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构成》第2章
色彩构成2

暗灰
低 明 度
暗灰
最低 明度
黑
二、色相对比
色相对比是因色相之间的差别而形成的对比。各 色相由于在色相环上的距离远近不同,形成了强弱 不同的色相对比。
对比强弱在色相环上的体现: 任选一色, 与此相邻为邻接色; 与此相隔 15 度为同类色; 与此相隔 60 度为邻近色; 与此相隔120 度为对比色; 与此相隔180 度为互补色. 类似色为色相弱对比; 邻近色为色相中对比; 对比色为色相强对比; 互补色为色相最强对比;
二、形状与色
A、单纯形与复杂形:下图里每个方块里的两色面积均相等,虽然对比面积没 有变化,但对比效果却改变:形状完整单一外轮廓简单,对比效果强烈;形 状分散外轮廓复杂,对比效果减弱。外形简单可用复杂的色来增强对比效果 使画面丰富,复杂的形忌用复杂的色,否则显得过于杂乱。
B、色形态与色表现:色彩学家伊顿对造型要素的三种基本形(方、三角、圆 形)与色彩的三原色作比较分析后得出结果:红与直线的正方形关联、黄与 斜线的正三角关联、蓝与曲线的圆形关联更具有相似的表现力。 在一幅作品中,形状和色彩的表现特性应是同时发生,相辅相成的。当色彩 和形状在表现中相一致(相对而言)时,它们的效果等同于加法。如果某作 品是由色彩来决定表现力,就应该在色彩上着手去发展它的形状;而一幅强 调形状结构的作品,则应从形状中引申出色彩。
当高、中、低三种基本纯度调性相互配置时, 又可派生出高彩对比、中彩对比、低彩对比三种纯 度对比关系。
1.高彩对比; 指纯度差在8-10 度以内的对比。
2.中彩对比; 指纯度差在4-7 度以内的对比。具有温和、沉 静、稳重、文雅的特点,但由于视觉力度不太高, 容易缺乏生气,在构成时可通过明度的变化,并在 大面积的纯度色调中,适当配以一两个有纯度差的 色,使画面生动。
第二章服装色彩的对比与调和

明度对比
20
中中调 中间灰调的 明度中对比。色 彩效果饱满,有 丰富含蓄的感觉。
5-6-1
明度对比
20
5-6-9
中长调 中灰色调的 明度强对比。如 采用高调色和低 调色进行对比。 色 彩 效 果 充 实.深刻、力度 感强.有丰富、 饱满的感觉,给 人以强健的男性 色彩效果。
明度对比
20
冷暖对比,就是色彩冷暖感觉的差异对 比。 (1)便于色彩归类组合 可把所有色彩划分为三大类:冷色系、 暖色系和中性色系。搭配时,就把冷色 与冷色、暖色与暖色进行组合,如湖蓝、 青莲、玫瑰红;朱红、深黄。 (2)便于调节色彩关系 同色相的组合,如果感到过于平淡,可 以 调整一下冷暖关系。如蓝色与红色的 搭配,如果强调冷调,可用湖蓝与桃红 或玫瑰红;如果突出暖凋,可选群青与 大红或土红。 (3)便于区分色彩差异 色彩虽有大体的冷暖分类,但同一 色相的冷暖倾向的差异还是不容忽视的。 同样是灰色或绿色,就有倾向黄、倾向 蓝、倾向红。倾向白等。
20
8-9-6
高中调 以高调色为 主的中强度对 比.色彩效果明 亮、欢快明朗而 又安稳。
明度对比
20
8-9-1
高长调 反差大、对 比强.色彩效果 明亮、形象的清 晰度高.有积极 活泼、刺激明快 之感。
明度对比
20
中短调 中间灰调的 明度弱对比。色 彩效果朦胧、含 蓄、模糊、深奥、 同时又显得平板, 清晰度也极差。
比例
2 阻隔法
(1)强对比阻隔
(2)弱对比阻隔
3 统调法
色彩的调和是就色彩的对 比而言的,没有对比也就 无所谓调和,两者既互相 排斥又互相依存。不过对 比是绝对的,因为两种以 上的色彩在构成中,总会 在色相、纯度、面积等方 面或多或少地有所差别, 这种差别必然会导致不同 程度的对比。过分对比的 配色需要加强共性来进行 调和;过分暧昧的配色需 要加强对比来进行协调。
色彩构成教案

课程名称:色彩构成课程类型:专业课第四次课学时:7、8 上课日期1、教学内容(按章节):第二章第四节色彩的体系2、教学目的:了解色彩体系,会画出色相环3、教学重点与难点:4、主要参考资料:5、教学进程:第一复习巩固:第二导入:(提问)第三具体内容:一、色相环1、牛顿色相环1666年,英国科学家牛顿发现,太阳光经过三棱镜折射后投射到白色屏幕上时,会显出一条彩虹般的色带,从红开始,依次为橙,黄,绿,青,蓝,紫七色。
在牛顿色相环中,标示着色相的序列以及色相间的相互关系。
如果将一个圆环六等分,每一份人别填入红,橙,黄,绿,青,紫六个色相,那么这个色相环中便包含着原色,间色,邻近色,对比色,互补色等多种色彩关系。
牛顿色相环为表色体系的建立奠定了理论基础,并逐步发展成10色相环,20色相环,24色相环。
2、伊顿色相环十二色相环,又称伊顿色相环是瑞士画家伊顿所设计的。
这种色相环有着非常鲜明的优点,它直观地展示着色彩规律,把本是复杂的东西简化得十分通俗,比较适合初学者使用。
它的构成原理是由红黄蓝三原色开始,两个原色相加出现间色,再由于一个间色加一个原色出现复色,最后形成色相环。
原色:原色是指不能用其它色混合而成的颜色。
而原色则可以混合出许许多多其它的色彩。
在伊顿色相环中红、黄、蓝为三原色。
红、黄、蓝三原色颜料名称为大红、柠檬黄、群青。
3、蒙赛尔色相环孟塞尔(Alhert H_Munsell)是美国色彩学家、美术教育家。
他创立的孟塞尔颜色系,用三维空间的近似球状的模型,把色彩的色相、明度、纯度这3种视觉特征全部表示出来,如图。
课程名称:色彩构成课程类型:专业课第五次课学时:9、10 上课日期1、教学内容(按章节):第三章第节2、教学目的:了解3、教学重点与难点:4、主要参考资料:5、教学进程:第一复习巩固:第二导入:(提问)第三具体内容:一、色彩视觉视觉适应主要包括距离适应、明暗适应和色彩适应三个方面。
l.距离适应人的眼睛能够识别一定区域内的形体与色彩.这主要是基于视觉生理机制具有调整远近距离的适应功能。
第二章 设计色彩基本原理(4课时)

色相环
孟塞尔色相环是美国画家
孟塞尔(1858-1918)以
红(R)、黄(Y)、绿
(G)、蓝(B)、紫(P) 五色为基础,加上它们的
色相环
中间色相橙(YR)、黄绿
(YG)、蓝绿(BG)、Leabharlann 篮紫(BP)、红紫(RP)
构成10色相,再把每一个
色相细分为10等份,形成
100色色相环。一般所见
的孟塞尔色相环是一个简
色相是指色彩的相貌或倾向,它是色彩最重要的特征,也是区分色彩最主要的依据。 我们研究色彩,首先要把各种颜色的色彩分辨清楚,培养自己对色彩敏锐而准确的辨 别能力。
2.明度 明度是指色彩的明暗程度,也称亮度、深浅度。明度有两种含义:一是同一色相由 于受光照的强弱不一而呈现不同的明暗层次;二是指色相本身的明暗程度,色相不同, 色彩的明暗也有差异。在无彩色黑白灰中,黑白是明度的两极,白色最亮,明度最高; 黑色最暗,明度最低。
原色最强烈,间色比较温和,复色最弱。 ④同种色 在同一种颜色中加入不等量的黑色或白色所产生的深浅浓淡不同的各种色称为同 种色 ⑤同类色 两种以上的颜色其主要色素倾向比较接近,都含有同一色素的色称同类色,如黄 色中柠檬黄、淡黄、中黄、土黄等,它们之间都含有黄色色素,所以称它们为同类色。
⑥类似色 在色环上临近的各色彩类似色,又称临近色或邻接色,如红与 橙、橙与黄、黄与绿等,它们之间都含有少量共同的色素。 ⑦初色 又称为补色和余色,简单地说两种颜色混合成黑色,那么这两种 颜色一定互为补色。如:红与绿、蓝与橙、黄与紫等,凡色相环上的对 角线两端的色相均为[补色/色彩的补色关系。在自然界中普遍存在。如 当人的眼睛注视着红色物象时,然后把社线转向其他物象,那么感觉该 物象带有绿色的倾向。 ⑧色彩的冷暖 人们在日常的生产生活经验和印象中对于各种物体都有其 敏锐的冷暖感悟力。如面对太阳、火焰我们感到温暖,面对白雪、大海 、蓝天白云等我们感觉到清冷。
西交大《色彩构成》教学资料包 问题与思考答案 色彩构成(第二章)答案

第二章色彩构成要素课后思考与练习问题1 简述色彩形成的过程?答案:人们要想看见色彩,必须具备以下三个基本条件,缺一不可:第一是光,光是产生色彩的条件,色彩是光被感知的结果,即无光就无色彩。
第二是物体,只有光线而没有物体,人们依然不能感知色彩,正如美国宇航员登上月球的照片,它的背景是漆黑一片的太空,什么也看不见,当然也就看不见色彩。
第三是眼睛,人眼中有视觉感色蛋白质,大脑可以辨识色彩。
人的眼睛与光线、物体有密不可分的关系,三个条件缺一不可。
从这个意义上讲,光、物体、眼睛和大脑发生关系的过程才能产生色彩。
人们要想看到色彩必须先有光,这个光可以是太阳光的自然光源,也可以是灯光等照明设备发出的人造光源,当光线照射到物体上,物体吸收了部分光,而反射出来的光线被我们的眼睛看到,视觉神经将这种刺激传递给大脑的视觉中枢,我们才能看到物体,看到色彩。
问题2 光的三原色和色料的三原色分别是什么?答案:色光三原色为:红、绿、蓝。
光线会越加越亮,两两混合可以得到更亮的中间色:yellow黄、magenta 品红(或者叫洋红、紫)、cyan青。
三种等量组合可以得到白色。
除色光三原色外,还有另一种三原色,称颜料三原色。
我们看到印刷的颜色,实际上都是看到的纸张反射的光线,比如我们在画画的时候调颜色,也要用这种组合。
颜料吸收光线,而不是将光线叠加,因此颜料的三原色就是能够吸收RGB的颜色,为黄、品红、青,(CMY),他们就是RGB的补色。
问题3 原色、间色和复色的概念分别是什么?答案:问题4 简述加法混合、减法混合和中性混合的概念?答案:问题5 色彩有哪些分类?各自的特点是什么?答案:以色彩的种类来分,可分为原色、间色、复色。
以色彩的系别来分,又可分为有彩色系和无彩色系。
有彩色系指包括在可见光谱中的全部色彩,它以红、橙、黄、绿、蓝、紫等为基本色。
基本色之间不同量的混合、基本色与无彩色之间不同量的混合所产生的诸多的色彩都属于有彩色系。
《色彩构成》全套课件-PPT

3)变化混合色的比例后,可以达到使 用少量色彩得到多种配色的效果
空间混合
色彩的空间混合规律: 1、凡互为补色关系的色彩,按一定比例进行空间混合,可得到无彩色 系的灰和有彩色系的灰。如不同比例的红/青绿(空间混合)、可分别得 到程度不同的灰红、灰、绿灰。 2、非补色关系的色彩进行空间混合,产生两色的中间色。 如不同比例的红/青(空间混合)、可分别得到程度不同的红紫、紫、青 紫。 3、有彩色系的色与无彩色系的色经过空间混合,也将产生两色的中间 色。 如:红/灰(空间混合),可得到不同程度的红灰; 红/白(空间混合),可得到不同明度的浅红。 4、色彩并置产生空间混合是有条件的。 混合色应该是细点、细线或小面,同时要呈密集状。点子越小,线越细, 混合出的效果越明显。色彩并置产生空闭混合效果与视觉距离有关,必 须在一定的视觉距离之外,才能产生混合。
纯度推移
作业:选一种色相做纯度九调练习。要求画面整洁、平整。 每一副图要求7CM×7CM
四、明度对比
明度对比主要指由色彩明暗程度差别而形成的对比。 在明度对比中.可以是同一种色相的明暗对比,也可以是 多种色相的明暗对比。人眼对明度的对比最敏感,明度对比对 视觉影响力也最大、最基本。 将不同明度的两个色并置在一起时.便会产生明的更 明.暗的更暗的色彩现象。如黄色与紫色并置.会很明显地感 觉到黄色比原来更亮,而紫色比原来更暗。同一色彩.当其周 围的环境发生改变时,其产生的明暗关系也会给人不同的感觉。 如把一个灰色置于白底之上此时灰色看上去比较暗.而移到黑 底之上.灰色似乎又变得亮了起来。
从色彩学研究上讲,我们所能感知的一切色彩都具有色相、明 度、纯度这三种性质。这三种性质是色彩最基本的构成元素。因此, 也叫色彩的三要素。
色彩构成课件

第一章 色彩的构成与学习
第三节 色彩构成与学习目标
一、学习方法与策略
中国古代,把从事设计工作的人称之为“意匠”或“匠人”,将“意匠 ”两个字拆开解读,我们发现“意”字上面是“音”字,下面是“心”字, 即“心声”二字,这就表达出设计是由心而引发的劳动成果,我们可理解为 构思或创意;而“匠”字就不难理解了,“匠”字里面是一个“斤”字,是 指古代的敲凿工具,外面则是一个开放的木框,其含义是“表现”或“实现 ”的意识。
现存观念对学习的影响
最常见的情况是一个人往往把新的知识和概念,同已有的知识联系起来,概念是 人类思维的基本构成,如果把概念只保留在记忆中,就如同把它们塞进了贴有标 签的抽屉里。
学习与理解的差异性
知识的学习需要长时间的积累,大部分人一生都要靠具体实例来了解和掌握新的 概念,当具体的经验发生在相关概念的背景中,能够帮助学生提高学习的质量。
第四章 色彩与生理
第三节 视觉生理现象
一、色彩与年龄 二、视错觉 前进与后退视错觉 膨胀与收缩视错觉
三、视觉残像
第五章 色彩与心理
第一节 色彩心理表征 一、象征性色彩
红色是一种具有临近感和扩张感的色彩,极富刺激性。代表着强烈与外露、力量 与热情,给人以活泼、生动和不安的感觉,象征着希望、幸福等。
老年(女)
洁白、神秘 沉默、死灰 阴沉、冷淡 热烈、幼稚 喜欢、华美 光明、明朗 希望、公平 平静、悠久 高贵、消极
第五章 色彩与心理
第二节 色彩与联想 三、联想的作用
联想是连接人脑中的记忆符号和想象力的桥梁。
01
02 四、联想与能力
色彩联想是人类思维活动的一种特殊形 式,色彩联想的天地是广阔的,范围是广泛 的。掌握色彩联想能力,对色彩设计是十分 重要的,不但可以扩展色彩的表现视野,还 能有效地体现出设计思路。
色彩构成

网页设计配色
主色调 辅色调 点睛色 背景色
对比与调和就是形式美的变化与统一规律
色相对比 明度对比 纯度对比 冷暖对比 面积对比
同类色的调和 类似色的调和 对比色的调和 渐变色的调和
同类色、类似色、对比色和互补色相的对比关系
同类色、类似色、对比色和互补色
同类色、类似色、对比色和互补色
同类色相对比
类似色相对比
对比色相对比
互补色相对比
作业三:色相对比
运用色相对比中同类色对比、邻近色对比、对比 色对比和互补色对比分别在四张10cm*10cm的 纸上进行绘制。
视觉的惰性
2、视觉的惰性 A、大小恒常 B、明度恒常 C、色的恒常
3、视觉的阈值 阈值是指两种刺激必须有一定量的差别,差别未到达定量以 上,则无法区别异同,此定量即为阈值,未到达阈值为相 同,超过则不同。
物理补色与生理补色
1、物理补色 把两种颜色按一定比例相混合成为无彩色黑灰时, 这两种颜色就称为互补色;在美术中有三对分别为 “红和绿”、“蓝和橙”、“黄和紫”。
光源色
由各种光源发出的光,光波的长短、强弱性质的 不同,形成了不同的色光,叫做光源色。
单色光:只含有某一波长的光就是单色光。 复色光:含有两种以上的波长的光。
物体色
凡是本身不会发光的色彩统称为物体色,物体的 色彩是受光源的色彩和该物体的选择吸收与反射 能力所决定的。
1、平行反射 2、扩散反射 3、光的干涉
构图和色彩无强制性要求。
色相对比
色相对比
色相对比
色相对比
色相对比
纯度对比
纯度对比:将不同纯度的颜色并立在一起,由于 纯度的差别而形成的鲜的更鲜,浊的更浊的色彩 对比现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间 J
I A
色 N
S E
图2-6 星巴克的绿色Logo参考的是3位创始人的母校——旧 金山大学的标识的色彩
图2-8 名为Orange的法国手机公 司使用橙色作为品牌标识色,没 有什么色彩比它更适合这家公司 了
2
间 J
I A
色 N
S E
图2-7 吉百利和紫色早在1917年结缘,拥有巧克力和饮料包装中独家使用吉百利紫 的权利,顾客通过吉百利紫就能识别出该品牌
3
复 F
U S
色 E
(三)复色 复色也称三次色,指原色与间色 相调或间色与间色相调而成颜色,在 色相环中处于原色和二次色之间。 复色千变万化,是最丰富的色彩 家族,包括了除原色和间色以外的所 有颜色。
图2-9 复色(三次色)
3
复 F
U S
色 E
复色比原色和间色 纯度更低,能混合出许 多好看的灰色,如灰红、 灰绿,灰蓝等(见图2-9 至图2-11)。
色相环按颜色细分的程度不同,可分十二色相环、二十四色相 环、三十六色相环、四十八色相环等。
图2-22 色相环中1、2、3为 原色; 4、5、6为间色; 7— 24为复色
一.色相 SE XIANG
二. 明度 MING DU
明度指色彩所显示的明暗、深浅程度,主要取决于光的反射 强度。明度可以脱离色相和纯度单独存在。同一色相,因受光强 度的不同,明度不同。明度对配色的光感、清晰程度、心理感受 起关键作用。
图2-10 2014年全球各大电影节海报设计,色彩丰富 且对比色充分运用,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而复
色的低纯度特征,帮助多组对比色彩达到调和
图2-11 2015年 Poster Annual海报设计获奖作品。作品大 面积使用复色,比间色纯度更低的绿灰色背景衬得黄、 橙色的刷子既突出又协调
COLOR DEFINITIONS
图2-33 红黄相混合所得的橙色
三. 纯度 CHUN DU
纯度仅是对有彩色而言,黑、白、灰是无彩色,纯度等于零。换言之,无 彩色没有纯度的概念,只有明度高低之说。对色彩而言,即便是细微的纯度变 化,也会带来完全不同的视觉效果。
图2-35 蓝色纯度变化示意图 以蓝色为例,逐渐添加灰色,可看到其纯度呈阶梯变化的整个过程
二.
1 无彩色
WU CAI SE
2 有彩色
YOU CAI SE
3 特别色
TE BIE SE
1
无 W
U C
彩 A
I S
色 E
(一)无彩色 无彩色指黑色、白色、 灰色(由白色与黑色混合 的各种明暗层次的灰色), 如图2-12、图2-13所示。
图2-12 英国建筑师Matthew Heywood设计的黑白房子和莫斯科现代感潮流公寓中的黑与白
图2-15 2015 Ann Demeulemeester秋冬男装中蓝 色与黑色、灰色搭配,严肃而又充满时尚活力
图2-16 2015春夏女装中白色与黄色搭配,给人 简洁、明快、清爽的视觉感受
1
无 W
U C
彩 A
I
S
色 E
图2-17 2014德语百佳海报设计中白色与蓝灰色搭 配,形成简洁、明快的视觉风格
2
间 J
I A
色 N
S E
(一)间色 间色指两种原色混合后的色 彩,又称为二次色。当我们把三 原色中的红色与黄色等量调配就 可以得出橙色,把红色与青色等 量调配得出紫色,而黄色与青色 等量调配则可以得出绿色。 从专业角度来讲,由三原色 等量调配而成的颜色,叫做间色, 例如图2-4为两个原色等量混合后 得到的间色。
图2-1
1
原 Y
U A
色 N
S E
在实际的设计中,很少直接 采用原色,较多使用间色和复色, 但在儿童类产品的设计中使用原 色的较多(见图2-2、图2-3)。
图2-2 Grow'n up 可折叠脚踏车 和可携折合野餐桌 这两件儿童产品的色彩均采用红、 黄、蓝三原色,鲜艳、明快,符 合儿童的审美情趣
图2-3 AULDEY变形机器人-乐迪\酷飞 儿童玩具设计中,三原色是较常见 的色彩方案
3
特 T
E
别 B
I E
色 S
E
(三)特别色 为了适应现代艺术设计和现代印刷的需要,出现了一种独立于上述两种颜 色之外的颜色,称为特别色,又称单独色,如金色、荧光色、银色等。特别色 具有特殊的视觉效果,有别于无彩色和有彩色,丰富了艺术设计中的色彩效果。
第二节
色彩三要素
SE CAI SAN YAO SU
1
无 W
U C
彩 A
I
S
色 E
无彩色只有明度的变 化,即我们常说的明暗, 其中白色明度最高,黑色 最低。明度从白色开始按 逆时针方向排序为:白、 亮灰、浅灰、亮中灰、中 灰、灰、暗灰、黑灰、黑。 在某一种颜料中加入白色 则明度提高;反之,加入 黑色则明度降低。
图2-13 意大利艺术家Francoclun超精细铅笔画作品中的黑、白、灰
1
无 W
U C
彩 A
I
S
色 E
图2-14 Kookoo挂钟
1
无 W
U C
彩 A
I
S
色 E
无彩色与其他任何 色彩搭配都很和谐。以 无彩色为基调的设计中 常会增加较饱和的有彩 色,打破黑、白、灰色 调的沉闷感。无彩色与 有彩色的搭配具有时尚、 简洁的现代设计感,这 样的搭配涉及到设计的 各个领域,如图2-14至 图2-19所示。
二.明度 MING DU
需要指出的是,一 个颜色的明度高,不一 定纯度就高,如图2-31、 图2-32所示。
图2-31 “孟塞尔”色立体
图2-32 “孟塞尔”色立体等色相面(明度面) 明度和纯度变化
三.纯度 CHUN DU
纯度指色彩纯净、饱和的程度。原色纯度最高,间色次之,复色纯度 最低。
色彩的纯度一般指直接从颜料管里挤出尚未经过任何调配的颜色,也 可称为“饱和度”。光色中的红、橙、黄、绿、青、蓝、紫都是高纯度的 色彩。色彩纯度越高,视觉效果越强烈。
三.纯度 CHUN DU
在同一色相中,加入的其他色彩越多,纯度越低;色彩之间混合的次数越多, 纯度越低。在色彩中分别添加白色和黑色都可以降低色彩的纯度,但前者明度增 加,后者明度减弱。根据色相环的色彩排列,相邻色相混合,纯度基本不变(见 图2-33)。
三.纯度 CHUN DU
在同一色相中,加入的其他色彩越多,纯度越低;色彩之间混合的次数越多,
一.色相 SE XIANG
图2-21 粉红色上衣和红 色裙子视觉印象上有很大 的差异,但它们的色相都 是红色。
一.色相 SE XIANG
为了让使用的人能清楚地看出色彩平衡关系和调和以后的结果, 根据前面所提及的太阳光谱中的色彩构成了色相环(见图2-22)。
常用的十二色相环是由原色、间色和复色组合而成。色相环中 的三原色是红、黄、蓝,彼此势均力敌,在环中形成一个等边三角 形。间色是橙、紫、绿,处在三原色之间,形成另一个等边三角形。 红橙、黄橙、黄绿、蓝绿、蓝紫和红紫六色为复色。复色是由原色 和间色混合而成。
一.色相 SE XIANG
色彩是指色彩的“相貌”。一般人对于色彩的认识都是指向 色相,如红、黄、绿,蓝等。需要明确的是,“色”和“色相” 不是等同的概念。如当红色中加入了不同分量的白色,可显现出 粉红色、桃红色等不同色彩,但它的色相仍旧是红色。
一.色相 SE XIANG 图2-20 左边是一朵红色的花,红色是花的色相;右边是一朵粉色的花,花的色相仍旧是红色
图2-4 间色(二次色)
2
间 J
I A
色 N
S E
两种原色的比例不同, 混合后产生的间色也不同, 能呈现出丰富的间色效果, 例如黄+蓝,黄多则呈现草 绿,蓝多则呈现深绿(见 图2-5至图2-8)。
图2-5 来自Max Mara、Tess Giberson、Rebecca Minkoff的春夏服装设计中的紫、绿、橙三间色运用
色彩的三要素
SAN YAO SU
实训与强化
SHI XUN YU QIANG HUA
第一节
色彩的分类
FEN LEI
一. HUN HE FANG SHI
按混合方式 分类
1 原色
YUAN SE
2 复色
FU SE
3 间色
JIAN SE
1
原 Y
U A
色 N
S E
(一)原色 原色指红、黄、蓝3种色 彩,这3种色彩无法由其他颜 色调配出来,具体指品红、柠 檬黄和湖蓝(见图2-1)。
不同色相对光的反射强度不同,也会呈现不同的明度。
二.明度 MING DU
图2-23 可见光谱由黄到紫,明度逐渐降低 处于可见光谱中心的黄色,明度最高;处于中间位置的红色和绿色,明度居中;处于光谱边缘的紫色明度最低
二.明度 MING DU
正是由于黄色明度高,在建筑工地或工厂的车间里,工人们佩戴 的安全帽大多都设计成黄色,交通标识和交通警察的衣服色彩也是如 此。高明度的黄色对光线的反射强度最高,容易引起人的注意,唤起 人们的危险意识,起到提醒注意的警示作用,因而特别适合建筑工地、 工厂车间、交通疏导等危险性高的工作场所 (见图2-24、图2-25)。
图2-36 CLAIRO染发 膏产品包装中的不 同纯度的紫色组合, 给人典雅、温和的 感觉
三. 纯度 CHUN DU
图2-37 春夏系列 时装中的黄色、蓝 色长裙 邻近色范围内的细 腻纯度的变化,给 人飘逸又充满变化 的视觉美感
实训与强化
SHI XUN YU QIANG HUA
一. TU SHOU CHUANG ZUO
三. 纯度 CHUN DU
当然,色彩的纯度变化并非只是指纯色和灰色混合,有彩色和黑色、白色 以及其他有彩色混合,都能引起纯度变化。混合的次数越多,纯度越低,不过 也因为这样产生了很多漂亮的灰色,丰富了人们合的过程中需要把握适度的原则,并非越纯越 好,也不是越灰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