
螣蛇尽管能乘雾飞行,终究也会死亡化为土灰。
年老的千里马伏在马棚里,它的雄心壮志仍然是一日驰骋千里。
有远大抱负的人士到了晚年,奋发思进的雄心不会止息。
人的寿命长短,不只是由上天所决定的。
只要自己调养好身心,也可以益寿延年。
赏析这是一首富于哲理的诗,阐发了诗人的人生态度。
诗中的哲理来自诗人对生活的真切体验,因而写得兴会淋漓,有着一种真挚而浓烈的感情力量;哲理与诗情又是通过形象化的手法表现出来的,因而述理、明志、抒情在具体的艺术形象中实现了完美的结合。
诗中“ 老骥伏枥” 四句是千古传诵的名句,笔力遒劲,韵律沉雄,内蕴着一股自强不息的豪迈气概,深刻地表达了曹操老当益壮、锐意进取的精神面貌。
全诗的韵调跌宕起伏,开头四句娓娓说理,“ 犹有“ 终为” 两个词组下得沉着。
而“ 老骥” 以下四句,语气转为激昂,笔挟风雷,使这位“ 时露霸气” 的盖世英豪的形象跃然纸上。
而最后数句则表现出一种深沉委婉的风情,给人一种亲切温馨之感。
全诗跌宕起伏,又机理缜密,闪耀出哲理的智慧之光,并发出奋进之情,振响着乐观声调.艺术风格朴实无华,格调高远,慷慨激昂,显示出诗人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热爱生活的乐观精神。
龟虽寿诗歌鉴赏

龟虽寿诗歌鉴赏《龟虽寿》诗歌全文如下:龟虽寿曹操〔两汉〕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鉴赏:《龟虽寿》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与《观沧海》是一致的。
但《观沧海》是写景诗,以景抒情。
此篇则完全是一篇富有人生哲理的抒怀言志之作。
这首诗写于北伐乌桓胜利的归途。
此时,曹操已经五十三岁,在古代,这已是将近暮年的年龄。
虽然刚刚取得了北伐乌桓的胜利,踏上凯旋的归途,但诗人想到一统中国的宏愿尚未实现,想到自己已届暮年,人生短促,时不我待,怎能不为生命的有限而感慨!但是,诗人并不悲观,他仍以不断进取的精神激励自己,建树功业。
《龟虽寿》所表达的正是这样一个积极的主题。
诗以“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开头,作者用这两个形象的比喻说明世间万物都不是永恒存在的,新陈代谢是大自然的根本规律。
这就等于告诉人们说,人虽寿夭有别,但最终都是要死的,表现了作者朴素的唯物辩证思想和无神论的观念,这在当时是难能可贵的。
既然人总是要死的,那么是不是可以对人生采取消极悲观的态度呢?诗人认为这是不可以的。
承认生命有限正是为了充分利用这有限的生命,建功树业,有所作为。
接着诗人诗人紧承上意写道“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笔力遒劲,韵律沉雄,内蕴着一股自强不息的豪迈气概,深刻地表达了曹操老当益壮、锐意进取的精神面貌。
“壮心不已”表达了要有永不停止的理想追求和积极进取精神,永远乐观奋发,自强不息,保持思想上的青春,曹操以切身体验揭示了人的精神因素对健康的重要意义。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表现出一种深沉委婉的风情,给人一种亲切温馨之感。
盈,是满的意思,可以引申为寿;缩,是专职的意思,可以引申为夭。
这就是说,人的寿命的或长或短,不完全出于天定,只要调养有方,是可以保持身心健康、延年益寿的。
人寿命的长短不完全决定于天,只要保持身心健康就能延年益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龟虽寿
曹操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螣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
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有疑问的题目请发在“51加速度学习网”上,让我们来为你解答
51加速度学习网整理【作者介绍】
曹操(155~220),字孟德,小名阿瞒,东汉沛国谯(qio)(今安徽省毫(bó)县)人。
汉献帝时官至丞相,后被封为魏王。
死后其子曹丕称帝,追尊他为魏武帝。
曹操是汉末的政治家、军事家,也是重要作家。
【全文翻译】
神龟的寿命虽然十分长久,但也还有生命终结的时候。
螣蛇尽管能乘雾飞行,终究也会死亡化为土灰。
年老的千里马躺在马棚里,它的雄心壮志仍然是一日驰骋千里。
有远大抱负的人士到了晚年,奋发思进的雄心不会止息。
人的寿命长短,不只是由上天所决定的,
只要自己调养好身心,也可以益寿延年。
我非常高兴,要用这首诗歌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感受。
【考试范围】
1、用两个转折比喻说明死之不可避免,揭露了神仙长生不老的虚妄的诗句: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成雾,终为土灰。
2、阐述作者人生哲学生命长短不是由天决定,肯定了人的主观能动性,饱含朴素的辩证见解: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3、抒发诗人情怀,表明老当益壮的进取精神的诗句: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4、以老骥自比表明虽然年迈但是豪情仍然不减当年的诗句: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5、最能体现诗人曹操慷慨激昂,壮怀激烈的情感的诗句(含比喻)是: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有疑问的题目请发在“51加速度学习网”上,让我们来为你解答
51加速度学习有疑问的题目请发在“51加速度学习网”上,让我们来为你解答
/51加速度学习网整理
网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