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货物周转量变化趋势分析

合集下载

中国旅客运输量、旅客周转量、货物货运量及货物周转量分析

中国旅客运输量、旅客周转量、货物货运量及货物周转量分析

中国旅客运输量、旅客周转量、货物货运量及货物周转量分析2019年,完成营业性客运量176.04亿人,比上年下降1.9%,完成旅客周转量35349.06亿人公里,增长3.3%;完成营业性货运量462.24亿吨,增长4.8%,完成货物周转量194044.56亿吨公里,增长3.4%。

(一)铁路2019年全年完成旅客发送量36.60亿人,比上年增长8.4%,完成旅客周转量14706.64亿人公里,增长4.0%。

2019年全国铁路完成货物总发送量43.89亿吨,比上年增长7.2%,完成货物总周转量30181.95亿吨公里,增长4.3%。

(二)公路2019年全年完成营业性客运量130.12亿人,比上年下降4.8%,完成旅客周转量8857.08亿人公里,下降4.6%。

完成营业性货运量343.55亿吨,增长4.2%,完成货物周转量59636.39亿吨公里,增长0.4%。

(三)水路《2020-2026年中国旅客运输行业竞争格局分析及战略咨询研究报告》数据显示:2019年全年完成客运量2.73亿人,比上年下降2.6%,完成旅客周转量80.22亿人公里,增长0.8%。

完成货运量74.72亿吨,增长 6.3%,完成货物周转量103963.04亿吨公里,增长5.0%。

其中,内河运输完成货运量39.13亿吨、货物周转量16302.01亿吨公里;沿海运输完成货运量27.27亿吨、货物周转量33603.56亿吨公里;远洋运输完成货运量8.32亿吨、货物周转量54057.47亿吨公里。

2019年全国港口完成旅客吞吐量0.87亿人,比上年下降6.7%。

其中,沿海港口完成0.82亿人,下降6.5%;内河港口完成0.05亿人,下降10.7%。

全年我国邮轮旅客运输量221.4万人,下降11.7%。

2019年全国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139.51亿吨,比上年增长5.7%。

其中,沿海港口完成91.88亿吨,增长4.3%;内河港口完成47.63亿吨,增长9.0%。

我国货运需求发展趋势分析

我国货运需求发展趋势分析

速 、航 道 等 级 水 平 提 升 等 改 善 了 交 通 基 础 设 施 供 给 ,
二 、发达国家货 运 需 求 增 速 分 析
引 领 货 运 供 给 能 力 快 速 追 赶 经 济 社 会 发 展 。但 是 ,各
美 国 2 0 世 纪 6 0 年 代 、日 本 和 英 国 2 0 世 纪 7 0 年
第 _阶 段
第二阶段
第三阶段
_第四阶段
_ 、我国货运业发展回顾
改 革 开 放 后 ,我 国 货 运 业 大
体经历了 4 个阶段(如图1所示)。
1.阶 段 一 :货运瓶颈制约经
济社会发展
改革开放至2 0 世 纪 9 0 年
代 初 ,经济高速增长带来运输需
求 爆 发 ,货 运 量 年 均 增 长 近 9 % , 但货运供给能力短缺和水平偏 低的问题异常突出。科技进步 带 来 农 业 连 年 丰 收 ,从而导致粮
〇0〇hN0h〇i<r0>^h0〇«^\ —〇—〇N>〇H^SO〇—>〇寸〇N>的C〇N^必—〇C〇卜s ^>o〇〇No(〇—a^Co0〇N0—(〇N0<〇0NC0〇N0(寸〇N0<…〇0NC0必〇N0C卜〇'N-(〇0NH0C〇(»N^C〇-0NH(〇—N^C〇c—Ns<C〇m»-NH〇(»寸N-H<〇»i-NnH 華份
速 度 、低 成 本 的 运 输 需 求 开 始 凸 显 ,货运服务需求逐 I. 2 % ,受传统大宗行业下行影响,铁路货运量同比下降
渐 多 样 化 和 高 端 化 。这 一 阶 段 ,轻 工 业 仍 是工业化主 II. 9 % 。同时 ,货但 科 技 含 量 较 高 的 电 脑 、通 信 产 品 、电子产品、家 集中暴露:公铁水大宗物资运能富余,同质化竞争和经

2022年1-10月我国民航货物运输量及周转量统计情况

2022年1-10月我国民航货物运输量及周转量统计情况

2. 航运量影响因素:
3. 周转量影响因素:
4. 其他影响因素:
航运量及周转量的影响因素
1.中国国民航运量及周转量统计
2.航运量与出口量影响国家物流运输能力
3.航运周转量:影响运输效率的关键指标
05
航运量及周转量的经济效益
Economic benefits of shipping volume and turnover volume
中国船舶周转量
中国国民航运量
2022年1-10月
2023年1-3月
同比减少
同比增长
03
航运量及周转量的发展趋势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shipping volume and turnover volume
航运量及周转量统计情况
我国是全球最大的货运市场之一,其货运量及周转量统计数据反映了国民经济的发展状况和国际贸易的活跃程度。以下是2022年1-10月我国民航货物运输量及周转量的统计情况。
04
航运量及周转量的影响因素
Factors affecting shipping volume and turnover
1.航运量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经济、季节和政策
2.航运量和货运方式影响航运周转量
3. 航运量和周转量的关系
[航运量及周转量的影响因素]
航运量及周转量的影响因素
1.中国国民航运量及周转量统计,影响因素揭秘
[航运量及周转量的经济效益]
我国2022年民航货物运输量及周转量统计1
2022年前10个月我国民航货物运输量及周转量显著增长1
中国民航货物运输量同比增长XX%1
中国民航货物周转量同比增长XX%1
航运量及周转量增长带来显著经济效益

中国物流行业的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

中国物流行业的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

中国物流行业的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推进,物流产业也随之迅速发展。

作为物流大国,中国物流行业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然而,在当前经济形势下,中国物流行业的发展面临一些挑战。

本文将从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两个方面分析中国物流行业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

一、中国物流行业的现状1. 国内物流市场规模在不断扩大中国国内市场的物流需求在不断增长,2018年全国物流总额达到280万亿元,规模逐年扩大。

东北、华北、东部沿海和长江经济带是中国物流发展的主要区域,这些区域的物流产值和流通量贡献了全国物流市场的四分之三。

2. 行业竞争日趋激烈中国物流市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IT技术的广泛应用,数字化、智能化物流的发展,使得各大物流企业在信息管理、交通网络、物流流程等方面的技术含量提升。

此外,国际物流巨头也在纷纷进军中国市场,使得市场竞争更加激烈。

3. 建设物流强国已成为国家政策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深入推进,中国加快打造物流强国,提升自身物流能力,已成为国家政策。

政府鼓励各级企事业单位加强物流技术研究和应用,促进物流技术的进步和人才培养。

二、中国物流行业的未来发展趋势1. 物流企业将加快数字化转型面对物流数字化的新趋势,物流企业将加快数字化转型,进一步提高管理标准和效率,应对市场变化和不断升级的竞争。

从客户在线下单、配送调度、物流跟踪到签收,全程实现数字化智能化管理。

2. 促进物流与互联网融合物流与互联网的融合,将进一步提升物流效率和服务质量。

物流企业将通过搭建在线交易平台,加强与互联网企业的合作,实现更快速、更高效的物流信息共享,合作模式将更加紧密。

3. 推动物流大数据应用随着物流企业信息化水平的提高,物流大数据将成为物流行业的“新石油”,有望成为中国物流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物流企业可以利用物流大数据,运用智能化技术,制定更精准的物流方案,提高物流效益和服务质量。

4. 搭建国际化物流网络中国物流企业将加强与国际物流企业的合作,搭建覆盖全球的物流网络。

中国内地交通运输与物流发展的状况与趋势

中国内地交通运输与物流发展的状况与趋势
运输结构有了很大变化,铁路在客、货周转量中的比重由1980 年的60.6%和67.3%(货物周转量不含远洋,下同),2005年下降
到34.7%和52➢.1国%,内公货路物由周32转%和量9发.0%展上变升化到5表3.2%和21.6%。
➢1980

➢2005

1.1.4 交通运输服务质量不断提高
各种运输方式的运输安全、快速、及时、方便的情况有了极大的改善
1.1.1 运输线路不断延长,运输布局有所改善。
➢ 中国的交通运输线路从1950年的20.7万公里增加到1980年的124.5万 公里,2005年达到约375万公里,其中:
➢ 2005年铁路通车里程达到了7.5万公里,比1980年增加50%; ➢ 2005年公路通车里程达到了192万公里,比1980年增加117%,其中
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颁布了《铁路法》、《公路法》、《民用航空 法》等交通运输业的重要法律,各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法规,使交 通运输行业的管理有法可依,有规可循,从而进一步提高全行业的法 制管理水平
1.1.7 交通运输科技创新能力增强,人才队伍壮大
1.2 中国运输发展存在的问题
1.2.1 运输线路少,通达程度较低
运输大通道建设给予足够的重视。包括:南北沿海运输大通 道、京沪运输大通道、满洲里至港澳运输大通道、包 头至广州(湛江)运输大通道、临河至南宁运输大通 道、西北北部出海运输大通道、青岛至银川运输大通 道、陆桥运输大通道、沿江运输大通道、上海至瑞丽 运输大通道。
➢详见综合运输大通道示意图
(4)加强与周边国家运输网络建设 在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加强与周边国家和地
2005年的32.58万公里,高速公路从无到有,到2005年达到近

我国五种运输方式的货运量及货物周转量分析_1990年_2010年_

我国五种运输方式的货运量及货物周转量分析_1990年_2010年_
二 、我 国 五 种 运 输 方 式 的 货 物 周 转 量 变 化 分 析 货 物 周 转 量 是 指 在 一 定 时 期 内 ,由 各 种 运 输 方 式 实 际 完
全 国 商 情 7
区域经济与产业经济
种运输方式完成货运 周 转 量 的 大 小 顺 序 依 次 是 水 路、公 路、 铁 路 、管 道 和 航 空 。
区域经济与产业经济
我国五种运输方式的货运量及货物周转量分析 (1990年~2010年)
张雪芹 曹立新
(兰州工业学院,甘肃 兰州 730050)
摘要:本 文通过 对 1990年 ~2010年 间全社 会 货运 量及 周转 量 的分 析,有助 于我 们对各 种运 输方式目前 的地位 及 发 展 趋 势 有 较 清 晰 的 认 识 ,对 于 交 通 运 输 改 革 具 有 现 实 的 意 义 。 关 键 词 :交 通 运 输 ; 货 运 量 ; 货 物 周 转 量
参考文献: [1]季永青,李佑 珍.运 输 管 理 实 务 (第 二 版)[M].北 京:高
等 教 育 出 版 社 ,2008.5. [2 ]中 国 交 通 年 鉴 .1991 年 ~2011 年 .
作者简介: 1.张 雪 芹 ,兰 州 工 业 学 院 讲 师 。 2.曹 立 新 ,兰 州 工 业 学 院 助 学 贷 款 办 公 室 主 任 。
货物周转量交通运输是经济发展的基本需要和先决条件现代社会的生存基础和文明标志社会经济的基础设施和重要纽带现代工业的先驱和国民经济的先行部门资源配置和宏观调控的重要工具国土开发城市和经济布局形成的重要因素对促进社会分工大工业发展和规模经济的形成巩固国家的政治统一和加强国防建设扩大国际经贸合作和人员往来发挥重要作用
图 2 全 社 会 货 运 量 变 化 趋 势 图

中国现代物流业的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

中国现代物流业的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

中国现代物流业的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中国的物流业也在迅速发展。

目前,中国已经成为了世界最大的物流市场之一。

经过多年的发展,中国现代物流业已经呈现出了一些明显的发展趋势。

一、物流行业发展现状1.规模不断扩大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物流行业的规模也在不断扩大。

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物流业总数首次突破300万亿元,占GDP的比重为15.3%。

与此同时,中国物流业总量、增速、规模、效益等指标均居世界前列。

2.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在物流行业发展过程中,服务质量一直是一个关键因素。

近年来,中国物流企业在提高服务水平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包括货运速度加快、物流设施改善、信息技术等方面的不断更新。

目前,中国物流企业的服务质量已经达到了国际水平。

3.物流业向智能化、绿色化转型随着互联网技术和物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智能化和绿色化已经成为了中国物流业的转型趋势。

通过技术的运用,物流企业可以实现数字化和智能化的管理,同时减少环境污染,促进可持续发展。

因此,未来物流企业将会大力投入研发,并加快技术应用。

二、未来物流业的发展趋势1.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将会推动物流业的发展未来的物流企业将会越来越依赖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

通过大数据和AI技术,物流企业可以实现真正的数字化和智能化,提高运营效率和服务质量。

同时,技术的运用还可以帮助企业预测市场需求、优化运输路径和货物配送等方面。

2.物流业将会更加注重绿色、低碳的发展由于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和政策支持的加强,未来物流业将会更加注重绿色、低碳的发展。

物流企业将会加强绿色供应链建设,减少环境污染和能源消耗。

同时,企业也会加强对环境保护和社会责任的意识,为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3.“新零售”模式的崛起将会改变物流业的格局随着“新零售”模式的崛起和电商的发展,物流业的格局也会发生改变。

未来,物流企业将会建立更加便捷高效的供应链体系,通过线上和线下的协同,实现快速响应和高质量服务。

我国物流行业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

我国物流行业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

我国物流行业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一、我国物流行业的现状1.增长规模:我国物流业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

根据数据统计,我国物流业总体规模呈逐年增长的趋势,2024年全国社会物流总额达到280.6万亿元。

物流业的规模不断扩大,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2.发展水平:我国物流行业的发展水平也逐步提高。

物流效率和质量得到了不断增强,物流成本逐年下降。

物流服务网络日益完善,物流配送能力不断增强。

3.电子商务的崛起: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为物流行业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电子商务的兴起促进了我国物流行业的发展,快递业务规模迅速扩大。

同时,电子商务的高效便捷也对传统物流模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我国物流行业的发展趋势1.信息化和智能化: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物流行业将进一步实现信息化和智能化。

物流企业将会更加注重物流信息系统的建设,提高物流信息化水平,实现物流数据共享和流程优化。

智能物流设备和技术的应用将进一步提高物流效率和质量。

2.绿色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是当今社会的重要议题,对物流行业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物流企业将会积极推进绿色物流和低碳物流的发展,在物流过程中减少能耗和污染物排放,提高物流的环保性和可持续性。

3.多元化服务模式:为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物流企业将会推出更多元化的服务模式。

例如,物流仓储、配送、代收货款、货物追踪等多种服务将会更加普遍。

物流企业将不仅提供单一的物流服务,还提供更加综合的供应链解决方案。

4.跨境物流的拓展:随着我国进一步开放和对外贸易的扩大,跨境物流将会面临更大的发展机遇。

物流企业将会加大对国际物流市场的拓展,提供更优质的跨境物流服务,促进我国物流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提升。

总之,当前我国物流行业发展迅速,但也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

未来,我国物流行业将会继续实现高质量发展,并且在信息化、智能化、绿色可持续发展、多元化服务模式和跨境物流方面取得更大的进步。

同时,政府应进一步加强对物流行业的政策引导和支持,推动物流业持续健康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货物周转量变化趋势分析
“十一五”时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交通运输业发展最快、发展质量最好、服务水平提升最显著的时期。

这一时期我国交通运输业始终坚持科学发展观,不断加快发展方式的转变和结构调整,深化改革开放,坚持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实现了交通运输业的全面快速增长,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输装备发展迅速,客、货运输总量不断攀升,运输服务水平和质量不断提高。

港口是水陆运输乃至交通运输大动脉中的枢纽,是各种货物换装和集散的中心,是各种运输工具的衔接点,旅客在此上下,货物在此集散、暂存、换装并改变运输方式。

随着我国港口基础设施规模的扩大,生产能力的增强,我国水运货物周转量在近十年基本上是趋于稳定的阶段。

水运货物周转量也是目前几种运输方式里周转量最大的。

根据最近几年国家的港口投入增长情况,我国水运货物周转量还将继续趋于稳定状态变化应该不是很大。

2010年全国水运周转量是64305.28亿吨次公里,预计2012-2014年将由71474.88亿吨次公里上升至73005.00亿吨次公里。

“十一五”期间,民航基础设施5年投资2500亿元,相当于前25年民航建设资金的总和。

由于国民经济的提升,民航货物运输快捷、方便的特征将会逐步吸引人们的眼球,民航货物运输业将进入一个高速发展的阶段。

改革开放以来,民航年均增长17.5%,远远高于其他交通运输方式。

在促进对外开放、改善投资环境、带动产业升级、协调区域发展、实施外交战略、改善两岸关系以及抢险救灾和应对突发事件等方面的战略作用日益凸显,服务社会公众的能力显著增强。

2010年,全国民航货物周转量176.62亿吨次公里,比2005年增长123.8%,年均增长17.5%。

预计未来几年的增长率继续提高。

航空运输无论客运还是货运在综合交通体系中的比重不断提高,预计2012-2014年我国航空货物周转量将由184.72亿吨次公里上升至231.06亿吨次公里。

“十一五”期间,我国铁路迎来了史无前例的高速、跨越式发展,中国铁路运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十一五”铁路建设规模之大、标准之高,是中国铁路发展史上从未有过的。

“十一五”期间,我国铁路基本建设投资完成1.98万亿元,是“十五”投资的6.3倍。

截止到2010年底,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9.10万公里,居世界第二,比2005年底增加了1.56万公里,增长了20.7%。

截止到2010年底,电气化铁路里程达到4.2万公里,电气化铁路比重由2005年的31.2%提高到46.2%,增加了15个百分点,电气化铁路运营里程跃居世界第二。

2010年,全国铁路客运量达16.76亿人,旅客周转量8762.2亿人公里,货运量36.43亿吨,货物周转量27644.1亿吨公里,分别比2005年增长45.0%、44.5%、35.3%、33.4%,年均分别增长7.7%、7.6%、6.2%、5.9%。

“十一五”期间,全国铁路共发送旅客72.8亿人,发送货物163.0亿吨,分别比“十五”增长35.9%、42.9%,均创历史新高[6],预计2012-2014年我国铁路货物周转量将由30482.43亿吨次公里上升至32613.15亿吨次公里。

“十一五”新增高速公路里程占全部高速公路的44.5%。

高速公路进一步实现了大规模跨省贯通,加强了各大区域间的经济交流,分担了各省、经济区之间的客货运输,通道效应日趋显著。

高速公路骨架的基本形成,构建了城市间的公路运输通道,提高了综合运输通道能力,优化了综合运输体系结构。

同时也强
化了对铁路、机场和沿海港口的集疏运功能,促进了综合运输体系结构的优化。

按照国务院公布的高速公路网发展规划,我国正在全力以赴地加快国家高速公路网主骨架建设。

预计“十二五”末将基本建成。

由于公路投资和路网的建设,运输能力和运输量迅速增长。

2010年,公路运输共发送旅客306.26亿人、旅客周转量14914亿人公里、发送货物242.53亿吨、货物周转量43005亿吨公里,2007年我国公路货物周转量是11355.00亿吨次公里,2011年上升至51333.00亿吨次公里,增长了大约5倍,预计2012-2014年我国公路货物周转量将由65769.80亿吨次公里上升至110424.20亿吨次公里,大概翻了一番。

THANKS !!!
致力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合同协议,策划案计划书,学习课件等等
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