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初二上语文试题及答案
八年级上册期末语文测试卷(苏教版附答案)

八年级上册期末语文测试卷附答案八年级上册期末语文测试卷(苏教版附答案)第一部分扎实基本功一、词语写真集。
根据拼音写汉字。
(4分)hān( )然入梦yān( )红藻xìng( ) liàn( )滟二、诗文传真机。
默写。
(5分)1、___________________,乌蒙磅礴走泥丸。
2、惶恐滩头说惶恐,____________________。
3、海内存知已,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谁言寸草心,__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_,随风直到夜郎西。
三、学做铁包公。
对下列广告词修辞方法及作用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分) (3分)A、汽车刹车广告——生命安全的保护神。
(运用拟人,强调刹车对保证驾车安全的重要功能。
)B、鸡饲料广告——如果“配力那”还不能使你的鸡下蛋,那必是公鸡。
(运用夸张手法展示饲料的催蛋功能。
)C、电视机广告——百闻不如一见。
(引用成语,相信消费者看到电视机一定觉得比听说的还好。
)D、保险柜广告——卫士牌报警保险柜的最大缺点是:敲锣打鼓迎盗贼,冷若冰霜面主人。
(运用反语、对偶、对比,展示保险柜可靠的防盗功能。
)四、能力测试站。
换一种表情或动作(如沉默、流泪、哭、笑……),仿写下列语句,字数可略有增减。
(3分)例句:低头,不等于认输,低头有时是对过去的反思,有时是对未来的筹划。
仿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设计方案展:同学们刚刚完成第六单元“高新科技”的学习,如果老师让你组织一个“我爱科学”的综合实践活动,你准备怎样使活动开展得生动活泼又富有成效?请在下面写出你的活动设计方案。
(5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恭喜你,你的表现棒极了!送你一颗幸运星,能力指数增长1000点!继续努力!第二部分阅读观礼台一、山水恋。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上)第一次考试试题及答案

中学八年级(上)第一次测试语文试题一、基础积累与运用(22分)1.请给加点字注音,并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4分)危险裹挟.()生命呼xiào()而来,母性的天平容不得刹.()那摇摆。
她挺身而出,接住生命,托住了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传统美德。
她并不比我们高大,但那一刻,已经让我们yǎng ( ) 望。
她,就是托举生命的最美妈妈吴菊萍。
——2011“感动中国”人物颁奖词2.请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2分)A.被誉为“最美司机”的吴斌,几十年如一日服务乘客,任劳任怨....,在生命的最后时刻,顶着肋骨被撞断和肝脏破裂的剧痛,停稳汽车,保障了乘客的安全。
B.这堂诗歌鉴赏课,语文老师匠心独运....,以画配诗,诗画相得益彰,意蕴无穷。
C.欧洲杯盛大开幕,各路绿茵豪强捉对厮杀,一时成为球迷们津津乐道....的话题。
D.这篇小说,人物个性鲜明,情节抑扬顿挫....,语言幽默诙谐,让人只想先睹为快。
3.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拾荒老娘”于化玲,9年来孤身一人在城市独自拾荒,供儿子读书。
(删除“独自”)B.他的晚年,仍然精力充沛,充满创作激情,留下了许多优秀作品。
(把“他的晚年”改为“晚年的他”)C.由于长江流域连续干旱,导致洞庭湖、鄱阳湖水面大面积缩小,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很大影响。
(删除“给”)D.有人认为央视“开心辞典”栏目将国学娱乐化,有利于更多人研究和了解国学。
(把“研究和了解”改为“了解和研究”)4.根据课文内容填空(8分)(1),大渡桥横铁索寒。
(2)耳朵里有不可捉摸的声响,极远的又是极近的,极洪大的又是极细切的,象春蚕在咀嚼桑叶,,象山泉在呜咽,。
(3),夜泊秦淮近酒家。
(4)《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中,表明作者身闲志不闲,壮志不移的诗句是,。
(5)《过零丁洋》中,用带感情色彩的地名自然相对的诗句是,。
5.下面句子中横线处衔接的合理得当的一项是()(2分)人们喜爱竹子,因为它体现了一种美好的品格:它用淡薄豁达的胸襟面对自身的平凡朴实,它用感恩眷恋的情怀回报土地的宽厚无私,。
苏教版八上语文测试题及答案

八年级语文上册测试题(一)阅读下面这首古诗,然后按要求答题。
夜上受降城①闻笛(唐)李益回乐烽②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注:①受降城,唐代在西北筑有东、西、中三受降城,此处指西受降城,故址在今内蒙古杭后锦旗乌加河北岸。
②回乐烽:旧说在灵州回乐县。
故址在今宁夏灵武县西南。
(1)前两句用“沙似雪”、“月如霜”营造了怎样的环境气氛?(2)请简要分析本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二)奇特的“电子生物”①某一天,你发现窗户玻璃上静静地停着一只飞蛾,看上去就像被你家的灯光吸引来的“不速之客”。
如果这样想,那你可能就大错特错了,因为实际上它可能是一个“昆虫间谍”,正在那里注视着你的一举一动。
②几年前,一个科研小组宣布,他们研制出了一种“电子鼠”,它的重要用途是通过遥控装置完全控制其行动,利用它们灵敏的嗅觉在非常狭小的空间执行搜寻任务,比如发现埋藏的炸弹,或在地震废墟中寻找被掩埋者。
③为了使控制人员能够观察到“电子鼠”的情况,研究人员还在最新一代“电子鼠”身上安装了可视装置。
为了确定“电子鼠”在野外是否已经发现目标并锁定气息来源,研究人员又在“电子鼠”的大脑内植入了一种专门用于收集神经信号的特殊装置。
④科学家之所以选择像老鼠这样的动物,是因为它们本身的体积比较大,能够携带小型摄像机、小型计算机以及电源等。
当然,它们的缺陷是,执行秘密侦察任务时很难达到隐形的目的,为此,研究人员又把目光投向了昆虫。
昆虫除了体型小、不易被发现外,它们飞行的灵活性和敏捷性也是动物无法比拟的。
⑤多数有翅昆虫,比如蜜蜂、甲壳虫等,在从幼虫发育到成虫的过程中会经历一个变形期,研究人员就是在这一时期将芯片植入昆虫体内。
当幼虫发育成成虫时,芯片与肌体结合,成为昆虫机体的一部分,使之成为“电子昆虫”。
同时,还要求芯片与神经系统完美地结合在一起,这样,研究人员才有可能随意控制昆虫的飞行。
研究人员已经研制出了直径只有几百微米的超薄神经芯片,这种芯片富有弹性,能够在昆虫变形时与神经系统进行充分结合。
苏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试卷【含答案】

苏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试卷【含答案】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下列哪位诗人是唐代著名诗人?A. 杜甫B. 白居易C. 李白D. 王之涣2. 下列哪个成语出自《庄子》?A. 画龙点睛B. 亡羊补牢C. 庖丁解牛D. 杯弓蛇影3. 下列哪个节日是中国的传统节日?A. 愚人节B. 感恩节C. 中秋节D. 情人节4. 下列哪个作品是鲁迅的代表作?A. 《红楼梦》B. 《西游记》C. 《阿Q正传》D. 《水浒传》5. 下列哪个朝代是中国历史上存在时间最长的朝代?A. 唐朝B. 宋朝C. 明朝D. 清朝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论语》是孔子所著。
(×)2. “床前明月光”是杜甫的名句。
(×)3. 《三国演义》的作者是罗贯中。
(√)4.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包括造纸术、火药、印刷术和指南针。
(√)5. “桂林山水甲天下”是指杭州的风景。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庐山谣》的作者是_______。
2. 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浒传》讲述了_______的故事。
3. “桂林山水甲天下”中的“桂林”位于中国的_______省。
4.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出自李白的_______。
5. 《论语》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录,属于_______文学。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请简述《庐山谣》的主题思想。
2. 请简述《水浒传》中的主要人物和故事情节。
3. 请简述“桂林山水甲天下”的由来和含义。
4. 请简述《论语》中的教育思想和道德观念。
5. 请简述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的意义和影响。
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1. 请用“床前明月光”这句诗句进行创意写作,不少于50字。
2. 请用“桂林山水甲天下”这句话进行创意写作,不少于50字。
3. 请用《论语》中的教育思想,写一段关于学习的感悟,不少于50字。
4. 请用《水浒传》中的故事情节,写一段关于英雄人物的描述,不少于50字。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必考题)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必考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
(35分)1、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畸.形(jī)文绉绉..(zōu)诚慌诚恐深恶.痛疾(wù)B.由衷.(zhōng)畎亩殚.精竭虑(dān)杳无消息C.一厝.(chuò)殷勤夷.为平地(yí)抑扬顿坐D.鸡枞.(cóng)遏制倒坍.(tān)紊.乱(wěn)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电视连续剧《三生三世十里桃花》情节起伏跌宕,抑扬顿挫....。
B.时代广场笔直的旗杆上,鲜红的五星红旗迎风招展....。
C.他聪慧好学,多才多艺,阳光帅气,在我们年级鹤立鸡群....,是校草的热门人选。
D.这个科研所没要国家一分钱,是几个科技人员白手起家....建起来的。
4、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为了防止暴力恐怖案件不再发生,各地交通部门都加强了安全保卫工作。
B.经过一段时间的强化训练,同学们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成绩都有很大的提高。
C.妈妈语重心长地给我讲了沉迷于网络的害处,举了许多同学因上网而荒废学业的例子。
D.当蒲公英随风飘舞时,令我看到它正以一种独特的美装点着这个世界。
5、下列句子使用修辞手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A.在高山上,我们沉默了那么久,终于可以敞开喉咙大声喧哗。
B.在这里,尽情欢歌处,夜凉如水,他们的心像一滴水一样晶莹。
C.因此,所有的水,都在稍作徘徊时,被急匆匆的后来者推着前行。
D.太阳出来了,我怕被迅速蒸发,借一阵微风跳下花朵,正好跳回浇花壶中。
6、下列语句的顺序排列恰当的一项是()①另外,通常的看法是,右者为尊,因此遭受贬谪称为“左迁”。
而在位次的排序上,地位次尊的人则居于最尊者的右边。
②在举行朝会的时候,则是背北面南为尊,故称帝叫作“南面”,而为臣则叫作“北面”。
③古时座次有着严格的尊卑之分。
④在筵席上,最尊的座次是坐西朝东,其次是坐北朝南,再次是坐南朝北,最卑是坐东朝西。
【苏教版】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初中生的课外阅读,有向多元化方向发展的倾向”的具体内容。
(60个字以内)(4分)中学生喜爱的课外读物种类统计157人4.新学期开始,班主任让同学们自荐和竞争各学科科代表的位置,你很想当班级某学科(可写任意一科)科代表,但你这科的成绩并不是全班最好的,你怎么说才得体而又能取得同学的信任和支持呢?(3分)5.综合实践活动:(7分)(1)东台晏溪书院是北宋政治家、词人,时任西溪盐官的晏殊创建的。
期末前夕,城西中学八(1)班同学来到这里,举办“中国梦在我心中”演讲会,请你以班长身份主持这次活动,并写一段开场白,80字左右。
(4分)(2)演讲活动结束后,现场气氛热烈。
请你写一句话新闻发到东台教育微信平台,报道这次活动的情况。
(3分)二、阅读•理解(38分)(一)阅读名著,完成6-7题。
(10分)文段一:街上的柳树像病了似的,叶子挂着层灰土在枝上打着卷;枝条一动也懒得动,无精打采地低垂着。
马路上一个水点也没有,干巴巴地发着白光。
便道上尘土飞起多高,跟天上的灰气联接起来,结成一片毒恶的灰沙阵,烫着行人的脸。
处处干燥,处处烫手,处处憋闷,整个老城像烧透了的砖窑,使人喘不过气来。
……坐下了好久,他心里腻烦了。
既不敢出去,又没事可作,他觉得天气仿佛成心跟他过不去。
想出去,可是腿真懒得动,身上非常软,好像洗澡没洗痛快那样,汗虽然出了不少,心里还是不舒畅。
又坐了会儿,他再也坐不住了,反正坐着也是出汗,不如爽性出去试试。
文段二:老头子笑了笑,眼珠往心里转了两转。
他怕祥子的话有鬼病,万一那三十块钱是抢来的呢,他不便代人存着赃物。
他自己年轻的时候,什么不法的事儿也干过;现在,他自居是改邪归正,不能不小心,而且知道怎样的小心。
样子的叙述只有这么个缝子,可是祥子一点没发毛咕的解释开,老头子放了心。
“怎么办呢?”老头子指着那些钱说。
“听你的!”“再买辆车?”老头子又落出虎牙。
似乎是说:“自己买上车,还白住我的地方?!”“不够!买就得买新的!”祥子没看他的牙,只顾得看自己的心。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A4打印版)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A4打印版)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
(35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颁.发(bān) 溃.退(kuì) 桅.杆(wéi ) 悄.然不惊(qiāo) B.仲.裁(zhònɡ) 追溯.(sù) 畸.形(jī)锐不可当.(dǎng) C.要塞.(sài) 娴.熟(xián) 侏儒.(rú)殚.精竭虑(dān) D.镌.刻(juān) 歼.灭(qiān ) 翘.首(qiào) 屏.息敛声(bǐng)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儿童剧《芝麻开门》剧情抑扬顿挫....,台词诙谐幽默,受到现场观众的热烈称赞。
B.春天的公园,阳光明媚,草长莺飞....,我们一家人徜徉其中,尽享美景。
C.在海军建军70周年阅兵式上,人民海军挥戈闯大洋,砺剑海天间,民族自豪感在我们心中油然而生....。
D.先进文化理念是科技创新的思想源泉,科技创新推动文化产业转型升级,文化和科技是相辅相成....的。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最近我县发生的几起重大交通事故,原因都是行人不遵守交通法规、闯红灯引发的。
B.今年六月以来,我市大部分地区气温都呈现飙升态势。
C.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努力下,四年多以来,我国农村贫困人口每年减少大约1000万以上。
D.央视《中国诗词大会》将经典通俗化,有利于更多人研究、了解传统诗词。
5、下列句子没有运用夸张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柏油路晒化了,甚至铺户门前的铜牌好像也要晒化。
B.他每一天每一点钟都要换一套衣服。
人们提到他,总是说:“皇上在更衣室里。
”C.哪里会有什么春天,只见起风,起风,成天刮土,刮土,眼睛也睁不开,桌子一天擦一百遍。
D.秋天的枫叶,远远看上去好像一团火焰,近看又像一只只金黄的蝴蝶在树上翩翩起舞。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测试题及答案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测试题及答案内容预览:八年级上期末测试卷一.知识累积及运用(37 分)1.依据汉字写拼音或依据拼音写汉字。
(4 分)翘望编撰毛骨 s ǒ ng然自出心 c ái 2.默写( 8分)⑴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乌蒙澎湃走泥丸。
⑵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生于淮北则为枳。
⑶ .不畏浮云遮望眼,___________________。
⑷ .《过零丁洋》一诗中表达诗人杀身成仁信心的句子是:⑸ .“,。
”表现了在国运衰微的时候,那些官僚豪绅不以国事为念,反而齐集在酒楼中赏识亡国之音的花天酒地的生活。
⑹ .杜甫《春望》中,表达战乱中诗人想念失散亲人、期望得亲人音讯的千古名句是:⑺ .坐潭上,四周竹树环合,寥寂无人,,。
⑻ .庭下如积水空明,,。
3.挨次填入下面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适合的一组的是()(2 分)⑴ .这一地域曾一度山洪,造成公路被毁 ,交通中止。
⑵ .我国的法律明确规定,成年子女对父亲母亲有的义务。
⑶ .商业广告不一样于公益广告,其主要目的是为了。
A .暴发抚育盈余B .暴发赡仰营利C.迸发赡仰盈余 D .迸发抚育营利4.以下句子的标点符号完整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3 分)()A我们常常会碰到这样的状况:只从一个方向考虑问题,路子越走越窄。
换个角度想想,也许会获得意想不到的收获。
B在飞机遨游于蓝天以前,有谁相信人类能在云海闲步?在电话出生以前,有谁相信远隔千里可以自由谈话?但是,无数看似不可以能实现的梦想竟都变为了现实。
C“人非圣贤,孰能无过”?问题在于,有了“过”,是任其自由发展,仍是从“过”中汲取教训,变“过”为行进的动力。
D今日,无偿献血成为杭城一道亮丽的景色。
在武林门献血点, 3 名三、四十岁的公安干警分别献出200 毫升鲜血。
5.以下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3 分)()A这篇作文没有中心,东拉西扯,内容空洞,语言困穷,令人莫衷一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阶段性测试初二语文试题一,基础知识35分1、给加点字注意或根据拼音写汉字(9分)女红.()谛.听()勐.腊()红桧.()山岚.()Kān ()称pán()shān()擦shì()2找出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并订正(4分)莫名其妙无所事事私空见惯人迹罕至自知之明因地治宜毛骨耸然别具匠心鳞次栉比心弛神往3.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2分)①天涯若比邻②与君离别意,③落红不是无情物,④一览众山小。
⑤乱花渐欲迷人眼,⑥不畏浮云遮望眼,。
⑦庭下如积水空明,,。
⑧杜甫在《春望》中表达思亲人、盼音讯心情的名句是:,。
⑨请写出古诗文中表现作者雄心壮志的两个名句: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4分)A、他的光辉形象将永远留在人们心中。
B、学校采纳并研究了学生会的意见,这是令学生们欢欣鼓舞的事情。
C、牧童牵着牛在吃草。
D、如今,那种说大话,不办实事,专搞形式主义,必须坚决禁止。
5.阅读下面古诗,回答问题。
(6分)寒塘赵嘏晓发梳临水,寒塘坐见秋。
乡心正无限,一雁度南楼。
(1)诗的一、二句表现了秋水的特点。
(3分)(2)“一雁度南楼”一句是如何表现诗人思乡之情的?(3分)答:二.阅读理解(一)阅读短文,回答问题(15分)小石潭记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
伐竹取到,下见小谭,水尤清冽。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乎,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1.《小石潭记》的作者是___ 朝____ 。
(2分)2.解释句中加点字词的意义。
(3分)(1)为嵁.( ) (2)佁然..差互()..不动()(3)其岸势犬牙3.划线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2分)()A.①全石以为底②以其境过清B.①谭中鱼可百许头②不可久居C.①心乐之②乃记之而去D.①如鸣佩环②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4.把下面句子译为现代汉语。
(4分)(1)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2)坐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
5.选文在写景上很有技巧,如“动静相称”,“虚实相生”,请结合文中具体语句分别说明这两种写法的好处。
(4分)(二).阅读下列文章,回答后面问题。
(17分)家书胡凯延叔喝完第一杯酒,雪花就柳絮般飘落下来。
菊麻雀似的蹦进门,喊道:“哥来信了。
”延叔接过信又递给菊:“快拆开念念。
”菊娘一脸惊喜地从灶间跑出,坐到靠墙的矮凳上,认真地仰起头。
菊小心地拆开信,抽出薄薄的一张纸。
“我一切都好,只是钱不够用,春节路上挤,不回家过年了。
”菊一字一顿地念出,脸上的喜悦一点点地消失。
延叔有些不高兴,完了?菊淡淡道,完了。
延叔长长地“嗯”了一声,倒满一盅酒,咕咚喝下。
菊娘一看延叔脸色不对劲儿,忙打起回场:“收到信就好。
伢子在大学念书很忙,没工夫写许多话。
”菊问:“回不回信?”菊娘斜瞟一眼:“当然回。
把家里事告诉哥,让他安心念书。
”菊趴到桌子上,从书包里翻出两张稿纸,红通通的小手一把攥住笔杆裂开的圆珠笔。
延叔叹一口气说:“告诉你哥,信已收到,钱过几天凑好寄去。
叫他放心。
”说完回过头,“我没什么说了。
”菊娘心领神会,双手拢到围裙下,脸上漾出笑容:“我说两句。
对哥说家里的事都好。
秋后老母猪生下9只崽。
今年价好,涨到7块,有卖头。
卖猪崽的钱还清了去年的债。
”“上个月,那只黑老母鸡被隔壁讶仔打断了腿,我心疼了好几天,找到村上张兽医,他说不碍事,现在果真好了,只是有点跛。
”延叔腮帮子一鼓:“说这些干啥?菊,天冷了,叫你哥要当心自己,免得你娘挂念。
告诉他家里人身体都好。
”菊娘赶紧插上:‘我就是晚上睡不着,胃老是痛。
叫你哥在学校吃饱吃好,想吃啥就吃啥。
不要让人笑话咱。
”菊烦透了:“哥是大学生,这点事都不懂?”延叔把酒沥下,不够一盅。
只好慢慢喝,边咂嘴边说:“菊,把你的学习情况给你哥说说。
”菊咬起下唇,写道:“上次期中考试我第一名,得了一张奖状和一支钢笔。
娘还蒸了鸡蛋给我吃,那支笔很漂亮,我舍不得用,收在枕头底下……大学里也发奖状吗?你也要好好学习,争取得到奖状,让全家都高兴高兴。
”菊写好抬起头。
延叔收回盯着菊飞快移动的小手的目光,倒放起酒盅。
菊娘就站起去灶间盛饭。
延叔又想起来什么,叫菊接着写:“前两天,上面分来救灾衣服。
队长说你有出息,特地分给我家一件半新的呢子大衣,让你回家过年穿。
猎狗说样式还挺流行,城里都作兴。
你不回家我就托人寄去。
”菊娘端出饭,也突然想起什么,叫菊再加上几句:“娘初一到后庙里替你求了签,签上说你有小灾损,要切切注意。
”菊嚷嚷起来:“没纸写了。
”延叔见写了密密麻麻的三大张,说:“就不写了。
”菊娘便说:“对。
你哥不相信这些。
再说,写多了他没时间看,他的信就那么短。
”延叔端起饭碗扒拉了几口,又放下,仿佛心里有什么东西哽着。
拿起薄薄的一张,延叔瞪着眼前没了热气的青菜,硬邦邦地甩出一句“重写一封”。
正在有滋有味嚼饭锅巴的菊愕然睁大眼睛,随即就按延叔的话庄重地写好第二封信:信收到。
钱就寄。
1.从经济状况来看,你觉得延叔家是一个怎样的家庭,你是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3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菊的哥哥是一个没有出场的人物,你能依据文本分析他表现出的性格特点吗?(3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延叔端起饭碗扒拉了几口,又放下,仿佛心里有什么东西哽着。
”哽在他心里的是什么东西?(3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最初的家书密密麻麻写了三大张,说了许多事,这反映了延叔一家三口怎样的情感?最后延叔又让菊将家书改成短短的六个字,这又是为什么?试做分析。
(4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你觉得这篇小小说有哪些突出的写作特点?试从两个方面结合文本具体谈谈你的看法。
(4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
(23分)兰草①小时候,常常遇到一些女孩用“兰”字作名,干吗要用“兰”作名呢?我产生了好奇心,去问父亲。
父亲说,兰是一种草,开的花特香,兰草貌似柔弱,但生命力极强,逗人喜爱,因此人们爱用“兰”为女孩子命名,希望她们像兰草一样娴淑温柔,美貌端庄,健康成长。
父亲的话我似懂非懂,但产生了想见兰草的愿望。
②但家乡没有兰草,后来,我上了初中、高中,来到县城,那里也没有兰草。
③去年九月中旬,我们奉命来到了扒口行洪的小河口镇灾区救灾。
行洪区的高处已经露出了水面。
少数回归的群众,已在残堤上搭起了临时灾棚,等候着重建家园。
为了迎接行洪区中小学生归校,我们急于了解学校的受灾情况。
这是一所我十分熟悉的学校:雄伟的教学大楼,整齐的教师宿舍。
特别是校园美化,全市有名。
四季花香,长年青翠,满园秀色。
而现在展现在我们面前的这所学校,除伤痕累累的教学大楼,依然倔强地挺立着,整座校园覆盖在厚厚的淤泥中。
露出泥面的柏树、广玉兰、女贞树等,浑身泥土,成了朽木枯枝;至于那些名花们,早已杳无踪迹。
一片泥沼,满目荒凉,看不到生命的迹象。
我心里感到沉甸甸的。
④就在诅咒洪水的肆虐时,我眼前一亮,忽然发现远处的淤泥堆上,像是谁散落了十分鲜嫩的四季葱苗。
远远望去,它们婀娜娇艳,翠润如玉。
在这百里泥沼中不可能有四季葱苗!我不顾一切,从没膝深的淤泥中蹚了过去,走近一看,其中竟还有两朵三朵白色的小花。
凑上去,一缕淡淡的清香,沁人心脾!我大声叫喊起来:这里有抗御洪水的英雄!同行的校长告诉我们,这堆淤泥下是一个圆形的大花台,周围种的是一圈兰草。
淹水前这些兰草叶长不过五寸。
竟意想不到,它会在二个多月的滔滔洪水底下,不断地从与日俱增的淤泥中挣出身子,突破了半米多深的淤泥封锁。
在洪水退后,群芳寥落,校园一片死寂。
独有这兰草、兰花,带着与洪水顽强拼搏后的疲劳与倦色,虽然减少了一些浓绿与浓香,却显得更鲜、更嫩、更加亮丽。
我对这具有超强生命力的兰草,不禁肃然起敬。
【A】在温柔舒适的花园中,兰草恪守名份,娴静恬淡,默默奉献,丰富人间香与美,从不张扬:【B】在荒山僻谷中,兰草仍然生机勃勃,奋发向上,散发出缕缕清香,不为沦落深山而自弃;【C】在沧海横流,洪水滔天的绝境中,兰草⑤我抬起头来,远远望见守候在残堤上的父老乡亲们,心潮起伏,思绪难平。
在父老乡亲的身上,我看到了兰草的秉性〖秉(bíng)性:性格〗;在兰草的身上,我看到了父老乡亲的希望。
1.这篇文章写兰草,着力表现了兰草_________的特性。
文中有两个词语表达了作者在不同时期对兰草的思想感情,这两个词语是:(小时候)________;(救灾时见了兰草)______。
(6分)2.第③段中画线部分写树和名花,这对表现兰草起了什么作用?(4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3.“走近一看,其中竟还有两朵三朵白色的小花”中的“竟”,表露了作者发现兰花时怎样的情感?(3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4.第④段里画浪线的句子中用了“顽强拼搏”一词,本段中能具体表现这种精神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分)5.第④段未画横线部分有A、B、C三个分句,请你根据本段的内容,给C句的空缺处补写2——4个短句,与A、B两个分句构成排比。
(4分)答:在沧海横流,洪水滔天的绝境中,兰草____________6.“在父老乡亲的身上,我看到了兰草的秉性;在兰草的身上,我看到了父老乡亲的希望。
”这句话对全文内容的表达起什么作用?你怎样理解这句话的含义?(3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作文。
(60分)回首过去,你一定感慨良多。
从一个懜懂孩童到一个花季少年,你没少累过、愁过、怨过甚至哭过。
但正因为你敢于正视现实,勇于超越自我,才有了失意后的坦然,挫折后的不屈,失败后的从容。
同时也收获了成功的喜悦,经历了一次次的磨练,跨越了一步步的艰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