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火作业工作安全分析

合集下载

动火作业风险分析及安全措施

动火作业风险分析及安全措施

动火作业风险分析及安全措施1. 动火作业的定义和分类动火作业是指在生产或工程施工中,利用明火、电火花、高温、高热等能量进行的施工或加工活动。

根据国家标准《动火作业安全规程》的定义,动火作业包括明火动火作业和非明火动火作业两种。

明火动火作业是指使用明火设备的动火作业,如电焊、氧气气焊、氧气乙炔焊等。

非明火动火作业是指不使用明火设备的动火作业,如电气工作、热切割作业等。

对于明火动火作业的风险评估通常会比较高,并且施工人员需要特别注意作业安全。

2. 动火作业的风险在动火作业中,由于明火释放的能量很大、易燃物质的存在,环境与操作条件等因素,易造成爆炸、火灾等安全事故,这些事故对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造成极大影响。

主要的风险包括以下几个方面:2.1 环境风险燃气等易燃物质的存在水、电等供应系统不稳定气象条件加剧了环境风险2.2 设备风险设备老化、损坏或者不合格设备未按规定管理、维护、检查和保养设备不安全操作、使用不当等2.3 人员风险人员作业技能不够作业人员不符合身体条件人员操作不规范3. 动火作业的安全措施在动火作业时采取科学、完善的安全措施,可以有效降低动火作业风险。

具体的安全措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3.1 明确动火作业安全责任制定动火作业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各级领导负责制、责任到人,确定责任人,落实“一岗双责”机制,达到动火作业的四个“重要保护”:重要生产部位、重要设备、重要环境和重要人员。

3.2 加强动火作业风险评估对动火作业可能造成的各种风险进行全面评估,采取适当的防范措施,以避免或减少环境、设备和人员的伤害风险。

3.3 安全防范措施安装、选用安全装置或设备。

设置临时地面、围挡、挂帘等隔离措施。

在动火现场设置相应的灭火器材、消防器材。

动火的进出口必须设有特定管制和监控。

3.4 加强管理动火作业必须经过严格审核、核准、批准,工地或生产机构负责人必须明确职责,动火作业必须由专业人员操作,压力容器检验和液化气充装单位必须规范生产,不得将压力容器擅自加热和进行抛射、扔砸等危险行为。

动火作业前安全分析表

动火作业前安全分析表

动火作业前安全分析表一、项目背景动火作业是指在工业生产中,使用明火进行焊接、切割、烘干、加热、喷涂、喷灌等工作。

由于动火作业本身带有一定的危险性,因此必须进行严格的安全分析,制定相应的安全措施,确保人身和财产的安全。

二、安全分析1.作业场所本次动火作业将在 XX 工厂车间内进行,车间面积为 2000 平方米,采用自然通风,无防火墙,周边距离有其他车间和员工宿舍楼。

根据车间的情况和工作内容,我们需要针对以下方面进行安全分析:•是否需要进行地面处理?地面杂物是否已经清理(如电线、废料、油桶等)?•是否需要设置隔离帘墙,防止火势蔓延?•车间内是否有可燃气体,如甲烷、乙烷、乙炔等?•是否需要设置现场指挥部,统一管理作业人员?•作业人员是否具备相关的动火作业证书和安全技能?是否已经进行过安全培训?•作业工具和设备是否符合要求?是否经过检查维护?2.作业过程根据本次动火作业的工作内容,我们需要针对以下方面进行安全分析:•动火作业是否需要进行工艺流程、工艺方案评审,制定详细的安全操作规程?•动火作业使用的明火(如明火喷枪、气焊枪)是否合格,是否对操作人员进行培训和指导,是否进行实时监控?•动火作业期间,是否有专人盯防作业现场,有没有进行扑灭器的布置,以应对可能出现的火灾事故?•作业过程中是否落实“四必”规定(必看、必穿、必戴、必用)?是否建立起个人防护隔离圈?三、安全预防在本次动火作业之前,我们应当做好充分的安全预防工作:1.确定动火作业范围和时间,规划作业流程,制定详细的安全操作规程;2.在动火作业现场设置安全警示标志,做好安全告知工作;3.动火前清洁作业现场,除去可燃物,如废油、纸屑等;4.保证现场安全设施完好,如灭火器、安全带等;5.配备应急救援人员和设备,确保应急救援组织体系完备。

四、应急措施在本次动火作业过程中,应准备应急设备和物资:1.安装灭火器或消防器材,根据现场情况,与相关机构协调落实灭火器、消防设备等应急措施;2.现场设有活动灭火器具和应急电话,以便在突发情况下及时进行灭火和求援;3.配备应急救援组织,包括供水、通讯、灭火等设备,便于现场救援。

动火作业风险分析和安全措施

动火作业风险分析和安全措施
爆炸分析和含氧量测定合格后方可动火。动火人必须先在设备外进行设备内打火试验后方可进入设备
9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动火人和监火人不清楚现场危险状况
作业前必须进行安全教育技术交底
10
动火现场无消防灭火措施
工作负责人检查落实消防器材
11
电气焊工器具不安全
检查电气焊工具,确保安全可靠
12
电焊回路接线不正确
回路线接在焊件上,把线不得穿过下水井或与其他管道、设备搭火
20
氧气瓶和乙炔气瓶间距不够
间距必须大于5m
21
氧气瓶和乙炔气瓶与动火作业地点间距不够
间距必须大于10m
22
乙炔气瓶卧放
必须直立摆放
23
氧气瓶和乙炔气瓶在烈日下暴晒
夏季采取防晒措施
动火作业风险分析和安全措施
序号
风险分析
安全措施
1
系统未彻底隔绝
用盲板彻底隔绝
2
系统内存在易燃易爆物质
进行置换、冲洗至分析合格
3
周围存在易燃物
清除易燃物
4
现场通风不好
打开门窗,必要时强制通风
5
风力5级以上
不可避免时升级管理
6
高处作业
系安全带,指派专人监护
7
高处作业火花飞溅
采取围接措施
8
塔、油罐、容器等设备内动火
13
动火设备可能存在无法彻底置换的易燃物
动火设备通以蒸汽(或氮气)进行动火
14
电缆沟动火
清除易燃物,必要时将沟两端隔绝
15
监火人离开
动火人停止作业
16
动火人违反安全操作规程
监火人停止作业
17
动火点周围出现危险品泄漏

动火作业安全风险评估分析

动火作业安全风险评估分析

动火作业安全风险评估分析火是一种危险且具有破坏性的元素,如果不正确使用或管理,可能引发严重事故和人员伤亡。

在进行动火作业时,必须对其进行安全风险评估分析,以识别潜在的安全风险,并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来预防和减少事故的发生。

本文将对动火作业的安全风险进行评估分析,并提出几点应对措施。

首先,动火作业可能引发火灾。

火灾是最常见的动火作业安全风险之一、在进行动火作业之前,应对现场进行全面的火灾风险评估。

评估时要考虑火源、易燃物质、防火设备和消防通道等因素。

在评估的基础上,要制定详细的动火计划,并确保所有消防设备和应急措施的有效性。

另外,还应定期进行动火演习,以使员工熟悉应对火灾的程序和技能。

其次,动火作业可能引发爆炸。

在进行动火作业时,一些易燃气体或化学品的泄漏可能会导致爆炸。

因此,在进行动火作业之前,必须对可能存在的爆炸风险进行评估,并采取适当的防爆措施。

例如,在易燃气体存储区域周围设置防爆设备,对易燃气体进行有效的监测和泄漏处理。

此外,动火作业可能导致职业病。

动火作业可能会产生有害的烟雾、气体或粉尘,使作业人员吸入或接触到有害物质。

因此,在进行动火作业时,应评估现场作业人员暴露于有害物质的风险,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这包括提供合适的个人防护装备、确保作业人员参加相关培训,以及对有害物质进行及时清除和处理。

另外,动火作业可能导致机械故障或设备损坏。

在进行动火作业之前,应对现场的机械设备进行全面评估,并确保其正常运行和维护良好。

此外,还应对可能受到动火作业影响的设备进行保护,例如,使用隔离罩或隔离板来保护电气设备免受火焰或火星的影响。

最后,动火作业可能导致事故或伤亡。

在进行动火作业之前,必须对作业人员的技能和经验进行全面评估,并确保他们接受过相关的培训和指导。

此外,还应对作业人员提供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并建立有效的通信和报警机制,以便在发生事故时及时发出警报,并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

综上所述,动火作业存在着诸多安全风险,包括火灾、爆炸、职业病、机械故障和事故伤亡等。

动火作业安全分析 JSA

动火作业安全分析 JSA

(1)氧气、乙炔管线无老化开裂(2)电焊把线无裸露接头,使用正规焊钳(3)电焊机完好无破损,落实“一 机一闸以保护”,有效接地。
作业过程中
易燃物外泄易造成伤人事故,监督不到 作业过程中,遇到跑料、串料和易燃气体,应立即停止作业,禁止同一用火管段同时进行2处以上(含)作业。
易发生意外
停止作业超1小时再次作业要重新进行气体检测,落实用火条件。落实作业过程中全程旁站监护。
(1)用火区域应设置警戒线,备齐消防器材。(2)临时用电设备设施符合安全要求,有相关许可手续。(3) 现场施工车辆停放是否符合安全规定,消防车停放在上风向。(4)现场人员规范穿戴劳动防护用品,相关人员 携带气体检测。
检查与动火部位的连通情况
火星窜入其他设备或者易燃物侵入动火 设备
专人负责落实动火部位相关流程是否准确切换完毕;切断与动火设备相连通的管道,并加盲板____块隔断。根 据现场情况确定动火部位介质是否清理干净、置换或是用水充满。没有条件时要保持管道微正压状态。
检查气焊气割气瓶安全情况
易引发爆炸事故பைடு நூலகம்
(1)氧气、乙炔瓶直接距离不少于5cm,距离火源不少于10m。(2)气瓶不准在烈日下暴晒,溶解的乙炔瓶禁 止卧放。(3)氧气、乙炔气瓶压力表完好、检验有效,乙炔瓶安装阻火器,易熔塞完好。(4)氧气瓶口严禁 接触触脂类物质。
检查电、气焊工缺陷
如有缺陷会造成火灾爆炸或者触电事故
检查动火点周围是否有易燃 物
动火点周围的易燃物易造成火灾事故
(1)消除动火点周围30米内可燃气体,15米内的可燃液体,动火点附近的下水井、地漏、地沟、电缆沟等清除 易燃后封闭。(2)电缆沟动火,清除沟内易燃气体、液体,必要时将沟两端进行隔绝。
检查焊接回路

动火作业15种风险分析和安全措施

动火作业15种风险分析和安全措施

动火作业15种风险分析和平安措施。

1风险:易燃易爆有害物质平安措施①将动火设备、管道内的物料清洗、置换,经分析合格。

②储罐动火,去除易燃物,罐内盛满清水或惰性气体保护。

③设备内通〔氮气、水蒸气〕保护。

④塔内动火,将石棉布浸湿,铺在相邻两层塔盘上进行隔离。

⑤进入受限空间动火,必须办理【受限空间作业证】。

2风险:火星窜入其他设备或易燃物侵入动火设备平安措施切断与动火设备相连通的设备管道并加盲板块隔断,挂牌,并办理【抽堵盲板作业证】。

3风险:动火点周围有易燃物平安措施①去除动火点周围易燃物,动火附近的下水井、地漏、地沟、电缆沟等去除易燃后予封闭。

②电缆沟动火,去除沟内易燃气体、液体,必要时将沟两端隔绝。

4风险:泄漏电流〔感应电〕危害平安措施5电焊回路线应搭接在焊件上,不得与其它设备搭接,禁止穿越下水道〔井〕。

6风险:火星飞溅平安措施①高处动火办理【高处作业证】,并采取措施,防止火花飞溅。

②注意火星飞溅方向,用水冲淋火星落点。

7风险:气瓶间距缺乏或放置不当平安措施①氧气瓶、溶解乙炔气瓶间距不小于5m,二者与动火地点之间均不小于10m。

②气瓶不准在烈日下曝晒,溶解乙炔气瓶禁止卧放。

8风险:电、气焊工具有缺陷平安措施动火作业前,应检查电、气焊工具,保证平安可靠,不准带病使用。

9风险:作业过程中,易燃物外泄平安措施动火过程中,遇有跑料、串料和易燃气体,应立即停止动火。

10风险:通风不良平安措施①室内动火,应将门窗翻开,周围设备应遮盖,密封下水漏斗,去除油污,附近不得有用溶剂等易燃物质的清洗作业。

②采用局部强制通风。

11风险:未定时监测平安措施①取样与动火间隔不得超过30min,如超过此间隔或动火作业中断时间超过30min,必须重新取样分析。

②做采样点应有代表性,特殊动火的分析样品应保存至动火结束。

③动火过程中,中断动火时,现场不得留有余火,重新动火前应认真检查现场条件是否有变化,如有变化,不得动火。

12风险:监护不当平安措施①监火人应熟悉现场环境和检查确认平安措施落实到位,具备相关平安知识和应急技能,与岗位保持联系,随时掌握工况变化,并坚守现场。

动火作业风险分析及控制措施

动火作业风险分析及控制措施

动火作业风险分析及控制措施动火作业是指在工程、生产或日常生活中,使用明火或火焰加热工具进行热加工或热处理的一种作业方式。

动火作业涉及火源,易引起意外,所以对安全管理十分关键。

为了防止动火作业引起火灾和危险,在动火之前必须对作业进行风险分析,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1. 风险分析(1)作业环境:动火作业地点必须符合安全要求,环境干燥,通风良好,禁止存在易燃易爆物质。

(2)人员素质:动火作业必须由经过培训、持有相应的操作证书和安全防范意识强的人员进行,人员必须穿戴劳保用品,并保持清醒状态。

(3)作业设备:必须确保动火设备完好无损,认真检查燃烧器、点火器是否工作正常,出现异常马上停机检查。

(4)事故情况:要在作业前充分考虑可能出现的事故情况,如气体泄漏和火焰扩散等,并制订相应的预防和应急措施。

2. 控制措施(1)操作流程:工人进行动火作业前,必须按照操作流程进行。

在操作过程中需要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并且保持安全防范意识,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2)防火措施:动火作业必须严格遵守安全防火措施。

在动火之前,必须清除作业地点的杂物,避免火星乱飞,以免引起火灾。

同时,在动火作业中必须有灭火器械,以便及时扑灭火情。

(3)检查制度:在动火作业之前,要对设备进行全面的检查,排除问题。

在作业过程中,定期对设备和场地进行维护和检查,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4)灭火设备:在作业现场,除了灭火器械,还应配备适配的灭火设备,如水源和灭火器。

如不慎发生火灾,及时扑灭火情。

通过上述措施可以减少动火作业可能发生的意外事故的概率,保障生产和劳动者的安全。

我们应始终牢记安全第一,严格执行安全标准,提高安全意识,确保动火作业的安全。

动火接电危险作业分析

动火接电危险作业分析

动火接电危险作业分析动火、接电、危险作业是工地施工中常见的作业环节,也是安全风险较高的作业。

在进行这些作业前,必须对作业环境、作业流程进行充分的分析和评估,确保作业过程中安全生产。

本文将针对动火、接电、危险作业三个方面展开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安全措施和防范措施。

一、动火作业分析动火作业是指使用明火进行焊接、切割等作业的过程。

由于动火作业存在明火、高温等因素,一旦操作不当就容易引发火灾事故。

因此,在进行动火作业前,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1.火源清理:在动火作业区域进行动火之前,必须清理工作场地,清除杂物、易燃物等物品,确保周围环境干净整洁,防止引燃。

2.通风排气:动火作业过程中产生大量烟尘和有害气体,必须做好通风排气工作,确保工作环境空气流通,减少有害气体对人体的危害。

3.安全防护措施:操作人员必须穿戴相应的防护用具,如焊接面罩、防火服等,并配备灭火器材,以备发生火灾时迅速灭火。

4.灭火设备:在动火作业现场应配备足够的灭火设备,如灭火器、水带等,确保发生火灾时能够及时扑灭。

5.操作规范:操作人员必须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作业,不得违规操作,确保操作安全。

二、接电作业分析接电作业是指在施工现场进行电气设备接驳、维修等作业。

电气作业是高危作业,一旦操作不当就容易引发电击事故。

因此,在进行接电作业前,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1.断电检查:在进行接电作业前,必须确认电源已经断开,不得带电作业,以避免发生电击事故。

2.绝缘检查:在接电作业中,必须使用绝缘工具进行操作,确保操作人员与电气设备之间有足够的绝缘保护。

3.安全防护装备:操作人员必须穿戴绝缘手套、绝缘鞋等安全防护装备,确保人员安全。

4.巡视检查:在接电作业中,必须定期进行巡视检查,确保电气设备正常运行,防止因设备故障引发安全事故。

5.操作规范:操作人员必须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作业,不得随意操作,确保操作安全。

危险作业包括高空作业、深坑作业、爆破作业等,这些作业具有较高的风险,一旦操作不当就容易发生事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动火作业工作安全分析(JSA)记录表
单位:作业活动:盐酸泵开车分析人:日期:
工作步骤
危害描述
后果及影响
人员
风险评价
现有控制措施
建议改进措施
改进后的残余风险是否可接受
暴露频率



严重度



准备备件等工具
备件、工具掉落
砸伤、划伤作业人员
1
3
2
6
使用工具包;穿防砸鞋、戴防护手套;
检查电动工具是否在有效期内。1326
保持安全带处于高挂低用状态,挂在安全绳上或使用钢丝绳栓挂在上方槽钢上。
作业人员佩戴防护眼镜、口罩。
携带7#防毒面具。
作业点下方禁止站人,并在附近拉设警戒带,禁止无关人员进入;
工器具提到管廊后使用铁丝绑牢,防止坠落。
作业前观察周围环境,无泄漏;

清理现场
尖锐物品伤害
人员手指受伤
6
1
1
6
佩戴手套,对现场工器具地面进行清理。
现场准备灭火器。
禁止抛掷工具。
必须带手套

辨识周围环境
周围异常情况泄露
中毒、作业人员
2
3
2
12
现场配备滤毒罐、防毒面具。
作业区域不准随意动于作业无关的阀门;
辨识风向,确认好疏散方向。

使用气割
气带漏气引发火灾
烧伤、作业人员
6
1
1
6
气割胶管用专用卡子

组对焊接
防护用品使用不全、二次线裸露
灼伤、触电作业人员
6
1
1
6
正确使用焊工手套
二次线无裸露

磨光机打磨焊口
防护罩松动
作业人员触电、机械伤害
3
3
4
12
电动工具必须检测合格
临时线无破损、磨光机前安装漏电保护器、作业人员佩戴防护眼镜、口罩。
磨光机护罩紧固正常。
停上使用断电
不可用力过大防止碎片伤人

对管廊、管道进行刷漆
坠落、坠物、机械伤害、中毒
作业人员坠落受伤,坠物砸伤、人员触电、机械伤害、中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