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工程基础知识ppt课件
合集下载
第3讲 公路工程识图基础知识

二、公路工 程施工图常 用图例
三、公路基本组成
1.路 基
路堤 半挖半填
路堑
2、路 面
•面 层 位置、作用、质量要求。 要保证结构强度、刚度、不透水性、温度稳定性、平 整度、粗糙度和耐磨性。
• 联结层 作用是为加强面层 与基层的联结,提 高面层的抗疲劳能 力。
•基 层 一般用碎(砾)石灰土或工业废渣修筑。
见各有关专业制图 不可见轮廓线
不可见轮廓线、图例线 见各有关专业制图标准 见各有关专业制图标准
中心线、对称线等 见各有关专业制图标准 见各有关专业制图标准 假想轮廓线、成型前原始轮廓线
断开界线 断开界线
(3)图框线、标题栏线
图框线、标题栏线的宽度表(mm)
(4)总图制图图线。
总图制图图线应根据图纸功能,按下表规定的线型选用。
(2)工程建设制图常见线型及用途表
名称
粗
实线
中
细
粗
虚线
中细Βιβλιοθήκη 粗 单点中 长画线
细
粗 双点长
中 画线
细
折断线
波浪线
图线的线型、线宽及用途表
线型
线宽 b
0.5b 0.25b
b 0.5b 0.25b
b 0.5b 0.25b
b 0.5b 0.25b 0.25b 0.25b
一般用途 主要可见轮廓线
可见轮廓线 可见轮廓线、图例线
0.7b
地下开采区塌落界限
0.5b
建筑红线
0.5b
断线
0.5b
新建人工水体轮廓线
2.比 例
(1) 比例的选取
图样的比例是指图中图形与其实物相应要素的线性尺寸之比。原始比例是 比值为1的比例,即1:1。放大比例是比值大于1的比例,如2:1等。缩小比例是比 值小于1的比例,如1:2等。
路基路面工程道路工程概论讲义PPT课件精选全文

第37页/共94页
路基的干湿类型
路基湿度的来源
大气降水、地面水、地下水、
水蒸气及其凝结水、给排水设施泄露
路基干湿类型的划分
标准:平均稠度Bm=(WL-Wm)/(WL-Wp) 类型:干燥、中湿、潮湿、过湿
路基临界高度
第38页/共94页
6.2路基设计 一. 路基横断面基本形式
路堤
路堑
半挖半填路基
3.1竖曲线设计
定义 分类 作用
第19页/共94页
竖曲线要素计算
变坡角 1 (2 “”为凸曲线、“”为凹曲线) 曲线长L R
切线长T
L 2
外矢距E T 2 2R
切高y x2 2R
竖曲线起点桩号=变坡点桩号-T 竖曲线终点桩号=变坡点桩号+T 某桩号在凸(凹)曲线上的设计标高
=该桩号在切线上的设计高-(+)y
拓宽路口式交叉口设计 拓宽车道数
拓宽位置的选择
拓宽车道长度的计算
环形交叉口设计
中心岛的形状和尺寸
环道的宽度
交织角
环岛进出口的转弯半径
第32页/共94页环 道 的 横 截 面
交叉口竖向设计
原则
基本形式
设计方法及步骤
O2
E2 A
E D3
E3
M3
O3 F3 F
第33页/共94页
计算图示
5.2立体交叉设计
路基土方施工
开挖
运输
填堆
压实
第45页/共94页
修整
路基压实
压实土基的意义
影响路基压实效果的因素:
干
内因: 含水量
容 重
土质
外因: 压实功能
压实机具
第46页/共94页
路基的干湿类型
路基湿度的来源
大气降水、地面水、地下水、
水蒸气及其凝结水、给排水设施泄露
路基干湿类型的划分
标准:平均稠度Bm=(WL-Wm)/(WL-Wp) 类型:干燥、中湿、潮湿、过湿
路基临界高度
第38页/共94页
6.2路基设计 一. 路基横断面基本形式
路堤
路堑
半挖半填路基
3.1竖曲线设计
定义 分类 作用
第19页/共94页
竖曲线要素计算
变坡角 1 (2 “”为凸曲线、“”为凹曲线) 曲线长L R
切线长T
L 2
外矢距E T 2 2R
切高y x2 2R
竖曲线起点桩号=变坡点桩号-T 竖曲线终点桩号=变坡点桩号+T 某桩号在凸(凹)曲线上的设计标高
=该桩号在切线上的设计高-(+)y
拓宽路口式交叉口设计 拓宽车道数
拓宽位置的选择
拓宽车道长度的计算
环形交叉口设计
中心岛的形状和尺寸
环道的宽度
交织角
环岛进出口的转弯半径
第32页/共94页环 道 的 横 截 面
交叉口竖向设计
原则
基本形式
设计方法及步骤
O2
E2 A
E D3
E3
M3
O3 F3 F
第33页/共94页
计算图示
5.2立体交叉设计
路基土方施工
开挖
运输
填堆
压实
第45页/共94页
修整
路基压实
压实土基的意义
影响路基压实效果的因素:
干
内因: 含水量
容 重
土质
外因: 压实功能
压实机具
第46页/共94页
《路基工程》PPT课件

K— 系数,取K = 0.5;
—土的容重,kN/m3;
n— 系数,n = 5~10。
路基工作区的设计、施工要求
➢ 对路基工作区内的土质选择、压实度要求都更严格些,保 证其强度与稳定性均高于其它部分。
➢ 路基设计和施工中要求根据不同的层位选择填料,把工程力 学性质好的土填筑在路床上部,而把质量较差的土填在下 部。
a.填石路堤
填料规格 小于25cm的石块 小于25cm的石块 大于25cm的石块
填石路堤边坡坡度表
边坡高度H(m) 边坡坡度
<6
1.25~1:1.33
6~20
1:1.5
施工方法 填筑 填筑
<20
1:1
表面用较大石块砌成规
则整齐的行列,内部以
一般石料分层填筑
➢ 填石边坡的外层,应选用坚硬而未风化的石料填筑,采用排 砌方式可以增强其稳定性。
《公路路基设计规范》(TJG D30-2004)对路基填料最小强度 和最大粒径规定:
路基填料最小强度和最大粒径要求
项目分类
填 上路床 方 下路床 路 上路堤 基 下路堤 零填及路堑路床
路面底面 以下深度
(cm) 0~30 30~80 80~150 150 以下 0~30
填料最小强度(CBR)(%) 高速公路、 其它等级 一级公路 公 路
第四章 路基工程
路基是道路工程的基础 路基的强度和稳定性直接影响道路的使用寿命及使用质量
• 设计内容§4.1.1 路基工程内容
1.选择路基断面形式(填方路基、挖方路基和半填半挖路 基等),确定路基宽度与路基高度; ---平、纵、横设计 ;
2.选择路堤填料与压实标准;
3.确定边坡形状与坡度:---路基稳定性;
公路工程教材课件共99页文档

《路基路面工程》
二、道路工程发展趋势
《中国交通发展规划》 《国家高速公路网规划》 《农村公路发展规划》
《路基路面工程》
《中国交通发展规划》
我国公路、水路交通实现现代化的三个发展阶段目标: 第一阶段从“瓶颈”制约、全面紧张走向“两个明显”(即交 通运输的紧张状况有明显缓解,对国民经济发展的制约状况有 明显改善),这个目标在短期内达到; 第二个阶段从“两个明显”到基本适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 需要,这个目标到2020年左右达到; 第三个阶段从基本适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到基本实现交 通运输现代化,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这个目标将在二十一 世纪中叶实现。 为实现我国公路、水路交通现代化的目标,关键是到2020年前 后要努力完成公路主骨架、水运主通道、港站主枢纽和交通运 输支持保障系统即“三主一支持”系统的建设。
国道主干线按照规划的标准要求建成后,随着交通量的增 长,安全保障、通讯信息和综合管理服务设施的逐步完善,车 辆行驶速度可以比现有国道平均车速提高一倍以上。大中城市 间、省际间和区域间将形成现代化的快速公路运输网络。全国 公路网的运营效率和效益将有很大的提高。公路运输运距在 400—500公里的可以当日往返,800--1000公里的可以当日到达。
《路基路面工程》
清代:道路网系统分为三等,“官马大路”、“大 路”、“马路”。 清末民初:在1902年进口了第一辆汽车,1906年 修建了第一条公路。 特点:数量少,质量差,标准低。 建国以后: ①长期滞后阶段:从建国初期到改革开放前的1978
年 ②逐步紧张阶段:从1978年至1985年 ③交通瓶颈阶段:为“七五”时期 ④逐步缓解阶段为:“八五”以来
能; 熟悉路基的水温状况及干湿类型,路面的等
级与分类; 了解影响路基路面稳定的因素,公路自然区
二、道路工程发展趋势
《中国交通发展规划》 《国家高速公路网规划》 《农村公路发展规划》
《路基路面工程》
《中国交通发展规划》
我国公路、水路交通实现现代化的三个发展阶段目标: 第一阶段从“瓶颈”制约、全面紧张走向“两个明显”(即交 通运输的紧张状况有明显缓解,对国民经济发展的制约状况有 明显改善),这个目标在短期内达到; 第二个阶段从“两个明显”到基本适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 需要,这个目标到2020年左右达到; 第三个阶段从基本适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到基本实现交 通运输现代化,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这个目标将在二十一 世纪中叶实现。 为实现我国公路、水路交通现代化的目标,关键是到2020年前 后要努力完成公路主骨架、水运主通道、港站主枢纽和交通运 输支持保障系统即“三主一支持”系统的建设。
国道主干线按照规划的标准要求建成后,随着交通量的增 长,安全保障、通讯信息和综合管理服务设施的逐步完善,车 辆行驶速度可以比现有国道平均车速提高一倍以上。大中城市 间、省际间和区域间将形成现代化的快速公路运输网络。全国 公路网的运营效率和效益将有很大的提高。公路运输运距在 400—500公里的可以当日往返,800--1000公里的可以当日到达。
《路基路面工程》
清代:道路网系统分为三等,“官马大路”、“大 路”、“马路”。 清末民初:在1902年进口了第一辆汽车,1906年 修建了第一条公路。 特点:数量少,质量差,标准低。 建国以后: ①长期滞后阶段:从建国初期到改革开放前的1978
年 ②逐步紧张阶段:从1978年至1985年 ③交通瓶颈阶段:为“七五”时期 ④逐步缓解阶段为:“八五”以来
能; 熟悉路基的水温状况及干湿类型,路面的等
级与分类; 了解影响路基路面稳定的因素,公路自然区
高速公路交安工程基础知识 ppt课件

ppt课件 4
例如成品波形梁,进入施工现场后,先检查是否有生产合格证及各项技术指标,并进 行抽检,包括外观尺寸检查、厚度检查、防锈处理检查、基底钢材机械性能检查 等,重点抽检波形梁钢板厚度及镀锌厚度、均匀性,因为波形梁钢板厚度每相差 0.1mm,其防撞性能则大打折扣;镀锌层的厚度及均匀性则直接影响到波形梁的使 用寿命。 如果发现有严重的情况,必须立即检查生产厂家的加工程序;对标志板先检 查底板材料是否符合有关规定,再测试其色度性能、光度性能、逆反射系数、发 光强度系数、耐侯性能、耐弯曲性能以及防腐处理等。对标线主要检查标线材料 的反光性能、附着性等,对隔离栅主要检查外观尺寸及防腐处理等。 4.1.2 加强对工序流程的控制, 把好质量关,消除工程中隐含的不合格工序的发生,如波形梁钢护栏施工工 序为:放样-打桩-护栏安装-护栏线形调整;防眩板施工工序为:放样-支架及防眩板 安装-防眩板线形调整。隔离栅及防抛网的施工工序为:放样-挖坑-浇基础、立柱 安装-挂网;标志的施工工序为:基础定位放样-基坑开挖-基础混凝土浇筑-标志立 柱安装-标志板安装;标线施工工序为:放样-清扫路面-划底漆-划标线。
高速公路交安工程 基础知识
ppt课件
1
一、什么是交安工程? 1.1 交安工程也可以称作交通安全设施工程或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工程。 1.2 交通安全设施: 指的是为保障行车和行人的安全,充分发挥道路的作用,在道路沿线所设置 的人行地道、人行天桥、照明设备、护栏、标柱、标志标线等设施的总称。 交通安全设施的种类包括:塑料路锥、橡胶路锥、护墙角、防撞桶、隔离墩、 防眩板、水马、减速带、车位锁、反光标志牌、轮廓标、道钉、弹力柱、三角警 示架、广角镜、警戒线、防护网,防眩网、交通服、交通信号灯、梅花灯、标线、 护栏、刺丝网、诱导标等。 二、交安工程常识: 2.1 路侧安全净区 路侧安全净区是指公路行车方向最右侧车行道以外、相对平坦、无障碍物、 可供失控车辆重新返回正常行驶路线的带状区域,是从行车道边缘开始,车辆驶 出路外后能够安全驶回车道的一个宽度范围。该区域不应存在能导致碰撞伤害的 坚硬危险物,驶出路外的车辆在该区域上不会发生倾覆,行驶在净区内的车辆能 得到有效控制,并且通常能再次安全地返回行车道。 2.2 路侧护栏横净距 路侧护栏横净距是指路侧护栏与车道边缘线间的距离。 2.3 运行速度一致性 运行速度一致性评价是评价现形设计一致性的指标,采用相邻单元路段间 运行速度的变化值进行评价。
例如成品波形梁,进入施工现场后,先检查是否有生产合格证及各项技术指标,并进 行抽检,包括外观尺寸检查、厚度检查、防锈处理检查、基底钢材机械性能检查 等,重点抽检波形梁钢板厚度及镀锌厚度、均匀性,因为波形梁钢板厚度每相差 0.1mm,其防撞性能则大打折扣;镀锌层的厚度及均匀性则直接影响到波形梁的使 用寿命。 如果发现有严重的情况,必须立即检查生产厂家的加工程序;对标志板先检 查底板材料是否符合有关规定,再测试其色度性能、光度性能、逆反射系数、发 光强度系数、耐侯性能、耐弯曲性能以及防腐处理等。对标线主要检查标线材料 的反光性能、附着性等,对隔离栅主要检查外观尺寸及防腐处理等。 4.1.2 加强对工序流程的控制, 把好质量关,消除工程中隐含的不合格工序的发生,如波形梁钢护栏施工工 序为:放样-打桩-护栏安装-护栏线形调整;防眩板施工工序为:放样-支架及防眩板 安装-防眩板线形调整。隔离栅及防抛网的施工工序为:放样-挖坑-浇基础、立柱 安装-挂网;标志的施工工序为:基础定位放样-基坑开挖-基础混凝土浇筑-标志立 柱安装-标志板安装;标线施工工序为:放样-清扫路面-划底漆-划标线。
高速公路交安工程 基础知识
ppt课件
1
一、什么是交安工程? 1.1 交安工程也可以称作交通安全设施工程或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工程。 1.2 交通安全设施: 指的是为保障行车和行人的安全,充分发挥道路的作用,在道路沿线所设置 的人行地道、人行天桥、照明设备、护栏、标柱、标志标线等设施的总称。 交通安全设施的种类包括:塑料路锥、橡胶路锥、护墙角、防撞桶、隔离墩、 防眩板、水马、减速带、车位锁、反光标志牌、轮廓标、道钉、弹力柱、三角警 示架、广角镜、警戒线、防护网,防眩网、交通服、交通信号灯、梅花灯、标线、 护栏、刺丝网、诱导标等。 二、交安工程常识: 2.1 路侧安全净区 路侧安全净区是指公路行车方向最右侧车行道以外、相对平坦、无障碍物、 可供失控车辆重新返回正常行驶路线的带状区域,是从行车道边缘开始,车辆驶 出路外后能够安全驶回车道的一个宽度范围。该区域不应存在能导致碰撞伤害的 坚硬危险物,驶出路外的车辆在该区域上不会发生倾覆,行驶在净区内的车辆能 得到有效控制,并且通常能再次安全地返回行车道。 2.2 路侧护栏横净距 路侧护栏横净距是指路侧护栏与车道边缘线间的距离。 2.3 运行速度一致性 运行速度一致性评价是评价现形设计一致性的指标,采用相邻单元路段间 运行速度的变化值进行评价。
公路工程基础知识

.
2
2.1行政等级分类
乡道:是指主要为乡(镇)村经济、文化、行政服务的公路,以 及不属于县道以上公路的乡与乡之间及乡与外部联络的公路。乡 道由人民政府负责修建、养护和管理
专用公路:是指专供或主要供厂矿、林区、农场、油田、旅游区、 军事要地等与外部联系的公路。专用公路由专用单位负责修建、 养护和管理。也可委托当地公路部门修建、养护和管理。
含义:(1)联接功能——相互之间(确定范围) (2)使用性质——供汽车使用(确定技 术标准和设计依据) (3)建设性质——人工构筑(定性)
.
2
1. 公路相关概念
道路:供各种车辆(无轨)和行人通行的林区道路及乡村道路等。
公路与道路的区别: 1、从包含的范围看,道路涵盖公路,公路是道路的组成部分。 2、从使用性质看,公路仅供汽车通行使用,道路供各种车辆和行 人通行使用。
序编号。以首都为中心的放射线由一位标识码“1”和两位路线顺 序号构成;由北向南的纵线由一位标识码“2”和两位路线顺序号 构成;由东向西的横线由一位标识码“3”和两位路线顺序号构成。 G1××指首都放射线,G2××指北南纵线,G3××指东西横 线。
省道编号:S,省道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界内按省会(首府)
公路建筑控制区范围:从公路用地外缘起,国道不少于20米,省 道不少于15米,县道不少于10米,乡道、村道不少于5米的区域。
.
2
公路用地及建筑控制区示意图
公
路 建 筑 控 制
公 路 用 地
区
公 路 建 公筑 路控 用制 地区
.
2
1.公路相关概念
公路网:是指一定区域内根据交通的需要,由各级公路组成的一 个四通八达的相互联络、交织成网状分布的公路系统。
公路工程:指公路构造物的勘察、测量、设计、施工、养护、管 理等工作。
2
2.1行政等级分类
乡道:是指主要为乡(镇)村经济、文化、行政服务的公路,以 及不属于县道以上公路的乡与乡之间及乡与外部联络的公路。乡 道由人民政府负责修建、养护和管理
专用公路:是指专供或主要供厂矿、林区、农场、油田、旅游区、 军事要地等与外部联系的公路。专用公路由专用单位负责修建、 养护和管理。也可委托当地公路部门修建、养护和管理。
含义:(1)联接功能——相互之间(确定范围) (2)使用性质——供汽车使用(确定技 术标准和设计依据) (3)建设性质——人工构筑(定性)
.
2
1. 公路相关概念
道路:供各种车辆(无轨)和行人通行的林区道路及乡村道路等。
公路与道路的区别: 1、从包含的范围看,道路涵盖公路,公路是道路的组成部分。 2、从使用性质看,公路仅供汽车通行使用,道路供各种车辆和行 人通行使用。
序编号。以首都为中心的放射线由一位标识码“1”和两位路线顺 序号构成;由北向南的纵线由一位标识码“2”和两位路线顺序号 构成;由东向西的横线由一位标识码“3”和两位路线顺序号构成。 G1××指首都放射线,G2××指北南纵线,G3××指东西横 线。
省道编号:S,省道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界内按省会(首府)
公路建筑控制区范围:从公路用地外缘起,国道不少于20米,省 道不少于15米,县道不少于10米,乡道、村道不少于5米的区域。
.
2
公路用地及建筑控制区示意图
公
路 建 筑 控 制
公 路 用 地
区
公 路 建 公筑 路控 用制 地区
.
2
1.公路相关概念
公路网:是指一定区域内根据交通的需要,由各级公路组成的一 个四通八达的相互联络、交织成网状分布的公路系统。
公路工程:指公路构造物的勘察、测量、设计、施工、养护、管 理等工作。
公路工程基础知识课件100页文档

公路工程基础知识课件
56、极端的法规,就是极端的不公。 ——西 塞罗 57、法律一旦成为人们的需要,人们 就不再 配享受 自由了 。—— 毕达哥 拉斯 58、法律规定的惩罚不是为了私人的 利益, 而是为 了公共 的利益 ;一部 分靠有 害的强 制,一 部分靠 榜样的 效力。 ——格 老秀斯 59、假如没有法律他们会更快乐的话 ,那么 法律作 为一件 无用之 物自己 就会消 灭。— —洛克
60、人民的幸福是至高无个的法。— —西塞 罗
谢谢!
51、 天 下 之 事 常成 于困约 ,而败 于奢靡 。——陆 游 52、 生 命 不 等 于是呼 吸,生 命是活 动。——卢 梭
53、 伟 大 的 事 业,需 要决心 ,能力 ,组织 和责任 感。 ——易 卜 生 54、 唯 书 籍 不 朽。——乔 特
55、 为 中 华
56、极端的法规,就是极端的不公。 ——西 塞罗 57、法律一旦成为人们的需要,人们 就不再 配享受 自由了 。—— 毕达哥 拉斯 58、法律规定的惩罚不是为了私人的 利益, 而是为 了公共 的利益 ;一部 分靠有 害的强 制,一 部分靠 榜样的 效力。 ——格 老秀斯 59、假如没有法律他们会更快乐的话 ,那么 法律作 为一件 无用之 物自己 就会消 灭。— —洛克
60、人民的幸福是至高无个的法。— —西塞 罗
谢谢!
51、 天 下 之 事 常成 于困约 ,而败 于奢靡 。——陆 游 52、 生 命 不 等 于是呼 吸,生 命是活 动。——卢 梭
53、 伟 大 的 事 业,需 要决心 ,能力 ,组织 和责任 感。 ——易 卜 生 54、 唯 书 籍 不 朽。——乔 特
55、 为 中 华
公路工程基础知识课件PPT课件

二级公路
硬路肩宽度 1.5~0.75m
行车道宽度 3.75~3.5m
无中间带
16
三级公路
无中间带
行车道宽度 3.5~3.0m
土路肩宽度 0.75 ~0.5m
17
四级公路
行车道宽度 3.0双~3.5m
单 土路肩宽度 0.25双~0.5m
单
18
3.公路路线编码
公路路线编号由一位公路管理等级代码和三位数字构成。
四级公路:主要供汽车行驶的双车道或单车道公路。昼夜交通量 为:双车道1500辆以下、单车道200辆以下。设计使用年限10年。
13
2
高速公路
硬路肩 2.5~3.0m
分隔带 2m
路缘带 0.5~ 0.75m
行车道宽度 3.5~3.75m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防撞栏杆 14
一级公路
行车道宽度 3.5~3.75m
分隔带
15
技术等级可分为: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三级公路、 四级公路五个等级。划分依据,根据我国现行的《公路工程技术 标准》(JDG B001-2003),公路按使用任务、功能和适应的交 通量。
10
2
2.1行政等级分类
国道:是指具有全国性政治、经济意义的主要干线公路,包括重 要的国际公路,国防公路、连接首都与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首 府的公路,连接各大经济中心、港站枢纽、商品生产基地和战略 要地的公路。国道中跨省的高速公路由交通部批准的专门机构负 责修建、养护和管理。
农村公路:是指纳入农村公路规划,并按照公路建设技术标准修 建的县道、乡道和村道,包括桥涵和渡口。农村公路是公路网的 重要组成部分,是保障农村社会经济发展最重要的基础设施之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路工程:指公路构造物的勘察、测量、设计、施工、养护、管 理等工作。
公路工程构造物:包括路基、路面、桥梁、涵洞、隧道、排水系 统、安全防护设施、绿化和交通监控设施,以及施工、养护和监 控使用的房屋、车间和其他服务性设施。
8
2
9
2
2.公路的分类
按行政等级可分为:国家公路、省公路、县公路和乡公路(简称 为国、省、县、乡道)以及专用公路五个等级。一般把国道和省 道称为干线,县道和乡道称为支线。
技术等级可分为: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三级公路、 四级公路五个等级。划分依据,根据我国现行的《公路工程技术 标准》(JDG B001-2003),公路按使用任务、功能和适应的交 通量。
10
2
2.1行政等级分类
国道:是指具有全国性政治、经济意义的主要干线公路,包括重 要的国际公路,国防公路、连接首都与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首 府的公路,连接各大经济中心、港站枢纽、商品生产基地和战略 要地的公路。国道中跨省的高速公路由交通部批准的专门机构负 责修建、养护和管理。
一级公路:供汽车分向、分车道行驶并可根据需要部分控制出入 的多车道公路。 主要连接重要政治、经济中心,通往重点工矿区, 是国家的干线公路。昼夜交通量为1500~30000辆。设计使用年 限20年。
二级公路:供汽车行驶的双车道公路。昼夜交通量为3000~7500 辆。设计使用年限15年。
三级公路:主要供汽车行驶的双车道公路。昼夜交通量为1000~ 4000辆。设计使用年限10年。
公路建筑控制区范围:从公路用地外缘起,国道不少于20米,省 道不少于15米,县道不少于10米,乡道、村道不少于5米的区域。
6
2
公路用地及建筑控制区示意图
公
路 建 筑 控 制
公 路 用 地
区
公 路 建 公筑 路控 用制 地区
7
2
1.公路相关概念
公路网:是指一定区域内根据交通的需要,由各级公路组成的一 个四通八达的相互联络、交织成网状分布的公路系统。
二级公路
硬路肩宽度 1.5~0.75m
行车道宽度 3.75~3.5m
无中间带
三级公路
无中间带
行车道宽度 3.5~3.0m
土路肩宽度 0.75 ~0.5m
17
四级公路
行车道宽度 3.0双~3.5m
单 土路肩宽度 0.25双~0.5m
单
18
3.公路路线编码
公路路线编号由一位公路管理等级代码和三位数字构成。
农村公路:是指纳入农村公路规划,并按照公路建设技术标准修 建的县道、乡道和村道,包括桥涵和渡口。农村公路是公路网的 重要组成部分,是保障农村社会经济发展最重要的基础设施之一。
12
2
2.2技术等级分类
高速公路:专供汽车分向、分车道行驶并全部控制出入的多车道 公路。主要用于连接政治、经济、文化上重要的城市和地区,是 国家公路干线网中的骨架。昼夜汽车通过量2.5万辆以上。设计使 用年限20年。
含义:(1)联接功能——相互之间(确定范围) (2)使用性质——供汽车使用(确定技 术标准和设计依据) (3)建设性质——人工构筑(定性)
4
2
1. 公路相关概念
道路:供各种车辆(无轨)和行人通行的工程设施。按其使用特 点分为城市道路、公路、厂矿道路、林区道路及乡村道路等。
公路与道路的区别: 1、从包含的范围看,道路涵盖公路,公路是道路的组成部分。 2、从使用性质看,公路仅供汽车通行使用,道路供各种车辆和行 人通行使用。
国道编号:G,国道按首都放射线、北南纵线、东西横线分别顺
序编号。以首都为中心的放射线由一位标识码“1”和两位路线顺 序号构成;由北向南的纵线由一位标识码“2”和两位路线顺序号 构成;由东向西的横线由一位标识码“3”和两位路线顺序号构成。 G1××指首都放射线,G2××指北南纵线,G3××指东西横 线。
11
2
2.1行政等级分类
乡道:是指主要为乡(镇)村经济、文化、行政服务的公路,以 及不属于县道以上公路的乡与乡之间及乡与外部联络的公路。乡 道由人民政府负责修建、养护和管理
专用公路:是指专供或主要供厂矿、林区、农场、油田、旅游区、 军事要地等与外部联系的公路。专用公路由专用单位负责修建、 养护和管理。也可委托当地公路部门修建、养护和管理。
省道:是指具有全省(自治区、直辖市)政治、经济意义,并由 省(自治区、直辖市)公路主管部门负责修建、养护和管理的的 公路干线。
县道:是指具有全县(县级市)政治、经济意义,连接县城和县 内主要乡(镇)、主要商品生产和集散地的公路,以及不属于国 道、省道的县际间公路。县道由县、市公路主管部门负责修建、 养护和管理。
四级公路:主要供汽车行驶的双车道或单车道公路。昼夜交通量 为:双车道1500辆以下、单车道200辆以下。设计使用年限10年。
13
2
高速公路
硬路肩 2.5~3.0m
分隔带 2m
路缘带 0.5~ 0.75m
行车道宽度 3.5~3.75m
防撞栏杆 14
一级公路
行车道宽度 3.5~3.75m
分隔带
15
第一讲 公路工程基础知识
(刘万军)
11
公路工程基础知识
第一节 公路基本概念 第二节 公路的组成 第三节 公路主要技术指标 第四节 公路施工简介
2
2
第一节 公路基本概念
1. 公路相关概念 2. 公路的分类 3. 公路路线编码 4. 公路的发展及现状 5. 公路运输
3
2
1. 公路相关概念
公路:是指经公路主管部门验收认定的城间、城乡间、 乡间能行驶汽车的公共道路。
5
2
1.公路相关概念
公路用地:供公路修筑路基和排水系统,设置防护设施和服务设 施,以及供公路修筑和养护取土、弃土、路侧绿化等使用的土地。
公路用地范围:公路两侧边沟(或者截水沟)外缘起,无边沟的 从公路坡脚线起不少于一米范围内的土地。
公路建筑控制区:指根据法律规定在公路两侧一定的范围内禁止 修建建筑物和构筑物,原有的建筑物和构筑物不得扩建,需埋设 管线、电缆及修建临时性工程设施的,应经交通主管部门批准, 上述一定区域被称作公路建筑控制区。
省道编号:S,省道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界内按省会(首府)
放射线、北南纵线、东西横线分别顺序编号;S1××指省会 (省府)放射线,S2××指北南纵线,S3××指东西横线 。
公路工程构造物:包括路基、路面、桥梁、涵洞、隧道、排水系 统、安全防护设施、绿化和交通监控设施,以及施工、养护和监 控使用的房屋、车间和其他服务性设施。
8
2
9
2
2.公路的分类
按行政等级可分为:国家公路、省公路、县公路和乡公路(简称 为国、省、县、乡道)以及专用公路五个等级。一般把国道和省 道称为干线,县道和乡道称为支线。
技术等级可分为: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三级公路、 四级公路五个等级。划分依据,根据我国现行的《公路工程技术 标准》(JDG B001-2003),公路按使用任务、功能和适应的交 通量。
10
2
2.1行政等级分类
国道:是指具有全国性政治、经济意义的主要干线公路,包括重 要的国际公路,国防公路、连接首都与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首 府的公路,连接各大经济中心、港站枢纽、商品生产基地和战略 要地的公路。国道中跨省的高速公路由交通部批准的专门机构负 责修建、养护和管理。
一级公路:供汽车分向、分车道行驶并可根据需要部分控制出入 的多车道公路。 主要连接重要政治、经济中心,通往重点工矿区, 是国家的干线公路。昼夜交通量为1500~30000辆。设计使用年 限20年。
二级公路:供汽车行驶的双车道公路。昼夜交通量为3000~7500 辆。设计使用年限15年。
三级公路:主要供汽车行驶的双车道公路。昼夜交通量为1000~ 4000辆。设计使用年限10年。
公路建筑控制区范围:从公路用地外缘起,国道不少于20米,省 道不少于15米,县道不少于10米,乡道、村道不少于5米的区域。
6
2
公路用地及建筑控制区示意图
公
路 建 筑 控 制
公 路 用 地
区
公 路 建 公筑 路控 用制 地区
7
2
1.公路相关概念
公路网:是指一定区域内根据交通的需要,由各级公路组成的一 个四通八达的相互联络、交织成网状分布的公路系统。
二级公路
硬路肩宽度 1.5~0.75m
行车道宽度 3.75~3.5m
无中间带
三级公路
无中间带
行车道宽度 3.5~3.0m
土路肩宽度 0.75 ~0.5m
17
四级公路
行车道宽度 3.0双~3.5m
单 土路肩宽度 0.25双~0.5m
单
18
3.公路路线编码
公路路线编号由一位公路管理等级代码和三位数字构成。
农村公路:是指纳入农村公路规划,并按照公路建设技术标准修 建的县道、乡道和村道,包括桥涵和渡口。农村公路是公路网的 重要组成部分,是保障农村社会经济发展最重要的基础设施之一。
12
2
2.2技术等级分类
高速公路:专供汽车分向、分车道行驶并全部控制出入的多车道 公路。主要用于连接政治、经济、文化上重要的城市和地区,是 国家公路干线网中的骨架。昼夜汽车通过量2.5万辆以上。设计使 用年限20年。
含义:(1)联接功能——相互之间(确定范围) (2)使用性质——供汽车使用(确定技 术标准和设计依据) (3)建设性质——人工构筑(定性)
4
2
1. 公路相关概念
道路:供各种车辆(无轨)和行人通行的工程设施。按其使用特 点分为城市道路、公路、厂矿道路、林区道路及乡村道路等。
公路与道路的区别: 1、从包含的范围看,道路涵盖公路,公路是道路的组成部分。 2、从使用性质看,公路仅供汽车通行使用,道路供各种车辆和行 人通行使用。
国道编号:G,国道按首都放射线、北南纵线、东西横线分别顺
序编号。以首都为中心的放射线由一位标识码“1”和两位路线顺 序号构成;由北向南的纵线由一位标识码“2”和两位路线顺序号 构成;由东向西的横线由一位标识码“3”和两位路线顺序号构成。 G1××指首都放射线,G2××指北南纵线,G3××指东西横 线。
11
2
2.1行政等级分类
乡道:是指主要为乡(镇)村经济、文化、行政服务的公路,以 及不属于县道以上公路的乡与乡之间及乡与外部联络的公路。乡 道由人民政府负责修建、养护和管理
专用公路:是指专供或主要供厂矿、林区、农场、油田、旅游区、 军事要地等与外部联系的公路。专用公路由专用单位负责修建、 养护和管理。也可委托当地公路部门修建、养护和管理。
省道:是指具有全省(自治区、直辖市)政治、经济意义,并由 省(自治区、直辖市)公路主管部门负责修建、养护和管理的的 公路干线。
县道:是指具有全县(县级市)政治、经济意义,连接县城和县 内主要乡(镇)、主要商品生产和集散地的公路,以及不属于国 道、省道的县际间公路。县道由县、市公路主管部门负责修建、 养护和管理。
四级公路:主要供汽车行驶的双车道或单车道公路。昼夜交通量 为:双车道1500辆以下、单车道200辆以下。设计使用年限10年。
13
2
高速公路
硬路肩 2.5~3.0m
分隔带 2m
路缘带 0.5~ 0.75m
行车道宽度 3.5~3.75m
防撞栏杆 14
一级公路
行车道宽度 3.5~3.75m
分隔带
15
第一讲 公路工程基础知识
(刘万军)
11
公路工程基础知识
第一节 公路基本概念 第二节 公路的组成 第三节 公路主要技术指标 第四节 公路施工简介
2
2
第一节 公路基本概念
1. 公路相关概念 2. 公路的分类 3. 公路路线编码 4. 公路的发展及现状 5. 公路运输
3
2
1. 公路相关概念
公路:是指经公路主管部门验收认定的城间、城乡间、 乡间能行驶汽车的公共道路。
5
2
1.公路相关概念
公路用地:供公路修筑路基和排水系统,设置防护设施和服务设 施,以及供公路修筑和养护取土、弃土、路侧绿化等使用的土地。
公路用地范围:公路两侧边沟(或者截水沟)外缘起,无边沟的 从公路坡脚线起不少于一米范围内的土地。
公路建筑控制区:指根据法律规定在公路两侧一定的范围内禁止 修建建筑物和构筑物,原有的建筑物和构筑物不得扩建,需埋设 管线、电缆及修建临时性工程设施的,应经交通主管部门批准, 上述一定区域被称作公路建筑控制区。
省道编号:S,省道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界内按省会(首府)
放射线、北南纵线、东西横线分别顺序编号;S1××指省会 (省府)放射线,S2××指北南纵线,S3××指东西横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