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晴隆锑矿共_伴_生硫铁矿地质特征

合集下载

贵州晴隆锑矿稀土元素特征与成因探讨(朱俊宾,方维萱,刘家军,胡煜昭,《地质找矿论丛》2010.2)

贵州晴隆锑矿稀土元素特征与成因探讨(朱俊宾,方维萱,刘家军,胡煜昭,《地质找矿论丛》2010.2)

野外采用手持式 GPS 在固路南、三望坪等矿区定 点采样。严格控制样品在区域和层位间的分布情况。
样品在经过清洗、编录和拍照后。在北京地质
对矿区 5 件玄武岩样品进行稀土元素测试后发现, 其轻重稀土分馏较明显, 且无明显 Ce 和 Eu 的异常 ( 图 4) , 这与矿 石稀土元素配分模式( 图 3) 差别 较 大。故玄武岩是否为矿床提供了矿质来源还值得进
第 25 卷 第 2 期 2010 年 6 月
地质找矿论丛 Contr ibutio ns t o Geolo gy and M ineral Resources Research
V ol. 25 N o. 2 Jun. 2010
贵州晴隆锑矿稀土元素特征与成因探讨
朱俊宾1, 2, 方维萱1, 2, 刘家军1, 胡煜昭2, 3
此外, 矿石的镜下特征显示: 本区成矿流体具有 欠压实流体的特征( 图 2e) , 这种液压至裂现象揭示 成矿流体的内压力较 小, 推测具 有( 本区 NE 向 断 层) 构造应力切割盆地流体体系形成, 这与本区北东 向断层具有储矿断裂的地质规律相吻合。
3 样品采集与测试
在探讨成矿物质来源 时, 通常将不 同 地质体的稀土特征 与热液矿物的 稀土特征进行 对 比, 根据它们之间的相似性来判断成矿物质的可能 来源[ 12, 17, 18] 。陈豫等( 1980) 对黔西南地区峨眉山玄 武岩研究表明: 该区 Sb 的丰度是克拉克值的 50~ 250 倍, 而上覆于/ 大厂层0的玄武岩 Sb 的丰度为克 拉克值的 80~ 780 倍, 平均为 280 倍。由此认为晴 隆锑矿床的矿质 来源与玄 武岩有关[ 19, 20] 。但作 者
收稿日期: 2009-03-03 基金项目: 国家危机矿山接替资源勘查专项基金( 200652096) 和昆明中色地科研发项目( K ZSDK-2007-01) 资助。 作者简介: 朱俊宾( 1984-) , 男, 浙江义乌人, 硕士研究生, 矿物、岩石、矿床学专业。通信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安外北苑 5 号院四 区有色地 质大厦 210 室; 邮政编码: 100012; E-mail: zhuju nbin0819@ 163. com 通信作者: 方维萱。E-mail: f angw eixuan@ t om. com

贵州晴隆丁头山铅锌矿床硒超常富集新发现及其地质意义

贵州晴隆丁头山铅锌矿床硒超常富集新发现及其地质意义

矿床地质MINERAL DEPOSITS2020年8月August ,2020第39卷第4期39(4):568~578*本文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41872095、U1812402)、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编号:2017YFC0602502)、云南大学引进人才科研启动项目(编号:YJRC4201804)、国家杰出(优秀)青年培育项目(编号:2018YDJQ009)和云南省科技厅-云南大学联合基金重点项目(编号:2019FY003029)的联合资助第一作者简介周家喜,男,1982年生,博士,研究员,主要从事战略性关键矿产资源成矿理论与找矿预测研究。

Email:zhoujiaxi@收稿日期2020-05-12;改回日期2020-06-29。

秦思婷编辑。

文章编号:0258-7106(2020)04-0568-11Doi:10.16111/j.0258-7106.2020.04.003贵州晴隆丁头山铅锌矿床硒超常富集新发现及其地质意义*周家喜1,2,安芸林1,杨智谋1,罗开1,孙国涛1(1云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云南昆明650500;2自然资源部三江成矿作用及资源勘查利用重点实验室,云南昆明650500)摘要位于扬子板块西南缘的川滇黔接壤区,处于全球特提斯成矿域和环太平洋成矿域交汇部位、峨眉山大火成岩省内,成矿背景极其特殊,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优势紧缺矿产(铅锌)、战略性关键矿产(稀散元素)为代表的大型-超大型矿床及相关的成矿系统。

黔西北地区是川滇黔富稀散元素铅锌特色成矿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近年来找矿不断取得重要突破。

位于黔西北成矿区南部的丁头山铅锌矿床,是近期找矿突破的一个代表。

通过对丁头山矿床闪锌矿LA-ICPMS 原位微量元素分析,发现了该矿床Se 显著超常富集现象,所测试的90个测点中w (Se)介于19.7×10-6~172×10-6,平均含量81.0×10-6,显著高于Se 的地壳丰度(0.05×10-6)和整个扬子板块周缘同类型矿床硫化物的w (Se)(通常<50×10-6),暗示其成矿环境极为特殊,很可能与研究区成矿背景有关。

贵州晴隆锑矿区土壤中锑的形态分布和地球化学模型

贵州晴隆锑矿区土壤中锑的形态分布和地球化学模型

贵州晴隆锑矿区土壤中锑的形态分布和地球化学模型赵晓鹏;杨博一;李超;任维;赵平;顾雪元【期刊名称】《环境化学》【年(卷),期】2024(43)3【摘要】以贵州晴隆锑矿区某冶炼厂及周边地区土壤为对象研究了锑的形态分布特征.结果发现,冶炼厂土壤中锑污染严重,含量最高达31265 mg·kg^(-1),但在下游土壤中随距离增加,锑浓度迅速下降到100mg·kg^(-1)以内.XRD和XPS结果显示土壤中主要含锑化合物为锑酸钙(Ca_(2)Sb_(2)O_(7))、锑酸钾(K_(3)Sb_(5)O_(14))以及氧化锑(Sb_(2)O_(5)),锑以五价形态存在.连续提取形态分析表明除残渣态外,厂区附近污染土壤中碳酸盐和金属氧化物的共沉淀态是锑的主要宿主相,而下游土壤中吸附态比例显著升高,说明在迁移过程中土壤中锑的活性增加.构建了以水合铁氧化物和针铁矿作为锑主要活性表面的土壤中锑地球化学多表面形态模型(MSM),当采用1 mol·L^(-1)Na_(2)HPO_(4)提取的锑作为总有效态锑输入值时,该模型可很好地预测不同性质和污染程度的土壤中锑的溶出效应(RMSE=0.29),说明该模型可为准确评估锑冶炼厂周边污染土壤中锑生态毒性和迁移淋溶风险提供有潜力的工具和方法.【总页数】9页(P911-919)【作者】赵晓鹏;杨博一;李超;任维;赵平;顾雪元【作者单位】南京大学环境学院;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贵州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105地质大队【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1【相关文献】1.晴隆锑矿区土壤中锑的释放探究2.贵州西南部普安-晴隆一带锑金矿勘查区沟系土壤地球化学测量试验3.添加硫酸铁对贵州晴隆老万场污染土壤中砷和锑移动性的影响4.锑矿区土壤锑和砷的污染状况及其修复植物的筛选——以贵州独山东峰锑矿区为例5.硫酸铁复配石灰、水泥对锑矿区周边土壤锑形态分布的影响及生态风险评价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贵州晴隆锑矿流体包裹体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意义

贵州晴隆锑矿流体包裹体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意义

!文章编号 !""!!#$$#"%"!&#"!!""#'!".贵州晴隆锑矿流体包裹体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意义王津津! 胡煜昭% 门文辉1"!,西安地质矿产勘查开发院有限公司%西安!'!"!""'%,昆明理工大学%云南昆明!#.""$1'1,西北有色地质研究院有限公司%西安!'!""(1#摘!要 通过矿床流体包裹体测量!晴隆锑矿成矿温度在!%.h !%""h "流体盐度为&",1.!%,%('a M ->C 5T +Z"流体密度为",&&L +D 21!",$.L +D 21!成矿流体属5C %d O>C d O5T O* 型体系#流体气相组分最主要为=%0等#晴隆锑矿成矿类型为火山沉积(改造型层控矿床#关!键!词 晴隆锑矿%流体包裹体%成矿流体%地球化学特征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7黔西南晴隆锑矿是我国重要的锑矿产地之一(该矿床成矿流体特征与矿床成因一直以来是众多地质工作者关注的学术问题/! !&0(通过对流体包裹体地球化学特征进行研究%可以定性或半定量的获得当时地质作用中的流体信息%探讨成矿过程中成矿流体特征与成矿地球化学过程(!!矿床地质晴隆锑矿属于南盘江!右江盆地的黔西南坳陷%地处扬子地台西南缘%紧邻华南褶皱系/!$0(青山镇断层与花鱼井断层为矿田边界断层%两者之间一系列次级北东向断层(矿田范围内褶皱变形不强烈%多为宽缓褶皱(矿田出露地层由老至新为)下二叠统茅口组灰岩"/!&#$峨眉山玄武岩"/% #和上二叠统龙潭组"/%$#的一套砂岩$粘土岩夹灰岩$泥岩及煤层(在峨眉山玄武岩底部$茅口组灰岩不整合面以上发育主要赋矿层!大厂层"/%%#%厚度约1!."2%按照蚀变程度及矿物组合将该层分为三段)一段"/%%!#为灰白色强硅化火山角砾凝灰岩$硅化灰岩和凝灰质火山角砾岩'二段"/%%%#为灰色$灰白色中等硅化黄铁矿化火山角砾凝灰岩%见辉锑矿呈脉!状$团块状$透镜状产出'三段"/%%1#为灰色黄铁矿化$粘土化凝灰岩和玄武质角砾岩(!!收稿日期 %"!&!"!!!$作者简介 王津津%女%11岁%工程师%主要从事沉积盆地金属矿产调查和勘查研究工作(项目资助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1#%""'#!第1#卷!第!期!!!!!!!!!!940:09;!0*!<=77>?@!!!!!!!!!%"!&年#月!%!样品及测试本次研究主要是针对晴隆锑矿田主成矿期流体的研究%选择样品有与辉锑矿共生的浅绿色萤石和白色石英(在中国科学院地质所流体包裹体研究室进行包裹体均一温度和冰点温度的测试(挑选单矿物样品%送至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进行包裹体气液相成分测试(1!流体包裹体岩相学特征萤石矿物自形程度较高%为自形!半自形结构%颜色多为浅绿色%少量为无色%流体包裹体发育较好%主要为气液两相%大小(22!%"22%偶见较大包裹体%长度达&"22'气液相比约!"-!%.-%多呈圆$椭圆$矩形$不规则形状%成带$成群的分布(白色石英中包裹体较小%大小约!22!%22%多为纯液相包裹体%呈米粒状成群状或线状分布%在结晶过程中可能出现外界杂质进入流体%结晶迅速(通过降温和升温%较难观察包裹体的明显变化((!流体包裹体显微测温晴隆锑矿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与冰点温度测试结果显示%萤石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范围为!%"h !%1.h %集中分布在!("h !%""h %分布概率最大温度值为!#&h (萤石的冰点温度变化范围为 ",%h ! !,1h (据=C T T "!$$1#提出的=%0O>C 5T 体系盐度关系公式)^j ",""d !,'&)2O ","((%)2%d ",""..')21其中^为盐度"a M ->C 5T +Z#%)2为冰点温度绝对值%得盐度变化范围为"",1.!%,%(#a M ->C 5T +Z%较前人测定值"!,&a M -!a M !%-#偏低/.0(.!流体密度$压力及深度估算依据测得的温度与盐度%根据>C 5T O=%0体系)O ^O 3相图%得到流体密度在当时温度下变化范围为",&&L &D 21!",$.L &D 21%晴隆锑矿田成矿流体为低密度流体(根据盐水溶液包裹体的温度!压力关系等容式/%%0)/j C d P J M d D J M%其中%/为压力"!".VC #%M 表示均一温度"h #%通过查阅密度和盐度%计算得到均一瞬时压力/为%#%,#(J !".!!%11,%"J !"./C (根据胡煜昭/%"0反演的晴隆地区埋藏史曲线%计算得到晴隆锑矿埋藏深度与温度关系式))j (!d[="其中)为温度%[为地温梯度%=为深度#%晴隆锑矿床一带晚二叠世!三叠纪古地温梯度大体为1,%.h &!""2%根据本次研究测试成矿温度为!%.h !%""h %得到当时成矿深度为%.&.2!(&$%2(&#陕!西!地!质!!!!!!!!!!!!!!!第1#卷!#!气液相成分'"!!流体包裹体液相成分对晴隆锑矿中与辉锑矿共生的石英矿物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石英流体包裹体液相阳离子成分主要为5C %d $>C d %且5C %d '>C d '阴离子成分主要为5T %个别见<0(% %* 含量低于检出限%其原因可能是由于成矿前阶段发生萤石的大量结晶析出%造成流体内* 大量减少%故成矿流体属5C %d O>C d O5T O* 型体系%为典型的沉积!改造矿床的热液流体类型/%10('"#!流体包裹体气相成分晴隆锑矿田流体与辉锑矿共生的石英$萤石流体包裹体气相成分测试结果显示%反应流体气相组分最主要为=%0%其他依次为50%$>%$5=($5%=#$=%<$7R %0%含量低于检出限(=%<的存在与0%的特征表明%流体具有还原性('!讨论通过流体包裹体测温研究表明%晴隆锑矿成矿流体具有低温$低盐$低密度的特征(王津津/%#0通过晴隆锑矿萤石稳定同位素(g 与(!&0进行研究表明%反映成矿流体来源于加热的大气降水和建造水%流体在地壳中的水!岩反应造成了流体中(!&0的富集(图!!\&50%'+\&5=('对\&>%'+\&7R'投影图*I L ,!!7V R 6e+D M I 6F S R 62\&50%'+\&5=('M 6\&>%'+\&7R '>6R 2C F /%(0通过计算%提出流体的50%&5=(O>%&7R 关系可进行来源的示踪(将气体成分特征比值50%&5=($>%&7R 投图"图!#%投点全部落入大气降水范围内%而石英落在$#!第!期!!!!!!!王津津等)贵州晴隆锑矿流体包裹体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意义大气降水与建造水交界处%可见成矿流体来源以大气降水为主%其次为建造水(成矿流体来源与峨眉山玄武岩岩浆热液关系不明显(王津津/%.0通过微量元素$成矿元素对比认为%晴隆锑矿成矿物质主要来自凝灰岩层%即矿源层(结合流体包裹体研究结果%认为晴隆锑矿的成矿类型为火山沉积!改造型层控矿床(&!结论"!#晴隆锑矿成矿温度范围为!("h !%""h %盐度变化范围为"",1.!%,%(#a M ->C 5T +Z%流体密度在当时温度下变化范围为",&&L &D 21!",$.L &D 21%成矿流体属低温!低盐!低密度流体'"%#流体包裹体气液相成分结果表明%成矿流体属5C %d O>C d O5T O* 型体系%气体成分包括=%0$50%$>%$5=($5%=#$=%<$7R %成矿流体主要来源于大气降水和地层建造水或二者混合水("1#晴隆锑矿成矿类型为火山沉积!改造型层控矿床( 参考文献/!0!廖朝中,贵州大厂锑矿床成因探讨/X 0,贵州地质科技情报%!$&(%!)!%!!&,/%0!陈豫,贵州晴隆大厂锑矿床成因讨论/X 0,矿床地质%!$&(%1"1#)!!!%,/10!廖善友%胡涛,贵州晴隆大厂锑矿床控矿条件和成矿机制/X 0,贵州地质%!$$"%%("1#)%%$!%1#,/(0!陈代演,滇中黔西大中型层控锑汞矿床的类型及其若干地质评价准则/X 0,贵州地质%!$$%%$"%#)!!&!!%(,/.0!叶造军,有机质在晴隆大厂锑矿成矿中的作用"摘要#/X 0,地质地球化学%!$$."##)!!!!!!1,/#0!肖龙%叶乃清%张明华%陈桂英%唐晓东,滇黔桂金三角岩浆活动与金矿成矿关系/X 0,桂林工学院学报%!$$#%!#"1#)%#1!%'!,/'0!樊文苓%王声远%田弋夫,<I 0%与成矿元素<P 络合作用的实验研究/X 0,矿物学报%!$$'%!'"(#)('%!('',/&0!袁万春%李院生%张国平%龙洪波,滇黔桂地区汞锑金砷等低温矿床组合碳$氢$氧$硫同位素地球化学/X 0,矿物学报%!$$'%!'"(#)(%%!(%#,/$0!彭建堂%胡瑞忠%漆亮%%蒋国豪,晴隆锑矿床中萤石的稀土元素特征及其指示意义/X 0,地质科学%%""%%1'"1#)%''!%&',/!"0!彭建堂%胡瑞忠%蒋国豪,贵州晴隆锑矿床中萤石的<R 同位素地球化学/X 0,高校地质学报%%""1C%$"##)%((!%.!,/!!0!彭建堂%胡瑞忠%蒋国豪,萤石<2!>U 同位素体系对晴隆锑矿床成矿时代和物源的制约/X 0,岩石学报%%""1P %$"(#)'&.!'$!,/!%0!王国芝%胡瑞忠%刘颖%孙国胜%苏文超%刘鸿,黔西南晴隆锑矿区萤石的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X 0,矿物岩石%%""1%%1"%#)#%!#.,/!10!苏文超%朱路艳%格西%沈能平%张兴春%胡瑞忠,贵州晴隆大厂锑矿床辉锑矿中流体包裹体的红外显微测温学研究/X 0,岩石学报%%"!1%1!"(#)$!&!$%(,"'陕!西!地!质!!!!!!!!!!!!!!!第1#卷!/!(0!胡煜昭%王津津,晴隆锑矿复式半地堑!埋藏成岩!盆地流体的成矿耦合关系研究/X 0,矿物学报%%"!!C)(&"!(&%,/!.0!胡煜昭,黔西南坳陷沉积盆地分析与锑$金成矿研究/g 0,昆明理工大学博士论文,%"!!P )'$!!"(,/!#0!胡煜昭%赵玉民%刘路%王津津%李伟,贵州晴隆锑矿矿床复式半地堑!盆地流体成矿耦合关系研究/X 0,大地构造与成矿学%%"!(%1&"(#)&"%!&!%,/!'0!陈娴%苏文超%黄勇,贵州晴隆锑矿床成矿流体=+!7R 同位素地球化学/X 0,岩石学报%%"!#%1%"!!#)11!%!11%",/!&0!王鹏鹏,贵州晴隆锑矿古油藏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成藏时代厘定/g 0,昆明理工大学硕士论文%%"!#)1%!#!,/!$0!王砚耕%索书田%张明发,黔西南构造与卡林型金矿/B 0,地质出版社,!$$()$!!",/%"0!胡煜昭,基于埋藏史!剥蚀史的晴隆锑矿成矿深度$成矿时间分析/X 0,矿床地质%%"!"%%$"增刊#)("1!("(,/%!0!^C F L /+F L V +F L %=H ;H b Q C 6%:I H :H %X I C F L ?I C 6e H F %:I5Q C 6%5Q C UX 6K +V Q [C R M Q 6T 62+a C F U W Q C F L9H I Z H C F ,%"!',3+!0Kg C M I F L 6S[I M H 2+FS R 62/C T +6 0I T3+K +R _6I R I FM Q +`I F L T 6F L 7F M I 26F ]g +V6K I M %9H I b Q 6H/R 6_I F D +%5Q I F CC F U@M K9+6T 6L I D C T<I L F I S I D C F D +/X 0,75)7940:09@57<@>@57"4F LT I K Q 4U I Y M I 6F #,/%%0!张文淮%陈紫英,流体包裹体地质学/B 0,北京)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10!涂光炽,中国层控矿床地球化学"第二卷#/B 0,科学出版社%!$&',/%(0!>6R 2C F g @%B H K L R C _+X ,>%O 7RO =+D 62V 6K I M I 6F KI FS T H I UI F D T H K I 6F K )@F U I D C M 6R K6SS T H I UK 6H R D +/X 0,9+6D Q I 256K 26D Q I 27D M C %!$$(%.&)!!!$!!!1!,/%.0!王津津,贵州晴隆锑矿构造!流体耦合关系的研究/g 0,昆明理工大学硕士论文%%"!!).&!'#,4-2()-9./,+H*014-0-/./25578.1.0(78/.20/.0,)-;.047204*0,.920H1-32/.,2548.I )28^C F L X I F Y eI F !%=H;H Y b Q C 6!C F U B +F ^+F Y Q H I 1"!,?I 1C F9+6T 6L I D C T C F U B I F +R C T 4\VT 6R C M I 6F @F K M I M H M +56,%:M U ,!'!"!""'%,N H F 2I F L G F I _+R K I M ]6S <D I +F D +C F U)+D Q F 6T 6L ]%N H F 2I F L%;H F F C F !#.""$1'1,?I 1C F @F K M I M H M +6S>6R M Q a +K M>6F S +R R 6H KB +M C T K56,%:M U ,%?I 1C F !'!"".(#*=>?@A B ?)B +C K H R +2+F M 6S S T H I U I F D T H K I 6F K I F6R +U +V 6K I MQ C K I F U I D C M +UM Q C M M Q +6R +Y S 6R 2I F L M +2V +R C M H R +6S`I F L T 6F L C F M I 26F ]U +V 6K I M I K !%.h &%""h %M Q +K C T I F I M ]6S S T H I U I K "",1.!%,%(#a M ->C 5T +Z %M Q +U +F K I M ]D Q C F L+KP +M a ++F",&&L &D 21C F U",$.L &D 21%C F U M Q +6R +Y S 6R 2I F L S T H I UP +T 6F L K M 65C %d O>C d O5T Y O*Y M ]V +K ]K M +2,)Q +2C I F D 62V6F +F M 6S S T H I U _C Y V 6R I K=%0+M D ,)Q +L +F +M I D M ]V +6S`I F L T 6F L C F M I 26F ]U +V6K I MC M M R I P H M +K M 6_6T D C F I DK +U I Y 2+F M C R ]Y R +S 6R 2+U K M R C M C P 6H F UU +V6K I M ,:C D E F @G >)`I F L T 6F L C F M I 26F ]U +V 6K I M 'S T H I U I F D T H K I 6F K '6R +Y S 6R 2I F L S T H I U K 'L +6D Q +2I K M R ]!'!第!期!!!!!!!王津津等)贵州晴隆锑矿流体包裹体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意义。

贵州晴隆大厂层中段玄武质砾岩与锑矿成矿关系研究

贵州晴隆大厂层中段玄武质砾岩与锑矿成矿关系研究
赋 矿地层 , 可能 来 自下伏 的 老地层 或基 底 。 很 经 笔者 的野外 观察 , 厂层 中段 的强 硅化 角砾 大
矿联系起来 。因此 , 本文主要从该层玄武质砾岩研 究人手 , 探讨贵州晴隆大厂层中段玄武质砾岩与锑
矿成 矿关 系 以及锑 矿物 源 问题 。
1 地质背景
大厂锑矿位于扬子地台西南缘的黔桂地台凹 陷带 。由图 1 可知 , 矿床受 N E向构造限制极为明
第 5期
田亚洲 等 :贵州晴隆大厂层 中段玄武质砾岩与锑矿成矿关 系研究
・ 7・ 2
3 样 品 采 集 与 测 试
本 次研 究 所 采样 品主 要 为 大厂 层 上 覆玄 武 岩 样和 玄武 质砾 岩样 , 自贵州 晴 隆大厂 锑矿 。在 全 采 面 的野外 地质 观察 和系 统 的镜 下 光薄 片鉴 定 的基 础上 , 对所 采 玄武 岩 岩石 样 送 至澳 实 分 析 检测 ( 广 州 ) 限公 司 , 有 用熔 融 法 电感 耦 合 等离 子 体 质 谱 测 定稀 土元 素 的含量 、 王水 消解 法 电感耦 合 等离子 体
的胶 结 物 中富集 成矿 。 关键 词 : 武质砾 岩 ; 源层 ; 矿 ; 玄 矿 锑 成矿 关 系, 晴隆 中图分 类号 :6 8 6 1 P 1 .0 文献 标识 码 : A
贵 州晴 隆大 厂锑 矿是 我 国重要 的锑 矿产地 , 自
武质砾岩为最早溢 出的玄武岩融浆在海水中骤冷
显, 固路 , 西舍 , 大厂 等矿 床 主要分 布在 花鱼井 逆 断
层和青山镇逆断层之间, 并集中分布于雷硐逆断层 和后坡背斜交 汇附近。同时 , 花鱼井逆断层 、 山 青
镇逆 断层 、 安谷 平移 断层 和放 马坪 断层 限制 了峨 眉

贵州晴隆大厂锑矿控矿因素和成矿规律研究_刘鸿

贵州晴隆大厂锑矿控矿因素和成矿规律研究_刘鸿

结构式的立体矿化,即:每一成矿区有多个矿化层位,多个矿化中心,加之导矿容矿构造成组成带规则排布,矿化在空间上呈现多层次、多方位有规律的叠置组合,而使/层楼0结构变得较为复杂,分带也不明显。

区内主要成矿构造型式为一系列继承性多期次活动的NNE 向大断裂为主,配合以其间轴向为NNE 向的复式褶皱和近E W 向的断裂构造带。

这些主干断裂既是地层分界,又控制了玄武岩、热水沉积岩以及侵入花岗岩体的展布,对区内构造)沉积和构造)岩浆演化都有一定的制约。

矿床在不同构造)岩浆带形成的不同矿床共生组合,由NW 向SE 呈规律性的变化,其中老厂、卡房矿田的锡多金属矿床共生组合最为发育、完整与典型,形成了个旧地区统一而独特的矿床空间共生组合,代表不同构造环境的成矿亚系统的矿床叠置分布,散布于矿区。

这一矿床时空结构模型为个旧矿区及其邻区乃至滇东南地区隐伏矿的成矿预测提供崭新而有益的思路。

31贵州晴隆大厂锑矿控矿因素和成矿规律研究*刘 鸿(贵州省晴隆锑矿,贵州 晴隆 561469)贵州晴隆锑矿大厂矿田,上世纪40~50年代发现并开采,至今已探采锑金属储量21万吨,是我国重要的锑矿山之一。

几十年的矿山探采表明,锑矿以硫化矿为主,氧化矿为次。

矿石以以石英-辉锑矿组合为主,其次是萤石-辉锑矿组合。

近年来,在个别矿区发现了方解石-辉锑矿矿物组合的矿石类型。

矿体形状有囊状、似层状、透镜状、团块状、脉状及浸染状等。

矿体均产于二叠统大厂层中,该层分布广泛,具有很大的找矿潜力。

1 地质特征晴隆大厂锑矿田位于扬子地块西南缘、康滇地轴南东端、云南/山0字型构造诱发的普安/山0字型构造砥柱SE 翼,矿田分布在碧痕背斜SE 和NW 两翼。

已探明和开采的10个中型锑矿床,均分布在SE 翼,由东往西依次为黑山菁矿床、滴水岩矿床、嘎木矿床、水井湾矿床、大厂矿床、西舍矿床、杉树林矿床、后坡南矿床、固路矿床、支汆矿床。

矿田主要出露地层比较简单,上二叠统大厂层是主要赋矿层,以硅化、黄铁矿化为主的蚀变体由下往上硅化由强变弱,黄铁矿化由弱变强。

贵州晴隆大厂锑矿“大厂层”中Pd富集层位的发现(汤睿,方维萱,胡煜昭等,《矿物学报》2009.S1)

贵州晴隆大厂锑矿“大厂层”中Pd富集层位的发现(汤睿,方维萱,胡煜昭等,《矿物学报》2009.S1)

成杭新等在中国发现了三个规模巨大的 P t、 Pd地球 化学巨 省 ( 成 杭新等, 1998, 2000; Cheng H angx in等, 1999) , 即川-滇-黔-桂 P t、P d地球化学 巨省、新疆-甘肃-青海 P t、Pd地球化学巨省和西藏 鸭鲁藏布江 P t、Pd地球化学巨省, 对中国的 P t、Pd 找矿引起了广泛关注 ( 赵传冬, 2001; 李 晓敏等, 2003; 李生盛等, 2002; 代世峰等, 2003; 成杭新等, 2003; 王登红, 2003; 张光弟 等, 2002) 。中国 P t、 Pd矿产资源严重不足, 据报道 ( 孟献松, 1998), 中 国年产 P t、Pd矿 4 ,t 而中国 90% 的 P t、Pd矿主要 分布甘肃、云南和四川三个地区, 因此加强对 P t、 Pd矿的研究, 寻找 P t、P d矿新类型和富铂 ( 岩石 ) 资源, 应成为解决中国铂矿资源紧缺的重要任务。
二段 0 ( P2 d2 ) Pd含量, 且 / 大厂层一段 0 ( P2 d1 ) Pd
含量明显高于其他两个岩性段, 揭示了 / 大厂层 一段 0 ( P2d1 )是 / 大厂层 0中 Pd的主要富集层位。
增刊
矿 物学 报
1 35
示 Pd富集与硫铁矿富集成 矿层位有密切 关系, Pd 富集 与硫 铁矿 体可 能属 于同 体富 集。
312 Pd与 S
/ 大厂层 0 ( P2d ) 中硫铁矿化普遍, / 大厂层二 段 0 ( P2 d2 ) 与 / 大厂层三段 0 ( P2d3 ) 中均能见到硫 铁矿体, 其中以 / 大厂层三段 0 ( P2d3 ) 中硫铁, 揭
4 结论与讨论
贵州晴隆大厂锑矿位于川-滇-黔-桂 P、t Pd地 球化学巨省的东南缘, / 大厂层 0( P2d ) 中 / 大厂层 一段 0 ( P2d1 ) 为 Pd的富集层位, Sb矿与 Pd不存 在直接的相关关系, 但通过分析发现, Pd与 Sb可 能呈分离富集成矿特征, 而 S与 Pd存在一定的正 相关关系, 揭示 Pd富集与硫铁矿富集成矿层位可 能有密切关系。

由埋藏史确定成矿深度兼论成矿时代——以晴隆锑矿为例(王小兰,王津津,胡煜昭,《江西科学》2011.2)

由埋藏史确定成矿深度兼论成矿时代——以晴隆锑矿为例(王小兰,王津津,胡煜昭,《江西科学》2011.2)

收稿日期:2011-02-15;修订日期:2011-03-28作者简介:王小兰(1984-),女,河北唐山人,硕士,从事矿床地球化学研究工作。

基金项目:国家危机矿山接替资源勘查项目(200453001);全国危机矿山西南层控矿床成矿规律总结研究项目(20089943);昆明理工大学成矿动力学与隐伏矿预测创新团队联合资助。

第29卷 第2期2011年4月江 西 科 学JI A NGX I SC I ENCEVo.l 29N o .2Apr .2011文章编号:1001-3679(2011)02-0200-07由埋藏史确定成矿深度兼论成矿时代)))以晴隆锑矿为例王小兰1,王津津1,胡煜昭1,2(1.昆明理工大学国土资源工程学院,云南 昆明650093;2.西南地质调查所有色金属矿产地质调查中心,云南 昆明650093)摘要:埋藏史模拟技术已经在油气地质研究领域中被广泛应用,但是在金属矿床中却鲜有探索者。

随着对金属需求的日益增加,迫切需要把类似埋藏史模拟技术等在石油行业已经运用成熟的技术引入到金属矿产的相应研究中。

恢复了晴隆地区埋藏史,结合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确定晴隆锑矿成矿深度范围为2587~4982m,成矿时间可能为早三叠世到晚三叠世中期。

关键词:晴隆锑矿;流体包裹体;埋藏史;成矿时代;均一温度中图分类号:TD163+.2 文献标识码:AOnM etallogenic D epth and M eta llogenicEpoch D eterm i ned by Buri al H istory)))w it h case study of Q i n glong A ntim ony D eposit WANG X iao -lan 1,WANG Ji n -jin 1,HU Yu -zhao1,2(1.F acu lty of R esource Eng i neer i ng ,Kun m i ng U n i versity o f Sc ience and T echno l ogy ,Y unnan Kun m i ng 650093PRC ;2.South -W est Instit ute o f G eolog i ca l Survey ,G eo log i ca l Survey Center f o r N onferrousM e tals R esource ,Y unnan K unm ing 650093PRC )Abst ract :Currently ,the m ode li n g technology of burial history has app lied in the research of oil )gas geo l o gy ,ho w ever ,this technology has not yet been applied i n the research o f the m etal deposit geo l o -gy .W ith t h e increasi n g de m and for m etals ,it is necessary to introduce t h e m ode li n g technology o f buri a l h istory that has been used m ature l y i n t h e o il i n dustry i n to the m etal m i n eral i n the corre -spond i n g research techn i q ue .M aps f o r the burial h istory ofQ i n g long area w ere dra w n i n co mb i n ationw it h the ho m ogen izati o n te m pera t u re of fluid i n clusions ,and it reveals thatQ i n g long Anti m ony depos -it took place dur i n g earl y Triassi c Peri o d andM iddle of late T ri a ssic Peri o d w ith the range ofm eta ll o -genic dept h 2587~4982m.K ey w ords :Q ing l o ng anti m ony deposi,t Fl u id i n clusion ,Burial h istory ,M etallogen ic epoch ,H o m oge -n ization te m perature0 前言早在20世纪70年代著名的沉积学家叶连俊院士[1]就发现大部分的沉积矿床是在沉积期后的成岩阶段或表生改造阶段(即表生成岩阶段,最近我国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2]指出表生成岩阶段是沉积物成岩阶段之一)形成的,而涂光炽[3]提出改造/专指矿床或矿化地层于沉积形成后在另一次或多次地质作用中处于不到绿片岩相变质程度的温度压力范围(即温度低于300~400e ,压力<101.3MPa),不均一围压和宏观破裂中的各种改变0,/这种改造一般不发生于矿床沉积成岩之后的同一地质过程或同一次地壳运动中,而发生于另一次地质作用和地壳运动0,根据改造的程度将沉积-改造矿床分为沉积-轻微改造矿床和沉积-强烈改造矿床两种类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贵州省晴隆锑矿共(伴)生硫铁矿地质特征朱俊宾1,2,方维萱1,2,胡煜昭3,刘家军1,汤睿3,魏宁1,2(11中国地质大学,北京100083;21有色金属矿产地质调查中心北京资源勘查技术中心,北京100012;31昆明理工大学,云南昆明650093) 贵州省晴隆大厂锑矿是我国大型锑矿床。

前人对有关锑矿床的成因、控矿规律和成矿流体性质等方面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陈豫等,1984;廖善友和胡涛,1990;叶造军,1996;陈代演, 1992),但对其共(伴)生的硫铁矿研究较少。

70年代,贵州地质局对锑矿床研究的同时,曾对大厂、西舍、固路、后坡和水井湾等锑矿床中普遍发育的硫铁矿进行了初步的研究,并将发育于“大厂层”中上部的硫铁矿体圈出了资源量。

对固路南、三望坪和大厂等矿区勘查后,初步估算晴隆锑矿硫铁矿资源量达到了500万吨以上,具有较大的工业利用前景,值得高度重视。

尤其是有些硫铁矿矿体与锑矿共生,可以在开发过程中利用,在锑矿冶炼系统中回收硫酸可以直接实现废气“零”排放,可实现客观经济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

1 硫铁矿分布特征硫铁矿在矿田中分布广泛。

横向上:大厂、后坡、固路、西舍等地区均有一定的规模;垂向上,除第四纪和底部茅口组灰岩外,其余地层均有发育。

111 硫铁矿横向分布特征从晴隆锑矿整个矿田范围来看,黄铁矿在大厂、后坡、固路、西舍、水井湾等锑矿区均有发育,且每个矿区都达到工业矿床规模。

如后坡南矿区,硫铁矿矿体一般长百至数百米,宽数十至数百米,矿体的平均厚约2~3m,矿石平均含硫量10123%~13190%。

112 硫铁矿垂向分布特征虽然在晴隆锑矿矿区各地层均有硫铁矿发育,但主要含矿层是“大厂层”三段弱硅化角砾凝灰岩、角砾凝灰岩、变余玄武岩和玄武质砾岩,其次为“大厂层”二段中等硅化角砾凝灰岩。

龙潭组除煤系外,其它层位硫铁矿含量极少。

而玄武岩中也可见细颗粒黄铁矿不均匀分布。

由上至下各地层硫铁矿分布情况如下:龙潭组不含煤层位中黄铁矿呈细颗粒状零星分布,发育不均。

龙潭组煤层中黄铁矿呈脉状、团斑状、散点状分布,发育不均。

构不成工业矿体。

峨眉山玄武岩中黄铁矿呈细颗粒散点状分布,粒径多小于1mm。

分布不均。

“大厂层”三段弱硅化角砾凝灰岩、蚀变玄武岩和玄武质砾岩:为硫铁矿矿体主要出露层位,可构成独立矿层(体)。

黄铁矿呈细颗粒散点状、浸染状、层状、似层状和网脉状产出。

矿体规模较大。

锑矿2硫铁矿共生矿层主要赋存在“大厂层”二段中等硅化角砾凝灰岩。

黄铁矿呈团斑状、散点状和网脉状等不规则状分布,极不稳定。

矿体规模较小,一般长100m左右,延深不定,矿体厚多为1m左右。

与萤石、石英、石膏和方解石等矿物共生。

“大厂层”一段强硅化角砾凝灰岩中黄铁矿呈团块状、星散状不均匀分布。

构不成工业矿体。

但本层位具有含金黄铁矿找矿信息,属金矿化层位。

2 硫铁矿矿体特征大厂矿田具有工业意义的硫铁矿分布于“大厂层”,其余地层硫铁矿构不成工业矿体。

211 含矿岩石特征“大厂层”由下二叠统茅口组生物碎屑灰岩的顶部、上二叠统峨眉山玄武岩的底部以及其间的火山角砾岩组成,该套岩石以强烈硅化和粘土化为特征。

产状较平缓,倾角一般在5°~10°左右,其厚度随古喀斯特面起伏而变化。

“大厂层”二段为浅灰色2灰色中2弱硅化火山角砾凝灰岩。

角砾成分为凝灰质,大小不等,多为5c m×3c m,呈棱角状、次棱角状。

它以绿石英、萤石发育以及中2弱硅化为特征。

辉锑矿发育,呈团块状、放射状和柱状等。

共生黄铁矿呈团斑状、星点状、脉状。

粗晶方解石也十分发育。

“大厂层”三段为浅绿色蚀变玄武岩与灰色玄武质凝灰岩、凝灰岩。

上部蚀变玄武岩:岩石呈灰白色致密块状。

蚀变强烈,蚀变产物与玄武质砾岩相同。

它以浅绿色、结构较均一、铁质粘土、有较多细长针状磷灰石和少许残留的长石板状轮廓等特征而与凝灰岩相区别;下部灰色玄武质凝灰岩、角砾凝灰岩:岩石普遍有弱硅化、粘土化现象,仅保留部分残余火山结构。

微至细粒黄铁矿呈散点状、浸染状、网脉状分布。

岩石中石英辉锑矿脉、石英脉、粗晶碳酸盐脉、硅质高岭石脉较多。

本层厚度为0~4m,变化较大。

212 独立富集硫铁矿矿体独立硫铁矿矿层主要赋存在“大厂层”三段弱硅化角砾凝灰岩、蚀变玄武岩和玄武质砾岩:为硫铁矿矿体主要出露层位。

硫铁矿多呈层状、似层状、浸染状和网脉状产出,形态规则,产状较缓,稳定分布。

矿体规模较大,长一般100m至数百米。

矿体厚度变化大,单工程最大厚度可达6167 m。

硫品位一般10%~15%之间,最高达22165%(后坡南矿床74号矿体)。

个别地段产于断层带附近的硫铁矿厚度显著增大,如后坡南ZK80222号钻孔,矿体厚达22157m。

213 硫铁矿2锑同体共生富集锑矿2硫铁矿共生矿层主要赋存在“大厂层”二段中2弱硅化火山角砾凝灰岩。

硫铁矿呈脉状、囊状、不规则状分布,极不稳定。

矿体规模较小,一般长100m左右,延深不定,矿体厚多为1m左右,并随下部古喀斯特面起伏变化。

矿体硫品位较低,一般8%~11%。

与萤石、石膏、绿石英等矿物共生。

硫铁矿在该层位中与辉锑矿呈负相关性,硫铁矿发育区,辉锑矿产出较少,反之亦然。

3 硫铁矿矿石特征311 矿物成分 矿石中的矿石矿物主要为黄铁矿和辉锑矿,局部地段还可见黄铜矿。

脉石矿物有石英、高岭石、萤石、石膏和方解石等。

不同矿体,黄铁矿产出状态略有不同:独立富集硫铁矿矿体:矿石矿物主要为黄铁矿,呈自形晶立方体,少许八面体,次为半自形2它形晶,粒径多在0101~0105mm。

硫铁矿2锑同体共生富集矿体:矿石矿物主要为黄铁矿和辉锑矿,黄铁矿含量相对上层较少,以辉锑矿的伴生矿物形式产出,且分布极为不均。

脉石矿物为石英、方解石、石膏、萤石等。

黄铁矿颜色较深,呈半自形2它形晶,粒径多在011mm以上。

312 结构构造矿石的构造主要有3种:①浸染状构造,黄铁矿呈浸染状产于凝灰岩中;②网脉2脉状构造,黄铁矿呈细脉或网脉状穿插于变余玄武岩和凝灰岩中,显示后期形成的特征;③块状构造,黄铁矿密布,含量达80%以上,围岩成分少许。

矿石结构主要有5种:①自形结构,于凝灰岩和变余玄武岩中的黄铁矿呈自形晶星散状或密集状分布于矿石中;②半自形结构,于凝灰岩或变余玄武岩中的黄铁矿呈半自形晶;③它形结构:于凝灰岩或变余玄武岩中的黄铁矿呈它形、圆粒状结构,黄铁矿聚集成较大团粒不均匀分布于强硅化岩中;④碎裂结构,强硅化岩中黄铁矿被纵横穿切;⑤溶蚀结构,早期生成的黄铁矿受后期硅化热液影响,边部发生溶蚀。

4 硫铁矿和辉锑矿的共生分异机制按成因来分,矿床中所见黄铁矿主要有2种。

一是呈细粒星散状密集分布在浅灰色2灰色凝灰岩中,颜色较浅,由火山喷气作用沉积形成;二是由热液蚀变生成的黄铁矿,呈深黄色粗晶六面体、立方体或它形粒状,主要发育在硅化角砾凝灰岩的上部,其次发育于强硅化角砾岩中,多被第二期梳状石英脉穿切。

411 玄武岩喷发与岩性控制硫铁矿成矿海西期峨眉山玄武岩的喷发,造成大量凝灰质沉积成岩,形成该区“大厂层”的雏形。

同时,玄武岩的喷发也带来了丰富的铁质和硫份(聂爱国等,2007),当富含铁质和硫的火山气液进入凝灰岩时,下进速度受阻,气液便在“大厂层”上部聚集,并沿岩石孔隙度稍大的地区迁移,最终在空间较大部位(如断层、节理和裂隙等)沉积形成硫铁矿(姜冬冬等,2009;夏勇等,1993)。

黄铁矿的结晶在凝灰岩未完全凝结成岩前尤其发育,所以多以浸染状、网脉状的形式产出(图1b 、d 、f )。

玄武质砾岩中较大空隙度和空隙连通性好,为后期盆地流体运移提供了通道和黄铁矿沉淀空间。

黄铁矿多呈胶结物充填在玄武质砾石之间,如大厂矿区一车间玄武质砾岩中,黄铁矿多(图1a 、c )。

黄铁矿在硫铁含量充足及有较大的结晶空间下,就会形成粗粒黄铁矿。

另外,沉积过程中因包裹了大量杂质,所以后期热液形成的黄铁矿颜色较深。

412 硅化蚀变控制锑2硫铁矿富集共生“大厂层”受盆地流体影响,主要经历了三期硅化(陈豫等,1984):第一期硅化使凝灰岩、蚀变玄武岩和一部分灰岩蚀变成为强硅化岩石,同时锑硫化矿物沉积,形成浸染状的稀疏粒状、针状辉锑矿和细粒状萤石;第二期硅化与辉锑矿的改造富集关系极为密切,其强度与锑成矿相关。

硅胶溶液充填于构造裂隙空间和角砾之间。

由于硅胶溶液含有不同的微量元素,故形成绿色、浅蓝色、黄色、乳白色的石英,与辉锑矿、萤石共同产出。

第三期硅化为白色显微粒状石英细脉穿插。

实验表明,辉锑矿在300℃左右,易发生溶蚀分解(夏勇等,1993)。

图1e 中也可以看出,辉锑矿在形成后还经历了热液蚀变作用。

也就是说,在高硫热液从断裂进入大厂层的过程中,除形成辉锑矿外,还对辉锑矿产生了蚀变作用,把辉锑矿中的硫重新萃取汇集到热液中。

随着挤压应力的作用,高硫热液会向低应力区,即裂隙发育区运移沉积。

伴随硅化蚀变强烈的蚀变体中,常形成锑2硫铁矿共生矿体,属于同体共生富集成矿。

413 流体反应面处对硫铁矿形成有利“大厂层”上覆的峨眉山玄武岩在构造应力的作用下,发育了较多断层和裂隙。

当大气降水流经玄武岩时,顺着玄武岩中的裂隙以及柱状节理等岩石空隙往下渗透,并萃取其中的铁质。

钻孔中裂隙发育区可发现破碎岩石多具有铁质浸染现象。

当富含铁质的大气降水下渗到凝灰岩层,由于凝灰岩的不透水性,会对大气降水产生阻隔作用,下渗速度减缓。

同时,该流体会沿空隙度较大的地区运移,并富集。

因此,角砾发育区多发育脉状硫铁矿。

a 玄武质砾岩中黄铁矿;b 似层状黄铁矿;c 黄铁矿沿裂隙分布;d 角砾发育区浸染状黄铁矿;e 辉锑矿溶蚀结构;f 角砾发育区浸染状黄铁矿图1 黄铁矿和辉锑矿产出特征5 讨论与结论层控型硫铁矿矿床从与火山活动的角度来看,可将其划分为两大类,即与火山活动无明显关系的层控型硫铁矿矿床和与火山活动有关的层控硫铁矿矿床。

同火山活动有关的硫铁矿矿床主要与海相火山作用有关,其分布受到一定地层层位控制,在火山沉积作用的基础上又受到一定程度的改造、变质或热液蚀变作用。

因此,与火山活动有关的矿床又可分别划分出:火山沉积(+火山热液)2改造型矿床(如白银厂),火山沉积2变质2混合岩化矿床(如红透山)(涂光炽等,1987)。

我国与海相火山活动有关的层控型硫铁矿矿床主要分布于活动带,如西北祁连山加里东褶皱带内,从东向西分布着许多硫铁矿或硫铁矿型多金属矿床,如白矾沟、石居里、柏树台子、白银厂、南华山及蛟龙掌等。

时间上,该类型矿床主要产出在早古生代(涂光炽等,1987)。

从晴隆锑矿硫铁矿地质特征来看,它与上述类型硫铁矿矿床特别相似。

如:硫铁矿形成于古生代,和峨眉山玄武岩离不开,硫铁矿经沉积2改造形成等。

但也有一下几点区别:(1)峨眉山玄武岩性质:峨眉山玄武岩上覆于“大厂层”,但“大厂层”和下伏茅口组灰岩之间为一不整合面,坑道中可以很明显看出,两者之间存在古风化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