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中式糕点加工工艺(最新)
糕点生产工艺流程

糕点生产工艺流程糕点生产工艺流程是指将原料经过一系列的加工和操作,最终转化为糕点的过程。
下面将介绍一种常见的糕点生产工艺流程。
首先,需要准备好所需的原料。
一般来说,糕点的主要原料包括面粉、糖、鸡蛋、牛奶等,根据不同的糕点种类可能还需要添加其他配料如奶油、果酱等。
确保原料的质量和新鲜度,以保证最终制成的糕点口感和口感。
接下来,将面粉、糖、鸡蛋、牛奶等原料按照一定比例放入搅拌器中进行混合搅拌。
搅拌的时间和速度需要根据具体种类的糕点而定,一般是为了使各个原料均匀混合并形成一个均匀的面糊。
然后,将搅拌好的面糊放入预先准备好的模具中。
模具可以根据不同的糕点种类选择,如圆形、方形、长条形等。
将面糊倒入模具后,需要在表面抹平,以保证糕点的外观美观。
接下来,将模具放入预热好的烤箱中进行烘烤。
烤箱的温度和时间需要根据不同的糕点种类进行调整,一般烘烤的温度在160-180摄氏度之间,时间在20-30分钟左右。
需要注意的是,糕点在烤制过程中应避免过度烤焦,以免影响糕点的口感。
烤制完成后,将烤好的糕点从烤箱中取出,待其冷却至室温后,即可进行装饰。
装饰的方式可以根据不同的糕点种类进行选择,并可以根据个人喜好进行创意设计。
常见的装饰方式包括涂抹奶油、撒上水果、装饰花朵等。
最后,将装饰好的糕点进行包装和包装。
常见的包装方式包括使用纸盒、塑料盒或密封袋等进行包装,以保证糕点的外观和口感不受影响。
综上所述,以上介绍的是一种常见的糕点生产工艺流程。
当然,不同种类的糕点可能会有所不同,但总的来说,都是通过混合、搅拌、模具、烘烤、装饰和包装等一系列步骤制成。
糕点的生产工艺需要严格控制每一个环节的质量,以保证最终制成的糕点具有良好的口感和口感。
中式面点制作教案(优选.)

最新文件---------------- 仅供参考--------------------已改成-----------word文本 --------------------- 方便更改第一章概述第二章中西点设备和用具第三章常用原料第四章食品添加剂第五章配方平衡第六章乳化及烘焙技术第七章蛋糕制作工艺托特伦蛋糕系列配方(装饰蛋糕坯料)24个配方西式油脂类蛋糕系列配方 9个配方第八章面包制作工艺面包基本配方普通面包配方 9个配方高成份面包配方 9个配方花式面包 6个配方多纳面包、法式面包、起酥面包(2个配方)、保健面包(2个配方)、张氏面包配方(9个配方)第九章西点制作工艺饼干类 9个配方甜酥点心(塔、派) 1个配方发泡类(发酵)点心 10个配方第十章中点制作工艺酥类品种及配方 21个配方常见月饼配方麻花类 4个配方包酥类 9个配方其它类 11个配方第十一章中点小吃制作工艺 12个配方第十二章西点馅料、装饰料一、常用馅料(一)果酱与水果馅料(二)青红丝(三)果仁糖馅料(四)蛋奶糊与冻类馅料 4个配方二、常用装饰料(一)糖霜类装饰料 9个配方二)膏类装饰料 17个配方(三)结淋类(夹馅) 11个配方(四)果冻类 4个配方(五)沙司类 3个配方===============================================目录结束===========================面点制作教案第一章概述面点分为中点和西点,从广义上讲,泛指用各类粮食、豆类、果品、鱼虾、及根茎菜类为坯皮原料,配以各种馅心(有的不配馅心)的各种主食及小吃和点心。
从狭义上讲,特指利用面粉、米粉及其它杂粮粉料调成面团制成的面食小吃、各式点心。
我国的面点制作技术历史悠久,周朝便出现了“周代八珍”,“楚宫名食”的汉代面点制作技术便有了很大的发展,出现了饼、粽、包(烙、蒸、煮)等名吃。
中式面点在制法、口味选料上,形成了不同的风格和浓厚的地方特色,通常分为“南味”“北味”两大风格,具体又分为“苏式”、“广式”、“京式”。
糕点的生产工艺概述课件

搅拌技术对于糕点的制作也非常关键。搅拌过度可能导致面糊或面团过度发酵,影响糕点的口感和质 地;搅拌不足则可能使糕点口感不细腻。因此,应根据不同糕点的制作要求,掌握合适的搅拌技术和 力度。
糕点的口感与质地的调整
口感调整
不同地区和人群对糕点的口感要求不同,因此需要根据市场需求调整糕点的口感。例如 ,可通过添加果仁、巧克力等辅料,或调整糖、油等原料的用量,来调整糕点的口感。
储存管理
合理存放原辅料,保持干 燥、通风,防止霉变和交 叉污染。
配料称重
精确称重,确保配比准确 ,符合配方要求。
生产环境的卫生与安全
清洁卫生
定期清洁生产设备、工具 、场地,保持环境整洁。
消毒灭菌
对生产场所、工器具进行 定期消毒,确保微生物指 标合格。
安全防护
遵守安全生产规定,确保 员工操作安全,预防事故 发生。
根据制作工艺和口味,糕点可以分为 中式糕点和西式糕点。中式糕点包括 月饼、包子、蛋糕等,西式糕点包括 饼干、面包、派等。
糕点的历史与文化
糕点的历史
糕点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糕点制 作工艺不断改进和完善。在中国,糕点制作历史悠久,各地 特色糕点众多。
糕点的文化
糕点不仅是食品,也是一种文化。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糕 点有着不同的特色和寓意,如中国传统的月饼象征着团圆和 思乡之情。
糕点的营养价值与健康
糕点的营养价值
糕点的主要原料是面粉、糖、油等,含有丰富的碳水化合物、脂肪和糖分,以 及少量的蛋白质和纤维素。对于需要补充能量的人来说,糕点是一种快速的能 量来源。
糕点的健康
由于糕点中含有较高的糖分和油脂,如果过量食用,会导致能量过剩,引发肥 胖、高血压等健康问题。因此,在食用糕点时应注意适量,并尽量选择低糖、 低脂的产品。
《中式糕点生产工艺与配方》读书笔记思维导图

第十章 烙类中式糕点
第一节 刷油烙 类
第二节 干烙类
参考文献
本社食品类相关书籍
感谢观看
读
书
笔
记
《中式糕点生产工艺与 配方》
最新版读书笔记,下载可以直接修改
思维导图PPT模板
本书关键字分析思维导图
面团
加工
糖浆
油炸
蒸
馅料
制品
糕点
成形
设备 技术
控制
类
生产
油煎
原辅料
调制
方法
食品安全
01 第一章 概述
目录
02
第二章 中式糕点加工 基础
03
第三章 中式糕点原辅 料
04
第四章 中式糕点加工 设备
05
第五章 烘烤类中式糕 点
06
第六章 蒸制品类中式 糕点
目录
07 第七章 煮制品类中式 糕点
08
第八章 油炸制品类中 式糕点
09 第九章 煎类中式糕点
010 第十章 烙类中式糕点
011 参考文献
012 本社食品类相关书籍
本书主要介绍中式糕点生产所用原辅料、设备器具、面团调制、成形方法、馅料制作、操作要点、糕点名称 来源、食品安全、质量控制等,按照制作方法的分类介绍了烘烤类、蒸制类、水煮类、油炸类、油煎类、烙制类 等中式糕点的生产。
06
第六节 蒸 蛋糕类
05
第五节 蒸 韧糕类
第七章 煮制品类中式糕点
第二节 冷调糕
第一节 汤圆类
第三节 粽子类
第八章 油炸制品类中式糕点
1
第一节 油炸酥 层类
2
第二节 油炸松 酥类
3
第三节 油炸水 调类
传统中式糕点制作技巧揭秘

传统中式糕点制作技巧揭秘传统中式糕点一直以其独特的制作工艺和口感,在中国和世界各地享有盛名。
然而,要制作出一款完美的中式糕点并不容易。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揭示一些传统中式糕点的制作技巧,帮助您在家中制作出美味可口的中式糕点。
1. 选材制作传统中式糕点的关键在于选材。
一般来说,优质的面粉是制作糕点不可或缺的材料。
推荐选择中筋面粉和米粉混合使用,以获得糕点所需的细腻口感。
此外,糖和油也是不可或缺的材料,糖可以增加糕点的甜度,而油可以增加糕点的柔软度。
根据不同糕点的特点,可以适量添加其他材料,如豆沙、花生等,以增加糕点的口味。
2. 水磨面与手工揉搓传统中式糕点制作中,水磨面和手工揉搓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首先,将面粉倒入容器中,逐渐加入温水,边加水边揉搓。
在揉搓的过程中,需要用力揉搓至面粉完全吸收水分,且面团表面光滑。
这样可以使得面团更加柔软,并且更容易发酵。
3. 发酵发酵是制作中式糕点的必要过程,可以使得糕点更加松软。
将揉好的面团放入温暖的环境中静置,等待面团发酵至原来的两倍大小。
这个过程一般需要一到两个小时,取决于环境温度。
发酵完成后,面团会变得蓬松,触感会更加柔软。
4. 擀面与包馅将发酵好的面团擀成薄片,然后根据不同的糕点种类进行相应的包馅操作。
比如,制作月饼时,将豆沙馅放在面片中间,然后将面片逐渐包裹起来,形成月饼的形状。
擀面和包馅的过程需要耐心和细致,确保每一个糕点都具有完美的形状和口感。
5. 烘烤烘烤是制作某些中式糕点的关键步骤,比如松饼、酥饼等。
在烘烤之前,需要提前预热烤箱,然后将制作好的糕点放入烤箱中,进行适当的时间和温度控制。
不同的糕点种类需要不同的温度和时间,因此在烘烤之前,需要事先了解所制作糕点的具体要求。
6. 装饰与品尝传统中式糕点的装饰是非常重要的一步,可以增加糕点的美感和吸引力。
常用的装饰方式包括刻花、刷蛋液等,这些步骤需要细致和耐心。
经过精心装饰的糕点将更加美味和诱人。
最后,制作好的传统中式糕点已经可以品尝了。
糕点制作工艺与品质控制作业指导书

糕点制作工艺与品质控制作业指导书第1章糕点制作基础 (4)1.1 糕点的起源与分类 (4)1.2 糕点制作原料的选择与处理 (4)1.2.1 面粉的选择与处理 (5)1.2.2 糖的选择与处理 (5)1.2.3 油脂的选择与处理 (5)1.2.4 蛋、乳品的选择与处理 (5)1.3 糕点制作工具与设备 (5)1.4 糕点制作的基本工艺流程 (5)1.4.1 原料准备 (5)1.4.2 搅拌 (5)1.4.3 成型 (5)1.4.4 烘烤 (5)1.4.5 冷却 (6)1.4.6 装饰 (6)1.4.7 包装 (6)第2章面团调制工艺 (6)2.1 面团调制的目的与要求 (6)2.2 面团调制的原料与配比 (6)2.2.1 主要原料 (6)2.2.2 配比 (6)2.3 面团调制的方法与技巧 (6)2.3.1 方法 (6)2.3.2 技巧 (7)2.4 面团调制的质量检验 (7)第3章馅料制作工艺 (7)3.1 馅料的分类与特点 (7)3.1.1 甜馅料 (7)3.1.2 咸馅料 (7)3.1.3 水果馅料 (7)3.1.4 奶油馅料 (7)3.2 馅料制作的原料与配比 (8)3.2.1 豆沙馅料 (8)3.2.2 肉馅料 (8)3.2.3 水果馅料 (8)3.2.4 奶油馅料 (8)3.3 馅料制作的方法与技巧 (8)3.3.1 豆沙馅料 (8)3.3.2 肉馅料 (8)3.3.3 水果馅料 (9)3.3.4 奶油馅料 (9)3.4.1 原料质量控制 (9)3.4.2 配比控制 (9)3.4.3 制作过程控制 (9)3.4.4 储存与运输控制 (9)第四章成型工艺 (9)4.1 成型工艺的分类与选择 (9)4.1.1 挤压成型:适用于饼干、蛋糕等糕点,通过挤压使面团或浆料形成所需的形状。
(10)4.1.2 滚圆成型:适用于面包、包子等糕点,通过手工或机械方式将面团滚圆。
(10)4.1.3 模具成型:适用于月饼、曲奇等糕点,利用模具使糕点形成特定的形状。
糕点生产工艺流程图新

配料
工作台、电子称
严格执行配料比例,不添加食品添加剂。
3
煮制
煮锅
时间:2小时
温度:100℃
4
包装
工作台
人员经更衣洗手消毒后进入车间,包材经灭菌30分钟后使用,设备与车间按时进行清洗消毒。
面包(软式面包)工艺流程图
注:*为关键控制点
序号
工序名称
关键设备
工艺描述及参数
1
原辅料
——
严格按照采购合格供商目录采购,验收合格后入库。实行生产许可证管理的,必须采购有证企业的产品
糕点生产工艺流程图新(总4页)
烘烤类糕点生产工艺流程图
注:*号为关键控制环节
序号
关键控制点
关键设备
工艺描述及参数
1
原辅料
——
严格按照采购合格供商目录采购,验收合格后入库,实行生产许可证管理的,必须采购有证企业的产品
2
配料
工作台、电子称
严格执行配料比例,添加剂按GB2760标准要求添加。
3
烘烤
热风旋转炉、烤炉
注:*号为关键控制环节
序号
关键控制点
关键设备
工艺描述及参数
1
原辅料
——
严格按照采购合格供商目录采购,验收合格后入库。实行生产许可证管理的,必须采购有证企业的产品
2
配料
工作台、电子称
严格执行配料比例,添加剂按GB2760标准要求添加
3
馅料
馅料的采购应严格按合格供方名录中的合格厂家采购,馅料进场应严格查验供方资质和批次检验报告,确保馅料的质量。
烘烤时间:10-20分钟
温度:180℃-230℃
4
包装
枕氏包装机
糕点制作工艺与品质控制作业指导书

糕点制作工艺与品质控制作业指导书第1章糕点制作基础 (4)1.1 糕点的起源与分类 (4)1.2 糕点制作原料的选择与处理 (4)1.2.1 面粉的选择与处理 (5)1.2.2 糖的选择与处理 (5)1.2.3 油脂的选择与处理 (5)1.2.4 蛋、乳品的选择与处理 (5)1.3 糕点制作工具与设备 (5)1.4 糕点制作的基本工艺流程 (5)1.4.1 原料准备 (5)1.4.2 搅拌 (5)1.4.3 成型 (5)1.4.4 烘烤 (5)1.4.5 冷却 (6)1.4.6 装饰 (6)1.4.7 包装 (6)第2章面团调制工艺 (6)2.1 面团调制的目的与要求 (6)2.2 面团调制的原料与配比 (6)2.2.1 主要原料 (6)2.2.2 配比 (6)2.3 面团调制的方法与技巧 (6)2.3.1 方法 (6)2.3.2 技巧 (7)2.4 面团调制的质量检验 (7)第3章馅料制作工艺 (7)3.1 馅料的分类与特点 (7)3.1.1 甜馅料 (7)3.1.2 咸馅料 (7)3.1.3 水果馅料 (7)3.1.4 奶油馅料 (7)3.2 馅料制作的原料与配比 (8)3.2.1 豆沙馅料 (8)3.2.2 肉馅料 (8)3.2.3 水果馅料 (8)3.2.4 奶油馅料 (8)3.3 馅料制作的方法与技巧 (8)3.3.1 豆沙馅料 (8)3.3.2 肉馅料 (8)3.3.3 水果馅料 (9)3.3.4 奶油馅料 (9)3.4.1 原料质量控制 (9)3.4.2 配比控制 (9)3.4.3 制作过程控制 (9)3.4.4 储存与运输控制 (9)第四章成型工艺 (9)4.1 成型工艺的分类与选择 (9)4.1.1 挤压成型:适用于饼干、蛋糕等糕点,通过挤压使面团或浆料形成所需的形状。
(10)4.1.2 滚圆成型:适用于面包、包子等糕点,通过手工或机械方式将面团滚圆。
(10)4.1.3 模具成型:适用于月饼、曲奇等糕点,利用模具使糕点形成特定的形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八章中式糕点加工工艺第一节概述一、概念糕点pastry:以粮、油、糖、蛋等为主料,添加适量辅料,并经调制、成型、熟制等工序制成的食品。
中式糕点chinese pastry:起源于中国,具有中国传统风味和特色的糕点。
二、中式糕点的发展历史我国糕点制作历史悠久,技术精湛,历史书中对糕点有很多记载。
2000多年前的先秦古籍《周礼·天宫》就讲到“笾人馐笾之实,模饵粉姿。
”其中模是炒米粉或炒面,饵为糕饵或饼耳的总称,这些都是简单的加工, 但已初具糕点的雏形,后来品种逐渐增加,有蜜制的、油炸的等。
屈原在《楚辞·招魂》中说到“拒汝蜜饵, 有伥皇兮”,其中拒汝和伥皇就是后来的麻花和撒子,《齐民要术》中详细记载了其成分和制法。
晋人葛洪著的《西京杂记》提到每当重阳节, 民间以“黏米加昧尝新”即重阳糕,以庆丰收。
到了汉朝出现了“饼”的名称,当时的饼呈扁圆形包括焙饼、蒸饼、馒头等。
如汉代许慎在《说文》中有“饼,以粉及面为薄饵也”的记载。
汉朝最有名的饼为“胡饼”,《释名》中说“胡饼之作, 胡麻著上。
”,胡饼就是芝麻饼,是我国传统糕点之一。
唐宋时期,糕点已发展为商品生产,制作技术也有了进一步提高。
据史料记载,当时长安有专业“饼师”和专业作坊,采用烘烤方法,使用“饼鏖”(平底锅) 等工具。
宋代在制作技术上已采用油酥分层和饴糖增色等,所以,当时苏东坡有诗写到“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的诗句。
宋代的《东京梦华录》、《梦梁录》等书中记载当时的糕类有: 蜜糕、乳糕、豆糕、重阳糕等。
饼类有月饼、春饼、千层饼等,所用馅料有枣泥、豆沙、蜜钱等。
元、明、清除继承和发展唐、宋时期的糕点生产技术之外,一些少数民族糕点也开始进入中原。
明朝戚继光抗倭时,将糕饼作为军用干粮(清·施鸿保《闽·杂记》),这种糕饼就是现在的光饼,说明当时糕点生产已有很大规模。
明、清以后,我国糕点生产逐渐形成了各地区具有独持风味制作技艺,并在相互影响下,发展为目前繁多的花色品种。
三、中式糕点的分类㈠以生产工艺和最后熟制工序分类1.烘烤制品以烘烤为最后熟制工序的一类糕点。
⑴酥类糕点:使用较多的油脂和糖,调制成塑性面团,经成形、烘烤而制成的组织不分层次,口感酥松的制品。
⑵松酥类糕点:使用较少的油脂,较多的糖(包括砂糖、绵白糖或饴糖),辅以蛋品、乳品等并加入化学疏松剂,调制成具有一定韧性,良好可塑性的面团,经成形、烘烤而制成的口感疏松的制品。
⑶松脆类糕点:使用较少的油脂,较多的糖浆或糖调制成糖浆面团,经成形、烘烤而制成的口感松脆的制品。
⑷酥层类糕点:用水油面团包入油酥面团或固体油,经反复压片、折叠、成形、烘烤而制成的具有多层次、口感酥松的制品。
⑸酥皮类糕点:用水油面团包油酥面团制成酥皮,经包馅、成形、烘烤而制成的饼皮分层次的制品。
⑹水油皮类糕点:用水油面团制皮,然后包馅,经烘烤而制成的皮薄馅饱的制品。
⑺糖浆皮类糕点:用糖浆面团制皮,然后包馅,经烘烤而制成的柔软或韧酥的制品。
⑻松酥皮类糕点:用松酥面团制皮,经包馅、成形、烘烤而制成的口感松酥的制品。
⑼硬酥皮类糕点:使用较少的糖和饴糖,较多的油脂和其它辅料制皮,然后包馅,经烘烤而制成的外皮硬酥的制品。
⑽发酵类糕点:采用发酵面团,经成型或包馅成型、烘烤而制成的口感柔软或松脆的制品。
⑾烘糕类糕点:以糕粉为主要原料,经拌粉、装模、炖糕、成形、烘烤而制成的口感松脆的糕点制品。
⑿蛋糕:以鸡蛋为主要原料,经打蛋、注模、烘烤而制成的组织松软的制品。
2.油炸制品以油炸为最后熟制工序的一类糕点。
⑴酥皮类用水油面团包入油酥面团制成酥皮,经包馅、成形、油炸而制成的饼皮分层次的制品。
⑵水油皮类用水油面团制皮,经包馅、成形、油炸而制成的皮薄馅饱的制品。
⑶松酥类使用较少的油脂,较多的糖和饴糖,辅以蛋品或乳品等,并加入化学疏松剂,调制成松酥面团,经成形、油炸而制成的口感松酥的制品。
⑷酥层类用水油面团包入油酥面团,经反复压片、折叠、成形、油炸而制成的层次清晰、口感酥松的制品。
⑸水调类以面粉和水为主要原料制成韧性面团,经成形、油炸而成的口感松脆的制品。
⑹发酵类利用发酵面团,经成形或包馅成形、油炸而制成的外脆内软的制品。
⑺上糖浆类先制成生坯,经油炸后再拌(浇、浸)入糖浆的口感松酥或酥脆的制品。
⑻糯糍类以糯米粉为主要原料,经包馅成形、油炸而制成的口感松脆或酥软的制品。
3.水蒸制品以蒸制为最后熟制工序的一类糕点。
⑴蒸蛋糕类以鸡蛋为主要原料,经打蛋、调糊、注模、蒸制而成的组织松软的制品。
⑵印模糕类以熟制的原辅料,经拌合、印模成型、蒸制而成的口感松软的糕类制品。
⑶韧糕类以糯米粉为主要原料制成生坯,经蒸制、成形而制成的韧性糕类制品。
⑷发糕类以小麦粉或米粉为主要原料调制成面团,经发酵、蒸制、成形而成的带有蜂窝状组织的松软糕类制品。
⑸松糕类以粳米粉为主要原料调制成面团,经成形、蒸制而成的口感松软的糕类制品。
4.熟粉制品将米粉或面粉预先熟制,然后与其他原辅料混合而制成的一类糕点。
⑴冷调韧糕类用糕粉、糖浆和冷开水调制成有较强韧性的软质糕团,经包馅(或不包馅)、成形而制成的冷作糕类制品。
⑵冷调松糕类用糕粉、潮糖或糖浆拌合成松散性的糕团,经成型而制成的松软糕类制品。
⑶热调软糕类用糕粉、糖和沸水调制成有较强韧性的软质糕团,经成形制成的柔软糕类制品。
⑷印模糕类用熟制的米粉为主要原料,经拌合、印模成型而制成的口感柔软或松脆的糕类制品。
⑸切片糕类以米粉为主要原料,经拌粉、装模、蒸制或炖糕、切片而制成的口感绵软的糕类制品。
㈡按糕点帮式分类糕点帮式local pastry:因原辅料、配方、制作工艺不同而形成的具有地方特色和地方风味的糕点流派。
1.京式糕点以北京地区为代表,具有重油、轻糖,酥松绵软,口味纯甜、纯咸等特点。
代表品种有京八件和红、白月饼等。
2.苏式糕点以苏州地区为代表,馅料多用果仁、猪板油丁,用桂花、玫瑰调香,口味重甜。
代表品种有苏式月饼和猪油年糕等。
3.广式糕点以广州地区为代表,馅料多用榄仁、椰丝、莲蓉、蛋黄、糖渍肥膘,重糖、重油,具有皮薄馅多,油润软滑,口味甜中含咸等特点。
代表品种有广式月饼等。
4.扬式糕点以扬州和镇江地区为代表,馅料以黑麻、蜜饯、芝麻油为主,麻香风味突出。
代表品种有维扬八件和黑麻椒盐月饼等。
5.闽式样点以福州地区为代表,馅料多用虾干、紫菜、桂元、香菇、糖腌肉丁等。
口味甜酥油润,海鲜风味突出。
代表品种有福建礼饼和猪油糕等。
6.潮式糕点以潮洲地区为代表,馅料以豆沙、糖冬瓜、糖肥膘为主,葱香风味突出。
代表品种有老婆饼和春饼。
7.宁绍式糕点以宁波、绍兴地区为代表,辅料多用苔菜、植物油,海藻风味突出。
代表品种有苔菜饼和绍兴香糕等。
8.川式糕点以成渝地区为代表,馅料多用花生、芝麻、核桃、蜜饯、猪板油丁、重糖、重油,糯米制品较多,软糯油润酥脆,代表品种有桃片和米花糖等。
9.高桥式糕点以上海高桥镇为代表,馅料以赤豆、玫瑰为主,轻糖、轻油、轻口松香,代表品种有松饼等。
10.滇式糕点以昆明地区为代表,馅料以赤豆、玫瑰为主,轻糖、轻油、轻口松香,代表品种有松饼等。
(三)按产品特点分类1.酥类凡用油、糖、面加水和在一起,经印制、切块、成型、烤制而成的口感酥松的制品,均属这一类。
这类糕点是一种无馅点心。
配料中,油、糖的比例大,所以疏松性强。
如京式核桃酥、杏仁酥等。
2.酥皮类凡用面和成油酥、酥皮成型的烤制品,均属这一类。
这类糕点多数是包馅的,烘烤后为多层薄片状,而且层次分明、入口酥软,所以称为酥皮类。
这类糕点制作精细、美观、花样繁多,馅心用料多样,因而具有多种口味。
如京八件、广式的莲蓉酥等。
3.油炸类油炸制品是以油炸为最后熟制工序的一类糕点。
油炸制品包括酥皮类、水油类、松酥类、酥层类、水调类、发酵类、上糖浆类等,且花样繁多,造型美观。
其特点是酥、脆、香、甜。
如开口笑、芙蓉糕等。
4.糕类凡用蛋、糖(糖浆)打发后加入面粉调匀成糊,浇模烘烤或蒸制的糕点,均属这一类。
这类糕点因用蛋量比其他类糕点多,因而熟制后组织松软、细密、有弹性、营养丰富、易消化。
如蛋糕类等。
5.糖浆皮类凡用糖浆和面,经包馅、成型、烘烤而成的糕点,均属这一类。
这类糕点经烘烤后,浆皮结构紧密,表面光润、丰满,不渗油,不硬心。
以月饼为主,如提浆月饼、广式月饼等。
6.混糖皮类凡不用糖浆而用糖粉和面,经包馅、成型、烘烤而成的糕点,均属这一类。
这类糕点的皮面结构疏松,烘烤后酥松、硬度小。
如蛋黄酥等。
7.饼类凡用油、糖、面加水混合在一起,擀片、成型、烘烤的制品,均属这一类。
这类糕点大多是手工操作的,其特点是酥、脆。
如麻香饼、高桥薄脆等。
8.其他类凡配料、加工、熟制方法不同于前7种的中式糕点,均属这一类。
这类糕点主要是一些季节性的食品,如油茶面、绿豆糕、元宵等。
第二节酥类糕点的加工工艺一、原料选用酥类糕点加工的原料有面粉、白糖、油脂(植物油、猪油)、鸡蛋、小苏打、臭粉、果料、水等。
其中油、糖用量特别大,一般小麦粉、油、糖的比例为1∶(0.3~0.6)∶(0.3~0.5),加水较少,由于配料含有大量的油、糖就限制了面粉吸水,控制了大块面筋的形成,面团的弹性极小,可塑性较好,产品结构特别松酥,许多产品表面有裂纹,一般不包馅。
典型的制品是各种桃酥。
二、酥类糕点加工原理酥类糕点制作的关键在于面团调制(甜酥性面团)。
必须使油、糖、水、蛋等充分拌匀至乳化后,才能拌入小麦粉,边揉边擦,直至成团。
不能使面团渗油或起筋,否则会影响制品的疏松。
酥类糕点面团松散,成形时不要搓、擦,否则制品会发硬,可用印模或手工成形,成形后不宜久放,应及时入炉烘烤。
入炉温度要低,以保证制品的摊发度;出炉时温度要高,否则表面不易裂开。
各种品种的酥类糕在配方和制作工艺上都大同小异,其主要区别在于风味料、装饰料以及外形和大小的不同。
三、制作实例(一)白油桃酥1.配料:富强粉48斤白糖23斤鸡蛋4.5斤白油24斤,桂花2.5斤桃仁5斤,碳酸氢铵2.5斤和水3斤。
2.配料和和面先将白糖、鸡蛋、碳酸氢铵和水放入和面机内搅拌,再放入白油、桂花和桃仁继续搅拌均匀,最后加入富强粉和制,但和制时间不宜过长,防止面团上劲。
3.切剂将和好的面团分块,分别切成长方形条,再将其揉成长团条,切定量的面剂(45g),然后铺撤干面。
4.磕模将面记放入模内,用手按平削平,然后磕出,生坯要求模纹清晰,成型规格。
5.码盘将磕出的生坯,行间适当地码入烤盘内,以防烘烤时成品相互粘连。
6.烤制将盛有处坯的烤盘送入烘烤温度为130-l40℃,出炉温度为280-290℃的烤炉内,约经10分钟的烤制,即可出炉。
7.冷却和成品出炉后的产品,烤盘要交错重叠码放,待手触产品不热即可将成品装箱入库。
8. 感官标准;规格形状扁圆形,块形端止,大小薄厚一致,摊裂(摊,用成产品的面积大小;裂,指成品表面应有的自然裂纹。