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的压缩试验
土的压缩实验报告(一)

土的压缩实验报告(一)土的压缩实验报告研究背景土壤作为地球上最基本的资源之一,其稳定性对于农业、建筑、环境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影响。
因此,研究土壤的压缩性质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实验目的通过实验,评估不同含水量对土壤压缩性质的影响,并探究土壤在不同含水量下的最大压缩模量。
实验步骤1.准备实验所需材料和仪器:土壤样本、水分测定仪、压缩试验仪等;2.从自然土壤中采集样品,并进行筛分,确保颗粒粒径在一致范围内;3.将土壤样本分成几份,分别加入不同量的水分,使其达到不同的含水量水平;4.分别测量不同含水量下的土壤水分含量,并记录数据;5.将土壤样本置于压缩试验仪中,并逐渐施加压力,记录下土壤样本在不同含水量下的最大压缩力;6.根据实验数据,计算不同含水量下的土壤压缩模量,并绘制相应趋势图。
实验结果与讨论实验结果显示,随着土壤含水量的增加,土壤的最大压缩力逐渐降低,并且不同含水量下的压缩模量也存在差异。
这可能是因为水分的存在改变了土壤颗粒之间的接触情况,使其更易于被压缩。
值得注意的是,在较高的含水量下,土壤的最大压缩力较低,这可能是由于水分填充土壤孔隙,导致土壤颗粒之间更加紧密,减少了压缩力的传递。
结论基于实验结果,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土壤含水量越高,其最大压缩力越低;2.不同含水量下土壤的压缩模量存在差异。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应该根据具体需求合理控制土壤的含水量,以实现最佳的压缩效果和土壤稳定性。
研究展望土壤的压缩性质对土壤工程和农业具有重要影响,然而本实验的研究还有一些不足之处,仍有进一步深入研究的空间。
例如,可以探究颗粒粒径对土壤压缩性质的影响,以及不同土壤类型在压缩过程中的差异。
未来的研究还可以结合实际工程和农业应用,进一步完善土壤压缩性质的评估标准和实验方法,提高土壤利用效率和保护土壤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将列举于此处。
很抱歉,由于文本长度限制,无法提供更多内容。
如有其他需要,请告知。
土的三轴压缩实验报告

土的三轴压缩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的目的是通过三轴压缩实验,了解土体的力学性质,掌握土体的压缩变形规律,为土的工程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二、实验原理三轴压缩实验,是指在三个互相垂直的轴向上施加压力,测定土体在不同应力状态下的压缩变形及强度参数。
实验中,应变量为土体的轴向应变和径向应变,应力量为轴向应力。
三、实验设备本次实验所需的设备有:三轴试验机、应变仪、振动筛、天平、刷子、塑料袋等。
四、实验步骤1.制样:按照标准规定,取一定量的土样,经过筛分、清洗、调节含水率等处理后,制成规定尺寸的试样。
2.装置:将试样放入试验机中,放置在三轴压缩装置中央。
3.施压:逐渐施加压力,保持速率均匀,直到试样产生明显的压缩变形。
4.记录:在试验过程中,记录轴向压力、轴向应变、径向应变和应变速率等数据。
5.实验结束:当试样变形趋于稳定时,停止施压,记录最大轴向应力和最大径向应变。
6.清理:将试样从试验机中取出,清洁试验机和周围环境。
五、实验结果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得出了土体的应力-应变曲线和压缩模量等力学参数。
六、实验注意事项1.试样应制备均匀,避免出现裂隙和空洞。
2.施加压力的速率应逐渐加大,避免过快或过慢。
3.实验过程中应注意安全,避免发生意外事故。
七、实验结论本次实验通过三轴压缩实验,测定了土体在不同应力状态下的压缩变形及强度参数,得出了土体的应力-应变曲线和压缩模量等力学参数。
实验结果表明,土体的压缩变形呈现出明显的非线性特性,随着轴向应力的增大,土体的压缩变形逐渐增大,压缩模量逐渐减小。
此外,不同土体的力学性质也存在差异,这需要在工程应用中进行针对性分析和处理。
土的压缩实验报告

土的压缩实验报告一、引言土地作为建筑工程中常见的构造材料,在工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土粒之间的接触和排列方式会直接影响其力学性能和工程行为。
为了研究土的力学特性,本次实验选取了土样进行了压缩实验。
通过对土样应力-应变的测量和分析,得出土的压缩性能参数,为土的工程应用提供依据。
二、实验目的1. 通过压缩实验,了解土的力学性质及其压缩特性。
2. 测量土样在不同应力条件下的体积变化。
3. 绘制土样的应力-应变曲线,分析土的压缩性能。
三、实验装置与方法1. 实验装置:压实试验机、厚度计、千斤顶、应变计。
2. 实验方法:- 准备土样:将土样实心圆柱制成,尺寸规格为直径为5cm,高度为10cm。
- 样品处理:将土样放入密封模具中,并进行适当的加固处理,保证土样在外力作用下不会变形或产生裂缝。
- 实验过程:施加不同的荷载,每隔一定荷载间隔时,测量土样的变形量,并记录下对应的压力值。
- 数据处理:根据实测数据绘制应力-应变曲线,并计算土样的压缩模量等力学参数。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我们根据实验数据绘制了土样的应力-应变曲线,并得到了以下结论:1. 在开始施加荷载后,土样发生了初始压缩变形,此阶段被称为压缩初期。
2. 随着荷载的继续施加,土样的变形增加,但增加的速度逐渐减慢,土样进入了弹性压缩阶段。
3. 当荷载达到一定值时,土样会出现裂缝,并进入塑性压缩阶段。
土样的应力开始下降,但应变仍然继续增加。
4. 当荷载超过土样的承载能力时,土样发生松弛,进一步压缩会导致土样的坍塌。
五、结论与建议通过本次实验,我们获得了土样的应力-应变数据,并对土的压缩性能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在实际工程中,我们可以根据土的压缩特性合理选择土的应力条件,避免超过其承载能力,从而确保工程的安全性。
值得注意的是,不同类型的土在压缩性能上可能存在差异,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评估。
此外,本次实验中所采用的土样尺寸和加固方式也会对实验结果产生影响,未来可以进一步优化实验方案,提高实验精度。
实验3土的压缩试验

(1)固体颗粒的压缩; (2)孔隙水和孔隙气体的压缩,孔隙气体 的溶解; (3)孔隙水和孔隙气体的排出;
纯水、固体颗粒的压缩量常可略不计; 土体压缩主要来自孔隙水和气的排出。
• 土体受力后引起的变形: • 体积变形 剪切变形
•
• 体积变形:主要由正应力引起,它只会使土 体压密、体积缩小,但不会导致土体破坏。
再压缩试验时土体体积变化特征:
(1) 土体的变形是由可恢复的弹 性变形和不可恢复的塑性变形 两部份组成
(2) 回 弹 曲 线 和 再 压 线 曲 线 构 成 一迴滞环,土体不是完全弹性 体的又一表征;
(3) 回 弹 和 再 压 缩 曲 线 比 压 缩 曲 线平缓得多。
(4)当再加荷时的压力超过b点, 再压缩曲线就趋于初始压缩曲 线的延长线。
一、侧限(单向)压缩试验:
单向固结仪:
应力状态: 1´= Z 2´=K0 Z 3´=K0 Z
应变特性: Z x=0 y=0
测定: 轴向应力 轴向变形
透水孔
• 杠杆式压缩仪: • 400~600kpa • 高压固结仪:
• 1600~5000kpa
百分表
透水石
传压板 水槽 环刀 内环
试样
•施加荷载,静置至变形稳定 •逐级加大荷载
(2)、e ~ lgP 曲线
对直线段:
e
1
0.9
Cc
e Cc (lg ')
0.8
0.7
压缩指数
0.6
压缩指数的单位问题
100
1000 lgP
压缩系数与压缩指数
Cc 是无量纲系数,同压缩系数a 一样,压缩 指数Cc值越大,土的压缩性越高。 虽然压缩系数a 和压缩指数Cc 都是反映土的压 缩性的指标,但是两者有所不同。前者随所取 的初始压力及压力增量的大小而异,而后者在 较高的压力范围内却是常量,不随压力而变。
土的压缩固结试验

范围的压缩性,即:
a = tanα = − Δe = e1−e2
Δp p − p
2
1
式中, a 为土的压缩系数(MPa-1)
(7 − 3) ,压缩系数愈大,土的压缩性愈高。
图 7-3 由压缩曲线确定压缩指标
从图 7-3a)还可以看出,压缩系数a 值与土所受的荷载大小有关。为了便于 比较,一般采用压力间隔p1=100kPa 至 p2=200kPa 时对应的压缩系数a1-2 来评 价土的压缩性。
(8) 对于饱和试样,在试样受第一级荷重后,应立即向固结容器的水槽中注 水浸没试样,而对于非饱和土样,须用湿棉纱或湿海绵覆盖于加压盖板四周,避 免水分蒸发。
⑼ 当试验结束时,应先排队固结容器内水分,然后拆除容器内各部件,取 出带环刀的土样,必要时,揩干试样两端和环刀外壁上的水分,测定试验后的密 度和含水量。 3. 成果整理
0
量,ρ0 为土样的初始密度(g/cm3),ρw为水的密度(g/cm3) 。
如此,根据式(7-2)即可得到各级荷载 p 下对应的孔隙比 e ,从而可绘制出
土的 e-p 曲线及 e-lgp 曲线等。
1. e-p 曲线及有关指标
图 7-2 土的压缩曲线 通常将由固结试验得到的 e-p 关系,采用普通直角坐标系绘制成如图(7-2) 所示的 e-p 曲线。 (1) 压缩系数 a 从图(7-2)可以看出,由于软粘土的压缩性大,当发生压力变化 Δp 时,则相 应的孔隙比的变化 Δe 也大,因而曲线就比较陡;反之,像密实砂土的压缩性小, 当发生相同压力变化 Δp 时,相应的孔隙比的变化 Δe 就小,因而曲线比较平缓, 因此,土的压缩性的大小可用 e-p 曲线的斜量来反映。 如图(7-2)所示,设压力由p1 增至 p2 ,相应的孔隙比由e1 减小到e2 ,当 压力变化范围不大时,可将该压力范围的曲线用割线来代替,并用割线的斜量来 表示土在这一段压力
《土力学》土的固结压缩试验

《土力学》土的固结压缩试验一、试验目的测定试样在侧限与轴向排水条件下的压缩变形△h和荷载P的关系,以便计算土的单位沉降量S1、压缩系数a v和压缩模量E s等。
二、试验原理土的压缩性主要是由于孔隙体积减少而引起的。
在饱和土中,水具有流动性,在外力作用下沿着土中孔隙排出,从而引起土体积减少而发生压缩,试验时由于金属环刀及刚性护环所限,土样在压力作用下只能在竖向产生压缩,而不可能产生侧向变形,故称为侧限压缩。
固结试验通常只用于粘性土,由于砂土的固结性较小,且压缩过程需时也很短,故一般不在实验室里进行砂土的固结试验。
固结试验可根据工程要求用原状土或制备成所需要状态的扰动土。
可采用常速法或快速法。
本实验主要采用非饱和的扰动土样,并按常速法步骤进行,但为了能在实验课的规定时间内完成实验,所以要缩短加荷间隔时间(具体时间间隔由实验室决定)。
三、仪器设备1.固结仪:如图4所示。
2.量表:量程10mm,最小分度0.01mm。
3.其它:刮土刀、电子天平、秒表、称量盒等。
四、操作步骤1. 根据工程需要,切取原状土样或由实验室提供制备好的扰动土样一块。
2. 用固结环刀(内径61.8或79.8毫米,高20毫米)按密度试验方法切取试样,并取土留作测含水率。
如系原状土样,切土的方向与自然地层中的上下方向一致。
然后称环刀和试样总质量,扣除环刀质量后即得湿试样质量,计算出土的密度(ρ)。
3. 用切取试样时修下的土测定含水率(ω),平行测定,取算术平均值。
4. 在固结仪容器底座内,顺次放上一块较大的洁净而湿润的透水石和滤纸各一,将切取的试样连同环刀一起(环刀刀口向下)放在透水石和滤纸上,再在试样上按图依次放上护环以及试样面积相同的洁净而湿润的滤纸和透水石各一,加上传压板和钢珠。
安装好后待用。
5.检查加压设备是否灵敏,将手轮顺时针方向旋转,使升降杆上升至顶点,再逆时针方向旋转3~5转。
转动杠杆上的平衡锤使杠杆上的水准器对中(即杠杆取于水平)。
土的压缩试验

土的压缩试验一、目的和要求测定土体的压缩变形与荷载的关系。
二、实验原理1.室外观测法(观测沉降)2.实验室测试法三、实验装置1.DGY—ZH 1.0型杠杆式压缩仪,杠杆比为1∶12cm,直径 =61.8mm,高H=20mm。
a.压缩容器:环刀,截面积F=302b.百分表。
c.砝码:0.125,0.313,0.625,1.25,2.5,5,10。
d.台架主体:杠杆装置,加压框架。
图3-1 杠杆式压缩仪2.天平:称量500g,感量0.01g。
3.其它设备:秒表,削土刀,浅盘,铝盒等。
四、实验步骤1. 试验前准备工作a. 试样制备:取代表土样风干、碾碎、过2mm筛,然后称料0.5Kg,加水拌和并焖料m。
24小时。
称取环刀质量1b. 击样:用击样法将拌制好的土样制成试样。
c. 取样:用环刀在试样上进行取样,刀口向下,边削边压,使土体充满环刀并削去多余土样,称环刀及土样的总质量2m 。
e. 计算初始密度Vm m 120-=ρ,测量剩余土样的初始含水量0ω。
f. 调整仪器平衡锤,使杠杆保持平衡。
2. 试验操作步骤a. 在压缩容器内依次放入护环、透水石乙、定位环、滤纸、透水石甲、传压活塞。
b. 拉上加压框架,调节横梁上接触螺钉,使之与传压活塞接触(不要压紧),装上百分表,并使测杆压缩5mm ,预加1.0KPa ,使压缩仪各部分紧密接触,将百分表调零。
c. 去掉预压荷载,立即加第一级荷载,加砝码时,立即启动秒表。
d. 加荷等级一般为5级,依次加载。
每级荷载加上后,每隔30分钟记录百分表读书一次(读红色读数精确至0.01mm )。
若两次读数变化小于0.01mm 时,可认为沉降稳定,允许加次级荷载。
按此步骤逐级加压,直至试验结束。
荷载等级如荷载等级表所示。
e. 试验结束后,迅速卸下砝码,小心拆除仪器并擦净,需要时,测压缩后土样的含水量和密度。
五、试验结果整理及分析 1. 初始孔隙比0e 的计算:1)01.01(000-+=ρωρs e (s ρ=2.72g/3m )2. 单位沉降量i s 的计算:i s =3010⨯∆∑h i(∑∆i h 为百分表读数,表示在该级荷载下的仪器变形量,0h =20mm )3. 各级荷载下试样变形稳定后的孔隙比i e 的计算:1000)1(00ii s e e e +-=4. 某一级荷载范围内的压缩系数α的计算:ii i i p p e e --=++11α (1-KPa )5. 某一级荷载压缩范围内的压缩模量s E 的计算:30101⨯+=αe E s (KPa )6. 作空隙比i e 和压力i p 关系曲线。
实验名称:土的压缩试验

实验名称:土的压缩试验一、实验目的:通过土的压缩试验得到试样在侧限与轴向排水条件下的孔隙比和压力的关系,即压缩曲线—e ~p 曲线,并以此计算土的压缩系数a 1-2,判断土的压缩性,为土的沉降变形计算提供依据。
二、实验原理: 1、计算公式(1)试样初始孔隙比: 0s w0(1)1w G e ρρ+=-实验名称:钢筋混凝土简支梁实验一、实验目的: 1、分析梁的破坏特征,根据梁的裂缝开展判断梁的破坏形态; 2、观察裂缝开展,记录梁受力和变形过程,画出荷载挠度曲线;3、根据每级荷载下应变片的应变值分析应变沿截面高度是否成线性;4、测定梁开裂荷载和破坏荷载,并与理论计算值进行比较。
二、实验基本信息:1.基本设计指标(1)简支梁的截面尺寸150mm×200mm(2)简支梁的截面配筋(正截面)150mm×200mm×1200mm第2部分:每级荷载作用下的应变值四、实验结果分析与判定:(1)根据试验梁材料的实测强度及几何尺寸,计算得到该梁正截面能承受最大荷载为90.2kN,与实验实测值相比相差多少?最大荷载C30混凝土,fc=14.3N/mm2,a1=1,HRB335钢筋,fy=300N/mm2 。
环境取为一类,保护层厚度取20mm。
界限的相对受压区ξ=0.55,取αs=45mm,h0=200-45=155mm,M=1.0×14.3×150实验名称:静定桁架实验一、实验目的:1、掌握杆件应力-应变关系和桁架的受力特点; 2、通过对桁架节点位移、支座沉降和杆件内力测量,以及对测量结果处理分析,掌握静力非破坏试验基本过程;3、结合实验桁架,对桁架工作性能做出分析与评定。
二、实验数据记录:桁架数据表格四、实验结果分析与判定:1. 将第一部分中内力结果与桁架理论值对比,分析其误差产生的原因?由于理论计算的数值均略大于实测值,可能的原因如下:实际的桁架结点由于约束的情况受实验影响较大,并非都为理想的铰接点,因此部分结点可以传递弯矩,而实际的桁架轴线也未必都通过铰的中心,且荷载和支座反力的作用位置也可能有所偏差,所以实际的内力值要与理论值有误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凡不合格的仪器应停止使用 隔离存放 作出明显的标记 不合格的仪器应作以下处理 仪器不准确或有其他故障时 应先进行调整 仔细检查或 修理 再经检定或校验合格后重新投入使用 对不能调整或修复的仪器 应报废 对具有多功能和多量程的仪器 经证实能在一种或多种 功能或量程内正常使用时 应标明限制使用的范围 可 在规定的正常功能和量程内使用 仪器设备管理应符合以下要求 编制仪器设备一览表 其内容为 仪器名称 技术指标 制 造厂家 购置日期 保管人 编制仪器设备检定 校验 周期表 其内容包括 仪器设备 名称 编号 检定周期 检定单位 最近检定日期 送检负责人 所有仪器设备应有统一格式的标志 标志分 合格 准用 停用 种 分别以绿 黄 红 种 颜色表示 标志内容 仪器编号 检定结论 检定日期 检定单位 可拆卸的检测仪表组合成的仪器 每个仪表应有独立的 标志 不可拆卸仪表组合成的仪器 可以只有一个标志 仪器说明书应妥善保存 并能方便使用 建立仪器档案 其内容为 使用记录 故障及维修情况记 录
工程名称 试样编号 试验日期
表
击实试验记录
试验者
计算者
校核者
预估最优含水率
风干含水率
试验类别
筒加 筒 试试样 质
验质量
量 ︵
序︶
号
试样 质量
筒 湿密度
体积
干密度
平均
盒湿土干土 含 水 率 含水
质量质量
号
率
表 工程名称 试样筒体积 试验日期
试样编号 试样筒编号
盒加湿土质量
含 盒加干土质量
水
盒质量
率
含水率
平均含水率
筒加试样质量
筒质量 密
湿密度 度
干密度
干密度平均值
浸水前试样高度
膨 浸水后试样高度 胀 比 膨胀比
膨胀量平均值
吸 浸水后筒加试样质量 吸水量
水 吸水量平均值
试验记录 膨胀量 试验者 计算者 校核者
工程名称 试样制备方法 试样状态 试样最大粒径
如土的粘聚力 内摩擦角 压缩系数 变形模量 渗透系数等 系指
在设计计算中直接用以确定主体的强度 变形和稳定性等力学性
的土性指标
对一般特性指标的成果整理 通常可采用多次测定值
的算术平均值 并计算出相应的标准差 和变异系数 以反映
实际测定值对算术平均值的变化程度 从而判别其采用算术平
均值时的可靠性
算术平均值 按下式计算
所有室内土工仪器使用前应按有关校验规程进行校准
对专用性强 结构和原理较复杂的仪器 尚未制订计量检
定规程和校验方法的 可按 国家计量检定规程编写规则 的要求
编写校验方法 按程序审批后进行仪器校验
不合格仪器及处理方法
不合格仪器系指已经损坏 过载或误动作 工作不正常 功
能出现可疑 超过规定的确认间隔时间 铅封完整性被破坏
度 稳定度 量程及分辨力等 基本特性要求可按国家标准
第一篇之 的规定选用
室内土工仪器的结构 材料 工作环境应满足
第一篇之
和 规定的要求
室内土工仪器的准确度和校准
各类室内土工仪器的准确度应符合
第一篇之
及该标准附录 土工室内主要仪器准确度表 规定的
要求
仪器中配备计量标准器具时 应按规定的检定周期送交有
计量检定能力的单位检定
附录 室内土工仪器通用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室内土工仪器 规定试验仪器的通用要求
以保证试验数据的准确可靠
室内土工仪器设备的通用要求
室内土工仪器的基本参数应能满足各类土性指标试验的
要求 各类试验所用仪器的参数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 土工仪器的
基本参数及通用技术条件
第一篇之 的规定
室内土工仪器应具备预计使用所要求的计量特性 如准确
试样
湿土质量 干土质量
收缩皿号
编号
表
含水率
收缩皿法缩限记录
试验者 计算者 校核者
湿土体积 干土体积
缩限指数
平均值
工程名称 工程编号 试验日期
试样质量 试样体积 干密度 平均干密度
土粒比重 天然干密度
相对密度
表
相对密度试验记录
试验者
计算者
校核者
试验项目 试验方法
最小干密度 最大干密度
备注
漏斗法
振击法
铁丝筐在 水中质量
试样在水中质量
比重
平均值
工程名称 工程编号 试验日期
表
比重试验记录 虹吸筒法
试验者
计算者
校核者
温度 水的比重
试
样
查表
编
号
烘干土质量
晾干土质量
量筒加排开 水质量
量筒质量
排开水质量
吸着水质量
比 重 平均值
表 工程名称 土样编号 试验日期
颗粒大小分析试验记录 筛析法 试验者 计算者 校核者
标准差 即
作为舍弃标准 即在资料分析中应该舍弃那些
在
范围以外的测定值 然后重新计算整理
土工试验测得的土性指标 可按其在工程设计中的实际
作用分为一般特性指标和主要计算指标 前者如土的天然密度
天然含水率 土粒比重 颗粒组成 液限 塑限 有机质 水溶盐等
系指作为对土分类定名和阐明其物理化学特性的主性指标 后者
对照委托任务书 检查试验项目是否齐全
检查试验项目是否按照试验方法标准进行
综合分析检查各指标间的关系是否合理
对需要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的试验报告应检查选用的方
法是否合理 结果是否正确
检查土的定义是否与相关规范标准相符
试验报告审批应符合以下程序
由试验人员填写成果汇总表
经校核人员校核汇总表中的数据
由试验负责人编写试验报告
附录 试验资料的整理与试验报告
为使试验资料可靠和适用 应进行正确的数据分析和整
理 整理时对试验资料中明显不合理的数据 应通过研究 分析原
因 试样是否具有代表性 试验过程中是否出现异常情况等 或在
有条件时 进行一定的补充试验后 可决定对可疑数据的取舍或改
正
舍弃试验数据时 应根据误差分析或概率的概念 按三倍
附录 各项试验记录
工程名称 工程编号 试验日期
表
含水率试验记录
试验者
计算者
校核者
试
样
盒
盒加湿盒加干
盒质量
湿土质量干土质量含水率
平均含水率
土质量土质量
编 号号
表
密度试验记录 环刀法
工程名称
试验者
工程编号
计算者
试验日期
校核者
环 试 样 湿土质量试样体积 湿密度 试样含水率 干密度 平均干密度
刀 编号
号
风干土质量 筛上土质量 筛下土质量
小于
的土占总土质量百分数
小于 的土占总土质量百分数
细筛分析时所取试样质量
筛号
累积留筛土
孔径
小于该孔径的 小于该孔径的
质量百分数
质量百分数
底盘总计
表 工程名称 土样编号 试验日期
颗粒分析试验记录 密度计法
试验者
风干土质量
计算者
干土总质量
校核者
黄土湿陷
三轴压缩
膨胀 收缩
直接剪切
击实
轻型
承载比
重型
无侧限抗压强度
反复直剪
相对密度
渗透
化学分析
离心含水当量
土样的验收和管理 土样送达试验单位 必须附送样单及试验委托书或其他有 关资料 送样单应有原始记录和编号 内容应包括工程名称 试 坑或钻孔编号 高程 取土深度 取样日期 如原状土应有地下水 位高程 土样现场鉴别和描述及定义 取土方法等 试验委托书应 包括工程名称 工程项目 试验目的 试验项目 试验方法及要求 例如原状土进行力学性试验时 试样是在天然含水率状态下还是 饱和状态下进行 剪切试验的仪器 三轴或直剪 剪切试验方法 快剪 固快 不固结不排水 固结不排水等 剪切和固结的最大荷 重 渗透试验是垂直还是水平方向 求哪一级荷重或某一个干密度 孔隙比 下的固结系数或湿陷渗透系数 黄土压缩试验须提出设 计荷重 扰动土样的力学性试验要提出初步设计干密度和施工现 场可能达到的平均含水率等 试验单位接到土样后 应按试验委托书验收 验收中需查 明土样数量是否有误 编号是否相符 所送土样是否满足试验项目 和试验方法的要求 必要时可抽验土样质量 验收后登记 编号 登记内容应包括 工程名称 委托单位 送样日期 土样室内编号和 野外编号 取土地点和取土深度 试验项目的要求以及要求提出成 果的日期等 土样送交试验单位验收 登记后 即将土样按顺序妥善存 放 应将原状土样和保持天然含水率的扰动土样置于阴凉的地方 尽量防止扰动和水分蒸发 土样从取样之日起至开始试验的时间 不应超过 周 土样经过试验之后 余土应贮存于适当容器内 并标记工 程名称及室内土样编号 妥善保管 以备审核试验成果之用 一般 保存到试验报告提出 个月以后 委托单位对试验报告未提出任 何疑义时 方可处理 处理试验余土时要考虑余土对环境的污染 卫生等要求
式中
指标测定值的总和
指标测定的总次数 标准差 按下式计算
变异系数 按下式计算 并按表
评价变异性
表
变异性评价
变异系数
变异性 很小
小
中等
大
很大
对于主要计算指标的成果整理 如果测定的组数较多 此 时指标的最佳值接近于诸测值的算术平均值 仍可按一般特性指 标的方法确定其设计计算值 即采用算术平均值 但通常由于试 验的数据较少 考虑到测定误差 土体本身不均匀性和施工质量的 影响等 为安全考虑 对初步设计和次要建筑物宜采用标准差平均 值 即对算术平均值加 或减 一个标准差的绝对值 ︳ ︳
编号 深度
号
含水率
液限 塑限 塑性 指数
表 工程名称 工程编号 试验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