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阳市区域概况及城市规划简介
庆阳2024工作计划

庆阳2024工作计划1. 引言本文档旨在规划庆阳市在2024年的工作计划。
庆阳市作为甘肃省的一个重要城市,具有丰富的资源和潜力。
为了促进庆阳市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城市改造,本文档将提出具体的目标和策略,以实现2024年的发展计划。
2. 经济发展2.1 城市工业升级计划 - 强化对传统工业的改造和优化,推动转型升级。
- 鼓励新兴产业的发展,促进科技创新和创业环境的改善。
- 拓展与周边城市的合作,促进产业互联互通。
2.2 旅游业发展计划 - 提升庆阳市的旅游形象,打造具有吸引力的旅游目的地。
- 开展品牌推广活动,吸引更多游客和投资者。
- 改善旅游基础设施,提升旅游服务质量。
2.3 农业现代化推进计划 - 加强农业科技创新,提高农业生产力和品质。
- 推动农民转产增收,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 提升农产品质量和品牌效应,拓展农产品市场。
3. 社会进步3.1 教育改革计划 - 完善教育体系,提高教育质量和公平性。
- 加强教师培训和教育设施建设。
- 推动教育与产业需求的对接,提升人才培养水平。
3.2 卫生健康改善计划 - 提升医疗卫生服务水平,优化医疗资源配置。
- 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 推动健康教育和健康生活方式宣传,提高居民健康水平。
3.3 社会治安综合管理计划 - 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加强社会治安管理和预警机制。
- 加强公共安全设施建设,提高社会安全感。
- 深化社会组织和居民自治能力,共同维护社会稳定。
4. 城市改造4.1 交通规划 - 完善城市道路和交通网络,提高交通流动性。
- 推动公共交通便利化,鼓励绿色出行。
- 加强交通安全管理,减少交通事故和拥堵。
4.2 城市环境改善计划 - 实施城市绿化计划,打造生态城市。
- 推动城市垃圾分类和资源回收利用,减少环境污染。
- 提升城市管理水平,改善市容市貌。
4.3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计划 - 加大城市基础设施投入力度,提升城市服务水平。
庆阳市概况

庆阳,位于甘肃省东部,陕甘宁三省区的交会处。
习称“陇东”,素有“陇东粮仓”之称。
全市总土地面积27119平方公里,总人口256万,辖环县、华池、庆城、镇原、宁县、正宁、合水县七县和西峰区。
庆阳东接陕西省的宜君、黄陵、富县、甘泉、志丹等县;北邻陕西省吴旗、定边及宁夏回族自治区的盐池县;西与宁夏的同心、固原县接壤;南与本省的泾川县及陕西的长武、彬县、旬邑县相连。
庆阳市地势南低北高,海拔在885米与2082米之间。
山、川、塬兼有,沟、峁、梁相间,高原风貌雄浑独特。
全境有10万亩以上大塬12条,面积382万亩。
董志塬平畴沃野,一望无垠,有13627亩,是世界上面积最大、土层最厚、保存最完整的黄土原面,堪称“天下黄土第一原”。
子午岭的400多万亩次生林,为中国黄土高原上面积最大、植被最好的水源涵养林,有“天然水库”之称。
国道211、省道202两条主干线纵贯南北。
国道309线、省道303线横穿东西,构成“两纵两横”公路主骨架。
供电、通讯和广播电视三大网络覆盖全境。
庆阳市人民政府住所地西峰区,邮政编码:745000,电话区号:0934。
车牌号:甘M1969年,由玉门油田、四川油田、江汉油田及兰州军区转业军人组成的10万石油大军,开进庆阳。
从此拉开了庆阳油区的石油大会战。
从1970年9月在庆阳县马岭镇打出第一口工业油井、庆1#+到2006年5月,长庆油田已累计在庆阳市内七县一区共打出油井6000多口;到2005年年底,原油年产量已突破250万吨。
行政区划目前,庆阳市辖1区、7县,即:西峰区和庆城、华池、宁县、镇原、合水、正宁、环县。
庆阳市面积27119平方千米,人口255万人(2004年)。
西峰区面积996平方千米,人口33万。
邮政编码745000。
区人民政府驻九龙南路。
庆城县面积2673平方千米,人口32万。
邮政编码745100。
县人民政府驻庆城镇。
庆阳行政区划环县面积9236平方千米,人口34万。
邮政编码745700。
城市简介----庆阳

城市简介----庆阳庆阳,甘肃省省辖市。
位于甘肃省最东部,陕甘宁三省区的交汇处,系黄河中下游黄土高原沟壑区。
习称“陇东”,素有“陇东粮仓”之称。
庆阳市是中华民族早期农耕文明的发祥地之一,20万年前这里就有人类繁衍生息,7000多年前就有了早期农耕。
4000多年前,周先祖不窋开启了农耕文明的先河。
这里是“环江翼龙”和“黄河古象”的故乡,是中国“第一块旧石器”的出土地;这里是中国中医药文化的发祥地,中医鼻祖-岐伯的出生地,在此成就了举世瞩目的《黄帝内经》;这里是原陕甘宁边区的重要组成部分,甘肃唯一的革命老区,被誉为“永远的红区”。
国家级陇东大型能源化工基地核心区,石油、天然气和煤炭蕴藏富集,长庆油田的发源地。
历史沿革据《史记》记载,人文始祖轩辕黄帝在此曾与中医鼻祖岐伯论医,有《黄帝内经》行世,"岐黄故里"由此得名。
周先祖不曾率族人"奔戎狄(今庆阳)之间",与其子鞠陶、孙公刘等"教民稼穑","务耕种,行地宜",开启了先周农耕文化之先河,史称"周道之兴自此始"。
巍巍周祖陵矗立于庆城东山之巅,殿宇巍峨。
位于西峰区温泉乡的老公殿被中国民俗学会命名为"华夏公刘第一庙"。
夏商时期,庆阳称鬼方,为周先祖公刘邑地。
西周时期,称北豳。
春秋战国时期,庆阳为戎狄之地,曾属义渠戎国。
秦昭王三十五年(公元前272年),秦灭义渠戎国,置北地郡,沿至汉、晋。
西魏时改置朔州,辖彭阳(今西峰区境内)、阳周(今正宁县境内)、豳州赵舆郡、定安县、襄乐郡、襄乐县、独乐县(同属今宁县境内),北周时废弃。
[1]隋开皇十六年(公元596年)置庆州,炀帝大业年间改为弘化郡,辖合水、马岭、华池、归德、洛源、弘化、弘德7县,唐初复为庆州,后改安化郡、顺化郡,乾元初(公元758年)置庆州、并升安定军,统辖顺化、合水、乐蟠、马岭、同川、华池、延庆、怀安、洛源、方渠10县;与分设的宁州(辖彭原、彭阳、安定、襄乐、真宁5县)、原州(辖今镇原及平凉部分地区)均属陕西关内道。
庆阳发展2022规划方案-更新版

庆阳发展2022规划方案背景庆阳市位于甘肃省中部,是甘肃省与陕西省接壤的地区,是华西贸易、文化和交通的重要区域。
庆阳市的经济基础相对较弱,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和可持续发展是当前和未来庆阳市经济发展的主要任务。
本文将探讨庆阳市2022年发展规划方案。
目标庆阳市将在2022年实现以下目标:•市生产总值突破500亿元•实现城镇人口城镇化率达50%•农民人均收入达到1.5万元•市场主体总量突破30万家•绿色低碳发展水平取得重要突破发展方向庆阳市将发展以下方向:1.招商引资稳步发展。
庆阳市将突出制造业、服务业和农业的三大产业。
制定鼓励创新创业、优惠减免税费、鼓励科技引进等政策,吸引投资。
2.培育专业人才。
庆阳市将加大对各行业的人才培养与引进,鼓励企事业单位、高校、科研院所等机构共同合作,开展高端人才培训、论坛、展览等活动。
3.发展节能环保产业。
庆阳市将大力发展节能环保产业,同时加强环保法律法规的执行力度,大力推广绿色、低碳、循环经济的生产与生活方式。
4.加快基础设施建设。
庆阳市将投入大量资金,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包括交通、水利、教育、医疗、文化等方面。
5.加强城乡统筹发展。
庆阳市将推进城市和农村的协调发展,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民生活质量,不断增强农业的综合竞争力。
实现路径庆阳市将采取以下措施,以实现目标:1.加强规划引领。
制定多层次和多领域的发展规划,包括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产业发展规划、城市规划、区域规划、环保规划等。
2.实行政策扶持。
根据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发展需要,实行政策扶持,鼓励发展拳头产业,提升中小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3.加强市场开拓。
庆阳市将积极推进内外贸通关便利化,拓展商业渠道,扩大市场份额。
4.增加投资。
庆阳市将通过增拨预算、引进投资和贷款等方式,增加资金投入,用于扶持农业产业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
5.加强企业创新。
庆阳市将加强企业创新和技术转化,加强科技创新对产业的引领作用,推进企业技术升级和转型升级。
庆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庆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的通知

庆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庆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庆阳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1.04.06•【字号】庆政发〔2021〕17号•【施行日期】2021.04.06•【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宏观调控和经济管理综合规定正文庆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庆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的通知庆政发〔2021〕17号各县(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中、省驻庆各单位:《庆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已经市四届人大六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印发,请认真组织实施。
庆阳市人民政府2021年3月24日《庆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根据《中共庆阳市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编制,主要阐明了“十四五”期间全市发展思路、发展目标、重点任务和重大举措,是未来五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是全市人民共建美好家园的行动纲领,是引导规范市场主体行为和政府履行职能的重要依据。
第一章建成全面小康变局全局中锚定历史新方位面向未来发展,要充分总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尤其是“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成就,梳理需要坚持的宝贵经验,剖析自身发展还存在的短板不足,深刻认识在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和构建新发展格局中面临的重大机遇、外部挑战,把握发展规律,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保持战略定力,以更高起点、更宽阔的视野、更昂扬奋发的精神面貌开启全市现代化建设新征程。
第一节“十三五”发展成就“十三五”时期,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形势,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上下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甘肃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坚决落实省委、省政府“五个走在前列”和“多扛指标、多扛任务、多扛责任”要求,在应对各种复杂困难局面中捕捉机遇、创造机遇,勇于攻坚克难、积极主动作为,统筹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全市综合实力稳步提升,为“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庆阳市概况

庆阳市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2002年6月22日批准设立。
总面积27119平方公里,人口260万(其中城镇人口62万)。
境内有马莲河、蒲河、洪河、四郎河、葫芦河5条主要河流,较大的支流27条。
位于蒲河上的巴家嘴水库,是庆阳市最大水库,也是全国最大的黄土均质水坝。
庆阳境内石油、煤炭、天然气等矿产资源富集,折合油当量约1230亿吨,仅次于“中国第一资源大市”榆林市(1402.8亿吨)。
全市油气资源总量占鄂尔多斯盆地油气总资源量的37%;煤炭预测储量占甘肃省的97%,已探明储量123亿吨;煤层气预测储量13588亿立方米。
是国家建设中的千万吨级大油田、亿吨级大煤田、千万千瓦装机容量煤电基地和重要的西电东送基地。
庆阳有丰富的绿色农产品和生态旅游资源。
庆阳是全国最大的杏制品加工基地,规模最大的白瓜子加工出口基地,全国品质最优、面积最大的黄花菜生产基地。
白瓜子出口量占全国出口份额的70%以上,黄花菜生产量和杏制品加工量分别占全国的40%以上。
横跨陕、甘两省的子午岭森林是黄土高原上面积最大、植被最好的水源涵养林,境内面积达760多万亩,是陇东的“天然水库”和“绿色屏障”。
庆阳有独特的地域文化。
境内有世界上面积最大、黄土层最厚的黄土原面—董志原;“环江翼龙”、“黄河古象”化石和华夏第一块旧石器在这里出土;中医鼻祖岐伯曾在此与黄帝论医,成就了《黄帝内经》;周先祖不窋等十三代在此“教民稼穑”,开启了华夏农耕文明的先河;以香包、刺绣、剪纸、道情皮影、陇东民歌为代表的“庆阳五绝”,民俗文化底蕴深厚,是文化部命名的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中央电视台和央视国际网络评选的全国“最具艺术气质的西部名城”。
庆阳是一个有着光荣传统的革命老区。
庆阳是原陕甘宁边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甘肃惟一的革命老区,在中国革命史上具有“一存两点”的重要地位。
1927年建立了甘肃第一个农村党组织,1931年建立了甘肃第一支革命武装,1934年11月,刘志丹、习仲勋等无产阶级革命家在境内华池南梁创建了西北第一个苏维埃政府—南梁政府。
庆阳简介

庆阳简介庆阳位于甘肃省东部,习称“陇东”。
庆阳市政府所在地西峰区为全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庆阳是轩辕黄帝活动过的区域,为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
北石窟寺、巴家咀水库、东湖公园、庆阳地区博物馆、古城罗川赵氏石坊、合水县博物馆、南梁革命纪念馆、潜夫山公园、陕甘边苏维埃政府旧址、宁县九龙桃花会、小崆峒风景区、环县兴隆山、周祖陵森林公园。
庆阳曾为陕甘宁革命根据地的主要部分。
遗存于区内的历史文物古迹十分丰富。
举世瞩目的“古象黄河”化石、“环江翼龙”化石和我国第一块打制石器就出土在这里。
周祖陵殿、公刘殿、秦直道、秦长城、北石窟寺,古墓葬、古城堡、烽燧、陕甘宁边区政府旧址、抗大七分校、南梁纪念馆等文化遗产,是祖先遗留下来的重要的人文旅游资源。
被专家称之为“华夏文化的缩影,民族文化的结晶,起源最早的造型艺术”的农耕文化、民俗文化、黄土文化、遗产是祖先遗留下来的另一种重要的旅游资源。
庆阳西峰至兰州有民航班机往返。
庆阳民间艺术绚丽多彩,皮影、剪纸、刺绣、道情和秧歌堪称“五绝”,还有踩高跷、高芯子、车社火、马社火、陇剧、木偶戏,其古朴性、民俗性、寓意感倍受国内外思想文化界青睐。
秋季庆阳雨水较多,秋季到庆阳旅游请注意携带雨具。
庆阳位于甘肃省东部,习称“陇东”。
庆阳市政府所在地西峰区为全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庆阳是轩辕黄帝活动过的区域,为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
周先祖曾在此兴业,开辟了农耕文化的历史先河。
庆阳又是我国西北最早创建的一块革命根据地。
1934年刘志丹、习仲勋等在华池南梁创建了陕甘边苏维埃政府。
庆阳各个历史时期的文化遗存十分丰富。
发现各类文物单位2700余处(其中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4处,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69处,被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的147处),馆藏文物2万多件。
发掘于庆阳县三十里铺侏罗纪晚期岩层中的“环江翼龙”化石、合水板桥第四纪早期的“黄河古象”化石,使世界为之瞩目。
我国出土最早的第一块旧石器,就发掘于华池县的赵家岔。
庆阳市情简介

庆阳市情简介庆阳位于甘肃省东部、陕甘宁三省区交会处,辖7县1区,总面积2.7万平方公里,总人口263万。
基本市情可以用“红、黑、绿、黄”四个字来概括:“红”即光荣的革命历史。
庆阳是原陕甘宁边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甘肃省唯一的革命老区。
1934年,刘志丹、习仲勋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这里创建的以南梁为中心的陕甘边革命根据地,是土地革命战争后期全国“硕果仅存”的根据地,为长征中的党中央和红军提供了落脚点,是八路军三大主力开赴抗日前线的出发点,在中国革命史上具有“两点一存”的重要地位。
“黑”即丰富的石油、煤炭、天然气资源。
境内石油资源总量48亿吨,占鄂尔多斯盆地总资源量的37.8%,已探明石油地质储量9.8亿吨;天然气资源总量 1.51万亿立方米,占盆地资源总量的10%;煤炭预测储量2360亿吨,占甘肃省的97%,探明储量180亿吨;煤层气预测储量 1.4万亿立方米。
“绿”即丰富的绿色农产品和子午岭生态旅游资源。
苹果、黄花菜、小杂粮等特色农产品品质较好,是全国面积最大的黄花菜生产基地、最大的杏制品和白瓜子加工出口基地。
纵贯东部的子午岭林区,面积768万亩,是黄土高原最大的水源涵养林。
“黄”即以岐黄文化、农耕文化、民俗文化为代表的黄土地域文化。
境内有世界上面积最大、土层最厚、保存最完整的黄土塬面。
庆阳是中医鼻祖岐伯的故里和周祖农耕文化的发祥地,香包、刺绣、剪纸、道情皮影、陇东民歌等民俗文化底蕴深厚。
2012年,全市完成生产总值530.3亿元,比上年增长16.1%;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81.2亿元,增长19%;地方固定资产投资751.9亿元,增长45.2%;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0.6亿元,增长18.2%;财政大口径收入130亿元,增长23%,小口径收入53.1亿元,增长19.8%;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16662元,增长15.8%;农民人均纯收入4262元,增长16%。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绿环绿网相交融,水系湖面相贯通;人文自然相辉映,陇东园林文化城。”庆阳这个文化名城,在本次规划的有力指导下,“五城”同创的宏伟目标将得以顺利的实现,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庆阳将以全新的面貌屹立于陇东高原。
庆阳是陕甘边区最早的革命根据地之一,1934年,刘志丹、习仲勋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南梁创建了陕甘边区第一个苏维埃政府--南梁政府,在此基础上形成的以南梁为中心的陕甘边革命根据地,是我党在革命战争年代从未丢失过的一块保存最完整的革命根据地,为北上抗日的红军和党中央提供了落脚点,是抗日战争的出发地。毛泽东、朱德、周恩来、邓小平等老一辈革命家曾在这里战斗和生活过,在我国革命历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六、城市规模
1、人口规模:近期(2015年):29万人;中期(2020年):39万人;远期(2025年): 53万人。
2、用地规模:规划期末2025年城市建设用地60.8平方公里,人均114.7平方米。
七、城市总体布局
规划城市结构为“两轴、两心、三带、五区”的十字型布局,即以南北大街和世纪大道、真宁路为城市“十”字型主轴;把整个城区分为北城中心、南城中心;西部绿色交通带、南部森林公园林带、东部生态景观带;北城区、南城区、东部科教区、北部清洁工业区、南部石化工业区。
四、城市性质
庆阳市城市性质为:区域中心城市,发展活力城市,人文魅力城市,黄土生态城市。
五、规划年限及范围
1、规划年限:2009年——2025年
2、规划区范围:北至彭原乡草滩村,南至董志镇周庄村,东至温泉乡西头组,西至后官寨乡巴家咀水库,面积约210平方公里。
3、建设用地范围:北至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南至董志镇小崆峒风景旅游区,东至温泉乡八里庙村陇东学院东侧,西至后官寨乡现西环路以西1公里;总面积约为60.8平方公里。
庆阳市城市规划简介
一、区域概况
庆阳市位于甘肃省东部,习称“陇东”。北部与宁夏回族自治区南部地区和陕西省榆林市接壤;南部与陕西省咸阳市、铜川市和甘肃省平凉市为界;东部与陕西省延安市相连;西部与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地区毗邻。地处东经106°20′-108°45′,北纬35°15′--37°10′之间。全市辖庆阳、镇原、宁县、正宁、合水、环县、华池7县,144个乡镇,1263个行政村,至2007年底全市共有总人口262.43万。南北长207公里,东西宽208公里,总面积27119平方公里。随着庆阳市石油、煤炭、天然气、煤层气等资源贮量的探明,庆阳市被省委、省政府确定为大型能源化工基地和全省新的经济增长极,庆阳被列为“能源新界”。2004年根据长庆油田多年勘探开发资料表明,全市煤炭预测储量达2360亿吨,占甘肃全省预测储量的96.4%,其中千米以上浅层资源量达190亿吨,具备建设亿万吨级大煤田的资源条件。
八、庆阳历史文化
庆阳市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和黄河文明的发源地之一,被称为肇始周基。人文始祖轩辕黄帝在这里曾与中医鼻祖岐伯论医,有著名的《黄帝内经》行世。周先祖不窋(zhu)在这里“教民稼穑”,开启了先周农耕文化之先河。
庆阳民俗文化独树一帜。皮影、剪纸、刺绣、陇东道情堪称“四绝”,其古朴性、民俗性、寓意感备受国内外思想文化界青睐。先后获得“中国香包刺绣之乡”、“中国民俗艺术教研基地”、“全国文化产业示范基地”等十多项国家级冠名。香包绣制、陇东唢呐、环县皮影戏、窑洞营造技艺、庆阳剪纸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04年庆阳市被中央电视台评为“最具艺术气质的西部名城”。唱遍大江南北的《咱们的领袖毛泽东》、《绣金匾》、《军民大生产》三首红色经典歌曲,就是庆阳农民歌手孙万福、汪庭有等人创作的佳作。
战略目标是:到“十一五”末,全市生产总值达到400亿元,财政收入突破50亿元;“十二五”末,生产总值突破1000亿元,财政收入达到150亿元;“十三五”末,生产总值达到2700亿元,财政收入突破400亿元,经济总量和人均水平进入全省乃至西部前列。
三、建设目标
庆阳市城市建设的总体目标是:陕甘宁接壤地区的经济发展强城,陇东黄土高原的生态建设绿城,大型能源化工基地的生产指Leabharlann 和生活基地,最具艺术气质的西部名城。
二、发展战略及目标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省委、省政府“四抓三支撑”的战略部署,紧盯一个目标(建设大型能源化工基地和新的经济增长极),围绕一个主题(科学发展、率先发展、和谐发展),突出两大战略(工业强市、产业富民),破解四大瓶颈(交通滞后、水资源短缺、生态脆弱、人才缺乏),开发四大资源(红-革命老区、绿-农产品、黑-石油煤炭、黄-黄土民俗文化),努力建设经济强市,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