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一生物上册复习及答案

合集下载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期末复习测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期末复习测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期末复习测试题(含答案)题号1-30 31 32 33 34 35 总分复核人得分一、选择题(本大题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1. 下列属于生物共同特征的是()A.生物都能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B.动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植物不能C.生物都是由细胞由细胞构成的D.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2.某调查小组将他们调查到的生物分为了两类,其中蚯蚓、柳树、葫芦归为一类,金鱼、蝌蚪、水葫芦归为一类。

他们的归类方法是A.按照生物的用途B.按照生物的生活环境C.按照生物的大小D.按生物的形态结构特点3.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A.森林生态系统B.草原生态系统C.海洋生态系统D.生物圈4.“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诗中主要描写了哪一种非生物因素对鸭子生活的影响?()A.阳光B.水分C.空气D.温度5.黄河吴忠段两岸生长了大量的红柳反映了?()A.生物能适应环境B.生物能影响环境C.环境能影响生物D.环境能改变生物6.下列生态系统中,自动调节能力最强的是()A.湖泊生态系统B.草原生态系统C.河流生态系统D.森林生态系统7.下图是显微镜的结构图,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 物像的放大倍数是①和②的放大倍数之积B. 光线过亮时,可使用③的平面镜对光C. 高倍镜下,转动④可使物像更清晰D. 下降镜筒时,当物镜接近玻片标本时,眼睛要从侧面注视物镜8.为改善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的显微观察效果,下列改进建议不合理的是()A. 有气泡——盖盖玻片时应规范B. 细胞有重叠——材料应完全展平C. 取材过厚——应重新取材D. 视野内有污点——应擦拭反光镜9.在“观察和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实验中,在载玻片上滴加的液体是___________,在显微镜下观察到染色最深的结构是___________。

()①清水②生理盐水③细胞核④细胞质A. ①,④B. ②,③C. ①,③D. ②,④10. 吸烟有害健康。

七年级上册生物复习(提纲练习答案)

七年级上册生物复习(提纲练习答案)

七年级生物复习提纲(上册)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生物的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2、生物能进行呼吸 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6、由细胞构成(病毒除外)调查我们身边的生物步骤:明确调查目的、确定调查对象、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调查记录、对调查结果进行整理、撰写调查报告▲生物的分类按照形态结构分:动物、植物、其他生物按照生活环境分:陆生生物、水生生物按照用途分:作物、家禽、家畜、宠物生物圈▲地球上适合生物生存的一薄层叫做生物圈▲生物圈的范围大气圈的底部:可飞翔的鸟类、昆虫、细菌等水圈的大部:距海平面150米内的水层岩石圈的表面:是一切陆生生物的“立足点”▲生物的生存的基本条件: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环境对生物的影响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光、水、空气、温度等生物因素:是指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它生物▲探究的过程:1、提出问题 2、作出假设 3、制定计划 4、实施计划 5、得出结论 6、表达和交流▲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最常见的是捕食关系,还有竞争关系、合作关系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在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的漫长过程中,环境不断改变,生物也不断进化,适应环境。

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造就了今天欣欣向荣的生物圈)▲生物对环境的影响:蚯蚓在土壤中活动,可以使土壤疏松,蚯蚓的排出物还能增加土壤肥力,在沙地上种植植物,可以防风固沙生态系统▲生态系统的概念: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的组成:生物部分: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非生物部分:阳光、水、空气、温度▲植物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动物是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细菌和真菌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

▲食物链:消费者和生产者之间通过物质和能量的流动,形成的长链叫做食物链▲食物网:一个生态系统,往往有很多条食物链,它们彼此交错,形成了食物网▲物质和能量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

初一七年级上册生物复习题及期末试题参考答案

初一七年级上册生物复习题及期末试题参考答案

初一七年级上册生物复习题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第一章认识生物一、生物的特征1. 2. 3. 4.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1)生长:指生物体体积由小到大,也就是细胞数目增多和体积增大的结果。

(2)发育:指生物体中各种器官逐渐达到成熟,并具有生殖能力。

(3)生殖:指生物体产生下一代的现象,通过繁殖保持种族的延续。

6.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病毒除外)病毒不具有细胞结构,它是由蛋白质和遗传物质构成的。

但病毒作为一种生物,具有生物的共同特征。

二、调查我们身边的生物1.调查的步骤:2.生物的分类(1)按照特点,将生物分为三大类。

(2)按照生活环境不同,将生物分为等。

(3)按照用途不同,将生物分为等第二章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一、生物圈1.生物圈的范围:包括、和:可飞翔的鸟类、昆虫、细菌等:距海平面150米内的水层:(生物圈中的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的划分只是大体的划分,三者并不是截然分开)2.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条件:二、环境对生物的影响影响生物生活的环境因素包括和两类。

1.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光、水分、温度等探究的过程:1、提出问题 2、作出假设 3、制定计划 4、实施计划 5、得出结论 6、表达和交流对照实验: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叫做。

(单一变量)2.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最常见的是,还有、三、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1.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如:)2.生物对环境的影响()3.生物的适应性是4.生物适应环境的同时,又会对环境造成影响;生物与环境之间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

5.生物的和是与它们生活的环境相适应的。

四、生态系统1.生态系统的概念: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

一片森林,一块农田,一片草原,一个湖泊,等等,都可以看作一个生态系统。

2.生态系统的组成生态系统包括 和 ,其中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非生物部分——阳光、空气、水、温度等绿色植物——生产者(能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制造有机物)生物部分 动物————消费者(不能利用光能制造有机物,只能吃现成的动物和植物)细菌、真菌—分解者(能把动植物的遗体和粪便等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3.植物是生态系统中的 ,动物是生态系统中的 ,细菌和真菌是生态系统中的 。

2021-2022学年生物七年级上册单元知识点复习专练(人教版)专题04细胞怎样构成生物体(解析版)

2021-2022学年生物七年级上册单元知识点复习专练(人教版)专题04细胞怎样构成生物体(解析版)

专题04细胞怎样构成生物体一、生物体的各种组织是由细胞分裂、分化形成的1.细胞分裂产生新细胞,这些细胞在形态、结构和功能上逐渐发生了变化,即细胞分化,从而形成不同的组织。

2.组织:由许多形态相似,结构和功能相同的细胞,联合起来在一起而形成的细胞群。

3.组织的形成是细胞分化的结果。

二.识别人体的几种基本组织三.植物的几种主要组织1.保护组织:由表皮细胞构成,具有保护内部柔嫩部分的功能(例:洋葱鳞片叶表面)2.营养组织:细胞壁薄,液泡较大,有储藏营养物质的功能;含有叶绿体的营养组织还能进行光合作用(例:番茄果肉)3.分生组织:由具有分裂能力的细胞构成。

其细胞的特点是:细胞小,细胞壁薄,细胞核大,细胞质浓,具有很强的分裂能力,能够不断分裂产生新的细胞,再由这些细胞分化形成其他组织。

4.输导组织:导管和筛管,导管能够运输水和无机盐,筛管能够运输有机物。

基础训练一.选择题(共15小题)1.人的身体是由一个受精卵细胞分裂而来的.到成年时,我们身体内的细胞数达到了1014个左右.在1个→1014个的过程中,每个体细胞的一个细胞核内染色体数目是()A.23 条B.46 条C.逐渐增加D.逐渐减少【分析】此题考查的是细胞分裂的过程、染色体的变化和染色体变化的意义.细胞分裂就是一个细胞分裂成两个细胞,细胞分裂时,细胞核内的染色体先复制加倍后再平均分配,保证了新细胞与原细胞所含的遗传物质相同.【解答】解:细胞分裂就是一个细胞分裂成两个细胞。

分裂时,细胞核先由一个分成两个,随后,细胞质分成两份,每份各含有一个细胞核。

最后在原来的细胞的中央形成新的细胞膜,植物细胞还形成新的细胞壁,于是一个细胞就分裂成两个细胞。

细胞分裂中最重要的变化是细胞核中染色体的变化,在细胞分裂前,染色体会进行复制,随着分裂的进行,染色体分成形态和数目相同的两份,分别进入两个新细胞中。

这种变化的意义在于:细胞核中有遗传物质DNA,而DNA就是染色体的成分之一,细胞分裂实现了染色体的复制和均分,也就是实现了遗传物质DNA的复制和均分。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书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书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书答案成绩的提高是同学们提高总体学习成绩的重要途径,大家一定要在平时的练习中不断积累,为大家准备了初一生物书本课后练习题答案,希望同学们不断取得进步!人教版七班级生物上册课后练习答案.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第一章认识生物第一节生物的特征P8 1.(1);(2);(3):(4)。

2.略3.(1)珊瑚不是生物,是珊瑚虫分泌的外壳堆积在一起慢慢形成的,不具有生物的基本特征;珊瑚虫才是生物,是一种生活在海洋中的动物,具有生物的基本特征。

(2) 浅水区可获得较多的阳光,有适宜的温度,有利于藻类的生长,可以为珊瑚虫提供更多的氧气。

因此,珊瑚虫一般生长在温暖的浅水区。

第二节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1.2略第二章了解生物圈第一节生物与环境的关系P18 1.(1);(2);(3):(4)。

2.这句诗描写的是气温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由于在同一季节山里气温相对较低,桃树生长迟缓。

生长在平原地区的桃花,4月就已经凋谢,而山里的桃花才刚刚开放。

3.(1)(2)假如猫少了,田鼠由于缺少天敌而大量繁殖;田鼠以土蜂的蜜和幼虫为食,并破坏它们的巢,因此,土蜂数目减少;三叶草靠土蜂传粉,土蜂减少后,影响三叶草的传粉,从而影响三叶草繁殖后代,三叶草的数量就会减少。

三叶草是牛的事物,三叶草的数量减少会导致牛的食物缺乏。

4.这种蝴蝶叫做枯叶蝶,它的体色与周围落叶的颜色基本全都,这样它就不容易被敌害发现,从而增加生存下去的机会。

5.山羊因为啃食草根,影响了草的生长。

大量饲养山羊,如果管理不当,就会破坏草场植被。

P15 探究:参考答案1. 需要根据所选择的实验动物来回答。

2. 将动物分成两组,除了实验要探究的因素外,其他因素在两个组要保持全都。

3. 用多汁鼠妇做实验才能得出可信的结论。

用一只鼠妇做实验会有很大的误差。

4. 提高实验结论的可信度。

P17 资料分析参考答案1. 答:骆驼排尿少,出汗少,这样可以减少体内水分的消耗,适应缺水环境。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期末知识点填空复习提纲(含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期末知识点填空复习提纲(含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期末知识点填空复习提纲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1、生物的基本特征基本特征举例(生命现象)①生物需要鲸浮出水面呼吸②生物能排出人排汗、排尿③生物的生活需要松鼠寻找食物④生物能含羞草受到刺激后合拢叶片⑤生物能和小麦种子萌发长成幼苗;最终开花结果⑥生物能和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一娘生九子各不同⑦除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病毒归纳:判断某一个物体是不是生物,关键是看该物体是否具备生物的共同特征。

列举(各三种)你知道的生物:非生物:2、生物归类的方法分类依据种类形态结构、和生活环境、等用途、家禽、家畜、宠物等3、环境中的生态因素①概念:环境中影响生物的和的因素。

因素(如:、和)②分类:概念: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

生物因素:七星瓢虫捕食蚜虫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狼群集体捕猎:杂草与水稻争夺阳光:蛔虫生活在人的小肠中③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 和 )生物环境影响4、你所学过的科学探究的方法:、和。

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实验①提出问题:②作出假设:鼠妇适于生活在阴暗的环境中,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

③材料用具④制定计划、实施计划⑤变量分析:是该实验的变量环境第一次/只第二次/只第三次/只第四次/只第五次/只明亮0 1 2 0 2阴暗10 9 8 10 8⑦得出结论:鼠妇适于生活在阴暗的环境中,。

5、生态系统①概念: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和所形成的统一整体。

: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储存能量)②组成: 生物部分消费者:(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促进物质循环):细菌和真菌等微生物(将有机物分解成简单的)部分:如、、等概念:在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之间由于的关系形成的链状和网状结构。

食物链(书写三要素):、和③食物链/网生态系统的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

有毒物质富集作用:有毒物质能够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不断。

生产者初级消费者终级消费者生物数量越来越体内能量最多越来越少最少有毒物质越来越④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能力,但这种调节能力是的。

初中生物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复习题(有答案)

初中生物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复习题(有答案)

七年级生物第一单元复习一、单选题1.我市某些学校不重视对学生用眼卫生的科学指导,导致在校学生近视率大幅上升。

为有效保护学生的眼睛,首先要准确了解学生近视的原因,你认为应选用(A)A.观察法B.测量法C.调查法D.实验法2.诗句“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体现出生物所具有的特征是(C )A.遗传和变异B.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C.生长和繁殖D.生活需要营养3.盆栽的绿萝,窗台外侧比窗台内侧的长势茂盛,这一现象说明生物(A )A.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B.能进行呼吸C.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D.生物需要营养4.下列各项科学探究中,不是调查法的是(D)A.我国森林资源每五年清查一次B.我国进行的第六次人口普查C.同学们在调查校园生物种D.女科学家珍妮弗在非洲森林中研究黑猩猩,她如实记录下了黑猩猩的食物、生活环境、表达情感的方式及叫声的含义5.生物能够表现出非生物所不具有的生命现象.下列古诗描述的现象中,不包含生命现象的是(D)A.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B.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C.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D.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6.猪笼草有的叶子会特化成“捕虫瓶”。

当小虫跌进瓶里。

瓶盖会自动关闭。

在消化液的帮助下将小虫“吃”掉。

这个事例不能说明的是(C)A.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B.生物体的结构是与功能相适应的C.生物能生长和繁殖D.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7.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下列关于生物圈的叙述,正确的是(A)A.森林生态系统有“地球之肾”之称B.影响生物生活的环境因素就是指阳光、温度、水等非生物因素C.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D.草原生态系统调节能力最强8.下列对“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描述的自然现象解释不科学的是(C)A.温度影响植物何时开花B.“山寺桃花”适应了“山寺”的环境C.“人间”属于生物因素D.“山寺“属于非生物因素9.沙漠里生长的植物根系十分发达,说明(A)A.生物适应环境B.生物影响环境C.环境影响生物D.环境适应生物10.如图表示I、II两种生物之间的关系。

人教版初中七年级的上册的生物第一单元总结复习第一章第一节《生物的特征》同步训练有含答案

人教版初中七年级的上册的生物第一单元总结复习第一章第一节《生物的特征》同步训练有含答案

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第一章认识生物第一节生物的特点1.(2019北京海淀区)以下诗句描述的现象中,不属于生命现象的是(C)A.两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B.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C.黄河之水天上来,奔腾到海不复回D.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2.图示刺豚碰到危险时,身领会快速鼓起,使硬刺竖起,形似刺球。

这一现象说明(A)A.生物能对刺激作出反响B.动物能够运动C.动物碰到危险能形成刺球D.鱼类对刺激的反响最敏感3.下边古诗中,描绘生物生长发育的是(A)A.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B.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夜半鸣蝉C.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D.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4.(2019滨州)一般状况下,生物不会因个体的死亡而致使一个物种的灭绝。

这是由于(D)第1页A.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响B.是由细胞组成的C.能适应环境D.能生长和生殖5.以下各句中与“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所描述的特点不一样的是(B)A.种瓜得瓜,种豆得豆B.一猪生九子,连母十个样C.虎父无犬子D.桂实生桂,桐实生桐6.生物课后,有几位同学争辩不休,争辩的话题是“课桌是木材做的,是生物仍是非生物?”下边是四位同学的看法,哪位同学的看法是正确的(D)A.是生物,由于制造课桌的资料是树木B.是生物,由于制造课桌的木材由细胞组成C.是非生物,由于课桌不会动D.是非生物,由于课桌不可以呼吸,不可以繁衍7.(2019通辽改编)下表中相关生物特点的表达及其实例,不正确的选项是(A)选项生物特点实例A生物能生长和生殖害羞草遇到触碰叶片合拢B生物能排出体内废物树木落叶第2页C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植物根从土壤中汲取水和无机盐D生物能进行呼吸鲸鱼需要浮出水面进行换气8.如图描述的是下雨前几种生物的表现。

请回答:(1)图中描述了哪几种生物?鱼、青蛙、燕子。

(2)图中生物对下雨的表现,你是经过察看知道的,图中现象说明了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初一生物上册期末复习(含答案)1.生物的特征有:生物的生活需要能量生物能进行呼吸(例:雨后见到蚯蚓),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生物能生长和繁殖(例:蜻蜓点水),除病毒外,生物体都由细胞构成。

2.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1)调查(2)观察(3)实验(或探究)的过程: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交流和表达、(4)收集和分析资料。

3. 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它的范围: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岩石圈的全部。

它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条件:营养物质、水分、空气、适宜的温度、阳光、一定的生存空间。

宇航员在太空携带的维持生命的物质有氧气、营养物质、水分。

4.影响生物生活的环境因素包括:非生物因素(如阳光、空气、水)和生物因素(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

生物之间的关系:最常见是捕食关系、合作关系、竞争关系、寄生关系。

5.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包括:环境对生物的影响和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在绿草地上生活的蝗虫体色往往是绿色的,说明生物适应一定的环境。

野兔依赖牧草生存,但它们的活动也改变着草场,野兔的爆炸性繁殖曾一度使澳洲的大草原沦为荒漠,说明生物既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

环境影响生物的例子: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生物影响环境的例子:蚯蚓松土6.生态系统概念: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形成的统一整体叫生态系统。

举例:一片树、一块农田、一片草原、一个湖泊。

生产者植物动物细菌和真菌食物链(食物网):以生产者(植物)为起点,终点是不被其他动物捕食的“最高级”的消费者。

食物链中的箭头是从生产者指向消费者。

物质和能量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

营养级越高,生物数量越少;营养级越高,有毒物质沿食物链积累越多。

在各种生态系统中,生物的数量和比例是相对稳定的,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7. 显微镜:(1)右手握镜臂,左手托镜座,放左;(2)下降镜筒时,眼睛要看物镜;(3)光线:反光镜通光孔物镜目镜;(4)用擦镜纸拭擦物镜和目镜;(5)从目镜内看到的物像是倒立的;(6)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等于物镜和目镜放大倍数的乘积;(7)视野要调亮用(大光圈、凹面反光镜);视野要调暗用(小光圈、平面镜)(8)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细胞体积越大,细胞数目越少,视野越暗;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小,细胞体积越小,细胞数目越多,视野越亮;(9)视野看到有一个污点,污点可能在目镜、物镜或玻片标本上,如何判断:转动目镜,若污点动则在目镜上;若污点不动,再移动玻片标本,若污点动,则在玻片上;若污点不动,则在物镜上;(10)如何区别气泡和细胞:气泡有粗而黑的边缘,边缘暗而中间亮,挤压会变形;(11)显微镜的物镜20×,目镜为10×,像长5cm,实际物体长为0.025 cm(12)在视野中看到一个细胞在左上角,要将它移到中央,标本将向左上角移动(13)显微镜下观察的材料要薄而透明;(14)玻片标本种类:装片、涂片、切片;(15)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擦-----滴(清水)------取材------盖盖玻片(避免产生气泡)------滴稀碘液(染色)-----用吸水纸吸(16)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擦----滴生理盐水(0.9%保持细胞正常形态和大小)----用牙签刮口腔内侧壁-----涂抹几次-----盖盖玻片------滴稀碘液----用吸水纸吸10.植物细胞的结构:⑥细胞壁-----支持、保护;④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⑤细胞核------含遗传物质;③细胞质;⑦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②液泡内含细胞液(切西瓜)动物细胞结构: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植物细胞特有的结构:细胞壁、液泡、叶绿体。

11.细胞中的物质无机物:分子较小,一般不含碳,一般不可燃烧(如:水、无机盐)有机物:分子较大,一般含碳,可燃烧(如:糖类、脂类、蛋白质、核酸)12.叶绿体: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线粒体:分解有机物,将有机物中能量释放出来供细胞利用13.遗传信息库是细胞核;细胞核中的遗传信息的载体DNA ;基因是DNA上的一个具有特定遗传信息的片段;DNA和蛋白质组成染色体,同种生物体细胞内,染色体数目是相同的;细胞是物质、能量、信息的统一体;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染色体、DNA与遗传信息的关系是遗传信息在DNA上,DNA在染色体中。

由小到大:基因DNA 染色体细胞的细胞核14.(1)生物体由小长到大是由于:细胞生长和细胞分裂;细胞数目的增多依靠细胞分裂,细胞体积增大依靠细胞生长。

(2)细胞核分裂时,染色体的变化最明显,新细胞和原细胞的遗传物质相同。

15.多细胞的动植物生长发育的起点是受精卵;在发育过程中,失去分裂能力的细胞在形态、结构、功能上发生差异性的过程叫做细胞分化;由形态、结构、功能相同的细胞联合在一起形成的细胞群叫做组织。

①表示细胞的分裂过程,使细胞数目增多;②表示细胞的分化过程,结果形成了不同的组织。

16(1)动物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人体)(2)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3)动物和人的基本组织可以分为四种:上皮组织(保护和分泌)、肌肉组织(收缩和舒张)、神经组织(产生和传导兴奋)、结缔组织(支持、连接、保护和营养如骨和血液)如:构成器官的主要组织(心脏------ 肌肉组织;唾液腺、皮肤(外层)------- 上皮组织;股骨、血液------ 结缔组织;肱二头肌------- 肌肉组织;脊髓和大脑------- 神经组织)(4)人体八大系统:运动、消化、呼吸、循环、泌尿,神经、内分泌、生殖系统(5)植物的组织:分生组织------分裂产生新细胞,如分生区;保护组织----保护柔嫩部分;营养组织--储存营养物质;输导组织----导管:运输水和无机盐;筛管:运输有机物。

根尖的分生区、茎的形成层所属的组织是分生组织。

吃橘子时剥去的橘子皮属于保护组织,白色丝络属于输导组织,肉汁多汁的橘瓣属于营养组织。

输导组织贯穿于植物体的根、茎、叶等器官。

例:下列属于组织的是()A 黄瓜苗 B 白菜叶C 洋葱表皮 D 莲藕(6)绿色开花植物的六大器官:,,,,,。

17.举出单细胞生物:酵母菌、草履虫、衣藻、眼虫、变形虫18. 从培养液的表层取草履虫,是因为表层含氧气多,草履虫属于好氧类,在载玻片的培养液的液滴中放棉花纤维为了减慢草履虫运动。

①纤毛,使草履虫在水中旋转前进;②表膜,摄入氧气,排出二氧化碳;③口沟,摄取细菌和微小的浮游植物;④食物泡,消化食物;⑤伸缩泡和收集管,收集体内多余的水和废物并排出;⑥细胞核,含遗传信息;⑦胞肛,排出不能消化的食物残渣。

与衣藻相比,草履虫没有的结构是细胞壁和叶绿体。

19.举例单细胞生物与人类的关系:有利天然饵料、净化水源;有害使人患病、造成赤潮。

20.实验题:草履虫对牛肉汁和食盐刺激的反应(课本P71页2题),草履虫对外界有利和有害的刺激能作出不同的反应。

21.科学家首次用电子显微镜观察到烟草花叶病毒是一种杆状颗粒,用纳米表示大小。

根据病毒寄生细胞的不同分为三类:动物病毒、植物病毒、细菌病毒(也叫噬菌体)病毒是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只能寄生在活细胞里,靠自己的遗传物质,利用细胞内的物质,制造出新的病毒,这就是它的繁殖,这也是它成为生物的特征,离开了活细胞,通常会变成结晶体。

22.病毒与人类的关系:有害:使动植物患病;有利:①利用人工处理的病毒制成疫苗来预防病毒性疾病,②利用某些病毒防治有害生物,③在转基因技术中转运目的基因。

例:无细胞结构的生物是()A 草履虫B 酵母菌C噬菌体D 衣藻23.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的四大类群:植物、植物、植物和植物。

24.“春水绿于染,春来江水绿如蓝”中的绿是指大量繁殖的绿色藻类植物。

25.储水能力弱26.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都是靠孢子来繁殖,称为孢子植物。

27.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的最大区别是种子是否有果皮包被。

所以前者没有果实。

28.常见的裸子植物:油松、雪松、云杉、银杏、苏铁、侧柏。

29.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合称种子植物,都具有种皮和胚,种子植物比苔藓、蕨类更适应陆地的生活,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能产生种子。

30.菜豆和玉米种子的主要部分是胚,它实际上幼小的生命体,是新植物体的幼体,由[ 1 ] 子叶、[ 2 ] 胚芽、[ 3 ] 胚轴、[ 4] 胚根组成的。

玉米种子纵剖开,滴碘液后,染成蓝色的部分是[ 5 ] 胚乳,含有的物质是淀粉。

甲图中的3发育成乙图中的D和C的连接部分,乙图中的A是由甲图中的[ 2 ] 胚芽发育的,乙图中的D是由甲图中的[ 4 ] 胚根发育的,菜豆种子萌发的营养来自[ 1 ] 子叶。

31.我们吃的白面粉、玉米粉,主要来自小麦和玉米种子的胚乳;我们吃的花生豆和黄豆主要来自种子的子叶。

32.选种时应该选择大而饱满的种子,原因是种子含大量供胚发育的营养物质。

33.果实由果皮和种子组成;松的球果不是果实34.被子植物的一生包括、、。

35种子的萌发环境条件:、、。

自身条件:具有完整的活的胚,不在休眠期,。

36.标号1号2号3号4号处理10粒种子,拧紧瓶盖,室温,黑暗10粒种子,加适量水,拧紧瓶盖,室温,黑暗10粒种子,加适量水,拧紧瓶盖,放冰箱里。

10粒种子,加较多水到完全浸没种子,拧紧瓶盖,室温,黑暗实验结果:发芽情况:1号不萌发,原因缺少水;2号发芽,原因条件适宜;3号不萌发,原因温度低。

4号不发芽,原因缺少足够的空气。

设置2号瓶的意义对照的作用。

1号与2号对照,所探究的条件是水分,得出的结论是水分是种子发芽的条件。

2号与3号对照,所探究的条件是温度,得出的结论是适宜的温度是种子发芽的条件。

2号与4号对照,所探究的条件是空气,得出的结论是充足的空气是种子发芽的条件。

本实验总的结论是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是种子发芽的外界条件。

即使外界条件适宜,也有少数种子没有萌发,原因可能是没有度过休眠期。

如果再设置一个5号瓶来探究“种子萌发是否需要光?”5号瓶应怎样处理把5号瓶放置于明亮处,其它条件与2号瓶一样37.测定种子萌发率:(1)抽取少量个体作为样本,进行抽样调查;(2)随机选取一定数量的种子(3)提供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

四次测得的绿豆种子的发芽率分别为:94%、92%、97%、93%,该种子的发芽率为94 % 。

38.种子萌发的过程:吸收水分子叶或胚乳营养物质转运首先突破种皮的是胚根,发育成根——胚轴伸长,发育成根和茎的连接部分——胚芽发育成枝和叶。

39.北方早春地膜覆盖的好处:提高环境温度、保持水分。

40.根的生长最快的部位是伸长区,实验时要选择生长的幼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