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字经ppt

合集下载

【图文】《三字经》教学PPT课件

【图文】《三字经》教学PPT课件
周处听说了村里来了这“三害”好打架的个性使他立刻到山里一拳 就把老虎给打死了,接着又到湖里抓蛟龙,在湖里追了三天三夜,才 消灭了蛟龙。岸上的村民见周处一直没有浮出水面,还以为他和蛟龙 同归于尽了,于是,大家便在岸上庆祝除去了“三害”。
周处回到了村子里,明白了自己竟是第三害后,从此下决心改过自 新,不在做个让人家讨厌的人。
• [故事]

如果要改善社会的风俗使、夫妇间的相处关系,一旦
建立了和谐的关系,许多纷争就不会发生了。

有一次,楚庄王招待臣子们喝酒,喝到一半,烛火突
然熄了,其中有一位臣子便趁一片漆黑时,调戏楚庄王的
妃子,妃子不甘心受到欺侮,一把抓下这个人的帽带,准
晋朝时,有个名叫周处的人。他是一个本性善良的人,可是,由 于他自小便没了爹娘,在无人教导的情形下,周处的性情变的很残暴, 行为也十分野蛮。
周处喜欢欺负弱小,常常因为自己不高兴,就把别人打的头破血 流的,所以,村里的人见了他,总是躲的远远的。
这几天,村子里出现了一只凶恶的老虎,在山脚下的大湖里也出 现了一只可怕的蛟龙,常常侵害村里的农作物,甚至还把农民活生生 吞掉,大家觉得很害怕,甚至把老虎、蛟龙及周处合称“三害”,还 说“三害”不除,村民将永无安宁之日。
• 由这个故事我们可以知道,一块上等的美玉都需要琢磨、打造,才能 显现出它的价值,所以人类也许要良好的教育,才能成为一个有用的 人。
[故事]
东汉时,有个九岁的小孩——黄香。他非常的孝顺父亲,为了不 让父亲太劳累,所有的家务事都是由自己动手做的。
夏天时,他会用扇子把席子给扇凉了,再请父亲上床睡觉。天气变冷了, 黄香总会在父亲睡觉前,把被窝躺暖之后,才让父亲入睡。
有一天,孟子逃学回来,孟母正在织布,她一气之下,剪破了正 片织好的布,然后对孟子说:“你读书就想我织布一样,要脚踏实地 才能做得好,如今你随意逃学,就象我剪断这块布一样,前功尽弃 了。”从此,孟子便发奋读书,果然成为中国的大学问家。

中国国学文化《三字经》 PPT课件

中国国学文化《三字经》 PPT课件
后来他的妻子连续生下了五个儿子。他把全部精力用在培养教育儿子 身上,在他悉心培养教育下,五个儿子都成为有用之才,先后登科及第: 长子中进士,授翰林学士,曾任礼部尚书;次子中进士,授翰林学士,曾 任礼部侍郎;三子曾任补阙;四子中进士,授翰林学士,曾任谏议大夫; 五子曾任起居郎。当时人们称窦氏五龙。
一位叫冯道的侍郎曾赋诗一首说:“燕山窦十郎,教子有义方。灵椿 一株老,丹桂五枝芳。”这里所说的“丹桂五枝芳”,就是对窦燕山“五子登 科”的颂扬。
xī mèng mǔ zé lín chǔ 昔 孟 母 , 择 邻 处。 zǐ bù xué duàn jī zhù 子 不 学 , 断 机 杼。
昔:从前、古代。 孟母:孟子的母亲,姓仉,贤良有 德。 择邻处:选择邻居住下来。 子:阵子,名轲,字子与,战国时 邹 国人,后世,尊“亚圣”。 机杼:机,织机;杼,梭子。
学习第一节
注:古时候,孟子的母亲选择 邻居而住,最后在学校旁边住 下来,以便孟子学习礼仪和读 书。孟子学习不努力,他的母 亲便用刀割断织布机上的线, 用来教训孟子。
学习第一节
dòu yān shān yǒu yì fāng 窦 燕 山 , 有 义 方。 jiào wǔ zǐ míng jù yáng 教 五 子 , 名 俱 扬。
这一次,他们搬到了学校附近。孟子开始变得守秩序、懂礼貌、喜欢读书。 这个时候,孟子的妈妈很满意地点着头说:“这才是我儿子应该住的地方呀!“ 后 来,大家就用“孟母三迁”来表示人应该要接近好的人、事、物,才能学习到好的 习惯!
孟母三迁的故事
表演环节 表演孟母三迁的故事
五子登科
窦燕山一生中大行善事,孤遗有女不能嫁的,他出钱替人嫁女;有丧 无钱不能葬者,他出资埋葬;窦燕山还在家里办起了私塾,请名师教课。 有的人家,因为没有钱送孩子到私塾读书,他就主动把孩子接来,免收学 费。

三字经ppt课件

三字经ppt课件

精选ppt
三字经 11
• 窦燕山为人不好。以势压贫,由于他做事缺德, 所以到了 30 岁,还没有子女。窦燕山也为此着 急,一天晚上做梦,他死去的父亲对他说:“你 心术不好,心德不端,恶名张注天曹,如不痛改 前非,重新做人,不仅一辈子没有儿子,也会短 命。你要赶快改过从善,大积阴德,只有这样, 才能挽回天意,改过呈祥。”
dānɡ jiǎnɡ qiú
号 《六 经》 , 当 讲 求。
精选ppt
三字经 41
yǒu lián shān yǒu ɡuī cánɡ
有 《连 山》 , 有 《归 藏》。
Yǒu zhōu yì
sān yì xiánɡ
有 《周 易》 , 三 《易》 详。
yǒu diǎn mó
yǒu xùn ɡào
有 典 谟 , 有 训 诰,
鹅 ,鹅,鹅, 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 红掌拨清波
精选ppt
三字经 20
风 (唐)李峤(qiáo) 解落三秋叶, 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 入竹万竿斜。
精选ppt
三字经 21
第二级,加油哦!
xiānɡ jiǔ línɡ néng wēn xí
香 九 龄 , 能 温 席。
xiào yú qīn suǒ dānɡ zhí
精选ppt
三字经 15
• zǐ bù xué fēi suǒ yí • 子 不 学 , 非 所 宜。 • yòu bù xué lǎo hé wéi • 幼 不 学 , 老 何 为。
精选ppt
三字经 16
• [故事] 清朝时,大将左宗棠的部
下张曜,立了许多功劳,于是左宗
棠便升了他的官,但是许多不服气
此 四 时 , 运 不 穷。

《三字经》讲解PPT课件

《三字经》讲解PPT课件

家长以身作则
家长应践行《三字经》中的教 育理念,成为孩子的榜样。
结合生活实践
将《三字经》中的教育理念融 入日常生活,让孩子在实践中 体验、学习和成长。
亲子共读
通过亲子共读《三字经》,增 进亲子关系,同时让孩子在潜 移默化中接受经典文化的熏陶 。
创新教育方式
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如动画、 游戏等,以孩子喜闻乐见的方 式传授《三字经》中的知识。
CHAPTER
三字一句,简洁明快
三字句形式
采用三个字为一句的形式,简洁而富 有节奏感。
信息量大
尽管每句只有三个字,但整篇《三字 经》涵盖了丰富的知识和道理。
易于记忆
三字句简短易记,符合儿童记忆特点 ,方便儿童背诵。
押韵工整,朗朗上口
押韵规律
每句末尾的字押韵,使得整篇文 章读起来朗朗上口,富有音乐感
历史教育
了解历史典故
《三字经》中包含了大量的历史 故事和典故,有助于儿童了解中
国悠久的历史文化。
培养历史意识
通过历史教育,可以培养儿童的历 史意识和文化素养,增强其对国家 和民族的认同感。
传承历史文化
《三字经》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载 体,通过历史教育可以传承和弘扬 中华民族优秀的历史文化传统。
04 《三字经》的文学特色
《三字经》讲解PPT课件
目录
CONTENTS
• 引言 • 《三字经》内容概述 • 《三字经》的教育意义 • 《三字经》的文学特色 • 《三字经》与现代社会的联系 • 结论与展望
01 引言
CHAPTER
《三字经》简介
《三字经》是中国古 代儿童启蒙教材之一 ,相传为南宋学者王 应麟所编。
内容涵盖了历史、天 文、地理、道德等多 个方面,是中华文化 的瑰宝。

完整三字经全文解释(图文)PPT课件

完整三字经全文解释(图文)PPT课件
• 识字写字:字如其人,心正则字正,心不正则自不正 。 • 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
47
论语者,二十篇。群弟子,记善言。 孟子者,七篇止。讲道德,说仁义。
• 《论语》这本书,共有二十篇,是空子的弟子和再传 的弟子,把孔子或是孔子弟子曾说过的善言善语,记 载编辑而成。
• 而《孟子》这本书,共有七篇,整本书的主旨,是在 谈道德仁义的道理。
朋友之间以诚相待,相互照顾;国君尊重他的臣民,爱护他的百姓,
如能做到这一点,臣民们自然会对他效忠。
•父慈、子孝、夫和、妻顺、兄友、弟恭、朋信、友义、君敬、臣忠,
这是人人都应遵守,千万不能违背的。
• 丧礼也应该遵从五服的礼节。当父母去世时必须穿斩衰的丧服;祖
父母去世时应该穿齐哀的丧服;自己的兄弟去世时须穿大功的丧服;
41
.
42
• 父子恩,夫妇顺。兄则友,弟则恭。 • 长幼序,友与朋。君则敬,臣则忠。 • 此十义,人所同。当顺叙,勿违背。
• 斩齐衰,大小功。至丝麻,五服终。
• 父与子间要慈爱与孝顺;夫妻间须和睦相处夫唱妇随;身为兄姊的
人必须友爱弟妹;而身为弟妹的人则要恭敬兄姊。
• 年长和年幼的人在一起相处,必须注重长幼尊卑的次恰当合适 的相处方式或关系。
.
24
•应:相应、适应。 • 东方大海,西方流 沙,北方千里冰雪, 南方千里炎火。 •“中国”一词的由 来。
.
25
五行水火木金土相生相克,按照相克的顺序。
.
26
.
27
• 曰黄道 • 日所躔
• 曰赤道 • 当中权
• 赤道下 • 温暖极
• 我中华 • 在东北
.
3
《三字经》的内容

《三字经》PPT课件

《三字经》PPT课件
《三字经》与《百家姓》、《千字文》并 称为三大国学启蒙读物。
《三字经》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 它短小精悍、琅琅上口,千百年来,家喻户 晓。其内容涵盖了历史、天文、地理、道德 以及一些民间传说,所谓“熟读《三字经》, 可知千古事”。
人之初 性本善 性相近 习相远
〖启示〗人生下来原本都是 一样,但从小不好好教育, 善良的本性就会变坏。所以, 人从小就要好好学习,区分 善恶,才能成为一个对社会 有用的人才。
三才者
天地人
三光者
日月星
三纲者
君臣义
父子亲
夫妇顺
〖启示〗人类只有认识世界,才能改造世界。世 界太大了。天空中的星辰以及雷、电、风、雨, 大地的山川河流、花草树木、鱼虫百兽,而人又是 万物之灵。只有不断学习,才能运用掌握的知识 去改造世界。
要使人与人之间有一个良好和谐的关系,每
个人都要认清自己的地位,人人从我做起,才能 天下安宁,人类永远和平。
窦燕山 有义方 教五子 名俱扬
〖启示〗仅仅教育,而没有好 的方法也是不行的。好的方法 就是严格而有道理。窦燕山能 够使五个儿子和睦相处,都很 孝敬父母、并且学业上都很有 成就,是和他的教育方法分不 开的。
养不教
父之过
教不严
师之惰
子不学
非所宜
幼不学
老何为
〖启示〗严师出高徒,严格的教育是通往 成才之路的必然途径。对孩子的严格要求 虽然是做父母和老师的本份,但做子女的 也应该理解父母和老师的苦心,才能自觉 严格要求自己。
曰水火 木金土 此五行 本乎数
〖启示〗 这是中国古代用来指
宇宙各种事物的抽象概念, 是根据一、二、三、四、 五这五个数字和组合变化 而产生的。
谢谢
识某文

三字经图文版课件

三字经图文版课件
人之初,性本善。
性相近,习相远。

苟不教,性乃迁,
教之道,贵以专。
昔孟母,择邻处,
子不学,断机杼。
窦燕山,有义方, 教五子,名俱扬。
养不教,父之过, 教不严,师之惰。 子不学,非所宜, 幼不学,老何为?
玉不琢,不成器, 人不学,不知义。 为人子,方少时, 亲师友,习礼仪。
香九龄,能温席, 孝于亲,所当执。
曰仁义,礼智信, 此五常,不容紊。
稻粱菽,麦黍稷, 此六谷,人所食。
马牛羊,鸡犬豕, 此六畜,人所饲。
曰喜怒,曰哀惧, 爱恶欲,七情具。
匏土革,木石金, 丝与竹,乃八音。
高曾祖,父而身, 身而子,子而孙。 自子孙,至元曾, 乃九族,人之伦。
父子恩,夫妇从, 兄则友,弟则恭。 长幼序,友与朋, 君则敬,臣则忠。 此十义,人所同。
诗书易,礼春秋, 乐经亡,余可求。
有连山,有归藏, 有周易,三易祥。
有典谟,有训诰, 有誓命,书之奥。
我周公,作周礼, 著六官,存治体。
融四岁,能让梨, 悌于长,宜先知。 首孝悌,次见闻, 知某数,识某文。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一而十,十而百, 百而千,千而万。

三才者,天地人, 三光者,日月星。
三纲者,君臣义, 父子亲,夫妇顺。
曰春夏,曰秋冬, 此四时,运不穷。 曰南北,曰西东, 此四方,应乎中。
曰水火,木金土, 此五行,本乎数。
凡训蒙,须讲究, 祥训诂,明句读。
为学者,必有初, 小学终,至四书。
论语者,二十篇, 群弟子,记善言。
孟子者,七篇止, 讲道德,说仁义。
作中庸,子思笔, 中不偏,庸不易。
作大学,乃曾子, 自修齐,至平治。
此二篇,在礼记, 今单行,本元晦。

三字经(带拼音)-PPT(精)

三字经(带拼音)-PPT(精)

tánɡ yǒu
hào âr
帝。 世。
xiānɡ yī xùn
chēnɡ shânɡ shì
三字经
xià
yǒu
yǔ wǔ
shānɡ yǒu
tānɡ


xià

文 传
bǎi
禹 , 商
武 , 称
jiā

三 天 夏
汤,
wánɡ
zhōu wãn
chēnɡ sān
王。 下。
shâ
chuán zǐ
tiān xià

dài

miâ
金 , 帝
号 犹
纷。
cún
sînɡ yïu

灭 辽 , 宋
存。
三字经
zhì
yuán xīnɡ
jīn yì

xiē

Yǒu

宋 中 十
兴 , 金
世 , 一 国 , 兼
nián

同 戎 祚
歇。
灭。 狄。
fâi
sînɡ shì
tïnɡ miâ
有 并 九
bìnɡ zhōnɡ ɡuï
jiān rïnɡ dí

《六
经》 ,


求。
三字经
yǒu
lián
shān
yǒu
ɡuī
cánɡ
有 有
yǒu
《连 山》 , 有 《归 藏》。


Yǒu zhōu
diǎn
sān
yǒu

xùn
xiánɡ
ɡào
《周 易》 , 三 《易》 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二课 炎宋兴
• 炎 宋 兴 , 受 周 禅。 • 十 八 犹 存。 • 至 元 兴 , 金 绪 歇。 • 有 宋 世 , 一 同 灭。 • 并 中 国 , 兼 戎 狄。 • 九 十 年, 国 祚 废
第十三课 明太祖
第六课 凡训蒙
• 凡训蒙,须讲究。详训诂,名句读。 • 为学者,必有初。小学终,至四书。
论语者,二十篇。群弟子,记善言。 • 孟子者,七篇止。讲道德,说仁义。
作中庸,子思笔。中不偏,庸不易。 • 作大学,乃曾子。自修齐,至平治。
第七课 《孝经》通
• 孝经通,四书熟。如六经,始可读。 • 诗书易,礼春秋。号六经,当讲求。
稻粱菽,麦黍稷。此六谷,人所食。
• 马牛羊,鸡犬豕。此六畜,人所饲。 曰喜怒,曰哀惧。爱恶欲,七情具。
• □土革,木石金。与丝竹,乃八音。
第五课 高曾祖
• 高曾祖,父而身,身而子,子而孙。 • 自子孙,至玄曾,乃九族,人之伦。 • 父子恩,夫妇从,兄则友,弟则恭; • 长幼序,友与朋,君则敬,臣则忠。 • 此十义,人所同,
• 若梁□,八十二。对大廷,魁多士。 彼既成,众称异。尔小生,宜立志。
• 莹八岁,能咏诗。泌七岁,能赋□。 彼颖悟,人称奇。尔幼学,当效之。
第十六课 犬守夜
• 蔡文姬,能辨琴。谢道□,能咏吟。 彼女子,且聪敏。尔男子,当自警。
• 唐刘晏,方七岁。举神童,作正字。 彼虽幼,身己仕。尔幼学,勉而致。
• 有为者,亦若是。 • 犬守夜,鸡司晨。苟不学,曷为人。 • 蚕吐丝,蜂酿蜜。人不学,不如物。
幼而学,壮而行。上致君,下泽民。 • 扬名声,显父母。光于前,裕于后。
人遗子,金满嬴。我教子,惟一经。 • 勤有功,戏无益。戒之哉,宜勉力。
• 明 太 祖 , 久 亲 师。 • 传 建 文 , 方 四 祀。 • 迁 北 京 , 永 乐 嗣。 • 迨 崇 祯 , 煤 山 逝。 • 清 太 祖 , 膺 景 命。 • 靖 四 方 , 克 大 定。 • 至 宣 统 , 乃 大 同。 • 十 二 世 , 清 祚 终。 • 读 史 者 , 考 实 录。 • 通 古 今 , 若 亲 目。 • 口 而 诵 , 心 而 维。 • 朝 于 斯 , 夕 于 斯。
第三课 首孝弟
• 首孝悌,次见闻,知某数,识某文。 • 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千而万。 • 三才者,天地人,三光者,日月星。 • 三纲者,君臣义,父子亲,夫妇顺。 • 曰春夏,曰秋冬,此四时,运不穷。 • 曰南北,曰西东,此四方,应乎中。
第四课 曰水火
• 曰水火,木金土。此五行,本乎数。 • 曰仁义,礼智信。此五常,不容紊。
• 嬴秦氏,始兼并。传二世,楚汉争。 高祖兴,汉业建。至孝平,王莽篡。
• 光武兴,为东汉。四百年,终于献。
第十一课 魏蜀吴
• 魏蜀吴,争汉鼎。号三国,迄两晋。 • 宋齐继,梁陈承。为南朝,都金陵。
北元魏,分东西。宇文周,兴高齐。 • 迨至隋,一土宇。不再传,失统绪。
唐高祖,起义师。除隋乱,创国基。 • 二十传,三百载。梁义之,国乃改 • 梁唐晋,及汉周。称五代,皆有由。
• 经子通,读诸史。考世系,知终始。
第九课 自羲农
• 自羲农,至黄帝。号三皇,居上世。 唐有虞,号二帝。相揖逊,称盛世。
• 夏有禹,商有汤。周文王,称三王。 夏传子,家天下。四百载,迁夏社。
• 汤伐夏,国号商。六百载,至纣亡。 周武王,始诛纣。八百载,最长久。
第十课 周辙东
• 周辙东,王纲堕。逞干戈,尚游说。 始春秋,终战国。五霸强,七雄出。
有连山,有归藏。有周易,三易详。
• 有典谟,有训诰。有誓命,书之奥。 我周公,作周礼。著六官,存治体。
• 大小戴,注礼记。述圣言,礼乐备。 曰国风,曰雅颂。号四诗,当讽咏。
第八课 《诗》既亡
• 诗既亡,春秋作。寓褒贬,别善恶。 三传者,有公羊。有左氏,有彀梁。
• 经既明,方读子。撮其要,记其事。 五子者,有荀杨。文中子,及老庄。
第十四课 昔仲尼
• 昔仲尼,师项□。古圣贤,尚勤学。 赵中令,读鲁论。彼既仕,学且勤。
• 披蒲编,削竹简。彼无书,且知勉。 头悬梁,锥刺股。彼不教,自勤苦。
• 如囊萤,如映雪。家虽贫,学不缀。 如负薪,如挂角。身虽劳,犹苦卓。
第十五课 苏老泉
• 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书籍。 彼既老,犹悔迟。尔小生,宜早思。
国学经典诵读《三字经》
第一课 人之初
•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 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 • 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 • 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 • 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
第二课 子不学
• 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 •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 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 • 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 • 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