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字经第三课
幼儿园三字经教案20篇

《三字经》,是中国的传统启蒙教材。
在中国古代经典当中,《三字经》是最浅显易懂的读本之一。
古人曰:“熟读三字经,便可知天下事,通圣人礼。
”《三字经》自南宋以来,已有七百多年历史,是学习中华传统文化不可多得的儿童启蒙读物,共一千多字,可谓家喻户晓,脍炙人口。
三字一句的韵文极易成诵,内容包括了中国传统的教育、历史、天文、地理、伦理和道德以及一些民间传说,广泛生动而又言简意赅。
《三字经》早就不仅仅属于汉民族了,它有满文、蒙文译本。
《三字经》也不再仅仅属于中国,它的英文、法文译本也已经问世。
1990年新加坡出版的英文新译本更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选入“儿童道德丛书”,加以世界范围的推广。
已经有几百年历史的《三字经》依然有着巨大的生命力。
在过去,包括章太炎在内的有识见的学者,多有致力于《三字经》的注释和续补者。
模拟《三字经》形式的读物,如《女三字经》、《地理三字经》、《医学三字经》、《西学三字经》、《工农三字经》、《军人三字经》、《佛教三字经》、《道教三字经》层出不穷,风靡天下。
近期,文化部原常务副部长高占祥先生还创作了《新三字经》,同样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三字经》全文长达1720字,是我国不可多得的宝贵遗产。
《三字经》的内容分为六个部份,每一部份有一个中心。
从“人之初,性本善”到“人不学,不知义”,讲述的是教育和学习对儿童成长的重要性,后天教育及时,方法正确,可以使儿童成为有用之材;从“为人子,方少时”至“首孝悌,次见闻”强调儿童要懂礼仪要孝敬父母、尊敬兄长,并举了黄香和孔融的例子;从“知某数,识某文”到“此十义,人所同”介绍的是生活中的一些名物常识,有数字、三才、三光、三纲、四时、四方、五行、五常、六谷、六畜、七情、八音、九族、十义,方方面面,一应俱全,而且简单明了;从“凡训蒙,须讲究”到“文中子,及老庄”介绍中国古代的重要典籍和儿童读书的程序,这部份列举的书籍有四书、六经、三易、四诗、三传、五子,基本包括了儒家的典籍和部份先秦诸子的著作;从“经子通,读诸史”到“通古今,若亲目”讲述的是从三皇至清代的朝代变革,一部中国史的基本面貌尽在其中;从“口而诵,心而维”至“戒之哉,宜勉力”强调学习要勤奋刻苦、孜孜不倦,只有从小打下良好的学习基础,长大才能有所作为,“上致君,下泽民”。
中国国学文化《三字经》 PPT课件

一位叫冯道的侍郎曾赋诗一首说:“燕山窦十郎,教子有义方。灵椿 一株老,丹桂五枝芳。”这里所说的“丹桂五枝芳”,就是对窦燕山“五子登 科”的颂扬。
xī mèng mǔ zé lín chǔ 昔 孟 母 , 择 邻 处。 zǐ bù xué duàn jī zhù 子 不 学 , 断 机 杼。
昔:从前、古代。 孟母:孟子的母亲,姓仉,贤良有 德。 择邻处:选择邻居住下来。 子:阵子,名轲,字子与,战国时 邹 国人,后世,尊“亚圣”。 机杼:机,织机;杼,梭子。
学习第一节
注:古时候,孟子的母亲选择 邻居而住,最后在学校旁边住 下来,以便孟子学习礼仪和读 书。孟子学习不努力,他的母 亲便用刀割断织布机上的线, 用来教训孟子。
学习第一节
dòu yān shān yǒu yì fāng 窦 燕 山 , 有 义 方。 jiào wǔ zǐ míng jù yáng 教 五 子 , 名 俱 扬。
这一次,他们搬到了学校附近。孟子开始变得守秩序、懂礼貌、喜欢读书。 这个时候,孟子的妈妈很满意地点着头说:“这才是我儿子应该住的地方呀!“ 后 来,大家就用“孟母三迁”来表示人应该要接近好的人、事、物,才能学习到好的 习惯!
孟母三迁的故事
表演环节 表演孟母三迁的故事
五子登科
窦燕山一生中大行善事,孤遗有女不能嫁的,他出钱替人嫁女;有丧 无钱不能葬者,他出资埋葬;窦燕山还在家里办起了私塾,请名师教课。 有的人家,因为没有钱送孩子到私塾读书,他就主动把孩子接来,免收学 费。
《三字经》教案(7篇)

《三字经》教案(7篇)《三字经》教案篇一经典原文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具扬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堕活动目标1、熟读《三字经》第一课》:“人之初····师之堕”2、识字:山、远、近3、知行合一:通过故事《妈妈生病了》引导幼儿学会做一些关心父母的事,孝敬父母。
活动准备礼物盒子一个,里面放有一本《三字经》字卡:山、远、近“多闻之星”贴纸教师用碟:《三字经》第一课内容、说文解字、知行合一《妈妈生病了》活动过程一、导入活动1、律动:《如果感到幸福》2、“小朋友跳的真棒,~老师要送给你们一份神秘的礼物。
”出示盒子,“我的宝盒里会藏着什么呢,我们用‘爱的鼓励’把它请出来。
”将盒子打开,取出书本《三字经》。
“哦,是一本可爱的书宝宝。
大家看看书宝宝的封面上都有谁呀?〔小兔、小猪、小乌龟、公鸡,还有多多。
〕上面的字你们认识吗?”让小朋友来认上面的字,然后把它念出来。
“对了,书宝宝的名字叫《三字经》,读了它可以让我们变得更加聪明可爱。
”二、活动展开〔一〕诵读1、师:“现在让我们来听听看《三字经》里写着什么宝贝呢,请多多来给大家读《三字经》第一课。
”播放vcd,请小朋友听一遍。
2、师:“老师给每个小朋友都准备了一本《三字经》,小朋友,赶快找找,给你们准备的《三字经》在哪里?”〔事先在每一组孩子桌子的中间放一个小篮子,将《三字经》放在篮子里,用一张手帕将其盖住,保持一些神秘感,也是为了不先引起孩子的注意。
〕请小朋友去找书,必要可以提醒幼儿。
〔提醒:到第二次取书的时候,就是播放音乐,然后将书放在第一个小朋友的桌子右上角,一个一个往后传。
3、找到书以后,请每个孩子拿一本。
“请小朋友双手轻轻的将《三字经》拿出来,放到自己面前的桌子上。
”引导孩子:一手扶着书,一手捏书角,一页一页往后翻,把书翻到第一页。
请小朋友将右手举起来,伸出右手的小食指,将小食指落到第一页的第一个字上,然后‘手指字,耳朵听,眼睛看书开口读’老师读一遍,小朋友跟着读一遍。
三字经第三节朗读

三字经第三节朗读三字经是中国传统的启蒙教材,以简明扼要的语言传达着深刻的哲理。
第三节是其中的一部分,讲述着中国古代的宇宙观和人生观。
现在就来仔细解读和朗读这一节内容。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这句话是三字经第三节的开头。
它告诉我们,人类的本性是善良的,每个人天生都有善良的本性,但是由于后天的影响,人们的行为和性格会逐渐产生差异。
这句话提醒我们要坚守初心,保持善良的本性,不要被外界的负面影响改变自己。
"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这句话强调了教育的重要性。
如果不进行教育,人的本性就会受到影响,逐渐变坏。
而教育的方法就是要专心致志地进行,不能敷衍塞责,要注重培养人的品德和才能,使其成为对社会有益的人才。
"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这句话讲述了孟子的母亲为他选择了一个好的邻居,希望能对他的学习产生正面的影响。
而孟子如果不学习,就会中断织布的机杼,这里的机杼象征着孟子的前途和人生。
这句话告诉我们,良好的学习环境和自身的努力学习是成功的关键,不学习就会失去前途。
"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这句话讲述了窦燕山教育五个儿子,他的教育方法得到了人们的赞扬。
窦燕山以身作则,教育有方,使得五个儿子的名声传扬开来。
这句话告诉我们,作为父母或教育者,要以身作则,正确教育子女,培养他们的品德和才能,使他们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这句话提醒了我们父母和老师的责任。
如果只是溺爱而不教育,就是父亲的过错,如果教育不严格,就是教师的懒散。
父母和教师的责任是教育孩子,引导他们走向正确的人生道路,不能懈怠,要尽心尽力。
三字经第三节的内容,虽然简短,但蕴含着深刻的教育意义,启发着我们对教育的思考和对人生的认识。
通过朗读和理解,我们能更好地领悟其中的道理,从而引导自己和他人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成为对社会有益的人才。
幼儿园小班三字经教案大全

幼儿园小班三字经教案大全教案标题:幼儿园小班三字经教案大全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三字经的基本内容和意义。
2. 培养幼儿的口头表达能力和记忆力。
3. 培养幼儿的良好品德和价值观。
4. 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意识。
教学准备:1. 幼儿园小班三字经教材。
2. 幼儿园小班三字经教具。
3. 幼儿园小班三字经音频材料。
4. 幼儿园小班三字经相关图片和视频资源。
5. 幼儿园小班三字经相关游戏和活动素材。
教学步骤:第一课:三字经的基本介绍1. 创设情境:通过展示三字经相关图片和视频,引发幼儿对三字经的兴趣。
2. 导入活动:播放三字经音频,让幼儿跟随音频朗读三字经。
3. 教学重点:教授三字经的基本内容和意义,帮助幼儿理解其中的道理和教诲。
4. 拓展活动:组织幼儿参与相关游戏和活动,巩固对三字经的初步了解。
第二课:三字经的口头表达1. 复习与导入: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引导幼儿回忆三字经的基本内容。
2. 口头表达训练:通过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形式,让幼儿自由表达三字经中的教诲和道理。
3. 情景操练:设计情景,让幼儿在情境中运用三字经中的知识和道理进行表达。
4. 拓展活动:组织幼儿参与相关游戏和活动,提高口头表达能力。
第三课:三字经的记忆训练1. 复习与导入: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引导幼儿回忆三字经中的教诲和道理。
2. 记忆训练:通过朗读、填空、配对等方式,帮助幼儿记忆三字经的内容。
3. 互动学习:组织幼儿分组互相教授、交流三字经中的知识和道理。
4. 拓展活动:组织幼儿参与相关游戏和活动,巩固对三字经的记忆。
第四课:三字经的品德培养1. 复习与导入: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引导幼儿回忆三字经中的教诲和道理。
2. 品德培养活动:通过讲故事、情景模拟等形式,让幼儿理解三字经中的品德教育。
3. 讨论与分享:组织幼儿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如何践行三字经中的品德教诲。
4. 拓展活动:组织幼儿参与相关游戏和活动,培养良好的品德和价值观。
三字经第三课

[故事]从前,有个无恶不做的强盗,在他做尽坏事 后,终于被衙门的捕快捉了起来。由于他犯了许多 不可原谅的罪,所以县太爷判了他死罪。临刑前, 县太爷问他有什么要求,强盗说:“我想见我母亲 最后一面。”县太爷命人竟然狠狠的将母亲的耳朵咬了下来,并且 伤心地说:“我好恨娘在我犯错时,从来不教训我, 现在我后悔也来不及了。”这强盗的母亲,要对强 盗的下场负一半的责任啊!清朝时,大将左宗棠的 部下张曜,立了许多功劳,于是左宗棠便升了他的 官,但是许多不服气的人,便以张曜没有念过书为 理由,不给他官做。张曜知道因为自己的不识字, 而做不了官,心里很难过,于是发奋苦读,终于凭 着他的学识,把官给争了回来。
三字经第三课

王
纲
坠。
shǐ chūn qiū zhōng zhàn guó
逞
干 戈, 尚
游
说。
始
五
wǔ
春 秋,
霸
bà qiáng qī xióng chū
终 战
雄
国。
yí ng qí shì n
强, 七 氏,
shǐ
jiān bìng
出。
嬴
chuán èr shì chǔ hàn zhēng
秦
始
兼
并。
传
二
世, 楚
周辙东,王纲堕。逞干戈,尚游说。 始春秋,终战国。五霸强,七雄出。 嬴秦氏,始兼并。传二世,楚汉争。 高祖兴,汉业建。至孝平,王莽篡。 光武兴,为东汉。四百年,终于献。 魏蜀吴,争汉鼎。号三国,迄两晋。
/show/jAoVQZ876x0OGyB7.html /cartoon/sa nguoyanyidonghuaban/qq_1.html
汉
争。
gāo zǔ xīng hàn yè jiàn 高 祖 兴 , 汉 业 建。 zhìxiào ping wáng mǎng cuàn 至 孝 平, 王 莽 篡。 guāng wǔ xīng wéi dōng hàn 光 武 兴, 为 东 汉。 sì bǎi nián zhōng yú xiàn 四百 年 , 终 于 献 wèi shǔ wú zhēng hàn dǐng 魏 蜀 吴 , 争 汉 鼎。
自羲农,至黄帝。号三皇,居上世。 唐有虞,号二帝。相揖逊,称盛世。 夏有禹,商有汤。周文王,称三王。 夏传子,家天下。四百载,迁夏社。 汤伐夏,国号商。六百载,至纣亡。 周武王,始诛纣。八百载,最长久。
zhōu zhé dōng wáng gāng zhuì
三字经第三课(劝学篇)

lǎo 老 fā 发
quán èr shí qī 泉 , 二 十 七。 fèn dú shū jí 奋 , 读 书 籍。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洵, 号老泉,小时候不想念书, 到了二十七岁的时候,才 开始下决心努力学习,后 来成了大学问家。
bǐ jì lǎo yóu huǐ chí 彼 既 老 , 犹 悔 迟。 ěr xiǎo shēng yí zǎo sī 尔 小 生 , 宜 早 思。
① 勤奋好学 ② 孝敬父母,非常懂事
③ 聪明,富有创造力。
铁杵成针
④ 有耐心,坚持到底 ⑤ 知错就改
听父母的话
选择有利的环境
父母对子女的爱
孟 母 三 迁
环境的影响
多做善事
严以律己
知错能改
窦 燕 山 教 子
以身作则,家 教严格
做力所能及的事
听爸爸妈妈的话
爱父母,孝顺
黄 香 温 席
让爸爸妈妈放 心
晋朝的孙敬读书时把自 己的头发拴在屋梁上, 以免打瞌睡。战国时苏 秦读书每到疲倦时就用 锥子刺大腿,他们不用 别人督促而自觉勤奋苦 读。
rú 如 jiā 家
náng yíng rú yìng xuě 囊 萤 , 如 映 雪。 suī pín xué bú chuò 虽 贫 , 学 不 辍。
晋朝人车胤,把萤火 虫放在纱袋里当照明 读书。孙康则利用积 雪的反光来读书。他 们两人家境贫苦,却 能在艰苦条件下继续 求学。
狗在夜间会替人看守家门, 鸡在每天早晨天亮时报晓, 人如果不能用心学习、迷迷 糊糊过日子,有什么资格称 为人呢。
cán 蚕 rén 人
tǔ 吐 bù 不
sī fēng niàng mì 丝 , 蜂 酿 蜜。 xué bù rú wù 学 , 不 如 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课
原文: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
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
注释:
养:养育。
教:教导。
过:过错,失误。
严:严格,严厉。
师:老师。
惰:懈怠、失职,没有尽到责任。
子:子女,小孩儿。
不学:不肯读书学习。
非:不是。
宜:应该。
幼:年纪小的时候。
为:作为,成就。
何为:能干什么呢?
译文:
仅仅是供养儿女吃穿,而不好好教育,这是当爸爸的过错。
仅仅是教育,但不严格要求,就是老师的失职了。
(在古时候,教育孩子只是爸爸的责任,但在今天已经是爸爸和妈妈共同的责任。
老师对学生的教育是不应该存在任何懒惰之心的,这是老师应有的职业道德)。
小孩子不肯好好学习,这是不对的。
一个人如果小时候不好好学习,老了既不懂做人的道理,又没有知识,能有什么作为呢?
附:故事《溺爱的下场》
从前,有一位妈妈在年纪很大的时候生了一个宝贝儿子,因此非常疼爱他,把他宠得又任性又霸道。
有一天,这个孩子到邻居家串门儿,看到院子里一只老母鸡下了一只大鸡蛋,他很好奇,就把鸡蛋拿回家。
到家以后,孩子兴奋地那吃鸡蛋给妈妈看。
妈妈问鸡蛋是哪里来的,孩子说是从邻居家的鸡
窝里拿的。
妈妈不但没有责备他,反而说:“孩子,快把鸡蛋收起来,别告诉别人,一会儿妈妈给你煮熟了吃。
过了不久,孩子有从别人家里拿来几颗青菜,妈妈见了说:“我的儿子真能干!今天咱家不用买菜了,以后再有机会多拿几次,省下的菜钱给你买玩具。
”
就这样一而再,再而三,孩子偷人家的东西一点儿也不觉得难为情。
他认为把别人的好东西拿过来,不用自己辛苦赚钱,还能吃得好,穿得好。
那些靠做工赚钱的人还不如自己过得舒服呢。
过了几年,他的胆子越来越大,偷的东西越来越多,越来越贵重。
妈妈想管他,可是他一点儿也听不进去。
最后,他先偷东西太慢,竟然去拦路抢劫,结果失手将被害人杀了。
最后被抓起来,判了死刑。
当刽子手要砍他头的时候,他要求和妈妈说几句话,法官批准了他的请求。
妈妈哭哭啼啼地来到他身边,谁知他一口咬掉了妈妈的耳朵。
妈妈疼得大声喊叫,骂道:“你这个不孝的畜生,死到临头还要害你的妈妈。
”孩子说:“当初我偷鸡蛋的时候,如果你制止我,骂我一顿,就不会有今天了!
是呀,如果当初那位妈妈对儿子严格要求,儿子能成为抢劫、杀人的罪犯吗?正应了那句老话:惯子如杀子啊。
面对儿子被砍头的下场,妈妈后悔也来不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