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风景》教案新部编本
一年级美术教案新部编本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xx市实验学校小学美术教案第一册第一课:让大家认识我教材分析:本课为一年级新生入学后上的第一节美术课,同学之间彼此都有想相互认识一下的愿望。
所以,本课从学生的需要出发,从学生的兴趣出发,充分考虑学生的能力水平及未来发展,以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及激发兴趣为基点,通过形式多样的撕、剪、贴、画、说、看、玩等一系列的学习活动,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充分调动学生动口、动手、动脑能力,使之通过学习活动能用自己喜爱的媒体工具制作自己喜欢的作品,并大胆地向同学介绍自己和作品。
因而,本次学习活动,既是一次艺术认识创造的活动,又是一次同学、师生之间的认识交流、增进情感的活动。
教材通过文字和图片提示的制作方法及学生活动方式,旨在突出如何帮助学生进行主动的学习,使教学方式服务于学生的学习方式。
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欣赏美术作品的方法。
2.运用学习的方法欣赏作品。
3.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
教学重点:欣赏方法教学难点:思维发散教学过程:谈话导入同学们!从现在开始,你们就成为小学生了。
在小学里你们将学习很多的知识,其中就有我们今天学习的美术。
在美术课上老师将教你们如何观察事物,如何欣赏美的事物(作品),如何表现事物(创造作品),如何使用画笔、剪刀等美术工具,使你们运用学习到的美术知识,用你们的聪明才智和灵活的双手,来美化我们的生活。
今天,老师首先教你们如何欣赏美术作品好吗!欣赏方法初读作品:观察作品画了些什么,了解作品表面所反映出的东西,如:画的是人、风景还是动物等等。
再读作品:通过观察作品,回想、联想生活中自己的体验、经验等,寻找共鸣与差异。
细读作品:观察分析、琢磨作者运用了那些技巧、技法、材料(纸张、画布、颜料……)精读作品:分析作者为什么要表现这些事物,与生活、时代背景相联系,对作者所表现出来的思想情感的判断,你自己是赞同还是反对,弄清自己欣赏、赞赏什么?反对、批评什么?评价作品:用自己的观点对作品的好与坏、成与败、是与非进行评说。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美术教案新部编本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xx市实验学校九年级美术教案(人美版)课题:加莱义民课时:1课时课业类别:欣赏课备课时间授课时间:教学内容与目的(1)A.应知: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罗丹是怎么样经过艰苦学习?了解他对雕塑所作的根本性的变革。
B.应会:对罗丹的代表作品《加莱义民》能深入的了解和简单分析。
(通过学生讨论分析达成这一目标)。
(2)隐性内容与目标在总结与反思中,体验生命之泉是由心中飞涌的,生命之花是自内而外开放的。
而在优秀艺术作品中正是潜伏着这样强烈的内心颤动。
教学难点:作品通过怎样的艺术语言,具体地表达了作者对生命和艺术的理解。
教学重点:罗丹的精神,既要做艺术家先要学做人。
教学方法:探究式学习方法学具准备:有关资料教具准备:课件,图片等 作业要求:无作业教学过程:课题:艺术的多元化课时:1课时课业类别:设计课备课时间授课时间:教学内容与目的1、显性内容与目标(1)、了解由于自然条件、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不同,人类历史上的古老文明所孕育出的艺术作品表现出的多元化。
(2)、了解艺术作品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生的巨大变化。
(3)、欣赏不同艺术流派的现肛艺术作品,感受各自的艺术特点。
2、隐性内容与目标能过分析古今中外美术作品多元化的现象和对现代艺术的欣赏,引导学生在一个开放的、自由、坦诚的氛围中表达自己的审美感受,发表自我的观点,并且尊重不同风格的艺术作品,尊重其他人的审美选择和文化情趣,使学生的素质结构与社会要求在心灵开放。
教学难点:对待艺术的多元化。
教学重点:对艺术多元化的认识。
探究式学习方法学具准备:有关资料教具准备:课件,图片等作业要求:设计一张你喜欢的艺术品展览的门票,并后附一小段说明文字。
教学反思:课题:风格多样的静物画课时:1课时课业类别:欣赏表现备课时间授课时间:教学内容与目的1、显性内容与目标欣赏色彩静物画作品,认识色彩静物画的风格和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了解色彩静物画需要对静物的色彩关系进行主观加工,才能形成富有对比变化又和谐统一的艺术效果。
8. 色彩风景画-人美版八年级美术下册教案

8. 色彩风景画-人美版八年级美术下册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色彩在画面中的重要作用;2.掌握色彩构成的方法;3.能够通过色彩表达画面中的情感和意境;4.提升学生的美术创作能力。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掌握色彩构成的方法。
教学难点:如何通过色彩表达画面中的情感和意境。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名家的色彩风景画作品,启发学生对色彩和风景画的兴趣,并对画作进行简单的艺术赏析。
2. 教学内容1.色彩学习•了解颜色的基本知识,如三原色和三次元色等;•掌握色彩运用的基本方法,如对比、相似、和谐、反差等;•学习如何运用色彩来表现不同的情感和意境。
2.风景画创作•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风景作为创作主题;•学生通过色彩表现风景的情感和意境;•学生通过实践掌握绘画技能,完成一幅自己的风景画。
3. 设计任务让学生在课内或者课后自行完成一幅风景画作品,并说明这幅画作品中颜色的运用方式、色彩对各个元素的影响,以及画作所表达的情感和意境。
4. 教学反思在学生完成作品后,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和指导,对于好的作品要给予表扬,对于需要提升的方面,老师可以针对性地进行教学、指导。
课堂作业1.阅读相关课文或参考名家画作,了解色彩构成和表现方法;2.在课堂时间内画一幅风景画,注重对色彩的运用和表达;3.完成课后作业。
教学评价通过考试或作业的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价和总结,对于好的作品要给予表扬,对于需要提升的方面,老师可以针对性地进行教学、指导。
教学资源1.相关教材、参考书;2.相关名家的作品,如梵高、毕加索等;3.相关视频教学资料。
教学建议1.课程设置以学生为中心,以实践为主要部分;2.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实践与理论相结合;3.适当提高课堂互动和参与度,进行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部编版六上美术第二课示例

部编版六上美术第二课示例部编版六年级上册美术第二课示例:课题:多彩的风景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了解风景画的构图原理,感受风景画的意境之美。
2. 技能目标:学习色彩搭配的基本知识,掌握风景画的绘制技巧。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自然美的欣赏能力和艺术创造力。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风景画的构图原理和色彩搭配技巧。
难点:如何运用色彩表现风景画的意境和情感。
三、教具准备:1. 画纸、画笔、颜料等绘画工具。
2. 风景照片、画册等参考材料。
3. 教学PPT课件。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5分钟)老师出示风景照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些风景照片美在哪里?它们是如何通过构图和色彩来表现美的?通过学生的回答,引出本课的主题——多彩的风景。
2. 新课讲授(10分钟)老师讲解风景画的构图原理和色彩搭配技巧,引导学生了解如何运用点、线、面和色彩来表现风景的美。
同时,通过展示一些优秀的风景画作品,让学生感受风景画的意境之美。
3. 实践练习(20分钟)老师布置绘画任务,要求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一处风景进行创作。
在绘画过程中,老师巡回指导,帮助学生解决绘画中遇到的问题。
同时,提醒学生注意构图的层次感和色彩的搭配。
4. 作品展示与评价(10分钟)学生完成作品后,将作品展示在教室内,进行互相评价和学习。
老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肯定优点,指出不足,并给出改进建议。
同时,引导学生学会欣赏他人的作品,提高自己的审美水平。
5. 课堂小结(5分钟)老师对本节课所学的知识进行总结,强调风景画的构图原理和色彩搭配技巧在创作中的重要性。
同时,布置作业,要求学生课后多观察自然景色,积累绘画素材。
【精品】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四》教案

如普罗米修斯上天拿取火种,就是古希腊人对火种来 源的一种解释。
◆ 我们要养成敢于提问、善于提问的习惯。
3.读一读。
指名读,齐读。
4.说一说自己是否有同样的体会,你还有什么独特的见解?5.学生在小组内说一说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6.全班交流。
预设:(出示课件4) 神话想象丰富,题材广泛。
神话是古代人民展现奇特想象和幻想所创作,具有神奇、丰富、多种多样的特色。
表面看起来很荒诞,实质朴素、真实、生动。
神话的故事性强,情节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
如后羿射日和打猎有关,女娲造人与制陶有关,神话把人民的生活情景渗入故事里,加以浪漫化。
神话中的主人公性格鲜明,能力非凡。
主人公大多是原始社会里的劳动英雄、战斗英雄和其它英雄人物的理想化身,也有的主人公是与人类作对的超自然力或敌对的人类集团加以艺术夸张而成,不论是正是反,都是鲜明生动超凡的。
(板书:神话的特点)(出示课件5) 7.鼓励学生多阅读神话故事,在阅读中感受神话的特点。
二、识字加油站。
1.课件出示第一组词语“花圃、花卉、花蕾、花蕊”。
(出示课件6)2.教师领读词语。
3.出示拼音学生自读。
4.学生再次认真拼读,说一说这些词语有什么特点?(“花”字组成的词语)5.课件出示第二组词语“玫瑰、茉莉、牡丹、海棠”。
(出示课件7)6.教师领读词语。
【设计意图:设计这个环节,能帮助学生弄清词语的特点】7.出示拼音学生自读。
8.男女生对读,与同桌讨论这些词语有什么特点?(都是花的名称)9.学生说说自己见过的花儿的颜色、形状、香味等。
10.课件出示9个生字:(板书:圃卉蕾蕊玫茉莉牡丹棠)圃卉蕊蕾玫茉莉牡丹棠11.集体读、开火车读、指名读9个生字。
12.想一想:你发现这些生字有什么特点?用什么方法最容易记住这些字。
13.学生进行交流,教师巡回引导学生发现这些汉字的特点。
(从结构、偏旁、识记方法方面引导。
)14.把下面的植物分成两类。
(出示课件8)松树菊花荷花杨树柳树鸡冠花杏树(1)()(2)()三、词句段运用1.导言:同学们,我们在上节课认识了一些花卉,这节课我们—起走进“词句段王国”,一起去感受词语和句子的无穷魅力吧。
新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 语文园地七(教案)

静态描写,是记叙文写作中使用最普遍、最基本的一种表现方法。
就其手法说,主要有白描、细描等;就描写对象说,有人物描写和景物描写等。
这种描写是为客观事物本体造型,以寄托作者的情感,也为读者创造了具体感人的形象,从而实现描写的目的。
(2)什么是动态描写?动态描写法,是指记叙文中对人物、景物作运动状态的描摹状写,创造具体的、栩栩如生的感人形象的一种描写方法。
动态描写,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运动着的景物的描写,一是对静物所作的动态(包括比拟动态)描写。
动态描写是记叙文中运用最普遍、最基本的一种方法,常与静态描写联袂相生,从不同角度刻画景物和人物的特征。
赋予客观事物以运动感、活力感、变化感,以克服形象的单调性,丰富形象的多样性,达到更好地表现事物,更强烈地感染读者的艺术效果。
(3)动态和静态描写有何区别?①概念不同。
动态描写:是指对于处于活动、变化状态时的景物之描写。
静态描写:是指对于处于静止状态的景物之描写。
(如大地、山冈、房屋、树木、器物。
)②作用不同。
静态描写:其任务就是准确、真实、生动、形象、具体地勾勒出景物形态之特征。
它适用于表现和平、安静、肃穆、悲哀、沉闷;或高度紧张的气氛与情调。
它能给人以安适甜美,或引人以遐思联想,或激人以哀伤思恋,或为下文渲染铺垫。
动态描写:它与静态描写的根本不同,就在于它是按照时间将景物的活动、变化、姿态、声响描绘出来。
它适用于表现紧张、热烈、欢快、烦躁、不安等气氛与情调之描写。
【设计意图:小组交流体会动静结合的描写方法,师生共同交流总结体会动静结合的描写方法,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二、学习“词句段运用”。
(一)设计海报.1.读一读,找规律。
(1)课件出示。
(2)学生观察。
(3)互相交流: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一幅图片,说说从图片上自己都了解到了什么?课后反思成功之处:语文园地七中通过交流平台和词句段的运用,让学生进一步体会了景物的静态和动态的描写方法,落实了本单元的教学难点。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语文园地四》名优精品教案

《语文园地四》名优精品教案一、文本教学解读语文园地四安排了6个板块的内容。
“识字加油站”通过火车票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识字。
要求会读字音、认清字形、了解字义。
需要识记的8个生字比较陌生,认读的时候需要结合火车票的识字情境,并结合图片,认识“下铺”“硬卧”,理解“限乘”含义。
“字词句运用”安排了两组内容。
第一组旨在引导观察身边事物,发挥想象,训练口语表达。
教学时,设计活动从例句出发,引导学生观察鞋与船、鞋与鸟窝的共同点,再调动生活感知,利用图片发挥想象,进行说话练习。
第二组旨在培养学生学习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方法。
教学时,不要拘泥于词语的字面意思去机械识记,只要能够根据上下文领悟、感知即可。
本次“写话”要求学会写留言条。
分为两个部分,第一个部分是介绍书写格式和要求,第二个部分是学写留言条。
教学时,可从生活入手,让学生了解什么情况下需要写留言条,接下来明白格式和书写要求,最后学写留言条。
可让学生互评互改,并鼓励学生结合真实的生活情境写一写留言条。
“我的发现”意在引导学生发现同一颜色的细微变化,感受词汇的丰富性。
教师利用泡泡学习小助手,引导学生自主发现、积极仿说。
对颜色的感知可结合生活实践、观察画面等多种方式感受色彩之丰富。
同时,引导学生发现词语的妙处,像雪一样白的叫“雪白”等,从而举一反三。
还要注意拓展思维,如:像鱼肚一样白的叫什么。
指导学生读词语,注意读准字音,重点指导“枣”“鹅”“墨”三个字。
通过朗读来区分不同的颜色,教师要示范读,比如:表示“白色”的词要读得轻而平淡,“红色”要读得重而热烈,而同样是写红色的词语,“火红”“桃红”“枣红”的语气轻重也是有区别的。
四组词语教学,不可平均用力,可重点引导第一组。
“日积月累”是关于风景的古诗。
应以读读背背为主,内容理解不作要求,关键词语可作简单解释。
通过师生接读、赛读、轮读等方式,熟读成诵。
“我爱阅读”《画家乡》,文中的涛涛、山山、平平、青青、京京分别画了自己家乡的美景。
新部编人教版小学6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教案

新部编人教版小学6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教案第一单元单元教学初探一、单元内容总述1.本单元主题:本单元课文主要是围绕“走进大自然”这个专题进行编排的,主要由《草原》《丁香结》《古诗词三首》《花之歌》四篇课文组成。
编排意图是引导学生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感受大自然的奇妙与美丽;培养学生观察和想象的能力;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情感。
2.本单元重点:(1)反复朗读理解课文内容。
本单元的四篇课文都意蕴深厚,令人回味,只有反复朗读才能逐渐感受到自然景观的奇妙和美好。
大草原的碧绿与辽阔、丁香结的幽怨、古诗词中描述出的自然画卷,花之歌的丰富内涵,都要通过反复朗读才能感受到。
教学时注意引导学生在研究课文时一定要分配充裕的时间进行多种形式的朗读。
(2)体会作者丰富的想象和独特的感受。
每篇课文中作者在描写自然景物时都运用了想象,写出了自己的独特感受。
教学中要抓住课文重点,引导学生在研究过程中获得真实的体验和感受,还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教育资源,用声音和光影把学生带入到课文描述的情境中,让学生去感受和体会,并学会在今后的作中尝试运用想象的手法。
1.草原讲授目标:1.正确读写“毯、境、XXX”等14个生字,理解字义,识记字形。
理解“境界、襟飘带舞”等词语。
2.自读感悟,想象草原迷人的景色,受到美的熏陶。
背诵第1自然段。
3.揣摩优美的语句,体会课文表达上的一些特点,研究作者表达情感的办法。
4.通过理解蒙汉人民的深情厚谊,激发学生对草原的热爱之情。
讲授重点:深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XXX人民的深情厚谊。
教学难点:体会课文表达上的一些特点,研究作者抒发情感的方法。
教学准备:课件:歌曲《天堂》、XXX先生简介、词语解释、草原风景图片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正确读写“毯、境、XXX”等14个生字,理解“境界、襟飘带舞”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厘清文章结构。
背诵课文第一自然段。
3.想象草原迷人的景色,遭到美的熏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
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
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
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
xx市实验学校
《色彩风景》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学习并掌握风景画写生的作画步骤。
过程与方法:讲解演示,学生实践。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感恩情怀,感恩大自然给予的灵感。
教学重点:
学生能掌握“色彩”的有关观念,学会用基本的颜色变化,能画出具有一定观赏度的作品。
教学难点:
通过欣赏作品掌握色彩表现风景画的色调,尝试大胆运用色彩和各种方式展现个性的风景画画表现。
教具学具:
教学设备及软件:实物投影仪。
基本材料与工具:绘画纸、做取景框的卡纸。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教师放映几张家乡风景图片,问同学们认不认识引起学生的兴趣。
二、讲授新课
(一)风景画通俗地说是以风景为题材的绘画。
刚开始中国画中的山水画属于风景画,以后才逐步发展为独立的画科。
吴冠中的风景画富于民族情调。
在西方,风景画在美术中有着重要的地位。
西方的风景画讲究色彩,崇尚写实,注重再现。
(二)说一说:这些色彩风景画在色彩表达上有什么不同之处?
1、斑斓的色彩表现出湖面的反射。
2、相对于云的动感,湖水用笔变化应静一点,形成表达上的对比。
3、蓬松的笔触表现芦苇的干枯。
(三)色彩风景画写生步骤:
1.取景
选取主要写生物象,确定画纸的尺幅(横幅、竖幅、方构图等),明确远、中、近景的物象关系以及天气、光线、时间的特征。
2.构图
确定地平线、主体物的位置,以及相关景物之间的远近、左右关系,注意透视变化。
起稿的工具和方法,参见色彩静物写生第一个步骤。
鉴于风景的光线与冷暖随时间而变化,作画时间以1~3小时为宜。
3.画大关系铺大色调
参见色彩静物写生第二个步骤。
由于风景的空间距离和冷暖变化较大,注意静物的远近虚实、冷暖关系和明部、暗部、投影的冷暖反差。
4.深入刻画与完成。
参见色彩静物写生第三个步骤。
(四)欣赏学生作品
作业要求:
1、临摹一幅名家的色彩风景画,也可以色彩小稿的形式表达。
2、尝试用写生或创作的方式画风景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